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狼图腾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03:03: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狼图腾》读后感

在老师的推荐下阅读了《狼图腾》这一好书,本人果然获益良多,不少想法与思维方式都有所改变,感触极深,故在此陈述出所感所想。

文中的主角——狼是群居动物,故本人也打算以群体为单位,阐述阅读此文时的所思所感,然后再阐述此书主旨引申出的现实意义。

首先是主角群体——狼。阅读此书后,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狼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受一些少儿读物的影响,我一直很畏惧讨厌狼,认为他虚伪、狰狞恐怖。可是我现在却非常欣赏文中的草原狼!他们虽然贪吃凶悍,但是是天性使然,有一部分人憎恨狼,可是他们忽略了人的天性亦是如此,何必自命清高呢,况且有一些人的狠毒程度比起虎狼有过之而无不及!

文中的草原狼,英勇善战、聪明机智、耐性惊人,在此书开篇描述的狼群对黄羊的打围行动中就表露无遗。狼群在黄羊群周围形成三面包围线,然后静卧大半天,静候黄羊吃撑肚子跑不动时的捕猎良机。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陈阵用镜头对准一条狼,这条狼他已经观察过多次,它几乎像死狼那样地死在那里,半天过去了,它竟然一直保持同一姿势。”,由此可见,狼的耐性之高,战术之高明!

而狼发起攻击时意在诱敌进入山梁后的大雪窝,因为狼群无法一下子杀死庞大的羊群,而且它们需要为过冬储备食粮!当初我读到这里时为狼的机智、谋略与目光的深远大吃一惊,很多人在狼面前都会自愧不如吧!

狼还是非常有团队精神与纪律性的!在狼群中有头狼领导群狼,快狼、巨狼护卫老弱妇孺。战斗时头狼与快狼抢攻,母狼小狼辅助,逃跑时也会保持队形,不乱狼心!

我记得小学时学过一篇文章,是讲述一头狼掉进陷阱里,然后装成狗的样子骗路人救助他。然而看过《狼图腾》一书后,我坚决相信这篇文章是不了解狼个性的作者对狼形象的歪曲!草原狼是一种很有尊严,宁死不屈的动物,他们宁可战死,不愿受辱!

在狼群与军马群的战役中,提到有一头狼被军马踢烂了下半身,生不如死,头狼就咬死了他。老牧民毕利格说:“头狼这么干不是狠毒,是在发善心,是怕伤狼落到人的手里,受人的侮辱!狼是宁死也不愿受辱的硬汉,头狼也不愿看自己的兄弟儿女受辱。”

而北京知青陈阵、杨克收养的小狼虽然自小被人抚养长大,但是也具有狼这种高傲不可侵犯的尊严,在搬家时不愿进入铁笼,拼命撕咬,在狼群呼唤时拼命嚎叫,企图挣脱绳索,以致落下病根,伤重致死!看到这里时,我不由对狼肃然起敬!

其次是我最喜爱的群体——草原原牧民。在与大自然、草原狼不断抗争中长大的原牧民,每个人都拥有强壮魁梧的体格,坚强勇敢的意志,机智聪明的特质,他们大部分人敢于空手斗狼,深入狼穴掏狼崽!他们斗狼而又爱狼,把狼当成老师,学习狼的战斗策略,老牧民更是具有令人钦佩的军事才能,由毕利格阿爸领导的打围行动便可见一斑!

他们在蓝天白云、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长大,民风淳朴,品质纯洁,对大自然有着极其崇高的信仰,千百年来自觉遵守大自然的规律,一直努力保持着草原上的生态平衡。虽然他们恨狼打狼,但是又明白狼,了解腾格里(天)的意旨,遵循因果循环,死后将肉身寄托给狼,让狼帮忙把灵魂献给腾格里!

再次是我很不满意的群体——知青。《狼图腾》是作者根据自身经历改编而成的,小说的主角似乎是知青陈阵、杨克,但是我却认为狼是唯一的主角!陈阵、杨克充当的角色只是历史故事主要讲述人,将草原上的变化呈现给大家,只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狼文化与羊文化的冲击的目击者与实践者!

陈阵、杨克在文中是少数较亲近狼与原牧民的知青,然而我对他们还是不满,其原因有两点:

其一,他们因为自己的私心饲养狼崽,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与私欲就不顾原牧民的反对、小狼的抗争,坚决不让小狼回归狼群,甚至为了留下他而拔狼牙,造狼圈,直接给小狼日后伤重致死留下祸根!文中陈阵、杨克极其厌恶破坏了草原生态平衡的干部、民工等人,但是换个角度思考,他们不是也在干类似的事吗?以自己的意志去改变原本美好的事物,以达到自己所要的目的!当他们强行留下小狼时,我已觉不妥,后来陈阵无奈下杀死小狼,我更是愤怒到了极点!

其二,陈阵回京后整理了大量资料,研究华夏文化与狼文化的渊源,在他与杨克的探讨中,我很明显地感觉到他对狼文化的偏爱与对农耕文化的蔑视,他似乎把朝代的兴盛归功于掌权者所拥有的狼基因,而朝代没落的原因则是掌权者所拥有的狼基因越来越少,接受的农耕文化越来越多了。读了《狼图腾》一书,我对狼增添了许多好感,也认同狼文化的可贵之处,但是我对农耕文化使人性、国家愚昧落后这个观点不以为然!任何文化都会有其可取之处,农耕文化相对于狼文化较温和,可适用于太平盛世,百业蓬勃有序发展之际。而且农耕文化并不意味着软弱无能,因为它也是在农民与天、地、虫、人等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文化,具有灵活善变战术的特性!腐败的统治阶级所领衔的应该是虫文化,而不是农耕文化,因为只有虫才会在寄居物上悠闲度日,不会居安思危!

最后是我最讨厌的群体——农村干部、外来牧民等。他们盲目憎恨狼,疯狂打狼,毁坏原生态环境,将天鹅等可爱生灵都一网打尽,实在可恶至极!如果说盲目打猎是因为他们愚昧无知,尚可原谅的话,那他们拼命残害珍贵动植物去向上级领导进贡的行为简直可以算是恶心无耻了吧!?一直以为执政党的腐败都应该是在国家经济腾飞后,在市场繁荣交易的温床上滋生的,意想不到的是,竟然在发展之初就可见端倪!

更可恨的是不懂草原生态平衡的农村干部胡乱瞎指挥牧场生产,遵循上级的条条框框,忽视客观现实情况,明打狼暗纵鼠,迫使游牧民族定居,致使草地沙化!到了后来,牧民只能放弃千百年来的放牧方式,采取圈养牛羊的方式,游牧文明几乎毁于一旦!

四大群体阐述完毕,接下来我想谈一下此书引申出来的狼文化。书中的狼贪吃凶悍、稳占地盘、英勇善战、聪明机智、耐性惊人、团结互助、纪律性强、顽强不屈,体现出来的狼文化是抢占先机、果断决定、事前准备充足而下手快狠准、永不自满自足、战术灵活多变、组织严密、有团队精神、有纪律、有勇气、不轻易放弃屈服!

现实中奉行狼文化的最典型的企业应是华为公司了。华为之所以是“狼文化”,是因为狼有三种特性被华为人利用。一是嗜血,反映出对市场信息的敏感性;二是耐寒,反映出百折不挠进取精神和不畏艰难的意志;三是结群,反映出团队合作的精神。 华为非常崇尚“狼”,认为狼是企业学习的榜样,要向狼学习“狼性”,狼性永远不会过时。任正非说:发展中的企业犹如一只饥饿的野狼。狼有最显著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永不疲倦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同样,一个企业要想扩张,也必须具备狼的这三个特性。

作为最重要的团队精神之一,华为的“狼性文化”可以用这样的几个词语来概括:学习,创新,获益,团结。用狼性文化来说,学习和创新代表敏锐的嗅觉,获益代表进攻精神,而团结就代表群体奋斗精神。

狼能够在比自己凶猛强壮的动物面前获得最终的胜利,原因只有一个:团结。即使再强大的动物恐怕也很难招架得了一群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狼群的攻击。所以说,华为团队精神的核心就是互助。

华为,创立于1988年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电子设备供应商了!它的成功离不开一直推崇的狼性文化,相信头狼任正非会带着华为公司在群雄林立的大草原上杀出更大的领地!

《狼图腾》读后感

狼图腾 ——读后感

《狼图腾》读后感

《狼图腾》读后感

狼图腾读后感

《狼图腾》读后感

《狼图腾》读后感

狼图腾读后感

狼图腾读后感

狼图腾读后感

狼图腾读后感
《狼图腾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