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3 18:34: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秋天的怀念》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中生字词

2、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透过生活中的小事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从而培养学生关心长辈、尊敬长辈的思想。

3、知道学生体会作者怎样通过描写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及怎样透过一些小事,来表达真情实感。

二、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儿子对母亲深切的怀念。理解母亲说的“好好儿活”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一、扣题探读,激情导入

同学们,提到母亲一词,你会用那些词来形容母亲?(学生自由发言.) 是啊,我们的母亲是多么慈祥伟大、多么和蔼可亲,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感受这伟大又无私的母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秋天的怀念》就是母爱的最好的诠释。(齐读课题)

要学习课文,我们首先来认识作者。(课件)

在史铁生的生命中,有一件事情对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打击,那就是(21岁时,他瘫痪了)21岁的史铁生,身患重病,双腿瘫痪。想想,21岁,正是一个活蹦乱跳的年龄,可以尽情游玩,随意挥霍自己的青春,有许多事情可以做。生命本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可是史铁生因为身患重病失去了双腿,这是多么的凄惨!因为这个打击,他的人生陷入了一片黑暗的迷茫,直到1979年史铁生才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说,事隔7年,这中间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重新站了起来,让他重拾了生活的信念?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你们都预习课文了吗?老师想检测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你们准备好了吗?

2、先来测试一下同学们的生字关怎么样了,出示生字卡(课件)认读抽读,理解部分词语。如瘫痪、暴怒无常。

1、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母亲)课文写母亲关爱儿子是围绕哪一件事情来写的?(看花)文中写了几次看花?(三次)每一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去看的?(第一和第二次是母亲要求我去看花,第三次是我和妹妹一起去看花.)

2、母亲为什么反反复复要带我去看花呢?

(花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母亲带我去看花是希望我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3、再回到课文,刚才老师检测了你们的生字词和对课文的初步感知,觉得还不错,现在老师想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读能力。这里有一个自测台阶,看看你达到了哪个台阶?(课件)

4、同学评一评。怎样才算有感情?(就是要读出自己的感受,味道,韵味)带着自己的韵味再来读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21岁,花一样的年龄,而史铁生却得了一场重病,正是这场重病让他的脾气变得 。他的心里是多么痛苦啊!

1、下面请同学们找找课文中描写儿子心里痛苦的句子。

A、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地墙壁。(问学生,从这句话中你读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并送到句子中读一读这句话。他对生活的绝望,暴怒无常)

B、“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问学生,从这句话中你读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并送到句子中读一读。言下之意,是我已经不想活了。)

课文中还有这样的语句,找一找。

c、我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不想活的“我”看着落叶,又会怎么想呢?

生答„„

师:这样一个不想活的史铁生,如果你是他的亲人,他的朋友,你会怎么劝他?

生答„„

是呀,谢谢你们。可是你觉得这样的大道理他能听进去吗?

2、那么,母亲又是怎么劝他的呢?大家找找课文中的句子。

1、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问:你从这句话中读到了什么?(母亲“扑过来”,劝慰我“好好儿活”,通过动作、语言等描写,刻画了一位坚强而感人的母亲形象) a 母亲“扑”过来,扑住的究竟是什么?(儿子想死的念头) b 母亲抓住我的手,母亲“抓”住的究竟是什么?(儿子的生命)

c母亲忍住哭声,母亲“忍”住的究竟是什么?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病痛;儿子的脾气)

是呀,母亲此时也是身患重病。

3、请大家从课文当中找找关于母亲病重的句子。

A、可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你从哪儿看出来母亲病得很重?把这种疼痛读出来)

B、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大口大口吐血……

(你又从哪儿看出来母亲的病很重?把感受送进去,并读出来) (1)想想她得的是什么病?

你了解肝癌的症状吗谁来说说?(同学不知道的,可由老师讲解,肝癌俗称肝硬化,得了这种病的人,体内的水份不能外排,堆积在体内,肚子会越来越大,可见其疼痛难忍的程度。得这种病的人,脸色发青,生命不超过三个月。)

这个母亲是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病情,并活不了多久,这又是一种怎么样的痛。但是,他有没有告诉他儿子,自己的病情?儿子知道吗?

(估计学生回答:不知道)

(2)可是她为什么不像儿子一样发脾气呢?她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小结:为了不让儿子更痛苦。是啊,儿子本来就不想活了,当听到这样的消息,他一定会受到更大的打击,而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儿子“好好儿活”。

是呀,我们从一个“忍”字,读出了这样一份伟大的母爱。让我们带着这份沉重的爱,一起来读读母亲说的这句话。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母亲。大家想想,史铁生因为双腿瘫痪,心情烦燥而发怒我们可以理解;如果母亲因为各种各样的痛苦交杂在一起而发怒,我们更可以理解啊。可母亲为什么没有那样做,而要这样做? (3)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为儿子着想)

4、请再细细读读课文,看看哪些语句在写母亲一切都是为了儿子?

(1)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我的动静。

(2)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 还有一句这样的话,找一找。

(3)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踩”和“跑”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如果去掉和加上这几个“悄悄地”有什么不同?(课件)谈谈你的感受。 (第一句中的“悄悄地”表现母亲时时关注着、无私地呵护着儿子。母亲不忍心看下去了,就悄悄地躲出去,但又不放心,所以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我的动静,母亲是多么细心啊;第二句中的“悄悄地”是因为看到儿子这般自暴自弃的模样,心疼儿子,她是多么有耐心啊;第三句中的“悄悄地”是说明母亲做任何事都先为儿子考虑,连说一句都是这么小心翼翼!) 小结: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理解读读这几句话。 还有哪些句子是写母亲一切都是为了儿子的?

(4)那天我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抓住 “挡”,追问,挡住的究竟是什么?实际是母亲像一扇门一样,挡住的不是窗外 “唰唰啦啦”地飘落的树叶,而是儿子郁闷烦躁的思绪,一个“挡”字将母亲唯恐我会因看到窗外落叶而触景伤情的心理刻画地真切感人。

为什么要央求我去看菊花?看花意味着什么?这是第二次提到去看花,第一次被我拒绝,说明母亲不放弃任何一次机会,想让我去看看外面美好的世界,并好好地活下去。从“憔悴”,又看出了,母亲已经病入膏肓,但她还是没有放弃让我好好活下去念头。)

小结:母亲的爱好勇敢!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这句话。 (5)“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小结:母亲的爱多么急切。再读带着感受读。

(6)当听说我愿意去北海时,母亲“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还不停地絮絮叨叨地说着……

小结:母亲的爱多么热烈,读出这句话的韵味。

5、我们跟随史铁生一道去体会母亲,发现母亲。那么,在这秋天的故事中,母亲这两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咱娘儿俩,要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课件再次出示,是爱。学生说出什么体会就再读这句话)

总结:母爱就是一个行动、一句话语、一个神色。概括地讲母爱就是一堆细节,一堆布起眼的细节。史铁生抓住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为我们诠释了母亲的真正的含义,这种爱蕴含于平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并不觉得。可是,这种意义只有在秋天的场景中,才会凸现出来。由于母亲的疾病,失去生命夺目的光华。可我们对母爱的意义有了特殊的发现——正是她的要好好活,让我们懂得母爱不仅仅是爱和给予,还担起一份责任——就是教给儿子如何面对有缺憾的生命。正是她的要好好活照亮了儿子的后半生,让有缺憾的生命活得如此光亮。

6、就是这样的一位母亲,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直到母亲去世儿子也没能理解这份爱,一个秋天过去了,又一个秋天过去了,直到后来儿子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兄妹俩懂得的是什么?

a出示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还未成年的女儿……”(课件先出示这句话)

b请同学们把母亲的话补充完整。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未成年的女儿,你们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好好儿活。”(课件补充完整上面这句话,然后让学生读一读。)

7、那么,这“好好活”,究竟是怎么活?结合课文的这句话,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理解——

8、出示: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花的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课件)小组交流。(热爱生活,不向命运低头)

(从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可以看出“我”已经驱走了心头的阴霾,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而这正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写菊花的淡雅、高洁、热烈而深沉,正象征了母亲对子女的那种纯洁高尚、深沉无私、感人至深的母爱。)

9、儿子领悟了母亲教给的“好好儿活”,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勇敢地前进,让有缺憾的生命变得完美。面对自己的成功,儿子一次又一次地怀念起母亲。作者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先后提到了他的伟大的母亲,是母亲的“好好儿活”,让他好好地活了下来,并用笔代替双腿走出了一条非常人能走的路。(板书总结)

10、现在同学们知道母亲为什么总是反反复复要带我去看菊花了吗?(是希望儿子热爱生活,不向命运低头)

小结:生活是美好的,我们每个人不要对生活自暴自弃,母亲带我去看花,也是母爱的体现,从看花中体现了母亲毫不张扬,含蓄的爱,正如秋天盛开的菊花。 母亲走了,我和妹妹明白了母亲的用心良苦,懂得了要好好活!同时,因为我当年没能理解母亲,而感到深深地内疚。

12、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总结升华

1、总结全文。

2、思考一下,全文都在写母亲关爱儿子,儿子怀念母亲,课题为什么要叫“秋天的怀念”?

3、学完了课文之后,大家一定有很多感触,请你谈谈课文给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4、布置回家作业:

(1)写作练习:回顾母亲爱你的点点滴滴的细节写一篇习作,体裁不限但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阅读练习:在课余时间,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