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安全监督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07:55: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 1 •安全管理监督论文

中小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现状和对策

摘要:煤矿事故频发,常常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许多家庭因此支离破碎。怎么才能减少煤矿的事故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减少煤矿事故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责任重大,根据我国中小型煤矿的安全及监督管理现状,分析事故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减少事故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煤矿;生产监督;现状;对策;

MEDIUM AND SMALL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SUPERVISION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Coal mine accidents, often lead to serious consequences,many families thus be reduced to fragments.How to reduce coal mine accidents has become one hot topic, reduce coal mine accidents of produ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according to our country\'s middle and small coal mine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tatus, analysis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and according to the reason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to reduce accidents.

Key words:coal mine; production supervision;pres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

行业存在的基本现状。

1引言

虽然现在城市里很少再用煤炭,煤渐渐被石油和天然气代替,但是在农村和许多的工厂中煤的用量还是很大的。现在各种大大小小的煤矿数不胜数,事故也频出,形势严峻,煤矿安全问题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极大障碍。

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是五花八门,我们应该怎么才能减少煤矿安全事故,怎么才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呢?监管不力是造成事故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就针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及监督管理现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加强我国煤矿生产安全。

总体上来看,我国煤矿生产正走着一条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低回报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道路,安全问题特别突出,经常发生矿难事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近日称:近年我国平均每7.4天发生一起特大煤矿事故,远远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03年我国煤矿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35%,事故死亡人数则占近80%,我国采煤效率仅为美国的2.2%,南非的8.1%。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据统计,2001——2004年10月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煤矿事故188起。频繁发生的矿难事故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大背景是极不协调的,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不相符合的,与党的执政目标是完全背离的,因此着力解决和处理好这个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否则就有可能面临积重难返的危险。 2.2 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

不同事故的原因也不同,我们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

(1) 企业安全基础及管理水平不高,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大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投入不足,装备水平低,本质安全化程度低。

2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现况

从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中寻找导致事故的原因,然后分析我国对煤矿安全监管现况。 2.1 煤矿安全生产现况

我国煤矿生产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机械化程度低、安全设施不完善、技术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低,这是长期困扰我国煤矿生产的主要难题,是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障碍,也是我国煤矿

• 2 •安全监督管理

企业业主素质普遍较低,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缺乏;从业人员以农民工为主,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安全意识薄弱、没有经过专业的生产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随意性非常大,今天来了,明天不想干就走了,使得工人需要不断流动和更换,造成企业安全管理难以连续开展。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从业人员经常是凭经验来适应,麻痹大意,同时企业为了谋取利益的最大化,减少安全投入,放松安全管理,疏于对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自救能力和自救意识不强,往往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在发生突发事件后不知所措,不能有效的自救或盲目施救。

(2) 安全监管执法不到位,执法缺位。 煤矿行业虽然已经实现了市场化,符合经济发展大潮,但是完全的市场调节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缺陷,这就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而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很大程度上都归咎于地方政府职能的严重缺位,也即是说,政府对煤矿行业的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够大,方法不够科学,绩效不够明显。只要政府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的相关法令,严格煤矿行业的市场准入,对于不具备生产能力和生产条件的生产者不予认可,不准生产,地方政府严格把关,那么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生产者就没有市场,虽然现在强调许多行业要放开市场准入,但对于关系社会稳定、人民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重要领域政府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严格准入制度,另一方面,如果政府经常组织检查煤矿安全设施对煤矿安全生产能力和生产条件进行评估,那矿难事故就不会那么容易发生了。但事实表明很多时候政府缺位了,仔细分析一下原因,不外乎一下三个方面:①不少地方官员自身腐败,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检查只是当作走走过场而已,而且很多的政府公务人员采取各种方式投资入股,官商勾结,事实上充当了煤矿企业的保护伞。据报道:陕西陈家山煤矿在发生瓦斯爆炸的前五天就已经出现了火情,而当地政府并未因此责令停产整改,而对四月发生的死亡38人的瓦斯爆炸责任事故的责任人没有进行认真地严肃地处理,今年8月发生在广东梅州的大兴煤矿特大透水事故都无一例外的证明地方政府某些官员腐败是事故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不少地方政府错误的政绩观制约了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不少地方政府仍以GDP的增长与否作为行政成效的评价标准,很多地方官员把GDP作为追求

的目标,把煤矿企业创造的GDP作为提升晋级的基石,因此甘愿充当煤矿企业的保护伞。对煤矿企业的生产状况,安全状况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即使在事故发生以后,对遇难者家属的慰问和补偿似乎总是“迟来的爱”,因此某些地方政府职能的缺位也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体系脆弱和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③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监管人员构成不合理,安全生产监察机构变动频繁,工作连续性差,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监管体制;专职从事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的人员非常少,现场检查执法非常困难,监管力量薄弱;基层安监站普遍存在机构不健全,乡镇、街道在人员编制和执法能力、执法资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执法水平的提高。

(3) 各级政府安全投入少,安全监管队伍技术装备水平差,安全监管手段落后。

各级政府及其主要领导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有所提高,但仍有个别部门和企业单位对安全生产认识不够,抓得不实,应付得多,落实国家政策要求少,尤其是一些地方党委认为安全生产是政府的事,对安全生产的关注程度和重视程度存在较大的问题。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政府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很少,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于未安排年度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安监部门所必须的技术装备无法添置,安全生产执法监督检查依然只能靠眼看、手摸等原始手段,导致安全隐患不能被及时发现,有时还可能产生执法中的判断误差,影响了执法效果和执法部门的权威。 2.3 监督管理现状

目前,许多地方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把“不出事故、不死人”作为安全监管的目标,这样的平安仅仅是低层次的平安。即便为实现这一低层次目标,基层安监人员仍然必须为此付出艰辛的劳动,并且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1)政府和部门着急,而企业不急,甚至被动应付。基层安监人员整天拼命到企业去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事故隐患,充当了企业安全员去查安全,企业反而不很积极,加上基层安全监管企业面广量大,安监人员又不可能长期呆在一个企业里,导致事故隐患屡查屡犯、屡禁不止,安监人员疲于应付,象救火队员。开展的行业检查、督查、专项整治等活动,以及出了事故后的全行业停产整顿等措施也是治标而不治本,因此必然造成隐患常在、事故易

• 3 •安全监督管理论文

发。

(2)安监部门管了许多应该由其他职能部门监管的工作,“小安全”去管“大安全”。在具体工作中,许多有安全监管职能的部门对安全监管工作不够主动,对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和问题都管又都不管,甚至推诿扯皮,导致一些企业在落地之时就存在安全隐患。基层安监部门尽管权力有限,但作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必须出面去收摊,被迫采取联合执法等形式,去解决应由其他职能部门管理的安全问题,但因联合执法本身就是执法不畅的表现,因而收效甚微。

(3)安监人员本身不安全,工作压力巨大。许多地方将消除事故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安监人员执法检查身上,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安监人员即使能力再强,也因专业限制等原因而不可能通过执法检查全部发现隐患,况且事故隐患本身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有时连专家都不能完全发现,而事故发生又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无论工作多么细致,也不能保证不出事,而一旦出事,安监人员就可能面临责任追究,基层安监人员风险巨大,时时处于被追究的风险之中,安监人员本身不安全,因而就必然会出现“不出事故、不死人”就万事大吉。

3对策探寻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只有实现本质安全,才是治本之策。也就是说,安全生产监管的根本任务是要解决根源性的问题,达到高层次的平安。

(1)提高企业排查治理隐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安监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加大教育培训和执法监察力度,将工作重点放在执法上,查处非法违法行为,这样即减轻工作压力,又增强执法权威性。要做安全生产的监督员、裁判员、执法员、宣传员,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企业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装备水平、防护水平和管理水平,建立企业自己查安全的工作机制,使企业变被动为主动,叫企业比政府和部门更急。中小煤矿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力图效益最大化,并千方百计降低成本,这就要加大安全监管力度,使企业认识到:事故成本远高于安全投入成本,安全风险高于市场竞争风险,政治风险高于经济风险,人的价值高于财富。同时,根据监管环境的新变化,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要推广各地好的经验和作

法,如建立小煤矿企业安全基金;对从事矿山开采高危行业的小企业征收安全生产抵押金;在高危行业强制推行工伤社会保险等。

(2)督促安全监管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安监部门要充分发挥综合监管职能,做好协调工作。通过成立协调机构,建立联席会议、情况通报等制度和采取挂牌督办等形式,加强协调调度,叫各部门主动去管安全,各负其责,让所有具有安全监管职能的部门都能执法到位。要发挥行政手段的作用,如把安全指标纳入对下级政府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中,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考核和奖惩,使各级领导不仅关注经济指标,同时也关注安全等指标。提高执法效率和处罚力度,特别是经济处罚的力度和严肃追究刑事责任的力度。利用产业政策进行约束和引导,促进中小煤矿向良性发展。(3)建立长效机制,实现长治久安。全面落实“专家查隐患,企业抓落实,部门抓监管”的工作机制,强化宣传教育,强化企业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消除事故隐患的希望和重点放在企业里、放在班组里,实现常态化。通过创建安全示范班组、安全标准化企业等活动,全面提升企业安全水平,实现积极预防,避免事故发生,达到本质安全。

(4)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当政府某些官员自身出现问题并无限滋长时,发生事故已成自然,政府既然在煤矿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政府自身的改革和建设也成为必然。具体而言,即是要加快政府自身的改革和建设,大力推进反腐败工作进程,杜绝任何形式的贪污腐败行为,政府工作人员和各级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摒弃以GDP增长与否作为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评价标准的错误政绩观,同时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煤矿安全生产出谋划策,为煤矿安全生产消除还存在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切实做到“该放的不越位,该管的不失位,职能明确不错位,承担责任不缺位”还要运用政府的号召力,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监督和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舆论监督煤矿生产,让更多的人共同关注和参与支持煤矿生产,对舆论媒体爆光的问题要及早整改和纠正,争取把险情扼杀在萌芽状态。

(5)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建立中小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

• 4 •安全监督管理

使中小煤矿能够严格遵循《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提高业主和员工的安全法律意识和安全素质,从“要我安全”转到“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上来。

(6)进一步严把市场准入关。抓住源头,建立

高危行业生产安全许可制度,有效地控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厂进入高危行业。对新办的中小煤矿企业,要严格审查,对新建项目要严格履行“三同时”手续,努力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工商部门在年检时,安全生产条件要作为否决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不予通过年检。通过实施这些制度,形成淘汰和退出机制,促使中小煤矿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改善安全条件。

(7)进一步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利用电视报刊

等新闻媒体,及时对事故和事故隐患进行曝光,跟踪报道事故调查和处理及整改措施,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的社会化、公众化和产业化。

(8)建立良好的社会服务体系。发挥各类社会团体、行业协会、检测检验等中介机构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安全生产方面的技术和管理等问题,全面提高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上台阶。

4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煤矿上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监管难度较大,但是煤矿安全工作责任重大。实践证明,只有持之以恒长抓不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安全生

产体制,狠抓落实。才能确保煤山企业安全生产。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责任不到位,进而会导致监管不力,其根子还是在于不认真。 事实上,只要管理者措施得力,监督得法,大多数的矿难是可以避免的或者说大多数矿难的损失是可以控制和被最小化的,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监督是至关重要的。“煤矿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煤炭工业的重要性和煤矿生产劳动的极度危险性,都要求政府在可持续煤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承担起义不容辞的公共责任。

总之,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从政府、企业、社会三个层面上建立有效的中小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一是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透明高效的政府监管体系;二是建立企业自我激励、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机制;三是构建公正公平、运作规范、诚信有效的市场服务体系。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施卫祖.事故责任追究与安全进度管理.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2.

[2] 闪淳昌等.安全生产发读本.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3] 郑希文.安全生产管理,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

[4]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安全文化新论.北京:煤炭

工业出版社

[5] 刘铁民等.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与对策.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

坛论文集,2002.

浅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论文

食品监督管理论文

国有林场伐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论文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建筑节能施工监督管理论文

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论文

学校安全监督管理奖惩制度

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责任书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安全监督管理部管理制度

安全监督管理论文
《安全监督管理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安全监管论文 论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