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马哲辨析

发布时间:2020-03-02 08:24: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马哲辨析题

第一章 辨析题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正确。体现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所谓“天行有常”就是说自然界与社会都有其各自的运动规律,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尧”这样贤明的君主和“桀”这样邪恶的君主都不可以改变这些规律。这个认识符合唯物辩证法 2.存在即被感知 错误。这种观点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他说明物质只不过是我们经验到的感觉材料的累积,习惯的力量使它们在我们的心中联结起来。但根据辨证唯物论的观点,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也就是说,万事万物,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人感知不到的,未必不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所以“存在即被感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3.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正确。“哲学家”是指马克思主义产生前的那些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这句话的核心是哲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解析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并且通过行动及正确的理论做指导,才能让世界想更好的方向发展.4.心无外物。

错。这句话意思是心与物同体,它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违背了唯物论。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而非意识决定物质,即“心无外物”,所以该观点错误。(心外无物,是心学一派的主要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否认了世界的客观性,否认了物质的决定作用,夸大了精神的作用。) 5.白马非马

错。它认为白马不是马,因为白马与马不是同一个层次的事物,所以不能说谁是谁,它是一个典型的诡辩论观点,没有正确认识矛盾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它们是相互连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该观点正是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所以错误。(白马非马,是公孙龙的一个诡辩命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这个说法混淆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没有正确认识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 论述题: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原理,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第二章 辨析题

1.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非至上的

正确。认识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 又称\"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用来说明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统一。思维的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绝对性;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相对性。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不是指个别人的思维,而是指整个人类的思维。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思维,是至上的、无限的是能够完全认识客观世界的;而对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个别人来说,他的思维能力要受到种种历史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因而是非至上的、有限的。因此,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非至上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

2.凡事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应

错误。直接经验是指直接从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不一定是直接经验。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对事物本质真实的反映,假象是对事特本质的歪曲的反映.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不能深入的全面的反映事物,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3.“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这里的否定。 错。“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强调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意识是对客观的客观事物的最后判定,并不是说否定了客观真理。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靠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而对真理的肯定与否定应有实践来检验。 4.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对。 认识的来源就是实践.认识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认识和实践通过每一次循环,实践的内容都相对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5.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有时不确定的

对。第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首先是指在任何情况下实践都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此外没有其它标准;其次是指无限发展的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的真理性。这也是绝对的。 第二,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首先是指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它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而只能证实或驳倒其中的部分认识;其次是指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

第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辩证统一的,这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6.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

错。“有用即真理”是典型的实用主义真理观.它把真理的本源问题和真理的作用混为一谈,从而否定客观真理,主张主观真理。“有用就是真理” 混淆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真理具有客观性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极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真理的确是有用的, 因为真理具有价值性, 它能够满足人的需求。但是, 价值性并不是真理的根本属性, 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

7.马克思主义是检验真理的基本标准

错。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客观规律。检验真理的途径只能是社会实践。任何学说都有历史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学说,也有历史的局限性。它发现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但它没有,也不可能穷尽一切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更不用说穷尽一切事物的规律性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三章 辨析题

1.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的

错。人民是社会的群体形象,而英雄是其所在时代的群体意志抽象代表者,因此,英雄也是人民群众之一员。只是他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群体意志或意识”并率领了人民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而创造了历史。所以,不能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了历史”,而是“英雄代表人民创造了历史”才为真正的历史!! 2.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正确。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单线的,可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有条件的,在改革和开放的条件下,通过利用生产力的已有成果,从而打破生产力的单线发展,实现跨越。在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特别重要。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如果不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始终落后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指的是在一个发展阶段内,比如在商品经济发展阶段内,通过科学技术和其他因素的作用,生产力可以跨越式地前进,从而缩短时间周期,提高效率。因此,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特点 3.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错。并非社会意识都是思想上层建筑,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中的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如自然科学等不会因人的利益、观念不同而不同。

4.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对。上层建筑包括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其中,思想上层建筑指社会意识形态,而政治上层建筑指以思想上层建筑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置。所以社会意识形态可以说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5.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对。这句话反映的是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中其重要部分属于上层建筑,它并不直接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要经过生产关系中介作用,才能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因而经济发展状况不能直接决定社会意识水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够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仍然要以经济发展一定水平为前提,同时还和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背景、民族传统等等的影响分不开。

6.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水品越高,思想理论水平也越高

错。社会意识中其重要部分属于上层建筑,它并不直接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要经过生产关系中介作用,才能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因而经济发展状况不能直接决定社会意识水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够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仍然要以经济发展一定水平为前提,同时还和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背景、民族传统等等的影响分不开。

7.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错。历史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入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马哲论文

马哲 问题

马哲调查报告

马哲论文

马哲作业

马哲论文

马哲论文

马哲论文

马哲论文

马哲论文

马哲辨析
《马哲辨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