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写作能力

发布时间:2020-03-01 19:11: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写作能力

江苏仪征周正华

古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瑰宝。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三四十首脍炙人口、引人入胜的古诗。在古诗教学中,注重读写结合,加强观察、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具有重要意义,且切实可行。

一、诵读古诗,提高观察能力

第七册有首苏轼的古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不就是观察吗?我们反复诵读这两句诗,它正是讲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横、侧、远、近、高、低”,观察要有顺序,这就是观察的顺序。观察时有顺序,写作才有条理。“各不同”是变幻多姿的庐山的特点吧。观察要抓住特点,这样才能做到写什么像什么,避免“千人一面”和“千篇1律”。

为什么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观察时还要想象,想象使观察到的事物更具体丰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观察还要解决观察点的问题。“身在庐山中”自然“不识庐山”,可观察就是要“识得庐山真面目”。李白那首气势磅礴的《望庐山瀑布》是“遥看”所得。我们要将“面面观”与“最佳视角观察”结合起来,做到全面细致。

二、品读古诗,加强想象能力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想象的佳句。在欣赏古诗的时候,充分理解其中的想象,将有助于想象能力的培养。

白居易的《暮江吟》也是一首充满想象的歌咏傍晚江景的古诗。看到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的江水,十分明丽,作者想象为“一道残阳铺水中”。一个“铺”字展示了作者的想象才能,残阳、半绿、半红,我们好像来到了深秋的江边。

“铺水中”、“似珍珠”、“似弓”,诗人充分运用了他丰富的表象,由江水到草木上的露珠,到空中的明月,冲破了空间的阻隔,纵横驰骋,展开想象:一弯新月像弓一样挂在天边,草上露水像珍珠似的在月光中闪闪发亮。大自然的美景呈现在眼前,真情呼之即出: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可怜)啊!

三、赏析古诗,训练思维能力

形象性是诗歌的审美特征之一。思维的形象性是指思维通过形象表现出来。如教学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作《宿新市徐公店》,我们通过思维可以得到这样的情境:在徐公店旁有一条小路向远处延伸,路旁有一块开满黄花的菜地,为了不让牲口糟蹋,主人用竹篾筑上了一道篱笆。这时树梢的桃花、梨花已谢了,树叶却才冒出小芽。有一个五六岁的儿童在路边玩,看到一只停在小草上的黄色蝴蝶,就用手一扑,没有抓住却把它惊飞起来。小孩紧跟着追上去,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入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分辨不出哪是蝴蝶了,小孩只好回头又去玩耍。我们还可以充分训练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启发学生根据诗情画意构图。

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也是一首形象性很强的古诗。游园未遇主人,“小扣柴扉久不开”。如果正逢主人在家,且主人欣然应允,得以入园观景,呈现在诗人眼前的会是一番什么景色?请同学以《游园》为体写一篇记叙文,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写,抓住重点景物写具体。这样既巩固了写作知识,又培养了思维的创造性。诗人以“一枝红杏出墙来”而领略“满园春色”,以一斑而窥全豹,实在是生花妙笔。我们能否用这种“小中见大”的写法写一篇记叙文?这样的练习可以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在写作中布局谋篇的技能。

在古诗教学中,有机地渗透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欣赏古典诗词的同时,吸收其精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的心理能力,促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

古诗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浅谈小学语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

在古诗教学中感受美

古诗教学中

生物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写作能力

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培养

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能力

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写作能力
《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写作能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