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0-03-01 20:21: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摘 要:作文教与学的现状:学生作文水平低,教师作文教学难;作文课教师抓头挠脑,学生咬笔杆;学生作文采用“拼、凑、压、挤、抄”等“合作”方式。究其原因:一是教材编写对作文训练次数不够;二是教学时读写分家。作文教学的策略:一是注重听、说、读、写的共同发展;二是与其它学科相联系;三是分类指导、方法引领。教师一定要用童心去唤醒孩子的童真、童趣,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笔去描绘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关键词:作文 教学 现状 对策

偶然与同事闲聊,谈到学生作文教学都发出了共同的心声:“作文教学真难呀!”、“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太低、太低!”听了这些话我沉默了良久,内心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在不停的涌动。难道作文真的那么难教吗?学生真的这么笨?难道是学生的情商与智商出现了时代性的偏离?学生作文难写,教师难教,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是我就没有办法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吗?怎样才能教好作文,让学生写出好作文呢?后来,笔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对作文教学进行大胆的尝试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作文教与学的现状

目前学生写作水平普遍偏低,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上作文课教师抓头挠脑,学生咬笔杆杆。学生作文完全是在一种脱离实际生活经验的情况下,采用拼、凑、压、挤、抄等方式“合作”而成的,让人看后啼笑谐非,欲哭无泪。笔者通过走访的方式了解到:在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的课程表上根本无法看到“作文”,这似乎对久违的学生好作文难于面世进行了很好的诠释;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我们在走访的一个农村小学发现,学生连一个正式的作文本也拿不出来,更莫谈及学生的日记、周记等,再看教师的作文备课记录也是“零报告”。当然存在这种现状也有一定的原因:

1、从客观上看:一是教材的编写体系对作文的训练次数不够,课后的习题少有习作的安排,学生的作文练习主要放在了每一组课结束后的“语文园地”中,这样难于形成系统化的习作过程。另外在教材中很难找到“下水作文”的影子,笔者建议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可否涉入一些“下水作文”,这样既可以让教师更好的教学也让学生有一个学写作文的凭借,原来作文是这样写出来的。二是教学时间没有得到充分的保证,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作文课。大家都知道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换句话说好文章是时间沉积出来的,没有时间保证能出好作品吗?

2、从主观上看:一是教学时读写分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这句古训中可以得知读与写浑然一体,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孤立了读和写,形成了“形而上学”的思想意识形态,片面地看待读与写,要么是只读不写、要么是只写不读,导致学生作文水平低下。二是拔苗助长提高学生的评价标准形成成人化作文,失去了童真、童趣,难于出现学生自己的作文、有个性的作文、有新意的作文。三是学生作文形式单一化、机械化,时有教师在讲作文习作时有一点像讲“八股文”的味道,没有文学百花齐放之感,没有提倡作文文体的多样化,这样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发挥,极不利于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发展。

二、作文教学的策略

针对以上作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使作文教学有效进行,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一)注重听、说、读、写的共同发展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全面的训练,忽视其中任何一种能力的训练,都会削弱其他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如下的方法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从而达到轻松作文的目的。

1、以课文为载体读写结合,适时迁移运用

语文教师都知道“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伸。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是让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读写结合的训练既不是机械性的,更不是随意性的,应该是有序和有机进行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阅读教学与说话、写话有千万个接触点,有的课文更是典范。教师应慧眼识材,抓住读写结合点,促使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材料、表达方式等运用于新的语境中,作到仿中有创。

2、听说一体,学会自由表达

听写是对学生理解、记忆、书写的综合训练。学生一旦能熟练听记别人的口语,到自己作文,记录自己的语言就容易多了。长期的坚持训练,学生语感加强、头脑反应敏锐,听记速度快,使他们终身收益。此外,鼓励学生看电视、报纸中的新闻,听各方信息,在课内与同学交流、分享,并发表各自看法。

作文讲评课上,教师常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作文读给大家听,教师要求听者决不是听客,听的同学应认真听,并及时地指出作者所写的文章中值得学习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读者、听者互动,听者不仅提高了评价、赏析的能力,读者也在与听者交流中明白了如何更上一层台阶。如果说 “听”是写的基础,那么,“说”则是写的前奏,“写”是说的深化。“说”这一口头表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所说的是连贯、流畅的语言,更有利于落笔成文。学生在写作文时出现这样、那样的病句,往往是平时说话时,不注意纠正语病,不善于运用所积累的语言导致的。因而加强语言表达,以说促写、多说多写,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能说、会写还得靠积累。常言道:“厚积而博发”。知识面狭窄,没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学生是不会写出好作文的。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好书,说名言、谈信息、诵古诗、做摘抄,在“说话与表达”课上将自己创编的童话、寓言故事,所读的人物故事,所知的科技知识说给同学听,或表演给同学看,向大家推荐自己最喜爱的读物、名言等。各班努力营造“与好书交朋友”的氛围。

(二)与其它学科相联系写出具有个性的作文

1、与品德与生活学科的结合 写“给某某的一封信”时,正逢教师节,教师们结合作文先上了有关敬师内容的思品课,学生们给自己最敬爱的一位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对老师的祝福、感谢之情,学生又一次感受到了尊敬老师的重要性。在学习写人作文时,教师引导学生课外读了大量的英雄、科学家等故事,结合思品课,了解革命英雄前辈,在阅读同时,接受了最为实际的教育,改变了学生过去对一些明星了解不少,而对与英雄人物了解甚少的现象。因此,教师们抓住契机,让学生既认识、掌握了写人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又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例如,同学们读了有关周总理的文章,同学们真实地感受到总理的平易近人、一心为民的高尚品德,理解了抓典型事例反映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2、与体育学科的结合

指导学生上《记一次体育活动》时,先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篮球赛中,你报名参赛,我志愿做拉拉队队员,教师也在他们的队伍中间,有的给队员加油助威,有的给同学出谋划策,篮球比赛成为了师生共同的活动,学生亲眼目睹、亲身体验了体育比赛活动的全过程,丰富了情感世界,增强了感受力,不仅把该项体育活动有序地出来,还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真切地表达了出来。

(三)分类指导 方法引领

1、作文前的指导:范文是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写作示范的优秀作文,教师如果能够较好地带领学生认真阅读范文,领会范文的写作方法,汲取其中的优点化为自己的长处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方法。当然,在一堂作文指导课中,教师既可以把一篇例文作为重点指导的对象,指导学生学习其中好的写作方法;也可以通过多篇例文的罗列、分析,让学生发现这些例文的共性,从而学习其中好的写作方法。

2、教会学生如何把作文写得有条理:教学生写作文,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小学生的作文常常思路不清楚,前言不搭后语,这表明其思维缺乏条理性。思路是指思维的线索,表现在文章之中,指话语是否连贯,段落是否清楚。写作文要教学生“想清楚”。即对写什么内容先想清楚,对写的内容如何一步步写下去想清楚。教师可以把要写的作文要求提前布置下去,但并不急于让学生马上动笔写,而是给学生一段充分准备、酝酿的时间。

3、作文结束后要进行评比:要让儿童自由作文,除了拓宽写作空间,指导自主命题、自由表达之外,还需改进评比、交流方式。当然评比的方式可以是学生互评、教师评、小组内评等多种方法进行评比,从评中学习别人之长,达到作文教学和谐共同发展。

4、在改上下功夫:一篇好的作文的诞生是经过反复推敲、修改,仔细斟酌而成的。学生在上了老师的指导课后,经过自己的思考,完成的作文仅仅是一篇初稿。如果教师未能充分肯定其作文的成绩,未能明确指出其修改的方向、方法,未能教会他们自评自改的本领。那么,学生写作积极性又能坚持多久呢?

总之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用一颗童心去唤醒每一个孩子的童真、童趣,让每一颗幼稚的心灵得到真、善、美的陶冶,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笔去描绘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

小学语文论文作业: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

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现状与对策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与对策

农村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现状及其对策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聋校作文教学有效性现状与对策

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