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一现代文阅读复习答案版_123016105010901

发布时间:2020-03-03 14:18: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浦东实验高中高一语文复习卷

高一现代文阅读复习

一、阅读下文,完成1-9题。

①本来玛丽·孩吃青春饭那样,在钦羡和礼赞中活个轻松,活个痛快。但是她没有,她知道自己更深一层的价值和更远一些的目标。成语“浅尝辄止”是指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殊不知有多少人对自己也常是浅尝辄止,见宠即喜。数年前一位母亲对我说她刚上初中的女儿成绩下降,为什么?答曰:“知道爱美了,上课总用铅笔杆做她的卷卷头。”美对人来说是一种附加,就像格律对诗词也是一种附加。律诗难作,美人难为,做得好惊天动地,做不好就黄花萎地。玛丽·居里让全世界的女子都知道,她们除了“身世”和“门庭”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

②1852年斯托夫人写了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林肯说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解放黑奴的大革命。比斯佗夫人约晚50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也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革命,科学革命。它直接导致了后来卢瑟夫对原子结构的探秘,导致了原子弹的爆炸,导致了原子时代的到来。更重要的是这项发现的哲学意义。哲学家说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西方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公元1082年东方哲人苏东坡赤壁望月长叹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现在,居里夫人证明镭便是这样“不能以一瞬”而存在的物质,它会自己不停地发光、放热、放出射线,能灼伤人的皮肤,能穿透黑纸使胶片感光,能使空气导电,它刹那间是自己又不是自己。哲理就渗透在每个原子的毛孔里。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她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而比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她得到了永恒。“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就像化学的置换反应一样,她的青春美丽换位到了科学教科书里,换位到了人类文化的史册里。

③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上帝给的美形她都不为所累,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肯背负在身呢?凭谁论短长,漫将浮名换了精修细研,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惟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实事求是,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在一般人要做到这两个自知,排除干扰并终生如一,是很难很难的,但居里夫人做到了。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而有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诸葛亮戎马一生,2010-12-24 1

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从不受军衔,不背一枪。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1,第一段中“另外一种活法”指的是趁着年轻美貌,在钦羡和礼赞中活个轻松,活个痛快。

2,“美人难为,做得好惊天动地,做不好就黄花萎地。”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美貌可以惊世骇俗,但美貌会很快逝去,成为明日黄花。

3,第②段中作者引述林肯对斯佗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评价,其目的是类□比的写法。 4,作者引用东西方哲人的话,是为了说明变化是永恒的这一哲理(或:哲学家关于变化永恒的观点)。

5,文中第②段划线句将居里夫人比作“放射性”“里程碑”,用意是形象生动的表现出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

6,下列对原文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C)( E)

A,原子时代的到来,是居里夫人和卢瑟福共同努力的结果。

B,“哲理就渗透在每个原子的毛孔里”的“哲理”就是“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C,居里夫人在发现镭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

D,文中引用诗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是为了说明人生苦短,要有所作为的道理。

E,“玛丽·居里是惟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这里的“盛名”是指她因科学研究的巨大成就而获得的荣誉。

7,从选文来看,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造成的影响和意义可以归纳为:

①引发了一场科学革命。②具有哲学意义。

③在完成镭的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④她的成就成为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丰碑。

8,选文第③段划线句写得精妙,试从富含哲理和语言特点两方面加以品味赏析: ①富含哲理:人有多重价值,需要多层开发,但更重要的是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着地进取,才能真正达到最高的境界。②语言特点:运用排比、类比等手法,增强了语势,进一步突出了“理性的美丽”。

9,文末提到“理性的美丽”,这应该是一种怎样的“美丽”?请另举一位具有“理性的美丽”的人物(本文提到的除外)来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绿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留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不但长出了叶

子,而且还比较茂盛。母亲高兴了好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太大意。又过了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哀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院子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喜欢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了,过道窄得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去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得跟房子一样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我摇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想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那么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0,上文选自课文《合欢树》,作者是史铁生。

11,母亲对合欢树从忽视到精心侍弄到后来的再次遗忘都是因为:

出于对儿子深切的关爱和祝福。

12,划线句描写了邻居的特点是:

善良平凡,富有人情味。

13,解释“悲伤也成享受”在文中的含义。

母亲的去世让人悲伤,但深挚的母爱却始终鼓舞着“我”。

14,对文章结尾的作用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表达了对善良慈爱的母亲深切的关爱和祝福。

B,表达了作者因为这段特殊的生活经历无从寻找而感到的悲哀。

C,表达了作者因当时未能理解母亲的爱而深感后悔、内疚。

D,拓展升华了文章的意境,合欢树已经成了作者那段艰难生活的见证。

二、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

①自从《时间简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一则太忙,二则有自知之明,未必看得懂。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能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是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②我知道霍金是剑桥大学的,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

③7月15日下午,一位青年朋友约我一起去那家有百年历史的ORCHARD(果园)茶室,走过剑河边时他告诉我,傍晚霍金常在这里散步,有时可以遇见他。于是霍金成了我们的话题,我问这位学西方哲学的博士生是否看过《时间简史》,他说看过,但也没有看完。这使我颇感自慰,我的选择看来是明智的。六时半,当我们从茶室回家又经过剑河边时,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

④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

⑤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视为显示着超常的魅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⑥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的热情表现。

⑦或许是周围的人感染了我。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随着,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⑧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⑨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要不,凭着他的才华和毅力,他完全能为人类作出更杰出的贡献。

⑩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

⑾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可贵。

⑿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更愿世界上其他“霍金”能像他那样幸运。

15,文章破折号的作用是: 解释说明 。

16,分析第⑤段中“安放”一词的作用:

形容当时的霍金疾病缠身,没有丝毫自理能力,由此引出作者所受到的强烈震撼。

17,“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这句话包含的寓意是:

写出剑桥人对霍金生存权利的尊重,霍金虽然极为特殊,但他却拥有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18,作者见到久仰的人物霍金,但却没有和他交谈拍照留念,原因是什么?

⑪他的形象震撼了我;⑫周围人的平静态度感染了我。

19,结合全文回答,霍金的“超常魅力”,除了目光外,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⑪取得杰出非凡的成就;⑫直接挑战传统权威理论;

⑬以坚强毅力战胜罕见疾病;⑭以乐观态度面对人生。

20文章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

祝愿所有像霍金这样有作为的人都能够在平静中完成他们不平凡的事业。即呼吁社会珍视每个人,尤其是像霍金这样有作为的人的生活空间、个人时间和个人价值。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浦东实验高中高一语文复习卷

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答案

高一第一册现代文复习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

(答案)现代文阅读训练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四 答案

一丝不苟现代文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4答案

《一诺千金》现代文阅读答案

高一现代文阅读复习答案版_123016105010901
《高一现代文阅读复习答案版_12301610501090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