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从钢琴即兴伴奏的实用性谈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17:49: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摘 要:钢琴即兴伴奏,作为表演艺术的一个种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灵活的实用性,已经遍及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为了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当前形势下,普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教学应该把钢琴即兴伴奏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具有高水平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实用型音乐教师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要贯穿整个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实用性;分类教学;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99-02

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伴奏形式中一种最实际、最常用、最快捷的演奏技能,它要求伴奏者将钢琴演奏技巧、键盘和声手法、作曲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在旋律条件的限制下,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瞬间的艺术再创作。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已成为全国各师范院校的必修课,是师范院校钢琴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

钢琴即兴伴奏对于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实用性体现在:它是声乐伴奏、舞蹈伴奏、视唱练耳、乐理、和声课程的课堂教学及中小学音乐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毕业以后作为音乐教师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音乐教学技能。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只有体现实用性,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钢琴即兴伴奏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才能更好地掌握这门技能,从而真正从根本上缓解当前音乐教师因缺乏钢琴即兴伴奏技能而制约音乐课教学水平的提高这个现状。

如何根据它的实用性进行教学呢?笔者根据多年从教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在钢琴即兴伴奏基本功技能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声乐伴奏、舞蹈伴奏、少儿歌曲伴奏、合唱伴奏版块的分类教学

(一)声乐伴奏板块

在声乐艺术的表演实践中,钢琴伴奏是音乐作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无数优秀的艺术歌曲更是以重要的钢琴伴奏作为歌曲发展的纽带和基础。然而不是所有声乐作品都附有钢琴伴奏谱,我国很多声乐教材上的曲谱甚至是单旋律的简谱,这就要求声乐教师或者伴奏者掌握熟练的钢琴即兴伴奏技能。

钢琴即兴伴奏在声乐伴奏中的运用,主要指简谱声乐作品这部分。简谱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应如何教学?

首先,要求学生掌握首调唱名法及移调能力。对钢琴上的12个大小调的位置,要求熟练掌握,能快速地反应并奏出。这就要求学生对12个大小调的每一级音,调内的每一个和弦及功能在钢琴键盘上能够熟练奏出。这不是一两天时间就能练成的,需要长时间积累,可以从《粉刷匠》、《小星星》这类旋律、和弦、织体编配都非常简单的歌曲入手,从c大调开始,逐渐增加调号进行练习。

其次,要求学生具备歌曲中前奏、间奏、尾奏的创作能力。有些歌曲只有主题部分,学生要学会创作出前奏、间奏及尾奏,让歌曲达到完整的效果。如何创作前奏、间奏及尾奏呢?最简易的方法是,重复歌曲最后一个乐句作为前奏和尾奏,尾奏还可根据需要移低或移高一个八度进行重复。或者根据歌曲的风格和情感,进行模仿创作。间奏的创作要注意与前后段落的承上启下。前奏、间奏和尾奏不仅能使歌曲更完整,还能给演唱者起到提醒的作用。

再者,要求学生把握歌曲的风格与情感,选择合适的伴奏织体进行编配。伴奏织体即伴奏音型,伴奏织体一般情况下分为三种:柱式和弦音型、半分解和弦音型与分解和弦音型(琶音)。

柱式和弦音型多用于表达豪迈、庄重、气势雄浑的风格与情感,如《长江之歌》;半分解和弦音型多用于表达活泼、灵巧、跳跃的风格与情感,如《蓝精灵》这类儿童歌曲;分解和弦音型多用于表达抒情、连绵、悠长的风格与情感,是最常见的织体,如《走进新时代》。伴奏织体的适当运用,在声乐伴奏中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运用得当,就会导致伴奏与歌曲的风格与情感不符,从而影响整首声乐作品的表达。但不是每一首歌曲都用一种伴奏织体,而要根据歌曲不同段落、不同乐句所要表达的不同情感而编配相应的织体。

最后,声乐伴奏要配合好声乐演唱而进行,不能喧宾夺主。这就要求学生在伴奏过程中做好静与动的处理。一般情况下,采取你静我动,你动我静的形式,即演唱者在演唱时,伴奏者静下来,演唱者停下来或演唱长时值的音符时,伴奏者才动起来。静与动可用音的弱与强、音符的少与多来处理。

(二)舞蹈伴奏板块

钢琴即兴伴奏在舞蹈伴奏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舞蹈基本功教学的训练动作调整中。在舞蹈教学课堂上,由于舞蹈教师经常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授课内容,将训练动作调整或把几个动作或几个技巧融合在一起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伴奏者有较强的即兴伴奏能力,能够根据舞蹈动作的需要迅速对伴奏音乐作出调整,处理好乐句的结束、节奏型的转换、节奏的快慢、力度的强弱等,有时还得满足舞蹈教师临时对不同音乐风格的需求。因此,伴奏者的即兴伴奏能力在舞蹈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教授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时,要注重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首先,要求学生积累大量的舞蹈伴奏曲目,使之能够在舞蹈教师在做教学的动作调整时,挑选与该动作相符合的伴奏曲,在挑选好曲目后,能够将曲目进行缩减、扩充或拼接组合,使之与舞蹈动作相配合。比如教师把擦地和踢腿组合起来训练,擦地要求两个八拍,踢腿要求四个八拍时,伴奏者要在挑选好擦地和踢腿的伴奏曲目后,将擦地的伴奏曲缩减成两个八拍,踢腿的伴奏曲缩减成四个八拍,再将两首曲目进行拼接组合,使之成为一首完整的伴奏曲,为了配合舞蹈基本功动作的节奏时长,有时还需要将原曲进行改编,使之能在同一时间与舞蹈动作结束。

其次,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编曲能力,能够根据舞蹈基本功训练动作的风格编写相对应的伴奏曲,这就要求伴奏者必须了解舞蹈专业基本功训练的动作类型及每种基本功的动作要领。舞蹈专业基本功训练的动作类型有擦地、蹲、踢腿、弹腿、跳跃、转、翻身、控制等,伴奏者在编曲时要根据每一种动作的动作要领来编写相应的音乐作为伴奏曲。比如平转这个训练动作的伴奏,应选用与该动作相匹配的音乐形象来编写伴奏曲,可以选用十六分音符的音阶作为旋律,选用半分解和弦音型作为伴奏音型,体现灵活、动感的动作特点。

(三)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歌曲伴奏板块与合唱歌曲伴奏板块

钢琴即兴伴奏在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少儿歌曲伴奏和合唱歌曲伴奏方面。

少儿歌曲钢琴伴奏的教学方法在我国各个音乐院校中的各种钢琴即兴伴奏教材中均有体现,可是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对中小学音乐教材上的歌曲 “不会配弹伴奏”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笔者经过多年从教经验,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对症下药”——学生不会配弹中小学音乐教材上歌曲的伴奏,那教师就教中小学音乐教材上歌曲的伴奏。其次,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移调能力。当学生学习的歌曲不在他们的音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时,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演唱能力对歌曲进行移调,从而避免学生因达不到音域还使劲唱,造成学生对歌曲乃至对音乐产生畏惧感甚至厌恶感。

合唱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要注意的是和弦的选择。合唱歌曲不像单旋律的声乐歌曲,它至少由两个声部构成,这就要求学生在伴奏时,不能只根据主旋律声部进行和弦编配,而要考虑其他声部与主旋律声部构成的纵向和声关系来进行和弦编配。其实合唱歌曲伴奏的和弦编配较单旋律声乐歌曲伴奏的和弦编配更容易,特别是四声部合唱歌曲,因为四个声部的音符即构成了和弦内的音符。所以我们在编配和弦时,就根据合唱声部纵向的和声来进行即可,当然,偶尔也会出现合唱歌曲声部中隐藏和弦音的情况,这时还得根据和弦编配原则——横向和弦的功能序进来进行编配。

二、各科音乐理论课程与钢琴即兴伴奏融合教学

音乐理论课程包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等课程,在这些理论课程中,都有涉及到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理论知识,如乐理学科中的音程、和弦、调式等知识是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理论基础。如果我们在教授音乐理论知识时,能结合钢琴即兴伴奏进行融合教学,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际,达到相互促进教学成效的作用。这种融合教学方式,不会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理论课程时,因为纸张谈兵的枯燥教学方式影响到他们对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而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又是进行钢琴即兴伴奏这类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前提,也不会使学生在学习钢琴即兴伴奏这类实践操作技能课程时,因为音乐理论知识的基础没有很好的掌握而影响到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而得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如何进行各科音乐理论课程与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融合教学呢?

以乐理课程为例,在教授和弦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先把和弦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运用以演奏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先弹奏一曲学生感兴趣的乐曲,使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和弦在音乐中的魅力,再从理性上讲解和弦的概念、类型、色彩、构成方法等,待学生掌握好和弦的基础知识后,再教学生和弦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枯燥的乐理知识,且可为学生学习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如,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在学生掌握好该节课重难点内容后,可加入视唱曲目的钢琴即兴伴奏配弹内容,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会了视唱,同时还学会了对视唱曲目进行即兴配弹,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更为学生今后成为“会教又会弹”的视唱练耳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是笔者通过多年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希望对钢琴即兴伴奏这门课程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钢琴即兴伴奏

钢琴即兴伴奏

钢琴即兴伴奏教程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大纲

钢琴即兴伴奏说课稿

高师钢琴即兴伴奏的训练方法[1]1

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体会

钢琴即兴伴奏课讲稿

钢琴即兴伴奏分享(定稿)

浅谈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方法

从钢琴即兴伴奏的实用性谈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
《从钢琴即兴伴奏的实用性谈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