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_地大北京

发布时间:2020-03-01 17:24: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认识实习报告

系别专 业 班学生姓名学号1002112315指导教师

(实习时间:2013年 6月28日~2013 年7月4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土木工程认知实习报告

(一)引言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 ,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二)实习内容

一、鸟巢水立方

建筑简介

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雅克·赫尔佐格、德梅隆、艾未未以及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国家体育场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04年7月30日因设计调整而暂时停工,同年12月27日恢复施工,于2008年3月完工。工程总造价22.67亿元。“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

实习主要内容

6月28日上午,我们在实习老师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为特级体育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1级。工程主体建筑呈空间马鞍椭圆形,南北长333米、东西宽294米,高69米。主体钢结构形成整体的巨型空间马鞍椭圆形钢价编织式“鸟巢”结构,钢结构总用量4.2万吨,混凝土看台分为上、中、下三层,看台混凝土结构为地下1层,地上7层的钢筋混凝土空架剪力墙结构体系。钢结构和混凝土看台上部完全脱开,互不相连,形式

上呈相互围合,基础则坐在一个相连的基础底板上。鸟巢屋顶钢结构上覆盖了双层膜结构,即固定于钢结构上弦之间的透明的上层ETFE膜和固定于钢结构之下及内环侧壁的半透明的下层PTFE声学吊顶。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北京城市中轴线北段的东侧,建筑面积为25.80万平方米,是科技奥运的完美体现,我国自主

创新研制的Q460钢材撑起了鸟巢的钢筋铁骨,建成后的鸟巢拥有固定座席80000个,临时座席11000个。鸟巢脚手架围成一个椭圆,勾勒出鸟巢的形状,长有340米,宽近300米,可以容纳9.1万人

鸟巢是一个大跨度的曲线结构,有大量的曲线箱形结构,设计和安装均有很大挑战性,在施工过程中处处离不开科技支持。“鸟巢”采用了当今先进的建筑科技,全部工程共有二三十项技术难题,其中,钢结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鸟巢”钢结构总重4.2万吨,最大跨度343米,而且结构相当复杂,其三维扭曲像麻花一样的加工,在建造后的沉降、变形、吊装等问题正在逐步解决,相关施工技术难题还被列为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

鸟巢是本人见过最美的建筑物。它的建成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许多人对中国的过时的看法。 总的感觉,中国现代城市建筑缺少文化内涵,没有主心骨,即使有些科技含量,那也只是简单引见的.现在每个城市的住宅基本都流行大玻璃窗,但是最近明显感觉家里简直热的不能住,没有空调那就是要命,好象是比较美观,但确实是不节能,我们祖先在建筑和自然的结合上面做得很好,但是我们今天基本是照搬,而且我们中国还特别崇洋,我国主要的大型建筑基本上都是外国人的杰作,虽然是有很多新奇的东西,但其弊端基本是显然的,可是我们还是上了,就象外国人为中国人造车一样,大的蚝油的肯定是好卖的,好大喜功好表现的特点,别人掌握了我们的心理,反正消耗的金钱也好能源也好,都不是他们的,他们赚的是中国的钱.在城市建设上面,基本上每个城市的新城区基本上是雷同的,如果不写地名,可能分出是哪里?我们中国人的是怎么了,要知道建筑在某种意义上是文化的载体,历史传承的脉络呀!希望我们的建筑大师们能在现代建筑学新技术新理念的基础上,与中国文化多多结合,营造中国自己的建筑和文化。

二、国家森林公园

6月30号,老师带我们参观了蟒山国家森林公园。

建筑简介

蟒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昌平县东北部,十三陵水库坝东,距京40公里,森林面积六七百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6%以上,所以又称十三陵林场。蟒山森林公园,山势如大蟒,最高峰659 米,有人工林13万亩,树木花卉176种,终年葱翠,四季锦绣,是北京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蟒山一直是中央机关义务植树基地,1983年、1984年邓小平、万里、胡耀邦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先后两次来蟒山植树,他们亲手栽植的白皮松、油松,如今已经长得茁壮茂盛、青翠挺拔。现建有“绿化纪念亭”和百块名人绿色文化碑刻。充分体现了游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绿化祖国的热情。蟒山公园于1998年10月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绿色文明教育基地”;2000年6月被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命名为“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生态教育基地”;2000年10月由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命名为“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2002年5月由北京市园林局授予“北京市一级公园”。公园除拥有面积广阔的森林景观外,还建有“大佛”、“蟒山塔”、“高山长廊”等独特人文景观。“蟒山风景好”,这是到蟒山来的游客经常所的一句话。他们说蟒山不单清新幽静,而且有一定文化层次,使人回味无穷,受益匪浅。公园有近86平方公里的人工林,森林覆盖率为86.5%,为北京地区森林公园“面积之最”。园内植有各类树木花卉170余种。春天,迎春、山桃、连翘、丁香、榆叶梅、芍药、月季、樱花等几十种花木争相怒放,满园春色生机盎然;秋天,黄栌、元宝枫、火炬树、地锦的树叶一片火红,远远望去层林尽染,令人心旷神怡。林区空气清新、景色迷人,山风吹起,松涛阵阵,沐浴在林海之中,流连忘返。园内除拥有面积广阔的自然森林植被景观外,还有独特的人文景观。一是碑林。约有百通石碑,镌有启功、董寿平等名人为绿化的题记。二是人工天池。国家“八五”重点工程——十三陵蓄抽水能电厂的上池在蟒山山顶。占地面积为16.67万平方米。三是观景塔。位于海拔640米的山顶,塔高37米。四是弥勒石佛。高9.9米,重约1500吨,面笑心慈,是北方最大的石雕大佛。

三、十三陵水库

7月2号早晨我们坐大巴前往十三陵水库,由于十三陵水库内部施工,门卫并不让我们进入山顶参观,所以老师下车后给我们做了远观介绍。

建筑简介

十三陵水库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境内,在十三陵盆地的东南,距北京城区40公里。十三陵水库是1958年毛泽东号召修建的,当年6月30日胜利建成。水库面积是颐和园里的昆明湖的20倍,总蓄水量为6000多万立方米。水库大坝建在蟒山和汉包山之间,为斜墙式,总长627米,高29米,底宽179米,顶宽7.5米。大坝外坡上有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十三陵水库”五个大字,用汉白玉石块镶砌于紫色的安山岩护坡上,十分壮观。

十三陵水库为山区盆地水库,占地面积751公顷,其中陆地面积440公顷,水面311公顷。水库四周群山矗立,特别是北岸巍峨的蟒山拔地而起,宽阔的水面,倒映群山,给人以“高峡出平湖”之感。山脚与水面的衔接处形成多处水湾港汊,景色幽静宜人。水库中上游,两岸有大片台地、坡地,水面平稳,水深变化较小。水面受开阔度、水深和不同环境色彩影响,显现出不同景观效果。如在大坝附近,山高水深,水面倒映山影。而水库上游,水面宽阔、岸坡平缓,视野开阔,在夕阳映照下,远山连绵,近水荡漾。那点缀在远山近水之间的片片果林及点点皇陵,更增添了一层飘忽不定的朦胧色彩。

四、地铁十五号线

7月3号我们终于戴上安全帽去参观地铁十五号线,但是没有我们想的那样到工地参观,而是地铁线负责人给我们做了一个详细的报告,虽然报告中有许多没听过的学术名词,但同学们还是很认真的在做笔记。

建筑简介

北京地铁15号线(以下简称“15号线”)是北京地铁运营的一条轨道交通线路,代表色为紫罗兰色。15号线全长约40.8千米,连接望京地区和顺义核心区,同时作为横向干线贯穿北京北部。望京西站至后沙峪站于2010年12月30日开通,2011年12月延伸至顺义区俸伯站,全线预计于2014年通车。15号线车站的装修样式基本统一,主打“中国红”色调的中式风格,从方方正正的纯正中国红立柱、天花板的仿斗拱装饰、车站出入口布满

方形镂空窗花、仿宫灯造型的灯饰中可见一斑。这些设计细节将使乘客在往返顺义新城和市中心的路途中体验到时空穿梭的感觉。 地下站中,红色立柱醒目,并配以白色或浅灰色基调的天顶和地面。立柱顶端与天花板相接部位以榫头装饰,与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外观设计异曲同工。 高架站借鉴首都机场航站楼的设计,吊顶采用长长的铝条板装饰,突出车站内部的宽大空间。此外,15号线也是继8号线后又一采用屏蔽门的北京地铁线路。相比北京地铁大多数线路采用的全高安全门,屏蔽门可进一步减少站台冷气或暖气的散失,达到节能效果。

五、戒台寺护坡

7月4号,我们去了戒台寺,我们沿着戒台寺外围参观了它的护坡, 建筑简介

戒台寺所在山体于2004年雨季出现滑坡灾害(戒台寺滑坡),严重危及到千年古刹的安全。戒台寺滑坡区内地质构造错综复杂、岩层产状顺倾、岩石破碎、具多层软弱带。滑坡变形迹象广而杂乱,具多条、多级、多块、多层滑面特征。戒台寺滑坡属于发生在复杂地质区域的大规模破碎岩石滑坡。滑坡规模大,治理难度高,一方面,滑坡前部为现代化采空塌陷区,坡体内存在较多古代采煤巷道,具临空变形条件,且采空范围不易确定;另一方面,滑坡后部为古建筑群和古松名木,不允许有过大变形。此外,滑动面深,滑坡推力大,若采用单一的普通抗滑桩或锚索抗滑桩(单锚点桩)来治理滑坡,会造成巨大的投资支出且施工期较长,不满足工程的经济与时间要求。经多方比较,滑坡治理采用了支挡锚固、排水、注浆、局部加固等综合治理技术,其中主体工程为锚索抗滑桩。在整治工程中,首次提出和运用了多锚点抗滑桩(多锚点桩),并结合传统抗滑桩的设计理论,提出了相应的设计计算方法。通过测试计算分析,研究了多锚点桩的结构、受力特点。通过滑坡位移监测,评价了多锚点桩的工程效果。在力学性能及经济效益上,将多锚点桩与普通抗滑桩、单锚点桩进行比较,表明了多锚点抗滑桩在受力、控制变形和经济上均具有较大的优势。多锚点桩不仅在保护古建筑文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这种新型抗滑结构的提出和应用也促进了我国抗滑结构的发展,丰富了滑坡防治的措施。

最初,老师的演讲让我们对本次实习非常期待,实习认知的过程中,我发现身为一个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却对自己的专业知之甚少,而且在地铁十五号线中还提到一些学不到的新技术,这次实习让我收获很大,作为大二的土木生,在土木工程概论的简单介绍下已经对自己的专业有了一定了解,通过实习,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如饥似渴的学习实习中的提到的比课本更让人印象深刻的知识。

通过认知实习我了解到了很多专业术语和重要结构的基本规范,更了解到了一些专业思想,同时也加深了对于本专业学习的浓厚兴趣。虽然有时候有过对自己专业后悔的想法,但当选择了自己一直坚持着的方向,就应该勇往直前的去努力,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的实习,却让我有一种重生的感觉,我想今后的我会变得更加坚定,更加努力奋斗,更加信心十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周口店测量实习报告地大(北京)

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_地大北京
《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_地大北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