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医院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1 19:06: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4年上半年度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卫生局年初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责任目标书,开展好我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发现死亡病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好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疾病的趋向,我乡认真开展死亡原因监测工作,按照县疾控中心死因监测要求和统计方法,在上级相关领导的指导下,在我院死因监测人员和全体乡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努力开展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关心、群众重视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离不开乡级人民政府领导和村干部的关心与支持,更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足够重视。在年初乡级卫生工作会中,主管卫生副乡长为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和建议,使得我乡卫生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感和使命感,在死因走访调查过程中更是得到了村干部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在人民群众知晓死亡原因调查工作的目的和责任后,对死亡原因调查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二、责任与目标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主要目的是调查好总结好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注意和及时发现局部地区突然升高的死亡原因,发现和排除传染性疾病、工业污染环境导致相关疾病,及时发现报告可能存在的高危致病因素,包括地理、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逐步提高居民平均寿命值。

三、具体调查方式方法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开展方式主要为进村入户调查,配合周围群众走访调查,详细了解死者生前生活状况、疾病情况、生活居住环境、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乡村医生对以上情况进行汇总后上报卫生院防保组,卫生院防保组对乡村医生上报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具体死因的判断并填写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及时上报相关数据。

四、居民死亡数据及死亡原因分析

(一)死亡数据 2014年我乡人口数为68886人,一至6月死亡270人,其中男性死亡:158人,女性死亡:112人,儿童死亡:2人死亡率为4.25‰。

(二)死亡原因分类

感染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5人:占死亡比例的(0.70‰ ) 心血管系统疾病145人:占死亡比例的(0.45‰)

癌症37人:占死亡比例的(0.05‰)

损伤、中毒、和其他疾病2人:占死亡比例的(3.03‰)

(三)死亡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我乡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和慢性非感染性疾病,但因为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正在成为危害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另一个主要疾病。

五、死因调查日前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乡地处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对于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开展的及时性相对困难;

2、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加之农村传统根深蒂固。死亡人员,特别是老年死亡人员,死前就诊基本不到医院,给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再就是死者家属对于死者生前所患疾病描述不够准确,容易造成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不准确。

六、建议

1、加强乡医死亡原因调查工作管理,健全居民死亡原因监测工作的保密制度,对死者及其家属的情况要保密;

2、加强乡村医生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培训,让乡村医生掌握死亡原因调查工作方式方法及技巧;

3、各乡医要按要求及时完成每月的死因调查工作,以免造成工作任务的堆积,不利于死因调查工作的开展。

草桥卫生院

二○一四年六月十二日篇二:死因监测工作工作总结 2012年度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卫生局年初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责任目标书,开展好我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发现死亡病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好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疾病的趋向,我乡认真开展死亡原因监测工作,按照县疾控中心死因监测要求和统计方法,在上级相关领导的指导下,在我院死因监测人员和全体乡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努力开展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关心、群众重视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离不开乡级人民政府领导和村干部的关心与支持,更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足够重视。在年初乡级卫生工作会中,主管卫生副乡长为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和建议,使得我乡卫生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感和使命感,在死因走访调查过程中更是得到了村干部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在人民群众知晓死亡原因调查工作的目的和责任后,对死亡原因调查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二、责任与目标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主要目的是调查好总结好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注意和及时发现局部地区突然升高的死亡原因,发现和排除传染性疾病、工业污染环境导致相关疾病,及时发现报告可能存在的高危致病因素,包括地理、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逐步提高居民平均寿命值。

三、具体调查方式方法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开展方式主要为进村入户调查,配合周围群众走访调查,详细了解死者生前生活状况、疾病情况、生活居住环境、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乡村医生对以上情况进行汇总后上报卫生院防保组,卫生院防保组对乡村医生上报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具体死因的判断并填写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及时上报相关数据。

四、居民死亡数据及死亡原因分析

(一)死亡数据 2012年我乡人口数为19886人,一至十月死亡55人,其中男性死亡:34人,女性死亡:19人,儿童死亡:2人死亡率为4.25‰。

(二)死亡原因分类

感染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4人:占死亡比例的(0.70‰ ) 心血管系统疾病8人:占死亡比例的(0.45‰)

癌症2人:占死亡比例的(0.05‰)

损伤、中毒、和其他疾病31人:占死亡比例的(3.03‰)

(三)死亡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我乡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和慢性非感染性疾病,但因为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正在成为危害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另一个主要疾病。

五、死因调查日前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乡地处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对于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开展的及时性相对困难;

2、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加之农村传统根深蒂固。死亡人员,特别是老年死亡人员,死前就诊基本不到医院,给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再就是死者家属对于死者生前所患疾病描述不够准确,容易造成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不准确。

六、建议

1、加强乡医死亡原因调查工作管理,健全居民死亡原因监测工作的保密制度,对死者及其家属的情况要保密;

2、加强乡村医生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培训,让乡村医生掌握死亡原因调查工作方式方法及技巧;

3、各乡医要按要求及时完成每月的死因调查工作,以免造成工作任务的堆积,不利于死因调查工作的开展。

者太乡卫生院

二○一二年十一月十二日篇三:接龙镇中心卫生院2011年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接龙镇中心卫生院

2011年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为认真做好我院死因监测工作,提高我院死亡病例 报告工作质量,根据上级要求,我院对2011年死因监测工作总结如下: 通过认真自查和区疾控中心认真经常督导,目前我院

各相关科室人员已经能够规范完成此项工作。同时我院也已逐项完善死因报告的各种制度,力保死因监测工作顺利完成。 2011年死因信息监测工作,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技术水准不断提高,使监测工作基本上进入正常工作运转。但还存在专业人员工作经验差,不能完全规范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网络报告不及时等等问题。我们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适合我镇开展死因监测的工作新思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开展好死因信息监测工作打好基础。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2.加强对报告人员的业务培

训,提高工作人员工作能力;3.加强对各科临床科室死因监测、死亡疾例报告工作的检查,加强对相关资料的审核,多与区疾控中心沟通、请示汇报;4.加强质量管理,提高

死因监测工作质量;5.按照区疾控中心的要求,认真做好补报和自查工作。 接龙镇中心卫生院

2011年10月20日篇四: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计划、总结等(模版) 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例会制度

1、本院各科室临床医生,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死因监测工作会议,主要内容为讨论死亡信息的收集、报告及《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等,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及时解决。

2、各科室临床医生每季度组织召开死亡报告讨论会,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使《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得到不断的完善。

3、镇卫生院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公共卫生科相关人员要参加死因监测工作会议,了解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协调。

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1、院成立死因监测管理领导小组,专人负责辖区死亡信息的收集、整理、核查、登记及网络报告等工作。

2、明确死因登记报告工作流程,防保医生将收集到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在30天内向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出。

3、对收集的死亡信息进行台帐登记,建立死亡登记册。

4、每月10日前将上月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二联上交到县疾控中心.

5、负责死亡报告工作的医生,一定要是已取得职业医师资格的医生。 死亡信息核实制度

1、建立死亡信息核实制度,对死因信息不清楚,死因不明的死亡病例要认真核实调查,提高死因推断准确性。

2、安排专门人员及时收集院内死亡的信息,对有疑问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及时向诊治(填写)医生进行核实。

档案管理制度

1、安排专人妥善保存死因登记信息原始资料(包括原始记录、死亡登记册、各种报表和个案数据),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按档案管理要求长期保存。

2、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死亡统计、信息分析的资料统一管理,不得擅自公布。

3、对于其他需要使用死亡信息的,应由申请人按有关行政审批程序进行审批,申请书应明确信息的用途、范围、时段和类别。

培训工作制度

1、公共卫生科每半年组织对临床医生进行培训一次,培训

内容应侧重于《死亡医学证明证书》的正确填写及根本死因的确定。

2、每年派出死因监测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死因编码人员参加上级培训班。

死亡信息补充报告制度

1、死因监测管理工作人员定期与院内各科室核对死亡资料,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2、各科室负责人要定期了解本科室死亡病例情况,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定期考核评比通报制度

1、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每年至少两次组织对全院各科室死因登记信息报告工作督导检查,并进行考核评分。

2、实行奖惩制度,对有漏报、迟报的科室进行通报批评,对开展工作好的科室进行奖励。

院关于成立死因报告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根据《湖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 (鄂卫办发〔2010〕62号)和《蕲春县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死因报告)实施方案》(蕲卫文〔2010〕7号)的文件精神,为加强我镇死因监测工作的开展,了解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死因顺位、死因的变化趋势及规律等,为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根据我院实际,成立 院死因报告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死因报告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院公共卫生科,主要负责死因报告工作的计划制定,信息收集整理,组织培训学习、上报报表,日常督查,年度总结等工作。

年 月 日

镇2012年度死因报告工作计划

为加强我镇死因监测工作,了解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死因顺位、死因的变化趋势及规律等,为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结合我镇实际,制定2012年度死因监测工作计划。

一、目的

通过收集、利用居民死亡的相关基本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居民与慢性病相关的死亡水平、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及规律。及时发现诊断不明的、可能死于传染病的病例,及早采取措施控制疫情,为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

二、监测对象 卫生院门(急)诊及入住院的死亡病例。

三、主要指标 1.《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填写的准确率大于95%。《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的填写无缺、漏项(身份证号码除外)、逻辑错误,字迹清楚,不明原因死亡病例有调查记录。 2.《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根本死亡原因确定及icd-10编码正确率大于98%。由专职技术人员依据《死亡医学证明书》确定根本篇五:死因监测自查总结

上街区人民医院死因监测自查总结 为认真做好我院死因监测工作,提高我院死亡病例报告工作

质量,根据《上街区疾控中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区居民死亡病例登记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院对死因监测工作进行自查,发现以下问题:1.未及时上报,2011年7月份我院对防保科工作人员进行岗位调动,新上岗人员各项工作未正确及时掌握到位,导致死因监测工作未保质保量完成;2.上报内容质量待提高,在自查中发现,根本死因和直接导致死亡的原因在上报中有不准确现象,经区疾控中心死因管理老师的指导,才完成工作;3.各项制度欠完善。

通过认真自查和区疾控中心认真经常督导,目前我院防保科人员已经能够规范完成此项工作。经自查督导后,我院立即进行死因报卡、网报工作,并已逐项完善死因报告的各种制度。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2.安排专职人员从事死因临测工作;3.加强对各科临床科室死因监测、死亡疾例报告工作的检查,加强对相关资料的审核,多与区疾控中心沟通、请示汇报;4.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死因监测工作质量;5.按照区疾控中心的要求,认真做好补报和自查工作。

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死因监测

马兰医院死因监测工作计划

死因监测培训工作总结

死因监测工作工作总结

死因监测工作工作总结

死因监测方案

死因监测实施方案

死因监测方案

死因监测工作计划

医院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医院死因监测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