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麦琪的礼物

发布时间:2020-03-01 16:54: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麦琪的礼物》之写作手法分析

欧·亨利是20世纪初期美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欧·亨利的小说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大众生活,布局精妙,语言极具特色,以其独特的写作方法而享誉世界文坛。他一生写了270多篇短篇小说,这些作品以“含泪的微笑”的风格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他的作品艺术特点突出,其中《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树叶》、《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子》等作品, 被誉为世界优秀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对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写作手法的详细分析,来探讨欧·亨利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所讲述的,是一个圣诞节里发生在社会下层的小家庭中荒唐却又感人的故事。男主人公吉姆是一位薪金仅够维持生活的小职员,女主人公德拉是一位贤惠善良的主妇。他们生活贫穷,但却各自拥有一样极其珍贵的宝物——吉姆有祖传的一块金表,德拉有一头美丽的瀑布般的秀发。为了能在圣诞节送给对方一件礼物,吉姆卖掉了他的金表为德拉买了一套“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的梳子,德拉卖掉了自己的长发为吉姆买了一条白金表链。故事虽小但是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温暖、亲情、至爱、忠贞。在艰难困苦环境下一对相依相爱的夫妻,用自己最珍惜的东西去换取对方所心爱的礼物。故事虽说是有些悲剧性的色彩,但是烘托出来的却是比万金更要贵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综观此篇小说,探究欧·亨利的写作手法,我认为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的艺术铺垫和双重的结构线索

欧·亨利的小说各部分联系紧密,故事的首尾自然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者通常在开篇为故事发展做精心的铺垫,使文章全部的故事情节合理。在小说中开篇写道:“一块八毛七分钱,全在这儿了。其中六毛钱还是铜子儿凑起来的。这些铜子儿是每次一个,两个向杂货铺,菜贩和肉店老板那儿死乞白赖地硬扣下来的;人家虽然没有明说,自己总觉得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未免太吝啬,当时脸都臊红了,德拉数了三遍。数来数去还是一块八毛七分钱。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通读整个故事会发现这一段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整篇故事的全部要素。以“一块八毛七分钱。全在这儿了”这句开篇,说明主人公的贫穷程度,“其中六毛钱还是铜子儿凑起来的”,是“死乞白赖”得来的,说明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脸都臊红了”展示了主人公德拉善良的本性,廖廖数语就将人物完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开篇的简洁与流畅,自然会使得文章的思路通顺。

在欧·亨利的小说中几乎每篇都可以看到两条线索同时存在,也就是所说的明线与暗线。这是作者表现手法的独到之处,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强烈的对比,以期实现作者的真实写作意图。在《麦琪的礼物》文中,德拉卖发买表链是明线,吉姆卖表买发梳则是暗线。这种双重线索并进的特点形成欧·亨利小说的基本结构,这种结构是完成作者意图必备的手段。整篇小说是通过两条线索的碰撞与交汇来梳理的,因而两条线索缺一不可。但如何交汇?何时交汇?如何使文章呈现高潮,这才是小说的关键,也是欧·亨利独具匠心之处。在《麦琪的礼物》中,德拉卖发买表链和吉姆卖表买发梳,这两条线索一交汇,作者就将整个故事结束。主人公生活的艰辛和窘迫、爱的真挚和深沉,都极好地体现在这一结构中。达到

了意味深长,发人深思的效果。因此明暗双重线索并进,在欧·亨利的创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出人意料的结尾

欧·亨利在短篇小说中常常把人物或事件中最精彩的言行、情节放在最后,他先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说明一些情况,埋下伏笔,但对最重要的事实却一直保守秘密;结尾时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出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向读者揭示整个故事的意义和人物性格及行为的全部真实,使读者在惊愕之余拍案叫绝,不能不承认故事的合理性,赞叹作者构思的巧妙。

德拉卖了金发给丈夫买了表链而且是跑遍了全城才买到的;吉姆卖了金表给妻子买了和金发相配的梳子。他们为了对方而各自失去了心爱之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然而这又不仅仅是缺憾,更重要的是夫妻双方的另一种“默契”,虽然他们失去了珍贵的东西,然而他们得到的是更珍贵的东西。众所周知,三位麦琪是有智慧的人,而且是他们首创了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虽然文中描述的是两个“笨人”,然而,在所有馈赠礼物之中,他们的礼物是最宝贵的,最聪明的,这是他们至高无上的爱情的最好见证。这样的结尾出人意料, 而又合情合理,给读者以强烈的冲击,不但把小说推向高潮,注入鲜活的灵气,而且能够收到意在言外、言近旨远的艺术效果,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以小见大的手法

在《麦琪的礼物》中,欧·亨利没有直接描写重大社会题材,只是从社会现实中撷取一些片断,选用了普通生活中的平凡素材。但作者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生活库存,有新颖的智慧和锐利的眼力,善于以小见大,从一朵浪花散发出大海的气息,从平常的小事反映不平常的社会意义。欧·亨利生活和创作的时代,正是美国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走上帝国主义阶段的时期,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腐朽的社会制度、残酷无情的竞争和贪得无厌的榨取,扼杀、扭曲了人类的情感。欧·亨利早年丧母,一生多舛,饱经风霜。来自社会下层的欧·亨利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笔锋直指资本主义的缩影——美国大城市。大城市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在这个美圆世界,集中了人间一切丑恶,它所暴露的一切,莫不是违反人性的观点。城市的舞台,作家目睹了美圆世界里的群魔乱舞、人性沦丧。于是作家往往把笔端落在生活在大城市低层的小人物身上,追求着合乎人性观点的社会理想,使人们从铜臭四溢的华尔街闻到了人情味的芬芳;在纽约摩天大厦的“森林”里看到了美丽的人性之花。

欧·亨利一生中写下大量短篇小说并以其独具特色的创作手法称著于世,被誉为“短篇小说大师”,《麦琪的礼物》无疑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小说以小见大的手法、精心的艺术铺垫和双重的结构线索、以及令人拍案叫绝的结尾都给读者大大的艺术享受。这几种艺术手法相辅相成、相得异彩,贯穿在整篇小说里巧妙结合溶为一体,积极服务于“爱的牺牲”这一主题,构成欧·亨利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这朵艺术之花在恶浊的美圆社会芳香四溢,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吧。

麦琪的礼物

麦琪的礼物

麦琪的礼物

《麦琪的礼物》

麦琪的礼物

麦琪的礼物

《麦琪的礼物》--读后感

《麦琪的礼物》教案

麦琪的礼物教案

麦琪的礼物教案

麦琪的礼物
《麦琪的礼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