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水资源经济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03:08: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水资源经济的认识

摘要:水资源经济学是研究日渐稀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经济科学。文中介绍了水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并简要的谈了水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内容,针对不同时期水资源经济学在国外和国内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相应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最后对水资源经济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稀缺性;不可替代性;水资源经济学;水资源综合管理;环境影响

水资源经济学就是研究日渐稀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经济科学,旨在使消费者以同样的水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用满足或者以尽可能少的水资源消耗获得同样的效用满足,使生产者以同样的水资源投入获得尽可能高的产出水平或者以尽可能少的水资源投入获得同样的产出水平。

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中国已被列为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据统计, 目前中国农业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中国目前面临的水资源问题表明:水,正在从“可再生资源”转化为“不可再生资源”。 经济学认为稀缺性是指相对于消费需求来说可供数量有限。从理论上来说,它可以分成经济稀缺性和物质稀缺性。假如水资源的绝对数量并不少,可以满足人类相当长时期的需要,但由于获取水资源需要投入生产成本,而且在投入一定数量生产成本条件下可以获取的水资源是有限的、供不应求的,这种情况下的稀缺性就称为经济稀缺性。假如水资源的绝对数量短缺,不足以满足人类相当长的时期的需要,这种情况下的稀缺性就称为物质稀缺性。经济稀缺性和物质稀缺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缺水区自身的水资源绝对数量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因而当地的水资源具有严格意义上的物质稀缺性。但是,如果将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节水、循环使用等等增加缺水区水资源使用量的方法考虑在内,水资源似乎又只具有经济稀缺性,只是所需要的生产成本相当高而已。丰水区由于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加之缺乏资金治理,使可供水量满足不了用水需求,也会变成水资源经济稀缺性的区域。这些都说明了水资源的稀缺性。

同时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且具有绝对和相对两个方面。从功能来分析水资源一般可分为生态功能和资源功能两大类。其生态功能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材料,水使人类及一切生物所需的养分溶解、输移。这些都是任何其他物质绝对不可替代的。水资源功能的大部分内容也是不可替代的重要生产要素。如水的汽化热和热容量是所有物质中最高的,水的表面张力在所有液体中是最大的,水具有不可压缩性,水是最好的溶剂等等。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不仅说明其在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程度,也提高了水资源的稀缺程度。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水资源保护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 水资源的污染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我国经济发展转轨时期 水资源的污染已经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保护水资源除进行技术改造,使工业、企业、生活污水排放要达到标准外,更重要的是加强水资源保护的管理,实现依法治水、依法管理

水资源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和极其丰富的功能,大体上具有生活用水功能、生产用水功能和生态用水功能。生活用水功能包括饮用、梳洗、装点等功能,生产用水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运输用水、养殖用水等功能,生态用水包括水生态景观、水生态调节、水环境容量等功能。这种水资源的多用途性,就需要经济学研究如何将稀缺的水资源配置到人们最急

需的地方去,以产生最高的效用。

水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及发展过程主要有以下3方面:水利经济计算,例如水利工程投资、工程概预算等都在这个范围之内;流域的水资源综合管理,包括流域水资源的风险投资管理、污水处理投资管理、进行水资源管理的决策等;进行水资源价值的评估,进行以水为核心的生态经济评估,包括生态恢复的资金投入,考虑人们可能采取的取水等方案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后果,以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如何就一系列可能的方案进行决策。

国外关于水资源经济学的研究起步较早,但是在不同的时期,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前期,其研究重点主要在于水资源本身的价值研究以及对水资源和其它经济环境的估价。例如有文献认为水的价值是在给定时问和给定地点为购买单位体积水的社会愿意和能够支付的最大值,或者采用机会成本的方法,即是在既定时问、地点和水流条件下,当某人取走用水时,水资源所有者可以接受的每单位水的最小费用。1972年,杨格和格雷考察了几项实验,认为水的价值不可能超过最经济水源的边际成本,1973年,诺德豪斯和托宾提出用“经济福利准则”修改国民生产总值,由此引发了对环境资源进行计量的关注,许多学者先后提出多种方案研究经济活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如赫费德尔和尼斯(Herfindakl and Kneese)提出如何利用与污染和控制污染有关的费用及利润来修正GNP。1977年联合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对某些自然资源进行核算,进入2O世纪8O年代以后,资源与环境问题更加严重,更加引起各国政府、多种组织研究机构、环境学家、经济学家的重视。

到20世纪90年代,采用经济杆管理水资源的研究日趋活跃。1991年Schneider研究了一定用户需水量弹,它为进一步研究节约用水提供了有益的经验;Murdock分析研究了用水预测中社会经济和人口统计特性的作用,它指出人口统计和社会经济变量如住户年龄、种族、家庭成员的组成对用水量有很大影响,在研究户均用水量时,这些因素通常比经济、气候和其它自然因素重要得多。Murdock将需水量与社会经济相结合,拓宽了水资源价值研究中所涉及的范围。Wichelns的研究表明,通过灌溉用水划区收费促使减少排放量,收费提高了用水效率。意大利Hayward对收费产生的反应—— 一项水管理议案进行了分析。水资源定价也是当今水资源研究热点之一,1995年9月26日~30日在瑞典召开城市地区水综合管理国际研讨会上,水资源和废水定价被列为重要的一项议题。

在上述的研究中,以水资源的定价和确定水资源价值为主要内容。随着近几年全球环境的变化和人们日益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作用,以水为核心的生态环境服务研究成为重点,研究人类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对生态环境破坏后应当采取的决策分析。Stefano Pagiola在2003的《World Conservation》探讨到水是价值昂贵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但绝大部分水的使用者并没有为之付出任何代价。而且他认为,更为严重的情况是,土地管理者因拥有土地,调节了水文流速,改变了环境,为水资源利用创造了服务,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获得 任何补偿。他们的措施影响了水的渗入、径流和土壤水分蒸发的速度,从而影响到水流的数量、质量和时间安排。但没有任何鼓励措施能让这些影响考虑到关于土地使用决策中,结果这些有价值的服务也就消失了。因此他提出了“环境服务的补偿”这一解决途径,它为土地使用者们所创造出来的环境服务支付一定的补偿金,这样就可以将这种鼓励措施与整个社会的鼓励措施达成一致。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被广泛接受,并成为各国政府21世纪行动纲领的重要承诺,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水资源经济学科的研究热点。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工作组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支撑从现在到未来社会及其福利而不破坏它们倚赖生存的水文循环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的管理与使用”。它的实质含义是指运用经济学的决策方法做出对未来造成的遗憾达到最小的决策。

我国关于水资源经济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数都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侧重点的改进。20世纪70年代,国内有关水资源经济学的研究侧重于水资源价值的评估,很多学者提出多种方案对GNP进行修正,包括运用污染和控制污染的费用及利润。

有关水资源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则侧重于水价制定和水服务费用的收取,最为典型的是水资源费用收取的研究,例如1979年11月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发布了《上海市深井管理办法》。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我国关于水资源经济学研究的萌芽阶段。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向自然环境索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同时,对水资源缺乏有效的保护管理机制,掠夺 性地开发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严重地威胁了人类生存环境,也制约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有关研究如何合理地配置自然资源,如何保护并维持自然资源本身的再生产成为这一时期的重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确定了市场经济体制,国内学者对宏观经济的水资源管理有了探索性的研究,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在其承担的“华北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管理的研究”中,采用了投入产出模型与线性规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华北地区宏观经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为将市场经济机制引入我国水资源管理研究做了开拓性的工作 。以后,由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共同主持的“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项目中,为西北地区各流域开发建立了宏观经济水资源模型,为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张为东在1996年利用线性规划模型,探讨了北京市可利用水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问题。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因子,人们在谋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又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获得可持续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研究内容。其研究重点是以水为核心因子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价值,例如2004年丰华丽在《人与生态和谐的水资源配置理论与实践》等研究中提出,水的服务功能主要是指水资源的供给功能,即供给社会一定质量的水资源量的多少,用以维持人类健康、支持经济生产、稀释和运输废物、提供娱乐休闲等,同时认为,从维持人类健康的角度出发,饮用水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和人类的福利息息相关,不但人们生活用水,对于干旱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就没有粮食生产。可以说这一时期我国学者已经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开始形成既面向全球又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的关于水资源经济学的新的思路。

发展水资源经济.无论从历史现实还是从未来发展来看.水资源发展都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发展水资源经济的政策措施都必须适合我国国情,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相一致,从而去创新发展机制.这是历史赋予水资源经济研究者、实务工作者的历史重任。

水资源经济学是水利学科和经济学科的一个更高的层次,从水资源经济学的发展过程演变来看,水资源经济学的研究进展非常迅速,并且研究前景非常广阔,水资源经济学的学科也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水资源经济学融会贯通水资源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随着水资源学和经济学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贡献的不断认识,水资源源经济学的研究不仅显得更为必要,而且将呈现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沈满洪 水资源经济学的发展与展望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6卷

第6期

[2] 崔延松对水资源经济研究的一般认识《经济师》2006年第3期

[2] 陈耀邦,等.21世纪议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3-5.

[3] ColinH.Green.Handbook of Water Economics:Principles and Practice[M].UK:

John Wiley& Sons.Ltd.2003,17375.

[4] 王浩,许新宦,甘弘.华北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理论与方法[M].郑州:黄河水利

出版社,1999,17—19.

[5] 丰华丽.人与生态和谐的水资源配置[D].北京:中国科学院,2004,5-6.

[6] 孙富行

第4期 资源水利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设计DWRHE2000年 第19卷

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论文

微观经济论文

旅游经济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问题

经济论文题目

区域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读后感

水资源经济论文
《水资源经济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