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基础英语学习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2 11:29: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学

一、二年级基础英语课学习中的几点体会

步婧

四年的大学时光似乎转瞬即逝,回顾四年的专业课学习,给我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四年中特别是大一大二期间基础英语课程的学习。 这不仅仅因为基础英语课在所学的各门专业课程中课时最多,所占比例最大,更重要的是大一大二期间基础英语课的学习是整个四年专业课学习的起点和基础。而当时刚刚走进大学的我们对于新的学习内容和氛围会有很多的不适应,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特别在学习方法上会有很多的困惑,常常会觉得付出很多,却收效甚微。就我自己而言,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走过一些弯路,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在老师的帮助下,加之自己的对于基英课学习目理解的转变以及对学习方法的调整,两年的基英课学习的确让我受益匪浅,也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奠定了较为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总结大一大二两年基础英语课的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较为深刻的体会。

首先,要明确基础英语课学习的目的。基础英语,顾名思义,是对语言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基础英语课的教材——《新编英语教程》以及其配套的练习册基本上涵盖了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内容,极具综合性,而正是这一点使得基础英语课有别于其他课程。大一刚上基英课的时候我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以为基础英语课就是简单的查查单词,看看课文,和高中时候的英语课没什么两样,只不过词汇量大一些,文章难度高一点,所以在大一上学期的基础英语课中我所做的就是把课文里的生词查出来,再把课文看看,整个学期学下来感觉头 1

脑中多了很多新的词汇,甚至都觉得学得还不错,但大一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却给我敲响了警钟,在考试中我才发现头脑里的那些词汇似乎都是“死”的,很多词汇短语我只知道其最基本的用法和中文意义,对相似词汇在用法上的区别基本上是模糊的,而在最后的写作里我更是深刻感受到了基础英语课上学习的不足,整个的文章写出来感觉完全是中式思维,写的时候那些原本“熟悉”的词汇短语好像变得很陌生,头脑里能想到的还是几个很陈旧简单的表达法。通过这次考试,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基础英语课的学习,我觉得以前我对基英课的理解过于简单狭窄,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才是语言基本功,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学得很粗略,不够细致深入。总结自己大一上学期学习的不足以及和老师的交流中我认识到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基英课的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查清楚课本上的生词,把课文读懂。课文里的生词不能查出来就不管,而要能写得出听得懂用得正确,把这个生词真正变自己词汇库中的一员并能熟练的应用。对于课文,更不能仅仅能读懂就行,而要学会分析作者是如何组织全文,全文围绕基本的topic是如何展开的,每段的main idea 什么,中心的topic sentence 是哪一句,而其他的detailed sentence 是如何展开的。通过这样的分析,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久而久之就可以熟悉真正的英语文章应该如何写,这种对于课文的分析对于提高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正是有了对基础英语课的重新认识,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我也相应调整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也是我大一大二期间基础英语课学习期

间另一个感触颇深的地方,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课前预习。这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大学里的教学模式跟高中时的完全不一样,真正老师上课的时间非常有限,也不可能象高中那样把课文串讲的十分详细,所以真正的功夫在课外,而课前的预习则是学习的第一步。这里的预习并不只是草草地把课文过一次,而是要注意课文中的每一个细节。预习的时候我通常以一单元为单位,首先就是看课文,把课文作为泛读材料看一次,看自己能看懂多少,然后再开始精读,把里面新出现的词汇划出来,然后查字典,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一定要查朗文或牛津字典,而不能偷懒用电子词典,这一点上我就吃过亏,大一上学期的时候就一直图方便用电子词典,可后来才发现这样对词的理解根本不深刻,头脑中知道的都是词语的中文意思,运用的时候很容易形成中式思维,所以后来我改用朗文双解查生词,并把生词的中英文意思都标注在单词旁边,虽然这样预习的速度会慢些,但效果却好很多。除了查生单词,我也会划出文章里所运用的很多短语句型,不论是学过的还是生疏的,这样自己头脑中的表达法会日益丰满很多。当然,生词查了,短语句型划出来了,不能就这样丢在一边,而要记住,默写也好默背也好,具体的方法在于个人,但最终的目标都是能写得出听得懂能脱口而出而且会用。接下来就是分析课文了,要看整个文章是怎么组织的,行文的思路是怎么样的,段与段是如何衔接的,特别要注意用了那些常用的衔接词和句子,最好要想想如果是自己写这样的题目,自己会怎样动笔。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逐渐熟悉地道英语文章的行文习惯,改变自己头脑中

的中式思维,这样对于提高写作水平是很有好处的。

第二,课堂参与。大学里真正上课的时间是十分有限而宝贵的,而且课堂上老师也不会象高中老师那样,死扣课文,专讲些语法点。大学的课堂上老师通常会以课本课文为出发点,短短的四十五分钟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而讲课的形式也很多样,我们的基英老师尤老师常常会给很多机会让我们自己讲,比如每节课前的“one—minute report”是我们班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每天课前都有一个同学做一个简短的小演讲,题目自拟,讲完后回答下面同学的提问,这样的课堂小节目可以充分锻炼我们口语,演讲能力。我很喜欢这样的小节目,回想起来我对演讲的兴趣和演讲能力其实就是从那是慢慢培养和锻炼起来的。大一大二基础英语课与高中英语课很大的不同就是老师句几乎都是用英语授课的,课堂上的交流互动也都是用英语,而这也是我们锻炼听力口语的好机会。当然刚开始会有点不习惯,会担心自己听得不是太懂,说得不够流利。慢慢地我发现,只要你跟着老师的思路,认真的听,大胆发言,积极参加讨论,学到的东西其实很多。听老师讲,其实就是一个练听力的过程,老师讲课里会用到很多词,有我们熟悉的也有陌生的,听到熟悉的可以说是对我们已有知识的加强,而碰到陌生的则可以自己记下来,课下再向老师请教或自己回去查字典,其实很多的词汇都是这样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课堂上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开始的时候会害羞胆怯怕说错了,经常会说得结结巴巴,其实慢慢的说多了就会发现会流利很多,语法错误也会少很多,因为语言只要经常用,

熟能生巧,习惯了就跟说母语差不多。开始的时候我也只能结结巴巴的说几句,而且用词都很简单,但慢慢的时间长了,也不觉得紧张了,然后就慢慢的学着把课文里学过的新的词汇新的表达法用一下,很多词只要你说过一次,印象就会加深很多,这样学过的词汇表达法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所以课堂上积极参与,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其实能收获很多东西。

第三,课后复习。课后的巩固应该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总体把握。在课后的复习里,我也是以单元为单位,首先就会把与课文配套的练习册认真完成,然后就是练练笔,写一篇小文章,尝试着用一些新学的短语词汇表达法,让学的东西更牢一些。接着我会反复听课文的磁带,然后模仿跟读,再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这样既练了语音语调也更进一步熟悉了课文。这种跟读练习我坚持了一年多,效果还很不错,语音语调进步了不少,而且读多了,头脑中的储存丰富了,复述起来感觉越来越轻松,甚至连听力都有所进步了。

以上几点就我大一大二基础英语课学习中的几点较为深刻的体会,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学习态度——持之以恒。四年的学习更让我深刻的认识到语言学习是靠点滴积累的,没有什么捷径,也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今天学到的词汇短语并不是明天就可以用到的,所以只有平时点滴积累,厚积薄发。所以在平时学习中特别是基础英语课的学习中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能急于求成,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坚持不懈,细致的预习,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复习,点滴积累,滴水穿石,最终才能给自己奠定一个扎实的语言基础。

法律基础学习体会

英语学习体会

英语学习体会

英语学习体会

创新学基础学习体会

基础生命支持学习体会

老年大学《电脑基础》学习体会

基础英语

攀登英语学习体会

英语外出学习体会

基础英语学习体会
《基础英语学习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