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0-03-01 20:26: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杜祖森 刘月明

2005年第4期 ——特别策划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已经和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省县域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当前,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县(市、区)的发展实际,我们认为,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一、认真研究和制定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政策措施,建立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实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是一个新的政策取向,但要形成一个政策体系,成为具体的政策措施,还有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本省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及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一方面,要深化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研究,把现有的有关政策落实到位。要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弄清我省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现状;总结我省调整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经验;研究制定出台我省实行以工补农怎么补、补多少的具体政策措施;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城带乡的新途径。我省已经采取的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一些政策措施,如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等,就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准确把握。近两年省政府承诺要办的8件实事中,也都体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具体要求。

各地各部门要加大督办检查力度,把省委、省政府关于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位。

另一方面,要探索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以工补农,就要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以城带乡,就要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建议在公共财政支出和农民进城就业上,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在财政支农、农民培训、公平就业、户籍制度、农民工合法权益等方面作相应的政策调整。

二、认真研究和制定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推进县域经济市场化进程。

作为外向型经济不发达的内陆省,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县域经济市场化进程。

1.推进县域商品市场建设。推进县域商品市场建设,是促进县域工业发展,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带动城镇化建设,发展交通运输、仓储等行业的综合措施。要引导我省产业聚集的地方建设区域性商品市场,通过市场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对接,通过市场引导,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生产链、供应链。

2.发展资本市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资金是个“瓶颈”。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要求,积极争取发展地方资本市场,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用较为完善的地方资本市场,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中来;争取更多的县(市)企业到创业板上直接融资;在民营企业比较

发达的地方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实现存量资本在本地不断流动,并嫁接到新的工商资本当中去,参加新的经济循环。

3.发展要素市场。加快发展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对发展县域经济至关重要。在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同时,要建立土地市场,用法律的、市场的办法解决土地的供给问题。应鼓励村组特别是城镇近郊以土地入股的形式,使农业生产要素与工商业资本组合,追求土地的升值。发展农村“打工经济”,需要劳动力市场与之配套,应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技能培训,适时给他们提供就业信息。

三、认真研究和制定推进农村工业化的政策措施,不断增强县(市)工业经济实力。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关键在工业。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县域经济发展应把工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1.合理确定县域工业发展目标。省委、省政府提出,力争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每个县(市、区)都有一二个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多数县(市、区)有几个税收过千万元的骨干企业,到2007年,力争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县域GDP的比重达到50%左右。各县(市、区)要按照这个总体目标,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和年度发展目标,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把县域工业搞上去。

2.推进县域工业聚集发展。认真规划、建设好国家及省重新审核批准的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向园区聚集。要进一步落实省及省以上工业园区新增4税返还县(市)的政策,发挥好县(市)发展工业的积极性;建立省支持县域工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引导县域工业聚集发展;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向县域工业领域投入信贷资金;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更多国外和省外资金投向县域工业;积极支持和保护县(市)工业园区进行体制创新。

3.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按照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要求,积极培育民营企业这个市场主体;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公益性事业领域;引导有条件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鼓励城镇居民创办民营工业,争取金融部门开设扶持城乡居民创业的信贷新品种,扩大对农民创业的小额信贷规模;依法加大对民营企业、个人合法财产的保护力度,创造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良好的创业、成长环境。

四、认真研究和制定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政策措施,大力培育经济强县密集区。 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武汉周边和江汉平原腹地为重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把大中城市经济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的重大举措。要紧紧抓住当前国家重视中部、重视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时机,以城市经济为龙头,抓紧建设我省的经济强县密集区。

1.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武汉城市圈的范围看,它包括22个县市(不含区),其中仙桃、潜江、天门、汉川、应城、大冶、武穴、麻城、赤壁等9个县(市),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扩权县(市)。另外,武汉市江夏区、蔡甸区、黄陂区、新洲区和黄冈市黄州区、咸宁市咸安区也属于县域经济管理范畴。在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过程中,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建设我省经济强县密集区,发挥辐射、示范作用;在制度安排、经济一体化的规划、项目建设及布局上,统筹考虑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城市经济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2.以武汉城市圈基础建设一体化为契机,不断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的硬环境。通过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不断改善武汉城市圈内各县(市)交通条件,实现城市圈内县城到武汉市的公

路高速化;支持城市圈内各县(市)加快公共事业建设,不断增强县(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建设好县城和有特色的中心镇、口子镇,通过城镇化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3.以产业布局一体化为重点,积极推进县域工业发展。产业布局一体化是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重点,也是推进圈内县(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鼓励武汉等大中城市将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资源加工型产业逐步转移到附近的县市,形成城市圈内的产业梯度转移机制;鼓励大中城市将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生产基地向县市延伸,形成城乡之间相互沟通的生产链、供应链;充分利用武汉大市场、大流通的优势,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作者分别系湖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信息处处长)

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关于加快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六点建议

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正本(推荐)

贫困山区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贫困山区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