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古诗词阅读鉴赏

发布时间:2020-03-01 23:57: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古诗词专项复习

古诗词分类

一、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人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了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一)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二) 内容特点:

1、表达了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2、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3、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4、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二 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质。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1) 以物象为题

(2) 咏(题、赠、赞)+物象

2、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 三 写景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1、内容范围:一般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3、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4、山水田园诗的主题:(1)归隐田园,钟情山水;(2)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3)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四 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王昌龄等。 a) 形式标志:题目中常常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b) 基本主题: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c) 分析重点: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会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件、心理。

五 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他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生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鉴赏这一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六 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愁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激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

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诚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3、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古诗词曲鉴赏

一.常见考查内容:

1、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表达效果

(往往是凝练、简洁、富有表现力的字)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城春草木深中的“深”

2、发挥想象,描述诗歌展示的画面

3、解读典故,理解诗歌内容

(诗词曲中常常运用典故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感情)

如:孟浩然“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中,诗人用姜尚受重用成就大业来委婉表达自己也渴望像姜尚那样被重用的感情。

4、比较阅读,将两首或两首以上诗歌内容或形式相同或相近的诗歌放在一起辨析鉴赏。

5、理解意象,深入领悟作者思想感情。 意象即作者心中的物象,是含情蓄意的形象,渗透了诗人感情或人格。(如《观沧海》中的大海)

6、理解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拟人、反问、借代、对比、反复、双关、顶针等)

7、感受诗词曲的不同风格

杜甫:忧国忧民 沉郁顿挫 李白:飘逸豪迈

陶潜:质朴淡远 李商隐:幽婉典丽 曹操:苍凉慷慨

苏轼:豪放旷达 李清照:凄婉清丽

8、理解诗词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这种诗作者往往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物抒情(如写松、竹、梅、沧海、石灰等)

9、抓住诗眼,感悟感情

诗眼,往往是作者感情的凝住之处,它是理解作者感情的关键。阅读时注意体会。诗眼有直接写出的,如“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中的“愿”,“烟波江上使人愁”中的“愁”等。也有的是含蓄的,需要深入体会,比如使用了典故。

10、化用诗词,灵活运用

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1、分析诗人诗题,理解诗歌主旨

(1) 看作者,明确诗歌是谁写的,唐人还是宋人,边塞诗还是山水诗。作家不同,风格也不同。

(2)看题目,有的诗题概括了全篇内容,(李白《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或交代写作对象和写作意图,(杜牧《赤壁》),或用诗题直抒胸臆如陆游的《书愤》

(3)看小序,小序往往交代了诗歌的写作背景、经过、写作意图、概括作品内容等。

2、调动语言积累,读懂字面意思

(1)注意古今异义字,如“国破山河在”中的“国”指国都。

(2)注意词类活用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悦和空”。

(3)注意韵律节奏

(4)注意修辞的使用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不是春景,而是雪景。

3、展开想象翅膀,再现诗歌内容

(1) 想象诗歌直接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情 (2) 想象诗中有关事物、事理。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后一句就有推理之意。

4、熟悉常用典故,理解作者意图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使用了两个典故以此抒发自己离乡多年又回故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5、把握意象,深入领悟诗情

经过千百年的积淀,有些物象已被赋予固定的思想感情。

如月亮:对故乡、亲人、朋友的思念

梅松菊: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羌笛:幽怨凄凉,别意与乡情

梧桐:凄凉、悲伤、萧瑟、冷寂

杨花、蓬草:随风飘散、使人想到飘零

杜鹃 :凄凉、哀伤的象征

竹:虚心、脱俗、孤傲、刚劲

亭:抒写离愁别绪的意象

柳:依依惜别

雁:游子思乡,鸿雁传书

6、品味重点字词,体会诗中佳妙

(1)抓住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品味

(2)抓住诗眼 (往往位于末句或尾联)

7、对比相关作品,整体鉴赏诗歌

(1)同中求异

如《卜算子· 咏梅》,文题相同,但陆游和毛主席所抒写的内容和抒发的感情截然不同。一个是孤高凄婉,一个是豪迈奔放。 (2)异中求同:

如《过零丁洋》与《别云间》

(3)联系现代作品,综合鉴赏

二、学会运用专门术语

1、艺术风格类:飘逸、沉郁、豪放、婉约

2、思想感情类: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思乡怀人

3、抒情方式类: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

4、语言特色类: 清新自然平淡质朴 绚丽瑰奇

简洁明快 含蓄隽永 生动形象

5、修辞手法类: 夸张 拟人 对比 比兴 对仗

双关 顶针 引用 比喻 反复

6、描写方法类: 渲染 烘托 白描 以动写静

虚实结合 欲扬先抑

7、人物形象类: 不慕权贵 豪放洒脱 傲岸不羈 忧国忧民 寄情山水 矢志报国 慷慨愤世 视死如归

8、表现手法类: 象征 侧面烘托 欲扬先抑 动静结合

点面结合 对比衬托 引用典故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直抒胸臆 联想想象

初中古诗词阅读鉴赏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阅读鉴赏
《古诗词阅读鉴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