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如何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

发布时间:2020-03-03 15:18: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调动、提高人民警察的

工作积极性

提高民警的素质,必须从调动、提高民警的工作积极性这一最基本的关键问题着手。民警积极性的调动、提高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必须全面考虑,应辩证的从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两方面进行。内因、主观因素是主要的、第一位的;但外因、客观因素也不容忽视。具体就是既要注重对民警自身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同时又要注意外部条件、环境等外因对内因变化的影响促进作用。领导的表率作用、公平、公正、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建立科学、公正、公平的考核机制是应当注意的宏观的外因措施;爱岗敬业教育、观念教育、建立科学、公平考核基础上的各种激励措施是调动提高民警主观能动性微观的内因措施.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党中央把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放在了很重要的位臵。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劳教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劳教人民警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劳教民警如何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高管理、教育改造劳教人员的能力,达到提高改造质量的工作目的,实现确保劳教场所持续安全稳定的工作目标,则是我们每名劳教人民警察(特别是领导者)必须慎重面对的问题。因此,提高劳教人民警察的素质最关键、最基本的问题

是:如何调动、提高劳教人民警察的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因为一个人,不管他原本能力有多强、素质有多高,如果他不去干工作,不去不断提高素质,就等于没能力、没素质,其高素质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低素质。而一个人,虽然他原本能力不强、素质不高,但他能积极的工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那么他的能力、素质会很快的得以提高,并且不断在提高。民警工作积极性的调动、提高,对提高民警队伍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劳教人民警察工作积极性的现状概述

目前,大多数劳教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是有的,但由于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干好、干坏一个样”、待遇相对不公平等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也存在一些民警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性、责任心不强、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等现象。有的甚至消极对待工作。个别现象在个别单位甚至普遍存在。

二、调动、提高劳教人民警察工作积极性的措施、方法 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变化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因素。内因是主要的、第一位的;外因是次要的、第二位的,必须通过内因而发挥作用。劳教民警工作积极性的调动、提高同样应当符合这一辩证原理。从调动、提高民警自身主观能动性这一内因上,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法使内因发生变化,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因的外部环境、条件对民警工作积极性调动、提高的重要作用。主观的内因与客观的外因双管齐下。

(一)调动、提高劳教民警工作积极性的外因措施、方法。 外因虽然是第二位的,但其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相对于内因来讲,外因是从客观的角度进行的,其措施、方法的操作侧重于各级领导。

1、领导重视,重在谋

这里不是说现在有些单位的领导不重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问题,而是说有些单位领导重视的还不够,谋的还不深。他们也在为民警素质、工作积极性不高而犯愁,意识到要提高民警工作积极性,但由于工作繁忙、事务多,并没有谋到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办法。领导也是一门艺术,不用心去谋是不行的。其实只要领导重视了,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些细小事件就可能成为调动、提高民警工作积极性的潜在契机。笔者曾与某民警工作积极性较高的劳教所的一名基层民警攀谈过,他说他们单位领导的车如果要出去,只要看见大门口有民警站在那,都会停车问一句:“小张,出不出去?我们到重庆去,坐不坐?”试想在这样的领导手下工作,能没有积极性吗?还好意思不积极工作吗?

2、团结的领导班子

一个团结有凝聚力的领导班子,不仅能提高整个单位的工作效益,而且能有效防止影响民警工作积极性的消极因素的产生。一个单位总会有

一、两个不认真工作靠小动作钻空子取得领导信任的人。如果领导之间不能团结,他们就会以迎合某个领导的口味而取得信任。领导之间在缺少沟通的情形下,就给了他们可钻

的空子,而其他民警看到这些未干实事的人得到信任,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影响。一个团结的领导班子,相互间经常交流、沟通,则可避免以上情形的发生

3、领导的表帅效应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一个单位的领导正直了,工作积极性高了,就会带动全单位的民警积极工作。领导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召人、鼓舞人。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是表帅效应的效果。邓小平同志1978年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多次提到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论述了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的重要意义.

4、建立科学、公正、公平的考核机制.现行的民警考核内容笼统,不能全面反映民警的真实情况,考核的方法相对简单,量化指标少,导致民警对考核结果的认知度小,考核结果无法与奖惩挂勾,考核成了形式化的工作,进而产生“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挫伤了部分积极工作的民警的热情。温家宝总理说“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动和促进社会和谐。”建立科学、公平的考核机制,给民警一个真实、全面、公正的考核,配以科学的激励措施,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无疑将会得到极大提高.

5、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一个单位的整体工作氛围好了,每一名民警的工作积极性跟着也就带动起来了,个别消极工作的民警也就没有了市场。要努

力营造积极向上、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体育竞技场上如果失去了公平、公正,就不会有通过努力提高技能奋力拼搏的运动员。一个单位如果没有相对公平、公正的工作氛围,那些投机取巧、不干实事的人却有好的工作岗位,活的很滋润,其他民警的心理自然会失衡,这时再好的政治思想工作也将失去作用.

(二)调动、提高民警工作积极性的内因措施、方法。 内因是从微观的每名民警自身的角度进行的,措施、方法直接作用于每个个体,使每个个体自身产生主动的或被动的工作积极性。

1、增加工作压力与责任、危机意识教育。

最常用的方法是给予一定的工作压力,我们常说:“压力产生动力。”给予适度的工作压力,可以促使民警提高积极性,想法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给予工作压力一定要注意“度”,适度的工作压力会提高个体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过度的工作压力,根据心理学理论,会使个体产生放弃的想法。另外一个常用的方法是与责任相联系的惩罚。人们因为法律的强制性、惩罚性,而不去触犯法律,我们的民警如果不认真积极工作,甚至不负责任,严重的也将会触犯法律,轻则可能会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可能会被时代淘汰。切实改变“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用人方法观念为“能上能下”。虽然“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提倡了多年,但现实中往往是某处级或科级领导因工作不称职等原因免职后,都会给其安排相当不错的工作岗位,起不到责任、危机感的警示

作用。要经常用一些真实的事例对民警进行警示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危机感。如某劳教场所1997年对某民警的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给予刑事处罚后,该劳教场所近十年来再没有发生民警触犯刑律的行为了.

2、转变观念教育.思想是一切行动的前提,民警对某项工作在思想观念、意识上就没有跟上,就不可能产生工作积极性,甚至会有消极、抵触情绪。如对目前各劳教场所进行的部级、市级现代化文明劳教场所达标考核活动,有些民警认为是形式工作,费时、费力、耗物,认识不到位,因而工作中带有情绪,更谈不上有积极性了.

3、爱岗敬业教育.只有爱岗才能敬业,现行进行的爱岗敬业教育往往都是从大道理上进行的,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东西,不敢深刨民警心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我们应当结合劳教场所实际,从关系民警切身利益的事情去分析、讲解,帮助民警产生“噢,原来我从事的职业还是挺不错的,是有优势的,是神圣的”。从内心产生感想和感触。这样他们工作起来的基础、动机、底气就十足,不用外因去推,他们工作的热情、心情都会发生质的变化。人们说:“干一行要爱一行”。但实际上往往是“干哪一行的抱怨哪一行”。常常听到的是“我们这一行太辛苦了,待遇又低,你看某某,他们工作多轻松,待遇又好”等等。产生这种现象一是因为民警的政治思想觉悟不高,二是因为民警认识偏差,光看到他人的长处,

看不到他人的短处;光看到自己短处,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三是人们的喜新厌旧心理。最常见最易被政工工作所忽视的是民警认识上的偏差。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是此种现象最严重的时期,不少劳教民警想方设法举家调出劳教系统。他们不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不到劳教系统的长处与前景,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劳教系统的长处显现,又想方设法往劳教系统调。如某举家调出劳教系统的两名民警又想方设法进入了监所系统。有人曾在数年前向其他民警分析说:“劳教系统是个很好的单位,和我们看重的公安机关相比,有很多的优势:第一,劳教民警的人身安全系数要远远大于公安民警,劳教民警管理的是劳教人员,劳教人员心理活动相对平稳,他们大多会安心改造。而公安民警面对的是现行犯罪分子,他们为逃脱法律的制裁会不择手段。公安民警人身受到威胁的系数远大于劳教民警。第二,劳教民警的工作相对较稳定,工作环境好,大多在郊区或远离污染的乡村;公安民警则经常外出办案,什么地方、角落可能都得去。”我们的民警如果明白了这些,在加上思想政治引导教育,他们自会发自内心珍惜、喜欢我们的劳教事业的。

4、科学、公平、公正考核基础上的激励措施、方法。 人是要吃饭、穿衣、玩乐的,人生谁也离不开物质和精神两种东西,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类就为获取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享受而奋斗不息。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激励作用,对民警工作积极性的调动、提高无疑将起到重要作用,必须强调的是,激励

必须是在科学、公平、公正考核的基础上进行的。否则,反而会挫伤一些民警的积极性

(1)物质激励。首先应当合理设臵工资结构,有一定比例的工资应当体现同一行政职级人员之间工作责任、工作成效的大小。对非工资性收入的津贴、奖金则应当在科学、公平、公正考核的基础上区别对待,与岗位责任、效绩挂勾。

(2)精神激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当人在低级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向高一级的尊重、自我实现精神需要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基本需要已基本可以满足,精神需要会逐渐增多。对劳教民警的精神鼓励也很重要,在科学、公平、公正考核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职务晋升、荣誉称号、嘉奖等方法、途径,使民警得到荣誉感、受尊重感,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3)批评激励。从人性的角度讲,批评是最易挫伤人的积极性的,应当慎作、少用。但我们如果用的适度,也是可以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的。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人是要面子的,批评有时能起到其他措施所无法起到的效果,只是我们要把握好度和时机.(4)休假、外出培训激励。上班的工作人员除了公差、年休假,外出、休息的机会是很少的,民警特别注重这些机会,以此来调动、提高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5)参与激励。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对自己参与、已付出精力的事会特别的关注。在开展某项工作、活动时,从立项、研讨到决 定开展,如果让民警们参与进来,将会不同程度地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总之,民警工作积极性的调动、提高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激励机制等等方面,要通过外因的、客观的外部因素,注重对民警主观能动性内因的调动,而不是一味的被动式的高压、批评,是我们解决民警工作积极性的关键。

关于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的思考

新时期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的思考

关于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的思考

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总结

如何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如何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

关于如何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方法

浅议如何调动农村教师工作积极性

浅谈如何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
《浅谈如何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