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医院工作总结

医院感染科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8-26 07:34:34 来源:医院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医院感染科工作总结

XX年即将过去,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院感委员会的指导下,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各临床科室医师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发现院内感染能及时、准确报告,同时院感科也加强院感病例上报管理,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加强监测与控制,无院感流行事件发生。常规依托护理部进行消毒隔离质量督查、无菌技术督查并反馈,协同医务科、护理部,配合院领导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每季度在院长的主持下召开一次院感委员会会议,发布一次院感简讯。

院感管理在1至10月份进行了以下工作:

一、根据院感安全生产要求 细化院感质量管理措施

根据医院“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细化了医院感染质量综合目标考核标准,根据综合目标进行督查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胃镜室、检验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又制定了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防治院内感染措施,院感科常规进行督查和指导,防止院感在院内暴发。

二、根据传染病的管理要求 加强传染病的院感防控

在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进一步加强预检分诊台、儿科门诊、内科门诊、发热门(急)诊等重点场所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加大医院感染防控力度,规范工作程序,特别是对全院医务人员以及工勤人员,加强了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治和自身防护知识的培训,严格落实了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三、根据院感管理要求,做好病例回顾性调查

1至9月份,全院共出院的XX例病例,院感科全部进行了回顾性的调查,结果表明:医院感染率1.04%,例次感染率1.09%。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依次为:内二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05%,骨伤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9%,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51%,内一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24%。感染好发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0.30%;上呼吸道例次感染率0.30%;泌尿道例次感染率0.25%;胃肠道例次感染率0.25%;医院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医院感染好发病种依次为:神经系统疾病类,例次感染率10.28%;内分泌类疾病类,例次感染率2.30%;循环类疾病,例次感染率0.98%,泌尿生殖系统类疾病,例次感染率1.39%,肌肉骨骼系统类疾病,例次感染率1.15%,。各危险因素调查发现:糖尿病例次感染率2.91%,慢性病例次感染率1.35%,高龄例次感染率1.27%。前三位院感相关易感因素为慢性病、高龄、糖尿病。

四、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及手卫生监测情况

为规范全院各项消毒灭菌工作,预防院内感染,XX年度院感科加强院感采样监测,对全院各科室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同时加强对手术室、胃镜室、口腔科、供应室、细菌室等高危区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测。全年全院共采样358份,其中空气采样培养56份,物体表面采样培养41份,医护人员手采样培养41份,消毒液采样培养47份,消毒物品采样培养12份,无菌物品采样培养137份,高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24份,合格率100%。本年度市疾控中心对我院进行采样监测23份,合格率100%。

推荐第2篇:医院感染科工作总结

2013年医院感染科工作总结

2013年在院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省、州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院院感科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卫生部新颁布的行业标准,以规范化、流程化管理为目标,做了大量工作,从组织落实开始,到严格管理制度,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全院医护人员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医护人员院感意识,努力促进我院的院内感染管理,将医院内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为医院的医疗质量保驾护航。现将本年度院感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院感管理:

1、我院在感控工作中采用前瞻性调查,今年首次运用了横断面调查,使我院的病例调查工作更加及时可靠,更加科学规范;制作下发了院内感染病人上报卡,要求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及时上报,感控专职人员根据上报情况及时深入临床科室了解相关信息,提出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并监督指导执行。

2、根据卫生部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制度等,结合我院的院情,修订了我院院感的标准、制度并组织学习,使人人知晓,使其在从事各自医疗活动中将有章可循,同时也明确了各级各类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相应职责。

二、质量控制:

1、根据医院医疗安全与质量控制的要求,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根据综合目标进行督查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产房、胃镜室、检验科、口腔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了重点部位、

重点环节的防治院内感染措施,院感科每月进行督查、指导和考核,防止院感在院内暴发。

2、院感科每月根据各部门院感的要求对各科室(包括重点科室及临床科室)进行质控督查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科室并协助进行整改。

三、感染监测:

1、根据院感管理要求,做好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及目标性监测。全年抗菌药物前瞻性调查住院病例数为719例,使用例数为565例,使用率为78.60%。其中外科系统调查278例,使用抗菌药物227例,使用率81.70%;内科系统调查441例,使用抗菌药物338例,使用率为76.60%;目标性监测共计340例,无感染病例,其中导尿管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308例,疝气手术的手术部位感染监测32例,使用抗菌药物32例,使用率为100%,手术部位感染0例,感染率0%;及时完成了院感委员会要求的住院病人院感现患率调查工作。

2、开展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要求,对各科室进行了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采样729份,合格率为100%;其中空气监测94份,合格率为97%;紫外线灯辐照监测393盏,合格率为100%。

3、我科于11月份对全院开展了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调查当日内全院的住院病人为233人,实查225人,实查率为96.6%。无医院感染病例,细菌培养1例,送检率0.69%。

四、教育培训:

1、加强医院感染培训及考核,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计划,全年在医院内进行了8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加人员包括全院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培训内容为: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管理办法培训,无菌技术、手卫生知识培训,科室规范化管理培训,工勤

人员的职业防护及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培训等。新上岗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培训后进行了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院感专兼职人员参加了省、州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医院组织的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证及学分。

五、加强医院医疗垃圾的管理:

加大对后勤保洁人员的宣传及培训力度,提高意识,做到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杜绝混装、医疗垃圾及时回收、回收医疗垃圾用运送工具密闭转运、杜绝倒卖医疗垃圾。医疗垃圾暂存处做好消毒处理工作,医疗垃圾及时与州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交接,禁止倒卖医疗垃圾导致医疗垃圾的流失。院感科定期和不定期对医疗垃圾的管理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全院送交医疗垃圾共计4854袋,约合计9.71吨;州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转移医疗垃圾1606箱。

感染管理科

2013年12月4日

推荐第3篇:医院感染科工作总结

医院

2013年医院感染科工作总结

2013年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支持和大力配合下,认真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根据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及计划,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网络,完善相关制度,细化考核标准根据2006年7月6日卫生部48号令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2013年成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健全了院科两级管理制度及三级感染监控网,调整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增设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二级甲等医院复评为契机,重新梳理及完善委员会、各科室、各岗位及相关职能科室部门的制度及职责,细化各科室医院感染考核标准,并每月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依据考核标准,对各科室进行考核,考核者发现的质量缺陷问题,由考核者当场与责任科室进行反馈。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对质量缺陷进追踪,并督促科室及时整改。

二、医院感染及传染病知识培训及考核

为提升我院重点部门、重点科室的院感质量和专业水平,更为提升自身院感知识,于3月19~21日与供应室护士长参加绵阳市2013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岗位培训班学习。

针对流行性传染病,4月份下发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及卫计委公布的《H7N9禽流感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案》,组织各科室积极学习和考核,平均分在95分以上。8月份分两批次对全院在职职工进行了院感和传染病知识培训,培训结束进行了相关知识的考核,合格率100%,平均成绩96.8分,每人培训7学时。

3月、7月对全院的工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为:病房消毒隔离基本知识、医疗废物、废弃物包装管理、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职业防护。

根据我院出现职业暴露后存在的相应问题及院感控制方面的问题,及时下科室进行职业暴露及院感防控等方面知识培训,现各科室已对职业暴露均能及时上报并能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对发现的院感病人能及时上报。

三、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

1、根据年初制定的监测计划,加强了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点区域的监测。对消毒灭菌效果、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生物、化学监测,并有严格的记录;对不合格的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整改。

2、对供应室灭菌物品进行了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指导其对规范了外来植入物的管理,并有严格的记录。

四、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1、开展前瞻性监测1-11月份共调查206例病人,调查中共发现一例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病例,与医生进行沟通,及时填报医院感染病

例报告卡。

2、医院感染回顾性调查每月第二周对上月出院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8-11月份共调查351例病例,骨科漏报1例带状疱疹病例。

五、6月份对购入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卫生用品、消毒剂进行专项检查,临床医护人员对消毒剂的开启、配制方法规范,使用比较规范,了解消毒液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使用规范、贮存方法规范,都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后处置规范。到药械科索证,结果各证齐全,全部合格。

六、加强院内医疗废物监督管理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及医疗废物管理标准,院感管理部门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并常规督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溃并对工勤人员进行培训,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转运等达到了规范化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

七、手卫生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尤其是预防经接触传播疾病的最主要、简便、经济和有效的方法。因此根据卫生部2004年4月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疾病感染。于2013年6月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表明: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容乐观,对手卫生知识缺乏、重视不够。许多医务人员缺乏对洗手及消毒重要性、指征、方法的认识,未掌握

正确的洗手消毒方法,为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以及工作时常忽略手卫生等。

八、多重耐药菌防控

今年4月我院开展了多重耐药菌的微生物监测,根据《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制定了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由于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因此,除加强重点环节管理、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外,着重强化了预防和控制措施,如:严格实施隔离措施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加强手卫生培训等。并对全院29例多重耐药菌病例都进行了现场指导、督查,使每个科室都能逐渐熟悉多重耐药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九、、规范传染病门诊管理,加强传染病防控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报告制度》,每季度对查阅门诊记录,发现漏报乙肝病例共5例,每月查住院病例,发现内1科漏报1例。在二级甲等医院复评及时重新设置了腹泻、发热门诊,添置了防护设施和消毒设备、消毒药品,完善了各项制度。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疫情。另外也利用各种宣传日宣传各种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如麻疹、艾滋病等。

十、主要存在问题:

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太差、手卫生知识缺乏。

2、医务人员对院感诊断意识不强,时有漏报。

推荐第4篇:三甲医院感染科工作总结

感染科201*年工作总结

201*年在院长及院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正确指导下,一切为一线服务的思想,在全院各科室的密切配合下,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医院感染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向院领导做以汇报:

一、遵照院党委年初制定的工作重点,认真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加强了医德医风的学习,遵守院里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院里组织的各项活动,科室每月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各一次,并有记录。

二、组织机构的调整与制度的完善。根据部分人员变动及工作需要,重新调整以下五个管理组织成员:即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传染病管理委员会、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各部门感染管理领导小组、疫情领导小组。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各相关科室。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工作要求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如高压氧舱消毒隔离制度、呼吸机及其管路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及其管路清洁消毒制度、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制度、医疗废弃物安全管理制度等。

三、为了减少护士表格记录书写时间,感染科重新设计了消毒液浓度配比登记表和监督检查记录表,让护士有更多时间服务与患者,同时也为医院节省了支出。三下一送工作一如既往,疗区有各种报告卡,电话随叫随到,感染科人员24小时开机。

四、为了有针对性的做好院内感染监测,每季度将各疗区院内感染率监测及分析反馈情况下发,以便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七月份开始开展目标性监测。截至十月末共查阅出院病例数为8859例,

院内感染例次数为357例,院内感染率为4.03%(三甲医院院内感染率规定≤ 10%)漏报率为0,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为100%,无菌物品合格率100%。

五、加强了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及手卫生监测。为规范全院各项消毒工作,预防院内感染,将卫生部颁布的六个行业卫生标准 下发给了手术室及供应室。感染科人员每季度对全院各科室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一次,发现不合格及时更换,保证了消毒效果。对重点科室如手术室、供应室等高危区的环境学监测增加了频次,合格率100%。

六、根据我院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对越级使用抗生素者应有上级医师审批单,每季向全院通报抗生素使用情况,为临床科室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七、加强了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感染科对工勤人员进行了培训,使我院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储存、运送、交接等做到了规范管理。

八、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每月对器械科购进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三证进行审核,杜绝了不合格产品进入临床使用。对介入手术室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处理,感染科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九、感染质控小组按年初计划,每月对全院各科室可能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检查四项内容,对存在问题的科室,提出整改意见。感染质控小组每月将督导检查结果反馈给护理部。这样大大提高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意识,使他们真正领会了感染控制的六个字:清洁、

消毒、灭菌。

十、根据传染病管理的要求,加强了门诊预检分诊制度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了发热病人的就诊流程。落实了全院医务人员,特别是门诊部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个人防护措施,杜绝了传染病的蔓延。感染科人员坚持每周一次与检验科,影像中心核对一次传染病登记本,每天自查一次,杜绝了迟报、漏报、瞒报。截止10月末,传染病报告及死亡病例报告率分别为100%,网络直报准确及时。肺结核归口管理落到实处。

十一、今年3月份四平市卫生局授予我院为2009年度结防合作先进单位,感染科科长被评为四平市结防合作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并颁发了荣誉证书。在省里行风检查与医院安全整顿检查中,感染科管理工作得到了检查组的好评。

十二、感染知识培训:

1、感染科专职人员有三名同志分别参加了国家级、省级举办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班学习。

2、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了四次培训。培训内容为:手足口病诊疗及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处理步骤及防范措施、非结核分支杆菌的症状诊断和治疗、对工勤人员培训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年末进行了一次全员理论考试,平均成绩97.5分。十

三、消杀工作;

1、灭蚊蝇;3月中旬就开始每周二次在重点位置投放蚊蝇药品,如下水井,暖气地沟等地点灭杀,有记录并经反馈效果良好。

2、灭蟑螂;今年N科因为陪护人员自行带入被褥等原因,蟑螂在N科泛滥,我科专职人员经20多次灭杀,现在反馈良好,有记录。

3、灭鼠;今年全院集中灭鼠2次。随时发现疫情,随时处理。有记录。

4、终末消毒;专职人员24小时随时进行空气地面消毒工作,包括每个疗区重点部位和隔离诊室。有记录。

5、污水处理;专职人员按要求定期按量进行本院污水处理工作,使污水排放达标。有记录。

十四、计划生育工作在院领导正确领导下,依据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办理在职职工独生子女申报、审核、审批和兑现独生子女费16人。出具计划生育相关证明7人。计划生育药具发放、意外妊娠终止人流术和节育措施取、上环术14人。进行退休职工独生子女奖励费发放人员统计、相关证件审核、名单公示后奖励费发放37人,同时做好相关登记及相关材料留存备案。保证了政策执行落实的程序化、正确性和严肃性。进行计生政策法规、避孕节育知识宣传和政策咨询指导共计97人次。进行计生相关工作记录、登记27人。同人事科、财务科配合协作完成了在职职工独生子女费发放人员的核对工作。初步统计年度在职职工独生费发放人员、保险缴费人员和年度退休职工独生子女奖励费发放人员共计85人。

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仍要继续努力,加强对感染危险因素的干预,使我院医院感染率降到最低。

感染科201*年10月31日

推荐第5篇:医院感染科先进事迹

2019年医院感染科先进事迹-范文汇编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戒子篇》)我们感染科主任***正是这样一位志存高远,追求完美,淡泊名利的人。 厚积薄发硕果累累

***,一位潜心研究感染、免疫和肝病26年的内科医生,抱着“无论身处顺境逆境,经历都是财富”的信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服从组织需要先后在大内科、中心实验室、急诊医学科、家庭医学科、感染科工作,并承担管理职务,在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部门、专业之间不断地砺炼和汲取,使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八十年代初,他探索将电脑技术应用于提高临床管理效率的研究,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八十年代后期他在医院中心实验室工作时,用电镜与核酸技术首次在本省散发性胃肠炎中发现adrv(成人轮状病毒);华东地区甲肝爆发流行时,他负责肝炎病房的医疗工作,从难得的大样本病例中证实肝炎病毒双重感染存在干扰现象;九十年代初在担任急诊科副主任期间,他通过抢救大量的濒死患者及严谨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危重状态下除“五衰”外,还有“第六衰”即免疫衰竭的概念;在担任家庭医学科主任时,他针对肝硬化、肝癌年轻化的现象,研究了家庭聚集倾向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对治疗的免疫应答并提出新疗法;他还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第三年龄”医学保健新观念的传播,并作了大量保健教育的研究……

然而,黄主任对所得的荣誉总是十分淡然,在他办公室角落里堆着厚厚的一摞各级各类获奖证书,他说:“医学研究是责任和志趣的结合,用科学来表达新思想是一种快乐”。他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的第一作者论著论文近四十篇,XX年他受邀在巴塞罗那国际医学会议上作有关《炎症反应综合征免疫学新观点》报告,并获当年优秀科研成果奖。同年,国家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他主编和参编的《临床疾病与免疫》和《21世纪医学高等院校精品教材·微生物》,近年来一直被用作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教材。近十年他主持或主讲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达十二项,他的课堂遍布省内三十余个城市。最近,省卫生厅和省出版局还邀请他编著向国外发行的热带医学科普书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黄主任连续数届担任中国免疫学会浙江省分会常委,临床免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学继续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热爱事业忠于职守

由于感染科病房和门诊涉及到×××个二十四小时运转的独立单元,战线长而诊疗任务重,尤其重大疫情事关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定,黄主任总不放心,常提醒我们“对每一例患者的诊断思考都不要忘记结合流行病学大背景”。夜间医护力量缺乏,他经常很晚还在继续工作,并坚持值夜班,哪里出现问题他总会在第一时间指导解决。

记得一个午夜,急促的电话铃声催醒黄主任迅速奔赴某三级医院:一例来自外省的患者起病突然,濒临死亡,诊断不明。卫生行政部门连夜组织专家会诊,黄主任仔细检查这例不能提供任何疾病背景的特殊患者,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迅速制定抢救方案,提出防控措施,并及时采集了必要的证据。作为国家级和省级感染病监控点的专家组成员,黄主任以自己触类旁通的学识和高度的责任感,为重大病例把好关。他告诉我们:“你的手中是一个患者,而你的肩上是整个社会。”

有位陈姓妇女多年高胆红素血症伴皮肤色素沉着,自理生活困难,十年间曾去过许多地方求医,也曾住过三家大医院症状仍未能好转,她焦虑烦燥,悲观失望,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入住我科。黄主任调集了她多年来求医的十余本病历资料深入研究,尽量选择无创诊断方法,认定是一种慢性病毒感染触发的自身免疫病。通过黄主任的精心诊治,患者一天天好转,出院时患者对大家说:“千恩万谢一句话,我的命交给市一放心!”。

去年,一名来自偏远地区的患者张某连续高热×××多天,颜面浮肿,全身皮疹,肝肾功能受损,钱花了很多,收效却甚微。是脓毒血症,还是出血热?黄主任立即带领科室成员一同会诊,仔细观察患者特殊的皮肤损害,在缺乏病原学实验条件下,果断确定为一种立克次体感染所致,通过治疗,痊愈出院,患者和家属感激不尽。大家说:“我们工作了那么多年第一次认识这种病,跟着主任见识了不少。”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曾经有两名患者及家属在出院时联名写信给政府部门感谢黄主任的人性化医疗带给他们的康复,市卫生局就此在当年第7期《医疗卫生动态》上发表评论员文章,赞扬了感染科的工作。 传播科学造福社会

黄主任经常下班后还在科室读书钻研,他常说:“本世纪人类未曾认识的感染病新发现层出不穷,只有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他不仅学风严谨,而且富含新思想新见解,他早在九十年代初就提出“整体医学分析”法,至今一直告诫我们“多看书,不唯书”,因为客观上并不存在不受其它系统器官影响的独立生理或病理状态,因此实验数据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他的论述曾被《医学和哲学》杂志发表,并被多次引用。

黄主任的查房就像破案,正面论证,反面质疑,层层揭示,引人入胜。他常指出病例中实践和理论的差距,讲述最新的认知,告诫我们“具体病例,具体分析”。疑难病例讨论和科室业务讲课时,他总是谦逊地说,“在临床上没有绝对的权威”,他要求每一位医生都发表见解,并对大家的意见都仔细倾听并指正。黄主任授课逻辑严密含蓄生动,大家常说是“一种知识和艺术的享受”,医科大学的学生们喜爱这位老师的丰富学识和激情风采,喜爱他双语教学的标准外语,南京医大学生在网上评价时称“特别喜欢听黄老师的课,好仰慕他”,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黄主任作为省级学会专业委员会的主任或副主任委员,不仅常被邀请在省市专业学术会议上作精彩的专题讲座,而且他关于医学保健的辩证学说深入人心。近二十年来,黄主任放弃了无数个休息日,应邀为市政府、市委,为教育、公安、卫生等十多个部局系统,为浙江大学等院校和大型企业,为各级老年大学作了×××多场健康科普报告。最近在市委党校作题为“提高生命质量,打造品质人生”的演讲,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正如他所说:“一个医生在战术上应努力治好每一个病人,在战略上应尽力发挥职业的社会功能。”他曾赴浙西山区抗洪赈灾,治病救命;他曾秉公主持医学鉴定,以理服人;他曾受省科委派遣在特警护送下赴特殊地区宣传科学反对xx;他曾应十多个城市有关部门的邀请不辞辛劳讲授医学热点……按黄主任的话说:“一个医生应该融入社会,亲近民众,做一个营造社会和谐的快乐使者。” 情系祖国重任在肩

鉴于本世纪全球数十种新发感染病的出现,黄主任为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新知识新经验,于XX年毅然接受组织派遣,担任中国援非医疗使团驻马里共和国首都的医疗组长。在国外的两年中,黄主任诊断过万余例来自数十个国家不同人种的各类感染病,治疗数百例艾滋病人,会诊过许多少见的疑难病,组织过许多危重病和灾难事件的抢救。他用法语和非洲语的现场病例讲解,让国外同行们频频点头。我们看到经他诊治的各国患者寄来的几十封各种文字语言书写的感谢信。

他在工作之余冒着酷暑深入学校、医院、社区进行性传播疾病的研究,得到了法、俄等国学者和当地同行的积极配合。他应用who推荐但尚未大面积使用的抗疟药物,在亚洲人种和非洲人种各型疟疾患者间进行治疗对照;他调查、测量了上万例次黑色人种的周围动脉压,完成了该区域人种高血压流行病学和心脑血管不良后果发生率的研究。

XX年底他受中国驻外使馆的委托,代表所在国撰写了《与非洲国家合作抗疟议案》并提出“十点建议”,受到了各国政府卫生部门的赞誉,中马友协会长两次以法文书面形式表彰了他的突出成绩。黄主任还多次应邀在驻外使领馆和海外机构讲授热带病防治新方法;当我们读到《健康报》XX年4月28日一篇题为《援外人员的“保护神”——记中国援马里医疗队员***》的报道时,我们深深地感动于他在非洲为挽救多少病重的中国专家日以继夜、给多少困惑的援外同胞心灵启迪和支持,并为一些因为病重而留下遗书的中国人挽回生命

正当他在非洲大地上辛勤耕耘的时候,他敬爱的父亲一位著名的医学教授,在他援非的第二年中秋不幸逝世,想起父亲的教诲“作为一个感染病医生,去非洲工作会有在国内一生都难以得到的收获”并宽慰他不必牵挂父母时,他泪如雨下,悲痛万分,然而他始终坚守在这个崇高的岗位上。国内举行父亲告别会那天,在西非草原上,医疗队全体队员和他一起面向遥远的东方悼念这位医学老前辈。外交使节和非洲同行们纷纷来慰问这位值得尊敬的中国专家。带着深深的遗憾和自责,他在心中默默念着:父亲,儿子远在天涯,重任在肩,不能回国为您送行了!XX年8月7日在卫生部举行的中国援外医疗40周年纪念大会上,省卫生厅代表在发言中介绍了黄主任的事迹,并在会上深情的朗读了他在非洲为悼念亲爱的父亲谱写的词《卜算子·痛别》:心驰故乡月,泪洒异域天,今日慈父欲远行,当知秋夜寒。此去越千山,亲人最挂牵,待到风清月明时,勿忘探家园。今天,无论是我省新一届援外医疗队还是我市赴国外志愿团出征前,都会请黄主任作题为“祖国在我心中”的报告,他总是义不容辞,他说:“人生有挑战才精彩”! 和谐奋进共谋发展

在繁重的临床医疗和公共卫生任务压力面前,黄主任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努力营造科室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他注重现有人才的培养和资源的利用,他强调人文理念和医疗技术的并重,他致力于引导医患间的真诚信任和合作,他主张临床研究的客观真实更重于结果的成功与否。黄主任性格豁达情趣丰富,他写的长篇连载《神奇的黑土地》至今让我们回味无穷。他总是鼓励我们积极参与医院和社会的各项活动,调节心情,陶冶情操。但他对医生护士们工作和观念中的问题决不姑息,他常说“科室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危机感和使命感一刻也不能淡忘”。他时而也会“发火”,但他的批评真诚而有说服力,让我们乐于接受。我们都记得“女人节”来临时,每一位女同胞包括打扫卫生的阿姨都激动地收到主任赠送的红玫瑰;逢年过节时,表现好的同事包括进修医师或临时工也同样开心地收到科室的一份奖励。 回顾两年前,黄主任归国后放弃休假待遇致力于感染科筹建。按照主任“低调起步,高效发展”的建科思想,到今天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我科除承担了繁重的临床医疗和公共卫生任务外,主持并举办了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三项;在各级专业期刊发表医学论文十四篇;主编感染性疾病教材一部,出版免疫学和医学科普书籍各一部;获得杭州市科技成果奖、杭州市医学创新奖各一项;病房门诊的各项指标大幅度上升,构成更趋合理;在卫生部、省、市的数十次工作检查中获的好评……这些与我们主任强烈的事业心和优秀的管理艺术分不开,同时这些精神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这个团队。正如高炎院长所说:“感染科是个和谐的科室。只有和谐才能振奋人心,因为和谐才会发挥潜力,和谐真是种幸福”。

拼搏铸就成功,平凡孕育伟大。我们记得主任的嘱咐:不要浮躁的急功近利,只要执着的脚踏实地。我们深知有了这样的带头人,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推荐第6篇:医院感染科简介

感染科简介

感染内科是医院临床一级科室,通过几代医护人员50多年的共 同努力,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技术实力强的我县感染性疾病诊断、治疗、科研中心。为仪陇县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感染内科设有门诊、住院病区。每天开设专科门诊,由年资高、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应诊,解决门诊病人的诊疗、咨询工作。拥有专门的感染病区,按照疾病种类分区收治病人,病房设施较齐全。

我科拥有医护人员共13人,其中医师5人,护士8人。医师中有副教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护理队伍中有主管护师1人,护师3人,护士5人。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我科拥有电脑肝病治疗仪、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等先进设备用于肝病及顽固性腹水等患者的治疗。

我科是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研究钩体病的基地,具备科研能力。近5年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

诊疗范围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各种并发症;各种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腹膜炎等;艾滋病、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手足口病、水痘、乙脑等;钩体病、疟疾等;败血症、伤寒、细菌性痢疾,流脑等。

推荐第7篇:医院感染科先进事迹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戒子篇》)我们感染科主任正是这样一位志存高远,追求完美,淡泊名利的人。厚积薄发硕果累累,一位潜心研究感染、免疫和肝病26年的内科医生,抱着“无论身处顺境逆境,经历都是财富”的信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服从组织需要先后在大内科、中心实验室、急诊医学科、家庭医学科、感染科工作,并承担管理职务,在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部门、专业之间不断地砺炼和汲取,使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八十年代初,他探索将电脑技术应用于提高临床管理效率的研究,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八十年代后期他在医院中心实验室工作时,用电镜与核酸技术首次在本省散发性胃肠炎中发现adrv(成人轮状病毒);华东地区甲肝爆发流行时,他负责肝炎病房的医疗工作,从难得的大样本病例中证实肝炎病毒双重感染存在干扰现象;九十年代初在担任急诊科副主任期间,他通过抢救大量的濒死患者及严谨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危重状态下除“五衰”外,还有“第六衰”即免疫衰竭的概念;在担任家庭医学科主任时,他针对肝硬化、肝癌年轻化的现象,研究了家庭聚集倾向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对治疗的免疫应答并提出新疗法;他还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第三年龄”医学保健新观念的传播,并作了大量保健教育的研究„„然而,黄主任对所得的荣誉总是十分淡然,在他办公室角落里堆着厚厚的一摞各级各类获奖证书,他说:“医学研究是责任和志趣的结合,用科学来表达新思想是一种快乐”。他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的第一作者论著论文近四十篇,他受邀在巴塞罗那国际医学会议上作有关《炎症反应综合征免疫学新观点》报告,并获当年优秀科研成果奖。同年,国家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他主编和参编的《临床疾病与免疫》和《21世纪医学高等院校精品教材·微生物》,近年来一直被用作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教材。近十年他主持或主讲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达十二项,他的课堂遍布省内三十余个城市。最近,省卫生厅和省出版局还邀请他编著向国外发行的热带医学科普书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黄主任连续数届担任中国免疫学会浙江省分会常委,临床免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学继续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热爱事业忠于职守由于感染科病房和门诊涉及到个二十四小时运转的独立单元,战线长而诊疗任务重,尤其重大疫情事关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定,黄主任总不放心,常提醒我们“对每一例患者的诊断思考都不要忘记结合流行病学大背景”。夜间医护力量缺乏,他经常很晚还在继续工作,并坚持值夜班,哪里出现问题他总会在第一时间指导解决。记得一个午夜,急促的电话铃声催醒黄主任迅速奔赴某三级医院:一例来自外省的患者起病突然,濒临死亡,诊断不明。卫生行政部门连夜组织专家会诊,黄主任仔细检查这例不能提供任何疾病背景的特殊患者,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迅速制定抢救方案,提出防控措施,并及时采集了必要的证据。作为国家级和省级感染病监控点的专家组成员,黄主任以自己触类旁通的学识和高度的责任感,为重大病例把好关。他告诉我们:“你的手中是一个患者,而你的肩上是整个社会。”有位陈姓妇女多年高胆红素血症伴皮肤色素沉着,自理生活困难,十年间曾去过许多地方求医,也曾住过三家大医院症状仍未能好转,她焦虑烦燥,悲观失望,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入住我科。黄主任调集了她多年来求医的十余本病历资料深入研究,尽量选择无创诊断方法,认定是一种慢性病毒感染触发的自身免疫病。通过黄主任的精心诊治,患者一天天好转,出院时患者对大家说:“千恩万谢一句话,我的命交给市一放心!”。去年,一名来自偏远地区的患者张某连续高热多天,颜面浮肿,全身皮疹,肝肾功能受损,钱花了很多,收效却甚微。是脓毒血症,还是出血热?黄主任立即带领科室成员一同会诊,仔细观察患者特殊的皮肤损害,在缺乏病原学实验条件下,果断确定为一种立克次体感染所致,通过治疗,痊愈出院,患者和家属感激不尽。大家说:“我们工作了那么多年第一次认识这种病,跟着主任见识了不少。”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曾经有两名患者及家属在出院时联名写信给政府部门感谢黄主任的人性化医疗带给他们的康复,市卫生局就此在当年第7期《医疗卫生动态》上发表评论员文章,赞扬了感染科的工作。

推荐第8篇:医院感染科职责

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职责

在院长、主管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本单位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监督与技术指导。职责如下: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拟定本单位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制度、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经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组织、协调各科室开展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检查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提出整改措施。

二、负责医院感染病例、消毒灭菌效果及重点部门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分析、反馈存在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及时向医院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报告医院感染控制的最新动态,定期向全院通报。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开展目标性监测。对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

四、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技术操作、医疗废物管理、手卫生规范等执行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

五、负责组织医院从业人员开展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指导、监督医院从业人员开展职业卫生安全防护。

六、负责组织并协调药事、质控、医务等相关科室,联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指导、监督和干预工作。

七、负责开展耐药性监测。督促并配合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定期发布医院感染病原体及耐药信息,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八、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并对其储存、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检查。

九、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参与本单位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的卫生学评价工作,对其是否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提出意见。

十、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专题研究或科研工作。

一、开展与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其它工作。

推荐第9篇:感染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感染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感染科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及责任制度

一、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

院感组长:科主任,副组长:护士长,监控医师:张雪雷主治医师,监控护士:黄丽护师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本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1、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体计划,结合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

2、持续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填写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及时监控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3、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验病原学检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以控制感染的蔓延,做好感染病例的登记工作,并于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网报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协助调查,并妥善诊治患者。

4、负责监督本科室医师合理用药和合理作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使用指征,适应症明确;分线分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力争控制在50%以下。护士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置要求,准确执行医嘱,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必要时向经治医师报告。

5、负责监督本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

6、按规定进行消毒灭菌效果和环境卫生监测,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7、组织本科室人员积极参加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8、保持病房整洁,做好病人、陪客、探视人员的管理。

三、本科室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等各项规章制度。

2、按照卫生部相关规定,做到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持续进行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监测,若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送检病原学及药敏实验,积极救治患者并如实填报。

4、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的规定上报;并做好相应的消毒隔离工作。

5、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掌握自我防护知识,遵循手卫生管理规范。

6、正确执行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和管理工作。

7、做好病人及陪护人员的卫生宣教工作。感染科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制度

全体医护人员应接受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

1、科主任、护士长接受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不少于9学时,每年至少接受一次省级以上专业知识培训。

2、监控人员每人每年接受1次省级以上专业知识培训,接受培训时间不少于15学时。

3、医务人员参加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课程、学术活动等每年不少于6学时。

4、工勤人员每年不少于3学时。

5、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必须进行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6、对确定为医院感染的兼职管理人员,必须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培训,系统掌握有关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7、每年参加1次全院性医院感染知识讲座;对管理和医务、工勤人员进行不定期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常规培训;对新分配的医务人员、进修、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的岗前教育。

8、每季度学习>,学习上级批示和有关会议内容,交流工作经验。 感染科疾病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设置要相对独立,科室布局、分区合理,清洁、污染物品分开放置。

2、做好门诊日志、住院登记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工作,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并规范记录内容。

3、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加强诊室通风,常规每天2次对空气、医用物品、物体表面等进行清洁或消毒,遇污染时消毒,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记录。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传染病人应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5、工作人员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医院应配备必要的防护物品,同时应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

6、配备非手触式流动水洗设施和速干型手消毒液,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用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必要时戴手套。

7、夏季肠道门诊诊室,每日进行两次消毒,随时污染随时消毒,室内陈设物及门窗、四壁,应每日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喷雾或浸泡抹布进行擦拭消毒。不准在室内陈放杂物、食物和就餐。

8、门诊室的污染废物、纱布、棉球等,必须分类分装,专人收集,焚烧处理。

9、厕所必须保持洁净,每天由卫生员进行两次消毒,厕所地面及便池内外,不准带有污染痕迹,如有病人排泄物等立即清除和消毒。感染科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设置要相对独立,病人在指定区域活动,不得互串病房或外出。严格三区两通道,界线清楚,有明显标识。

2、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加强病室通风,常规每天两次对空气、医用物品、物体表面等进行清洁或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消毒,并做好有关清洁、消毒工作记录。

3、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不同传染病人应分开安置,同类病人每间病室不超过4人,床间距不少于1.1米;疑似病人、具有高度传染性或毒力强的菌株所致的感染病人应单独安置。

4、隔离病室门口挂隔离标识,入口应设缓冲间,病室内应有流动水洗手设施,设独立卫生间,并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5、工作人员采取标准预防措施,为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配备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和速干型手消毒液,医护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及时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必要时戴手套。

6、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按要求对住院病人实施监控,监控率100%,医院感染楼漏报率

7、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卡”,并于24小时内送感染管理科,遇有“医院感染流行爆发”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8、认真学习,严格掌握使用指征,适应症明确,分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60%。

9、病人被服应保持清洁,每周更换不少于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被褥、枕芯、床垫定期清洗、消毒,污染后及时更换消毒;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污染被服。

10、病床湿式清扫,每天一次,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湿抹一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遇有污染的物体表面及时消毒。

11、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凡侵入性诊疗用物(器械、敷料等),均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物品(体温表、弯盘、治疗碗、药杯等)应用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餐具、便器、痰缸等一人一用一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12、每一病室设专用体温计、听诊器、抹布等,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用品等均应立即清洗消毒,出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病房污水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病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均视为医疗垃圾,置双层黄色塑料袋中,进行有效封口后由专人密闭运送,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密闭转运、无害化处理和交接登记等工作。

13、无菌物品与有菌物品分开存放。

14、使用中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根据其性能75%酒精、0.5%碘伏每季度进行监测,其细含量

15、注射、治疗时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溶液需在2小时内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不得超过24小时,并注明开启时间。

16、治疗室、办公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把、抹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使用后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17、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不得重复使用,使用后应分类放置。感染科感染病例监测、诊断、报告与控制制度。

1、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对住院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监测,监测率达100%。

2、按月统计医院感染发病率、部位感染率、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3、认真学习>,明确医院感染的定义,掌握各系统、各部位医院感染诊断方法和要点,正确区分医院感染和非医院感染,及时做好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治疗和上报工作。

4、当科室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5、科室监控小组负责人应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及时组织经治医师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监测、上报与控制制度

1、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本科室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上报分管院长和医务、护理等部门,并在感染管理科指导下查找感染源各引起感染的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参与制定并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作适当的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等;

2、发生2例以上医院感染,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的或人身损害后果的,并立即上报医院管理科;

3、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按照>和>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1、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与监控医生与监控护士组成监控小组,对本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全面监控;

2、制定本科室抗菌药物应用原则以及分级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重视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根据细菌药物试验结果做出正确使用。对无法取出培养标本的患者,应根据感染部位、临床特点做出初步判断,可先行经验治疗,等药敏试验报告后再做进一步调整;

3、加强对卫生部分布的>以及>的学习,强化医师的自我管理意识;

4、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培训,转变观念,杜绝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

5、建立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自查记录本,每月进行一次综合评比,实行量化考核评分,并与资金分配挂钩,对滥用抗菌药物的个人提出批评并进行适当的处罚;

6、发现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者,及时处理并通知科主任及护士长,并上报药剂科及院内感染科,对严重的不良反应组织专题讨论;

7、临床医师按职称职务分级、分线使用抗菌药物 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可使用一线、二线药物;

三线药物由科主任以及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开方有效,或经全科医师会诊同意应用。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质量改进制度

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

每月对治疗室以及重症病房等重点地方进行环境卫生监测,及时发现环节问题及时改进。 (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 2.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学监测和化学监测。

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一次,其细菌含量必须

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应每日监测;使用中的戊二醛应加强监测,常规监测每周不少于一次。

对消毒、灭菌物品应同时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物品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3.紫外线消毒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应进行强度监测,每半年一次。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100u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 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9%。 消毒与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2、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性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物品,必须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3、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法进行消毒灭菌。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植入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灭菌等。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可选用化学方法。

4、根据化学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有效浓度,并定期监测。

5、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气管插管等,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

6、治疗室、病房等处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皂液;可选用纸巾、擦手毛巾等擦干双手。擦手毛巾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消毒;诊疗、护理连续操作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消毒药械管理制度

科室应准确掌握消毒灭菌药械的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掌握消毒灭菌药剂的使用浓度、配置方法、更换时间、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予以解决。

感染科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与病人分道出入,工作人员进入应着装整洁,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防护目镜。并备有手卫生的设施。

2、各室区域的标识明确。传染病人按不同病种分室收治,病室门口挂隔离标识,设专用隔离衣、体温计、听诊器、抹布等。遇有急性传染病,应暂为隔离,按急性传染病隔离措施处理。

3、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严格执行医院消毒灭菌与隔离制度,按要求进行各项消毒灭菌工作。

4、传染病区的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

1)清洁区:凡未和病人直接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病室外的办公室、库房、夜班休息室。

2)半污染区:凡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病区内除污染区以外的一切区域都属于半污染区,如更衣室、医护办公室、治疗室、内走廊等。

3)污染区:凡和病人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地区,如病室、厕所、污染物、消毒室、外走廊等。

5、感染性疾病病人按就诊流程就诊。隔离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活动,不准互窜病房和外出,到其他科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6、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传染区时脱去隔离衣,其他工作人员进入传染区要严格遵守隔离消毒的有关要求。

7、胃肠道传染病员的便盆、便壶应固定专用,并严格消毒。

8、传染病人的生活废弃物应视为感染性废弃物,用双侧黄色塑料袋封扎后交焚烧室焚烧处理。

9、注射、输血、输液器具使用后,要先浸泡消毒,由专人收集至医疗废物暂存点,收购单位收购。

10、传染病房的地面墙壁应注意消毒,病员出院或死亡后,病房和用具须做终末消毒。

11、抢救器材应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病区内污染布类需经消毒处理后再清点运出。

12、按照做好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感染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门诊候诊室必需保持清洁,地面、门窗、内壁每日进行湿式擦一次,走廊痰盂内存放1000mg/ml含氯消毒液,每日更换一次。

2、门诊每天进行空气消毒两次。

3、门诊观察室保持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室内要经常进行消毒,如有污染,随即清除和消毒,对不明高热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在病人离开后要进行彻底消毒。

4、厕所必须保持洁净,每天由卫生员进行消毒两次,厕所地面及便池内外,不准带有污染痕迹,如有病人排泄物等立即清除和消毒。

5、门诊室的污染废物、纱布、棉球等,必须分类分装,专人收集,焚烧处理。

6、夏季肠道门诊诊室,每日进行两次消毒,随时污染随时消毒,室内陈设物及门窗、四壁,应每日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喷雾或浸泡抹布进行擦拭消毒。不准在室内陈放杂物、食物和就餐。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1.严格遵守医院采购制度

⑴科室和个人不得私自引进和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由设备科统一集中采购。

⑵开展新项目所需引进的设备、材料等,必须事先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申报,经审核批准后由设备科集中办理。 2.严格验收制度

⑴在使用前,专职护士应当再次检查生产厂家、供货单位、产品名称、规格、单价、产品批号、消毒或灭菌日期、失效期、出厂日期,并留存资料。

⑵进口的一次性导管等无菌医疗用品灭菌日期和失效期等中文标识进行检查。 3.严格保管制度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统一存放,专人保管。不得领取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 对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报告设备科和医院管理科,不得作自行退货、换货处理,不得推诿。 4.严格追查制度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中若发生热源反应、感染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必须留取样本送检,按规定详细记录,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和设备科及时处理。 5.严格回收毁形管理

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输液器、输液针、静脉留置针等,由供应室自领取后全院统一发放与管理,本科室使用后按感染性/损伤性医疗废物的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介入导管、留置管等不得重复使用。使用后按感染性/损伤性医疗废物的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6.每季度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以及回收处理情况接受院感科监督。 手卫生管理

1.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

2.接受全院开展的培训,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手卫生知识,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3.手卫生设施配置:流动水、洗手液/肥皂、快速手消毒剂和干手设施。用于洗手的肥皂或者皂液应当置于洁净的容器内,定期清洁和消毒。对容器进行清洁消毒时,容器内剩余的皂液应弃去,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使用固体肥皂时,应当保持干燥。导管室、治疗室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洗手、干手、手消毒等设施应避免二次污染。 4.手卫生方法:要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在频繁接触病人的诊疗过程中,当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代替洗手,当接触传染病人或感染性物质污染后,应先用流动水冲净双手,然后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5.选用的手消毒剂应当对皮肤刺激性小、无伤害,有较好的护肤性能,洗手后应当使用无菌巾擦干。

无菌技术操作规 ㈠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4.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5.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6.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二)准备质量标准

1.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2.备齐用物。

3.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放于无菌罐内,无菌溶液、无菌包、无菌容器及物品、无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

4.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号。5.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1.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2.解开无菌包系带卷放在包布下边。 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用无菌钳(镊)取出一块无菌巾放于治疗盘内,剩余部分按原折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

4.铺无菌盘:双手拇、食指捏住治疗巾两上角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内面为无菌区,盖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对面无菌盘上,开口边向外,放入无菌物品后,边缘对齐盖好。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一次,以保持无菌。

5.打开无菌容器盖,必须把盖的无菌面(内面)向上,放在稳妥处,夹取所需物品放入无菌盘内后立即盖严。

6.倒无菌溶液,仔细检查核对溶液后,面对瓶签两手拇指将橡皮塞向上翻转,将橡皮塞拉出,另一只手(或同一只手)握住瓶签倒出少许溶液冲净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所需溶液于无菌容器中,套上瓶塞并消毒翻转部分与瓶颈(从非污染处到污染处)后立即盖好,并注明开瓶时间。

7.带无菌手套法,打开无菌手套包,核对灭菌日期和消毒指示胶带及无菌手套袋上所注明的手套号码、然后将手套袋摊开,取出滑石粉包,将粉擦于手掌、手背和指间,以一手掀起手套内袋开口处,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使手套的两拇指相对,一手伸入手套内戴好,再以戴好手套的手伸入另一手套的反折部分,依法戴好另一手套,将反折部分翻转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揭开无菌盘进行无菌操作。8.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不可触及容器内面及边缘。

9.开包递送无菌物品时,一手托起无菌包,另一手打开无菌包一角,将带子卷起夹在托包的手指缝内,另一手依次打开其它三角并抓住递送或稳妥地将包内物品放入无菌容器中(无菌区域内)。

10.操作完毕,从手套口翻转向下脱去手套,整理用物。

(四)终末质量标准

1.操作有序,方法正确,无菌概念清楚,无菌观念强。2.能口述无菌操作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五)注意事项

1.开包后的无菌包和开封后的无菌溶液有效期均为24小时,无菌盘有效期限不超过4小时。2.取无菌持物钳时,无菌持物钳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使用时应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用后立即放入容器中。如到远处夹取物品时,无菌持物钳应连同容器一并搬移,就地取出使用。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用于换药和消毒皮肤。无菌持物钳及无菌罐每4小时更换。

3.使用无菌瓶内的溶液时,不可将无菌敷料堵塞瓶口倾倒无菌溶液,或直接伸入溶液瓶内蘸取,以免污染剩余的溶液。

4.无菌包内物品不慎污染或无菌包浸湿,外界微生物可渗入包内,造成污染,需重新消毒。5.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而戴手套的手则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戴手套后如发现破裂,应立即更换。脱手套时,须将手套口翻转脱下,不可用力强拉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以免损坏。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认真贯彻、实施>及>。 科主任为该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医疗废物实行分类(五类)袋装、分别处理,专人专车回收,并登记签名。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的各项要求。

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应当有警示标识,不得使用渗漏的容器。

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及时封口。容器外表污染时,应增加一层包装。

锐器废物用锐器盒装载消毒后送焚烧。 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规和国家规定执行。 一次性医用器材、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用后专人回收、定点存放,由省、市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回收。

传染病人液体性感染性废物应就地用消毒液浸泡后方可排入下水道。

严格隔离的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就地进行消毒处理,并装双层黄色包装袋中,及时密封,放入加盖容器,送焚烧。 病理性废物消毒后使用双层高密度袋装后焚烧。

禁止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运送过程中不得丢失、遗撒医疗废物。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工作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 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医务人员应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或围裙。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中,特别注意防止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 认真执行安全注射制度,禁止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上针头套,禁止徒手分类操作污染物品(器械)、针头、刀片等锐器。 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

本科室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个人医疗质量的考评,并与资金挂钩。

护理部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作为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个人护理质量的考评,并与资金挂钩。

接受院感科每月一次对科室进行的全面质量考评,对存在问题的个人进行评估,并与资金挂钩。

推荐第10篇:医院感染科工作计划

2012年,感染科将在在医院领导关心和照顾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医院新目标、新要求,加强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加强科室管理和医德医风建设,认真做好疾病防治工作,推进我科工作改革与发展。

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努力提供一流服务。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向病人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住院费用一日清单,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提供心理、预防、保健等综合服务。使病人除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外,享受到健康保健服务,建立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尊重病人的权利。争取为科室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2、提高医护质量,广泛开展人文关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病人对医院的要求日益提高。我科要把最大限度满足病人对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的需求做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努力提高全科医疗技术的整体水平。通过科内自己举办专题讲座,主任查房,院内外专家会诊,病危讨论等形式,不断提高对各种危重疑难病的诊断治水平。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投诉处理制度;建立防范医疗纠纷预警机制,及时化解医患矛盾,降低医疗纠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3、推动发展。加强感染科管理,加强传染病防治,使传染病在感染科住院治疗。加强科室人员要自身对传染病防护,医护人员必须养成良好习惯,按工作流程进行工作,加强科室消毒,搞好清洁卫生。

4、建议医院给感染科医务人员2名,科室计划派一人去大医院进修学习半年。

第11篇:医院感染科工作计划

院感科2006年工作计划

1、做好院内感染监测;①控制感染率并减少漏报:对临床科室强调医院感监测的意义并对每一份病历都进行监测。③每月对全院的环境、空气、物衣、医务人员手、消毒液、无菌物品等进行常规监测;④指导传染病分诊点的科室部局及消毒隔离工作;⑤按照卫生部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内窥镜、口腔科、供应室的操作、消毒。

2、认真贯彻执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加强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每日收集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每旬对不明原因肺炎、禽流感、流感、死亡病例等进行主动监测报告,搞好结核病归口管理。

3、输血管理:

1、严格输血申请审查制度。

2、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指征,掌握输血适应症;

3、积极开展成份输血。

4、严格执行输血同意书签字制度。

4、与妇产科共同做好新生儿计划免疫登记造册工作,每旬上报,配合疾控机构搞好计划免疫工作。

5、每月的月末组织一次院感工作会议,对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各科室院感工作情况做总结,并提出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案。

第12篇:医院感染防控科工作总结

医院感染防控科工作总结

20××年在忙碌中度过,今年的工作仍然紧紧围绕“医疗质量万里行’这个主题,切实开展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服务临床,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保驾护航。

◆ 根据工作要求,开展全方位的监测工作:紫外线强度检测:216次,环境监测:3696次;还对物表、消毒液、透析液、空气消毒机、灭菌器、各种内镜进行检测;对工作人员手卫生加强监测,提高了手卫生的依从性,使工作人员更加认识到手卫生规范的重要性。对于在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监督整改。

◆ 每月下病区监督、指导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向各病区发放《消毒隔离反馈表》,对每个季节流行病及防控方法进行提醒,通过护士长会进行沟通,对各项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使工作人员更加了解和认识到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院感防控意识。当病区在收治传染病人或发现疑似院感患者后,能及时报告院感办,接到报告后,立即下科室指导、落实防控工作,杜绝了医院感染的流行爆发。

◆ 今年,先后接受了市体检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对我院体检中心的检查,区卫生监督所、CDC对我院供应室的检查,市口腔专业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对我院口腔科的检查,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大检查,市内镜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对我院胃镜室的检查等,检查前都做了充分准备,各项工作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对专家提出的建议均进行了整改。特别是对胃镜室的改造进行了全程的监督,提出了建议,规范了清洗流程,添置了酸化水检测笔,使我院的胃镜室符合了规范要求,在11月1日的“医疗质量万里行”回头看检查中,得到了专家的好评。

◆ 今年,参加了市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组织的岗位培训,根据所学到的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安排了保洁员培训、护士岗前培训、实习护生入科前培训、内镜清洗培训、空气消毒机使用及监测培训,器械的规范清洗流程的培训、职业防护培训,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有据可依,知规范、用规范,将规范落实在平时工作中,保证医疗安全。

◆ 受医院、科室委派,参加了区卫生局组织的“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督导检查工作,对多家一级医疗机构进行了检查,让我增长了见识,并从中学到了知识。

20××年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完善的地方有很多,我将继续努力工作,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我院早日升入“三级医疗机构”行列做贡献。

第13篇:1月份医院感染控制科工作总结

2016年1月份医院感染控制科工作总结

一月份感染控制科按照医院全面质量考核开展工作。

一、医院感染方面

1、制定各类工作计划(医院感染、健康教育、妇幼健康教育、控烟工作计划,妇幼工作、食源性疾病、孕妇学校)

2、更换各种本部。

3、细化了医院感染监测(全面综合监测和目标监测)的项目、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要求)。

(1)全院综合性监测:,一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控制在0.5%.(2)目标性监测: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监测8例、留置导尿监测8例,监测标本30人次,肾内科2例多重耐药,及时给予督导,进行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3、环境微生物监测:本月对全院重点科室(手术室、分娩室、供应室、腔镜室血液透析室、口腔科)及外口综合楼科室(病理、血库、妇科、普外、头颈胸科、骨科、五官科)进行了空气物表、无菌物品,透析用水,透析器接口透析液监测,结果均达标。

4、医疗废物管理方面:严格医疗垃圾分类,认真交接,不足之处个别科室登记不及时,锐器盒未注明开启时间。

5、一次性卫材“三证”监测,三证齐全,无过期。

6、无菌物品管理方面:个别科无菌包过有效期,

7、培训方面:制定预防医院感染各类培训计划,本月为下收医疗废物及管理人员培训一次,内容《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下收流程》《医疗废物外泄应急预案》培训进行考核,试卷存档。

二、传染病管理方面:

1、制定结核病、传染病工作计划。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更新,并使用。

2、不定期到检验科、病案室检查传染病漏报情况,每周、月进行自查。本月网报未统计。

三、食源疾病:制定食源性疾病工作计划,更换各项登记本部。

四、妇幼保健工作方面:

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制作宣传材料(健康教育、妇幼健康教育)。2不定期到检验科、妇产科检查各项登记,免费检测项目检测、登记符合。 按时上报妇幼周、月、季报表(10-1月)。本月上报高危孕妇48人。其他项目省略。

3、按时到科室监测AFP(脊髓灰质炎)14种疾病,按时旬报表。

4、健康教育宣传一次,内容《H7N9禽流感防治常识》 ,妇幼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一次,内容《增补小剂量叶酸预防胎儿神经血管缺陷》。禁控烟宣传一次,内容《戒烟的方法及技巧》。

5、1月17日组织孕妇学校培训一次,内容《怀孕前的准备》《促进乳喂养知识》有5名孕妇参加,取得较好效果。

五、爱国卫生

1、控烟工作计划,不定期到疗区检查控烟情况。

2、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工作,为各科室下发灭鼠药。

2016.1.25

第14篇:14医院感染科医生工作总结

2014医院感染科医生工作总结

感染科医生主要是治疗一些感染的并发症,他们的工作对于治愈病患来说非常重要,管理资料下载网带来一篇2014医院感染科医生工作总结,全文如下:

XX年即将过去,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院感委员会的指导下,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各临床科室医师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发现院内感染能及时、准确报告,同时院感科也加强院感病例上报管理,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加强监测与控制,无院感流行事件发生。常规依托护理部进行消毒

隔离质量督查、无菌技术督查并反馈,协同医务科、护理部,配合院领导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每季度在院长的主持下召开一次院感委员会会议,发布一次院感简讯。

院感管理在1至10月份进行了以下工作:

一、根据院感安全生产要求 细化院感质量管理措施

根据医院“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细化了医院感染质量综合目标考核标准,根据综合目标进行督查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胃镜室、检验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

管理工作;又制定了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防治院内感染措施,院感科常规进行督查和指导,防止院感在院内暴发。

二、根据传染病的管理要求 加强传染病的院感防控

在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进一步加强预检分诊台、儿科门诊、内科门诊、发热门(急)诊等重点场所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加大医院感染防控力度,规范工作程序,特别是对全院医务人员以及工勤人员,加强了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治和自身防护知识的培训,严格落实了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三、根据院感管理要求,做好病例回顾性调查

1至9月份,全院共出院的XX例病例,院感科全部进行了回顾性的调查,结果表明:医院感染率%,例次感染率%。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依次为:内二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骨伤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内一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感染好发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上呼吸道例次感染率%;泌尿道例次感染率%;胃肠道例次感染率%;医院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医院感染好发病种依次为:神经系统疾病类,例次感染率%;内分泌类疾病类,例次感染率%;循环类疾病,例次感染率%,泌尿生殖系统类疾病,例次感染率%,肌肉骨骼系统类疾病,例次感染率%,。各危险因素调查发现:糖尿病例次感染率%,慢性病例次感染率%,高龄例次感染率%。前三位院感相关易感因素为慢性病、高龄、糖尿病。

四、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及手卫生监测情况

为规范全院各项消毒灭菌工作,预防院内感染,XX年度院感科加强院感采样监测,对全院各科室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同时加强对手术室、胃镜室、口腔科、供应室、细菌室等高危区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测。全年全院共采样358份,其中空气采样培养56份,物体表面采样培养41份,医护人员手采样培养41份,消毒液采样培养47份,消毒物品采样培养12份,无菌物品采样培养137份,高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24份,合格率100%。本年度市疾控中心对我院进行采样监测23份,合格率100%。

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了监测,共监测各种类型的紫外线灯管29根,发现不合格及时更换,使其合格率达

100%。

五、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管理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安徽省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管理办法》等规定,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管理,我院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分线管理制度,各临床科室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落实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参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督查,并每月向全院通报结果。全院抗生素使用情况如下:全院1至9月份共出院XX例病例,使用抗生素者689例,二联及以上使用者247例,菌检者142例,抗生素使用率%,二联及以上使用率,菌检率%。并每季度将细菌分离率与细菌耐药情况分析汇总公布,为临

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可靠的帮助。

六、加强了医疗废物管理

院感科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并常规督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馈。并对工勤人员进行培训,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

七、院感培训及考核

进行9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加人员包括全院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共246人次。培训内容为:院感基础知识培训,手足口病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工勤人员的职业防护及消毒隔离知识培训,甲型h1n1流感的院感控制及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培训,新

上岗的医护人员岗前培训等。对5位新上岗医护人员进行了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八、前瞻性调查及漏报率调查

第三季度对全院现病例进行了全面横断面调查,全院共住院病人64人,调查64人,接受调查率100%。其结果现患率为0,无院感漏报。上半年对3月份归档236份病例进行了漏报率调查,漏报率为0。

九、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

为加强消毒药械及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XX年院感科对其使用进行常规督查及定期抽查。对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的抽查是每季度一次,全年共抽查4次,方法是从临床各科室采样,到药械科索证。全年

共索证45份,结果各证齐全,全部合格。

结束语:医生是一个救死扶伤,令人尊敬的职业,医生工作能力的提高就意味着有可能多救到一条生命,管理资料下载网带来一篇2014医院感染科医生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对您的工作提供便利。

第15篇:感染科工作总结

感染科2013年工作总结

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正确领导下,结合医院 ‚迎接二甲评审,体现公益性质,推进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较好的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项工作,现将我科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加强护士素质教育,提高服务质量。

( 1)现在科室内年轻护士较多,他们没有临床经验,这样给我们病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各层次的人员都得到合理有计划的培训,制定了新调入护士培训计划,短期培训3个月,使新调入护士在3个月内尽快熟悉科室工作,并能上任自己的岗位,进行相关内容考核,坚持每月业务学习1-2次,疑难病例讨论没有1次,护理查房1年6次,加强新护士专科培训,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

(3)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作用,科内质控组每周对科内护理进质控,发现护理差错时,及时纠正并讨论,使每个护士都能吸取教训,不断提高护理质量,针对病房年轻护士多,处理突发纠纷事件经验不足,及法律知识淡薄,加强对护士与患者沟通能力培养及法律知识学习。利用疑难病例讨论时间,公休座谈会,鼓励护士参加讨论,以培养其

沟通能力。

2、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和责任制整体护理

( 1)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能够把时间还给病人,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感到非常满意。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后,责任护士能够了解本病区病人的病情,基础护理做到位,晨晚间护理做的也非常好。

(2)加强病区安全管理,感染科为呼吸内科,主要为老年病人,入院指导时,就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在科室走廊贴‘防跌倒’警示标识,在卫生员打扫病区环境时,告诉患者请勿走动,并加上床挡,使用热水袋保暖时,外面加上毛巾,以免烫伤。通过科室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没有一例坠床现象发生。

3、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查对制度。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1)坚持查对制度,每天下午责任护士查对当天医嘱,每周二周五护士长大查对,并有记录,坚持填写输液卡坚持重症患者床头交接班和晨晚间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这一年来没有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2)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护士们熟练掌握各种消毒液的配置,体温计每天消毒一次,紫外线灯管每天照射治疗室2小时。晨间护理一床一巾一湿扫,出院病人进行终末消毒,对于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及时收回毁行,严格交接登记,

半年没有发生交接感染病例。

(3)进病室护士必须着装整齐上岗,不戴首饰。不穿高跟鞋,服务热情,标准收费,必须发放每日一日清单。

4、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还有不足。

(1)护士宣教不到位、护士书写病例不规范,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强,病房管理不到位,科室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本科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需要进一步强化。

5、创新发展。

(1)制定2014年护理学习计划,坚持科内护士规范化培训,如新开展的呼吸机、心电图机的使用及管理,熟练动脉采血操作等.

(2)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加强对病人宣教,扎实推行绩效考核,责任制整体护理,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技能。 总之,在科主任和全体医护人员同心同德,克服困难,以医院大局为重,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水平,切实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今年10月10-11日迎接二甲评审顺利通过,在今后工作中,我会不断努力,认真整改评审当中存在的不足,积极进取,为科室和医院的发展发挥作用。

2013年12月5日 感染科护理组。

第16篇:感染科工作总结

2016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6年,院感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及全院各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按照年初计划,不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确保医院感染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现将2016年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院感质控工作,特别是对重点科室和重点环节的管理和监督

1、每月根据院感检查标准对全院各科室,尤其是供应室、手术室、产房、监护室、化验室等重点科室进行不定期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整改,院感科跟踪检查改进效果。

2、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重点抓了手卫生规范、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范的落实情况,统一制作了洗手流程图,加大了手卫生宣传力度,下发了手卫生学习资料并制作了外科洗手程序PPT一份,以此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每月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各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执行情况,灭菌物品是否有标识,是否有效期内使用,环境物品消毒是否符合要求,技术操作处置是否符合无菌要求,发现不落实的,及时反馈整改,减少交叉感染和院感发生的几率。

3、每月对所有临床、医技、门诊、物业保洁进行1次全面督导、检查,检查各科室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医疗废物管理、手卫生执行情况以及科室院感控管理工作、院感知识学习、考核情况,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反馈,提出整改意见,跟踪检查整改效果。

二、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1、10月20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我院的现患率为零,完成了统计分析报告一份。

2、进行了2016年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总结,我院剖宫产切口感染率为0,说明我院手术切口感染的控制工作卓有成效。

3、环境卫生学监测,每季度对重点科室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器械等进行采样监测消毒灭菌效果。对压力蒸汽灭菌每周进行生物监测,每日进行B-D试验,每锅进行化学、物理检测,并记录监测结果。全年灭菌效果的监测合格率为100%,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100%。

三、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重点加强了日常对医院医疗废物、污物处置的督导工作,要求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严格分开,医疗废物在产生科室即分类收集,包装标识清楚,密闭运输,医疗废物在暂存地存放不超过48小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整改,确保了医疗废物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四、加强院感防控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根据院感培训要求及年初制定的计划,组织进行了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共4次,并进行了考试,对新进医务人员进行了院感知识岗前培训和考核。各科室每季度一次院感知识学习,院感科每季度对执行情况进行督察。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医护人员院感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依从性。

五、传染病管理

本年度传染病管理效果良好,各科室能够根据传染病诊断要求及时上报传染病卡,内容填写完整,无漏报。院感科根据省市要求,积极开展了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报告工作,本年度按时完成了哨点医院的监测任务。

六、存在的问题

1、全院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规范的依从性仍然不高,个别科室落实手卫生制度不得力。

2、部分医务人员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不严格,院感意识需要加强。

3、我院目标性监测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院感科 2016.12.

第17篇:感染科工作总结

2015年上半年院感工作述职

尊敬的各位领导及各位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下面我把半年来感染科所做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制定了2015年院感工作计划

1、做好本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的协调工作。

2、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考核。

3、重点抓好高危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工作,如血透室、手术室、口腔科、内镜室、供应室、产房等……

4、做好迎接上级部门感染管理检查的各项工作。

5、继续做好医疗废物管理督查工作。

6、配合药剂科、医务科做好抗生素相关管理工作。

7、进一步落实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及感染预防措施。

8、常规工作

二、加强院感质量控制,促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完善组织加强管理,规范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发挥委员会职能,加大监管力度,督导院感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

1、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管理委员会会议,分析讨论当前院感工作难点,解决现存问题。遇有院感事件发生或者重要议项时随时召开专题会议,充分发挥

委员会的组织决策能力。

2、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多部门合作机制 积极展开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与相关科室积极配合,相互调和,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对感染性疾病科结核门诊的流程与消毒隔离现场指导;参与了门诊妇科、医疗废物暂存间建筑流程设计。

三、坚持常规工作不放松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1-6月份,共监测病例4894份,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为67.73%。

2、每月对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物品进行生物监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要求,加强对各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每周对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生物监测,每月对手术室、产房和新生儿等重点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无菌物品、医务人员手以及消毒物品和消毒剂进行监测。共取样684份,合格671份,合格率98%,其中空气采样235份,医护人员手108份,无菌器械58份,消毒液25份,物体表面258份。针对存在的问题及监测不合格等情况,及时反馈、整改,直到合格,促进科室院感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杜绝交叉感染

我科今年不断完善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并常规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馈。并对工勤人员进行培训,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

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同时,每月做好对环保局医疗废物计划报批表统计上报工作。

加强职业暴露管理,确保医务人员安全

制定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并有相关措施,根据各科室工作特点配备防护用品,如外科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以保证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知识水平

加强医院感染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组织院内讲座培训 ,针对医院工作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组织全员培训,包括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隔离技术,多重耐药菌的管理,医疗废物的管理要求等。提高大家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医院工作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7月

8、9号2天,我们参加了黑龙江省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防控》、《现场消毒技术和个人防护》以及《现场暴发处置技术流程》视频培训;4月份、6月份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2次医院感染知识考试,435人次参加了考试。5月份我们感染科制做印发了院感相关知识手册,每个科室一份;通过微信方式给各科室护士长上传了一些新标准规范,促进了院感工作的有序开展。

上半年,感染科参加了区卫生局以及集团组织的乡镇医院检查考核工作;6月份,市卫生监督所来我院检查工作,针对检查结果,感染科立即采取了整改措施,对发现的问题,主管院长、感染科和临床

科室长认真分析研究,得到了及时解决。

存在问题

1、有些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控制意识薄弱,对医院制定的消毒隔离、手卫生及自身防护制度和措施不能遵照执行。如在查房、治疗过程中不能做到及时清洁或消毒双手,医疗器具使用后不能及时消毒;不能及时更换着装。

2、部分重点科室、区域硬件设施不合理,存在着院内感染的风险。

应对措施

1、加强培训,增加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控制的认识,在以后的培训过程中加大对各项规章制度和消毒隔离措施的培训。

2、各科室要发挥院感质控小组的作用,对科室医务人员在院感防控、落实各项制度和措施方面进行监督检查,不断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和自身防护的依从性,有效降低科室内的院内感染率,杜绝院内感染的爆发。

第18篇:感染科工作总结

2014年感染科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院委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科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指导思想,继续学习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预防医院感染暴发与感染质量持续改进”为宗旨,以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环节质量控制为管理目标,秉承“监督检查、培训指导、保障医疗安全”为管理理念,紧紧围绕医院感染监测,全员感染知识培训,强化感染环节质量控制,严格感染质量管理考核,促使感染质量持续改进。全年医院感染发病人数 例,发病率 %,器械消毒合格率100%,有效地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病率,确保了医疗安全。全年无院感暴发事件发生。现将本年度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制度,细化措施,明确职责;确保医院感染工作的顺利开展。

1、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情,五月份感染科制定了《灵台县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目标责任书》,感染管理委员会与临床科室负责人签订了感染管理目标责任书17份,使感染管理工作责任更加明确,感染措施更加细化,做到了层层把关,相互制约,确保了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制定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制做制度牌68面,涉及22项内容,19个科室,并下发了纸质资料,方便科室组织职工学习,领会其精神,增强了感染防控意识,促使感染制度的有效落实。

3、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诊断水平。我科翻印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5册,下发各临床科室,便于学习和掌握。

4.编写《灵台县人民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流程图》打印50册,下发各临床科室,便于学习和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二.加强院感知识全员培训,提高院感防控意识,确保医疗安全。

今年我科对全院新上岗、在岗医护人员、后勤、保洁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医疗废物管理”培训,参训人数达180人,下发资料30余份,上传电子资料数十份,为了使院感基本知识人人皆知,全面掌握,感染科先后两次组织医护人员进行院感知识理论考试 ,合格率达90%。对科室后三名组织第二轮考试,直至合格。

三、建立感染质量考核体系,细化考核标准,实施对医院感染的监督管理。

在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上年度院感考核标准,对不妥之处进行修改完善,下发科室组织学习。每月协同护理部进行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及时发现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对存在问题进行反馈、分析、整改、总结。并与科室的经济效益挂钩。考核之余,随机下科室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即知即改,确保了我院感染质量的持续改进。

四、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突出重点监测、重点督查,规范管理,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感染科每月通过查阅病历、细菌培养报告单等回顾性的方法确诊院感病例,并督促主管医师填写报告卡,科内做好登记,全年出院病人 人次,发生院内感染病例7例,感染率 %。

2、完善胃镜消毒措施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胃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对胃镜检查前、连续检查中、检查后的消毒处理进行规范化、合理化,有效地降低了交叉感染,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3.加强病房环境管理

制定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各科主任、护士长为医院感染第一责任人。做好入院宣教,强调开窗通风、抹布分开使用、拖把悬挂晾干、定期清理死角等细节,很好地加强了病区环境管理。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4.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学监测

感染科与检验科配合,完成了全院的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ICU、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儿科、透析中心,口腔科、内镜室等均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在没有上级主管部门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为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我科每月都对重点科室进行空气监测、每季对物表、手、消毒液进行监测、普通科室轮转监测。认真做好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高压蒸汽灭菌锅每锅都进行了工艺监测,每周按要求进行了生物监测,均在合格范围,全年消毒无菌物品共计458锅次,合格率达100%。

感染科全年采样402份,其中空气采样242份 ,合格241份,合格率99% ;医务人员手采样 23 份,合格23份,合格率 100 %;物表采样35份,合格34份,合格率97%;消毒剂采样9 份,合格8 份,合格率89%;无菌物品采样16份,合格 16 份,合格率100%;紫外线强度监测75架,合格70架;将监测结果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科室,对监测结果不合格科室,并督促其彻底整改,直止监测结果达标,有效控制了易发感染的潜在因素,保证了各项消毒灭菌措施的全面落实。保证重点科室、重点环节做到重点监测、重点督导、规范管理,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5.加强传染病终末消毒管理

针对病区终末消毒不规范现象,制定并下发病区终末消毒措施,按照要求随机检查相关科室,对不规范的行为与考核挂钩。

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管理,提高职业防护意识,确保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

为了进一步摸清医护人员健康状况,防止职业伤害带来不必要的隐患,提前做好预防,在院领导的安排下,感染科组织全院在岗人员(医护人员、后勤、保洁员),协同护理部,检验科进行乙肝三系统免费体检,抽血人数达497人次。体检结果由感染科归档整理存放。全年职业暴露伤害3人次,均为针刺伤,都给予及时预防处理,随访一切正常。 六.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经过几年的摸索、前进,已经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院感科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各类人员责任,进行各类人员培训,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针对我院塑料类输液瓶还未正确分类,根据卫生部 卫办医发(2005)292号关于明确医疗废物分类有关问题的文件精神要求特此和有资质的废品回收人员签订《一次性塑料(玻璃)输液瓶回收协议书》,使塑料(玻璃)输液瓶有了明确的处置方式,有效地减少了医疗废物的转运量。

第19篇: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与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按照《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要求,将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呼吸道门诊和传染病科统一整合为感染性疾病科,并纳入我县医疗救治体系。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传染病分诊点,其设置应相对独立,建筑布局合理,标识清楚,工作流程明确,适用标准预防。

(二)严格遵循隔离预防基本原则和技术规范,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建立并落实感染性病科各项规章制度、人员职责、工作流程和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流程。

(三)、提高对传染病的筛查、预警、防控能力和诊疗水平。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制定预检处和感染性疾病科门诊、临床各科门诊、病房接诊医师的工作职责,明确规定对来诊的病人必须进行传染病预检程序。

从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四)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肠道等特定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五)接到卫生部和省、市人民政府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或者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及时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六)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颖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七)对呼吸道/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医疗机构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同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八)我院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上级医院诊治,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上级医院。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使用专用车辆,用后及时消毒。

(九)感染性疾病门诊还应达到以下要求:

1、设置独立的挂号收费室、呼吸道(发热)、肝病和肠道疾病患者的各自候诊区和诊室、治疗室、隔离观察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药房(或药柜)、专用卫生间;

2、各区应配备必要的医疗、防护设备和手卫生设施,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医护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管理,必要时戴手套;

3、安排专人负责做好门诊日志、住院登记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工作,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并规范记录内容;

4、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具体要求参照安徽省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细则第三章第二十五条;

5、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加强诊室通风,常规每天2次对空气、医用物品、物体表面等进行清洁和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消毒。

6、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范处置医疗废物。

(十)感染性疾病病房还应达到以下要求:

1、感染性疾病病房的设置应相对独立,与普通病房之间设隔离带,病人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不得互串病房或随意外出;

2、内部严格“三区”、“两通道”,不同区域之间必设“缓冲间”,且应标识明确;

3、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不同传染病人应分开安置,同类病人每间病室不超过4人,床间距不少于1.1米,疑似病人、具有高度传染性或毒力强的菌株所致的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4、隔离病室门口挂隔离标志,入口应设缓冲间,病室内应有流动水洗手设施,设独立卫生间。并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5、每一病室设专用隔离衣、体温计、听诊器、抹布等,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用品等均应立即清洗消毒,出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6、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病房污水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病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均视为医疗垃圾,置双层黄色塑料袋中,进行有效封口后由专人密闭运送。严格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密闭转运、无害化处理和交接、登记等工作。

7、保持病室清洁卫生,加强通风。常规每天2次对空气、医用物品、物体表面等进行清洁和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消毒;

8、严格陪客、探视制度管理,一般情况下不设陪客、探视。必须留陪时,应由床位医师签署书面“同意”意见。陪客、探视者应穿一次性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等。

二、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急诊科、儿科门诊应与普通门诊分开,自成体系,设单独出入口。

(二)根据本院实际制定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三)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指定到隔离诊室就诊,已被污染的区域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四)保持各室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地面湿式清扫,每天2次;诊桌、诊椅、诊查床、平车、轮椅等应每日湿抹1次,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及时擦洗和消毒;各种急诊监护仪器的表面应每日清洁,遇污染后及时清洁和消毒。

(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凡侵入性诊疗用物,均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与病人皮肤粘膜直接接触的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

(六)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必须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不得重复使用。

(七)使用中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根据其性能定期监测并有记录;根据规定定期对各类无菌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符合要求。

(八)诊室、治疗室、观察室、厕所等使用的清洁工具(抹布、拖把等)定点放置,拖把标志明显,分别清洗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九)各诊室应配置适合的流动水洗手设施和手消毒剂,医务人员操作前后均应认真洗手或手消毒。

(十)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密闭转运、无害化处理和交接登记等工作;

第20篇:医院感染科先进事迹(推荐)

2016年医院感染科先进事迹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戒子篇》)我们感染科主任***正是这样一位志存高远,追求完美,淡泊名利的人。厚积薄发硕果累累***,一位潜心研究感染、免疫和肝病26年的内科医生,抱着“无论身处顺境逆境,经历都是财富”的信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服从组织需要先后在大内科、中心实验室、急诊医学科、家庭医学科、感染科工作,并承担管理职务,在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部门、专业之间不断地砺炼和汲取,使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八十年代初,他探索将电脑技术应用于提高临床管理效率的研究,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八十年代后期他在医院中心实验室工作时,用电镜与核酸技术首次在本省散发性胃肠炎中发现adrv(成人轮状病毒);华东地区甲肝爆发流行时,他负责肝炎病房的医疗工作,从难得的大样本病例中证实肝炎病毒双重感染存在干扰现象;九十年代初在担任急诊科副主任期间,他通过抢救大量的濒死患者及严谨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危重状态下除“五衰”外,还有“第六衰”即免疫衰竭的概念;在担任家庭医学科主任时,他针对肝硬化、肝癌年轻化的现象,研究了家庭聚集倾向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对治疗的免疫应答并提出新疗法;他还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第三年龄”医学保健新观念的传播,并作了大量保健教育的研究„„然而,黄主任对所得的荣誉总是十分淡然,在他办公室角落里堆着厚厚的一摞各级各类获奖证书,他说:“医学研究是责任和志趣的结合,用科学来表达新思想是一种快乐”。他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的第一作者论著论文近四十篇,xx年他受邀在巴塞罗那国际医学会议上作有关《炎症反应综合征免疫学新观点》报告,并获当年优秀科研成果奖。同年,国家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他主编和参编的《临床疾病与免疫》和《21世纪医学高等院校精品教材·微生物》,近年来一直被用作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教材。近十年他主持或主讲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达十二项,他的课堂遍布省内三十余个城市。最近,省卫生厅和省出版局还邀请他编著向国外发行的热带医学科普书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黄主任连续数届担任中国免疫学会浙江省分会常委,临床免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学继续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热爱事业忠于职守由于感染科病房和门诊涉及到×××个二十四小时运转的独立单元,战线长而诊疗任务重,尤其重大疫情事关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定,黄主任总不放心,常提醒我们“对每一例患者的诊断思考都不要忘记结合流行病学大背景”。夜间医护力量缺乏,他经常很晚还在继续工作,并坚持值夜班,哪里出现问题他总会在第一时间指导解决。记得一个午夜,急促的电话铃声催醒黄主任迅速奔赴某三级医院:一例来自外省的患者起病突然,濒临死亡,诊断不明。卫生行政部门连夜组织专家会诊,黄主任仔细检查这例不能提供任何疾病背景的特殊患者,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迅速制定抢救方案,提出防控措施,并及时采集了必要的证据。作为国家级和省级感染病监控点的专家组成员,黄主任以自己触类旁通的学识和高度的责任感,为重大病例把好关。他告诉我们:“你的手中是一个患者,而你的肩上是整个社会。”有位陈姓妇女多年高胆红素血症伴皮肤色素沉着,自理生活困难,十年间曾去过许多地方求医,也曾住过三家大医院症状仍未能好转,她焦虑烦燥,悲观失望,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入住我科。黄主任调集了她多年来求医的十余本病历资料深入研究,尽量选择无创诊断方法,认定是一种慢性病毒感染触发的自身免疫病。通过黄主任的精心诊治,患者一天天好转,出院时患者对大家说:“千恩万谢一句话,我的命交给市一放心!”。

医院感染科工作总结
《医院感染科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