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建国六十周年工业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0-03-03 01:20: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建国六十年万盛工业发展情况综述

自万盛区1955年建区以来,万盛工业围绕煤炭工业的兴衰和发展,走过了54年的艰辛历程,万盛的每一次变化、每一次转折都与产业的调整变化息息相关。万盛工业54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80年代(1980年)以前

这一阶段,我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因矿设区,为矿服务”,主要承担着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能源的职能,地方经济发展主要依托于国家直属企业,产业结构非常单一。

这一时期主要发展以煤炭为主的国有工业,地方工业发展比较缓慢。当时的工业体系构成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南桐矿务局。1954年国家把南桐煤田列为西南开采重点,1955年,国家共投资1300万元对南桐煤矿、东林煤矿进行改扩建。1957年成立南桐矿务局,使万盛区的煤炭工业进入有计划发展阶段。1955年至1980年,国家共投资15574万元,新建鱼田堡煤矿、砚石台煤矿、红岩煤矿和干坝子洗选厂、南桐洗选厂,原煤产量由1955年72万吨发展到1980年的204万吨,煤炭洗选能力由1955年的19万吨发展到1980年的40万吨,煤炭采选初具规模,并成为全区工业经济的主体。二是国家“三线”企业和市属企业。上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三线”建设布局调整,万盛的军工制造

- 12结构性过剩。从万盛的主导产业煤炭生产来看,1997年以前南桐矿务局属国家统配煤矿之一,煤炭不愁销路。但随着1998年统配煤矿由中央下放到地方,取消煤炭的亏损补贴,煤炭产业出现销售困难,价格下降,亏损大幅度增加,与煤炭产业相关的产业受到严重影响,地区经济陷入困境。同时,由于工业生产能力过剩,国家出台限制关闭十五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对万盛区属工业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二是国家产业布局的调整,使我区的非煤工业基础遭到大幅度削弱。从90年代初开始,“三线”企业逐步向主城区搬迁,到1997年底,3户军工企业已搬走2家,2户市属企业先后外迁,晋林机械厂也于2002年迁出。这5户工业企业的搬迁,使我区原本就不发达的非煤工业遭到致命打击,工业经济实力大幅下滑。

由于以上两方面原因,使我区工业经济在1997年—2002年期间,一直保持在10%以下的低增速徘徊,与1997年相比,2002年全区工业总产值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10个百分点(这一时期正是全国处于大发展的时期)。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万盛区委、区政府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培养新的、多元型产业结构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地区经济逐步迈入正轨,基本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10多年来,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四维龙头、福耀玻璃、万立煤焦、普生药业、方盛电厂、万盛电厂、20万吨醋酸等工业项目,原有天泽钻井、振兴煤业、南桐化工厂等区属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也逐步理清思路,基本明确了工业方面重点发展煤化工、材料、机械三大接续替代产业的方向,煤化工方面更被确定为市级煤化工基地进行打造。2008年工业占地区经济的比重由1997年的28.9%上升为42.1%,对地区经济的支撑明显增强。通过2003年以来的恢复性增长和近两年重大项目的不断引进,万盛工业经济的发展将呈现出快速跨越式发展的新趋势。

54年来,万盛区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得了以下成就(因统计方面原因,参照数据均以1978年为基数):

一、工业总量迅速增加,工业经济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 1978年,万盛的工业总产值仅为12250万元(90年不变价)。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五”时期以来,万盛的工业生产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2008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1.3亿元,比1978年增长25.5倍;工业增加值13.6亿元,比1978年增加35.5倍;工业企业上交税金占到全区工商税收的80%左右;工业对地区GDP的贡献率为54.2%,拉动地区GDP7.7个百分点。

二、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次产业重心逐步由

一、二产业向

二、三产业倾斜,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78年的24.6:66.4:9.0调整为2008年的11.9:49:39.1,

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达88.1%。2007年,万盛区人均GDP达到10351元,按当年汇率折算达1418美元,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为24.5:41.9:33.6,城市化率达到

- 56脱硫石膏、硫酸渣等工业废渣作为原料生产水泥,目前已累计使用各种工业废渣近100万吨,2007年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了84%,成为全国同行业“三废”资源综合利用率最高的企业之一。2008年,全区工业税收过百万元的企业有31户,其中过千万元的企业有3户,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02.5%。

“历经风雨成大翼,喜看鲲鹏展翅飞。”我们将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建设的历史机遇,深入贯彻国务院2009年3号、2007年38号等重要文件的相关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12345”总体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煤电化、材料、机械等三大接续替代工业产业,迅速壮大区域工业经济,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地提速发展,让工业经济为万盛资源型城市的全面转型作出重要贡献。

我们坚信,万盛工业必将在新时代的跑道上,奋力拼搏,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明天!

建国六十周年

建国六十周年征文

建国六十周年征文

建国六十周年思想汇报

建国六十周年诗歌朗诵

建国六十周年小品

建国六十周年演讲稿

庆祝建国六十周年

建国六十周年庆

建国六十周年思想汇报

建国六十周年工业发展综述
《建国六十周年工业发展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