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红楼梦批注式阅读笔记(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30 21:09:0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打开文本阅读大门的钥匙

——近两年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的一点体会

乌鲁木齐市第十二小学 何翔

进入小学三年级以后,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写作、口语交际等语文学习的基础。因此,努力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在阅读教学中倡导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问、有得而写的批注式阅读,能让学生静心地与文本对话,有利于学生进行多样化、有创意地阅读,拓展思维空间,使阅读更富个性化,从而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批注式阅读在我国历史悠久。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早在唐代,就有了对诗文的评点,后来又出现了小说评点。如金圣叹评点的《水浒》、毛宗岗父子评点的《三国演义》、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特别是开国领袖毛主席阅读历史读物和诗词都有自己的阅读批注,使其具有很深的文学造诣。鉴于此,在完成了从生字教学到初步阅读教学的铺垫之后,从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在我的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及语文能力发展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批注式阅读教学。

一、兴趣导入、开放起步

三年级的孩子,刚刚从以生字学习为主的语文课中,走进以品读、感悟、赏析为主的阅读语文课中来,手中的课文变长了,内容更丰富,在学习方法上也变得无从下手了。如何让学生对新的文本不产生畏惧心理,更积极、充满兴趣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有效互动,是摆在每个语文教师眼前的难题,引入‘批注式阅读’,激发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但是,批注式阅读并不是一位匆匆过客,一旦为学生所接受,就应当成为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性的阅读模式,因此,培养学生的参与兴趣,至关重要。在开始阶段,我出示了大量名人阅读批注的文稿图片,其中里面的圈圈点点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浓烈好奇心,很多学生很想了解上面那红颜色的各种符号代表着什么意思,那字里行间如蝌蚪般的文字到底写的是什么,在学生对批注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隆重”介绍了批注的含义,并鼓励学生在接下来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也尝试着给课文做些你认为可行的批注。在后来交上来的第一次批注中,有的学生针对课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有的学生圈画了课文中的一些自认的好词好句,有的学生通过查资料或者查字典等方式写下了一些词语的近反义词,还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读书感想写了一些如“这里写的太好了”、“这句话真感人”等,尽管这只是一些粗糙的文本认识,但笔者大张旗鼓地在班上进行了表扬与鼓励,并以开放的态度指导学生继续进行阅读批注,教学中既重视语文能力较高的同学比较有建设性的批注,也重视语文能力有所欠缺的同学的一些较为简单的阅读批注,因此,一开始的起步阶段,学生对批注式阅读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也为进一步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提供了实践的基础。

二、构建体系、学会批注

一篇文章可感可知、可圈可点的地方可谓是千人千面,不一而同,在学生对批注式阅读具有了初步感性认识和实行经验后,给予学生开展批注阅读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批注是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对写批注有谱可靠,有章可循,教给学生阅读批注时一些思考的方向是很有必要的。我的做法是:

(一)课前,教给方法、有章可循

课前预习是学生初次接触课文的开始,此时,他们的想法、疑问最多,涉及面也最广,诸如课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达方法、写作特色、精彩语句,富有特殊功能的标点、字词、句段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作自由批注,也就是给他们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感受的机会,此时,首先,教给学生采用符号批注法,对课文中用得准确、精彩的字词句进行圈、点、画等,通过动笔留下自己的学习思考痕迹,这样课文信息更容易保留在记忆中,不至于走马观花,水过鸭背。在教给学生采用符号的时候,在遵循学生个性化批注的同时,注意提醒学生不采用过多的或过于复杂的标点,以便对文本中获得的知识与信息进行更好的理解与运用。其次,对于自己对课文中的一些语句有独特感悟的地方,可采用眉批、夹批、旁批、总批等方法,记录下自己阅读中的不同感悟

(二)课中,点拨引导,形成能力

开放、自主的阅读给学生潜能无限发挥的同时,自然也会带来明显的差异性。事实上仍会出现一部分学生的课前批注是浅尝辄止的,出现了内容理解的表面化,感情体会的浅显化,感悟表达的模式化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进一步打开思路,把他们引向深层阅读,提高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能力。

1.培养熟读深思的思维习惯

学生批注的表浅,理解课文不深,与其囫囵吞枣、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态度与习惯是有很大关系的。因此,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需从理解文本的核心出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开展默读理解,静心冥想,朗读赏析,品读感悟,读读议议的学习实践活动,把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对含义深刻的、优美的篇章更要反复地品读吟诵。事实上声音的起伏停顿、高低错落就表现着读者对文本的领悟程度。这样,每读一次就有新的理解,每读一次就有进一步的发现,每读一次就会展现出新的阅读视野,渐渐地,课文读懂了,感悟加深了,主旨明确了,形象立体了,批注自然也就不再平庸了。

2.明确目标,围绕专题批注。 学习语文课文,读懂重点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专题或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疑点、难点,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例如:在教学《月球之谜》一课,让学生针对课题含义作专题批注,可有以下方面:(1)有哪些谜?(2)课文中会有哪些谜?请用“~~~”划出文中相关的句子,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并写下自己读后的理解或感受。通过阅读思考、批注以后,学生对课文主旨了然于胸,阅读的效果也就理想达到了。

(三)、课末,拓展批注、延伸深度

学生学完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趁热打铁式的深化批注,既是对原有批注的补充、修正、巩固和提高,又能适当地课外拓展延伸。我在教学中,学生对《月球之谜》一文的课外扩展批注,有表达内心情感的:美丽的月球你身上还有多少奥秘啊?你让我神驰神往,我会慢慢去了解你,解开你神秘的面纱。

实践中,构建课前、课中、课末的批注式阅读体系,将批注式阅读教学贯穿于学生阅读学习的整个过程,大大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会,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与独特的阅读思维,使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应用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真正达到学会批注,学会阅读的目的;

三、多元评价、提升质量

对学生的阅读批注可采用总结评价。总结评价不是完成任务结束式的评价,而是以此为基点,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与延伸,应该贯穿学生的整个发言过程。而且应该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总结评价方式,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就应该允许并提倡他们对各自的阅读批注作出或褒或贬的评价,允许差异的存在,允许风格的多样。在总结的时候,教师要用包容的态度欣赏学生的“个性阅读”,对学生批注式阅读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评价语,应从学生发言中寻求到闪光点、智慧点、进步点,发自内心地进行赞美,从而鼓励学生继续批注式阅读。

另外,还可采用效果评价,也就是说要注意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实施前后,学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如学生对语文学习尤其是对阅读的兴趣、自主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吗?语文成绩提高了吗?还有教师有哪些变化?都需要有总体的数据对比和个案变化的描述。检测手段既要有总体的阅读能力测试、问卷调查,也要有个案的观察、访谈和阅读作业分析等。

一个有追求的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地谋求变革,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追求更理想的教育效果,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阅读中去,享受阅读给学生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教师变主导阅读为引导、指导阅读至关重要。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一把打开文本阅读大门的钥匙,让学生的心灵与文本进行真诚的对话,从而达到提升阅读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目的。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方法得当,并坚持不懈,正确引导,就一定能让课文批注成为学生阅读的好助手,成为学生不断汲取新知的动力源泉,使之受益终身!

推荐第2篇: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

一提到批注,我们油然想到那些显摆在页眉页脚或句上段后的一行行对文章段落句子词语作批注说明、感悟的文字,那只是批注的一种主要方式——文字批注。文字批注,大概有以下三种类型:

质疑式批注

质疑式批注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碰到不理解的字词、句子、段落或对文本其他方面产生的疑惑而写下问题的批注方式。“学者先要会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才会让他们读进去,真正地走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这种批注式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探究精神。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一种挑战,一种探索。正是这一串串的问题,诱发了学生读下去的欲望,他们或动手查找词句意思(如六册《小蓝裙的故事》第三自然段的批注:“协调”是什么意思?);或深入探求文字背后的含义(如六册《苏珊的帽子》第二自然段后的批注:老师让同学们都要戴帽子,真的是为了认识帽子吗?);或以一点为引线而突破全文(五册《西藏高原》中第一自然段“西藏高原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的批注:“美丽神奇”表现在哪些地方呢?和《三袋麦子》第一段的批注:得到这份礼物,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这都是一些提纲挈领的问题。)。特别是后两种质疑更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读,层层剥开文章“外壳”,找到内藏的“果实”。

联想式批注。

联想式批注是学生在读此文字,再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事物的而写下来的一种批注方式。联想和想象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联想让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从文本迁移以文外,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这也是一种常见批注方式,如六册《三月桃花水》中“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三月桃花水!”的批注:这使我联想到“春雨贵如油”的句子。再如本课“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一句的批注:把河水比作明镜,我能想象出三月河水的清澈。

感悟式批注

感悟批注是学生潜心读文时,对文字或深或浅的感想感悟而作的一种批注。这类批注是学生真正读懂文章,与文本作者对话的一个显著体现,是阅读达到的一个较高境界,是质疑批注中要找的“果实”。如《三袋麦子》中第三自然段的批注:从小牛的想法和做法中,我觉得小牛是有备无患。又如《奴隶和狮子》中第四自然段写安德洛斯处境的批注:安德洛斯的处境多么危险啊!……这些批注无处不体现出读者对文本内容的深掘,不再停留在文字表面,这不正是我们阅读教学所追求的吗?

除了上面的文字批注外,符号批注也是常用的批注方式。如我们课文重点句段 下的“~~~”,重点词下的“。。”,有疑惑句后的“?”,有特殊感慨句子后的“!”,标段的“||”或“|”以及易错字头的拼音符号等。

如何在平时教学运用批注式阅读,进而提高阅读的实效性呢? 课前的阅读批注。 在上新课前,我都会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预习,并要求他们作上批注。这次批注完全是学生自主阅读自觉批注的一个过程,以符号批注和文字批注中的质疑式批注为主。在初读课文时,学生可以用符号标出易读错字读音易写错字的最易出错的细节,还可以标出自然段逻辑段或重点词句段;鼓励学生再进一步读课文,从题目入手,对题目质疑,能较深层次地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问题,自行初步探索,写下自己的初步理解和感悟。

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年级低,又是初次接触批注,所以批注的自觉性不够强;知识水平比较有限,他们的批注完成可能达不到老师要求,要么不完成,要么很肤浅,甚至拙劣。因此,对课前批注的检查引导和鼓励是十分必要的。我充分利用晨读,采用同桌交流、互相检查,老师随机抽查方式,督促他们完成批注;引导他们学会梳理问题,找到有价值的问题,为后面的主题批注阅读奠定基础;发现批注中的闪光点,激起批注兴趣树立批注信心,对不当的批注委婉提示指正。

课堂教学中的批注阅读

这是课堂教学中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本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进行的批注阅读,以质疑式感悟式为主,联想式或其他方式相结合的的批注方式,凸显文章重点,突破文章难点。课堂教学中的批注式的阅读,需先确立课文的研读主题,从研读主题入手开展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批注阅读,避免出现学生不着要领,在课文的“外围”上转圈圈,不能深入地把握文本主旨,从而导致阅读效率的减低。如西师版第六册的第八课《点金术》一文,在检查引导时,我们师生共同讨论,定下了主题:麦得斯得到了点金术后,感情发了怎么样的变化?最富有一定是最幸福吗?贪得无厌的国王为什么会说“我这么喜欢金子是愚蠢的”?接下来,学生根据研读的主题开展批注式阅读。 教师根据学生批注阅读的进展情况,可安排学生先进行同桌间的相互交流或小组内的相互交流,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在相互交流中碰撞智慧的火花,交流彼此的收获,探求别人独到的见解等。 最后,安排学生就研读主题进行批注阅读的情况进行全班汇报,在汇报中引导学生感悟文本,阅读文本并指导朗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地深入。如在汇报时,学生都把自己标出的国王情感变化词都准确地说了出来。在汇报“神啊,我这知喜欢金子是愚蠢的。”时,有的说:“国王喜欢金子,神灵给了点金术他,他得到了用不完的钱,但没有了吃的,没有了喜欢的看的,也没有了女儿,是不划算,有点傻。”有的说:“我从这句话感觉到了国王对自己的贪心感到后悔。”有的说:“这句话也提醒我们不要贪心不足,太喜欢钱财不是好事。”还有的说:“最富有的人到头来都不是最幸福的人,我们只求钱够用就行了。”.....学生的心走进了文本,学生的思维在跳跃,学生的激情在迸发,学生的理解力在提高,学生的情操在得到陶冶,课堂呈现出了勃勃生机。

课后的批注 课堂批注中,学生个体或小组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感悟有一定的局限,他们在与人交流讨论中会接纳别人对了的观点,会有更深的理解体会,老师一定要趁热打铁,引导他们把别人好的东西变为自己的,学会以他山之石攻自家玉,就让他们补充批注上。

批注式阅读应该注意不要拔苗助长,三四年级的学生受年龄知识文化水平的限制,不可能会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不能希望太高,要求太高,我们应该低要求,因势利导,教给他们这种阅读方法,培养他们这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夯实基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一个人的语文学习是终身的,学生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后,依然要读书看报或上网,阅读活动几乎天天进行。有了批注式阅读这个带有强烈个性和独立性的阅读方法,他们就能去阅读批判、阅读反思、阅读创新。批注阅读能顺应历史潮流,为学生的未来着想。这样的个性化阅读能帮助学生将来成为有独特个性的创造型人才。

推荐第3篇: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怎样写批注?

批注: 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批注的位置:可以是“眉批”(批在书头上),也可以是“旁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还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

批注的内容非常广泛,大体可以归纳为4类: 1.注释: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词义,指明出处,写在空白处。

2.提要:边看边思考,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脉络,提示语言特点。

3.批语:读书时,会有各种思想、见解、疑问产生,这些内容可随手写在空白处。

4、警语:在读书时,发现优美语句、典范引文、重要段落、新颖说法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

做批注的方法: 1.赏析语言特色(如修辞生动、动词准确、修饰语精当、哲理深刻------)

2.评点人物

3.生发联想

4.剖析写法

5..质疑问难 做批注的注意点: “批注” 时应注意用语简洁、精练,语言通顺,不能太繁琐,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做到言简意赅。

一、使用批注符号。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要明确批注符号的作用。 “~~~”浪线(也叫曲线)划在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语句下面。

“○○○○”圈,标在文章的难词下面。

“——”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 “?”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

“‖”“/”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二、写感想式批注

如果一个人动了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如在读了>的第一段后写下这样的批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宋濂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因为他能经受得恶劣的环境的考验。现在正值冬天,这几天所处的环境有点和书中的环境相似,但我有时候却想打退堂鼓,看来只有吃得苦中若,才能方为人上人啊!”

在读到>之后,在末段作了如此批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曾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多么旷达的胸怀,只有做到不追名逐利,不随波逐流才有可能写出那么多闲适清新的田园诗。

正如>中所“说心远地自偏”。如果一个人心中有市俗的尘埃,就一定不会有“悠然见南山”的惬意。”这些感想式的批注,不仅能帮助他们深入的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一根敏感的神经,这对于写作也是相当重要的,真可谓是一石二鸟啊!如果坚持这样的读下去,我们想信学生一定会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三、质疑式批注

“学者先要会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才会让他们读进去,真正地走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这种批注式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探究精神。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一种挑战,一种探索。这种阅读方法学生用得最多,也用得最广,适合于各类学生各类文体。

如在>中作出这样的批注:“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这是什么意思?”,还有学生在>中作出了如下批注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是什么意思?还有的学生在这一句话旁边(“我信得过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作出了这样的批注:“我觉得作者说的不对。照他这么说全世界的人价值都一样,我们就没有必要说实现自己的价值了,反正无论做什么价值都一样。”

四、联想式批注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让他们能够由此及彼,能够自觉的由文本迁移到文外。这种阅读方法有注于学生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如学生在>的第一段作出如下批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做得多么准确,其实第一段就是这句唐诗的诠释和改写。

还有的同学在>中“坐这山,望那山”旁边作了一个批注“得陇望蜀”,多么细致!也有人在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旁边作出这些批注“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塞下秋来风景异„„长烟落日孤城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怎一个愁字了得?”„„他们由此句诗引发出这么多的联想,一下子想到了这么多悲秋的诗句,他们能把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做到触类旁通,真正的把知识学活了,内化成了自己的一种能力。

五、评价式批注

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就应该允许并提倡他们对阅读作出或褒或贬的评价。这样的阅读方法在诗歌里经常用到。他们往往在品味了诗词以后,会对部分诗词作出评价式的批注。如学生在读了>之后,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旁边作出了精彩的赏析式评价。但也有人对文本作出否定的评价的,如我的学生在>中的这句话作“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出如此批注:“不如把这两个破折号改成括号,这样更让人明白,也读起来更顺畅。”他的这一细致而又合理的评价可谓是一石激起三层浪,当时学生反复比较了破折号和括号的读法,倒还真认同了这位学生的批注。有的学生在“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旁边作了这样的批注:好一个“大约”!简简单单的两个字看似漫不经心,竟然把世态的炎凉,孔乙己所受的冷遇暴露无遗,作者真可谓是匠心独运啊,不愧为文学巨匠!

六、补充式批注

这种阅读方法就是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接着为作者补充。也可以称得上仿写、续写,它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快捷的提高写作能力。如>中,有能力强的学生就在写了蝈蝈与蛐蛐的声音之后 ,又仿照作者写诗的格式,写下了青蛙、知了、小溪的乐声,写的很有诗意。这种批注方法不适合所有学生,它毕竟有一些难度,但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推荐第4篇: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用思维触摸文字

2011-07-12 10:27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摘要:“批注式阅读”,是一种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以自觉为基础,以自学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画、注、批为载体,以提高阅读效率和语文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活动。其中,画、注、批是显性的学习方式。“画”是基础,是批注式阅读的起步;“注”是发展,“批”是较难的高层次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

前不久听了一堂公开课,在课堂上学生个个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手和脚放的规规矩矩,举手动作整齐划一,起身发言落落大方。这样的课堂效应确实让人羡慕,但我总觉得这样看似完美的课堂还缺少些什么,仔细回忆后发现,整个上课期间,教师竟没让学生去碰一下教材,也没有让学生动一下笔,而是将所有重要语句都呈现在课件上,带领着学生去学,这就省去了许多翻书合书这种看似凌乱的动作,让课堂看上去纪律严明。面对如此课堂,我认为语文课既要书声琅琅,也要静思默想,更要妙笔生花。中国有句古话: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前人读书的经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些阅读教学的理念昭示:阅读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学会欣赏与评价,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阅读中批注是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习惯的最佳途径。所谓“批注式阅读”,是一种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以自觉为基础,以自学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画、注、批为载体,以提高阅读效率和语文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活动。其中,画、注、批是显性的学习方式。“画”是基础,是批注式阅读的起步;“注”是发展,“批”是较难的高层次的学习活动。

一、“画”是批注式阅读的起步训练.

所谓画,就是用勾、线(单横线、双横线、波纹线)、圈、点等符号,将文中的重点、难点、疑点、亮点、趣点……找出来,标上特定的记号。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了,这些画的符号,就是读者思维的轨迹。 如在教学《燕子》一文时,我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手里一定要拿着笔,要一边阅读,一边做标记。比如标出段落的序号,勾画出生字难词,查工具书,给生字新词注音,注释;划出重点词语和句子,以及自己喜欢的语句,画出自己不懂得地方,并注上符号。然后让学生把各自在预习时画、注的结果拿出来比较。上课时,我让学生交流预习时画的内容,同学们踊跃发言:生:我想交流“烂漫无比”这个词语。这是我画的一个重点词语,通过查字典我知道了它的意思是颜色鲜艳而美丽,从这里我感受到春天的色彩斑斓。生:我画了“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因为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很美,它让我感受到春天生机勃勃,充满了生命力。生:我画了“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是一段燕子的外形描写,但我有一个疑惑,为什么作者只描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和尾巴?其它部位为什么不描写呢?……我从学生的交流中,感受到他们在预习时,都是边读边思考的。他们在预习时画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比较的过程,是学生将知识筛选、分类、鉴别的过程。学生在读一读、画一画、比一比、评一评的实践中,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二、“注”是批注式阅读的发展提升。

所谓注,就是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概念,立刻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楚,搞透彻,然后写在该书的空白处。这样,既帮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记忆,特别是为下次阅读扫清了障碍。胡适先生说:“读书不但要眼到口到,心到,最重要的是手到。手到的功夫很多,第一紧要的就是动手翻字典。”可见字典作为工具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掌握这一项技能,能激发其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如《祈黄羊》一课的教学中,课始,我让学生初读课文,当读到“解狐”这个人名时,大部分同学都读的解jiě,只有几个同学在读xiè,读完全篇以后,我出示了“解狐、祈黄羊、祈午”三个人名,问学生:“课文中的几个人名你能读正确吗?”很多同学都把手举得高高的,争先恐后的要读,我请他们来读,结果很多同学都读错了。我告诉他们,汉字中有很多字,当它们作为姓的时候读音是和平时的读法不同的。我让他们请出字典这个无声的老师,让它帮忙铲除这些拦路虎。学生马上行动起来——教室里忽而一片宁静,只听见翻字典的沙沙声,忽而一阵雀跃,那是获得的喜悦声……“现在我再请谁来读一读?”全班齐刷刷的都举起了手,这回,大家都把人名读正确了。接着,我又出示了几个人名:单雄信、区楚良、华佗,让学生读读看。这回,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拿出字典,认真的翻看起来。每查到一个读音,他们都认真地记录在书上,当全部查到以后,他们都激动极了,争相恐后地读给我听。我告诉他们,以后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一定要勤查字典,然后把查到的写在书的空白处。这样既帮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记忆,特别是为下次阅读扫清了障碍。

三、“批”是批注式阅读的深入拓展

“批注式阅读”最难的是“批”。批的内容很广,大致有下面几个类型:一是对内容的概括;二是自己的联想和体会;三是质疑或提出不同的看法等。这个过程应该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前进,让儿童享受批注过程的快乐。

1、对内容的概括怎样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呢?一般方法是:先把全文读一遍,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再一句一句认真的读,读懂每个词,每句话,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只要把每个段落大意合理地连接起来,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如《祁黄羊 》,课文第一大段主要写了: 春秋时代中军尉祁黄羊因病主动请求辞职;第二大段主要写了: 祁黄羊举荐人才。他先向晋悼公举荐了杀父仇人谢狐,又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第三大段主要写了: 悼公盛赞祁黄羊凡事出以公心,难能可贵 。三个大段的内容合并起来,稍加整理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春秋时代中军尉祁黄羊因病主动请求辞职, 他先后向晋悼公举荐了杀父仇人谢狐和自己的儿子祁午,悼公盛赞祁黄羊凡事出以公心,难能可贵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止这一种方法,比如课题扩充法,如《三顾茅庐 》,读课文后,请学生把课题四个字扩展成一句话: 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 。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补上三顾茅庐 的起因、经过及结果, 然后稍加整理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刘备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再如句子摘录法,如《 黄河的主人 》,直接摘抄 总结句 作为全文大意: 羊皮筏子上的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定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2、自己的联想和体会语言文字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作者要与读者进行心灵交流,就必须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付诸语言文字;读者要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就必须对语言文字有深入的理解。而批注式阅读正是训练学生通过品词评句深入理解文章的有效手段。比如《最佳路径》一文,“格罗培斯他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然而,建筑学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点——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五十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为理解这一段话, 我让学生在文章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理解。有人认为格罗培斯对路径设计的要求之高,总是力求完美,追求最佳;有人说格罗培斯为路径设计付出艰辛的劳动;还有人认识到格罗培斯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严肃、精益求精…… 通过品词评句的批注式阅读,学生明白了正因为格罗培斯的细致严谨,追求完美,才使他的设计成为了最佳路径。

又如《第一朵杏花》一文,我让学生对“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这一句话作专题批注,结果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各自的认识与理解:这一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到来的景色,其中“绿”和“青”这两个词语生动地写出了春天的色彩,“皱”这个词语让人想起了“风乍起,吹皱一池江水”的名句,“鼓”字则写出了春天杏花快要开放时形态的变化。又对“绿”、“青”、“皱”、“鼓”字运用之精妙体会的入木三分,提高了学生积极感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体会这些用得特别准确的词语。

3、质疑或提出不同的看法在批注中,谈出自己对作者观点的看法。在写批注中,我还经常鼓励学生谈出自己对作者观点的看法,或赞同,或反对。因为学生对课文的欣赏也受历史背景,个人阅历,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当然学生的审美观不一定是完全健康的,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但审美标准本身并不是统一的,“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因此,我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来讲,我还鼓励学生创造性阅读并培养其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如在学习《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时,让学生讨论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伟大的人物。对不同的意见也要鼓励。只要学生是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产生的看法,我都允许学生通过批注记录在课文里,以备课堂上参与讨论。 学生的批注,我收上来以后,认真阅读。有一些内容,我有时没有注意到而他们批注到了,我都会认真记下来。然后用课堂上的时间对文章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学生们的评析进行评价,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们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开展批注式阅读,虽然\"场上寂然\",但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全体学生都在用思维触摸\"白纸黑字\",都在用心聆听文字背后的一切声音。批注式阅读使学生主动阅读,充分施展了用武\"空间\"。学生不光是批注文章,也是批注自己的思维,批注自己的感受,批注自己的个性。可以说,批注式阅读,为构建新的课堂模式,激活教学又添一份动力。

推荐第5篇:批注式阅读教学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教学论文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实验概况

我旗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在前些年自治区组织的小学语文整体改革实验中有了很大提高。但高耗低效的老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近几年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的“批注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语文学习有着明显成效,遂通过现场阅读能力测试的方式在旗教研活动上进行展示,学生在没有教师所谓的讲解、分析、提问下进行“批注式”阅读,然后交流,对课外文章理解透彻、深刻,其听说读写能力水准令人震惊。旗教研室随即以研讨会的形式组织教师对“批注式”阅读教学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对精读课文的第

一、二课时的具体操作进行反复深入的实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批注式阅读教学”基本程序,把这种教学方式作为常态教学方式融入日常教学。

“批注式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惑以符号和文字的方式、在文中及空白处进行标记和书写、用来帮助理解和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式。“批注式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圈点批注,自学字词,潜心默读、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解读文本、进行内容理解、情感体悟、表达鉴赏和质疑问难;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交流,开展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将听说读写语文实践活动融于其中,达成各项学习目标的阅读教学过程。“批注式阅读教学”将传统的以教为主转向了以学为主,把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核心,追求“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文本“批注”学会学习、奠定今后的学习、发展基础。在日常教研的听课、评课、检查、测试中、我们将学生的批注阅读能力放在了评价首位,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使“批注式阅读教学”逐步走向深入,力图达到了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要求。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操作程序

1、常用方法。

(1)符号批注:默读思考,对文本内容中有所感、有所惑、有所疑处,进行圈点勾画。 (2)文字批注:边读边想,在符号批注的基础上、能够围绕重点、难点、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惑和所疑。

2、年段要求。

六年级以文字批注为主、逐步由内容理解到表达方法,进行理解、质疑、批判和赏析。

3、基本操作程序。为落实“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理念,真正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最终掌握自能读书的基本方法、确定如下程序:

自读自悟,做好批注→交流批注,点拨深化→二次批注,积累运用。 在这个程序中,教师要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师生均能做到目标清晰。在备课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细化目标,并保证落实。

第一步:自读自悟,做好批注。

这一部分是让学生直面文本,经历自学一篇文章的过程。重点是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明确读书任务,并对自读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认真扎实地进行自读、学有所获。具体包括以下环节。

(1)快速标出自然段后轻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圈画生字词,练习读好含有生字词的语句。同桌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互相帮助,当小“老师”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自学生字:给二类字注音。给一类字写出音序、部首,并组词、归类。找出本课出现的多音字、四字词语-并按一定格式汇总于生字栏附近。同桌问或小组内互批,对有矛盾有争议的地方查找工具书解决。

(4)老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以较弱学生轮读自然段的方式,来发现并及时纠正字词掌握中的问题,对难读的句子,要做好示范指导、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将字词教学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落实到这一环节,特别需要关注的易错字、易混字,难写难记字、要提出来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学生的记忆,留下鲜明深刻的第一印象。

以上环节的目标是夯实语文基础。具体包括巩固拼音、查字典,牢固掌握生字词。教师在备课时要提前梳理出生字、多音字、四字词语,并进一步结合学生实际和本地方言来确定难读难记难写的字,思考读记写的重点与方法。同时、课课如此整理,便于学生的单元复习。这也是“课文不读流利不进行阅读教学”的保证。

(5)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默读思考,与文本进行对话、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做好批注。

批什么:凡有所感处均可批注,具体包括词语、句子、段落、标点、插图;课文题目、课文结尾、主要内容、文章结构、表达顺序、写作特点、作者情感;单元导学、阅读提示、课后习题等。

怎样批:符号批注与文字批注相结合。要求规范批注符号,对批注的语言要求既简短精练、又完整通顺。注意保持书面的整洁美观。

批得怎样:深刻性不流于形式,一目了然,文中有答案的不写批注。努力读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写出自己的理解;创造性通过示范、激励等有效措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批注,充满个性地理解文本。

(6)小组或同桌交换课本,对书写质量和批注质量进行简单互评。 (7)展示传阅在同学互评中获得较好评价同学的课本,并清他们介绍自己批注中的思考过程与好的经验。一些教师与学生将以上环节进行归纳整理,以易于理解、上口的儿歌形式,让学生抄写于课本,对照操作。如“四步读书法”:标出段落轻声渎,圈画生词反复读;穿靴戴帽互相读,批注感悟默默读。

中高年级批注要求

(寻找疑点,关于质疑) a文章题目处 b重点难点处 c关键词语处 亮眼睛巧嘴巴 (认真思考,多方对话) a与作者对活

b与书中人物对话

c重点语句与篇章

d表达自己感受

(善于感悟,多方批注) 玲珑心a好词收藏

b.瞬间感受

c.精彩仿写

d心灵对话

第二步:交流批注,点拔深化。

(1)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心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展阅读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在第一课时的批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加强主导,引领学生围绕重点、难点,展开交流讨论。在交流中深化学生的批注理解,促进有感情朗读,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2)教师在交流中要担当“平等中的首席”,一要避免被学生牵着走,导致对课文理解的零乱无序和支离破碎;二要避免学生间的平行交流,对重难点的理解各抒己见,没有交叉深化;三要避免众说纷纭,没有时问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将阅读教学课上成说话讨论课;四是避免批注、交流形成定势,使学生丧失阅读兴趣。

为使学生真正形成阅读能力,掌握批注方法,除进行阅读教学外。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学生在批注中采用的方法,并进行推广。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阅读不同的文体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批注,也能使学生选用更适合于自己的方法。经过探索后、高段学生大致掌握了这几种批注方法:质疑法——把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地方用相关符号画出,包括课题、文本内容和插图;联想法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积累进行批注;解释法——对文中重点词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进行解释;联系法联系课文题目或前后文、文中人物等写出所感;补白法——顺着行文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抓住文本中“空白处”、插图展开联想、进行补写、续写或扩写等;对话法设身处地与作者、文中人物进行对话;欣赏法——对字的准确生动、词的灵动形象、句的修辞运用、段的构成方式、篇的巧妙布局等进行欣赏。

第三步:二次批注,积累运用。

(1)二次批注,同归整体,突出重点。在阅读教学结束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与自读自悟时相比,有了质的提升。老师要引导学生就全文的内容和情感作出批注(与随文练笔相结合),或就本文重点句段,要求学生重写批注。低年级一般设计为随堂练说。

(2)进行读写积累。要以多种形式加大语言文字训练力度、如进行朗读、抄写、背诵等形式的语言积累:写读书笔记、随文练笔等的读写结合。

推荐第6篇: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怎样写批注?

(2012-05-14 14:16:00)

转载▼

标签: 分类:教学资料

杂谈

批注: 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批注的位置:可以是“眉批”(批在书头上),也可以是“旁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还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 批注的内容非常广泛,大体可以归纳为4类:

1.注释: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词义,指明出处,写在空白处。

2.提要:边看边思考,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脉络,提示语言特点。

3.批语:读书时,会有各种思想、见解、疑问产生,这些内容可随手写在空白处。

4、警语:在读书时,发现优美语句、典范引文、重要段落、新颖说法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 做批注的方法:

1.赏析语言特色(如修辞生动、动词准确、修饰语精当、哲理深刻------)

2.评点人物

3.生发联想

4.剖析写法

5..质疑问难 做批注的注意点:

“批注”时应注意用语简洁、精练,语言通顺,不能太繁琐,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做到言简意赅。

一、使用批注符号。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要明确批注符号的作用。

“~~~”浪线(也叫曲线)划在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语句下面。

“○○○○”圈,标在文章的难词下面。

“——”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

“?”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

“‖”“/”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二、写感想式批注

如果一个人动了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如在读了>的第一段后写下这样的批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宋濂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因为他能经受得恶劣的环境的考验。现在正值冬天,这几天所处的环境有点和书中的环境相似,但我有时候却想打退堂鼓,看来只有吃得苦中若,才能方为人上人啊!”

在读到>之后,在末段作了如此批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曾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多么旷达的胸怀,只有做到不追名逐利,不随波逐流才有可能写出那么多闲适清新的田园诗。

正如>中所“说心远地自偏”。如果一个人心中有市俗的尘埃,就一定不会有“悠然见南山”的惬意。”这些感想式的批注,不仅能帮助他们深入的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一根敏感的神经,这对于写作也是相当重要的,真可谓是一石二鸟啊!如果坚持这样的读下去,我们想信学生一定会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三、质疑式批注

“学者先要会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才会让他们读进去,真正地走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这种批注式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探究精神。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一种挑战,一种探索。这种阅读方法学生用得最多,也用得最广,适合于各类学生各类文体。

如在>中作出这样的批注:“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这是什么意思?”,还有学生在>中作出了如下批注“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是什么意思?还有的学生在这一句话旁边(“我信得过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作出了这样的批注:“我觉得作者说的不对。照他这么说全世界的人价值都一样,我们就没有必要说实现自己的价值了,反正无论做什么价值都一样。”

四、联想式批注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让他们能够由此及彼,能够自觉的由文本迁移到文外。这种阅读方法有注于学生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如学生在>的第一段作出如下批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做得多么准确,其实第一段就是这句唐诗的诠释和改写。

还有的同学在>中“坐这山,望那山”旁边作了一个批注“得陇望蜀”,多么细致!也有人在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旁边作出这些批注“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塞下秋来风景异„„长烟落日孤城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怎一个愁字了得?”„„他们由此句诗引发出这么多的联想,一下子想到了这么多悲秋的诗句,他们能把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做到触类旁通,真正的把知识学活了,内化成了自己的一种能力。

五、评价式批注

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就应该允许并提倡他们对阅读作出或褒或贬的评价。这样的阅读方法在诗歌里经常用到。他们往往在品味了诗词以后,会对部分诗词作出评价式的批注。如学生在读了>之后,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旁边作出了精彩的赏析式评价。但也有人对文本作出否定的评价的,如我的学生在>中的这句话作“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______学生______说法”出如此批注:“不如把这两个破折号改成括号,这样更让人明白,也读起来更顺畅。”他的这一细致而又合理的评价可谓是一石激起三层浪,当时学生反复比较了破折号和括号的读法,倒还真认同了这位学生的批注。有的学生在“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旁边作了这样的批注:好一个“大约”!简简单单的两个字看似漫不经心,竟然把世态的炎凉,孔乙己所受的冷遇暴露无遗,作者真可谓是匠心独运啊,不愧为文学巨匠!

六、补充式批注

这种阅读方法就是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接着为作者补充。也可以称得上仿写、续写,它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快捷的提高写作能力。如>中,有能力强的学生就在写了蝈蝈与蛐蛐的声音之后,又仿照作者写诗的格式,写下了青蛙、知了、小溪的乐声,写的很有诗意。这种批注方法不适合所有学生,它毕竟有一些难度,但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二、批注的分类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给批注这样分类。

1.按批注的位置分: (1)眉批,也叫首批。指批注在开头。适用于课题(文章为什么要起这个题目?这个题目有什么好处?)、体裁、主要内容等方面的批注。

(2)旁批,也叫侧批。就是批注在自然段旁边的空白处。运用这种方式,可以对每一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批注,也可以把你对某一段或者某一段中某些词句的感受和体验批注在这一段空白之处。

(3)里批。字里行间作批注。适用于对某个词语的理解的批注。

(4)尾批。一段、一页或全文之后的批注。

2.按批注的内容分:

(1)批生字词。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词义,指明出处,写在空白处。

(2)批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边看边思考,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脉络,提示语言特点。

(3)批疑惑。学生在阅读时,肯定会有各种疑问产生,这些疑问可随手让学生写在空白处。这样,有了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才会让他们读进去,真正地走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 (4)批感悟。只要是学生动了心去阅读,就一定会有各种或深或浅的感悟和见解产生。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在读了文章之后,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悟。这些感悟式的批注,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还有利于培养他们写作灵感。

(5)批好词佳句。在读书时,发现优美语句、典范引文、重要段落、新颖说法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等字样,使自己注意力集中,为背诵提供条件。

(6)批联想。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让他们能够由此及彼,能够自觉的由文本迁移到文外。这样使学生真正把知识学活了,内化成了一种能力。

三、批注的原则

1.宜近不宜远

为了便于复习,我要求学生批注时掌握“就近”原则,什么内容,就往什么地方批注。

2.宜简不宜繁

批注的用语要简洁、精炼,言简意赅,一阵见血。 3.体现针对性

关于一篇文章的批注,学生不可能面面俱到,既有生字词的批注,又有主要内容的批注;既有写作方法的批注,又有中心思想的批注;既有脉络结构分段的批注,又有逐段逐句感受的批注;既有体裁叙述方式的批注,又有背景作者简介的批注;既有所疑所惑的批注,又有所感所想的批注。学生的批注,由于自身学情、喜好、想法的不同,所批注的重点也不一样。有的可能对文中的主人公感兴趣,有的可能对优美的语言感兴趣,而有的可能纯粹就不感兴趣。因此,批注要体现针对性。

5.循序渐进

学生批注能力的培养,教师切不可一蹴而就,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五、常用批注符号的使用

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在培养学生做批注时,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符号:

1.“~~~”(波浪线),划在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语句下面。

2.“○○○○”(圈),主要用来圈生字。 3.“——”(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和记忆的语句下面。

4.“?”(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对该句提出疑问。

5.“‖”、“/”(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6.“=====”(双横线),用来标出特别重要的语句,或者关键词。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批注能力。既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他们的阅读个性。同时又让读书不再成为一种负担。相反读书已经变成了他们的一种精神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一边批注一边阅读中找到了读书的乐趣,形成了独立的思想,拥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批注式阅读学案

【概念解析】

批注式阅读在我国具有着悠久的传统,我国古代的学者中有不少人的著作就是在对他人文章的批注中形成的。比如清代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毛泽东主席就是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典范。在毛主席读过的书中,都在重要的地方有圈、杠、点等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还写着批语。

什么是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是指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记。这种阅读方法是古今中外通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读书方法。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批注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与想象能力,让学生在批注式阅读的过程中尽情享受阅读中再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点】

熟悉批注式阅读的基本符号和基本步骤,可以进行感想式批注、质疑式批注、联想式批注、评价式批注、补充式批注等几种批注。

【教学难点】

学生可以对常见的题材、常见的体裁的文章和文学作品进行批注式阅读实践。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会使用批注符号,学会使用文字批注,写眉批、旁批、尾批;

第二课时:熟悉批注内容的种类,写注释、提要、批语、警语;

第三课时:从感想、质疑、联想、评价、补充等几个角度进行批注;

第一课时

(一)符号批注。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要明确批注符号的作用。

“~~~”浪线(也叫曲线)划在文采斐然,写作可以借鉴的句子下面。

“○○○○”圈,标在文章的难词下面。

“——”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

“?”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

“‖”“/”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二)文字批注。

文字批注的形式通常有3种:

1、是“眉批”,即批在书头上;

2、是“旁批”,即批在句子旁;

3、是“尾批”,即批在一段之后。

示例1 秋夜

鲁迅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f1]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夹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还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在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f2] 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面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倒很舒服。/[f3] 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眨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f4]

鬼眨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夹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周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f5]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f6] 示例2 【眉批】麦琪,是圣子耶稣诞生时前来送礼的三位智慧的贤人。他们首创了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在西方人看来,圣诞礼物是最可珍贵的,因而也希望自己获得的礼物是最有价值的“麦琪的礼物”。

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

一元八角七。全都在这儿了,其中六角是一分一分的铜板。这些分分钱是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软硬兼施地一分两分地扣下来,直弄得自己羞愧难当,深感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实在丢人现眼。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

【旁批】一个丐帮使德拉的家境跃然纸上,作者的这种描写方法可谓精炼。 除了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显然别无他途。

德拉这样作了,可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尤以抽噎占统治地位。

当这位家庭主妇逐渐平静下来之际,让我们看看这个家吧。一套带家具的公寓房子,每周房租八美元。尽管难以用笔墨形容,可它真真够得上乞丐帮这个词儿。

【旁批】此举不难看出,德拉生活的艰辛以及她对吉姆的似海深情。

推荐第7篇: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教学初探

【摘 要】批注式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并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悟用文字记录下来。在小学五年级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既要注意学生以往习得的方法之巩固,更要重视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特点,形式多样地进行批注,并且能在课堂上及时交流和评价。

【关键词】批注 小学语文 切入点 语言精炼 交流评价

批注式阅读,顾名思义是让学生自由阅读,自主记录;圈圈画画,评评点点;有感而发,有悟而记,直接在阅读材料上留下阅读的痕迹,记录思想情感激荡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理解、感悟、欣赏、评价文章的能力。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能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见解,有个人的体验与发现;能赏析、评价文学作品,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批注就是一种能够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读书方法。学生阅读的时候写出注释和批语,把所思所想、不解之处,随手记录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这种方式也是对“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最好诠释。批注能让学生真正走进作品,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评价能力、创造能力非常有效。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的重点。

在阅读教学中,可批注的内容非常丰富,可采用的形式也非常多样,作为五年级的语文老师,应该在对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时既注重传承,又讲究突破。

(一)批注式教学需要传承。

通过一至四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对课文重点、生词、难字圈画的方法,掌握了阅读批注的基本要素。在五年级学习阶段,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在传承此前所学批注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总结、规范,形成一套完整的学习方法,并持之以恒地训练,使之成为学生的基本技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批注需要一套固定的符号。

学生已经能够圈画生词、难字注音、理解重点词语、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勾画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等。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批注使用的符号应该是固定的,不要随意更改,符号的种类也不宜过多,这样才能保证一打开圈画过的书就能看明白。

2、批注需要明确位置。

教师也要帮助学生明确批注的位置可以是“眉批”(批在标题旁边),可以是“旁批”(批在字、词、句的旁边),还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

3、批注必须具备针对性。

批注式教学应当鼓励学生针对课题或文章重难点提出问题。这些问题不应该纠缠于文章的细枝末节,而是一些能够引人深思、统领全文的问题。学生还可以自问自答,把自己的思考以及与文本对话的过程都记

录下来。

(二)批注式教学需要突破。

在小学中低中段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要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更乐于运用口头语言表达,能落到笔头上的并不多。在五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一些结构清晰、文质兼美的课文,学生除了学会欣赏佳词妙语、品味修辞手法的运用,还应当能够把自己的感悟、联想,甚至是补白的内容都一一书写出来,以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引导学生改变阅读习惯,阅读由口头转向笔头,要求批注式阅读教学必须较传统教学有所突破。而应该引导学生在哪里批注,批注什么,应该选择怎样的形式交流,如何进行评价,都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推敲的事,也是批注式阅读教学亟待突破的教学难点。

二、批注式教学实践体会。

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是一个阅读方式转变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同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在语文书第九册

3、4单元的阅读教学中尝试引入批注式教学,取得了一些实践经历。下面就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成效来谈谈在批注式教学的体会。

1、课文特点决定批注内容。

在学生刚接触到批注这个新的学习任务,茫然不知如何下笔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根据课文的特点选好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批注,这样才能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阅读的质量。

在教学《开国大典》时,要求学生选择最激动人心的句子朗读,并把自己的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下来。有的同学勾画出“群众差不多把嗓子

都喊哑了,把手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这句话,写下批注:“新中国成立了,大家多么激动,多么高兴。嗓子快哑了是因为一直在欢呼,手麻了更是极为欢喜的表现。”还有的学生勾画出“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着鲜红的国旗。”这句话,写下:“30万人整齐地同做一个动作,说明大家的心意是一样的,都那么崇敬五星红旗。”在教学中找准了批注的切入点,每个学生都感觉有了感受要写下来,一下子觉得批注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课堂也变得精彩纷呈。

在教学《林海》时,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让学生批注作者哪里写得好。在教学《琥珀》时让学生找作者推测琥珀形成的合理之处进行批注。在教学《蛇与庄稼》时让学生画蛇与庄稼、猫和苜蓿的联系示意图,告诉学生画示意图也是一种批注形式。

四课学完之后,笔者更是大胆尝试突破。在后面课文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在基本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记叙文、说明文、古诗、童话等类型的课文,尝试根据文章的不同特色来进行批注。课堂也成为了师生共同品味、赏析语言的美丽殿堂。

2、批注用语要精炼。

批注用语要精炼,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我觉得这句话写得很好,十分生动,非常具体”之类的批注,语言空洞,毫无意义。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用简短精炼又完整通顺的句子来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是感想式批注、质疑式批注、联想式批注、评价式批注、补充式批

注等,都要结合文中的语言文字发表感受,都要有具体的内容,而不是空泛评价。 如在学习《林海》一课时,有学生在句子“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旁边批上了这样的文字:“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大兴安岭的岭连绵起伏,一点儿也不险峻,让人看了很舒服。”在学习《天上偷来的火种》一课时,有同学读到“普罗米修斯转身就走,他永远离开了宙斯。”很有感慨,写下了:“我从‘转身就走’和‘永远离开’感受到了普罗米修斯的坚决,他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天神,为了人类,放弃神的身份毫不犹豫。”学生的阅读感受得到了及时的记录,宝贵的思想火花得以留存,这样能够结合自己阅读理解的批注得到了老师同学的充分肯定。

3、及时交流使批注更精彩。学生在课堂上读书,进行批注,很想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进行交流,把批注的文字读给大家听。教师要敏锐地捕捉时机,可以按先自读批注,再小组交流,最后推选精彩批注在班级交流的形式组织教学。这样既能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同时又能引导学生进行鉴赏,还可以让学生相互取长补短,集合大家的智慧,把更多的精彩批注记录下来。如在学习《嫦娥奔月》一课时,有学生读到了“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一直飞向群星闪烁的夜空。”一句时,写下了这样的阅读感受:“从窗子到郊野,再到夜空,嫦娥越飞越远,她是多么舍不得离开后羿,离开人间啊!”她将这一批注在小组交流时,赢得了大家的称赞,又被选为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许多同学在读书时并没有注意到这句话,听她一讲,送上了热烈

的掌声,极大地鼓励了批注者的学习热情。语文书中有很多这样的精彩句段,长期引导学生去关注,写批注,进行交流,学生的欣赏能力一定会得到提升的。

4、评价批注促发再阅读。学生的阅读体验不一样,语文学习水平有差异,写出的批注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应当有选择的对学生批注进行评价并与学生沟通互动,促进学生更好的阅读,发起学生对课文的再阅读。教师在评价时既要反复强调批注应合乎文本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点,又要允许个性化理解,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感受。要使学生知道写批注并不是写得越多越好,要写到点子上,要写对自己的启示,要联系生活实际,还可以引用积累的名言或是读到过的例子。

批注式阅读的开展,使读书不再是一种被动,一种负担,成了学生主动的精神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体验的深入,学生的批注也会越来越长,越来越精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习得了知识,提升了能力,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丰富了情感体验,拥有了自主、独立的思想,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个性得到了张扬,语文教学的课堂也焕发出了光彩。

推荐第8篇:“批注式”阅读

打开阅读大门的金钥匙

语文的阅读教学定位相当零乱,学生不但要从文章中读出文学,还要读懂人生;不但要会读不同类型的文章,还要从文章中学会写作。而现实告诉我们,学生读书的被动性很大.学生早已习惯老师的“喂”与“灌”。如何教会学生科学地读书、有效地读书已成为语文教学亟需攻克的一道难题。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而且也特别强化学生能力的提升,我认识相当部分教师忽视学生做批注的良好习惯。批注式阅读是指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记。因为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批注,就是让他们拿到了阅读的金钥匙。请

的“卧龙”,又怎会有“三顾”?看来“伯乐”和“千里马”,一个也不能少。不要埋怨生不逢时,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有千里之能。

7、孔子云:“何陋之有?”

点评: 有此雅室玄音,陋在何处呢?

不是不陋,而是主人不以为陋,或意不在陋。有此一问,读者能不深思之,深味之?

总评:有什么样的追求,便会造就什么样的人生,你追求高楼大厦的宏伟,就不会留恋山野荒村陋室的安逸,你追求鱼翅、燕窝的肥美,怎么还会钟情粗茶淡饭的清香。

反思:

耐下性子读来

——“批注式”阅读不妨一试

前言:

浮躁的人难读书,也读不了书。现今的语文课堂,要么将文章肆意肢解开来,“剁”碎了讲,要么放散牛似的不管不问,随学生自由游弋,这些都无益于促进学生有效的读,深入的读,更不利于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读书能力的提升,让“批注式”阅读粉墨登场,看会怎样?阅读示例:

1、陋室铭 “铭”乃警戒或叙功德的文字,点评:为陋室而铭,可知此陋室定有不陋之处。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点评:安徽凤阳,不独花鼓,更出了个朱元璋;花果山,山不过百米,有孙悟空而扬名于世;一个诸葛亮,一南阳,一襄阳,古代就有纷争,今人更是抢个不亦乐乎。全在借其名,来招揽天下游客,以谋其利。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点评:一个人不在乎有突出的外貌,华美的居室,有“德”便会名声在外。作者重“德”,有“德”乃馨,此为缺德者戒。

阜阳奶粉事件,足以警示,有人求的不是德,而是利,为利而损德,看来还是米卢说的对“态度决定一切”。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点评:一“上”一“入”,灵动活泛,不由人不想起“红杏枝头春意闹”。雅致、闲适、清静!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点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秦会的朋友不可能是岳飞,韩世忠,慕马一案端出三百多,并不奇怪。琴棋书画是古人高雅的追求,现在怕不时髦了,现在人要的是钱,钱能通神吗?不过有些人穷的只剩钱了。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点评:“三顾茅庐”,没有“三顾”的诚心相邀,怎会有扬名天下的“蜀相”,而没有自比“管、乐”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古老而实用的阅读方法,毛泽东手不释卷,二十四史留下墨迹点点;脂胭斋

主更是以批注扬名,精点妙评我国四大才子书,让人赞叹不一;李宗吾和毛宗岗父子皆曾留下千古妙评。

情不为之荡,心不为之动,何来批注?

批注是我要说些什么,亦可见我能说些什么,不会有赶鸭子上架的辛苦,不会有搜肠剐肚的无奈,只是心有灵犀的默然相通。

批注是风吹荷花的涟漪,起于青萍的微澜,专注的程度愈深,批注的质量愈高。批注是瞬间的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是心灵的感悟,不必看人眼色行事。批注可以张扬个性,驰骋思维,让思想远航,是心赏,用心赏的过程。批注是共欣赏的合作,是相与析的探索,屏足而谈,举案共话。批注是心灵的释放,是自由的张扬。批注是瞬间的感受,是飞逝的灵悟;

批注是对话:是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与自我的对话、与生活的对话;批注是扩展,是神飞天外,目游八极;批注是思维的体操,激扬的情感;

批注唤起岁月的储备,唤醒沉睡的心灵。

批注有境界,可以物我两忘,如古人言“我注六经,六经注我”,读中思,思中悟,悟中再读,诸多人生的感慨,体验,全化作书中的文字,书中的文字全是思想的结晶。

批注:旁批也,可;间批也,可;总批也,可。批注可无所不在,天头地脚。批注其乐也融融,妙在日积月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受不停批于百家之编”,读读,思思,评评,“不动笔墨不批注”,一生受益。通用-高考语文科技文阅读杀手锏:批注解读看整体作者文集:阳光在线高考语文科技文阅读杀手锏:批注解读看整体好多人有这样的感受:“现代文小阅读”碰运气的时候多,得分率不高。也难怪大家纳闷,平时也进行了大量的针对性训练呀,也是有意识地整体阅读与理解呀,也掌握了一定的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呀,可是,等到考试时,要选出“最正确”的一项,似乎这项也对,那项也还说得过去;而要选出“不正确”的呢,或者觉得各项多多少少都有点问题,或者觉得各项都没什么问题。总之,很难选出一个答题项。

答题时感觉模糊,原因就在于我们不能透彻理解和准确把握试题选项肢的表述,进而理解和把握

文中的原理、事理。怎么走出迷魂阵呢?建议在原文上作批注:整体阅读作批注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行,要养成通过阅读能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习惯。

1、阅读自科文

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什么新发现,或者介绍了一种什么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有什么作用,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等等。

2、阅读社科文

应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作者的观点与倾向怎样,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观点,认证结构有什么特点,语言有什么特色等等。

3、阅读文学作品

首先要弄清作品的体裁特点,然后弄清作品写了什么人、事、景、物、理等,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或事)等等。

以上这些,我们可以在阅读材料的周边适时做出简易的批注;起码要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这样的思想意识,做到心中的数。 因“题”制宜作批注

高考阅读毕竟不同于平时的一般性阅读理解,上述“整体阅读”还要通过做题来实现与体现。学生们习惯把每小题的每一个选项肢(ABCD)所涉及的内容,分别就近批注在原文上,位置或左或右,线条或实或虚。这样批注是有些笨拙,但笨到极处是聪明。批注是为了比照,这样批注出来了,就能更直接、更便捷地把选项肢与原文进行比照:紧扣语境,微观勾勒,识别混淆,迅速捕获并整合信息,排查并单挑信息点,甚至切近复位验证。只有比出了异同,才能选出正确的选项。要是熟练了,也可只批注部分关键词;做得深入一点,还可以批注部分关键词。

三读时,主要解决再读过程中圈点的内容和作批注、写感悟。有的语句之所以让人感到美妙,是因为表达的意思深刻、精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警策。例如鲁迅的小说《故乡》的结尾一段话就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如果读完之后不指导学生去深思、品味,那么这篇小说还有何价值呢?这时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有的写道:“路在脚下延伸”;有的写道:“有希望和奋斗,生活就是充实的、丰满的”。此次阅读主要让学生读透文章,给学生真正的阅读权利,让学生真正走进作品,真正有自己的创见,达到既“忘我”又“有我”的境界。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是极好的。阅读时多采用品读的形式。

圈点、批注不是在文章中任意涂写,而是要求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同时要简单、明了,表示的意义也要固定。尤其给文章作批注时要在反复阅读、认真思考、比较分析、揣摩体味后才能进行。朋友们,当您按以上要求阅读完一篇文章时会发现:您的圈点、批注也是一篇绝妙的作品。

谷定珍(温州特级教授,名师):批注法学习心得精选

温州市第22中学沈飞老师,运用了批注法教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她很认真地将学生的批注输入电脑,从取得成功的原因,归类为五个方面。现转载如下:

一、善于发现修辞,深刻体会修辞效果。

1、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革命以成。

点评:此句运用比喻,把众人的积怨之大比作怒涛排壑一般,足以体现此役之后人们的积怨,而又为后来人们对于这些死者的淡忘形成对比,更体现作者对死者的悲痛。(项婷婷) 用了比喻的修辞,长期积累的怨恨愤怒就像汹涌的波涛一样,无法遏止。体现了气势之大,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国民们长期被压制后爆发的情景。(张倩倩)

2、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点评:此处有两句对偶句,读来甚感抑扬顿挫。“碧血横飞,豪气四塞”两短句给人一股血光四溅,悲惨异常之感,而后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描写出战役之悲惨。(范诗依)

点评: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靰之象,视清季有加,用了对比的手法,强烈突出了壮士伟大的牺牲换不来民主中国的悲痛。(徐彦彦)

二、敏锐发现重要字词,道出文句真谛。

1、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

点评:“屡”,多次,抗战者的顽强,为全文奠定了基调。为什么多次失败呢?因为平民

阅读的有效方法——圈点批注法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多读固

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习惯的培养,方法的传授和思路的点拨。我们在教学实践和读书实践中发现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文章效果颇佳。

圈点,指阅读时利用一套自己能够理解的能代表某方面意义的符号在文章的字、词、句段上圈点勾划。圈点的过程是读、思、记的组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增强记忆,便于复习,便于检查、摘录。宋朝著名学者朱熹读书时就十分喜欢在书上作各种记号,初读、再读、三读都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点勾画,他认为这样能“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批注,即批语注释,是对文章的品评、鉴赏,是多角度、高层次的阅读过程,同时也是读者的消化、吸收、转化和运用的过程。

初读时,圈点的重点应是需要注音、注释的生字生词、自然段的序号、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此次圈点主要是读通文章,粗知作者思路,初识文章的框架、即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对以后的深入阅读起确定方向的作用。阅读时多采用速读的方式。

再读时,批注的重点应是解决初读时圈点的问题。圈点的重点应是文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重要的、精彩的、有欣赏价值的佳句以及感受最深的句子,结构段的序号,修辞、表达方式、说明方法、论据类型等。此次圈点是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这种训练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读懂文章,养成边读书边动脑的良好习惯,从而终身获益。阅读时多采用精读的方式。

实力之弱,哎,惨!使读者心情低落,为下文铺垫。(张鎏敏)【哎,惨!读者,作者,百年同悲。谷园】

点评:“搏”字表现了革命党人与民贼斗争,英勇无畏的精神,作者给予革命党人极高的赞扬。“屡”和“惨”写出了民贼的凶恶,表达了作者对民贼的痛恨。(徐妍)

2、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矣。

点评:这句话说虽然司马迁擅长为游侠作传,但也不能替五百人写传记,这个“亦”字加重了语气,不能替他们写,因为牺牲的人多,没名的,没有详细说明的,没有事迹的,他们大无畏的牺牲令人敬佩,同时使我们感到惋惜,不能记载他们的英雄事迹,也侧面写出了战役之残酷,冷漠!(刘婵嫦)【从一个“亦”字,读出许多感叹,好。谷园】

3、则余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点评:“负”字表达出孙中山当时内心的沉重,他寄希望于现在的国人,希望他们不能辜负前辈烈士为创民国所流之血,一定要把三民主义真正发扬。(项剑津)【从一个“负”字,读出几多沉重,好。谷园】

4、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点评:羞,即羞愧。烈士们怀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放弃着美好的家庭生活,而投入战斗。但现今的人们却不懂得珍惜,令人惋惜不已,引起人们反省。(项诗萦)【结合今天,尤为可贵。谷园】

三、紧扣文章中心,能精准表达作者思想。

1、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

点评:此处写烈士们壮烈牺牲,埋下革命的种子,却在最终葬于荒草间,可见其悲凉与作者对他们的痛惜。(陈炯克)

2、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点评:“碧血横飞”四字将战斗之激烈场景重现,而“浩气四塞”,则让读者感受到了黄花岗烈士心中长存的浩然正气。这是一种舍小家为大家,为自己心中的理想奋斗的气概,正如林觉民烈士说的“亦乐牺牲吾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不论是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都是凭借一个个像这样的人,为之奋斗而来的。(童益彰)

3、滋可痛矣。

点评:本身此役中烈士们的牺牲对于根本改变中国的社会情况就是势单力薄,令作者十

分痛心。而现在甚至不能将烈士们的姓名、事迹考查清楚,供世人追悼,学习,心中更感愧疚。这里用了直抒胸臆的写作手法,是作者积蓄了多年的情感的一次爆发。(邹健翎)

4、倘国人皆以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余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

点评:“牺牲精神”“重大责任”“真正中华民国”三个词则能说明要是想实现真正中华民国,则必须有牺牲精神和敢于承担重大责任的坚决,则突出了其困难。“开国血史”则更能体现全文情感总领。要想革命成功,就必须付出心血!表达了其中的不易和作者对烈士的敬佩之情。(张豪)

点评:倘国人皆以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余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慷慨的陈词,表明作者伟大的志向和革命的决心,对未来中国的无限希冀,客观地权衡了利害,使读者明白革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成豪)

四、文句表达优美,有文采。

1、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

点评:细读此句,似看到漫天血光,烈士鲜血逆流成河之搏斗场景,草木之花在熊熊烈火中燃烧,火光之中倒映出烈士们已模糊不清的脸庞,是何等的悲壮!(董紫韵)

2、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

点评:那些本记着的都淡忘了,那些纯正的感情都被光阴冲淡了,那些革命战役中的伤疤都愈合了,又该去何处寻觅当年的豪情?惋悲。(余洁)

五、用心阅读文字,有思想上的撞击。

1、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点评:那些为革命献出生命的烈士有着他们最伟大的理想,给予他们最好的回报,莫过于继承他们的理想,并为之奋斗下去,那些连名字都记不住的人,若连他们的理想也没有继承下去,恐怕是对他们最大的侮辱。(吴豪洛)

2、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

点评:此处介绍了为革命不惜牺牲生命的人却连姓名也不被人所了解,这样层层递进的情感让读者心中愈发感到悲痛和叹惋。(黄雪聪)

3、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点评:场景十分壮阔,当真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程度,世人感动之余,唏嘘不已,我们美好的人生,由那么多的鲜血铺就而成,我们怎么能够去挥霍人生呢?(南奕宇)【呜呼,百年之后,有无数中华青年读之而热血沸腾,读之而扼腕悲愤,死难烈士当含笑与九泉之下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谷园】

一、文本阅读体会

“学了《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我深有感触,也很难想象这么多的烈士们是有多么勇敢、爱国,肯为国牺牲,视死如归,弃家人、爱人不顾,这要下多大的决心啊!这些烈士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为国献身,来劝醒沉睡的百姓,而百姓们却还有些人无动于衷,渐渐淡忘了他们,更是令人痛心的。现在,我们美好安逸的生活,离不开这些烈士以及千千万万个民族英雄的奋斗,更应该好好读书,继承他们的理想,为国效力。”(潘伊莎)

“我为同学们写的批注感到震惊。他们的文笔都很好,也懂得答题的许多方法,充分表达了各自的想法。而我写批注时也有许多感慨,我想思想重要,答题方法也重要,缺一不可。而这节课感触最最深的便是《与妻书》,给我心灵以种种的撼动。林觉民,那么平凡的一个人,那么普通那么渺小,却舍小家为大家,虽心中有无牵挂,却不惜为了革命献出生命。我不敢对他的伟大行为作出多少评价,因为面对这封信我感到的是满满的羞愧,有太大太大的感动。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世界时它的浩大而琐碎的表象,当我们抵达这些人的内心时,他们心底深藏着的真爱,深蓄着的大义,我们竟毫不知晓。而《与妻书》的林觉民让我真正理解了一个生命,懂得了一颗心灵,才明白这个世界所赋予我们的真实与美好。“(张倩倩)

“这两篇文章引领我走进了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英雄也是有感情的,可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则在于他们舍小我为大家。《与妻书》真真切切,诚诚恳恳地告诉了我们英雄背后的情感世界,他与妻子的爱情是一种多么深沉的感情啊。再多的不舍、矛盾、挣扎,最终都被正义所取代,于是成就了一代豪杰。是如今的生活太过安逸了吗?才有了我们整日的眉头紧锁,唉声叹气。是有千斤的担压在身上?是有关系国家兴亡大事需要我们处理?太多的无病呻吟,太多的多愁善感,太多,太多的不该!”(滕琳)

“整篇文章读起来荡气回肠,慷慨激昂,而且文字精练,简单易懂,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出了战役的血腥和烈士的悲壮,让人记忆深刻。这篇文章主要记

叙黄花岗战役和黄花岗烈士为了国家人民的利益而不惜自身利益,让我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是何等的不易,也提醒我们要好好珍惜,最重要的是让我们体会到了“为大家,舍小家”的悲壮情怀。总而言之,言而总之,黄花岗烈士的牺牲精神打动了我,作者讲述了段悲壮历史,促我创造更辉煌的历史。”(张豪)

“大概是兴趣的落脚点不同吧。对于孙中山先生的文章我始终没有太大的共鸣,反而对于课外材料林觉民《与妻书》有着抹之不去得印象。论文采,论感情色彩,这不可不说是上乘佳作。从第一段开始,它就深深感动了我。世界上最真挚叫人感动的莫过于爱情,然而作者年纪轻轻,却有了比舍弃这一切更崇高的理想,为天下之大爱而牺牲。政治觉悟叫人感动,对妻子的爱更让我动容。如果他与妻子相守而死,大概也不会有芳名流传于世,不禁让我想起“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这样的人才更应该是国家之幸之骄傲吧……我想作为他的妻子是可以理解他的。“(南奕宇)

“他们是革命的种子,还没开花结果就枯萎了!他们却深深地依偎在根旁,滋润着它。志向与决定要经长期的慢慢,慢慢沉积下来。这样溶液才看得清,志向才看得清,决心更加坚定。牺牲并不代表没有,只是缺少启蒙者,催化剂来揭开,来生成真正的目的。孙中山画龙点睛一笔,感悟良久。”(张鎏敏)

“在充分明白《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以后,我有的是对民贼的愤慨,对当时社会的无奈,更多的却是惋惜和沉重。古往今来,凡是一场革命,都要成千上万的烈士付出血汗的,在他们慷慨就义之后,只有极少的人会垂名青史,更多地却是如同那尘世间的土埃,慢慢沉淀乃至消失。我们不免唏嘘,枉为一世英雄,竟敌不过岁月的侵蚀。时间总是能治好伤口,因此人们在革命成功后,也不过偶尔会想当年的战役,当年的战友,当年的英雄。而哪些临走前的风华和搞个,毕竟只是曾经,不经意间就被淡忘了。”(潘伊宁)

二、阅读方法总结

“我知道了通常对文字进行分析的方法,在对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句话,都可以进行深入的点评,抓住细节,文中可能运用很多的表现手法……,都能对文字进行美化,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点评。对一些通俗易懂的文章,就自然好分析了,就这篇文章而言,一字一句惟妙惟肖,仿佛身临其境,对此也比较好分析。我想象,以前吧,那些人能写出那样的文字,与现在相比较,孙中山的文字显得有感情、语言色彩得多,像我们现在叙事写到他

那样水平,实属了不得,不过想象现在我们应该不难吧!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有了新得认识,看了好的批注后,觉得他们的文笔确实不错,自己还是稍逊一筹的,继续努力。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对以后点评文章应该有了好的帮助与想法,收获还不错。”(刘婵嫦)

“今天这节语文课令我受益匪浅。老师把同学们的妙言绝句般得点评一一展示出来,我真是自愧不如。于是,我总结了一下几点,以便日后再阅读答题方面能有所提高:

1、需抓出某一个词语或者字进行评析,分析得越细叶就越透彻,那么也就会更有深度。

2、抓住句中的修辞、艺术手法进行评析。这样一来可以使自己的评析更加充实饱满。

3、能够抓住文句的中心思想,把文章的内涵浓缩到回答的语句中,这样便好似画龙点睛。

5、能够联系上下文,这样更有利于情感的交融,表达感情时也会更加流畅。”(黄雪聪)

“当阅读一篇文章时,应逐字句阅读。搜查其中的修辞和写作方法,这些使文章更加生动、灵气得小物饰。同时也应从一词一句中窥测作者写作的情感和意图,但切不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有时相同的一个字,在前后文之间带有不同的意义与情感。这其中的区别,又体现了什么,作者又想向读者表现什么?当个人的思考融入进文章的整体,犹如奶伴投入咖啡,香气扑人;而又有电闪雷鸣般的壮烈,两个不同时空不同思想的灵魂碰撞了,智慧的火花在这里绽放。同时一个字,体悟着个人的生活阅历,有时却有同作者不一般的感受,却因有如此相同的境界,而令人们学会反省,学会该镇错误。文章是作者如诗得情怀,而又是他施展抱负的舞台。解读一篇文章,更不如说是去解密一个完整的作者。”(项诗萦)

“在阅读中增添自己的评论,可以更加好地表达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增加对文章的批注,可以更加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主要思路,更主要的是通过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才能够更加好地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使自己心中的想法更快地表达出来,只有通过这样子的文章阅读,对文章的理解才能更加透彻、深刻。”(黄凯)

“学习了运用批注法梳理文意后,对文章的理解就更加全面和深刻了。对一些有喻意得句子进行分析,可以使我们体会作者的内心感情。给句子做批注也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写作的思路更有顺序,条理更清晰。因此,我认为批注法是一种不错的阅读方式。”(徐妍)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认为学习一篇文章首先要反复阅读它。只有多次的朗读,阅读,才会真正熟悉文章,才能更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好的文章,用字用词总是非常的精练。捉住一些字词,品味它,往往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另外,我们应该去了解这篇文章的背景。“时势造英雄”,每个时代的文章都带有着不同时代的特点。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

往往能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用意。”(邹健翎)

“上了两节课的阅读课后,我发现我的批注水平还是不错的,并且发现了祭奠小技巧,我把它分成几个步骤来表示:

1、阅读全文,解决生字词,了解文意。

2、将全文大致分为几个段落,可以依据作者的行文思路、事件的发展、情感变化。

3、筛选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反复朗诵。

4、找出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找出语句特点,提炼巧妙的字,联系全句甚至全文仔细评析。

5、对全文的结构进行总结,将作者的情感加以整理。

6、再次朗诵全文,读到自己评析过的句子可再次品味。”(项剑津)

推荐第9篇:红楼梦笔记

《红楼梦》读书笔记之一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贾雨村一听这案子,就知道头尾。正要办案,看到有人使眼色,便觉疑怪,先退堂再说。这里可看出他办事开始老练了。雨村再次为官,遇到“贫贱之交”竟如雷震一惊,当故人把他教乖之后,就过河断桥,这点倒是无师自通,难道是与生俱来的官本性?

为官须有“护官符”,官官相护,才“作得长远”,连门子都知道,看来此风已是历史悠久!雨村刚看完护官符,“王老爷来拜”,便是王家派人来说情了,虽只“顿饭功夫”,但连说带送(钱)时间已经足够,官场交易,点到即止,虚礼则不必。“王老爷”来得正是时候,接下来门子所说的话,雨村(及读者)才肯相信,单听一面之辞,雨村不一定信,作者笔墨不多,重点放在门子对案情的分析。

门子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对贾雨村和盘托出,想以此讨好上司,以示尽忠尽责,博取新来上司的好感,图日后办事能行个方便,甚至还以为雨村还是旧日的书生,教雨村“应相时而动”,一味地替雨村出点子,殊不知雨村说到“蒙皇上隆恩……实不能忍”时已经言不由衷了!门子教了他具体操作办法,他还装着“不妥,不妥”嘿!

门子把聪明都显尽了,还不知大难临头,低估了雨村,却不知雨村上次被免职,吃了一堑,这次再复出,心理上已经完成了从“书生官员”到“一般官员”的过渡。门子既知道英莲之父是雨村大恩人,又不秉公办事,替英莲作主,还知道雨村此次复出补升此任,是贾府之力,这些底细都捏在你门子手里,贾雨村哪里还容得下你?可见,不管是多好的朋友,往日的交情有多深,只要有一方地位变了,人就会变,类似的情况,发生在夫妻之间也屡见不鲜。

作者用一回的篇幅详细写雨村胡乱办案,便把雨村之流的为人、作官写明白了。

薛蟠出场了。

------------------

摘:

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梁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

槁木死灰——这里喻情性欲望已归寂灭。《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郭象注:“槁木死灰,取其寂寞无情耳。”

《红楼梦》读书笔记之二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宝玉起床时,袭人早已把上学用的书笔衣物都安排停当,并坐着发闷了,宝玉只不过是上学,她嘱咐的话象是母亲对儿子,王夫人反倒没说什么嘱咐的话,这丫头真是既勤快又尽心。

众多姐妹,单与黛玉辞别,还唠叨半日,引得黛玉提醒怎么不辞宝姐姐,宝玉笑而不答,这下,黛玉心里该高兴一阵子了。

宝玉与秦钟“二人更加亲厚”,同窗便因此起疑?男孩子也“生得妩媚风流”?还起了女孩子的外号,怎么这么写?一部《红楼梦》,什么事都有!这男孩子们在学堂内吵架,我可看不明白。贾瑞当老师不好好管学生,“反助纣为虐讨好儿”,难怪学堂里学风不正。

“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专能造言诽谤主人”,问题来了,大至国家,小至小家,都有这种现象。有不如意,必口出怨言,所谓人不平则呜。如果品性差些,遭遇不平,自然造言诽谤。

贾蔷“外相既美,内性又聪明”,竟玩起了借刀杀人之计,好象后来巧姐是被他设计卖的,这里先埋下伏笔,写一写他的奸巧了。

“茗烟无故就要欺压人”,真是狗仗人势,所幸宝玉不似薛蟠等人。还是贾兰冷静,他叔叔的下人起哄打架,叔叔也被人点了名,飞砚又打到了自家座位,还能按捺性子“不与咱们相干”。宝玉人多势众,李贵等几个大仆人喝住了众人,场面安定下来,宝玉此时说出来的话也一套套呢。秦钟一句“有金荣,我是不在这里念书的”,分明是要逼宝玉撵了金荣,这帮孩子,一个两个都是非等闲之辈,秦钟也不是什么好人,能借个地方读书,不好好珍惜,胡闹什么。

闹学堂一事,最后还是李贵主持平息,来之前贾政的一番警告起作用了。

摘:

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

宝玉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情性体贴,话语绵缠

将不利于孺子之心——(周公辅成王)

《红楼梦》读书笔记之三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秦氏说凤姐是“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正是这意思。

秦氏叮嘱凤姐趁早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便是有了罪,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这便是万全之策了。秦氏托梦说的非常喜事,应是元春省亲一事吧?

宝玉听说秦氏死讯,“奔出一口血”,他也知道这是“血不归经”?他还会推荐凤姐帮料理丧事呢,看来此时的宝玉,长大些了。

贾珍听了宝玉的推荐才想起请凤姐,过到这边,又说“想了几日,除了大妹妹再无人了”,一个两个都是会说话的。凤姐领了任务,即刻理出宁府的头绪来,工作能力确实强。

摘:

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

《红楼梦》读书笔记之四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平儿精明,有人送钱来,机警地避开了贾琏的视线,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

贾琏的奶妈也知道办事的窍门,有事找凤姐才办得妥:“从此我们奶奶作主,我就没的愁了”

凤姐的事瞒着贾琏,贾琏的事她却参和参和,贾蓉贾蔷原是好兄弟,兄弟二人又与凤姐要好,凤姐自然是要帮说几句话撑腰。既帮说了话,便可以做顺水人情,

推荐两个工仔,立即就解决了贾琏奶妈刚才所求的事。蓉、蔷两兄弟想借机打点贾琏夫妇,贾琏夫妇都在小字辈面前摆出一幅廉洁奉公的样子。可见,不要贪小便宜,要贪就贪大的,同时还要因人而异,不能见好就伸手。

向秦钟索命的鬼神也写得活灵活现,宝玉运旺时盛,连鬼都怕。秦钟遗言宝玉:“……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好好的一对朋友,转瞬阴阳相隔。好朋友的临终遗嘱,都不能让宝玉提起认真读书,考取功名的劲头!

《红楼梦》读书笔记之五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为替宝钗过生日一事,王熙凤考了贾琏半天,原来就一句话:“我若私自添了东西,你又怪我不告诉明白你了”。

湘云打破原计划,在贾家多住两日,便遣人将针线活取来,真是勤快。有针线活在手,若是闲坐着,心里是很可惜。

贾母笑凤姐:“我也算会说的,怎么说不过之猴儿?”,深有同感。

贾母问宝钗过生日时喜欢什么酒戏,宝钗依贾母往日素喜者说了出来,这方面黛玉就做不到,她总是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黛玉来了几年,贾母从没为她做过生日,现宝钗刚来不久,就替宝钗专设生日酒,黛玉心中有了不自在,所以一天都不开心,加上凤姐又拿戏子来取笑,心情遭透了。宝玉后又进来,真是撞在枪口上。

宝玉有心事,也喜欢东写西写(写博客?)。

通过大家猜谜语,显得迎春、贾环二人笨些。元春省亲之后,元宵节的灯谜开始有“悲戚之状”了。看到这里,心也有些闷闷的。

《红楼梦》读书笔记之六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宝玉的脸被烫了,马道婆又趁机发了一笔财。她骗了贾母,又来骗赵姨娘,正是黑白两道都吃。愚昧的人们,还送钱给她,指望她帮消灾,“济困扶危”,她的到来,就是灾!

所以黛玉不懂人情事故,别人巴结凤姐还来不及,现在凤姐主动送茶叶给你了,你谢的话也不回一句,凤姐出口问起,还直言:“可是倒忘了”!要是紧接着说尝着好也还罢了,又要凤姐问“你尝了可还好不好”,宝玉终于急的抢着回话,以为黛玉不喜欢茶叶,就说味不好,宝钗既顺宝玉之意,又不想得罪凤姐,说的两开话,黛玉偏要说“我吃着好”。

众人都因凤姐、宝玉“中邪”乱成一团,薛蟠的心思怎么这样?真是混世的十足呆子。

凤姐、宝玉终于转醒了,黛玉由衷的松了一口气,牵念之情不加掩饰,宝钗你笑什么?讨厌!

摘:

天不拘兮地不羁 心头无喜亦无悲

却因锻炼通灵后 便向人间觅是非

《红楼梦》读书笔记之七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写贾芸与小红相恋,原来是为了刻划宝钗的“金蝉脱壳”!一个细节,足见宝钗口蜜腹剑的本性,堪称经典之笔。

小红行事说话利落,难怪贾芸一见就爱。向领导汇报工作说话就得爽快些!

黛玉先是与宝玉发生口角,没来得及消停,又听说贾政唤宝玉,担心了半天,晚上找宝玉吃了闭门羹,次日与宝玉刚见面,宝玉又忙着与探春拉家常,黛玉满肚委曲,终于化作《葬花词》。先逢绝境,后出绝唱。

《红楼梦》读书笔记之八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宝玉黛玉伴嘴闹了几日,老太太要凤姐说合,凤姐对这两个“冤家”也很了解,最好的交差就是将二人带到老太太跟前,于是“拉了黛玉就走”,黛玉必须要拉,宝玉自然会“在后面跟着”。

宝钗是何等老谋深算,宝玉、黛玉说话想讨便宜,哪里是宝钗的对手。“凤姐虽不通达,但只见他三人形景,便知其意”,说什么只是形式,观颜察色,知微见著才是功夫,这是王熙凤的强项。宝玉在宝钗处讨了没趣,黛玉非但不体谅,最后还要再打趣,硬是把个宝玉逼到墙角。黛玉这样的说话习惯不好。

书中虽然没有正面写过王夫人如何教育宝玉,但从她断然处理丫头金钏一事可见一斑。

宝玉是书的主角,以他所到之处的视角把故事引伸,写他看龄官划蔷,是为了刻划他的“痴”性吧?写宝玉看“划蔷”痴的被雨淋了,原来是为了踢袭人一脚。袭人忍痛还要为宝玉开脱,真是“宽以待人”!

《红楼梦》读书笔记之九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递茶斟酒是苦差事,凤姐上上下下张罗,劳苦功高,实是能说会干的当家把手。

偏巧湘云与黛玉的号同名!“宝玉不待湘云动手,便代将„湘‟字抹了,改了一个„霞‟字”!

以菊花作诗,原是黛玉所长吧,她的《葬花词》就是一绝。对花对月,是宝玉、黛玉的老本行。

摘:

凤姐:“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的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窝儿来,好盛福寿的,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一个窝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高出些来了。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来转荒唐。

《红楼梦》读书笔记之十

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王熙凤对刑岫烟的观察、安排心思不错。王熙凤的说话、识人、处事都很有水平,只是太贪财。

宝玉虽与黛玉厚密,说话也绕些弯子,欲问黛玉几时与宝钗和好,先借用《西厢》。

早说过凤姐胆大狂野,是一个贪玩的家伙,开始因有事不来诗社,知道有烧烤了,再忙也抽空玩。

摘:

(宝玉对黛玉)每天好好的,你必是自寻烦恼,哭一会子,才算完了这一天的事。

是真名士自风流

推荐第10篇:批注式阅读学习材料

小学高段“批注式阅读”学习材料

一、为什么要进行“批注式阅读”的实践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批注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阅读方法,它直入文本,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记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

徐特立先生有句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

批注式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抓要点的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更需要用“心”去阅读,让学生沉潜到文本构建的意境中去,亲历阅读历程,走进文本深处去触摸语言,体验情感,领会表达。

“批注式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未经教师讲解之前,潜心研读文本,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它改变了学生一贯依赖教师讲解、分析、提问等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一观点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也说:“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进行种种的阅读训练,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高的阅读能力。”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叶圣陶语)

二、什么是“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是指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注的读书方法。

不考虑领域,一种更宽泛的定义应该是:

在阅读时,对阅读内容的部分章节或词句抒发欣赏、疑问、批评等感受,并将这种感受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注的读书方法。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研究性阅读,是一种以主动探究为核心的阅读实践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根据阅读的主题,结合自身的特点,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地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直接对话,从各个方面对文本进行理解、感悟、阐释、发现和点评,并直接在文章中圈点勾画,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打上自己认识的烙印,表达自己的实现感情,从而获得自我发展的过程。简而言之,批注式阅读可以使你的阅读由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这是一种有思考的阅读,是有深度的阅读,是有个性的阅读,更是一种快乐的阅读!

三、批注式阅读的几种类型:

1.基础性批注:即对于文章中基础性知识的圈点勾画,比如划出需要注意的注音、生字词;把握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以及读后的内容概括。达到预习和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目的。

2.感受式批注:即记下读文章时的理解感受、困惑迷茫或者收集相关资料得来的收获。这种感受式的批注能帮助阅读者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

3.点评式批注:即对文章内容或语言等各个角度写出自己或褒或贬的评价。这是个性化阅读的独特之处。

4.联想式批注:即写下由文章而联想到的文外知识。一首诗、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让阅读者能够由此及彼的将知识迁移、拓展到文外。这种阅读方法有助于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

5.方法式批注:这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批注方法,在对知识的规范性解答方面有很好的训练效果。指学生可以很敏感的发现文本中存在的语文方法,准确判断后赏析这一方法运用的效果。

6.赏析式批注:选取自己喜欢的文段、句子或词语写出赏析类文字。主要用于批注文学作品。

7.疑问式批注:即写下自己在阅读时的疑问

8.补充式批注:

9.仿写式批注:

四、批注式阅读的层次: 1.基础感知

这个层面的批注主要包括基础性批注、感受式批注和仿写式批注。解决的问题是:疏通字、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谈初读感受和摘录精彩佳句的任务。所以,这个层面其实就是对文章的预习工作。

2、探究研讨

在初步感知文章的基础上,即可进行对文章的探讨和深入的理解了。这一层面的批注主要是:点评式批注、质疑式批注和方法式批注。

3.拓展内化

对于知识而言,我想最好的巩固方法不是强行记忆,而是学以致用。在拓展中达成知识内化的目的,是这一层次的特点。主要包括:联想式批注和仿写式批注。

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来说,第二和第三个层次是我们需要研究的。

五、批注常用方法

1、符号批注

○(圈)标在课文生字中。

( )标在课文新词中。

‖、/(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曲线)划在文章优美语句下面。

△ △(着重号)标在句子关键词下面。

===(双横线)划在文章关键句子(过渡句、总起句、中心句等)下面。

?(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词句末尾

2、文字批注

生字口头扩词(记录成语)。给新词找近反义词。

想想文章写了什么。

查查作者及写作背景。

理清写作顺序/写作结构

赏析佳句,记录心得。

发现疑问,提出问题。

体会主题,获得启迪。

五、如何指导学生批注: 将批注式阅读教学分为四步。第一步,自读自悟,做好批注。着重解决了“批什么”“怎样批”和“批得怎样”。第二步,交流批注,点拨深化。(引领学生围绕重点、难点展开交流讨论,深化对批注的理解)第三步,二次批注,积累运用。(从文本整体出发进行再度批注,从运用角度确定积累内容,关注重点语段。)第四步:养成习惯,延伸课外,

再以话题形式引领,引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的重、难点进行“定向批注”,引领学生追寻探究,交流深化,并做二次批注的尝试。课后,特级教师陈丽君肯定了我的做法。我继续尝试,在实践中我认识到:“话题”设计必须精当,具有探究价值,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才能引领“定向批注”。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必须深入解读文本,心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引领学生设计精当的“话题”,才能敢于面对课堂教学中的精彩预设和随机生成的挑战。话题可以从下面两方面梳理:一是师生根据单元提示或课后习题提出一个关键问题引领批注。二是依据学生质疑,从中梳理主线性的问题进行定向批注。

(二)基本操作程序

自读自悟,做好批注——交流批注,点拨深化————二次批注,积累运用——养成习惯,延伸课外。

4、批注感悟默默读

在学生将文章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以下方法默读思考,与文本进行对话,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做好批注。

(1)质疑法:把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地方用相关符号画出,包括课题,文本内容与插图,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收,才会真正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

(2)联想法:读书,不仅要读懂文章的内容,还应从文章的内容想开去,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积累进行批注。

(3)解释法:对文中重点词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进行解释。

(4)补白法:顺着行文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抓住文章留白处,插图展开联想,进行补写、续写或扩写等。

(5)对话法:设身处地与作者、文中人物进行对话。

(6)联系法:联系课文题目或前后文,文中人物等写出所感

(7)欣赏法:对字的准确生动、词的灵动形象,句的修辞运用、段的构成方式、篇的巧妙布局等进行欣赏。

(3)实物投影现评。批注写在页眉页侧,利用实物投影仪,调节好焦距,全班可马上看见某位同学的批注,全班共评,发表见解。对于批注时典型的偏激、片面、平淡、离奇、怪异等现象,展出来供大家引以为戒;精辟、独到、创新、全面、透彻的批注供大家借鉴和仿效。通过检查、交流、互评,同学们能及时反思自己批注的情况,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和批注质量。为发挥给文章做批注的真正功效,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评价依据:

批注时应注意用语简洁、精练,落笔时做到“三思而后记”,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二次批注与随文练笔或写读书笔记相结合,进行读写结合,以多种形式加大语言文字训练力度,如朗读、抄写、背诵等形式的训练。

综合性批注一般又可以分为三种方式:

(1)常规性批注——即每读一文都应对课文词语知识、篇章结构、写作特色、中心思想加以分析理解,写上批注。

(2)特殊性批注——即根据课文特点,自读思考题。根据思考题来阅读课文,作出简明批注。

(3)自由式批注——对一些特别欣赏处或一些感到难以理解的问题随意批注。

(三)常见的批注误区及对策

1、“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2、“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4、重“意”轻“文”,形式单一。

批什么:凡有所感处均可批注,具体包括词语、句子、段落、标点、插图;课文题目、课文结尾、主要内容、文章结构、表达顺序、写作特点、作者情感;单元导学、阅读提示、课后习题等。

怎样批:符号批注与文字批注相结合。要求规范批注符号,对批注的语言要求既简短精炼,又完整通顺。

批得怎样:深刻性——不流于形式,一目了然,文中自有答案的不写批注。努力读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写出自己的理解;创造性——通过示范、激励等有效措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批注,充满个性地理解文本。

此环节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①批有重点,防止在细枝末节处打转转,在重点难点外绕圈圈。引导中高年级学生围绕单元导学、阅读提示和课后习题,选择重点难点进行批注。

②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避免批得过多、过杂,流于肤浅。

③学生批注过程中,老师应与学生一同进行批注,也可巡视指导批注能力较低的学生。

三、“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拓展运用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最终学会并运用这种阅读方法。一为在略读课文中加大放手的力度,通过学生的批注和交流来完成阅读任务。二为课外阅读,将批注与读书笔记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会读书,而不停留在看热闹的低级阅读阶段。三为与习作教学的互批互改相结合,教会学生以欣赏的眼光批注同学的习作,以修改补充的方式帮助同学。

金克木先生说:“不会读,书如干草;会读,书如甘草。”通过“批注式阅读教学”,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阅读质量。为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搞好批注式阅读的课堂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做课文批注,大都安排在学习课文的三个阶段:

1.课前自由批注

课前预习是学生初次接触课文。此时,他们的想法、感受、疑问最多,涉及面也最广。诸如课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达方法、写作特色、精彩语句、富有特殊功能的标点、字词、句段等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自由批注,也就是给他们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感受的机会,使教师获得预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

2.课中专题批注

读懂重点内容,学习语言文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专题或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疑点、难点,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课内阅读一般分两次批注,第一次是在教师对文本不作任何讲解的条件下批注,防止学生产生思维依赖或思维定势,人云亦云。经过师生对文本及批注的探讨,学生基本上能把握文本的主旨、结构、形式后,再一次作批注。两次批注由浅入深,去伪存真。而课外阅读量较大,一般只要求批注一次。

3.批注的检查、交流、互评

批注一般写在书的页眉页脚页侧,像作业本那样全班上交批阅比较麻烦,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使批注得到检查、交流、互评:第一,小组轮流抽查。每次布置批注作业后,抽查1—2个小组。由于人数少,一般以面批为主。肯定其新颖独到的见解,指出其思想偏激、观点片面甚至错误的地方。第二,小组交流、互评。由于各人性格不同、喜爱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对文本的批注差异很大。

4.课末扩展批注

学生学完课文,其思想、认识、情感比初读时必然会有新的提高和深化,此时批注,既是对原有批注的补充、修正、巩固和提高,又能作适当的扩展、以检验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能力。

第三,选择合适的批注材料。

现代语文教材论对教材外延的界定更宽泛了,一切教和学的材料都可以成为教材,所以批注式阅读教学中的教材可以是教科书中的课文,也可以是课外读物,包括单篇文章和整本书。在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可先从课文入手,逐步教给学生批注阅读的方法,掌握批注的要领,这样做可与教学同步,既照顾了教学进度,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但随着学生知识积累的不断丰富,阅读需要的不断加强,批注的范围就不再局限于课文,要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作品,扩大阅读面。这时,就可精选一些课外读物用于批注,它们可以是学校印发的校本教材,也可以是教师自行规定的名家名篇。那么如何在众多作品中选择出用于学生批注的材料呢?笔者认为可遵循三条标准。

1.文学性。选文要有文学性,没有文学性,就不能进入语文的视野。文学性强的作品能够以自身的文学艺术魅力感染学生,提升学生的文学品位和审美境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因此,文学性是选择批注材料的首要标准。

2.思想性。选文应能引起学生心灵深处对人生和艺术的思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被文中的某些人物或情节所感动,能发现感兴趣的问题,并对产生兴趣的原因作理性的思考。通过这种思考,学生的道德品质、人生态度、价值观念会因作品思想的影响而提高,从而为学生的灵魂注入精神营养。

3.可接受性。选文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批注者。文章若太深,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若过浅,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不到促进作用,批注就无益。因此,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选择和他们接受程度大致适应的文章,体现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过程。

第11篇:批注式阅读感言

批注式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感言

窦洪存

2018年10月18日下午,在多巴二小参加了批注式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

张桂英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15课《落花生》第二课时,课堂张老师对批注式教学的把握是在“议花生”这一教学内容上,通过出示教学目标,出示批注要求,让学生自我阅读、批注,组织小组交流,学生上台展示批注。可取之处有如下几点:

1、关注批注的要求方法;

2、批注阅读的时间得到保障,

3、批注的交流分享能促进多元理解。

感悟:批注式阅读教学,读是基础,批注是思考、感悟的过程呈现,学生应在边读边悟,批注出自我的看法、见解以及不解之处。在批注式阅读中切忌贪多,出现读与批本末倒置现象,加重学生负担,反而打消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批注式阅读教学切忌从其他参考书中照抄照搬,变成拿来主义、本本主义。批注阅读要求要把握学生知识层次、阅读水平。

第12篇:批注式阅读指导

批注式阅读教学之批注指导

【内容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批注”成为近几年语文教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时尚课堂用语,好像是课改催生的新鲜词汇。新课标指出:“阅读要绕过学生与文本真正对话,是学生的个性行为,阅读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显然,批注式阅读便成为学生进行探究性、个性化阅读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很好地诠释出新课程倡导的阅读理念。因此,我也以“批注式阅读教学”为立足点,开展了微型课题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实践,我认为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批注非常重要。下面我将从“课前预习批注指导”、“课堂讲读批注指导”以及“课后拓展批注指导”这三方面谈谈批注式阅读教学之批注指导。

【关键词】批注

阅读教学

批注指导

【正文】

“批注式阅读教学”是将传统的以“教”为主转向了以“学”为主,把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核心,追求“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批注”学会学习,奠定今后的学习、发展基础。因此,我们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要落实指导学生如何批注,让学生掌握批注的方法,才能在阅读中更好地进行自主批注。那么,我们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批注呢?

一、课前预习批注指导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学生在课前对所学内容耳熟于心,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质疑问难,品读感悟,交流表达。所以,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来说,课前进行预习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而批注式阅读教学体现的就是“先学后教”的原则。因此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必须落实课前预习,而且预习时要指导学生如何批注。根据语文教学一般的课时划分,我指导学生预习批注时划分两个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的预习批注:(1)标出自然段轻声读课文。(2)圈出生字词并熟读这些词语和涉及的句子。(3)找出难懂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释词语。(4)再读一次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第二课时的预习批注: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题或导读提出的问题。遇到不懂的问题要打个“?”。

我觉得课前预习批注是学生与文本的初次对话,学生经历自学一篇文章的过程,重点是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明确读书的要求。所以在批注过程中也许还只是停留在较为粗浅的层面,但这些都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展示阅读的原生态,为后面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课堂讲读批注指导

当我刚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时,学生可能不太适应批注式阅读这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理想。后来我在班上作了粗略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我使用批注式阅读教学时,全班50%的学生在课堂上不知道要干什么?20%的学生明确了批注的任务,但也不知道该如何入手进行批注,不知道要对什么内容进行批注„„面对学生的困惑,我进行反思。后来我才发现,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我在课堂讲读中没有落实批注指导,而且上课的节奏太快,学生明显跟不上。于是,我在批注式阅读教学过程中,尝试放慢速度,落实课堂批注指导,让学生明白如何批注,争取在批注的过程中,让学生留下坚实的脚印,留下训练的痕迹。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批注式阅读中的批注方法也会因课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批注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自主阅读批注。

(一)赏析语言批注指导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编入了许多写景状物的文章。对于这些文章,我们可以让学生从赏析语言这个角度进行阅读批注。指导学生找出使用修辞手法的语言,进一步体会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我在执教《草原》这篇文章时,由于这篇文章有许多描写草原景美的语言,于是我就指导学生找出这些句子赏析语言并指导批注。因此,学生找到句子: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语言赏析。有的学生批注:“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柔美。”有的学生则抓住“中国画”作批注:“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还有的学生抓住“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作批注:“感受到草原青草鲜嫩,颜色青翠,好像在流动,富有生命力。”同样的一句话,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抓住不同的重点词语品出不同的感受,体现语言的魅力。不必教师进行讲授,学生对文本自然有着独特的理解,他们发自内心地读出对草原的喜爱赞美之情,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人物形象批注指导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写人记事的文章。这些文章塑造了一个个特点突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教授这类文章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重点词句来品读感悟。批注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如:我在执教《桥》一课时,我指导学生围绕“在老汉指挥村民逃生的过程中,文中表现的是一个怎样的老汉?”进行阅读批注。学生纷纷找到描写老汉神态、语言、动作等句子进行品读感悟并在旁边写上批注。其中有学生找到描写老汉动作的句子: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有的学生抓住“冲”这个动作批注:“老汉的动作果断,内心坚定,不会因为小伙子是自己的儿子就让他先走,突出老汉是个大公无私的人。”有的学生抓住“揪”这个动作批注:“老汉的动作干脆,没有思考的余地,体现老汉的大公无私。”还有学生抓住“吼”这个动作批注:“老汉很凶,对儿子一视同仁,没有偏袒儿子,也看出老汉是个大公无私的人。”同一句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因学生抓住不同的动作词进行品读,批注,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也自然流露出来。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抓住人物形象来进行批注的阅读方法,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发展,人文思想也会得到净化。

(三)剖析文章写法批注指导

“能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和作用。”这项能力目标,在新课程改革发展以来,越来越被老师所重视。所以老师在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指导学生在写法上的批注。例如:我在执教《小桥流水人家》一文时,导读中提出一个问题是:“阅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这是剖析文章写法的问题,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我让学生找出作者回忆家乡美景的语句进行品读感悟,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描写家乡景物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最后总结:像这样借助景物来抒发感情的写法叫“借景抒情”。指导学生在旁边作批注:“借景抒情”。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剖析这篇课文在写法上还有“回忆趣事”和“直接表达爱”。并作好批注,让学生学会这样的写法,以后遇到类似的写法就懂得如何批注。这类批注就是针对文章在写法上的理解和揣摩,从而感受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表达魅力。

(四)质疑问难批注指导

“能进行较为深入的、富有个性的阅读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这是小学生要锻炼的阅读能力。学生先要会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才会让他们读进去,真正地走进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要落实指导学生质疑问难的批注。这类批注的内容可以对题目提出疑问。如执教《梅花魂》一文,学生提出疑问批注:“魂”是什么意思?“梅花魂”又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梅花魂”指什么?为什么要用“梅花魂”为题目等。这类批注的内容可以对课文中不懂的词句提出疑问。如:《少年闰土》一文中,学生针对句子: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有学生提出疑问批注:“四角的天空”是指什么?这句话怎么理解?”这类批注的内容还可以对课文的叙述提出质疑。如在执教《触摸春天》一文时,有学生在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句子:

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碰碰。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上。

学生作了这样的批注:“一个盲姑娘看不见东西却可以在花园中随意走动,并且从来没有碰到任何东西,已经很了不起了,但盲姑娘还能非常准确地拢住停在花朵上的蝴蝶,我觉得让人难以置信,是不是这样的描写太夸张了,不太真实。”敢于提出疑问说明孩子具有质疑的精神。

指导学生掌握质疑问难的批注式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探究精神。因为质疑本就是一种思考,一种挑战,一种探索。而且这种阅读方法学生用得最多,适合于各类学生各类文体。

(五)生发联想批注指导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让学生能够由此及彼,能够自觉地由文本迁移到文外。所以指导学生批注时,也应该指导学生学会联想批注。如:执教《祖父的园子》一文时,我先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的心情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快乐幸福„„,然后问学生:“你们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这些的?”有个学生找到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在旁边批注:“我从这一段联想到了《牧童》这首诗中的诗句:“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并从中体会到作者想睡就睡,不用枕头,床,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想怎样睡就怎样睡。从而体会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是多么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我当时大力表扬了这位学生,并告诉同学们:这样的批注就叫作“联想式的批注”。这种联想的批注方法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

(六)写感受式批注指导

如果一个人动了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把感想记录下来,成为感想式批注。如:我在执教《梦想的力量》一文时,课文学完了,我就围绕课文“导读”中的问题:“联系实际说说读后的体会。”指导学生写感想式的批注。结果有的学生从这样的角度写下感想式批注:“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但学了这篇文章,知道了6岁的瑞恩从小就有了梦想并设法为之实现,令人很感动。于是心中也暗暗有了梦想,并将努力为之实现。”也有的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写下自己的感想式批注:“以前认为梦想离自己很遥远,是长大后的事,而且不可能实现。但是瑞恩改变了他并给他力量,让他重新燃烧起梦想的火焰,愿意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图

一、图二)所以,写感想式的批注,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写作,如果坚持写感想式批注,我相信学生一定会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其实在批注式阅读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批注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学生在批注中采用的方法,并进行推广。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阅读不同的文章时采用不同的批注方法,也能使学生选用更适合自己的批注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自主阅读批注。

三、课后拓展批注指导

学生要真正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方法仅靠课堂的40分钟是不够的。教师要把课堂延伸到课外,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最终学会并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

(一)在课外阅读中指导批注

把批注式阅读拓展到课外阅读中,指导学生将批注与读书笔记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会读书,而不是停留在看热闹的低级阅读阶段。因此,老师每个学期都会精选若干书籍布置学生共读。一本书或专题系列文章的阅读更多指导学生采用读书笔记或写感想式批注。如:近来我布置学生看的课外书《森林报》、《城南旧事》以及《童年》等,学生课后阅读这些书籍时,都能把课堂上习得的批注方法与读书笔记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把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得到及时地、不断地巩固和迁移。

(二)在习作批改中批注指导

批注式阅读教学可以与习作教学的互批互改相结合。教会学生以欣赏的眼光批注同学的习作,以修改补充的方式帮助同学。把课堂中学到的批注方法用在习作修改中,为学生巩固批注方法提供实践的机会。如在本学期主题为“童年往事”的习作互改中,学生都能采用各种阅读批注的方法对同学的习作进行微批(图

一、图

二、图三)。这样既能检验学生对阅读批注方法的掌握程度,又能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习作修改能力。

古人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指导学生掌握了阅读批注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而且学生在进行批注的过程中掌握了批注的方法,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了阅读的兴趣,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形成了独立的阅读个性,同时也获得了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品位的提升。这样,学生学得扎实,教学效果也就真实有效。

参考文献:

1.韩中凌.“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基本操作程序.内蒙古教育.2009(1)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1996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13篇:批注式阅读教学设计

批注式阅读

——读书方法指导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批注式阅读这一种阅读的有效方法,并进行有效阅读。

2.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认识阅读与语文学习的相互关系,鼓励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激发阅读兴趣,鼓励阅读。

2.掌握批注式阅读这种读书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难点:学以致用,理论指导与实践练习相结合,学会多角度进行批注。

三、教学过程

(一)认识批注,释疑解惑

1、播放微课,认识批注。

2、学生回忆刚才学习的内容,交流困惑,师生共同释疑。

(二)小试牛刀,引领批注

1、多媒体出示小诗《秋》。

2、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品味哪些地方值得写批注,怎么写批注。

3、师生共同批注。

(三)大显身手,尝试批注

1、明确阅读要求。

2、自主批注,之后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共同评价互补。

(四)课外拓展,电子批注

1、播放微课《如何做电子批注》。

2、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

第14篇:批注式阅读 文档

——谈谈批注式阅读教学法

古县一中语文教研组 邢红侠

批注式阅读在我国古已有之,称作“评点”。早在唐代,就有了诗的评点,宋代出现了文的评点,后来又出现了小说的评点。李卓吾评点的《水浒传》,金圣叹评点的《西厢记》,毛宗岗父子评点的《三国演义》,张竹坡评点的《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都可谓是“批注式阅读”的集大成者。可见,批注式阅读是一种传承久远的阅读方法,我们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已经注意并使用了批注式阅读法,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我要说的是,仅限于教会学生使用这一方法还远远不够。其实批注式阅读不单单是一种读书方法,更应该成为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状态,从“批注方法”到“批注式阅读教学”,这中间的转化可能很少被关注。下面,就具体谈谈这一问题。

一、批注方法引路——学习和铺垫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成败,关键看课前准备是否充分。预习案中,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介绍并示范几种主要的批注方法,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1.知识性批注法:借助工具书,对文章的背景材料以及相关知识所作的批注。如:学习《窦娥冤》时,可对元杂剧的发展、剧本的构成、角色分类、“元杂剧四大家”、文中的生字词等知识作批注;

等知识作批注。批注对象既要广,又要“杂”,不能局限于文学和艺术范畴,其目的不止于理解文本,还在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2.感悟式批注法:阅读作品时将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批注出来。如读到《老人与海》中“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时,我的批注是:有一种英雄叫落魄,有一种胜利叫失败。桑迪亚哥在与鲨鱼搏斗中,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勇气,不失人的尊严,他就是一个落魄的英雄,失败的胜利者。读到《边城》中翠翠误会了二老邀她进屋的好意,反而“轻轻的说:‘你个悖时砍脑壳的!’”时,我的批注是:虽是骂人之语,却不讨嫌,反而更能显出翠翠的自尊自爱。“轻轻”二字将翠翠的善良、娇羞、微嗔与淳朴表现得淋漓尽致。作此批注时,切忌说套话,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批判式批注法:把自己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观点态度等所持的质疑或不同看法批注出来。如读到“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时,我的批注是: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为何“晚年不谈政治”?梁启超自号“饮冰室主人”,而“饮冰”来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可见,先生“受命”以来,忧心如焚,“晚年不谈政治”必有缘由。读到《记念刘和珍君》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时,我的批注是:“伟大”一词到底是反语,意在揭露讽刺反动派的“枪弹攒射”呢?还是颂扬三

思考,持之有据。

4.联想式批注法:由一篇诗文联想到其它篇章中“似曾相识”的语句。如《谈中国诗》中指出中国诗的特点为“言有尽而意无穷”“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无边际涯”,我联想到《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简简单单的两句诗,让我们看到了葱茏的桃树,鲜艳的桃花,美丽无比的新娘。又联想到了《青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几句诗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愁的飘飘渺渺,无边无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作此批注时,要运用发散思维,有放有收。

5.写作鉴赏批注法:针对文章写作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所作的批注。如读到《林黛玉进贾府》中宝玉“摔玉”这一细节时,我的批注是:所谓玉者,欲也。可见宝玉这一摔,是对世俗欲望的反抗与叛逆,也是对“金玉良缘”天命的竭力抗争。虽为细枝末节,实为顶上功夫!读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时,我的批注是:好一个“草蛇灰线,伏引千里”!到此方知前文“林冲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是伏笔。谋篇布局极为严谨!作此批注时,可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写作体验,不要泛泛而谈。

二、批注阅读体验——言和义转换

学生了解并掌握了一些简单实用的批注方法之后,就进入了批注阅读阶段。这也是让学生真正“走心”的过程,这个过程强调的是学

也就是把“言”转为“义”的过程。这个过程需由浅入深分阶段完成。为此我采用了“三读三批”法。

“一读”为略读。要求学生浏览全文,整体感知文意。在略读的过程中完成“一批”——知识性批注。

学生借助工具书对文中出现的知识点作注解,扫清阅读障碍,扩展知识面。此环节适于分组进行,每组负责查找一部分知识,课堂上实现资源共享。例如,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可这样分配批注任务:第一组查找“梁任公”、古人的“名字号”、“短小精悍”;第二组查找“戊戌变法”、“宣纸”、“博闻强记”;第三组查找《桃花扇》、“莅临”、“涕泗横流”;第四组查找《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韵文”、“箜篌”。

“二读”为精读。要求学生深入文本,充分与文本、作者对话。在精读的过程中完成“二批”——感悟式批注和联想式批注。

这是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核心。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有主观能动性,是阅读的主体,教师的分析再精彩也无法包办替代学生的阅读体验。因此,这一环节强调学生的阅读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学生从自己的知识体验出发,经过对文本的言语感知,以求得与作者之间心与心的沟通、交流,从而实现会意、融情,得到富有个性特征的体验与感悟。杨淑廷《在批注阅读中发展学生的阅读个性》(《荷塘月色》)中写道:“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一位学生对此作了这样的批注:婀娜多姿,形容女子身姿曼妙。袅袅,形容炊烟飘

柔美的的外形,又表现出了它超尘脱俗的风神。突然觉得眼前的零星白花像我的偶像刘亦菲,仙气十足。母语真是太美妙了!你瞧,学生的感悟是多么独特而又富有个性!

一篇课文的内容是十分有限的,学习的任务不只是丰富知识,重要的是激活这些知识,让他们彼此关联起来,变有限为无限。这就需要学生在批注的过程中展开联想想象,由此及彼,由文内到文外,由课内到课外,拓展思维的空间,从而达到活化知识的学习目的。《动物游戏之谜》贴近生活,学生有阅历,批注兴趣浓烈,批注语段精彩纷呈。一位学生是这样批注“单独游戏”的:这段文字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家里喂养过的一只猫咪,它的名字叫“踏雪”。记忆中“踏雪”经常性的转着圈使劲咬自己的尾巴,虽然它总也咬不着,但看得出它并不因此失望气恼,反而很高兴,当然,这必须是在吃饱喝足睡醒之后。另一位学生是这样批注“战斗游戏”的:猫狗天生是死敌,每次见面不是猫对狗怒目而视,就是狗对猫狂吠几声。见面“礼毕”,大战随即拉开“帷幕”, 呜呜、汪汪、上跳、下蹿、抓头、咬耳,场面“惨烈”。可战火平息后,一验伤,你猜怎么着?竟然毫发无损!原来它们是在游戏呢,吓死宝宝了!这些联想赋予课本知识以新的生命,让知识焕发出了迷人的光彩。

“三读”为赏读。要求学生阅读时敏于发现,勤于思考,勇于质疑。在赏读的过程中完成“三批”——写作鉴赏批注和批判式批注。

这是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筋骨。“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叶圣陶语)批注有效地链接了读和写,是阅读和写作的深度结合。学生在批注中提高了阅读鉴赏能力,也在批注中实践了写作,提高了写作认识。《故都的秋》一文写道:“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对此,一位学生是这样批注的:“悲凉”本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心情的,可是这里却用来形容秋天,这显然是作者将自己强烈的主观感受加在了客观的景物上了。这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有我之境”。原来“悲凉”的不是秋天,而是郁达夫的心境啊!学生的一条批注引发了我对中学写作教学现状的思考,中学写作教学一直陷于高耗低效的窘境中,如果坚持引导学生运用写作鉴赏批注法来阅读的话,我想这个窘境一定会有所改观。

疑能激趣,疑能增思,疑能创新。阅读中产生的困惑与疑点是非常宝贵的,教师要鼓励学生紧抓疑点,勇敢面对,迎难而上,紧握住自己在阅读中的话语权。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有个学生对“恋爱事件”这一情节的合理性产生了质疑:别里科夫这样一个思想保守,行为谨慎,生活封闭的人竟然和思想解放,性格活泼开朗,生活充满朝气的华连卡谈恋爱了!我觉得这个情节安排得不合理。这位学生思维敏捷、敢于挑战,值得点赞!课堂上师生就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讨论涉及到情节的偶然性、必然性、合理性,情节对情节的推动作用,情节与主题的关系等文体章法方面的知识,还涉及到人性的挣扎与无奈,人的异化等更深层次的问题。讨论虽然没有定论,但是过程大于结果。批判式批注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

因为他们终于有了质疑经典的机会。当然,批注时也会出现“无厘头”的现象,比如:“漫画事件”是真的吗?别里科夫滚下楼梯后安然无恙,为什么过了一个月他却死了?对于这样的批注,教师要果断地给予合理评价,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肯定他们的质疑精神。

三、批注阅读课堂的跟进——问题深处的追究

批注式阅读教学是以氛围为前提,问题为核心,交流讨论为形式,从而实现对话主体间不断超越的一种阅读教学形式。课前批注阅读完成后,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营造平等自由开放的课堂气氛,组织学生“按序”交流讨论“三读三批”的内容。当然,批注式阅读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有很大不同,教师的教学手段也需要作一些调整。

1.抓住生成走进深处

传统课堂教学的问题以预设为主,而批注式阅读课堂教学的问题以生成为主。课堂上,学生提的问题千奇百怪,涉及领域十分广泛,这对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因此,教师在课余须不断充电,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课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学情,认真备课,否则课中会疲于应付,方寸大乱。例如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时,课堂上有学生提问:老师,可不可以介绍一下“合唱一首古老的黑人灵歌”中的“黑人灵歌”?我当时既“无言以对”,又“无颜以对”啊,很尴尬。课后,我认真查阅了“黑人灵歌”的相关资料,在第二课时给学生作了概括介绍,并和学生一起欣赏了一首黑人灵歌,感受“黑人精神世界最美妙的音乐语言”。听完灵歌后,有的学生竟然模仿歌曲节奏唱到:

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而欢快。

2.教师引导达成目标

批注式阅读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不能放任其自流。课堂上,只有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学生才能更加深入文本,而不偏离文本。学生在进行批注式阅读交流的时候,往往只停留在浅层的问题上,作感性的批注,而且批注的内容有些“杂乱无章”,跳跃性大,导致过于关注细枝末节,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造成阅读目标的偏离,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预设一些探究性问题。“山高自有行人路,水深不乏破浪舟”,越是有难度的问题,越能激起学生的探讨热情。教师预设问题时要抓住一两个中心话题,引导学生有所侧重地再次深入阅读、深入探讨,将感性的体验提升为理性的思考,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我预设了这样两道探究题:

《桃花扇》一段讲的是左良玉哭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死于1644年,而这篇演讲的时间大约在民国十年,相距约300年,为何梁先生讲到这里竟能“悲从中来,痛哭流涕到不能自已”?他讲到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又为何“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请探究梁任公的“哭”与“笑”。

对于一般人而言,《箜篌引》只是一个普通的悲剧故事,梁任公先生却讲得“有人物”。若真有人物的话,你认为这个人物应该是“戊戌六君子”中的哪一位?为什么。

生对话,与老师对话,而深入的对话即表现为问题探究。在一次又一次有组织的探究中,梁任公先生的形象渐渐丰满、高大起来。先生的“哭”有多少“世味”,先生的“笑”有多少“人情”,先生读的《箜篌引》又有多少悲凉和感慨啊。至此,学生才真正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人物在精神层面上进行了深入的对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3.思维训练注重批判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现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主要体现为“海绵式思维”,即被动地吸收知识。批注式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单方面输出信息为主的状况,教师在授课时要鼓励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在阅读和聆听各种信息时,与文本(知识)积极互动,大胆质疑,不断提出各种批判性问题,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人格或气质,也是一种思维技能。既是技能,就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为此,教师可设置一些思考题,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比如:《记念刘和珍君》第六节,作者写道:“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对鲁迅的这一观点,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反对之声此起彼伏。有学生指出,“五四”运动就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的,通过请愿、示威游行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它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政治、教育产

怎么能说是“不在其中”?还有学生指出,“一二·九”大中学生抗日救亡运动不也是从请愿开始的吗?难道说这场运动也是于“事”无补吗?还有学生指出,不能因为请愿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以失败告终,就否定它的历史作用。更何况“三·一八惨案”对我们今天而言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大胆质疑,独立判断,崇尚理性,注重说服,就是批判性思维的精神气质。

4.课后反思总结得失

传统课堂教学结束后,下节课往往直接讲授新课,而批注式阅读教学则不然。教师必须在课后认真反思,总结得失,尤其是对课堂生成问题,如果解答不到位甚至错误的话,一定要在下节讲授新课前对此作补充解释或纠错。

《故都的秋》文下有一个注释:〔钞〕同“抄”。课堂上,学生问道:老师,“同”是指这两个字是通假字吗?我不假思索地答道:是的。课后反思中,我就这个问题查阅了相关资料,认识到这个解释是不妥的。“同”指两个字是异体字。异体字就是两个字的字音和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字,它是汉字历史上的一字多形现象。比如孔乙己说“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为了便于人们学习汉字,1955年12月文化部和文改会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废除了1055个异体字。除姓氏和某些特殊场合外,不再使用异体字。通假字则是中国古书的一种用字现象。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比如“知”通“智”,“有”通“又”等。出现这样的情况,我

们只能在下节讲授新课前去“补救”。由此可见,课后的反思是极其重要的,千万不可走过场。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立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批注式阅读教学法”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值得尝试。

第15篇:批注式阅读教学反思

《批注式阅读》教学反思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前人读书的经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阅读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学会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阅读中批注是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习惯的最佳途径。

整个一节课下来,我的教学目标达成之处挺多的,接下来谈谈我的授课后的体会:

基础知识学得很扎实。教学思路清晰,整节课能够围绕目标进行。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

为了体现高效课堂,把原本两课时的内容集中到一课时来完成,显得有些仓促。从导入课题,解题,介绍作者到检查预习字词朗读就用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难点第二层的处理仅用了十几分钟,学得不充分,老师的引导也欠缺,老师的导的作用发挥的不好。后半部分没有很好地凸显主题,感觉就是蜻蜓点水,草草收兵。因为时间关系,朗读也不充分,课堂气氛沉闷。读应该是阅读的一种最好的方法。语文课上也应该是书声琅琅的,不同形式的朗读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但这一点没有在课堂上体现出来。在随堂测试卷中反映出一部分学生没有理解少年中国的象征意义。看来对学生估计过高,违背了学生的认知律。鉴于学生的这种学习情况,我又进行了一课时的教学,重新对第二层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扎实地进行教学,不能急于求成。明确主题与教学的关系。确立主题,研究主题,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主题是为课堂服务的,是要充分发挥主题的作用,或围绕主题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为教学服务。不是为了主题而教学。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只会流于形式,华而不实。这也是我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驻小 李春娇 2017年4月13日

第16篇:批注式阅读教学论文

批注式阅读教学论文

前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①在现代“以人为本”思想和构建主义、对话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主张对学生和教师重新定位,即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这就是要求教师应当成为在阅读中与学生平等的对话双方之一,与此同时也要承担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责任。

一、阅读教学与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内涵

阅读是一个人依靠脑中的原有知识,主动获得资讯,从中构建意义的过程。黄汉清、黄麟生在《中学语文教育学》中是这样给阅读教学定义的:阅读教学就是指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视觉认识书写的文字符号,从中获得阅读技能和思想的程序。其实质就是对书面信息进行理解的复杂过程。我们知道,在课堂中只有那种“师生相互作

用”的课堂才是有生机有活力的课堂,教师“导”的到位,学生“动”的“有理、有力、有节”,这样师生才能配合默契,彼此间的语言交流就能时时碰撞出火花。否则,如果只注重了教师的“教”或只注重学生的“学”,即使单方面的力量再大,也会因为少了另一方的回应而使整个课堂如同一潭死水。

“批注”源自中华文化中的“评点”文化,它影响了明清两代以至民国以后的几百年间的读者。批注式阅读教学使学生成为主体,关注主体的期待视野、审美体验和创新感悟生成,给学生提供

动脑、动口、动手的全方位的阅读空间,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案例

教学实例:丑小鸭/安徒生

教学设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因此,应该打破过去脱离阅读实践、片面追求学科知识系统传授的思路,努力创造条件、促成学生把与阅读有关的语文知识转化为真正有用的实际阅读能力。批注式阅读正是这样的一种有效性、简便性的实践,也是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并掌握的一种阅读方法。《丑小鸭》一文的作者安徒生以极富感情色彩的语言把丑小鸭的经历描写得令人关注,且耐读、值得挖掘之处有很多,正好可以用批注法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

1.掌握批注法阅读的基本方法。

2.通过语言描写赏析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批注式阅读方法的运用与交流。

难点:丑小鸭在逆境中不断与命运抗争的经历。这是理解丑小鸭个性及所传达的积极意义的关键。

课前准备: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准备批注法阅读的例子两个及批注的类型举例。

教学过程:

1.用丹麦的标志性建筑美人鱼导入:在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入口处的地方,有一座铜像浮在水面,它是丹麦的标志性建筑,它是什么,你们知道吗?它既不是丹麦的开国皇帝,也不是英雄人物,它是一位普通的女子通过这个活动使得学生认识到安徒生在丹麦的崇高地位。一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是安徒生童话中的主人公,可见丹麦人民对安徒生的崇高敬意。

2.重温经典,以中学生的角度重读

丑小鸭。介绍一种比具体任务型阅读更高级别的注重个人理解和发挥创造的阅读方式——批注式阅读。了解批注式阅读的特点、批注的形式、角度等。教师先示范文中前四个自然段的批注阅读法。(约6分钟)

3.学生就全文自读,完成批注。(此为这节课的主体,约35分钟)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自主批注。(2)小组(三到六人)交流,参照,相互启发。(3)全班性批注交流(教师参与)。(4)自主反思整理、补充。

其中,在第三阶段,即全班交流批注时,完成文本的深度解读,达成“教学目标2”:赏析文中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导读与点拨主要在这个阶段以参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实现。

对这个教学实例的分析,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思路以“文本信息的获取”即文本内涵价值的

实现为主,以单纯地获取知识为最终目的,以教带学。批注式阅读教学则以学带教,让“文本信息”带着“方法与习惯”来发掘其价值与内涵。在这里,我们看到阅读方法与文本价值并重,而不是长年累月地以“文本”本身为主攻方向。以批注阅读法来体会、感悟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最后通过展示、交流、讨论与质疑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学习系统。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同于传统教学,传统课堂一般通过朗读感悟作品主题,其设计均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之类为教学目标,虽然有所指向“体会”与“鉴赏”。但是忽略了“阅读方法”的有效性运用,结果是学生的鉴赏、评价与质疑往往都不是自主行为,不是学生主体的“探索与发现”,而是教师的启发和点拨。实际上是在教师的指令下完成的。批注式阅读教学,则是把“掌握批注式阅读的基本方法”作为第一任务,教

师不再是运用点拨设计、预设性启发来进行教学。

(三)在实际课堂上最大的不同是,教学过程中带着极其强的随机性,教师的预设职能退化到极小,在整节课的把握上,教师只提供

了一个学习的方向,而不是抓住一个关键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把学生纳入一个“完美”的既定教学设计中去。长此以往,学生只会做思考题而不会自主读书,批注式阅读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读书为了会读,并且无损于文本内涵的阐发。

第17篇:“批注式阅读”解读

“批注式阅读”解读

1、什么是“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是以学生的自觉为基础,以思维为核心,以画注批为载体,以培养自学能力为目的的自主学习、个性化阅读活动。“批注式阅读”是读写结合的最直接,最快捷,最紧密的方式,因此,也是最有效的阅读方法。

2、“批注式阅读”常用的“画记”符号。

单横线加叹号:————!标识特别重要之处。

双横线:=======画出重点句子或词汇。

波纹线:﹏﹏﹏﹏﹏﹏﹏ 画出重点句子。

 着重号:﹒ ﹒ ﹒ ﹒ ﹒标识重点字词。

圆圈:。。。。。。。。。标识重点字词。

 单横线加问号:————?画出有疑问之处。

3、“批注式阅读”的方式。

从“批注式阅读”的内容分类,有下列方式:

 画记式:用各种符号将重难点、疑点画出来。

 注释式:注上拼音,解释含义。

 归纳式:总结、概括、归纳、浓缩内容。

 探究式:内涵的挖掘,探究、提炼、深化、升华。

 联想式:由此及比联系自己的,社会的人或事。

 质疑式:提出疑点或问题,表达不同观点。

 感想式:读后的体会、心得、感想、收获等。

4、“批注式阅读”的训练流程。

⑴先示范。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圈、点让学生“依葫芦画瓢”。 ⑵后模仿。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半独立学习勾、画、圈、点。

⑶再创造。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勾、画、圈、点。

5、一次性训练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先用单横线或波纹线画出相关的句群(片断)或段落。

第二步:再用圆圈画出句群(片断)或段落中的关键词。

第三步:批上自己对关键词的理解和感悟。

( 一年级学生可以只画不批;二年级可以跟着老师批。)

第18篇:批注式阅读教学实施方案

青龙山小学

“语文四读十步批注阅读法”课题实验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关注预设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从关注“教”转变成关注“学”, 将“教堂”变成“学堂”;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些阐述都在告诉我们,阅读教学应该尊重学生个体,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学会欣赏与评价,在主体的阅读活动中,发挥潜能,培养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方法。阅读课上如果没有学生的理解品味赏析,就没有真正的阅读。也只有在学生积极的自主阅读和探究中,学生才会建构起有效的知识、能力体系。基于此,我们开始了“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二、概念界定

批注:“批注”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有两种:(1)加批语和注解;(2)指批评和注解的文字。在本课题中,取其第一种解释。批注,就是指用文字来解释字句及对文章的评语,也就是指用文字对文章中的字句进行解释和品评。

批注式阅读:批注式阅读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核心的个性化自主阅读实践活动。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对话,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理解、感悟、阐释和发现,并直接在课文中圈点勾画,在文本空白处写出阅读心得、评语等,以帮助理解和评论读物。

批注式阅读,同时注重生生间的互动,充分地开展合作、交流与分享,以期学生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从而提升文本的价值,进而超越文本。

批注式阅读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谓之评点。 “评点最初始于诗文,唐宋以后,出现小说评点,到了明代万历年间的李贽和叶昼,把评点变成了文学批评的独特形式,明末金圣叹进一步发扬光大。”李卓吾评点的《水浒》、金圣叹评点的《水浒》和《西厢》、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成了经典评注,长盛不衰。在现当代,不少人也依旧喜欢使用这种阅读方法。毛泽东就是批注式阅读的典型代表,他特别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特别重视阅读过程中的批注。

批注式阅读更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更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符合生本教育的儿童观和教学观,所以这项研究的开展方向是对的,是可行的。

三、研究的目标

1.使学生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阅读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探索适合本年级学生实际的批注式阅读教学流程,使其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3.教师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专业素养和研究水平。

四、研究对象 三至五年级学生

五、研究内容:

1.批注式阅读方法的研究。 (1)符号式批注:

”(曲线):划在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语句下面。 “○○○”(圆圈):标在文章的难词下面。

“——”(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 “?”(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 “||”“/”(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2)文字式批注

文字批注比较自由,可长可短,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就行。

品味:抓词句,对其语境意思、感情色彩、如何朗读等进行思考、感受、体会并写下来。

质疑:对文中内容进行质疑、思考。

联想:由此及彼,由文本迁移到文外,或由此处处文本迁移到彼处文本。 评价:对文本和作者等进行品评,或褒或贬。

补充:从文本延伸出去,结合相关资料的搜集,为文本进行适当的补充。 以上是我们从有关资料和已有的实践初步总结而来,到底这些符号式批注、文字式批注的学习形式是否有效科学,还有哪些其他形式,二者如何有机地衔接运用,这些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实践探讨的重点,并通过实践不断反思和总结,使其更充实和完善。

2.批注式阅读教学流程研究。

关于“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流程的研究,我们做了初步的设想: (1)课前预习,自由批注

此时,我们的研究的侧重点是前置性作业的布置,主要有这几块:a:前置性作业与传统的预习作业的区别;b:前置性作业的常规形式及因课而异的不同形式;c:自由批注的一些书写要求;d:前置性作业的难易程度把握及与课业负担等。

⑵课堂阅读,再次批注

主要是探索研究课堂上学生批注阅读时的一些学习方式:a:“问题或者话题的价值”的研究: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的批注式阅读,不是因为运用了“批注式阅读”,学生就可以在“细枝末节”上打转转,在文章重点、难点外兜圈圈,造成课堂有限教学时间的荒废,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教师仍然要预设有价值的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真正的问题,随后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批注式阅读”,以保证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阅读的效率。b、教师对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的方法指导的研究,包括:静思默想、勾画圈点、字眼推敲、批写感受、质疑问难、联想想象等等。学生切切实实地读书,原汁原味地体会,一字一句地写下自己的点滴感悟、思考、疑惑与收获,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不是一蹴就成的,有科学系统的方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关键。

⑶讨论交流,不断生成。

当学生完成阅读批注后,他们迫切需要有一个交流的机会,合作探究文本。我们在这个环节研究的主题是:小组交流和大班交流这两种主要的方式。包括小组学习的时机、小组如何建立、任务分配、组内互助协力、小组汇报形式、交流中求同存异、师适时示弱激发更有价值的交流等。

六、研究措施

1.加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组内教师阅读与课题内容相关的书籍以及有关“生本”教育的文章,撰写读书心得,交流读书体会。

2.明确分工,确保实验研究有序开展。组长负责撰写研究方案,组织日常研究活动,其他教师或负责搜集相关学习材料,或负责填写活动记录表,每位组员结合教学实践开展好日常的研究工作,并做好资料的搜集工作。 3.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方法。实验的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定期举行批注式阅读教学研讨观摩活动。通过实践及反思,不断总结和修正行动及目标,以期探索出有效的批注式阅读方法及教学流程。

4.加强研讨,在交流研讨中碰撞提升。充分利用备课组、教研组活动,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反思行动,交流看法,总结经验,围绕课题研究主题开展集体备课、磨课、听课、评课等活动,互相学习,逐步提炼有效方法。

七、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0月

提出课题,撰写实验方案,成立实验小组,明确分工。 2.实施阶段:2016年11——至2017年7月

⑴学习培训。学习与课题相关的材料视频及生本教育理念等。

⑵实践研究。进行批注式课堂教学,探索批注式阅读方法及批注式阅读教学流程。

⑶积累资料。在研究过程中做好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包括教学设计、教学随笔、专题论文、教学录像等。

3.结题阶段:2017年8月 撰写结题报告。 搜集课题资料。 专家鉴定结题。

八、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

2.“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研讨课录像,

3.教师研究成果。包括 “批注式阅读教学”教学设计、随笔、案例与反思、教学论文等。

4.学生学习成果汇报。包括“批注式阅读课堂”展示、“批注式课本”展示、学生对“批注式学习形式的体会文章”展示等。

2016.9

第19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感悟

批注式阅读教学——透读与理解

说到批注阅读教学,对我来说确实是种新鲜的教学方式。通过学习XX老师讲解的“批注式教学理论与实践初探”,我大致谈一下我的理解与看法。

要将书读透彻,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进行批注式阅读,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高质量的批注,能够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 批注可分为:

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批注。

在课前预习中进行简单批注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全文,同时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为课堂学习和讨论作了充分的准备,在老师正式讲课时更能够快速理解体会文章中心。 课堂中老师引导进行渗透式批注。

在课堂上,师生共同交流讨论课前预习批注,同时老师引导出其它“细枝末节”的重难点批注,既是检验展示自学成果、分享思想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产生新思想的过程。让学生在读中思,在思中读。

总的来说,批注式阅读还是应该以课文的核心目标为中心。如果脱离了一定的核心目标,就会造成学生阅读目标的偏颇,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荒废,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因此,开展批注式阅读必须以一定的问题为中心,以保证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阅读的效果。

批注可以是符号(“~~~” “○○○○” “——” “?” “‖”“/”等),可以是文字性的(自己的初步解读、课堂上教师讲述的要点、简单的心得体会等),符号文字结合,文字性批注效果更佳。

总之,批注式阅读教学应该成为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进步的方式。

第20篇:批注式阅读课题研究报告

批注式阅读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原因与研究意义

我校课题组成员通过问卷和谈话调查方式对

七、八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到我校现阶段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以讲代读”的现象非常严重,教师的大量讲解挤占了学生阅读、接触文本的时间。《课程标准》目标中指出:应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调动已有知识经验,亲历阅读实践,才能使阅读能力提升。

批注式阅读有利于建构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有利于建构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阅读的本质是以作品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的情感和思想,这种阅读活动,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而这种触动有时是稍纵即逝的,有了批注,就有可能抓住这种感悟,从而更好地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善的浸润,使自身心灵得以净化,思维品质得以重塑。批注式阅读课题的研究,让孩子体味阅读的快乐、感受思考的魅力、触摸作者的内心,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二、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我们课题组成员在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课题过程中,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的规律,运用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其成果汇报如下:

1、批注式阅读教学概念的界定

所谓批注,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所疑以批语和注解的形式,即时写在书页的天头、地脚等空白处,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法。具体来说,“注”是指以圈点、勾画的方式对文中关键处、疑惑处标示或解释;“批”是指于文中奇妙处、动情处进行评点,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打上自己认识的烙印,抒写主观感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获得自我发展。 所谓批注式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知识储备,积极地与文本展开对话,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并运用批注这一方式把自己对文章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核心,以交流讨论为形式来推进阅读的深入,实现各对话主体间的不断超越的一种阅读教学形式。

2、在什么地方作批注和批注什么: (1)什么地方批注:

①给词作批注,说明如何好。批注模式:这个词用的很好因为它能让我想到了……

②做修辞方法批注。 比喻句。批注模式:这是个比喻句,把……比作……来写,这样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拟人句。批注模式:这是一个拟人句,把……当做人来写,这样使语言生动形象。 排比句:这是一个排比句,批注模式:这样写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③为句子作批注。 方法①说明如何好。批注模式:这个句子写得非常好,我仿佛看到了……。 方法②我的感悟。(结合自己的经历或已有的知识谈一谈) 批注模式:从这个句子我想到了……

(2)批注什么:

批注的内容非常广泛,大体可以归纳为4类。

①.注释: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概念,立刻查工具书或参考书,把查询结果写在书页的空白处。这样,既帮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记忆,特别是为下次阅读扫清了障碍。

②.提要:在读书时,边看边思考,然后用精炼的语言把某段的中心意思记在段落之后,便于把握文章的脉络。

③.批语:读书时,对文章用词、采用手法及其好处、提出的观点等等可能产生各种感想、见解、疑问,可以引导学生随手把它们写在书的空白处。时常记下这些宝贵的思维火花,既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还可使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得以提高。

④.警语:在读书时,发现优美语句、典范引文、重要段落、新颖说法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抄写笔记”等字样,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并为今后重点阅读提供条件

3、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

策略一: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作课文批注,大都安排在学习课文的三个阶段:

( 1)、课前自由批注。课前预习是学生初次接触课文。此时,他们

的想法、感受、疑问最多,涉及面也最广。诸如课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达方法、写作特色、精彩语句、富有特殊功能的标点、字词、句段等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自由批注,也就是给他们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感受的机会,使教师获得预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同时,为了作好批注,学生对预习课文十分专注,这也大大提高了预习的质量,为精读课文作了有力的铺垫。 (2)课中专题批注。读懂重点内容,学习语言文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专题或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疑点、难点,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如《范进中举》第九段有一句话“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好几十回”中的“扯”把屠户的形象写的入木三分。为此,我要求学生对“扯“做专题批注。结果,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各自的认识,数量方面:“次数多,反复动作”;心理上:“想巴结,想讨好 ”;态度方面:“殷勤、逢迎、执着 ”;写作技巧方面:“用词简炼,一字胜千言”;朗读方法方面:“落字要读得重而拉长音”人物评价:是个趋炎附势之徒;如此的专题批注,使学生既认识了屠户前倨后恭的丑陋形象,又对“扯”字运用之精妙体会得深入全面,这显然是问答式讲授所不能达到的。

(3)、课后扩展批注。学生学完课文,其思想、认识、情感比初读时必然会有新的提高和深化,此时批注,既是对原有批注的补充、修正、巩固和提高,又能作适当的扩展、以检验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能力。如读完《喂,出来》,学生所作的批注很有深度和广度。有表达

内心情感的:“人类是多么可悲啊,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就是自我毁灭啊”;有的写生活感受:“我们村的环境就是垃圾围村了,照此发展,生活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最终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有关注社会、告诫世人的:“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绿色家园。”扩展批注,推动了阅读活动的纵深发展,促进了课内与课外、知识与能力、认知与情感的有机结合。

让课文批注成为阅读教学的抓手只是手段,促使阅读者用心理解和感悟才是目的。让学生的心灵与文本进行真诚的对话,从而提升阅读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当然,课文批注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教师方法得当,并坚持不懈,正确引导,就一定能让课文批注成为学生阅读的好助手,成为学生不断汲取新知的动力源泉,使之受益终身! 策略二:

1、引导学生认识“批注法”的好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能主动作批注的前提是喜欢做批注。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批注法”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课文,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当学生深刻领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重要性和好处后,他们对批注的热情也就更加高涨。

2、逐步培养学生的批注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批注式阅读习惯的时候,应采用从易到难的方式,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习惯养成的氛围,使学生逐步地爱上阅读,爱上批注式阅读。相对来说,符号批注是常规性

批注,学生使用几次后,基本上能掌握方法。而文字批注因为是因文而异,在指导学习文字批注时应分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课前预习——简单文字的批注。批注的内容:疏通文字,初见梗概,发现疑问,提出问题。

预习步骤 符号批注 文字批注

①.读通课文(写什么) ○(圈)标在课文生字中。 ( )标在课文新词中。

①②③(序号)标在每一自然段前。 给生字组词(记录成语)。给新词找近反义词。 想想文章写了什么。 ②.读懂课文

(怎样写) ‖、/(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曲线)划在文章优美语句下面。

△△(或“•”着重号)标在句子关键词下面。 查查作者及写作背景。 理清写作顺序/写作结构 赏析佳句,记录心得。 ③、读透课文

(为什么写) ===(双横线)划在文章关键句子(过渡句、总起句、中心句等)下面。

—?(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词句末尾 发现疑问,提出问题。 体会主题,获得启迪。

第二阶段:课中讲读——启发性批注。

(1)专题批注。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批注,在阅读过程中实施。批注的内容:在老师引导下对重点句的赏析,以及老师和其他同学讲述的要点、言简意赅的评语等。

(2)释疑批注。在阅读过程或练习中实施。批注的内容:解答疑问,学习心得,理解要点。

第三阶段:课后拓展——延伸批注。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时作批注,给自己的习作作批注。通过定期交流,使批注逐步成为学生阅读时的习惯。

指导学生给课外读物作批注可参考以下重点: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一个什么故事);这本书中令你最(感动、伤心、高兴……)的地方是什么; 说出文中你喜欢的精彩片段,并说明理由;交流这本书中你最(喜欢、崇拜、讨厌……)的人,并说明理由;说说书中主要人物性格特点,他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你想对文中主人公说些什么;读完这本书以后,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受到什么启发;你由这本书中的内容联想到了什么;读完这本书以后,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等。 通过读书汇报会,交流这些读书心得。

给自己的习作作批注可参考以下重点:哪些词语用得巧妙,哪些句子写得精彩,哪些写法值得总结。 通过作文赏析课,交流这些习作心得。 3.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保障

事实上,批注在语文课堂中并不鲜见。但更多的时候,教师只是象征性地让学生作批注,往往是才开始几分钟,学生连文本都还没有读完,

就开始汇报了。没有细致地读,自然没有高质量的批。结果教师只得自己讲授,批注成了一种形式。因此,除了给学生创设多样的批注平台,采取多样的批注形式外,给学生充分的批注时间也很重要。

三、课题研究收获

(一)批注式阅读,改变了学生的阅读方法

批注式阅读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研究的专题,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地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直接对话,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理解、感悟、阐释、发现和点评。它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批注式阅读加强了学生合作性。批注式阅读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重点,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感受。但它不仅仅是一种个体封闭式的自学感悟,而是要在进行一种群体性的自主合作学习,注重生生间的互动,充分地开展合作、交流与分享。合作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身的需要与同伴交换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见解,汲取他人的观点,以达到批注的内容更完善、更具体。学生从他人的表达中发现独特之处,可以使自己的批注更加深入,而且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在欣赏别人的创意及成果,获得了别人的赞同与理解,同时也就学会了欣赏别人。

2、批注式阅读培养了学习自觉性。在本课题总结阶段,我们又一次进行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数据统计。调查形式及人数:抽样调查80人;调查时间:2012年10月。

奎中七八年级学生批注式自主阅读现状调查(实验后统计) 题目

A

B

C

D 1.现在,你在学习新

A.经常预习B.偶尔预习C.经常不预

课前经常做批注

(94%) (6%)习(0%)

吗?

2.你课前批注的原因A.自己已养

B.老师要求C.家长要求

是什成良好习惯

(10%) (2%)

么? (88%) 3.你有时没及时完成

A.老师没布B.老师不检C.不知怎样D.不想预课前批注的原因是

置(34%) 查(29%) 预习(14%)习(11%)

什么?(可多选)

A.重要,对B.有点重4.你觉得课前批注C.不知道

学习帮助很要,有一定重要吗? (0%)

大(86%) 帮助(14%)

A.读通课B.读懂课C、读透课文,完成简文,赏析词文,做深层5.你都怎样完成批单符号批句,理清结次批注;质

注?(可多选) 注,了解主构,做简要疑问难;体

要内容。文字批注。会主题。(100%) (91%)

(82%)

6.现在预习还经常需A.一般不B.还经常

要老师指导吗? 需要老师指需要(7%)

导(93%)

7、课堂中,针对老

C.看到别人师讲课的重要内容,A.会自觉做B.需要老师D.经常不做

做了也跟着你会主动做批注批注(87%) 提醒(7%) (0%)

做(6%)

吗?

8.你对自己的预习态A.认真对B.度怎样评价?

C.为任务草般

草了事 (0%)

从以上调查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阅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批注式阅读习惯基本养成。在语文的学习中,学生都能较自觉地进行批注式的阅读,懂得在书本中圈圈点点,写下自己的点滴感悟,阅读的能力都有所提升。平时测试中,学生对阅读题的分析更到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明显提高了,分析问题更加全面了,概括能力也加强了.

(二)批注式阅读,改变了老师的教学理念

1、在批注式阅读中,教师的引领、指导是关键。批注式阅读实施的过程中,老师的任务并非轻了,而是重了。教师充分体现了“课堂组织者、情感引导者、学习参与者、思维点拨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先确立课文的研读主题,从研读主题入手开展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批注阅读,避免出现学生不着要领,在课文的“外围”上转圈圈,不能深入地把握文本主旨,从而导致阅读效率的减低。教师根据学生批注阅读的进展情况,安排学生先进行同桌间的相互交流或小组内的相互交

待(77%) (23%)

流,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在相互交流中碰撞智慧的火花,交流彼此的收获,探求别人独到的见解等。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就研读主题进行批注阅读的情况进行全班汇报,在汇报中引导学生感悟文本,阅读文本并指导朗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地深入。在课堂中,教师更多地给予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尊重学生的话语权,还给孩子在课堂中本应该有的阅读时间与阅读空间,从最大的层面上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参与文本阅读的热情。在课堂中,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尝试阅读批注的基本方法,让学生从中获得阅读的快乐与充实感,为进一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作良好铺垫。

2、在批注式阅读中,老师的教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按照课题计划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反思、边总结,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案例,专业化水平得到了提升。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1.“重意轻文”现象

在指导学生批注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师生共同总结出了一些批注方法:质疑法——把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地方用相关符号划出,包括课题、文本内容和插图;联想法——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积累进行批注;解释法——对文中重点词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进行解释;联系法——联系课文题目或前后文、文中人物等写出所感;补白法——顺着行文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抓住文本中“空白处”、插图展开联想,进行补写、续写或扩写等;对话法——设身处地与作者、

文中人物进行对话;欣赏法——对字的准确生动、词的灵动形象、句的修辞运用、段的构成方式、篇的巧妙布局等进行欣赏。这些批注方法中,只有欣赏法指向了“文”,其余均指向“意”。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大多常用的也是前几种,所以在批注理解和汇报交流中,就对作者表达的意思,内心的情感着力过多,而对表达的方法、技巧却关注不够,出现“重意轻文”的现象。 2.关照整体不足

如果说传统的阅读教学是“圈养”,那么批注式阅读教学就相当于“放养”。让学生自主、自由地走进文本,去寻找批注点进行阅读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学生的着眼点会在一词一句一段上,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批注本来是在“体会那微妙的咀嚼味儿”(朱自清语),但这里容易出现的这个“味儿”却仅是一草一叶的,缺乏整体的关照,便不深不浓。若教师再不加以引导,汇报交流中出现的就是一些文本的散点,极易导致理解上的肢离破碎。 丁培忠老师生前一直倡导,阅读一篇文章要经历“整体——部分——整体”的过程。批注式阅读教学在这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3.深入细部不够

学生的自主批注是一种精读,要求潜心默想,沉入到字里行间去涵泳。但在实践中,学生往往是边读边批注,对某处有所感悟就开始写,记录下的是初始粗糙的感受。大多是对句、段的总体、模糊的感受,尤其缺少对词语的批注。即便是对词语进行批注,也只是浅层次的,未经过多思考与深入理解的。如对“端详”一词,学生的批注有“看”、

“认真地看”、“欣赏地看”,距离“仔细地看、反复地看”正确理解还存在着差距。要沉入文本,潜入到语言的深处与细部,就必须通过对词语蕴含的精细寓意的理解来达到。这也是批注式阅读教学需要加强的。 4.缺少质疑环节

缺少质疑,其实是阅读教学长期来的一个基本现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掌握着课堂的提问权,学生习惯了答疑。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尽管将“质疑法”作为一种批注方法总结出来,但在实践中,学生的质疑批注从量上和质上都不理想。这说明学生还不具备质疑的能力,而质疑又是通向深度阅读、独立思考的主要途径。

五、今后的设想

(1)、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个体注重学生个案研究。

(2)、继续完善教师教学步骤、环节,继续探索培养学生批注阅读能力评价措施

(3)、寻求规范化表达与个性批注的切合点,看是否能探索出一条既能发挥学生个性阅读又符合现在考试要求道路。 (4)继续研究如何培养学困生的批注能力。

红楼梦批注式阅读笔记
《红楼梦批注式阅读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