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红色经典人物事迹

发布时间:2020-03-01 21:45: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董存瑞

永远的丰碑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生辰:1929年10月15日 祭日:1948年5月25 日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小英雄雨来雨来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一位著名的小英雄,他虽年纪不大,但非常热爱中国共主党、热爱八路军,非常痛恨日本鬼子,他用自己的行动,积极支持八路军抗战,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无限热爱党,积极为抗日出力的英雄行为和爱国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因此,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我给大家讲几个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希望你们╠╠生活在幸福之中的孩子们能够记住,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有这样一个可爱可敬的小英雄,我们要永远记着他,永远学习他的可贵精神,努力学习,做好准备,将来长大了,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一切。

匡海龙(?~?)贵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在国民党部队当兵并任连长。1928年秋于江西德兴率一个连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赣东北土地革命军第十四团任连长、营长。1929年4月部队改称江西红军独立五团,任团长。同年12月改称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率部参加巩固扩大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7月成立红十军,任第七团团长。率部参加攻克景德镇的战斗。9月团改旅,任红十军七旅旅长。同年11月旅改团,仍任团长。率部参加转战闽北扩大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1年率部参加反“围剿”作战。1933年1月红十军调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后,闽浙赣军区将地方武装编成新十军,任师长并代理军长。不久任皖赣挺进师师长,率部坚持皖赣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34 年秋参与领导以江西浮梁小源为中心的农民暴动。成立红军皖赣独立师,任师长。同年底率独立师到皖南秋(浦)贵(池)东(流)地区活动。 1935 年率部分红军回到都昌、湖口、波阳、彭泽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1936 年后下落不明。

旷继勋( 1895 — 1933 )贵州思南人。又称邝继勋。 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在川军当兵。 1925 年任川军江防军第七混成旅二团团长。 1926 年通电响应中共组织领导的四川沪(州)顺(庆)起义,并支持共产党员在其部队中发展党的组织。大革命失败后, 1929 年 6 月任国民党川军第七混成旅代理旅长,率全旅官兵于四川蓬溪县起义,任红军四川第一路总指挥。不久起义失败,到上海中共中央军事部,任参谋科科长。同年冬被派往湖北荆州、当阳从事兵运工作,发动国民党军三个连哗变,带到洪湖地区,加入红军。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任军长,参加巩固扩大洪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后到上海中共中央军委机关工作。 1930 年 12 月调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任红四军军长、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四军十三师师长。 1931 年 10 月成立红二十五军,任军长。参与指挥磨角楼、新集、双桥镇等重要战斗和第

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对巩固扩大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做出了贡献。 1932 年 10 月随红四方面军西征入川。 1933 年 2 月,任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不久改任通江县军事指挥长。因反对张国焘的机会主义错误,多次受到打击。 1933 年 6 月因肃反扩大化于四川通江洪口场被错杀。 1945 年中共七大追认为革命烈士。

王若飞( 1896 ~ 1946 )贵州安顺人。原名王萌生,化名雷音、黄敬斋。 192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贵阳达德学校毕业。曾参加辛亥革命和讨袁护国进步活动。 1918 年春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明治大学,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 1919 年 5 月 7 日反对“二十一条”愤而回国,参加五四运动。同年 10 月赴法国勤工俭学,曾在钢铁厂、胶鞋厂做工。参与领导成立工学世界社,组织留法学生向中国公使馆请愿。 1922 年秋在巴黎加入中国少年共产党,被选为执行委员。 10 月加入法国共产党,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3 年 3 月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1925 年 3 月回国到上海。参加五卅运动。 6 月被派到河南郑州,成立中共豫陕区委,任书记。领导开展河南、陕西地区工人运动和国民运动,建立发展中共党、团组织,成立河南省总工会。组织农民协会,帮助国民二军建立政治工作。 1926 年 3 月回到上海,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协助陈独秀处理中央日常工作。同年 10 月至 1927 年 3 月,参与领导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直接指挥南市区战斗。后出席中共五大。 6 月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务委员兼农委书记。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中央农委负责人兼江苏省委农委书记。为贯彻中共八七会议精神,制订了宜兴、无锡、江阴、常熟四县秋收暴动计划。同年 11 月组织领导宜兴、无锡东北乡农民暴动。 1928 年 4 月到南通部署发动如皋、泰兴等八县五一农民大暴动,建了一批农民武装,为建立红十四军奠定了基础。同年夏赴苏联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并参加共产国际六大,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代表,经常去列宁学院听课。 1931 年 8 月回国,到内蒙古包头开展工作。任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书记(西北工委特派员),曾派乌兰夫等深入发动包头西部农民运动。同年 11 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坚持斗争,积极宣传抗日救国主张。 1937 年春经党营救出狱。 9 月到延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区委宣传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中共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八路军副参谋长、军委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协助毛泽东、朱德领导敌后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游击战争。 1941 年 1 月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同年秋任中共中央党务研究室主任。 1944 年夏任中共中央代表,同林伯渠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中共中央南方局改为中央重庆工作委员会,任书记。在中共七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同毛泽东、周恩来参加重庆谈判,并参与签署《国共会谈纪要》。 1946 年 1 月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为争取和平民主积极斗争。同年 4 月 8 日乘飞机返回延安途中,于山西兴县黑茶山机毁遇难。

杨至成(1903~1967)贵州三穗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省立农业中学毕业。后入川滇黔联军任军需上士。1926年3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同年11月转入武汉分校政治队学习。1927年6月毕业后到贺龙部第二十军,任连指导员。同年秋参加南昌起义。后随朱德、陈毅转战赣粤边,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二营六连连长。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司令部副官。4月随军上井冈山。5月正式成立红四军。任第十师二十八团副官长兼井冈山留守主任。10月任第二十八团四连连长。参加巩固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5月任红四军军部副官长。1930年6月任红十二军军部副官长。1932年初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务部部长。后改任中革军委总兵站部部长。1933年1月任中革军委总供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组织兵工军需生产,制造枪弹、医药和卫生器材,保障了中央红军各次反“围剿”作战的物资供应。 1934年 10 月参加长征,任军委先遣工作团主任。 1935 年 9 月任红军陕甘支队后方部部长。到陕北后, 11 月任军委后勤部部长兼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 1936 年 1O 月任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兼红

一、红

二、红四方面军兵站部部长。 12 月任军委总兵站部部长兼红军前方总指挥部后勤部部长。 1937 年 6 月任黄河两延卫戍司令员。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 1938 年冬因病赴莫斯科就医。后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曾参加共产国际监察委员会会议。 1946 年回国。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军需部部长、中南军区军需部部长等职。全国解放后,历任中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中南军政委员会轻工业部部长、中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院务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等职。 1955 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

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 1967 年 2 月 3 日于北京病逝。

周逸群(1896~1931)贵州铜仁人。原名周立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贵阳南明中学毕业。1919年赴日本留学,成应大学毕业。1923年回国到上海,参加创办《贵州青年》旬刊,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1924年10月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积极同国民党右派势力作斗争,任青年军人联合会常务委员。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率宣传队到贺龙部队,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政治部主任、第二十军政治部主任。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二十军三师师长,率部参加南征会昌等战斗。潮汕失利后转到上海。1928年1月被中共中央指派任中共湘西北特委书记。与贺龙到湘西北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参与领导荆江两岸年关暴动。 3月到桑植洪家关发动湘鄂边武装起义。后转往石首,重建中共鄂西特委,任书记。统一了鄂西地区党的领导和军事指挥,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赤卫队。1929年春成立鄂西游击大队,后扩编为鄂西红军游击总队,兼纵队长。领导创建洪湖革命根据地,指挥洪湖红军战胜敌人多次“清剿”。同年秋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兼军委书记。1930年2月组建红六军,兼政治委员。同年7月同贺龙率领的红二军会师,成立红二军团,任政治委员兼中共前委书记。成为湘鄂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为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大贡献。 1930 年 9 月任中共湘鄂西特委代理书记兼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主席。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组建江左、江右军和独立团,指挥部队取得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第

一、第二次反 “围剿”胜利,保卫发展了洪湖革命根据地。 1931 年 5 月在岳阳贾家凉亭附近战斗中牺牲。

王殿生,1925年10月11日生。彰武县双庙乡双庙村人。1948年10月参军,被编入四野三十八军一一四师三四一团六连三排八班。同年11月随部队进关,参加了天津战役受表扬;保家卫国,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期间,与朝鲜战场德川阵地上坚守八昼夜,击退敌人多次进攻,胜利地完成了任务;沙坪战斗中,他冲锋在前,冲破敌人炮火封锁捣毁敌人阵地指挥所,生俘敌营长以下40多人。沙坪二次战役中不幸牺牲,时年25岁

毛岸英,湖南湘潭人。1922年10月24日生于长沙。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长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随母亲杨开慧及两个弟弟 (毛岸青、毛岸龙)回湖南长沙县东乡板仓。1930年10月杨开慧被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部逮捕,随母亲入狱。杨开慧牺牲后,经家乡亲友保释出狱,于1931年春到上海,过了5年流浪生活。1937 年初至1945年在苏联学习,先后在莫尼诺共产国际第二儿童院、伊凡诺市共产国际第一儿童院、彼得罗夫斯基中学、列宁军政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就读。1943年被授予中尉军衔。1944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46年1月离苏联飞回延安。同年转中共正式党员。按毛泽东教诲,在延安附近吴家枣园学习种地,1947年随中央土地改革工作团在山西临具郝家坡参加上改工作。1949年10月在北京中南海与刘松林结婚。

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前线作战。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任翻译和秘书。同年11月25日因美军空袭牺牲,遗体安葬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毛岸英牺牲后,他的墓安置于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碑文上写着:

“毛岸英烈士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1950年,他坚决请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于 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

叶挺(1896~1946年),原名为询,字希夷,广东惠阳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他开创人民军队之路的功绩以及崇高的气节,将永世流芳。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身陷囹圄,坚贞不屈,曾作《囚歌》明志。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向国民党多次交涉,于1946年3月4日获释。出狱后立即致电中共中央要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7日被中共中央批准。4月8日自重庆赴延安,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遗体葬于延安“四八”烈士陵园。

红色事迹人物

人物事迹

人物事迹

人物事迹

人物事迹

人物事迹

人物事迹

意志坚强人物事迹

蒋介石人物事迹

双百人物事迹

红色经典人物事迹
《红色经典人物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