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古代陶艺

发布时间:2020-03-03 05:01: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古代陶艺》欣赏·评述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陶艺的历史,懂得陶与瓷之间的区别。

2.创设鉴赏陶瓷的教学情景,运用问题引领学生讨论,培养学生鉴赏陶艺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陶瓷艺术的过程中,感悟中国陶瓷为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从敲击第一块石片开始,人类文明正是通过不断劳作得以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呈现出今天这样多姿多彩的景象。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传统手工艺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瓷器为世界手工艺制品中的翘楚,在制作技艺和工艺美学诸多方面获得过极高的成就,我们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意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他们的历史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艺术发展概论的了解去理解艺术与社会、文化宗教、经济、政治的关系。 2.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感受古代陶艺的魅力。 难点:如何欣赏古代陶艺。 ●方案一 第一节课 材料准备

(学生)对唐三彩图片资料的收集。

(教师)收集唐三彩的图片资料和有关《三彩马》的课件。 教学过程

1.提供图片,初步欣赏。 (1)出示图片《三彩马》,提问:“同学们知道唐三彩吗?”

出示《三彩女俑》、《三彩载人俑》、《三彩罐》、《单彩壶》等,讨论唐三彩的定义。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倾听学生的各种见解。 教师:想听听专家是怎样定义唐三彩的吗?

唐三彩我国唐代的陶瓷雕塑制品。其釉色丰富,分别呈翠、浅绿、蓝、黄、褐、白等多种色彩,故而被称作“唐三彩”。“三”是色彩多的意思。早期出土的彩釉雕塑多呈红、绿、白三色而有“三彩”之名,现在的“三彩”成了统称。 2.个例分析,引导细赏。 课件出示《三彩马》,教师先讲解釉色,然后将马的色彩隐去,用线条勾勒整体造型或者出现局部特写,再来看看其他时代的马匹造型,进行比较。

与学生一起讨论归纳:唐三彩马的造型比较肥硕,因为马的品种据说是西域进贡来的,马的臀部比较肥,颈部比较宽,造型特点以静为主,马的眼部是刻成三角形的,耳朵是贴着的,神态好像在听什么动静。

三彩马制作技巧高超,比例准确,线型流畅,以蕴涵的动势表现了马的神骏和强健,通过细部刻画显示其神韵,是古代动物雕塑中的精品。

鉴赏建议:欣赏唐三彩,一看其造型美不美,形态是否自然,装饰性是不是很强;二看釉色是否协调。唐三彩一般只有三种釉色,最多达到五种,有的甚至只有一种。几种颜色相互交汇,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种自然的流畅感具有高度的自然美,而不是人工雕琢所成。

3.举一反三,欣赏作品。

根据讨论归纳的欣赏方法,指导学生分组欣赏《三彩女俑》、《三彩载人俑》、《二彩罐》、《三彩骆驼载人俑》等作品。

然后让学生推荐一件作品,说说感受。 4.让学生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表达感悟。

请各位同学用线描的形式、简短的文字记录你今天的感受好吗? 5.评价学习效果。

我们需要一些唐三彩的讲解员,谁的解说又生动又有专业水平呢? 随意选取一些唐三彩作品,让学生自告奋勇来解说。

既让学生表达感受,又可评价学生今天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领略了唐代工艺的辉煌,下节课我们将在浩瀚历史长河里领略更多古代陶艺的魅力。(请同学们去查找有关中国古代陶艺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收集古代陶艺的资料。 (教师)收集各朝代陶艺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1.课件导入。

听一小段音乐:埙乐《楚歌》。

猜一猜,这段音乐是用什么古老乐器演奏的?“埙”是什么材料制作的乐器?(埙乐找寻方法:百度mp3搜索楚歌中华民族音乐在线) 2.纹饰观察。

给同学们看一些陶器,请你给它们的花纹取个名字,好吗? (漩涡纹、席子纹、鱼网纹等)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彩陶装饰纹样。 这些图案由哪几个形象组成?

展开想象力,谈一谈这些形象意味着什么?

总结中国彩陶艺术特点:高度概括提炼的标志性图案。

在古代陶器中,彩陶是原始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新石器时代彩绘陶器的总称,在烧制前用红黑矿物质做色料,在陶胎上绘制各种装饰纹样,烧后洗刷不脱落。 3.科学与艺术。

赏析马家窑文化漩涡尖底瓶:看了这瓶子,觉得与其他陶瓶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引导学生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进行讨论:①猜猜原始人为什么要把瓶底做成这样的尖底?②两侧的环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吗?③瓶子的口子为什么这么小? 总结先人智慧: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4.比较与欣赏。

欣赏不同朝代不同地域文化的陶器。 调查、了解彩陶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5.知识积累。

怎样做个小鉴赏家呢? ①仔细观察一件陶器,并认真做记录,看看能否从中发现什么。 ②师生对话,共同归纳陶瓷鉴赏标准。 根据各时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 根据各时期陶瓷纹饰的特点来判断;

根据各时期陶瓷造型的特点来判断;

从历代陶瓷的款式来判断。 6.鉴赏小试。

①出示名家陶瓷图片,学生分组观赏,交流对陶瓷的认识、鉴赏。 (培养学生自鉴自赏的能力) ●方案二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黏土、美工刀、牙签、一段铅丝。

(教师)收集关于陶艺发展的历史资料,黏土,优秀的陶泥范作。 教学过程

1.设疑。

古代陶器与瓷器有哪些区别? (1)说陶。

学生了解、讲述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

知道的陶文化。

(2)赏陶。

探究:结合图片、幻灯、多媒体,学生分组找出课本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说说这些作品各自的特点。

设计依据: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开拓学生思维想象力;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讨、自我控制的能力。 2.释疑。

师生对话,引导学生学会鉴赏作品和归纳作品的设计依据:使学生了解陶与瓷的艺术特征;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培养自鉴自赏的能力,并建立完整的鉴赏理念。 (1)欣赏彩陶文化:

①半坡型;②庙底沟型;③马家窑型;④半山型;马厂型。

具体介绍一至两个详例,如产生于仰韶文化时期的《网纹彩陶船形壶》:先民们在陶器表面绘有许多彩色纹样,把彩陶的造型、色彩和质地统一在实用与美观之中。 (2)欣赏黑陶的艺术特色:黑、薄、光。

(3)欣赏唐三彩。

通过欣赏历代的陶艺作品,让学生了解陶艺发展的历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及爱国主义思想,并借此引出课题,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3.玩陶。

(1)出示陶泥作品,提问: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 (2)用手捏大泥团时应注意什么? (3)盘条法又是怎样做的呢?

(4)搓泥条应该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5)怎样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变得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 (6)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

(7)作品分别运用了哪些装饰的手法,你能说说吗? (8)媒体出示捏制法、盘条法、泥板拼接法制作的作品及相应文字,欣赏优秀的学生作品。 通过观察教科书上的范作,让学生找出制作的共同点,了解用泥条盘制法可以制作陶艺作品;教师示范制作的基本方法和要领;最后根据泥条盘制法的基本形展开联想,进行创作。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同时融入自己的创作思想,开发大脑潜能,提高其创造、想象的能力。 4.用陶。

教师总结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了解各朝代陶艺的资料。

(教师)收集有关各朝代陶艺的资料和优秀的陶泥范作。 教学过程

1.对比导入。

(1)出示各种造型的陶艺作品,仔细观察比较,说说它们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2)制作方法归纳:盘条法、捏制法、泥板拼接法等。

2.探究方法。

(1)将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作品在学生间传送,看一看,摸一摸,感知制作特点。

(2)思考:泥板拼接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是怎样的? (3)同桌或小组间互相交流,互相评价。 3.验证鉴赏方法。

(1)思维拓展:设置不同难度的观察、判断要求,学生自选练习。 ①让学生仔细观察名瓷,并认真做记录,看看能否从中发现什么。 ②师生对话,共同归纳名瓷鉴赏标准。

a.根据各时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 b.根据各时期陶瓷纹饰的特点来判断;

c.根据各时期陶瓷造型的特点来判断;

d.根据各时期陶瓷的款识来判断。

(2)鉴赏小试:出示名家陶瓷图片,学生分组合作观赏,交流对陶瓷的认识、鉴赏。 在上一环节对名瓷一一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再认识。通过师生对话互评,让学生懂得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从中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 4.完成作品。

(1)观察教材步骤图例,进一步了解陶艺制作的整个流程。

(2)欣赏教材范图,开阔思维,感知作品造型的多样性。

(3)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造型生动的陶艺作品。

(4)教师巡回指导。 5.布置探索作业。

(1)请学生欣赏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的《漩涡纹尖底瓶》,请同学们为它设计一份展出的宣传海报。

(2)查阅资料,编写一份中国古代陶艺的简单发展史料。

引领学生观察生活,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培养学生追求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陶艺

陶艺课程设计

陶艺作业

陶艺教学大纲

陶艺计划

陶艺课件

陶艺发展史

陶艺馆

陶艺教学计划

陶艺计划

中国古代陶艺
《中国古代陶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