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道路交通安全读书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1 16:04: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道路交通安全》读书报告

《道路交通安全》课程主体框架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交通参与者与交通安全,第三章为汽车与交通安全,第四章为道路交通条件与交通安全,第五章为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第六章为道路交通事故调查与处理,

第七章为道路交通事故分析与再现,第八章为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第九章为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与事故预测,第十章道路交通安全审计,第十一章为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

结合本课程的学习谈谈我对道路交通安全的认识:近年来,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在用车辆的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由于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给无数家庭带来不幸,而且严重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已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人们在谈“故”色变的同时,开始寻找诱发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在这里运用一些地方的数据对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进行归纳,而造成事故的原因又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结合自己搜集的“交通事故统计表”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人、车、路、”等交通因素的分析研究,阐述我对道路交通事故的一些认识,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初步对策,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伴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应运而生,随着机动车辆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这无疑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的2010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统计通报,2010年,全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3906164起,同比上升35.9%。其中,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9521起,造成65225人死亡、25407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3亿元。与交通事故密切相关的因素是人、车、路和环境。

一、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特点及现状。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以及查阅相关资料(2010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通报)进行分析总结,自己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主要特点有: 1.东部地区事故总量大、死亡人数多,全国53.4%的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在东部地区,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48.9%。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4000人,为全国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4个省份。由此可见,经济的发展程度对交通事故发率有一定的影响,经济发达地区较不发达地区交通事故相对发生率较高。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之所以呈现以上特点,是因为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复杂多变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人的因素、车辆因素和道路及其他因素。下面通过对交通事故情况调查表的讨论,探讨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对交通事故情况调查表的分析。对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一些比较能够系统概括事故原因的结论。

1、人的因素。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许多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人的原因造成的。因为人是构成道路交通安全的主体。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有的是因机动车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违章行驶、操作失误;有的是因行人、非机动车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所致。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机动车驾驶员引发的事故。(1)从机动车驾驶员方面分析。由于机动车驾驶员数量和增长速度过高,安全驾驶水平不高,部分驾驶员缺乏职业道德,交通违法行为严重,这些都成为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注意力分散、疲劳过度、休息不充分、酒后驾车、身体状况欠佳等潜在的心理、生理原因,造成反隐迟缓而酿成交通事故,引发交通事故及造成损失的驾驶

员主要违规行为包括疏忽大意、超速行驶、措施不当、违规超车、不按规定让行、酒后驾车、疲劳驾驶这几个主要因素。(2)从行人分析。行人的主要违规行为包括:不走人行横道、地下通道等;随意翻越护栏、横穿或斜穿路口、任意横穿机动车道;青少年或儿童突然跑到道路上,对行进车辆反应迟缓;不遵守交通信号灯等,从而导致各种事故。(3)从非机动车驾驶人分析。有些人骑自行车不走非机动车道,抢占机动车道;路口、路段抢行;对往来车辆观察不够;技术不熟练等均会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2.车辆因素。车辆是现代道路交通中的主要元素,影响汽车安全行驶的主要因素是转向、制动、行驶和电气四个部分。机动车种类繁多,动力性能差别较大,安全性能难以保证,管理难度大。机动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处于各种各样的环境,以及汽车总成、部件等由于结构和使用条件,如道路气候、使用强度、行驶工况等的不同,汽车技术状况参数将以不同规律和不同强度发生变化,或性能参数劣化,导致机动车的性能不佳、机件失灵或零部件损坏,最终成为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因素。加之近年来机动车保有数量猛增,大大超过了道路的增长速度,使原本就不宽裕的路面状况雪上加霜,也是交通事故频发的直接推手。3.道路因素。道路是交通运输的基础硬件设施,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我国近年来虽然加快了道路建设的步伐,高等级公路增加幅度明显,道路结构日益改善,但是仍存在着道路交通构成不合理的问题,交通流中车型构成复杂,人车混行、机非混行问题严重;部分地方公共交通不发达,服务水平低,安全性差,这些都恶化了交通安全状况。 另外有些地区道路结构不合理,直线或下坡路段过长,道路景观单调,容易使驾驶员产生疲劳,致使反应迟缓而肇事。其他诸如转弯半径过小导致侧滑、驾驶员视距太小导致视野盲区太大等不良设计,易使驾驶员操作不当,酿成事故。4.其他因素。随着我国私人轿车保有量的激增,轿车愈加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非职业驾驶员将会越来越多,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对驾驶员的规范操作和交通安全意识的教育。

三、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对策:交通安全涉及到人、车、路,要彻底消灭交通事故是不可能的,从我国目前的道路交通状况来看,交通事故控制的出发点应该是如何减少事故的发生量并且降低交通事故带来的伤害程度,尽量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基于此提出主要对策如下: 1.加强行车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是执行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的有力保证,交通安全教育要广泛、深入进行,不断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素质。 2.加强车辆被动安全的研究。交通事故中主要的人员损伤方式是碰撞,因此优化车辆被动安全的研究势在必行。主要应该加强安全带、安全气囊、车辆防抱死制动系统等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增加其工作可靠性,有助于在车辆发生事故之后更好地保护司乘人员。 3.提高高等级公路的交通安全系数。从以上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高等级公路的事故发生率较高。由于高等级公路上车辆行驶速度较高,容易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目前我国高等公路建设步伐大大加快,但道路交通安全配套设施尚不够完善,有些道路没有基本交通控制手段,坡道弯路没有必要的安全标志和防护措施以及交通监控设施等,这些是事故隐患,应尽力予以排除。

通过本学期交通安全课程的学习,我对道路交通安全有了比较系统和清楚的了解,充分认识到了注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这些知识提高了我的交通安全意识,并将会规范我以后的驾驶行为,衷心感谢刘老师的精心授课!

道路交通安全排查报告

道路交通安全调研报告

道路交通安全整改报告

道路交通安全调研报告

道路交通安全

道路交通安全

道路交通安全

道路交通安全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校门口道路交通安全的报告

道路交通安全读书报告
《道路交通安全读书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