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农村发展经济规划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10 12:01:2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农村村委会为了发展经济

农村村委会为了发展经济,把村里一块土地卖给城里一家企业建厂,并收取土地出让金70万元。请问:村委会能否自行把集体所有的土地出租或出让给他人办厂?

——洪 君

答:你反映的村委会自行擅自转让农村集体土地,即集体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的所有权人与土地企业受让人未经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将集体土地转让给受让人,按双方约定收取转让金的问题在一些农村确实存在。这种行为既违反了国有的有关法规,也给土地受让人带来了投资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按法律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即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兴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共同举办企业的,应当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

由此不难看出:第一,你村村委会擅自将村上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以70万人民币转让给他人建房办厂,国家法律是不允许的,因而也是不合法的;第二,村委会擅自将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给他人办厂,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按规定程序报上级审批,并没收非法所得,处以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没收该块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第三,若城里企业占用村里土地投资办厂,应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即报请政府有关土地管理部门批准;若村里想用经过乡总体使用规划的土地与其他单位和个人联合办厂的,也应向县级以上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经过批准方能办厂。

推荐第2篇:发展经济

状况:我国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积存的主要原因:一是过去农村人口出生率偏高;二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三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畅;五是国际劳务市场开拓不够等。三农问题在很大程度地阻碍了我国工业化和现化的进程,必须妥善加以解决。

首先,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其次,调整农业比较利益,逐步实现工农业自养与平等发展 ;再次,从理论分析和实践结果来看,我国今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和农村经济的高层次发展,还要依赖于农村乡镇企业的深入发展和由此而引起的农村的初步城镇化 ; 最后,促进农业技术进步。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总体状况是,(1)转移规模大、增速快;(2)进城务工人员年龄构成轻,从农村转向城市的基本上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体;(3)文化素质偏低和劳动能力偏强;(4)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流向是由落后地区人口大省向中心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流动;(5)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6)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以灵活就业为主;(7)外出务工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8)多数进城务工人员还没有从农业中完全分离出来。

在分析宏观环境的基础上,我们对北京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剖析。

1.北京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优势

(1)“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将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北京市经济将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并维持适度的通货膨胀率,非常有利于就业。原因在于:近十几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得经济能以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快速发展,为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及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农业人口的转移创造了客观物质基础。

(2)随着郊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基本形成了第二与第三产业之间的经济链条,使得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正逐渐增强。 (3)随着农业科教工作的普及与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不断加强, ,农村劳动者综合素质将得到很大提高。

2.北京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劣势

(1)从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北京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存在很多问题。其原因有:第一,城市分流下岗人员增多,经济转型使得在城市谋求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将更加困难。第二,非农产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都不能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要求。第三,由于现阶段工业化的特点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并存,且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因而工业化的发展吸收劳动力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受限制。

(2)劳动力市场不健全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首先,市场缺乏中介组织。其次,信息阻隔、渠道不畅。 (3)农村劳动力就业观念陈旧落后、综合素质偏低。一是就业观念陈旧。,过分依赖集体,有着浓厚的“发展集体经济,依靠集体经济”的思想,对市场培训就业认识不够,因而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二是农民的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第三是农民技能单一或无技能。

(4)

二、三产业发展不足,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乡镇企业产权不清晰,产品科技含量低,设备、工艺及经营管理落后,职工素质差等诸多矛盾逐步暴露出来,使乡镇企业的发展一度陷入困境,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大大降低,甚至出现劳动力回流现象。

(5)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绿化隔离带建设、退耕还林、整治环境、关闭“五小”企业等各项工作展开,一部分农民丧失了原有的土地资源或其他生产资料,加大了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难度。

4.北京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挑战

(2)国际市场带来的挑战。“十一五”期间,北京郊区将面临着入世后市场从价格竞争向品种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方向提升的转变和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高质量、安全性、标准化的更高要求,郊区经济增长方式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因而其对劳动力要素的使用量也会减少。

(3)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将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被长期忽略,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土地已成为农村劳动力的唯一失业保障和养老保险。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旦离开土地进城,将处于毫无保障的真空地带;一旦失业,基本生活就难以保障,其它诸如养老、医疗、子女上学和住房等现实问题更是无从谈起。另外,现有乡级管理没有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从事农村劳动力管理工作,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几乎是一片空白,也缺乏农村劳动力的相关就业政策。“十一五”期间,这种状况会得到一定的改善,但不可能彻底解决,因而仍然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途径:

四、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树立科学发展观,采取各种促进就业的政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在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政府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首位。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时,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通过实现劳动力同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以促进经济增长。具体政策包括:第一,要消除劳动力市场中的制度性障碍,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有序流动、公平就业的市场规则。第二,建立并完善保护进城就业农民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相关制度,加大打击劳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第三,组织开展面向农村转移劳动力和进城就业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他们在非农领域就业的本领。第四,完善和落实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相关政策,将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以大病医疗为重点,鼓励农民工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第五,建立促进就业的小额贷款制度。第六,综合运用税收和保障政策促进就业。

2.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增强被转移劳动力的市场竞争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崛起,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抑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于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低下,决定了他们即使进入城市,也很难进入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工作,而只能从事低层次的工种。在主要拼技能而不是拼体力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处于劣势,转移的领域越来越窄,就业空间越来越小。因而,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财政中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政府应通过转移支付,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支持的力度。其次,要大力普及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对低层次劳动力的需求将会减少,对技术工人、技术人才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因此,在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要针对城市劳动力的需求变化,充分利用劳动、就业、教育部门的师资、技术和设施,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切实提高被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素质和竞争就业岗位的能力,为城市企业培育优秀的技术工人和技术人才,进而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3.促进农村乡镇企业的持续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首先,乡镇企业要围绕“二次创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改善人才结构、全面提高经营管理者及劳动者素质为根本目的,努力造就一支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经营者队伍、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队伍和具有较高劳动技能的职工队伍。其次,通过政府介入,促成乡镇企业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合作,以建立高科技生态农业或生产环保产品为目的,采取由大企业扶持,输出管理、技术及资金,原乡集体经济提供劳动力的方式,寻求乡镇企业的振兴与发展。第三,发挥区域特色与优势,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倡导以增大就业弹性、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和体育、休闲、旅游等服务类绿色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农民就业的双目标。

二)依靠工业化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通过工业化的推进,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一系列产业都会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从而为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工业化总体模式的目标应该是在城乡工业一体化背景下达到劳动力就业一体化。

四、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一)坚持农业的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的重要作用。挖掘农业内部就业空间,增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开发,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化和一体化进程,尽可能地吸纳农村劳动力。

(二)依靠工业化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通过工业化的推进,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一系列产业都会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从而为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工业化总体模式的目标应该是在城乡工业一体化背景下达到劳动力就业一体化。在工业化过程中既要协调好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又要解决好各产业间发展层次和发展顺序的问题。

(三)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和布局

大力发展小城镇,进一步扩大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和能力。从产业结构上看,要特别强调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逐步理顺产业结构,以改变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结构上的趋同现象;从地区布局上看,我国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应重点扶植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促进其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由此增强乡镇企业进一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使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适度集中,改变其布局分散,外部不经济和规模效益低下的状况,通过关联企业的乘数效应使现有乡镇企业的小城镇就业容量扩大。

(四)调整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通过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和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实现适度的规模经济,增强土地的经济功能,并实现由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与跨越。政府要积极地、渐进式地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合法地、自由地迁入到城市中,这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来说,具有战略作用。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方面,需要逐渐将进城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从根本上改变城市下岗职工与农民工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另外,在子女入学、税收、购买住房方面给予其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规范政府行为,禁止和取消政府机关对外地劳工的一切收费。

(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扩展职业教育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普遍较低的现实,要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完善农村教育政策,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在普及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全面启动以传授实用技术为主的农村劳动力的职前、职后教育。同时,还要根据各地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业现代化要求,有效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分层次、分专业、分类型的强化培训。

三、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必须投入市场,通过市场,调整劳动力的增量与存量,实现劳动力流动与稳定的相对平衡。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我国劳动力价格已进入重估时代。这一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效成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与增长点。为此,我们必须密切围绕农村劳动力价格问题,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开放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营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公平市场环境。坚持市场配制劳动力资源的方向,逐步形成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投入,加强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硬件、软件建设,着力构筑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培训和管理体系,开展区域性劳务协作,逐步扩大地区问、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量;建立和健全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机制,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流动,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要完善政策配套,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持农民进城打工和就业,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平等就业,逐步建立城乡劳动者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等。随着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最终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2、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压力。随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转向中西部地区,原本以劳务输出为主的中西部本地用工需求大规模增加。劳动力紧缺直接抬升了劳动力的价格,迫使内地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改善农民工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在就医、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给予农民工更宽松的环境。通过改善劳资关系,提高农民工就业的相对稳定,扩大内部就业容量,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与此同时,各地劳动部门的就业服务目标从过去单一的劳务输出变为同时引导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如在劳动力外出务工的高峰时期组织农民工本地就业专场招聘会等,从而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利性和地域性所带来的一系列深层次社会问题,缓解单靠工业化、城市化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压力。3.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管,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范管理。一是健全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包括信息咨询、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失业保险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使分散的农户同大市场联结起来,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合理使用。二是加快劳动力市场规则的建设,防止市场垄断、歧视、非公正交易及侵犯自主交易权和人身权利、契约权利等不正当行为。三是加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预测、规划、调控、立法、监督,使劳动力转移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四是加强管理,对重点领域和企业开展专项检查,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4.建立农民工工资指导与管理制度,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针对目前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不健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建立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广泛覆盖各类职业、各类工种,国家、省(自治区)、市多层次汇总发布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定期对各类企业中的不同职业、工种的工资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各类职业、工种工资价位向社会发布;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促进企业合理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参与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扩大工资支付监控保证金实施范围,强化工资支付监控力度,积极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5.加强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入,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软实力。当前,应重点扩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真正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实行先培训后上岗,推行就业资格准入制度;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建立就业培训网络,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农民技术夜校、短训班、电视教学等,开展短期职业技术培训,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身素质与科技含量,为积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更好的条件。6.推进制度与体制创新,扫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壁垒与障碍。重点进行城镇建设体制创新,采取自上而下的国家投资与自下而上的地方投资、集体投资、个人投资和外资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进行户籍制度创新,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同时改革与此相关的福利保障制度,包括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一揽子”措施的协调配套;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规范农村土地的转让行为,保证广大农村劳动力能真正从土地上脱离出来;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财政制度创新,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劳务信息网络建设和劳动力市场建设,落实各级劳务开发机构的工作经费和办公条件,实行“政府购买培训”制度,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给予必要的支持,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1.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资源,即生产要素,通常包括资本 自然资源 劳动力。2.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因素间接因素是指那些既影响资源的数量也影响资源的使用效率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中有些是经济因素,有些是非经济因素, 另外一些则兼有二者的性质。在间接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两类:一是技术,二是制度。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经济发展的根源在于二者的相互作用。结构变迁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结构变迁涵盖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对经济增长最为直接的影响表现在资源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转移,这无疑会使总体经济的增长加快。外延(粗放)型增长:主要由增长因素数量增加产生的增长。内含(集约)型增长:主要由资源使用效率提高而引起的增长。 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

二、索洛模型

三、新增长理论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 假设条件:(1) 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不用于消费部分都用于投资(2) 只有劳动、资本两种生产要素,且资本劳动比与资本产出比不变;(3) 规模报酬不变;(4) 不存在技术进步。 三个变量:(1) 储蓄率s : s=S/Y

(2) 资本—产出比率v:v= K/Y (3) 有保证的增长率gw :gw =△ Y/Y 它指在s和v既定的条件下实现稳态增长所要求的收入或产量的增长率。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结论哈罗德—多马模型基本方程:gw =s / v 对哈罗德—多马模型的评价:优点:简洁 缺点:过分强调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其他因素的作用。

二、索洛新古典增长模型 索罗模型的基本公式Y=

三、新增长理论以“内生经济增长”为特征的“新增长理论”诞生了。新经济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内生化的思路:1)把技术进步具体化为人力资本积累。--由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外部效应,也就是说全社会平均的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使生产要素的收益和规模收益递增,从而保持长期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积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取得。2)把技术视为一种知识。--通过全社会总体知识的提高所带来的要素和规模收益递增来说明经济的长期增长;通过现有知识存量来生产新知识从而不断创造新技术来保证经济长期增长。 新增长理论的基本理论意义:它认为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最终源泉可以归结为人力资本和知识的生产与积累。各国经济增长率的差别和收入水平的差异源自各国对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的不同刺激,以及向他人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国家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知识、人力资本及向其他国家学习的能力。

一、中国二元结构的基本特征现代中国社会具有典型的“多重二元性”。这主要表现在: 一部分比较发达的现代工业与大量的传统农业并存;一部分现代化城市与广阔的传统农村并存;一部分现代工业与大量的落后手工劳动或半机械化的企业并存; 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与广大不发达和贫困地区并存。在这种“多重二元结构”中,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的根本国情。其特色表现为: (1) 中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城乡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 (2) 城乡分割,城乡居民存在两种身份制。 (3) 城市和农村形成互相独立的两大经济板块。 (4) 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城乡两大工业系统 。(5)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城乡差别有扩大趋势。

二、

1、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最重要措施。 2)教育是创新的基础。 3)教育产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4)教育水平的提高带来收入水平的提高。 5)妇女受教育后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并有利于控制人口。 教育的成本和收益 教育的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政府提供的教育经费,即公共费用;一部分是由学生个人或家庭担负的费用,即一个家庭对子女完成最终教育的全部实际货币支出,如学费、书费、交通食宿等开支。间接成本是指机会成本,即学生因上学而可能放弃的收入。教育的收益,包括教育给社会带来的收益与教育给个人带来的收益,无论是社会收益还是个人收益,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经济方面的收益和非经济方面的收益。

三、托达罗模型 托达罗认为,人口流动是人们对城乡预期的收入差距的反应而不是对实际的收入差距的反应。迁移者可以考虑城市、农村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种就业机会,选择其中能带来最大预期收益的迁移。预期收益可用城乡工作实际收入的差距和迁移者在城市获得工作的概率来计算。也就是,劳动者比较在城市的预期收入和农村的现有收入,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他就可能选择迁移。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含义:要解决城市失业问题,仅仅在城市创造就业机会是不够的,还必须制定综合性的农村发展规划,缩小城乡就业机会之间的不平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是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推荐第3篇:关注民生发展经济

关注民生,发展经济

1.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老子主张“无为”;孔子提出“仁”,主张以德治民;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孟子提出“仁政”“民贵君轻”,反对苛政等及其实践活动。

2.近代民生问题的提出、发展和实践活动

(1)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耕者有其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思想;

(2)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3)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土地政策。(见后面土地制度专题)

3.新中国解决民生问题的成功与失误 (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①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②两个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和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③三项成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初步奠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④四项举措: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探索解决民生问题的失误:

①“三面红旗”(1958年):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四项内容: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发展重工业;重视规模和速度。

③三个“一”:一个转变,工作重心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阶级斗争为纲”;一场浩劫,“*”*使国民经济遭到劫难;一个错误,党的指导思想出现“左”倾错误。

④五个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不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3)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关注民生,聚焦“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4)对当代民生问题的认识: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重视改善民生问题,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4.近现代西方关于民生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启蒙运动中的“人民主权说”。

(2)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措施;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

(3)苏联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重视民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落后,影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中国古代的土地

概述:生产力的发展迟早会引起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在这里应注意:

(1)在封建社会中,所有制关系主要指土地所有制(生产关系的重点)。

(2)产品分配形式主要是指赋税、摇役、兵役、地组等。

(3)人们生产中的地位主要是阶级关系.

一、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

1、性质: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它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表现。

2、兴衰:

它始于商朝,完备推广于西周,春秋后期逐渐瓦解。

3、内容(权利与义务):

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作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

4、特点

5、瓦解原因

春秋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

二、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

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战国确立。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政府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允许自由买卖,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用地租剥削农民。这种制度是我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要土地制度。

封建土地所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三者的地位:

1、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与地主土地所有制同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但由于经济力量薄弱,往往被兼并。

2、国有土地是封建政府掌握的土地在封建杜会整个过程中不占主导地位,一般作为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出现危机时的后备补充。

3、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产生关系的基础,它的发展导致土地兼并。如西汉后期的土地兼并,东汉豪强地主占有大量肥田沃土,唐后期土地兼并,明后期土地兼并。

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土地制度

(1)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的土地政策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大朝亩田制度》,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 资产阶级革命派 :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民生主义”的含义就是平均地权,但未彻底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胜利后,国家用“核定地价”的办法实现土地国有,最后达到“国民共享”的目的。

C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 : 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所有制,如1931年的土地革命,(P71内容)1947年的>(P79), 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土地改革法〉〉,但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个例外。由于终日民族矛盾尖锐,当时采取“农民交租交息,地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承认地主土地所有制,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2)建国后农村经济落后的四次调整

A 第一次:土地改革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 第二次: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核心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C 第三次:人民公社化

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结果:严惩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D 第四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

核心内容:坚持土地国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去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典型例题:

1.(26分)古今中外,民生问题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咬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1905年指出:“近时志士,舌救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1920年,孙中山先生在执信中学开学典礼上说:“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完成一庄严璀璨之中华民国。” 材料三: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孙中山先生的“均富”思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中有哪些体现? (4分)

(4) 根据材料四,概括杜鲁门咨文中的主要内容。(不得摘抄原文,5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实施的作用。 (4分)

(5)你对温家宝总理的“尊严”一词作何解释?(2分)

答案:

(1)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3分)

(2)国外: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尖锐。(2分) 国内:地主垄断土地,农民生活贫困。(2分)

具体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扶助农工。 (4分)

(3)体现: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4分)

(4)内容:发展社会经济;减少财政(军费)开支;制止通货膨胀;稳定社会消费能力;扩大社会保障(福利)。(5分)

作用:实现了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转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确保美国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地位并为推行全球扩张战略创造有利条件。(4分)

(5)人民享有自由、平等和人权;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每个人都享有全面发展的机会。(任意两个答案,总分2分) 2.(25分)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问题,纵观人类的发展史,民生问题一直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荀子

(1)据材料一,概括孟子、荀子思想主张的共同特征。(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特征产生的社会

根源。(4分)

材料四:从战时经济回复到和平经济,势必引起许多重大问题,在咨文中,我概括地叙述了业经制订的关于尽快重建和平时期的扩充了的工业、贸易和农业的计划……尽快复员不必要的武装部队;……限制物价和房租,直到公平的竞争方式,能够制止通货膨胀和消费者的过分负担时为止;……凡因增加工资而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高涨的地方,不得增加工资;……防止工资收入或购买力的迅速降低;……我继续向国会提出几份咨文,每个咨文都给公平施政增加了一些新建议,如健康保险、预付医疗制度和联邦政府对教育事业的补助。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五: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他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在此之前,温家宝总理到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采访现场,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解释了“尊严”的含义。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贞观年间,唐太宗的哪些经济措施体现了“存百姓”思想? (3分)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均富”思想主要是针对当时国内外哪些社会现象提出来的?他在民主革命实践中提出了哪些具体主张? (8分)

材料二 由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相继发明,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人们开始享受电灯、电车、电影、电话、电报、汽车、远洋轮船、飞机、化学工业等发明给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工业化程度加快,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兴起,人们的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

(2)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后,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了。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6分)

材料三 战后英国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全民保障和全面保障。从1945年,英国政府相继颁布了《家庭补助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工伤保险法》、《国民保健法》等。公民自出生那天起就有一张社会保障卡,从他受抚养、上学、病残、就业和失业、丧偶或抚养子女、年老退休,直到死亡都可以按规定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障。

一一据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各种生活必需品长期凭票供应。

(3)据材料

三、四,说明英国和中国政府解决民生问题采取的举措有何明显不同。(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上述不同的原因。(8分)

(4)据上述材料,归纳概括影响民生的基本因素。(3分)

正确?为什么?(4分)

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1)依据材料一,概括荀子对待人民方面的基本观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待民生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政治主张及其具体措施。(10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解决民生问题的认识。(5分) 答案:

(1)观点:以民为本;用法律控制百姓。(4分) 原因: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人的作用增强;封建经济形成,个体农民家庭成为国家统治的基础;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阶级矛盾尖锐。(6分) (2)措施:通过立法手段保障工人权利(如颁布一系列法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工人生产生活条件(如规定最低工资)。(6分)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奠定必备的经济基础;工人运动高涨,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民主民权意识的增强,促使统治阶级调整政策。(6分)

(3)主张:扶助农工。(2分)举措:采用政府调节的办法,利用土地等国家资源发展农业和工业满足衣食需要;建设房屋和道路满足居住、出行之需;增加地方收入,解决公用事业之需;建立社会保障系统,保障民生需要。(8分)

(4)认识:坚持以民为本,切实保护民生幸福;注意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依法治国,稳定社会秩序。(每个要点2分,答出2个要点得4分,

3个要点得5分。)

4.生活幸福是古今中外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应是各国政府的施政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乱则国危,治则国安。„„故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急逐乐而缓治国者,非知乐者也。 ——荀子

材料二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国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这正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1)以上材料中两种幸福观有何不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特点?(8分)

材料三 1928—1940年苏联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时间 粮食人均产量(公斤) 肉类人均产量(公斤) 1928—1929 470 35 1930—1932 460 20—25

1933—1937 440—450 15—20 1938—1940 420——430 25

3

3.(37分)关注民生是自古以来中外政治家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则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荀子》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繁荣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

材料三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6分)

材料四 阅读下列图片

材料五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说,到今年1月26日止,第二批扩大新农保试点地区全部启动参保和养老金发放工作,全国27个省、自治区的838个新农保试点县和4个直辖市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1.25亿人,其中3428万经确认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人按月领取养老金。 ——《京华时报》2011年1月

(3)依据材料

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为实现民生幸福做出了哪些努力?(8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实现民生幸福的主要途径有哪些?(3分)

(1)不同:荀子强调个人幸福与国家幸福(或“国家安危”)统一;彼特拉克强调个人的幸福与现世的幸福。(4分)

社会特点:荀子处于战国诸侯纷争的时代,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彼特拉克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早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基督教神学的束缚,要求个性的解放。(4分)

(2)现象:苏联的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发展长期停滞,甚至下降。(2分)

原因: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4分)

(3)政治:改进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和政治协商制度;制定了完备的法律体系,实行依法治国;实行基层民主选举。(3分)

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3分)

科技文化:大力发展科技;实行双百方针,促进文学艺术繁荣;实行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2分)

(4)途径:协调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健全民主法治,稳定政局;注重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政策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3分。任答三点即可)

5、民生体现民主,民主保障民生,这是中国式民主与民生的真谛所在,也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希望。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一说明辛亥革命在民主建设方面作出的贡献。为改善民生,孙中山先生先后提出过怎样的主张?(7分)

材料二 我们确实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心里装着整个国家和世界,同时又需要一些脚踏实地的人,踏踏实实地去做苦功夫。最重要的是民主,只有民主才不会出现人亡政息。 ——温家宝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以来,中共为保障民主是如何“踏踏实实地去做苦功夫”的? (7分)

材料三 中共十七大突出强调民生,把改善民生作为各级政府的第一要务。

政府出台了《廉租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劳动合同法》《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职工带薪休假条例》《促进就业法》《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先后下达免除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的通知。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构成中国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 (3)依据材料三分析当前我国民生建设的基本特点有哪些?(6分)

材料四 对于单个的公民来说,经济权益与政治权益都是其正常生活所必需的。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改善民生也好,发展民主也好,归根结底,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民主和民生是中华振兴和共和国腾飞的两翼,不可偏废。

——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俞可平(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民主和民生关系的认识。(5分)

参考答案:

(1)民主贡献: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 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分)

民生主张:1905年在民生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1924年又增加了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内容。(3分)

(2)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3分)颁布、修改宪法,健全法制,完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3分)扩大基层民主,实行基层民主选举。(1分)

(3)得到立法和制度的保障;(2分)范围广,涉及教育、劳动、就业、住房、医疗、养老、食品、财产等各个领域;(2分)关注弱势群体,城乡统筹。(2分)

(4)民主保障民生,民生推动民主;民主与民生的协同共进,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民主和民生是中华振兴和共和国腾飞的两翼,不可偏废。(5分)

推荐第4篇:发展经济要求真务实

文章标题:发展经济要求真务实

推进“三化”进程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推进工业化又是“三化”的核心与关键。**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工业作支撑,没有规模企业,没有品牌优势,经济总量小,工业化程度低。近几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通过招商引资,产权制度改革等途经,实现了区办企业的改制重组,使一度

萧条的工业企业起死回生。但要摆脱工业发展落后的现状,我们深感责任重大。2005年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地开展工作,努力实现工业总产值增加4成,工业企业实现税金增加3成,新上1家以上年产值过1000万元企业的目标。

一、做大做强现有企业。我区国有企业通过改制成为了私有企业,这些企业是我区工业经济的基础。如何充分发挥这些企业的作用,使其做大做强,是我们做好工业工作的第一个着力点。我们一定要全力支持现有企业的工作。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兑现招商承诺,强化优质服务,创造优良的环境,以诚信、感情和实实在在的利益,留住现有企业老板。并使其不断加大投入,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2005年,我们要促成白玉纸业投资3000万元以上,扩建两条生产线;促成贝丹药业多方融资加大投入,年内新上1—2个制剂品种;促成美加参公司加大技改力度,扩大生产规模,使之成为全省上规模一流的甜叶菊糖甙生产企业。

二、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单靠自身力量发展工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外力发展自己,要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工业投入的主渠道来抓。要进一步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和奖惩办法,要扬长避短,以最大的人力、财力和诚意来招商,确保年内引进1家以上年产值过10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我区虽然远离城市,没有矿产资源,但处于四县结合部,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对周围十几个乡镇几十万人口具有强大的辐射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在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同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尤其要大力发展民营工业企业。我们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启动和鼓励民间投入。对于民间创办经济实体或私有企业,只要符合政策、环保要求的,都要满腔热情地给予扶持,让他们享受外来企业同等的优惠政策。

一、稳住现有企业,使其做大做强。我区国有企业已经改制到位,如何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使其做大做强,是我们做好工业工作的第一着力点,我们要全力支持白玉纸业、贝丹药业,为他们的生产经营保驾护航,使之进一步做大做强。2005年,我们要扶持白玉纸业再投资3000万元以上,扩建两条生产线,生产再生新闻线。扶持贝丹药多渠道融资,全面启动生产,新上1—2个制剂新品种。使这两个企业的产值、利税有一个质的飞跃。二是大力招商引资。**地处偏远,资源匮泛,工业基础薄弱,仅靠自身力量发展工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外力发展自己,要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工业投入的主渠道;要强化招商责任,兑现奖罚政策;要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三是要创优发展环境。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资本”的观念,下硬功夫对经济环境进行整顿治理,坚持一手抓硬环境建设,一手抓软环境治理,积极推行“阳光”政务,坚持“非禁止即许可”原则,提高优质服务水平。2005年,我们将继续做好优化环境的评议工作,对反映差的部门要限期整改,对其主要负责人要按规定实行诫勉。

二、围绕产业化发展工业经济。我区是一个农业区,要加快工业发展步伐,推进工业化进程,必须立足于农产品资源优势,围绕农业办工业,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长期以来,我区经济落后、财政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农产品层次低,产业链条短,加工业发展重滞后于的农产品生产的发展。我们要结合移民六年规划,筹建好蔬菜和水产品两个精加工企业,为主要原材料的加工龙头企业,然后围绕龙头企业,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通过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办法,促进工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效益低、市场波动大等深层次矛盾,加快我区经济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

三、围绕城市化发展工业经济。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撑,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城市化也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围绕城市化发展工业经济,扩大城镇聚集的倍加效应。就我区而言,我区虽然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也没有矿产资源,但处于四县结合部,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对周围十几个乡镇、几十万人口具有强大的辐射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地理条件,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强镇区市政建设,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城镇功能,扩大城镇规模,进一步加大镇区的“绿化、亮化、硬化、净化、美化”力度,以美好的城镇环境,吸引投资者,促进工业化发展。

《发展经济要求真务实》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发展经济要求真务实。

推荐第5篇:农村电网规划

1.农村电网的规划设计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调查和搜集电力网现状资料,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规划改造的重点。(2)调查和搜集规划区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规划和人民生活用电的发展变化资料,分区测算用电负荷对近期规划应逐年列出,而中期及远期规划列出规划年度总的负荷水平。(3)依据农村的总体现划及电力负荷的发展,分析规划年度的用电水平。(4)分析规划区内无功电源和无功负荷的情况,进行无功平衡,合理地安排无功电源的位置,确定最经济的补偿容量。

2、农村电网规划资料搜集的5项基本要求:①能据以进行电力负荷(电量)的测算;②能满足研究、确定供电方案的要求;③能从所取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负荷测算的可靠性、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实现规划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价;④能据所调查的资料编写规划文件和组织规划文件的内容;⑤能有一个完整的规划指标体系,有利于规划资料的不断完善、积累和补充。

3、农村电网规划的技术原则(1)电压等级

我国目前采用的220/110/35/10kV系统与220/110/20kV系统相比,后者在电网损耗和工程造价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虽然我国已把20kV电压等级列为标准电压等级,但是,目前20kV电压等级的产品很少,况且,220/110/35/10kV系统已形成规模,改造这种系统将要花费巨大的投资、设备、人力,这就为改造110/35/10kv系统为110/20kV的系统增加了因难。然而,从国家的长远利益来考虑,这种改造是必须的。因此,在进行新建或扩建农村电力网规划时,应当对20kv电压等级给以可行性分析

(2)供电半径:电压为l10kV的线路,供电半径应不大于150km;35kV线路的供电半径应不大于40km;10kV线路的供电半径应不大于15km;0.4kV线路的供电半径应不大于0.5km。在供电半径长和负荷密集的地区,根据“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增加变电所的布点,以缩短供电半径,从长远目标考虑,应该每乡设一座变电所,以保证电压质量

(3电压质量。保证各类用户电压质量是确定农村电网 允许的最大电压损失的前提,我国国家标准规定:35kV及以上的供电电压,其允许偏差值为-10%~ +10%;10kV及以下的三相供电电压的允许偏差为-7%~+7%;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10%~+7%。

(4)主变压器、配电变压器容量比。农村电网主变压器容量与配电变压器容量之比宜采用1:2.5;配电变压器容量与用电设备容量之比宜采用1:(1.5~1.8)。

(5)输电线路路径和变电所的所址的选择。应避开行洪、蓄洪和沼泽、低挖地区,在设计中应采用经过审定的通用设计或典型设计。

4、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要求,对于农村电网总结出了一系列计算指标,这些指标是:①系统平均停电频率指标 (SAIFI);②用户平均停电频率指标(CAIFI);③系统平均停电持续时间(SAIDI);④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CSIDI);⑤平均供电可用度指标(ASAI);⑥平均不可用度指标(ASUI)。

5、在城市电网规划导则中,对于供电可靠性曾提出了N-l准则,也称为供电安全准则,其具体含义是:(1)高压变电所中失去任何一回进线或一组降压变压器时,必须保证向下一级配电网供电。(2)高压配电网中一条架空线路或一条电缆线路,或变电所中一组降压变压器发生故障停运时:1) 在正常情况下,除故障段外不停电,并不得发生

电压过低和设备不允许的过负荷;2) 在计划停运的情况下,又发生故障停运时,允许部分停电,但应在规定时间内恢复供电。3)在低压电网中,当一台变压器或电网发生故障时,允许部分停电,并应尽快地将完好的区段在规定的时间内切换至相邻电网。

6、农村电力负荷的特点及新特点1有很强的季节性。2地区性。3利用小时少。4排涝负荷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不同。5负荷密度和功率因数低。新特点 :(1)农业排灌用电增加了新领域。(2)乡镇企业用电量显著增加。(3)负荷随季节波动幅度减小。(4)农村生活用电不断提高

7、最大负荷Pmax、最小负荷Pmin以及平均负荷p称为日负荷曲线的特征值,这3个特征值将日负荷曲线划分为3个负荷区,最小负荷以下称为基负荷区,最小负荷与平均负荷之间为腰负荷区,最大负荷与平均负荷之间为峰负荷区。

2、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即Pmax/Pmin,称为日最小负荷率(用β表示),它反映负荷的变化幅度,其值越小,则变化幅度越大。

3、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即 p/ Pmax,称为日平均负荷率(用γ表示),该值反映日负荷变化的不均匀程度,其值越小,表示日负荷均匀程度越差,设备利用率低。

9、农村电网的灰色预测(会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最大,最小值)1白色系统:内部结构及参数已知的系统2黑色系统:内部结构及参数未知的系统3灰色系统:内部结构及参数部分已知

10、电源规划的步骤:(1)根据规划县电力负荷的发展水平、分布及现有发电站和区域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进行初步的电力电量平衡,算出规划期内电力电量余缺情况,以及在规划年限内需要增加的发电设备总容量或电力系统供电的容量。(2)根据国家的能源政策,结合本地区动力资源情况和现有区域电力系统的分布,提出几种电源布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3)根据推荐的电源布点方案,再进行电力电量平衡,以便按照逐年的负荷发展确定电站装机容量、进度和变电所的建设规模。在电力电量平衡中,区域电力系统供电方案以电力平衡为主、电量平衡为辅;小电站(火、水)供电方案,均应进行电力电量平衡。(4)在电力电量平衡的基础上,进行无功电力平衡、确定补偿容量、选择无功电源。

11、电力电量平衡的内容:规划地区电力电量平衡是地区用电需要与地区发供电能力之间的平衡。其内容包括:确定规划地区供电综合最大负荷;发电容量和备用容量,水火电容量的分配;确定本系统逐年装机以及需要由区域电力系统供给的电力。

13、小水电站联网运行规划问题1).要合理选择联网方式:(1)要升压联网。(2)要尽可能专线联网。(3)联网点最好选择在变电所或配电所。 2).要正确选用同期装置;小型水电站常用的并网同期装置是暗灯法手动准同期。在有条件的地方,尤其是专线联网,应该选用ZZB系列自动准同期装置。3).要重视无功电力电量的平衡。有许多小水电站只注重有功出力,不重视无功电力电量的平衡。殊不知,无功出力不足,不但严重影响电压质量、制约有功出力,而且与大电网结算时,无功电量不足,导致罚款严重,大大减少了发电收入。增发无功:

1、增强励磁

2、提高空载电压

3、改变变压器分接头

4、加设电容器补偿 4).继电保护要配备恰当 (1)应该选用本身带有保护功能的DWl5型或DZ

10、DZ20型自动开关作发电机的主送电开关。禁止使用隔离开关直接送电。(2)短路保

护既要考虑外部短路时主开关的动作电流,还要考虑发电机定子或机端短路时由电网提供短路功率时的主开关动作电流,同时,短路保护的动作不仅要跳开主开关,还应联锁灭磁。(3)水电站的继电保护动作值和动作时限都要与电网的保护相配合,以保证保护的选择性。(4)要重视甩负荷保护。事故时,发电机主开关跳开瞬间,由于甩负荷会使发电机组飞车,一是出现过电压使绝缘损坏,二是巨大的离心力会产生机械损坏。对这种情况的抑制,可以增加过电压保护作用于灭磁,另外,利用主开关辅助触点 动水阻防止飞车,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14、小型水电站枯水期柴油发电机组的选配问题1).机组配套形式(1)20KW以下机组,是否由同一厂家提供,可依实际情况确定。传动方式可采用三角皮带、平皮带。(2)40kW及以上机组,必须由同一生产厂家成套供应,以确保机组质量。传动方式应采用直接传动,以提高运行效率。

2).机组转速的确定单机容量在250kW以下者,可选用高速柴油机组;单机容量在250~500kW者,应选用中速柴油机组;单机容量在500~800kW者,应选用低速柴油机组。

3).发电机额定电压的确定 单机额定容量为320kW及以下的同步发电机,几乎全部是额定电压为400V的低压发电机;而单机额定容量为400、500、630、800kW的同步发电机,既有额定电压为6300V的高压发电机,也有额定电压为400V的低压发电机。从农村现有经济条件和承受能力出发,并结合农村现有的技术条件,编者认为,作为枯水期农村小水电供电不足的补充电源的柴油发电机组,当其单机额定容量为630kW及以下时,都应优先选用额定电压为400V的低压发电机组 4).机组额定容量的确定:根据负荷及电网缺电情况,可以确定所需要设置的柴油发电机组总容量和机组的台数(一般2台),然后根据单机容量大小及前面所述的原则,选定柴油发电机的额定转速。

16、太阳发电系统的优点(1)太阳能的清洁性。(2)太阳能的广泛性。(3)太阳能的分散性 (4)太阳能的间歇性。(5)太阳能电池寿命长

17、小型变电所的优点(1)农村小型化变电所建设占地面积小,仅为常规变电所的1/3左右。(2)基建工程量小、施工方便、周期短。(3)总工程投资减少,仅占常规变电所的2/3左右。(4)延长了设备的检修周期,改变了原来每年一大修、半年一小修、平时临修不停的现象。(5)简化了结线方式。 (6)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18、农村变电所的发展要求。(1)既要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又要适合我国的国情,走自己的路。(2)研究新技术和开发研制新设备,要结合农网实践,做到技术上先进、安全可靠、检修周期长。(3)农村变电所的总体布局,要注意节省投资、维修方便

19、小型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对35kV和66kV侧进线为2回及2回以下时,宜采用桥式接线、线路变压器组接线或线路分支即T形接线;而10kV侧当出线为6回时,可以采用单母线接线,当出线为6回及以上并有两台主变压器时,宜采用分段单母线或简易分段单母线接线。

20、规划小型变电所远动装置时首先应该考虑的对远动装置的三点要求:(1)可靠性 (2)实时性 (3)经济性

21、“四遥”小型变电所的功能1遥测:用于模拟信号的采集,如:母线电压、线路电流、变压器的有功、无功、频率采集等;

2、遥信:常用于开关状态量的采集,如:继电器触点闭合或是断开,开关的位置信号,保护装置动作信号,调压变压器抽头位置信号;3遥控:常用于断路器的分合与控制;4遥调:常用于有载调压变压器抽头的升降调节。

22、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规划方案远动监控和保护分离式系统1)远动、监控和保护的分离式的配置2)分层、分布结构。分层结构是将系统分为变电所层和间隔层。

23、影响变压强容量的因素变压器的负荷状态、负荷性质、负荷增长情况、地区电价、年损耗小时数、变压器价格、变压器的过载能力等,对变压器最佳容量的确定和对现有变压器运行状态的考核均有一定的影响。

24选择电压等级应考虑的因素有如下6项:①国家电压标准;②本网的电压系列;③简化电压等级;④全网经济效益;⑤设备制造能力;⑥电压等级的发展。

25、配电网的容载比是指配电网设备的额定容量Se与所供年平均最高有功功率Pmax之比

26、变电容载比分析 220kV:原Rs=1.8~2.0,修改后Rs=1.6~

1.935~l10kV:原Rs=2.2~2.5,修改后Rs=1.8~2.1

27、线路长度与变压器容量比例的合理配置比例的计算依据有二:一是不同电压等级电网的允许供电半径已给定;二是电网允许损失百分率已给定

29、负荷距结论(1)农村配电线路的布局是否合理,对线路的基建投资、年运行费用、电能损耗、导线材料的消耗量以及电压降等技术经济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而线路的总长度和总负荷矩对以上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在平原地区按面积均匀分布的农村负荷,变电所内引出6根干线(干线之间互成600角)、供电范围接近圆形(即按六角形的供电范围),有着最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即方案S的布局是最好的)。(3)为了使干线上的电压降减少,并有较好的经济效果,支线应在干线同一侧的近电源处引出,并与干线成500~800的角度。(4) 导线的截面积应按经济电流密度进行选择,并按机械强度校验。(5)上述结论对于干线为分段等截面的情况也是近似适用的。(6) 在进行配电线路布局时,按上述原

则,根据具体情况略有变动,仍旧可以收到相当大的技术经济效果

34、为什么TT系统和TN-C不能并存?在同一低压网中,若TT系统和TN-C并存,则势必使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两种防护措施也并存于电网之中,这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35所谓TN-C系统,实际上就是常说的保护接零系统。其目的是:当受电设备的外壳漏电时,正如图7-7所示,相线经过设备外壳,中性线构成回路,因此,形成单相短路。当设备距电源很近时,线路的阻抗小,单相短路电流很大,继电保护所动作的开关或熔断器可迅速地切断电源

38、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1).改善设备的利用率 2).提高功率因数可减少电压损失 3).减少线路损失4).提高电力网的传输能力

39、低压无功补偿的目标是实现无功的就地平衡。通常采用的方式有三种:随机补偿、随器补偿、跟踪补偿。

推荐第6篇: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于2005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这一规划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是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国内需求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交通现代化目标的客观需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不同于一般布局规划,重点突出“建设”两个字,是具体建设任务的一个集合,也就是将不同建设时期的建设任务汇集起来,在明确目标、规模和时序的前提下,量力而行地落实建设重点。

一、指导思想。

根据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更完善的公共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区域差别,不断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宗旨,强化各级政府和交通部门的责任和义务,按照“政府主导,分层负责;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养并重,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城镇化进程,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供良好交通基础条件。

(一)坚持政府主导,分层负责。在中央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的同时,明确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社会各方共同参与,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二)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出行的实际需要出发,综合考虑国土资源有效开发和当地山、水、林、田的综合治理,与城镇化发展要求和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相协调,有步骤,有重点,分步实施。

(三)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需求特点、自然地理条件合理确定发展目标、重点和技术政策。

(四)坚持建设、养护、管理并重。在加快建设的同时,重视养护和管理工作,避免重建轻养、重建轻管的现象。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实现与自然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二、建设目标。

本世纪前二十年农村公路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基本形成较高服务水平的农村公路网络,使农民群众出行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具体发展目标如下:

(一)“十一五”建设目标。

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西藏自治区视建设条件确定);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到2010年,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到310万公里。

1、东部地区: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

2、中部地区:基本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

3、西部地区:基本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西藏自治区视建设条件确定)。

(二)2011—2020年建设目标。

到2020年,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370万公里,全面提高农村公路的密度和服务水平,形成以县道为局域骨干、乡村公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布局合理、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农村公路网,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三、建设重点。

(一)“十五”后两年建设重点。

继续实施县际和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按照业经国务院批准的县际和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方案,从2003年开始实施西部地区县与县之间,中部地区县到乡,东部地区乡到村实现通油路和水泥路,建设总规模约17.6万公里,其中东部地区6万公里、中部地区7万公里、西部地区4.6万公里,国家安排投资500亿元。到2005年底基本实现:东部地区“油路到村”,中部地区“油路到乡”,西部地区“县与县之间通油路”(未含西藏自治区)。

(二)“十一五”建设重点。

在“十五”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农村公路改造工程:

1、东部地区:继续安排乡通村公路建设,全面实现“油路到村”。

2、中部地区:继续实施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全面实现“油路到乡”;基本实现“油路到村”。

3、西部地区:重点建设通乡公路,基本实现“油路到乡”、“公路到村”(西藏自治区视建设条件确定)。

五年时间农村公路建设总规模约81万公里,其中:东部地区约20万公里、中部地区约50万公里、西部地区约11万公里(未含村通公路里程)。

四、建设标准。

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然条件等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的具体标准,原则上,在现有农村道路基础上改造后铺筑沥青(水泥)混凝土。

五、政策措施。

为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实施,各级政府必须把发展农村公路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条件,作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抓紧抓好。

(一)明确各级政府职责、权限和义务,分工协调,共同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省(区、市)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要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国家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有关政策要求,制定本省(区、市)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开展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筹措、落实建设资金;因地制宜地制定技术标准;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管理;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二) 建立国家和省(区、市)级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较为稳定的投资来源,逐步形成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农村公路投资新机制。

1、国家每年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在200亿元以上。

2、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财政投入。

3、继续利用以工代赈资金及其他扶贫资金,加大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的力度;继续争取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支持农村公路建设。

4、积极探索加大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的有效渠道:统筹考虑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的建设资金,推行“以路养路”政策,将建设干线公路缴纳的重点公路工程营业税及收费公路营业税等用于农村公路发展;利用冠名权、绿化权、路边资源开发权等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吸引企业等社会力量投资农村公路;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赠等。

推荐第7篇:发展经济怎能靠吃喝

发展经济怎能靠吃喝

贾亮

某地近日组成检查组进入各大酒店饭馆,对公职人员大吃大喝行为开展明察暗访。就在群众竖起大拇指的同时,一些酒店的负责人却放言这样做会影响当地服务业的发展甚至影响整个经济发展,少数领导干部对此表示默认。

这种论调早已不新鲜。某酒业协会在当地颁布中午禁酒令后就曾反对过,甚至提出:政府规定“禁止公务人员在工作日中午饮酒,明知故犯者,就地免职”是明显的违法行为。不少地方在治理公款大吃大喝时也曾遇到过这样的“责难”。

其实,所谓影响,只是因为这些好制度影响了少数几家酒店的利益;所谓促进,也不过是促进了少数几家酒店的利益。说到底,是一些人在为自己的那点利益鸣不平。这些人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些措施对促进当地服务业和整体经济的良性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对改变党风、政风,提升政府和公职人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的积极影响;对减少不必要的财政开支,建设廉洁政府,多做惠民利民之事带来的积极影响。什么是真正的“影响”和“促进”,群众是看在眼里的,那些少数暂时存有“糊涂想法”的领导干部更要考虑清楚、端正认识。

不难看出,公款大吃大喝的负面效应始终严重制约着一方经济的发展。滥花纳税人的钱,不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上下工夫,只在酒桌上拼“实力”,有哪个大企业会愿意在这样的地方投资?

发展经济不靠吃喝靠什么?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打造诚信透明的投资环境,快捷、高效、轻松的办事环境;风清气正、纪律严明、干事创业的政治环境。这样才能提升投资信心,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把用来吃喝的时间和精力多用在谋划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上;把用来吃喝的钱用在加快发展、改善民生、提供服务上。公款吃喝不能促进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必须要治理大吃大喝之风。

推荐第8篇:破解土地要素制约发展经济

我市着力破解土地要素制约发展经济

提高利用率和集约化水平

“越是形势复杂,越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昨天,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今年要完成工业投资115亿元的目标,尽管新上项目仍受到相关要素的制约,但我市将通过实施“六法”提高“六率”,精雕“空间”,合力破解土地资源要素对发展实体经济的制约,力争在工业投资项目数量和质量上取得新突破。

实施厂房加层法,提高空间率。鼓励企业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让有条件的厂房通过加层加建,增加生产用房。

实施增容调整法,提高容积率。支持企业通过拆迁重建、改建等途径,压缩辅助设施面积,实现扩大生产性用房。

实施盘活存量法,提高利用率。加快盘活存量土地,降低“转而未供”土地数量,为促进企业投资创造条件。建立健全项目跟踪机制,降低土地闲置率,抓好后续服务,加快项目的开工建设。

实施孵化基地法,提高集约率。通过政府投入和市场化运作,建设一批标准厂房,形成小企业孵化基地,构建产业政策、人才交流、技术支撑、金融投资等平台,孵化培育一批有创业激情和创业能力的中小企业主。

实施亩产提升法,提高产出率。鼓励企业实施“低产田”改造项目,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不断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依靠技术更新带动内涵提升。同时,强化企业技术进步与管理提升的联系与融合,放大技改功效,带动内涵提升,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

实施置换合作法,提高节约率。动态发布各类信息,构建土地、厂房等生产要素信息共享平台,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推进企业间的转让、租赁、兼并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互惠互利。

推荐第9篇:第一课 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

第一课 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2、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3、劳动者的劳动

地位:劳动者的劳动是社会生产中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 劳动者的素质与社会生产的关系:

4、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土地要素的特征:稀缺性和不可再生。

5、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6、科技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推动作用

7、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

8、新兴工业化的特征

9、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10、GDP的重要性和缺陷

11、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

12、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如何才能实现

13、积累的含义,他的重要性

14、社会积累资金的主要来源

15、怎样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6、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处理哪几方面的关系

推荐第10篇:《十堰市农村扶贫开发规划》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件

十政办发〔2011〕122号

---------------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十堰市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5年)》

通 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十堰经济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十堰市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5年)》已经市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十堰市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5年)》

为进一步减少贫困,缩小差别,加快推进和谐十堰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0-2020年)》和《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精神,结合十堰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现状与背景

(一)“十一五”时期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五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以解决贫困群众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着力点,不断强化责任,加大力度,创新方式,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减少贫困人口40.22万人,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完成941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贫困乡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主导产业逐步形成。涌现了一批扶贫开发先进典型,创造了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经验,由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十堰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扶贫开发面临困难与机遇。十堰是国家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是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五县一市均为国家

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城区农村贫困落后面貌尚未根本改变,扶贫开发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现有贫困人口89.2万人,贫困发生率33.3%。二是收入水平低,稳定增收难。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499元,比全国5919元少2420元,比全省5832元少2333元 。城乡之间以及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很大。留守农民素质低,开发能力弱,产业扶贫遇到许多新难题。三是基础设施差,制约因素多。通村水泥路覆盖人口仅60%,尚有30%的村民小组仍是砂石(土)路;还有128万人没有实现饮水安全,33万人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灾害频发和生态保护重点区域,生存艰难,发展受限。四是生态建设任务重,政策性限制严。我市属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保护区,国家功能区划分为限制发展区,建设成本高,限制因素比较多。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扶贫开发新的重要机遇期。国家、省新十年《纲要》全面启动,我市整体已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秦巴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区域;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深入推进,库区移民后扶政策及中直对口帮扶水源区力度不断加大;中部崛起和“一城两带”战略的实施,为扶贫开发创造了更多更有利的环境。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提供了制度保证;我市多年来扶贫开发探索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推进“十二五”扶贫开发提供了有利条

件,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市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三)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意义重大。扶贫开发,是我市重大历史任务,是各级党委、政府责无旁贷的政治使命。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承担着打基础、固根本的重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承担着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重任;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承担着缩小差距、促进稳定的重任。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改善民生、缩小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十堰的迫切需要。必须把扶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来抓,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责任,加大力度,创新机制,全力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二、总体要求

(四)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一统三分”战略要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整合政策资源,加大投入力度,以重点贫困村、集中连片贫困区域为重点,以贫困人口为基本扶持对象,把稳定脱贫致富、缩小发展差距作为首要任务,着力提升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着力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和全

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五)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瞄准贫困人口,以促进贫困人口全面发展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措施,帮助解决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和发展中困难,努力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把扶贫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按照“产业第

一、能力至上、基础先行、社会同步”的要求,把发展特色产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提高贫困人口发展能力,摆在扶贫开发的首要位臵,把改善贫困地区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重视贫困地区农村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可持续发展。把扶贫开发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计划生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人口和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同时,积极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通过多种形式,支持扶贫开发工作。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自强不息,真抓实干,依靠自身的力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三、对象范围

(六)重点扶持对象。“十二五”时期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已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全市为89.2万人。重点范围是五县一市三区(即郧西县、郧县、房县、竹山县、竹溪县、丹江口市,张湾区、茅箭区和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的500个重点贫困村(包括325个扶贫重点村、125个老区重点村、50个插花重点村)、25个重点老区乡镇、3个重点插花乡镇。

四、目标任务

(七)奋斗目标。对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贫困乡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努力建成有一定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特色产业,特困人口实现应保尽保,农村绝对贫困现象明显缓解。到2015年,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差别、贫富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实现贫困户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八)具体任务。

1、专项扶贫任务。力争到2015年,完成“六个五”的目标任务,即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0万人,新建改造特色产业基地50万亩,培植扶贫龙头企业50家,完成整村推进500个村,扶贫搬迁5万人(其中生态移民1.5万人),转移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5万人。

重点贫困村达到“八有”:即有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有通畅的村级公路,有通讯、广电设施终端,有综合服务社,有标准村级卫生室,有村级办公活动场所,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有坚强的村级领导班子。

2、行业扶贫任务。

——特色优势产业。到2015年,各县市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

——基本农田和农田水利。大力推进土地整理与改造,因地制宜抓好乡村库、塘、堰、渠、窖、井建设和小流域治理,搞好贫困地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到2015年,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贫困家庭,人均拥有0.5亩以上高产稳产基本农田。

——交通。到

2015年,贫困村有一条达到通畅标准的村级公路。

一一安全饮水。到2015年,重点贫困县市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90%以上。

——生产生活用电。推进农村新一轮电网改造,保障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不断提高农村供电负荷率,切实解决少数农村无电问题。

一一生态家园建设。大力实施“五改三建”工程,实施整村推进的重点贫困村,80%以上的宜建农户达到“四位一体”沼气池。

——农村危房改造。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到2015年,力争让每户贫困农民都能住上安全房。

一一教育。到2015年,贫困地区学前一年教育普及率达到85%左右;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左右。

——医疗卫生。到2015年,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健全,达到标准化要求,医疗设施、基本药物配备齐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巩固完善,农村基本药物体系比较健全,群众就近就便能够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公共文化。到2015年,基本建立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已通电20户以下的自然村广播电视全覆盖,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行政村基本通宽带,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信信号基本覆盖。乡镇有综合文化站,80%以上行政村有文体设施。

——社会保障。到2015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临时求助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基本完善。

——人口和计划生育。到2015年,力争重点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妇女总和生育率控制在1.8以内,稳定低生育水平,重点县出生人口特别比趋向正常。

——林业和生态。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8%,生态植被进一步改善。面源污染有效治理,水源区水质安全明显提高。

3、社会扶贫。广泛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扶贫事业,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共同脱贫致富。到2015年,基本形成定点扶贫、协作扶贫、军队扶贫、社团扶贫、企业扶贫“五位一体”的社会大扶贫工作新格局。

五、工作重点

(九)实施“五大工程”。坚持把整村推进作为扶贫开发的主要方式,走“兴致富产业、建生态家园、创新文明新村”的扶贫开发路子,积极探索连片开发扶贫新模式,着力抓好“五大工程”。

——产业扶贫工程。坚持产业至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化经营为载体,以区域产业规划为依托,以结构调整、土地整理、改造升级为重点,壮大产业规模,打造特色品牌,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培植专业大户和中介组织。重点围绕全市特色产业“四个百万工程”(即百万亩茶叶、百万亩中药材、百万亩核桃、百万只山羊),扶持贫困村兴建、改造特色产业基地50万亩,重点村达到人平一亩高效经济林园,扶持重点扶贫龙头企业50家。努力形成“县有支柱产业、乡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项目”的新格局。

——生态家园工程。发挥行业扶贫优势,整合政策资源,以“五改三建”(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栏,建沼气池、建安居房、建致富园)工程为重点,全面治理脏、乱、差现象,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基本消除贫困户住危房现象,基本解决贫困村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收视难、安居难等问题,提升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和水平,使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文明新村工程。结合整村推进,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村级文化生活,提高村班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增强村级自我管理能力,努力把重点贫困村建成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能力提升工程。把增强贫困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大计,按照“计划指导、资金到县、培训到户、直补到人、部门协作、全程监管”的改革要求,完善雨露计划管理方式,重点培训有转移愿望的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着力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对存量劳动力有选择性地进行短期技能培训。力争每年培训1万人,五年培训5万人,带动20万人脱贫致富。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传统产业技术提升、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培训,逐步使每个贫困农户至少有一个科技明白人。积极开展扶贫干部培训,重点抓好村支部书记及各级扶贫业务人员培

训,提高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能力。

——扶贫搬迁工程。把扶贫搬迁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以生存环境条件最恶劣地区为优先地带,以“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为根本着眼点,总体规划,分批推进。对生存环境特别恶劣、扶贫难度特别大、投入成本特别高的村,逐步探索整村(院)扶贫搬迁、集中安臵的模式。五年完成5 万人扶贫搬迁和1.5 万人的生态移民任务。

(十)打造“六个扶贫开发示范区”。

——秦巴山区连片开发示范区。争取国家早日启动秦巴片区连片扶贫开发试点,高起点编制专项规划,采取特殊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实施综合治理,全面改善区域发展环境,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增强重点贫困县市经济综合实力。

——全省脱贫奔小康示范区。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试点县(市)三年发展取得明显变化,五年建设成为全省脱贫奔小康示范县、山区新农村建设先进县”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争取相关政策,抓好项目建设,全面推进试点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力争到2013年,实现整体脱贫奔小康目标,成为全省脱贫奔小康的先进试点县(市),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争当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的“排头兵”。

——竹房城镇带扶贫示范区。围绕“竹房城镇带”建设

的总体布局,将扶贫开发与城镇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贫困村、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扶贫搬迁和生态家园建设为切入点,以完善公共服务为重点,全面提升产业水平,改善环境面貌,增强综合实力,努力把竹房城镇带打造为全省山区城镇化扶贫示范区。

——十堰汉江生态经济带扶贫示范区。围绕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的总体部署,以服务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和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为重点,妥善处理扶贫开发与水源区生态保护关系,积极探索解决生态脆弱区扶贫攻坚问题。通过加强生态建设、发展生态产业、开展节能减排、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等综合扶贫开发措施,加快建设汉江生态扶贫示范区。

——革命老区重点扶贫示范区。以25个重点老区乡镇、125个老区重点村为主要区域;以培植主导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社会事业为重点;把老区建设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整乡推进连片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优先安排老区重点乡镇的整村推进和整乡推进,实行老区政策、扶贫政策和其它专项政策的有效叠加。积极发挥老区建设促进会和扶贫基金会服务老区的独特作用。力争到2015年使重点老区乡镇贫困村群众的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通讯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城区农村扶贫开发示范区。加大城区农村扶贫力度,按照稳定增收发展产业、转移培训促进就业、消除危房安居乐业的要求,着力抓好城区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贫困人口转移培训及危房改造,积极推进城区旅游扶贫,加快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整体脱贫,缩小发展差距,努力把城区农村建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扶贫示范区。力争到2015年,城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50%以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基本实现转移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基本得到完善,贫困户住危房现象基本消除。

六、政策措施

(十一)完善专项扶贫政策。

——积极争取国家、省扶贫政策支持。抢抓新一轮扶贫开发机遇,捕捉信息,加大力度,针对性地做好国、省各类扶贫试点项目争取工作。着力争取国家尽早启动秦巴片区扶贫开发试验区建设,深入抓好国家连片开发、互助资金、彩票公益金、科技扶贫,以及扶贫贴息贷款、老区片区开发、插花乡镇等试点项目,加强项目库建设,努力做到实施一批、报批一批、储备一批。到2015年,力争国家、省扶贫试点项目基本覆盖各县市区。

——完善扶贫投入机制。以县(市、区)为单位,以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为抓手,切实发挥扶贫资金的引导作用,整合各类政策资源,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

性质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加大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投入力度,形成扶贫开发合力。确保重点贫困村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不低于100万元,整合资源投入达到300万元以上。

——加大扶贫开发投入。把扶贫专项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市级财政扶贫投入应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力争逐年有所增加,重点用于城区农村扶贫开发。各县(市、区)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每年安排本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不低于上年度国家、省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的10%,并实行专户专项管理,重点用于解决本地贫困乡、村和贫困农户的贫困问题。

(十二)整合行业扶贫政策。

——加大行业扶贫投入。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各行业职能部门作用,切实把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加大贫困对象的扶持放在突出位臵。各行业部门在安排项目、资金时要向贫困地区、扶贫对象重点倾斜,贫困村、贫困户涉及的道路、水利、安全饮水等公共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由各职能部门优先安排。

——认真落实国家、省扶持贫困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市县(市区)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省出台的关于支持贫困地区、企业及农户发展的财税、投资、金融、产业扶持、土地使用、生态建设及人才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对扶贫项目在资金扶持、税费减免、手续办理、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支持。

(十三)广泛组织社会扶贫。充分发挥社会扶贫作用,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

──对口帮扶。积极争取中直、省直单位加大对口帮扶重点贫困县力度。深入开展市、县(区)直部门、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医疗机构结对帮扶贫困村。各帮扶单位制定年度帮扶计划,组织帮扶专班,将帮扶措施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坚持实施“1321工程”,每名县级领导带领3个以上部门,连续2年帮扶1个重点贫困村完成整村推进任务。

──村企共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建立互惠互利、共建共赢的机制,开展“百企联百村”等多种形式的村企共建活动,动员企业到重点贫困村兴建基地、联办企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实施整村推进打好基础。

──军队扶贫。把驻十堰部队作为推进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作用,把地方扶贫开发工作所需与部队所能结合起来,组织开展部队定点挂钩扶贫、军地联合培训、军民共建文明新村等活动,进一步推动和加强驻军及武警部队参与扶贫开发工作。

──结对帮扶。坚持党政机关党员干部与贫困户实行结对帮扶制度,帮助制定脱贫致富规划、提高素质能力、解决民生问题,扶持致富项目,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社团扶贫。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工商联等社团组织,结合各自职能和特色,开展创业就业扶贫行动、青春富康行动、巾帼致富促进行动、科普示范扶贫行动、残疾人扶贫、工商企业家扶贫等行动,发挥老促会、扶贫基金会、扶贫协会、慈善总会等社团的组织和桥梁作用,引导多方资源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动员和组织志愿者到老区贫困地区开展扶贫济困活动。

(十四)强化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强化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实行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专户专账管理,完善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开展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强化各级扶贫、财政、发改等部门职责,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完善扶贫资金审计制度,定期对扶贫资金进行全面严格的审计,对检查、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报,坚决纠正,依法严肃处理。

(十五)加强扶贫统计与绩效评估工作。建立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加强重点贫困县市贫困监测。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统计与贫困监测制度,不断规范相关信息的采集、整理、反馈和发布工作,更加及时客观反映贫困状况、变化趋势和

扶贫开发成效,定期开展扶贫绩效评估,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七、组织保障

(十六)认真落实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按照“省负总责、市州主导、县抓落实”和“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完善扶贫工作机制。继续实行扶贫开发党政主要领导责任制,切实强化县(市区)党政领导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对本地扶贫开发工作负总责、亲自抓,明确领导具体抓。进一步完善扶贫绩效考评制度,将扶贫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作为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切实强化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职能,将部门专项扶贫和社会扶贫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定期检查、考核、表彰。

(十七)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纳入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把参加基层扶贫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途径,把有责任感、事业心强、年富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同志充实到基层干部队伍中去,特别是要选好村一级的带头人。不断提高基层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形成能够带领群众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切实抓好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拓展服务功能,深入做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致富群众的工作。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增强村级组织“有钱办事”

的能力。加强贫困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健全完善“一会两票”民主决策管理机制,积极推进村民自治,大力实行村务公开,抓好综合治理,为扶贫开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十八)加强扶贫开发工作机构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扶贫工作机构的领导,帮助解决机构设臵、人员编制、经费安排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重点县市每个乡镇要配备一名专职扶贫干事,隶属乡镇及县市扶贫办双重管理。切实加强扶贫部门自身建设,提升能力素质,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

(十九)加强扶贫研究和宣传工作。切实加强扶贫理论和政策研究,对扶贫实践进行系统总结,为完善中国特色扶贫理论和政策体系作贡献。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决策水平和实施能力。加大扶贫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扶贫开发政策、成就、经验和典型事迹,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

第11篇:江西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江西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西省交通厅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

农村公路是我省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开发地区经济,活跃农村商品市场,沟通城乡物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特编制《江西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一、农村公路发展现状

(一)发展基础

“十五”时期,国家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我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结合省情,组织和实施了一大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投资连年大幅度增长,建设成效显著。“十五”期,农村公路完成路面硬化改造38718公里,是“九五”的6.3倍。至2005年底,全省农村公路(含村道)总里程达到111187公里,其中:县道21924公里,乡道28627公里,村道60636公里;一级公路58公里、二级公路2188公里、三级公路4589公里、四级公路43186公里、等外公路61166公里。全省共有1509个乡镇,基本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水泥路。全省共有19821个行政村,有17042个行政村已通公路,占86%,有9764个行政村已通油(水泥路面),占49.3%。

(二)发展环境 发展和改善农村公路交通,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件。中央及我省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视,为农村公路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是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因此,农村公路建设得到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十一五”时期,国家将持续加大对农村公路的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国家资金的引导作用,我省各级政府也将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切实落实配套建设资金。这些都为农村公路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未来一段时期,我省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对农村公路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与此同时,尽管我省加大了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体上看仍滞后于公路的整体发展,“通达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通畅问题”未得到根本改善,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一是现有农村公路等级公路所占比重低,公路通达深度不足,通畅程度相对滞后,路网整体水平不能有效发挥。二是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仍有短缺,主要体现在地方配套资金方面,未形成稳定的来源渠道。三是农村公路的建设量大,任务重。 到2005年底,全省仍有51个乡镇未通沥青(水泥)路,有近300个乡镇级农场、林场、垦殖场没有通沥青(水泥)路,有2779个建制村不通公路。四是农村公路管养不到位,管养主体不清晰,尚未建立长期、有效的养护机制,制约了农村公路的健康发展。

二、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以建设和谐社会为基本立足点,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区域差别;牢牢抓住国家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的机遇,采取得力措施、多方筹集资金,落实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全面提升我省农村公路质量和等级;强化各级政府和交通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切实加快农村公路发展,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城镇化进程,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提供良好交通条件;动员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推动和指导农村公路建设,确保农村公路有序、快速、持续发展,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农村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国家和省市扶持、县乡镇主体投资、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发展方针。各级地方政府要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分层负责,联合建设,共同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出行实际需要出发,综合考虑国土资源有效开发和当地山、水、林、田综合治理,与城镇化发展要求和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相协调,有步骤,有重点,分步实施。

——坚持建设、养护、管理并重。在加快建设的同时,重视养护和管理工作,避免重建轻养、重建轻管的现象。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科技进步,注重交通安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三)“十一五”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加快推进“通达”、“通畅”工程建设,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公路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大力开展农村客运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客运网络化,货运便利化。实现设区市至各县通二级以上公路,乡镇至行政村基本通油路水泥路。农村公路交通面貌将焕然一新、路网结构明显改善,公路的技术等级、通达率、通畅率也将进一步提高。

(四)2020年规划展望

到2020年全省实现所有的乡镇和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农村公路的路网密度和技术等级水平将全面提高,形成以县道为骨干、乡村公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布局合理的、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农村公路网。建立以市、县、乡、村四级客货运站场为网络的高、中、低端相结合,长短途配套,遍布全省城乡的道路运输服务网络。

三、发展重点

(一) “十一五”发展重点

——实施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和行政村通公路、通沥青(水泥)路建设,争取国家投资和优惠政策,对“老、少、边、穷”地区适当倾斜,加大公路通达深度,开展农村客货运基础设施的建设。

——“十一五”时期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总规模6.25万余公里,总投资约155亿元。具体是:农村公路改造硬化5万公里,用于解决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其中国家农村公路改造工程4.5万公里,交通部通达工程0.5万公里,新建砂石路1.25万公里,用于解决行政村通公路问题。此外,以工代赈0.5万公里,支持移民建镇外接公路,扶贫公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路等建设。

——到2010年,实现所有乡镇通沥青(水泥)路;所有行政村通公路,新增通公路行政村2779个,建设里程1.25万公里;96%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新增通沥青(水泥)路行政村9264个,建设里程5万公里。

——全省每个县级城市至少具备一个二级客运站,70%以上乡镇建有等级客运站,75%以上行政村建有招呼站或候车亭。基本形成快速客车网络和快速货运网络,乡镇和通公路的行政村客车通达率分别为100%和95%。

(二) 2020年发展概要

——按照“先通达、后通畅、再网化”的建设原则,继续安排“通达”和“通畅”建设项目,实现“乡乡通沥青(水泥)路”和所有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对已完成“通达”、“通畅”工程项目的地区,结合自然条件,根据筹资情况,逐步安排农村公路路网项目,实现全省农村公路的“网化工程”。

——到2020年,实现所有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新增通沥青(水泥)路的行政村991个;

——到2020年,县城分别建设完成2-3个客货运站,乡镇建成1-2个客货运站。

四、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分工协调,共同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为保障农村公路建设目标实现,强化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及业主,集中力量建设好农村公路,市、县政府应成立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大力协同,围绕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大局,主动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服务,持续保持政府重视、部门协同、群众支持、社会参与的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良好局面和发展势头。

(二)多措并举,积极筹资,加强监管

建立国家和省(区、市)级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较为稳定的投资来源,逐步形成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公共参与的多渠道农村公路投资新机制。在落实好建设资金的同时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合理安全使用。对中央专项资金和国债资金、省里补助资金,必须按规定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三)不断优化设计,提升科技含量,降低工程造价 农村公路建设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条件的地方可一步到位,无条件一次硬化路面的地方可先期通砂石路,二期进行路面硬化改造。要结合农村车辆类型、特征,发展速度和公路使用特点,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路面结构和公路等级;充分征寻沿线群众意见,选定公路线路走向,桥涵位臵和地材种类;要注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避免大改大调或深挖高填。

(四)加强养护管理和路政管理,建养并重,提高公路使用效益

克服重建轻养思想,抓好公路养护管理,对新建公路要及时列入管养范围,配备养护设备,调剂养护经费,推行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推行和完善多种形式的养护承包责任制。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畅通,提高农村公路的服务水平。加大路政管理力度,切实维护路产、路权。

(五)加强对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市场的规范和监管力度,确保工程质量

严禁无资质、无技术、无施工设备和无专业队伍的单位接揽工程,防止工程转包,对公路工程建设实施全程监管,确保公路工程建设依法、按序地进行。结合农村公路的实际,推行工程监理,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机制,保证工程质量。

第12篇: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为了加快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编制本规划。

一、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

十七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各级各部门、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围绕中心、着眼基层、面向群众、与时俱进,迈出了新

步伐,取得了新进展。一是加大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力度,文明礼貌的风气在农村初步形成,农民群众的素质明显提高。二是加大文明村镇建设力度,全市有75个村镇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村镇,23个村镇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村镇,3个村镇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文秘杂烩网村镇工作先进村镇,2个村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三是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建成1个县级宣传文化中心,15个乡镇宣传文化站。四是加大精神文明创建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创评活动。全市共有52.85万农户参加文明户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13万余户,“四户”6000余户。

总的看,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服务“三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是:一些地方认识不到位,“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基层组织领导存在弱化现象,工作力度不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条件非常薄弱;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乡村“脏、乱、差”状况还比较普遍;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科学文化素质还亟待提高。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任务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以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改善生活环境、革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为突破口,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www.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全市农村、集镇普遍建成基础设施良好、环境整洁优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民安居乐业的村镇。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按照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力争在5到10年内使全市50%的行政村、乡(镇)建成县级以上文明村、乡(镇),到2020年将全市60%以上的行政村、乡(镇)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市级以上文明村、乡(镇)。

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突出两个重点: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

抓住三个载体:一是“星级文明户”、“四户”评选;二是文明村建设;三是文明乡镇建设。

发挥四个作用:一是农村党团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驻地企事业单位的骨干示范作用;三是创建单位的结对共建作用;四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作用。

实现五个明显进步:一是以学习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在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上取得新的明显进步;二是在增强农村综合经济实力、尽力改变农村面貌上取得新的明显进步;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群众参与活动的实践性上取得新的明显进步;四是加快村镇规划与建设,在实现城乡一体化上取得新的明显进步;五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在科教文卫体、社会治安上取得新的明显进步。

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几项重点工作:

(一)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精神教育干部群众,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解决农民群众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深入开展民主法制教育,发展基层民主。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八荣八耻”教育,唯物论、无神论和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切实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积极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每个乡镇建设一个综合性文化站,每个村建立一个综合文化室,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巩固“两基”成果。切实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问题。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开展农民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鼓励支

第13篇: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板桥镇白果村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为加快白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稳步推进“农村社区

一、农村社区设置原则 建设”的各项工作,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如下社区建设规划方案。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现有村级建制为基础,所辖区域的村民为服务对象,在中心村建立社区群众(党员)服务站。

二、社区区划设置

根据白果村独特的地因素、社会因素、群众认可度、产业特点、交通状况和文化习俗,创建农村社区建设,争取用2011年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三、建立农村社区的工作步骤

白果农村社区建设在4月底前成立白果村农村社区茅房改建领导小组;5月5日前制定社区改建实施方案,报镇民政办,全面完成改建立新型社区规划任务;从5月开始至2011年9月底前,完成全部改建任务,期间探索制定社区发展规划,各类管理制度,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和管理轨道。

四、农村社区建设标准和功能

标准是:一是茅房改建后、要美观整体清洁、二是改善村民生态环境,对村居、组路、公共设施等村容组貌进行硬化、美化、绿化、净化、亮化。三是切实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深入推进,民主管理进一步加强,村民充分享受民主自治权利。

五、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渠道。本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适用为主”的原则,以上级民政投入为主、村自筹相结合。

六、保障措施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重、要求高,全体村组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到科学统筹安排,确保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一)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为切实加强我村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全村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督促和落实

(二)明确责任,强化工作保障。协调配合镇财政、国土、民政农技、畜牧等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工作。

白果村委会

2011年1月3日

第14篇: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高峰镇王家院村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为加快王家院村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稳步推进“农村社

一、农村社区设置原则 区建设”的各项工作,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如下社区建设规划方案。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现有村级建制为基础,所辖区域的村民为服务对象,在中心村建立社区群众(党员)服务站。

二、社区区划设置

根据王家院村独特的地因素、社会因素、群众认可度、产业特点、交通状况和文化习俗,创建农村社区建设,争取用2012年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三、建立农村社区的工作步骤

王家院农村社区建设在5月5日前制定社区改建实施方案,报镇民政办,全面完成改建立新型社区规划任务;从5月开始至2012年9月底前,完成全部改建任务,期间探索制定社区发展规划,各类管理制度,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和管理轨道。

四、农村社区建设标准和功能

标准是:一是茅房改建后、要美观整体清洁、二是改善村民生态环境,对村居、组路、公共设施等村容组貌进行硬化、美化、绿化、净化、亮化。三是切实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深入推进,民主管理进一步加强,村民充分享受民主自治权利。

五、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渠道。本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适用为主”的原则,以上级民政投入为主、村自筹相结合。

六、保障措施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重、1

要求高,全体村组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到科学统筹安排,确保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一)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为切实加强我村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全村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督促和落实

(二)明确责任,强化工作保障。协调配合镇财政、国土、民政农技、畜牧等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工作。

王家院村委会

2012年4月17日

第15篇:农村扶贫开发推进规划

县桥自弯乡**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

(2011-2012年)

第一章基本情况及贫困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位于**县城西北方,距县城22公里,距桥自湾乡集镇2公里,有12个村民小组,常驻农户261户,1020人,其中男性500人,女性520人;劳动力人口412人。全村总面积7228亩,其中山地面积6070亩,山塘水库2座,耕地面积617亩,其中水田516亩,旱地101亩。2010年村农户人均纯收入800元,其中农业收入420元,非农业收入380元;全村粮食总产350000公斤,其中稻谷225000公斤,人均产粮345公斤。全村年出栏生猪1.2头。全村常年外出打工劳动力200人。全村退耕还林面积500亩,生态林面积800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户250户,参合率95%。村集体经济是空白。

二、贫困现状及原因

(一)贫困现状

1、经济均属自给自足。百姓从事的均为传统农业,人均纯收入1600元。

2、90%的农户均住的是

四、五十年的破木房,少数还是人畜同居。

3、村里40岁还没娶媳妇的有40人,五保户2人,低保户43人。

4、全村人饮水困难。

5、无集体经济。

(二)原因分析

1、村无支柱产业,属传统的农业生产,群众无稳定的收入来源,缺少生产发展资金;

2、农田水利、安全饮水和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劳动成本高;

3、地质条件差,村民安全生产生活缺乏保障;

4、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科学生产和管理水平。

5、位置偏僻,与国家工程建设无缘,又从未扶贫过。

第二章规划目标及建设任务

一、规划目标

通过两年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柏杨村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特色产业形成规模,生态循环农业逐步形成,农民收入稳步增加,自我组织、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明显提高。贫困村面貌发生显着变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布局和范围

1、总体目标。通过两年建设扶贫工作,实现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1600元增长到4000元,水、电、路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根本性改善。贫困人口数由2010年的232人减少到0人。具体见表

柏杨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效益对照概算表

项目内容

单位

2010年末数

2012年末预计数

增减净额

增减

比率

农民地均纯收入

1600

4000

2400

贫困人口数

2

320

232

100%

民政低保人口

43

83

5粮食总产量

万斤

350

620

270

人均粮食占有量

万斤

300

500

200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150

280

130

大牲畜年末存栏数

80

200

120

猪年末存栏数

180

300

120

羊年末存栏数

100

200

100

100%

牛年末存栏数

80

110

30

有效灌溉面积

200

260

60

农村用电量

52000

63000

11000

化肥施用量

200

300

100

沼气池

10

40

30

不通公路行政村数

不通公路自然村数

不通电行政村数

不通电自然村数

不通电话的行政村数

不通电话的自然村数

人、畜饮水困难的人数

1020

600

420

畜数

320

300

20

没有安全饮水的人数

1020

600

420

100%

村小学数

10

1辍学人数

农村科技人员

0

20

20

地方患病人数

0

0

0

参加合作医疗人数

970

970

0

参加新农保人数

500

560

40

特困医疗求助人数

村卫生室个数

0

1

1

基层组织活动室

0

1

1

远程教育

1

32集体经济收入

2、2011-2012年分年度建设内容

2011年建设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修通还村公路2.5公里,总投资40万元;投资30万元解决200户900人饮水问题。

(2)增收产业培训项目:投资20万元,种植200亩烟叶。

(3)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投资26万元,修建村级活动中心。

2012年建设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75万元硬化3公里12个组的公路。

(2)增收产业培训项目:投资10万元养牲猪300头、母猪50头、土鸡2350只、羊100只。

(3)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投资20万元实施40户的改厨改厕、沼气建设。

(4)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投资1万元扶持20人的专业人口培训。

三、建设任务

1、主要建设内容。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道路建设:修建通村公路2公里,大峪-郭家界2公里。

水利:建4个水池,饮水管道6千米。解决150户,600人饮水难问题。

其他:

--增收产业培育项目。大力发展特色增收产业。发展烟叶200亩;发展养殖良种母牛50头;发展牲猪养殖300头;园中养土鸡2350只;山羊200只,形成立体化开发模式,使全村农户根据居住条件和家庭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实现因地制宜发展。着力扶植我村优质稻基地,形成**特色观光农业园。

--人居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实施一建三改,新建沼气池40口,配套三改40户。

--社会事业建设项目。培养科技示范户2户;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0人;组织专家现场对烟叶种植和油茶种植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新建、整修卫生室1个、两层200平方米村级活动中心1个。成立油茶种植协会,培养种植大户40人,养殖大户8人;户户通广播电视;移动电话覆盖率达100%。

第三章资金筹措及效益分析

一、投资来源

预计总投入35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29%;行业部门投入资金2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57%;地方财政扶贫资金6万元,占总投资额的2%;社会帮扶资金34万元,占总投资额的9%;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资金1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3%。在总投入中,基础设施建设占51.5%;增收产业培育占23.4%;环境与生态建设占11.3%;社会事业建设占12.8%。

二、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分析

中央财政投资100万元,其中用于基础设施投入46万元,占总投资额的46%;增收产业培育项目23万元,占23%;环境与生态建设10万元,占10%;社会事业建设21万元,占21%。

三、社会扶贫其他投入情况

社会扶贫及其他投入总额为18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0万元,占5.5%;交通专项资金50万元,占27%;水利专项资金50万元,占27%;卫生专项资金10万元,占5.5%;民政专项资金12万元,占6.6%;环保专项资金8万元,占4.4%;能源专项资金13万元,占7.2%;农业专项资金10万元,占5.5%;国土专项资金5万元,占2.7%;社会筹措12万元,占6.6%。

第四章技术标准和投资概算

本规范中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建设和产业建设项目技术标准以行业部门出台的项目技术标准和市场现行价格为依据。分项目技术标准如下:

一、技术标准

1、基础设施

--道路:根据交通部颁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硬化公路设计速度为20KM/H,设计荷载汽-10级,履带-50,路基宽度4米,泥结碎石路4.5米,水泥路面3.5米,根据地理位置设错车道。最大纵坡度9%,最小平面曲线半径15米。路侧水系畅通。

--安全饮水建设:按照国家2006年12月29日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执行。

2、人居环境建设

--\"三改\"技术标准

改厨:地面硬化:墙身砂灰抹平,离地1.5米贴墙砖,1.5米以上用白色涂料粉刷;灶台、操作台、碗柜、水缸分设,布局合理,同时用瓷砖铺面。

改厕:厕所有门,有条件的分设男女厕所,建浴室,安装热水器;改**冲式厕所,有条件的安装陶瓷大便器,配备水冲设备;内墙用砂灰抹面,有条件的贴墙裙;达到整洁、无蝇、无臭的要求。

改圈:以石板或水泥地板结构为主、每孔圈以3.5m×2.5m为宜,并设宽深为30×20cm的排泄沟1条通向沼气池口。开设通风窗、采光窗,有条件的可安装自动饮水器。

--沼气池建设标准。①执行GB/T4750-2002《户用沼气池标准图集》,采用活动盖式圆筒形沼气池;②按照方便生活,有利生产,美化环境和沼气池、厕所、禽兽圈舍\"三结合\"的原则,尽可能将沼气池建于畜圈下;③池型结构可因地制宜选择混凝土整体浇注或砖混结构;④进出料间中线夹角应大于90度,小于或等于180度,出料间盖板采用标号不低于C15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并在一侧安装提板环;⑤沼气池的施工标准执行GB/T4750-2002《户用沼气池施工操作规程》;⑥设备安装执行GB/T7636-87《农村家用沼气管路设计规划》和GB/T7637-87《农村家用沼气管路施工安装操作规程》。

3、产业发展

--种植业:以低碳有机农业、休闲观光体验为方向,形成一村一品。烟叶种植及油茶,在我村有良好的基础和生产实践,严格按无公害标准栽培,力争通过两年的时间,形成城市居民周末回归农村的一个生态旅游地。油茶种植在县林业局技术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技术要求种植,做好防病防灾工作。

--养殖业:以生猪发展为主,联户成片培植生猪养殖小区,年出栏生猪200头以上。

4、社会事业建设

村委会及村卫生室:维修村委会并添置设施、新修村卫生室面积240平方米,严格按照县统一统计和施工。

科技校训:采取\"三个一\"(即发一本技术小册子,讲一堂技术辅导课,办一个现场培训示范点)和以会代训等形式,对一些重点产业、重要环节,入组进行培训,指导示范。通过培训,使每人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户均有2名掌握使用科技明白人。

二、投资概算

本规划设计项目四大类13个子项目,经测算总投资350万元。基础设施项目6个215万元,增收产业培育项目2个30万元,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2个70万元,社会事业建设项目3个35万元。具体见附表。

第五章保障措施

柏杨村在整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进程中,将加强班子建设、强化民主管理、创新工作机制、拓宽投入渠道、营造良好氛围、发扬优良作风。

柏杨村扶贫开发组织机构由村民选举,领导小组成员实行分工负责,领导小组主要职能是按照群众的意愿和国家扶贫政策编制规划,按规划内容进行项目实施,与有关联村民联系,协调相关事宜,监督工程质量,工程内容与规划是否相符,具体人员名单如下:

整村推进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组长:向延书副组长:郭先岸成员:桂发权、高**、郭先烈

整村推进项目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向延书副组长:郭先岸成员:桂发权、高**、郭先烈

整村推进规划项目实施监督领导小组

组长:高**副组长:肖星成员:向绪银、田运锡、、胡正华;

第六章附图、附表

一、附图

贫困村区域分布图

二、附表

1、纳入规划贫困村基本情况表

2、项目建设一览表

3、投资估算汇总表

第16篇:农村垃圾处理乡规划

大寨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总体规划

(2011-2015)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省各县必须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省治理办《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城乡治办〔2011〕12号)和《泸州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总体方案》要求,特制定如下总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保障公共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为宗旨,不断完善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健全环卫队伍体系,构建运行保障机制,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回收、无害化处理,通过实施农村垃圾有序管理,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卫生状况,努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引导农民快速走上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治理目标。

(二)工作原则。

1.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原则。全乡农村生活垃圾的收运和处置要围绕改善和提高人居生活环境质量、削减生活垃圾污染、保护环境展开,努力构建“城乡统筹、技术合理、能力充足、环保达标”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2.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原则。按照“适当集中、连片治理、区域共享”原则,在场镇(村庄)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人口聚集程度、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生活垃圾成分和性质等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生活垃圾处理场的处理能力,合理选择适合村镇实际的经济、适用、安全的收集处理方式和技术,因地制宜地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处理设施布点实行全县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3.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鼓励和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鼓励垃圾资源再利用。

4.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原则。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群众及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工作。

二、规划年限及范围

(一)规划年限:本规划年限为2011年至2015年。

(二)规划范围:全乡所有行政村。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通过3年努力,全面完成我乡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实现城乡垃圾收运处理的全覆盖,努力提升我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无害化处理水平,大力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努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树立大寨农村新形象。

(二)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试点推进阶段(2011年1月7日至5月31日)。按照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建立“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机制工作现场会作出的“三个月大见成效”的要求,在乡政府所在地的大寨村先行试点。建村垃圾分类池2个,生态处理池1个,人力两轮垃圾车8台,每户垃圾收集桶1个。购清运车辆1台,大寨村8个社每社配备2个保洁员。在全乡三个行政村各建1个再生资源回收站,配置制度、标识、计量器具、消防器材和信息发布设备,初步建立起城乡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工作机制。 第二阶段:深入推进阶段(2011年6月1日—2014年6月1日)。在富民村、向阳村两个行政村实施。在向阳村、富民村建垃圾中转站1个,购清运车辆2台,建村垃圾分类池13个,户垃圾收集桶每户一个。同时抓好垃圾分类人员培训。聘请专业人员,开展垃圾收运处理人员的专业培训,确保垃圾正确分类处置,将可回收物进行资源再生利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资源化。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逐步建立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突出管理体制、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通过以点带面,试点推广,逐步推开的方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全域覆盖。

第三阶段:巩固提升阶段(2014年6月—2015年6月)。乡治理办将各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体制机制建设情况纳入治理工作考核内容,对各地各相关部门实施严格考核。各地各相关部门在总结工作的同时,要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巩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机制成效,实现常态化管理。

四、工作重点

(一)集中治理乡镇结合部生活垃圾。按照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的原则,在广泛动员、充分发动群众的基础上,组织机关、学校、村组干部和当地群众对农户房前屋后、村庄周围、乡村道路沿线及河流沿岸的生活垃圾在4月中旬以前进行彻底治理,并将清理的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处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以后每月组织一次环境卫生治理。

(二)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基础设施。根据各村组实际情况,按照需求合理配置垃圾房或垃圾收集中转设施,实行分类收集,形成全面覆盖镇村组的垃圾收集处理网络。

(三)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各村组环境卫生管理机构,落实工作人员;村组环境卫生管理机构负责环境卫生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并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建立村级保洁员队伍,制定相关制度,实行常态化管理,新增村组保洁员46人。

(四)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处理制度体系。建立和落实好环卫清扫保洁机制,引导自然村实事求是地制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卫生保洁管理制度》、《保洁人员工作职责》、《环境卫生门前双三包责任制》、《卫生评比制度》等相关制度。通过村组细分农户卫生责任区,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制定村规民约,规范和约束村民卫生行为,并定期开展卫生评比活动,对农户进行奖惩,调动农民长期参与积极性,促进保洁工作常态化。制定保洁员管理制度,统一配备服装、清扫工具和清运车辆,统一上岗时间;建立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员动态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对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员的逐级绩效考评制度,制定考核细则,切实发挥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员工作积极性。

五、工作要求

(一)加快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各村要严格按垃圾处理设施布点项目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分年完成项目计划,并纳入目标考核,确保拟建项目的顺利实施。 1.农村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应符合以下要求:

(1)应符合区域性环境保护规划、垃圾处置规划及城镇规划。 (2)场址不应建设在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其它保护区内。

(3)场址防洪应按不低于50年一遇标准设计,并处于水库及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以外;山谷型填埋场汇水面积须较小。

(4)场址需避开的区域是: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坍塌、滑坡及隆起地带;活动断裂带;石灰岩溶洞发育带;废弃矿区活动坍塌区;湿地;未稳定的冲沟等。

(5)场址距离周围人群聚居区应不小于500米的防护距离。 (6)场址应具备一定天然防渗条件,地下水最高水位应位于填埋场场底2米以下。

2.农村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安全及污染防治要求:

(1)应具有防渗、导渗、雨污分流及渗滤液导排收集等设施。 (2)为防止垃圾场自燃,在与周围林区之间应设安全隔离带。 (3)填埋场场地可采用渗透率较低的粘土分层压实,场底压实后粘土厚度不得小于1米,边坡粘土厚度不得小于0.5米,压实密度应大于90%。

(4)填埋场地下水较浅的,应在粘土防渗层底部下1米铺设地下水排水砾石盲沟和排水导管。

(5)填埋场场底防渗层上应设渗滤液排导砾石沟和穿孔导管。穿孔导管最小直径不能小于200毫米,宜选用坚固耐腐蚀管道。为防止砾石嵌入土壤,粘土沟及周边应铺设300毫克/平方米土工布。同时,应根据场底大小确定是否需要支管布置;场底应保持一定坡度,以防止积水。

(6)填埋场应设气体导排系统,导排管应随堆体上升而逐渐增高,所收集到的甲烷气体应尽量采用燃烧方式处理。

(7)填埋场应设雨水收集截洪沟,场内填埋区域和未填埋区域应雨污分流,减少雨水进入填埋区。

(8)填埋场应设储存池收集渗滤液,池容应满足各降雨条件下的储存要求,并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处置,减少污染。为有效减少渗滤液,降低处置费用,应采用分区填埋分区覆盖的方式,也可在填埋区域设置防雨设施。对于景区、水源地等敏感地区,渗滤液处理达标排放困难的,应送城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集中处理。

(9)为保证填埋堆体稳定,填埋场应采用场底逐层填埋方式,不允许坡面直接倾倒方式。

(10)填埋场达到填埋高度后应进行封场处理。

(11)填埋场应做好道路组织,盘山道路应满足重车运输要求。

(二)科学选择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1、大寨村每个社建1—2个生态垃圾处理池,并配备2名保洁员,每周对农户定点垃圾收集池的垃圾进行收集,并按标准进行分类和生态化处理。村建垃圾中转房,配备保洁员和保洁车(每150户左右配1名保洁员和1辆保洁三轮车),每周将各组生态垃圾处理池中无法生态化处理的垃圾收集转运至垃圾中转房,乡镇配备清运车,统一收集场镇及农村转运的垃圾,由乡镇转运至县垃圾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

2.其余村今年采取户定点—组分类—村集中—乡镇填埋方式。即:由各乡镇负责统一收集场镇及农村无法进行生态化处理的垃圾,转运至中心场镇垃圾填埋场或自己设置的垃圾填埋场进行集中处理。

3.推广联户填埋方式。对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的村组,可实行联户填埋,即充分利用农村废弃的红薯窖、砖瓦窑,将其改造为垃圾填埋窖,对不具回收价值的生活垃圾进行就地填埋。

(三)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及分类处置要求。

1.严格执行垃圾收运相关规范。根据《四川省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技术指导意见》要求,按自然村庄150户配1名保洁员,1辆三轮垃圾收集车,1个乡镇按1辆垃圾运输车配备,每10户农户设置1个垃圾箱的标准,在广大农村配保洁员、三轮垃圾收集车、乡镇垃圾运输车、垃圾箱,做到生活垃圾“日收集、日清运”,保持城乡环境干净整洁。 2.严格实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应采用有机物堆肥、无机物填埋以及其它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方式。废铁、废纸、塑料、玻璃等可再生资源应采用回收利用方式处理,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1)垃圾分选及堆肥处理。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鼓励和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鼓励垃圾资源再利用。农村生活垃圾中农作物桔杆较多,垃圾收运应尽量避免收集农作物桔杆,以减少运输和处置的工作量。农作物桔杆及其它有机物的分类主要由农户实施,保洁员监督。对于农作物桔杆及其它有机物可采用堆肥或沼气发酵的方式处理。堆肥处理农村垃圾以分户为主;

(2)垃圾卫生填埋及垃圾焚烧。县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应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保部颁发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运行和监管应分别符合《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建设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厂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93》《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生活垃圾焚烧执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建设标准》、《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维护与技术处理规程CJJ28》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 3.填埋场废弃物入场要求:

(1)为保障堆体的稳定性,避免阻塞渗滤液收集系统,应防止含水量较高的污泥进入填埋场。

(2)未经处理的各类粪便、污水及液体废物不得进入填埋场。 (3)工业废弃物不得进入填埋场。

(4)城市生活垃圾不得进入农村生活垃圾填埋场。

(5)农业废弃物应尽量分选,综合利用,控制进入填埋场。 (6)农村医疗废弃物、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肥料及其包装和其它危险废弃物及废旧电器不得进入填埋场。

六、保障机制

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投入力度,压缩式中转站建设及相应设备人员的配备由所辖片区行政村负责,乡财政适当补助;农村保洁人员工资、农户收集池、分类池、生态处理池以及农村垃圾处理运行成本由所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县财政适当补助。

七、工作要求

(一)深化认识,强化领导。治理农村垃圾面源污染,实行“集中分类,逐一减量,生态处置”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新模式,加快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是当前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途径,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其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部署、亲自督促检查,分管领导要研究制定工作措施,具体抓好落实,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二)加强宣传,广泛发动。各地各相关部门要通过会议、广播、印发宣传资料、制作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舆论宣传,营造出强大的舆论声势,把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工作机制与城乡结合部专项治理行动和“七进”活动等专项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宣传发动,不断提高群众参与程度。

(三)密切配合,统筹推进。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完善协调机制,明确落实责任,形成各方齐抓共管、整体有序推进的工作格局。各乡镇人民政府是城乡垃圾处理机制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健全乡镇环卫工作机构,配齐保洁人员,加快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负责组织本地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生态处理;县住建局对各地垃圾填埋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池、分类池、生态处理池、压缩式中转站的规划选址和垃圾处置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县供销社负责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和农村保洁员的培训工作;县环保局加强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技术指导,负责对各地生活垃圾填埋厂(场)的建设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方面的监督管理;县国土资源局要积极配合做好垃圾填埋场建设的土地审批工作。

(四)加强督查,逗硬问责。乡政府要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情况纳入各村、各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强工作督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

第17篇:农业农村十二五规划

农业农村十二五规划:

抚远县农业农村“十二五”抚远县农业农村“十二五”规划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代化是全县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五增一保”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抚远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呈现出农民安居乐业、人均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实现农业和农

村经济的发展,特制订此“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回顾“十一五”以来,我县各乡镇(场)以“建设新农村”总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切实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为“十二五”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一)主体农业稳定发展,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十一五”期间,全县各乡镇(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全县农业总播种面积达到245万亩,粮食生产保持了基本稳定,全县粮食预计总产50.05万吨。畜牧业实现1.6亿元,年增幅达到13%以上.(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十一五”前四年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5.11亿元,完成土石方18830万立方米,修建农田路86.6公里。综合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建立现代农业园区99个,面积9.87万亩。加快农机应用推广,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264.41万千瓦。进一步健全农机服务体系,提高农机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年底,全县共完成“十一五”期间的绿化造林任务4980公顷。完成国家重点生态林森林管护面积29086.7公顷(全部在抚远林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全县已确权面积3545.4公顷,确权率86.7%,林权证发证率100%。森林覆盖率从“十五”末的12.9%提高到18%。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农业气象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全县建成较为完善的气象业务、科研和服务网络。

(三)农业科技应用成效显著,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十一五”期间,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加大优质良种、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全县引进粮食、蔬菜新品种12个,良种推广面积240万亩,良种覆盖率在95%以上。认真组织实施《佳木斯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全县建成各类农产品基地170万亩,兴办农业龙头企业7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家。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十一五”期间,各乡镇(场)党委和政府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加大扶贫攻坚和帮扶工作力度,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全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5.96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预测数字为8485.5元,同比增长15.8%。“十一五”期间,我县农业农村经济虽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主要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增产不增效、农产品卖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还不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农业生态环境仍显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先进适用农业科技在生产领域的应用不够普遍,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还不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市场缺乏有效联接,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和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体系有待加强;农村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农村工业化步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突出,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现代农业和新农村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围绕《抚远县经济发展“十二五”建设规划(2011-2015年)》

确定的总体目标,突出阶段重点,积极实施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产业优化协调发展的新布局;坚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构建农业支持和保障的新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和健全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新机制,努力加快我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二)基本原则。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应坚持的六条基本原则。一是增长速度、结构优化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实施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要措施,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认真贯彻计划生育、土地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保护和合理开发各种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的原则。充分发挥抚远口岸及黑瞎子岛的区位优势,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积极加强技术经济互利合作,大力提高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外向度。四是坚持充分依靠科技的原则。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农业和农村经济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主的发展路子。五是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政策

倾斜和增加投入,促进生产要素和人才有序流动,加快贫困乡镇及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六是坚持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建设同步推进的原则。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现代化建设的突破口,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计划的总体目标。——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到“十二五”期末,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4亿元,年均递增24%;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农业增加值达到2.2亿元,年均递增15%左右。——农业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明显提高。实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到“十二五”期末,种植业中,水稻、大豆与其它作物种植面积比调整到60∶30:10,养殖业(畜牧、渔业)产值占农业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200万亩高标准商品粮田;加大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完成乌苏镇灌区的建设,新建、续建涝区及田间配套工程6处;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森林蓄积量达220万立方米;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到26万千瓦,每公顷平均农机动力12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60%。——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进一步重视适用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每年引进、示范新品种10个以上。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全县50%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达到“五有”要求。“十二五”期间年度培训农民技术骨干农民3.5万名。——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十二五”期末,继续提高出口蔬菜的外向度,年出口蔬菜数量占蔬菜总产量的65%。寒葱沟镇要抓住“场县共建”的有利契机,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促进产业和乡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农村城镇人口的比重要达到32%。——农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保障体系更为健全。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3500元,年均递增9%以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明显见效,农民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2015年,到抚远镇、寒葱沟镇、抓吉镇、浓桥镇及海青乡进一步加快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抚远镇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率先实现。加快其它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向现代化迈进的条件。

三、“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筑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十二五”期间,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要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实施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着力提高养殖业占农业的比重。按照优质、高效的原则稳定发展生猪生产,形成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根据市场需求和自然资源条件,积极发展优势畜牧品种。积极发展城郊型养殖业,提高畜牧业生产加工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保护和合理开发宜渔水面,在巩固提高渔业现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比重。建立完善畜禽、水产品储藏、保鲜、加工体系。合理调整种植业区域布局,积极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形成特色明显的专业化、集约化的水稻和大豆的优势产业带、产业区。粮食生产要按照稳定总量,改善品质,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高效益的总体思路,在全县粮食生产能力实现80万吨的基础上,压缩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和品质差的粮食品种,大力发展优质作物品种,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适应发展养殖业的需要,积极扩大优质饲料作物生产。抚远镇、抓吉镇、浓江乡及通江乡要积极发展城郊型旅游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扩大设施栽培,稳定“菜篮子”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丰富花色品种,提高产品出口质量和效益。中南部平原区要巩固发展高效农业和绿色农业,不断提高生产的集约化水平。北部丘陵山区要加大资源的综合开发力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积极发展农产品产后加工及养殖业。以浓江河、大力加湖为重点发展水禽生产,规模养殖数量达到2万只,形成区域化水禽养殖产业优势。

(二)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各乡镇(场)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多形式投入机制,持续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到2015年建设以黑龙江、乌苏里江及各主要支流堤防为基础,与大力加湖蓄滞洪区、整治河道、以及排水工程和其它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的综合防洪治涝保障体系,确保城市、重要商品粮基地和村镇居民的防洪排涝安全。因地制宜抓好防洪工程、国土防护、水土保持、灌溉除涝、人畜饮水等项工程及相应的渠系配套建设。发挥市场调节配置资源的作用,逐步推行业主经营机制,调整利益分配关系,探索资源共享,提高效率的市场营运模式。加快气象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加快防洪减灾的现代化决策系统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工程带动,对全县中低产田(地)实行综合治理和改造,提高全县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应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园区的科技含量。加快农机化建设步伐,因地制宜引进、开发、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重点提高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完善农机服务网络,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使全县农业生产条件比“十一五”有明显的改善,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坚持长期稳定林业政策,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改革,逐步实行森林分类经营,调整林业发展结构。把以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主的各类防护林和特用林划为生态公益林。2015到年,规划建设总投资为3691.9万元。有林地面积增加到27131.6公顷,增加19.3%。森林蓄积达到220.5万立方米,增加21%。森林覆被率由18%增加到20%。“十二五”期间规划完成重点公益林造林421公顷,人工营造三北防护林30000亩,封山育林面积34388公顷次。规划建设的西山森林公园一处。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格局。

深入实施《佳木斯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围绕主导产业,加大投入力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发挥粮食资源优势,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培育扶持以粮食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一起上,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择优扶强,到2015年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

业1-2家,提高企业对基地和农户的带动作用。依托主导产业和主要农产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以产地专业批发市场为重点,乡镇综合交易市场为基础,各类农贸市场为补充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培育发展农民中介服务组织和农民贩销队伍,促进农业与商贸业联合,多形式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到2015年,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到70%。“十二五”时期要以培育农业龙头组织为重点,大幅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宏观指导,按照“扶大龙、兴小龙、育新龙”的思路,积极扶持发展加工、市场、信息和种子种苗四类农业龙头企业,增强对广大农户的带动。引导乡镇企业参与创办龙头企业,深化国有农林牧渔场、供销社经营体制改革,转型创办龙头企业,鼓励镇(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大户创办龙头企业,吸引外资创办龙头企业,到2015年,全县创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正确处理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合理调整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配机制。积极探索农民与企业以产品和生产要素入股,采取多种方式合作、联合,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切实增加农民从加工和流通环节获得的收益。探索以订单方式引导农产品生产,形成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格局。依托龙头企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程度,开展农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引进国(境)外优良蔬菜品种、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及管理方法,积极发展外向型、出口创汇农业。

(四)广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十二五”期间,我县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兴农力度,着力提高科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扩散速度,重点开发和推广现代化集约种养技术,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提高农业园区的科技应用水平,加快科技应用的更新。面向农业和农村,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稳定农技推广队伍。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性,鼓励个人以技术要素入股参与开发经营。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与各类专业服务组织开展技术服务,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扩大实用技术培训范围,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造就一支掌握农业新技术的劳动者队伍,提高农村基层管理干部的专业技术水平。

(五)积极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十二五”期间,按照城乡一体、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原则,认真实施《抚远县农村经济强镇发展规划》,重点发展4个对区域经济影响较大的中心乡镇,切实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比较完备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城镇防洪、污染治理的现代化配套市政设施,加强以新能源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深化小城镇综合体制改革,扩大小城镇政府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强化协调与服务功能,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工业和商贸小区建设,促进人口和产业向小城镇集聚,增强小城镇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功能。保护和改善小城镇生态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文化卫生事业发展。结合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商业、饮食服务和旅游等第三产业,积极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在现有基础上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力度,逐步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到2015年,乡镇中小企业要创3—5个市级以上名牌产品。

(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农村经营管理,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坚持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确立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各业承包合同的管理制度,规范合同档案,及时调处纠纷,组织合同兑现。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以专业大户为主的规模服务。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益分配制度。继续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推进经营管理体制创新。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管好用活集体资金。通过开发资源、开展服务、开拓市场,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壮大集体经济。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健全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的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盘活存量资产,化解不良债务。引导和规范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改善管理方式,活跃农村经济,扩大农民就业。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制创新。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引导促进农村资金、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联合,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综合型、网络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经营中的组织协调作用。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民负担执法检查。坚持和规范政务、镇务、村务公开工作,完善决策民主制度。

第18篇: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2013年大田坎村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总体目标,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把社区管理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切入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加强基层基础为重点,解决民生突出问题,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大力推进社区管理的思想观念转变、思路方法创新和体制机制革新,全面提升社区管理的能力水平,为实施跨越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统筹协调、源头治理,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立足乡情、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做到加强管理与创新管理相结合。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贯穿到社区管理和创新的各项工作中,做到管理与服务相统一。做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与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群众满意相衔接。

三、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功能,以解决影 1 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通过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和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全面构建充满活力、平安和谐稳定的新社区。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社区管理服务机制,全面提高社会管理服务能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四、组织机构

1、成立中国共产党大田坎村农村社区总支部委员会,保留并设臵中国共产党大田坎村支部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大田坎村支部委员会。

2、成立大田坎村农村社区管理委员会,保留并设臵大田坎村居民委员会和大田坎村村民委员会。

3、成立大田坎村农村社区“联户代表”议事会。

4、成立大田坎村农村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

5、设立大田坎村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内设便民服务站、文化活动站、关爱帮扶站、社会管理服务站、产业服务站和群众工作站。

五、人员组成

1、总支部委员会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委员5人。试点期间,书记、副书记由乡党委选派干部兼任,委员由4个支部书记担任,并选拔1名年富力强、文化水平较高的同志任总支部委员。

2、管理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委员4人。主任由总支部副书记担任,副主任由原居委会、村委会主任担任,委员由原社区居民小组和村民小组组长担任。

3、“联户代表”议事会按相关规定推荐选举产生。

4、居务监督委员会按相关规定产生。

5、综合服务中心及其内设站工作人员由现有村居干部担任,并按照“居民自治、群众参与”原则组织党员群众志愿服务队。

六、工作职责

1、农村社区党总支及所属党支部的主要职责 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党员大会的决议。

②讨论决定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需由居民委员会、居民(代表)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决定的事情,由居民委员会、居民(代表)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

③领导和推进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支持和保障居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领导居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这些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权。

④搞好自身建设,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负责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3 ⑤负责居、组干部和社会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⑥搞好辖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工作。

2、农村社区管理委员会及(村)居民委员会的任务 ①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②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③调解民间纠纷; ④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⑤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

⑥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3、农村社区联户代表议事会主要职责

①联户代表作为社情民意最直接的代言人,在“两委”的统一领导下代表群众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②联户代表是居民小组长的工作助手和监督者,协助集体开展工作,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三资”管理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代表群众履行监督职责。

③联户代表享有集体事务的知情权,提出议题的提议权,集体财务的监督权,反映问题的建议权。

④联户代表必须履行四项义务:提交推荐户意见建议, 4 按时参加会议,遵守和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执行居民(代表)会议的决定并积极完成“两委”布臵的各项工作。

⑤联户代表大会由全体联户代表、居组干部参加,党员、居民代表列席,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居委会负责召集。

4、农村社区监督委员会主要职责

①参与社区重要居务决策、重要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参加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和列席社区“两委”联席会议。对涉及居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充分征求和听取广大居民的意见,并代表全体居民提出要求或建议。

②参加社区的财务管理,在社区民主理财小组对社区财务进行审核的基础上,对财务公开清单和报账前的原始凭证进行核查,必要时可对财务和一些重要经济活动进行跟踪、了解。

③根据居民代表大会意见或绝大多数居民的要求,就有关问题向社区“两委”会提出质询,对社区干部向居民承诺的事项进行督查,并负责反馈。

④对违反财务管理制度作出的决定、决策和报销单据提出修正建议,必要时可提交居民代表会议表决。

⑤协助和配合属地纪委开展社区“两委”会班子成员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和考核工作,协助上级审计部门做好对社区干部的任中和离任审计工作。

⑥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每年至少向居民代表大会报告一次工作,每半年向属地党委报告一次工作。重要监督 5 事项要随时报告。

5、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主要职责 ①便民服务站

实行“一站式”服务,设党员关爱、民政、计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服务窗口,

②文化活动站

建社区图书阅览室。免费向群众开放图书阅览室,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③关爱帮扶站

对社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残疾人、贫困人口等特殊困难群体进行全面分类统计、分类造册,根据各级政策和社区实际,制定和落实相应关爱帮扶措施,实现关爱帮扶全覆盖。组建党员群众互助帮扶志愿服务队,实现关爱帮扶互助共济。

④产业服务站

组建相应行业协会、经济专合组织,为行业业主、从业人员、群众提供知识培训、技术服务、市场指导等服务。

⑤群众工作站

设民情信息工作室、调解工作室、社区矫正室,负责做好社情民意收集、处理,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好矛盾纠纷调解,及时化解矛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健全监管场所与家庭、单位、社区帮教管理的衔接机制和帮教责任机制,扎实开展社区矫正,严防脱管、漏管,减少再犯罪。

第19篇:湖南省“十一五”农村规划

湖南省“十一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根据《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五”时期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制定和实施新的五年规划,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养殖业发展步伐加快,农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05年,全省农业增加值1255亿元,年均递增4.7%。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主要农产品向优质、安全、多样的方向发展,优势农产品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步伐加快。2005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138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的43%。

——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民生活质量同步提高,农村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18元,年均递增5.9%。

——农业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水利防洪减灾体系初步建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稳步推进,生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气象对农业防灾减灾的业务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展开,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农村金融改革步伐加快,对农村的信贷投入逐年增加。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提上议事日程,保护农民权益问题开始得到重视。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取得进展。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开始打破,农民外出务工环境逐步改善。

(二)“十一五”时期我省农村经济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给我省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我省农村经济自身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一是主要农产品总量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有利于建设大项目,形成大基地,开发大产业;二是生态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三是农业科技力量较强,有利于加快种养业优良品种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四是地理区位较优,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村经济;五是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加快农村

二、三产业和劳务经济的发展。

(三)“十一五”时期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我省农村经济发展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农业投入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不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农业产业化规模偏小、链条不长、水平不高,资源优势难以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基础设施脆弱,社会事业滞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亟待进一步改善;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两级债务沉重,农村协调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导致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或制约因素:一是资源、环境压力难以缓解。农村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不足,质量退化,保持占补平衡的难度加大;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山洪灾害日趋严重;生态环境仍然脆弱,农业污染、动物疫病对农业发展构成新的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二是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推广应用水平不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制约农业竞争力的提高,阻碍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三是体制性障碍仍然突出。农业生产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大,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显现;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短期内难以消除,农业投入缺乏稳定增长的机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我省农村经济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支农惠农政策;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主线,以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为保障,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

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确保现代农业建设迈出新的步伐,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确保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

(二)发展战略。

“十一五”时期,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框架下,实施农业产业化、结构效益、科技兴农、农村劳动力转移、质量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发展战略。其中,根据我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战略选择,把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先战略,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其战略重点是:用产业化的理念和思路谋划农村经济发展,突出产业链条延伸和产品转化增值;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大力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以提高农业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为方向,着力扶持和培育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以增加支农信贷、引导社会资金和引进外资为主渠道,多方增加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与此同时,把结构调整作为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根本途径,把科技兴农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突破口,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把确保质量安全作为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主要着力点,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作为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三)发展目标。

——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800万吨以上,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保持6%的水平;棉花30万吨、油料190万吨、肉类740万吨、水产品220万吨,分别增长61%、35%、18%、23%。

——农村经济发展稳健、结构优化。农业增加值年均递增3%以上;乡镇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0%以上;农村非农产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85%;5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00万人,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农村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60%。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5%;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8;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70元,年均增长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5%,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使260万农村贫困人口解决温饱问题或其收入越过低收入线。

——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力争57%以上,活立木蓄积量达到4.3亿立方米;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00平方公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所有适宜通公路的乡镇通沥青或水泥路,80%的行政村通沥青或水泥路;农村电网改造覆盖率力争达到100%;农村居民安全饮水人口比重达到75%;农村居民生活能源薪柴替代率达到8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覆盖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0%;农村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5%。

三、建设重点

(一)建设优势明显、增产增效的农业产业体系。

按照适应市场需求、突出比较优势、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综合效益的要求,传统产业中巩固提升优质稻、“双低”油菜、生猪等产业,新兴产业中大力发展草食动物、竹木、种苗等产业,特色产业中培育壮大特色蔬菜、特色家禽、特色水产等产业。

——优质稻产业。优质稻面积扩大到3500万亩,优质稻比例提高到53%。重点抓好42个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县(场)的优质稻生产基地建设,形成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格局;着力扶持金健、盛湘、天龙、粒粒晶等龙头企业发展稻米精深加工,年加工优质稻米250万吨以上;加快完善以省中心粮食批发市场为龙头、区域粮食市场为纽带、产区集贸市场为基础的粮食市场体系,年外销粮食突破500万吨。

——“双低”油菜产业。加快推进专用品种集中连片种植,重点建设衡阳盆地和湘西北、湘中等优势区域。以金浩、帅牌、油中王等为重点,打造优质、健康、安全型食用油品牌。“双低”油菜发展到1200万亩,油菜籽产量达到160万吨。

——柑桔产业。按照鲜食与加工并举、突出产后加工的发展思路,以熙可、雪峰、李文、辣妹子、喜阳、泰升等为龙头,提高产业化水平和综合效益。重点发展湘南南岭山区、湘中雪峰山区、湘西北武陵山区等优势区域。

——生猪产业。以提高生猪瘦肉率、商品率和加工率为目标,以正虹海源、唐人神集团、新五丰、先锋集团、伟鸿食品等肉类加工企业为龙头,主攻关键环节,扩大产品外销。年出栏生猪达到8000万头,年加工生猪2000万头。重点建设107国道沿线优势产区。

——草食动物产业。加大品改力度,大力推行圈养,提高加工水平,促进草食动物生产、加工、销售和技术服务的整体发展。以加华、天华等为龙头,大力发展牛羊养殖和加工,以亚华、阳光、光明派派、太子奶等为重点,加快奶制品生产的发展。全省年出栏肉牛达到300万头、肉羊1200万只,存栏奶牛10万头,年产鲜奶30万吨。重点建设湘西南、湘北环洞庭湖、湘中、湘东南等优势产区,形成“南奶、北肉、东西羊”的格局。

——竹木产业。建设3000万亩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基地,抓好洞庭湖区杨树、湘南地区桉树、湘中地区楠竹等速生丰产林基地和浏阳河花木带建设。以泰格林纸、洞庭林纸、湖南人造板厂等为龙头,推进林纸、林板一体化建设,壮大林产工业。林业总产值达到900亿元,其中林产工业产值达到400亿元。

——种苗产业。发挥我省良种科研人才和技术优势,大力推进种苗产业化经营。实施种养业良种工程,提高新品种覆盖率和良种普及率。抓好林木种苗基地建设,提高基地供种率和良种使用率。加快杂交水稻良种基地建设,打造世界级杂交水稻良种品牌。创新经营机制,做大做强一批种苗基地和种苗企业。种养业新品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主要粮食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5%。

——特色蔬菜。适当调减大路菜,扩大反季节、无公害、名特优蔬菜生产。重点抓好食用菌、辣椒、黄花菜、香芋、香姜等特色蔬菜的规模化基地建设,建设洞庭湖水生蔬菜生产基地、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和湘中、湘南食用菌生产基地。蔬菜面积发展到1700万亩,年产量3200万吨,年外销1000万吨。

——特色家禽。依托龙头企业和养殖大户,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养殖和加工,培育形成湘黄鸡、东安鸡等一批地方特色家禽品牌,加快发展临武鸭、攸县麻鸭、武冈铜鹅等水禽品种,重点建设优质家禽基地及环洞庭湖水禽养殖基地。实现年出笼家禽7.3亿羽,禽蛋产量120万吨,家禽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20%以上。

——特色水产。发挥淡水养殖的优势,突出发展名特优鱼类和珍珠、河蟹、中华鳖、乌龟等特种水产。以洞庭水殖、益华、东江鱼、省水产公司等为龙头,实行规模养殖,扩大加工出口。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发展到100万亩,产量达到132万吨。重点建设环洞庭湖等优势区域。

(二)构筑兴利除害、安全可靠的防洪保障和水资源利用体系。

顺应自然规律,调整治水思路,强化以流域、区域为单元的水利规划建设,实现从单纯的洪水控制向洪水资源化利用转变。

——抓好洞庭湖治理。坚持防洪灌排并举、兴利除害结合,继续加强以蓄洪区安全设施、重要堤垸堤防、排涝设施、河湖疏浚、水利血防工程等为主要内容的洞庭湖综合治理。优先实施钱粮湖、共双茶、大通湖东应急蓄洪区建设,启动层山安全区建设试点工程。实施明山、岩汪湖、铁山嘴等47座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使湖区防洪治涝标准得到明显提高。粮食主产区排涝标准达到5—10年一遇。

——加快“四水”治理。实行流域开发与区域治理相结合,加快“四水”重要堤防和防洪控制性工程建设,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继续实施“四水”重要干支流堤防工程,续建皂市、高家坝、洮水等枢纽工程,尽早开工建设涔天河、雷公洞、宜冲桥、凉水口、江源、金塘冲等水库工程,扩建五强溪水库防洪库容。水利工程总供水能力达到450亿立方米。

——加强山丘区水利建设。实行防洪抗旱并举、开源节流并重,提高抵御山洪灾害能力和抗旱能力。重点抓好21处大型灌区、141处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施26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续建完成20处供水水库工程,建设五里牌、长潭河、金滩等农村水电项目,加快小流域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山丘区防灾能力明显增强,逐步解决湘南、湘西、衡邵等三大片易干旱问题。

(三)建设山川秀美、环境友好的生态体系。

按照科学规划、巩固成果、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要求,加强生态保护,实行综合治理,建设生态湖南。

——加大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力度。坚持事前保护和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力度,加强湘西地区生态建设,强化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区、洞庭湖湿地、“四水”上游重点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重点预防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实行控制性保护。

——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继续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突出抓好退耕还林、生态防护林、生态公益林、野生动植物保护、绿色通道等工程,抓好各类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的保护与修复,加强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有效保护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争取将我省纳入国家石漠化治理范围,加大对湘西南地区石漠化防治力度。保护重点生态公益林5643万亩,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森林面积比重达到40%。自然保护区达到126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6.1%。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重点抓好“四水”上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地区的综合治理和洞庭湖区水利血防工程建设。供水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标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86%,湖区血吸虫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重点防控农村工业废水废渣、养殖场畜禽粪便、生活垃圾污水等对农田、沟渠、河道的污染,减少污染源,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推广生态农业模式,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业环境监测和保护,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建设支撑有力、规范有序的农业服务体系。

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原则,实行政府扶持与市场推动相结合,建设和提升支撑有力、服务高效、规范有序的农业服务体系。

——健全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良品种。以优势农产品为重点,以省级种苗基地为龙头、区域种苗基地为骨干、县级种苗基地为基础,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基地、种质资源保护及种子检测、加工、储备设施,选育一批优质、专用、高产、高抗新品种,加快品种更新换代,促进种苗产业发展。在提高农产品良种覆盖率的基础上,农产品综合优质率达到50%。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化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农产品认证等三大体系,突出抓好产地环境监测、投入品质量监管、生产技术规范及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重点建设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库。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养殖量)占比达到85%,基本解决农产品中农药、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问题。

——健全农技推广体系,促进农业新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改革农技推广体制,建立以国家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建设,提升县级及区域性农技推广站的装备水平和服务功能。实施农村科技入户工程,促进农业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健全动植物保护体系,提高对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的防控能力。健全动植物防疫体系,加快建设省、市、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中心(区域站),加强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县乡动物防疫站和动物卫生监督站建设,推广先进实用防疫防治技术。

——健全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服务农业的水平。整合涉农信息资源,重点抓好省级农业数据中心和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集贸市场建设,重点建设10家年交易额50亿元以上、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区域性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引导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建设新型营销网络,鼓励发展经纪人代理、农产品期货等新型流通形式,培育农产品购销大户和中介组织,搞活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商品率达到65%。

——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加强气象为农业服务。加大投入力度,启动省气象防灾减灾预警中心建设,建立相对完备的气象服务体系,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能力。

(五)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的农村人居环境体系。

在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支持建设农村最急需的基础设施,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提高乡村公路通达率和硬化率,实现所有乡镇通沥清或水泥路,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公路,80%的行政村通沥青或水泥路。实施农村电网后续改造工程,农村电网改造覆盖率力争达到100%。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5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小水电、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用上清洁能源的农户比重达到25%。加快发展农村通信,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

——编制村庄规划。坚持规划先行,按照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要求,科学编制县域村庄布局规划,严格按照规划推进新农村建设。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30%建制村的规划编制工作。

——抓好村庄整治。按照政府引导、农民建设、示范引路、分步实施的要求,在抓好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的基础上,启动“千村示范”工程,全省重点抓好1000个左右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20%建制村的村容村貌整治。

四、主要措施

(一)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着力提高耕地质量。把提高耕地质量与保护耕地面积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土地整理,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沃土工程”,保护和提升地力。引导农民多施农家肥,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增加土壤有机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积极防治土壤污染。建设标准粮田50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000万亩,力争全省耕地地力普遍提高一个等级,高产稳产稻田比重提高到50%。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重点建设田间渠道、小型机埠等灌排设施,兴修中小型水库、山塘等抗旱水源工程,开展续建配套灌区的末级渠系建设,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农田旱涝保收能力。开展节水灌溉示范,发展节水旱作农业,提高干旱缺水地方的农业生产能力。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7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6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70万亩。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农业动植物良种选育、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机械研发等领域的科研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巩固发挥杂交水稻育种优势,着力建设隆平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争取建设国家南方水稻研究基地。加快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超级杂交稻技术研究”等重大专项,选育、推广优质稻新品种和超级杂交稻新组合,配套开发节本增效和先进栽培技术,提高水稻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

(二)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中心,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种植业突出优质,提高效益,培育新的增长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扩大优质稻生产,加快超级杂交稻推广,提高粮食的优质率和商品率。改造提升经济作物产业,大力发展以“双低”油菜、高支纱棉花、优质柑橘、优质绿茶、苎麻、烤烟等为重点的高效经济作物,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比较效益。养殖业突出品改,扩大规模,转变饲养方式和营销方式。稳定发展生猪和家禽,加快发展草食动物和名特优水产,支持规范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养殖水平。林业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调整森林资源结构和林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优质油茶、花卉苗木、中药材为重点的经济林产业,加强用材林、工业原料林为重点的商品林基地建设,提高林产品精深加工比重,发挥森林综合效益。

——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抓好邵阳、株洲、益阳等在建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争取新建常德、岳阳、永州、娄底、长沙等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着力建设23个“双低”油菜基地县、12个高支纱棉花基地县、18个柑桔基地县、16个优质茶叶基地县、4个优质苎麻基地县、35个外销生猪基地县、35个草食动物基地县、16个淡水水产品基地县,引导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区域和基地县集中,逐步形成10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

——壮大龙头企业。围绕粮油棉麻、肉奶水产、果蔬茶、竹木林纸、烟草等农业产业链建设,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131”工程。全面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外向度高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力争形成10个年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30个10亿元以上、100个1亿元以上的骨干龙头企业。

——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加工、运销、代销、生产资料供应、农技推广等服务。推广“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经营模式,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纽带、中介作用。重点培育1000家运作规范、带动力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力争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万个以上,入会入社成员占总农户的30%以上。

(三)以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为支撑,优化农村经济布局。

——长株潭地区率先发展现代农业。长株潭地区具备优先发展的条件,要在建设成为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物流中心的同时,大力拓展农业功能。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示范带动,率先发展都市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步伐。

——环洞庭湖地区着力发展适水农业。环洞庭湖地区是我省的优势农业区域,要依托湖区资源,建设规模型农业生产基地。加快发展粮油棉麻、草食动物、特色水产、林纸林板等适水产业,提升水域、湿地的生态经济功能,构建以基地为纽带、加工企业为龙头、流通服务体系为支撑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湘西地区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湘西地区生态环境优越,特色农业资源丰富,要在开发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打造绿色农业品牌。扶持林果茶药、草食动物等特色产业及龙头企业发展,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湘中南地区突出发展外向型农业。湘中南地区具有邻近粤港澳的区位优势,要加强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外向型龙头企业,发展外向型农业。重点抓好粮烟果蔬、畜禽蛋奶等优势产业的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和加工水平,建设成为粤港澳农产品供应基地。

——做大做强县域特色经济。立足县情特点,发挥各自优势,着力培育县域主导产业和特色经济。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限,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四)以非农产业和城镇化为依托,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大力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发展,省里重点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大县,市州、县(市区)抓好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和加工重点乡镇。引导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鼓励乡镇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和农民增收。农产品原值与加工产值的比例由1∶0.66提高到1∶1.14,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达到2500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完善销售网点,改善消费环境,促进农村商业、供销、运销等传统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农村现代物流、连锁经营、中介服务、旅游休闲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发挥农村生态优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使农民从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农村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

——着力培育小城镇经济。按照分类指导抓重点、广辟渠道抓投入、因地制宜抓产业、落实政策抓环境的思路,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改善小城镇环境,降低农民进镇门槛,发挥小城镇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小城镇对周边农村地区的辐射能力和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努力建成100个具有一个特色产业、一个好的镇容环境、实现GDP5亿元以上、镇级财政收入5000万元、非农产业就业1万人以上的重点小城镇。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45%,县城平均城镇人口达到10万,中心镇平均城镇人口达到2万。

——引导发展劳务经济。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改善管理、加强服务”的方针,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合理有序转移,使劳务经济成为农村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和贫困农民技能培训。打造10大劳务输出品牌,建设150个培训输出基地,5年培训150万人,实现全省农民年出省务工超1000万人,年劳务收入过1000亿元。

(五)以湘西地区开发为主战场,加快扶贫开发步伐。

——创新扶贫工作方式。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辅之以救济式扶贫等方式,以20个国贫县为重点,突出抓好整村推进、扶持龙头企业和贫困农民转移培训。

——加快湘西地区开发。在全面改善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水库移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继续把湘西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重点抓好湘西地区开发规划中确定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建设。

(六)以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普及和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快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形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基础网络。

——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加强农村传染病、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提高农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80%的乡镇建成综合性农村文化活动中心。

——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建设,提高农村生殖健康水平和新生人口素质。

——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使新一代农民有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五、政策保障

(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提供投入保障。

——加强对农业的政策性保护。增加农业科研、病虫害防治、动物防疫检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及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稳定、完善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引导市场粮价保持合理水平;调控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和供应,抑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降低自然灾害和动物疫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建立对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合理补偿机制,农业投入向粮食主产区倾斜,扶持重要生态功能区、欠发达地区及贫困地区发展。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增加投资总量。提高财政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预算收入增长幅度,财政新增预算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倾斜,财政新增社会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建立稳定的支农投入增长机制。调整投资结构。财政支农投资重点支持以下领域: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竞争力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直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的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创新投资方式。根据项目性质,采取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财政贴息等多种投资方式,探索新农村建设中民办公助、以奖代投等投入方式,发挥政府支农投资的引导作用。提高投资效率。按照整合政府支农投资的要求,加强各种支农投资的统筹协调,建立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定资金的政府支农投资管理制度。

——增加支农信贷。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确保信用社新增存款的60%以上投入农业,50%以上的农民得到贷款支持。开办农业产业化政府信用协议贷款,促进我省农业政策性贷款的大幅增长。加强银企合作,扩大各类金融机构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信贷规模。

——引导社会资金。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措施,吸引工商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并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确立农民在农业投入中的主体地位。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农民兴办农村公益事业。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多渠道增加农业、农村投入。

——扩大引进外资。扩大农业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外资特别是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吸引战略投资者来湖南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项目。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鼓励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农业交流与合作,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提高我省农业的外向度。

(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供资源保障。

——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提高农村各类用地的利用率。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大土地整理力度,鼓励开展土地复垦和村庄整治。到201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5658万亩,确保5040万亩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

——推行节水灌溉。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加强农业节水示范工程建设,培育耐旱节水农业品种,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推进农用工业技术进步,加强新型农机具的研制和推广,鼓励农民购买农机具。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3800万千瓦,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0%以上。

——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坚持用地与养地有机结合,有机肥与化肥合理匹配,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坚持生物防治与药物防治相结合,科学选择使用农药品种,引导农民科学用药。

——积极发展循环农业。逐步改变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的生产方式,实现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有机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实现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减量化。

——推进农业资源市场化配置。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调整用水价格,运用价格机制抑制多占、滥占和浪费土地,建立能够体现水土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

(三)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体制保障。

——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顺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化解乡村债务。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提高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改革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创新水利经营机制。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健康发展。

——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

——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完善粮食流通体制,加强对粮食市场的调控。加快供销社、农技推广机构、行业协会等改革,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四)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提供组织和法制保障。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加强民主选举、村务公开、政务公开等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引导农民主动参与乡村建设和管理。加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实行依法护农。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把近年来行之有效的支农扶农政策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快健全农业和农村经济法规体系。依法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保障农业投入稳定增长,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民安居乐业。

第20篇:农村河道整治规划

1治理标准的确定原则

(1)与前置性规划文件相协调的原则。对于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而言,区域的总体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流域的防洪规划等规划均属于前置性规划文件,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的标准制定应以前置性规划为指导,一般不应超出上位规划的要求。而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行业规划,在满足规划目标的前提下,规划的标准应从有利于国土资源优化利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角度出发,与相关规划进行协调,使制定的规划方案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更具有可实施性。

(2)与相关标准规范相协调的原则。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涉及防洪、治涝、灌溉、供水、环境改善等多个部门与学科,为了适应规划和专业技术的需要,国家和各行业已颁布了一系列的标准、规程、规范等,以便于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在开展相应规划和工程设计时能够有统一的标准和依据,对规划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依据相关标准规范来制定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的规划标准,不仅能够保证规划的先进性,使拟定的方案更合理科学,而且能够更好的与法律法规、区域经济及相关规划衔接。

2农村河道整治类型划分

(1)防洪排涝治理为主。一个区域的防洪排涝安全是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农业生产活动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规划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到水系的防洪排涝功能。通过对项目区现状情况的分析,对于河道水质相对较好,但堤防护岸存在破损、河道淤积造成行洪排涝能力下降的情况应把规划的重点放在防洪排涝治理上。防洪排涝治理关注的重点应以保证河流的行洪过流能力,保障堤防护岸的稳定安全,要求堤防护岸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能够抵挡洪水的威胁。通常来说,流域中上游区域,人口密度较小,经济活动不频繁,相应的河流水质会较好,例如浙江省遂昌县位于钱塘江流域和瓯江流域的中上游,全县主要6条河流水质处于Ⅰ~Ⅲ类水之间,均符合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旅游生态县,因此遂昌县从治理工程类型上就可以定位为以防洪排涝治理为主的类型。

(2)生态环境治理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地区都很重视河道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兴修了大量的堤防、水闸、泵站等工程,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基本达标。但由于工业企业的发展之后不重视污染的防治,或者是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大量施用,生活垃圾的任意丢弃等等原因,造成了部分农村地区的河流水质变差,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对于这样的区域在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整治时,应把规划的重点放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生态环境治理关注的重点应以控制减少入河污染物的数量,提高河流水体的连通性与流动性,增加水体的纳污容量和自净能力,改善河流水质与生态环境[2]。通常来讲,位于流域中下游的平原地区经济

1 比较发达,工农业生产活动频繁,人口比较密集,河流水质相对较差。如浙江省嘉兴市的桐乡市是国家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市)之一,是浙江省经济十强县(市)和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一,境内水网交织,田地交错,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桐乡市的河道整治工作,一直走在浙江省前列,但桐乡市农村河道水质污染仍较严重,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几乎所有农村河道现状水质均属于Ⅳ~V类,有的甚至是劣V类,不能满足水功能区划的要求。因此桐乡市从治理工程类型上就可以定位为以生态环境治理为主的类型[3]。

(3)综合治理。有些县市由于地形复杂多变,经济发展不均衡,县域内的各个乡镇差异性比较大,有可能不同乡镇的农村河道现状情况差别也较大,部分乡镇符合以防洪排涝治理为重点的类型区特点,部分乡镇符合以生态环境治理为重点的类型区特点,或某个乡镇防洪排涝能力和河流生态环境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县市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综合整治。

3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措施

(1)清淤疏浚工程。清淤疏浚的目的是增大河流纵比降,降低河床高程,扩大河道的行洪断面,确保防洪安全。清淤疏浚的要点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根据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机械设备配置情况以及河道淤积的不同类型,科学、务实地确定河道湖泊清淤计划。河道的清淤疏浚规模主要是确定清淤的深度,即要首先明确河道的规划河底高程与河道的断面型式。河网区和平原区的农村河道底高程可按照本区域或所在流域的水系规划的成果确定,对于农村河道没有明确规定要求的,可参考上一级河道的规划河底高程确定,一般来讲,农村河道的河道等级较低,规划河底高程可略高于骨干河道和重要河道。有通航要求的平原河道,清淤深度应满足航道等级的最低通航水深要求。丘陵区和山地区的山区性河道的清淤疏浚深度可结合防洪排涝分析计算满足河道规划标准要求的过流能力的河道断面,结合洪水位确定清淤深度。清淤后的河道的断面型式应满足岸坡稳定性的要求。对于河槽较宽的河道,河滩地不应随意挖除,因为滩地的切除无形中会增大堤防高度,降低了堤防的安全系数,易造成滑坡失稳。

(2)水系沟通工程。水系沟通的目的是打通断头河、拓宽引排河道卡口段,增加水体流动性、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充分利用河湖水系的调蓄功能,改善水环境。水系沟通的要点是:①“恢复河流故道”尊重自然规律,恢复河湖水系的沟通。②“扩大重要节点”对河道上阻碍过水的构筑物(桥梁、堰坝等)予以改建扩建或拆除。水系沟通工程的主要工程内容有引排水渠道及配套建筑物的整治,阻水桥梁的改造,阻水堰坝拆除或改建为可过水的低堰, 2 涵闸等控制性建筑物的的拆除或改建,池塘、湖泊和断头河的沟通工程等等。水系沟通工程应注意与土地利用规划、乡镇建设规划的衔接与协调。

(3)河道清障工程。河道清障的目的是恢复河道的过流能力,改善河流生态环境。由于河道内违章种植和开垦、违章建筑物、构筑物的修建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河堤植被被破坏,河流过流断面减小,水流不通畅,局部形成回流与冲刷,从而导致河势发生变化,堤防、护岸、护坡、河岸等发生滑坡、坍塌,造成水土流失、河道淤塞等恶劣后果,不但影响了河道行洪、除涝等效益的发挥,同时也加大了河道内的淤积程度;另外人工障碍物阻碍了常水期水流的正常行进,局部形成死水,严重影响了河道景观。河道现存的天然或者人工障碍物比自然条件下形成的河道淤积造成的危害更大,因此农村河道的清障工作是十分必要及迫切的。河道清障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清理河道行洪断面范围以内会造成阻水的灌木、乔木等,违章开垦和种植的农作物、丢弃的固体生活垃圾等,违章占用河流滩地上房屋等构筑物。

(4)岸坡整治工程。护岸整治的目的是稳定河道,防止冲刷。传统的护岸整治多采用混凝土护岸、砌石护坡等人工材料。近年来,河道的护岸整治逐渐开始转为兼顾安全与生态的岸坡防护技术。与传统的护岸相比,生态护岸除了满足防洪工程安全外,同时兼顾了环境美化、促进生物多样性,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提升环境美学价值的功能。河道岸坡植被对于栖息地、自然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可以增加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河道岸坡植被规划时应根据河道常水位、洪水位的变化合理布局。选择植物品种时应尽量利用本地植物为主,尽少引种外来植物,避免外来植物入侵危害。植物品种的选择应兼顾景观需要,考虑能适应不同季节,以及具一定的观赏价值[4]。

(5)堤防加固工程。堤防加固的目的是保护村镇、农田、农居点等安全,降低洪涝风险和损失。对于单独采用堤防防洪的情况,应根据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通过水利计算确定要求河道通过的允许泄量及相应的设计洪水位。对于防洪系统中的堤防,应按照防洪系统中确定的堤防的抗御洪水标准,确定河道的允许泄量即相应的设计洪水位。上下游、干支流堤防的允许泄量要协调。农村河道堤防加固工程可采用流域防洪规划或县(市)的河道整治规划的已有成果。堤线应力求平顺,各堤段用平缓曲线相连接,不宜采用折线或急弯。堤防工程一般应修筑在土质较好的、比较稳定的滩岸上,尽可能利用现有堤防和有利地形,沿高地或一侧傍山布置,尽可能避开软弱地基、深水地带、古河道、强透水地基。堤线布置宜保留适当宽度的滩地,要与河势流向相适应,并与大洪水的主流线大致平行。堤线应尽量选择在拆迁房屋、工厂等建筑物少的地带,并考虑到建成后便于管理养护、防汛抢险和工程管理单位的综合经营。农村河道两岸防护区内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差别较大时,可采用分段保护。

3 (6)截污治污工程。截污治污的目的是改善农村河道的水环境。截污治污的要点在于污染源控制。农村河道主要污染物分为两类,一类为村镇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造成的点源污染,一类为农业种植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造成的面源污染。点源污染可以采用垃圾集中收集、集中处理,污水处理、截污纳管等措施。面源污染可以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耕作方式,包括合理使用肥料、作物轮作及维持土壤养分平衡等。或使用各种缓冲系统,包括河岸带缓冲区,天然或人工建造的湿地,森林缓冲带等。针对河道水质状况的不同,可以采取相应的水质处理措施,如人工湿地、生态塘、生态浮床、曝气富氧、化学修复等等。

农村发展经济规划范文
《农村发展经济规划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