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社区警务信息采集制度

发布时间:2020-03-02 09:53: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社区警务信息采集制度

一、准确、完整的采集人口基础信息,包括: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寄住人口、境外人口等;

二、准确、完整的采集基础地理信息;包括:区划、街道、门楼牌信息等;

三、准确、完整的采集出租房屋信息、行业信息、单位组织信息等;

四、准确、完整的采集重点人口、监管对象及信息员等有关信息;

五、准确、完整的采集有关治安信息、不稳定信息以及其它应该采集的信息;

六、掌握警务信息变化情况,及时更新,保证警务工作动态信息真实、鲜活。

联动民调工作制度

一、建立社区(驻村)民警、人民调解员、治保会人员组成的调解组织,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判当前矛盾纠纷形势;

二、社区(驻村)民警可以调解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情节较轻的;

三、人民调解员遇到的矛盾纠纷,已构成治安案件的,应及时向社区民警通报情况,并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四、社区(驻村)民警遇到的矛盾纠纷,未构成治安案件的,应及时向人民调解员通报情况,并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五、人民调解员和社区(驻村)民警在调解辖区矛盾纠纷时,应当遵循合法、公正、自愿、及时、教育的原则。

社区(驻村)民警与包村民警工作衔接制度

一、包村民警对工作中收集掌握的情况,及时汇总报送社区(驻村)民警;

二、社区(驻村)民警将本人和辖区各包村民警的工作情况,汇总上报派出所;

三、派出所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研判处置,对超出解决范围的上报市局情报信息研判办公室;

四、市局定期召开信息研判例会,对各类情报信息进行综合研判,将非公安业务的移交政府相关部门,将公安业务的分配相关警种。各警种将办理结果,上报情报信息研判办公室;

五、市局情报信息研判办公室将处置办理结果逐级反馈至社区(驻村)民警和包村民警。

工作纪律及服务承诺 工作纪律

一、严格遵守公安部“五条禁令”和“三项纪律”;

二、不准对群众冷、横、硬、推;

三、不准接受辖区群众宴请、礼品或变相收受财物。 服务承诺

一、立足辖区,维护治安,为民服务;

二、对辖区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处于其他危难情形的,立即救助;

三、对辖区群众报警求助,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处理;

四、对受理、办理的事项,符合政策规定、手续齐全的,在规定时间内办结;

五、对有关的公安业务提供咨询服务。

社区(驻村)民警职责任务

一、采集基础信息。

全面开展对辖区人、地、物、事、组织公安信息五要素的采集,及时录入社区警务信息系统和郑州市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

二、管理实有人口。

全面准确登记辖区实有人口基本情况,实时掌握实有人口动态信息;

三、化解矛盾纠纷。

收集上报辖区社情民意和各类情报信息,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四、组织治安防范。

组织发动辖区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治安防控;

五、强化治安管理。

对辖区内的行业、场所、单位等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排查、发现、整改安全隐患;

六、服务人民群众。

及时受理办结群众报警、求助事项,深入群众访贫问苦、排忧解难。

全员人口信息采集制度

社区警务

社区警务

项目二社区治安信息采集

廉政风险预警信息采集制度

警务信息公开

回忆录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员

会计人员信息采集

社区警务工作制度

社区警务信息采集制度
《社区警务信息采集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社区警务采集 社区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