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浙江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发布时间:2020-03-04 00:38: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浙江省2006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心理学(中学)试题

课程代码:3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____________的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已加工过的问题。( a

) A.晶体智力

B.经验智力 C.流体智力

D.内省智力

2.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称为(

d ) A.感受性

B.绝对感觉阈限 C.绝对感受性

D.感觉阈限

3.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 b

) A.测量法

B.观察法 C.实验室实验法

D.实验法

4.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遗忘规律所用方法为( d

) A.群集法

B.地点法 C.计算法

D.节省法

5.看到一朵红花,这时的心理活动为( b

) A.感觉

B.知觉 C.视觉

D.色觉

6.____________又称稳定性系数。( a

) A.再测信度

B.评分者信度 C.内部一致性信度

D.分半信度

7.社会认知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 b

) A.比较信息过程

B.整合信息过程 C.组织信息过程

D.概括信息过程

8.人们常常利用顺口溜、歌诀等来帮助自己记忆一些材料,这种记忆方法是( A.地点法

B.韵律法 C.记笔记法

D.特征法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第 1 页(共 6 页)

b )

9.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____________的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 c

) A.感知动作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B.自我中心阶段 D.前运算阶段

10.双关图是____________中的现象。( a

) A.知觉选择性 C.知觉恒常性

B.知觉整体性 D.知觉理解性

11.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重要条件是( a

) A.复述

B.视觉编码 D.感觉寄存 C.声音编码

12.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是一种( b

) A.成就测验

C.个别测验

B.团体测验 D.性向测验

13.群体规范的基本作用是对成员具有____________的作用。(b

) A.吸引

C.助长

B.比较和评价 D.凝聚

14.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中,智商的计算方法为( c

) A.正态分布

C.离差智商

B.比率智商 D.智力年龄

15.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____________所首创的。( c

) A.费斯廷格

C.莫雷诺

B.沙赫特 D.库利

16.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论认为,智力的内部构成涉及思维的三种成分,其中的元成分为( b

) A.根据经验调整所运用的成分的过程 B.控制行为表现和知识获得的过程 C.提取信息并作出判断反应的过程 D.用于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 17.心理防御机制的运用( c

) A.是积极的

C.具有二重性

B.是消极的 D.不确定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第 2 页(共 6 页) 18.____________特征的人竞争意识强,工作努力奋斗,争强好胜,时间紧迫感强,成天忙忙碌碌。(

d ) A.B型性格

C.D型性格

B.C型性格 D.A型性格

19.当人处在群体中时,有时会作出平时不会作的破坏性行动,这是( c

) A.从众现象

B.社会干扰现象 D.群体极化现象 C.去个体化现象

20.走迷宫是一种( a

) A.发现学习

C.接受学习

B.意义学习D.知识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活动属于问题解决的有( BE

) A.走楼梯

B.研究登山路线 D.慢跑 C.回忆办公室门号 E.走象棋

2.V理论把人看作是(

BC

) A.为钱而工作

B.在工作中寻求实现和证明 D.有创造力的 C.为自身价值观而工作 E.有协调性的

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AE

) A.需要分为不同的层次

B.需求层次的等级是绝对的 D.人类动机来自对事实的解释 C.较低层次的需要占有主导地位 E.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

4.以下属于心理学应用领域的有(

ADE

) A.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B.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D.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E.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5.以下哪几种人格特质包含在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中?( ABE

)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第 3 页(共 6 页) A.开放性 C.自律性 E.随和性

B.情绪稳定性 D.幻想性

6.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如下特点( ABD

) A.服从

C.幼稚

E.自私

7.压力( ACE

) A.也叫应激

C.是一个过程

B.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D.是一种广泛性焦虑

B.懦弱 D.消极

E.是一种身心反应

8.在深度知觉中,来自视觉线索本身的深度线索有( BCE

) A.双眼视差

C.线性透视

E.阴影

9.以下哪几个测验属于个别测验?( ABE

) A.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C.SPM

B.斯坦福-比内测验 D.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B.视野中的高度 D.眼肌的调节与幅合

E.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10.以下属于退行的有( BC

) A.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B.考试不及格就在老师面前哭闹撒娇 C.因不满弟妹的出生而尿床

D.求爱不成,则说对方本来就不可爱 E.恋爱受挫后,想像自己是个英俊的小伙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社会性压力源:是指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并要求人们重新作出调整和适应的情景与事件

2.意识: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和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第 4 页(共 6 页) 3.关键期:在个体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那就不容易出现这样的好时机

4.包容需要:个人能被他人认同接纳,在群体情境中产生归属的需求,想要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5.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要说明社会刻板效应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良影响。

社会刻板印象: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

当人们采用一种较为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人时,对他进行判断、推测和概括时,就有可能出现偏差,容易出现先入为主的情况

这时,学生的努力和改变容易被忽视,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2.简述表情的种类。

面目表情:脸部的肌肉和腺体的变化产生的情绪,是最基本的沟通方式,有快乐,痛苦,悲伤,恐惧、怀疑等

身段表情:通过人的身体姿势、动作变化表现出来 语调表情:通过声调、节奏变化表达情绪 3.简述记忆的涵义与基本过程。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信息加工的观点:人脑对于外界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 编码——信息进入记忆系统  保持——信息在记忆中存储  提取——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 4.简述三元智力理论的观点。

智力的元成分:控制行为表现和知识获得的过程,负责行为的计划、策略和监控

智力的操作成分:接受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从长时记忆提取信息作出判断,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

智力的知识获得成分: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新信息的编码和储存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第 5 页(共 6 页) 1.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在教育中如何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请举例说明。

 生物遗传因素  社会文化因素  家庭环境因素  早期童年经验  自然物理因素

家庭教育中不同类型:权威、民主、放纵

2.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 问题解决是利用算子使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策略和方法:

 算法式:依靠正规、机械途径去解决

 启发式:利用经验采取较少的操作解决问题

 手段-目的分析:明确目标和当前的相撞,采取活动(手段)减少差异的方法

核心: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子问题

 爬山法:增加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最终达到目标解决

 逆向工作法: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自目标的逻辑顺序向初始状态递归。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第 6 页(共 6 页)

浙江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浙江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浙江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浙江省教师资格证考试07年真题

Gbqiuy浙江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浙江省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考试真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浙江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二)06年08年

浙江省教师资格证0209教育学真题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浙江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浙江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