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火的节日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3:48: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火把节热烈与欢快的气氛,借助课文内容指导写作方法。

3、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4、圈点、标注、勾画,积累语言,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火把节热烈、欢快的氛围。

教学难点:揣摩火把节热烈而欢乐的气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火把节热烈、欢快的氛围。 教学难点:揣摩火把节热烈而欢乐的气氛,找出相关的句子,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上一节语文课。上课前老师要送给大家三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认真倾听、用心思考、积极表达。(课件)请大家收好这三把钥匙,记在心上,带着火一样的热情随时开启文学艺术之门!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火的节日》,齐读课题并板书。

二、新课

(一)统揽全文,了解火把节。

1、回忆课文内容,说说火把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 学生反馈。

教师补充介绍火把节相关资料。(多媒体出示相关内容及图片)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云南少数民族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两三天。火把节,古称星回节,又称保苗会,至今至少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2、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感受火把节的气氛。(指名读 2人 课件)

3、用文中的词语概括这是一个怎样的火把节。(板书:热烈、欢乐)

4、朗读指导。

描述:人们带着无比祈盼的心情终于迎来了盛大的火把节,它是那么热烈、那么欢乐,让人激情四射,带着你的体会再读第1自然段?(1人读)

描述:让我们一起亲临火把节了,一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引读:火把花开了,火把梨红了,生接读。

5、体会表达特点。

描述:真美!就像一首诗一样。大家再仔细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提到几次“火”?(7次)。火字是这段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字,作者想表达什么呢?(欢乐、热烈、喜庆的气氛)

从句式上有什么不同?(到处是,到处是,到处是)重复的句式 ,作者想表达一种多么强烈的情感呀!你体会到了吗?

同学们将自己的感受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再来读这段话,师起头,“火把花开了—— 课件”。

(二)、锁定重点,感受火把节。

1、说说火把节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反馈:扎火把、点火把、撒火把(相机板书)

2、动笔勾画描写火把的句子。 默读

7、8两个自然段,勾画描写火把的句子。(画好的同桌间小声的交流,还要在旁边做上标注,写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也可以写出自己读懂了什么。)

反馈:读勾画的句子。(课件:最引人注目的,是村中心广场)

提问: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什么样的火把?(板书:大)

反馈:“几乎人人手中都有一支扎得很精细的笑火把。”(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小火把 )

思考:这个句子描写的是什么样的火把?(板书:小)

3、通过重点词语体会大火把与小火把的特点。

师相机评价:(刚才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同学批注做的非常精炼、准确、有见解、有感触。)

指名结合自己找到的重点词说说大火把的特点。(板书:高、大、粗)(课件) 总结: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指名说说小火把的特点。

反馈:精、细,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除了精细,还能看出小火把的“精巧”。

重点词: “缀上”“吊上”“贴着”

总结:作者用词多准确呀!(看图 课件)(板书:巧)

描述: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支这样精致的火把,从远处看就像节日里一朵朵绽放的烟花,把火把节点缀得异常的多姿多彩。所以这个火把节才如此的热烈、欢乐。

4、理解举办火把节的意义。

反馈:白族人民的初衷是象征光明、正义、爱情。

引导:每个人都扎了大的、小的,各式各样的火把,每个人都愿意参加这个活动,他们对火把节倾注了什么? 反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引导学生体会省略号的意义。

朗读指导,方法是边读边想象,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融进语言文字中。

指名读,评价,齐读。

5、借助重点词理解撒火把和点火仪式的特点。

默读第9和第10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关键词,特别是最能表现点火仪式隆重的词语。

反馈: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点火仪式和撒火把活动的特点。(板书:隆重 有趣)

6、走近点火仪式。

抓住关键词,揣摩、理解、体会、感悟! 汇报:德高望重。(解释德高望重,梳理学生汇报内容。)

教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进而学习点面结合法并体会这种写法的益处。(让人觉得点火仪式场面隆重,仿佛就发生在眼前 )

指名读(谁愿意带着大家去感受点火仪式这个隆重的场面?)

7、领略撒火把活动。

刚才我们仿佛亲临了隆重的点火把仪式,那么,撒火把也是非常有趣的活动。你感觉到了吗?有一个词最能道出人们的喜悦心情,是哪个词?(欢笑不断)

8、播放画面,感受场景,指导朗读。

描述:那么隆重的点火把仪式和有趣的撒火把活动将火把节推向了高潮。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情景。(课件)

看,德高望重的老人郑重的点燃火把,这是幸福的火把梨,人民都高擎火把,人头攒动,火把染红了山,染红了水,染红了街道,染红了城!水天一色,一片通红,到处是火的海洋!此时此刻,作者激动万分,俗话说登高才能望远,这时——接读“我登上苍山的一座高崖,放眼望去……”

(三)、学习写法,慨叹火把节。

1、学习反复和排比的修辞方法。

提问:读完这段文字,你发现了什么?想说什么?

反馈:重复写到“火”,用了反复和排比的修辞方法。

2、借助朗读学习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女同学读文章开头,男同学读文章结尾,边读边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引导:从句式上、从语言上都有及像的相似之处,而且都渲染了白族人民过火把节时的热烈和壮观的场景。

拓展

1、说说自己知道的民族节日。 谈话:刚才我们从语言文字中和白族人民一起感受了一场隆重而盛大的火把节,其实,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我们56个民族这个大家庭中还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你知道还有哪些吗?

2、学生答后教师相机补充。(课件音乐起)

①傣族“泼水节”。

②锡伯族“四一八节”

老师知道咱们班有锡伯族的同学,这可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近十九万人,辽宁沈阳约5万人。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抹黑节/迁徙节(节日里,成百上千的人坐在一起共餐的长桌宴)。

锡伯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还有“杜因拜专扎坤节”,也叫“四一八”节。四一八是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节日。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并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的“抖肩”,小伙子们的“鸭步”惟妙惟肖,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③“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④56个民族共同庆祝的“春节”。

四、作业

老师希望你们有机会能亲自去参加一下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当然,老师也希望大家能像《火的节日》的作者那样能够用独特的写作方法和细腻的笔触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和更多的人分享。(《火的节日》音乐起)

五、板书设计

火的节日

大: 高 大 粗

热烈 扎火把 小: 精 细 巧

首尾呼应 点火把 隆重

欢乐 撒火把 有趣

民族文化

《火的节日》教学设计

20 火的节日 教学设计 教案

火的节日 教案

《火之旅》教学设计

《火的节日》教学设计奉新五小温振兰

节日大观教学设计

节日礼物教学设计

节日礼物教学设计

节日习俗教学设计

节日的教学设计

火的节日教学设计
《火的节日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