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考成语复习(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20:26: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考成语复习方略

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演化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以简练的形式蕴含丰富的内容,以生动的形象唤起人们的联想,以精辟的语义启迪人们的心智。所以,历年的高考都把成语列为必考内容。在成语复习时,一般可采用三步走的方法,先是熟悉历年高考中出现过的成语,再例举部分常见且容易出错的成语,最后归纳解答成语题的几个注意点。如果用这样的方法来指导自己,并且及时进行集中训练,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熟悉历年高考中出现过的成语。

高考命题应该说是比较科学的,因此作为教师或者学生,对每一年的试题尤其是近几年的试题应该认真地去研究,无论是选句还是设题,这样,复习时可以有的放矢,对高考的帮助较大。现将最近几年高考出现过的成语列举于下。

选项年份

A

B

C

D 2002年 光怪陆离 雨后春笋 有口皆碑 偃旗息鼓 2001年 安步当车 颐指气使 车水马龙 蓬荜生辉 2000年 汗牛充栋 淋漓尽致 洗心革面 左右逢源 1999年 殚精竭虑 美轮美奂 炙手可热 一劳永逸 1998年 望其项背 处心积虑 火中取栗 拭目以待 1997年 莘莘学子 不孚众望 趋之若骛 万人空巷

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如“美轮美奂”、“不孚众望”等)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容易用错的成语。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而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二、例举常见且易错的成语。

我国的成语浩如烟海,要一个中学生全部掌握,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应把重点放在常见且易错的成语上。如:

1、不足为训:不能当作范例或法则。

2、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3、惨淡经营:煞费心思,着意布置、谋划和管理某项事业。

4、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憎恨或鄙视的样子。

5、登堂入室: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

6、改弦更张:弦的松紧与调的高低不合,应收紧或放松,使声音和谐。引申为改革变更。

7、耿耿于怀:对所经历的事持有看法,不能忘却,牵挂心怀。

8、起死回生:救活垂危的人。形容医术高明。

9、苦心孤诣:用心良苦,造诣极深。用以称许刻苦钻研学问、创造业绩为他人所不及者。

10、身临其境:亲自到某个地方,应与“设身处地”相区别。

11、文不加点:写文章不用涂改就很快写成。形容文思敏捷。

12、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首先遭遇灾难。

13、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14、两小无猜:指幼年男女天真无邪,相处融洽。

15、目无全牛:古代有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所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年之后,技艺大进,动刀时只看到皮骨的间隙,而看不到全牛。后因以“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精湛纯熟。典出《庄子·养生主》。

16、紧锣密鼓:多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

17、明日黄花:指过了重阳赏菊日的菊花,比喻一旦事过境迁,则徒然感慨。

18、祸起萧墙:祸乱产生于家中,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

19、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20、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这里所举的成语,仅是常用成语的一小部分,但这些成语确是我们平时容易错的,而又是各类模拟试卷中经常出现的。

三、归纳解答成语题的几个注意点。

1、吃透词义。

成语的含义不是它所构成的单个词语简单叠加组合,而是在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背景基础上,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切不可望文生义。如:

1、叶圣陶先生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次去苏州游览了几个园林,果然觉得名正言顺。

2、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例1中“名正言顺”的意思是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后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句中误解为说法与实际情况相符。例2中“大方”是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句中把“大方”误解为不吝啬。

2、褒贬误用。

大多数成语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并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词的感情色彩也会随之变化,有时候,由于对一些成语褒贬不辨,从而导致误用。如:

3、鲁迅先生对于友人,尤其对于青年,爱护无所不至,不但尽心竭力,还常主动帮忙。

4、现实中,有许多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

例3中的“无所不至”意思是没有达不到的地方。现多形容坏人到处干坏事或所有的坏事都做到了。贬义。例4中的“城府”是指城市和官府,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整个词语的意思是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褒义。

3、辨清对象。

成语因其词义有所侧重,这便确定了该词语的大致适用对象范围。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使陈述和被陈述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如:

5、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那种不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就急于做高难度题的喧宾夺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6、小罗看好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服,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例5中“喧宾夺主”比喻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而句中的基础知识与难题无主客之分。例6中“忍痛割爱”的意思是忍痛把自己心爱的东西交给别人。作为商品的运动服本不属于自己所有,因无钱而不买自己喜欢的商品不能叫“忍痛割爱”。

4、删除赘余。

虽然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准确的,但还要防止与句中其他词语意义重复。如:

例7、一个让人看不懂的店名,能招徕顾客吗?其实,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例8、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例7中“大方”是指某种专长的人。整个词语的意思是被内行的人笑话,前面不能再加“让人”。例8中“记忆犹新”的意思是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楚,就像新近发生的一样。前面不能再用“还”。

5、前后矛盾。

成语在句中意思尽管准确,还应注意它和其他词语是否矛盾。如:

9、最近到沿海地区,虽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10、开始,人家送礼他都不收,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就不以为然了。

例9中“浮光掠影”的意思是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浮光掠影”与“极深刻的印象”矛盾。例10中“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说话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不认为错”,可用“不以为非”。

6、搭配不当。

有些成语由于词性的限制,要注意它的用法。如:

1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12、这里药铺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例11中“司空见惯”的意思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的事物。后面不能带宾语。而例12中的“安居乐业”的意思是安心地住在那儿,喜爱自己的职业。只能说“人民安居乐业”,不能说“生活安居乐业”。

7、相信本义。

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如:

13、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1992年高考题)

14、我很胖,可是这位老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

例13中的“灯红酒绿”用在“饭店”之后,本义便“复活”了,不再有贬义。因而使用是正确的。例14中“一针见血”通常是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这里正好适合使用本义。当然是正确的了。

高考成语复习

高考成语复习

高考成语复习归类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

高考成语复习归类

高考成语复习专题

高考成语复习归类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

高考成语复习3

高考复习成语复习二

高考成语复习(材料)
《高考成语复习(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