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故事两则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0:14: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故事两则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准并理解“佝偻、褴褛、尴尬、荸荠”等词,认识“尴尬”的偏旁。

2、通过自主阅读、对比感悟、想象拓展等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概括、辨析、批判、表达等多元学习能力。

3、让学生领会文中巧妙语言的魔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领会文中巧妙语言的魔力。

2、通过自主阅读、对比感悟、想象拓展等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概括、辨析、批判、表达等多元学习能力。

课前准备: 1.教师:

根据本课拓展性练习的教学思路,利用网络资源和媒体效应,收集资料,拓展性练习作辐射准备。

2.学生:

一是重温第三组教材的训练重点,二是收集相关的事例,作好交流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揭题课题:

1 师:(出示课件1)这学期,在第三组我们学习了“语言艺术”专题,杨氏之子、晏子的聪明机智和语言魅力让人拍案叫绝。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道走进语言艺术的殿堂,继续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板书课题)故事两则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出示课件3),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图说话。)

生:找到并朗读课文中描写妇人的片断:她佝偻着腰,衣衫褴褛,苍白的头发在风中飘荡。在她的身旁,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一位满头白发、衣衫褴褛、佝偻着腰的老妇人,站在街头乞讨了整整一个上午,可是她什么也没有得到;晚上,情况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往行人纷纷慷慨解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产生了如此巨大的魔力呢?其实,就因为——《加了一句话》(出示课件4)

师:引导学生质疑,诗人加了一句什么话呢?

(一)切入课文,检查预习。(出示课件5)

1、师:我们一起看课文,首先检查一下词语认读和理解。 课件出示6:佝偻 褴褛 荸荠 蘑菇 尴尬 师:检查学生词语认读。

音:荠,单读qí,在“荸荠”这个词中读轻声:菇,单读“gū”,在”蘑菇“一词中,读轻声。

师:带领学生理解词义。

义:“佝偻“这个词语的意思,可让学生做一做这个动作来理解;荸荠:草本植物,地下茎球状,皮赤褐色,肉白色,可以吃,有预防感冒之功效;褴褛:衣服破烂;尴尬:文中指处境窘困,不易处理。

师:提示学生注意写法。

2 形:“尴、尬”两字的左偏旁不是“九”,也不是“尤”,注意正确写法。

2、用几句话概括这则故事的内容。

师:概括故事性强的文章,就是要看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用这种方法,谁再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在法国巴黎街头,一位乞讨的老妇人,直到中午,她什么也没得到;晚上,情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往行人纷纷给他铜币。)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师:我猜,大家肯定都想知道事情急转直下的原因吧,让我们走进文本中去!

1、出示阅读要求(出示课件7)

(1)联系上下文,找出事情发生变化的原因,边读边动笔圈画。 (2)把不理解的地方标识出来,小组交流、合作解决。

(三)交流、点拨:

师:我们知道一个上午,老妇人什么也没有得到,为什么?

生:她的木牌上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只是告诉大家她是一个盲人。而这样的乞讨者人们是司空见惯的,所以熟视无睹了。

师:同样的街头,同样还是那位年老的盲妇人,为什么晚上行人却纷纷慷慨解囊? 生:诗人在盲老妇人的木牌上加了一句话:春天到了。 师:老妇人的木牌上原来写的是什么? 生:我什么也看不见。(出示课件8) 师:加了一句话,变成了什么?

师: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读一读,体会体会。(出示课件9) 生:自己练读。

师:请大家欣赏图片,(出示课件10):春天的美景,感受老妇人的不幸。) 师:春天到了,对我们正常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生: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到处一派勃勃生机……

3 师:可是盲人呢?

生:依然了无生机,一片漆黑。

师:我读前半句,大家以盲妇人的身份接读下半句,ok? 师引读:春天到了 生: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春天这样美好 生: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春天花红柳绿、莺歌燕舞, 生: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我们看(出示课件11),这样,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板书,对比),用春天的美好衬托出不幸的人更加不幸。(板书:美好 不幸) 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了悲伤,读出了无奈,读出了凄凉)

生:读。 生:再读。 师:(出示课件)如果你在街头见到此情此景,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生:春天是多么美好的季节,可是老妇人却看不到,他的境况是多么令人同情啊,我们都应该帮帮她。

师:是啊,路人也跟你一样,被诗人的“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深深打动了。他们是怎样做的呢?(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段话(出示课件12))

师:(出示课件13)无论性别,无论年龄,无论什么样的身份与地位(绅士、贵妇、小职员),他们都跟你一样,纷纷解囊,帮助这位可怜的老妇人。

师:“春天来了”,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居然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可见巧妙的语言具有无穷魔力,我们要学习驾驭语言,用巧妙的语言去创造更多的奇迹!

二、小组学习《“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

师:语言不仅能够打动人心,有时它还能缓和尴尬,活跃气氛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二个小故事,齐读课题:“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 师:关于法西斯,你了解多少?

生:疯狂地侵略其它国家,残害别族人民的生命的团体。是独裁和暴力的代名词,是人类文明的敌人 。像二战中的德国、日本、意大利,它们就是遭人痛恨的法西斯国家。

4 师:大家从以前学过的哪些课文中,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罪行可以有一定的了解?(出示课件14)

生:《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课件出示15) 1.《“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周总理的语言巧妙在哪里? 班内交流:

生:讲了周总理在招待外宾时,冬笋一翻身恰巧成了法西斯的标志。总理先是解释,接着又风趣地说:“就算是法西斯标志也没有关系嘛!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把它吃掉!”(出示课件16)

师:总理的话巧妙在一语双关,表面看来是大家一起消灭法西斯,实际上是劝客人们吃掉冬笋。一句双关语让开始尴尬、紧张的场面变得活跃了、融洽了。(板书:尴尬 活跃) 三.总结、拓展

师:法国诗人的神奇灵感让我们佩服,周恩来总理的语言智慧同样让人钦佩!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几个案例,继续感受语言艺术的强大魅力。(课件展示17—19) 师小结:(出示课件20)

精炼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和别人沟通; 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 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

四、课后作业:

(出示课件21)我们经常看到花木旁边的警示牌“请爱护花草!”你能试着写一句话,让这个标语产生魔力吗?

(请不要把手伸向向你微笑的花朵! 保护我,就是保护人类自我。

5 爱护我吧,我会带来绿色。

如果这棵树是你,愿意受伤害吗?) 结束语(出示课件22)。 五:板书设计:

故事两则

美好 不幸

对比

尴尬

语言魔力活跃 6

故事两则教学设计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2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4.doc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3

故事两则

故事两则教学设计
《故事两则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