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呼吸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2 13:43: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呼吸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阐明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模仿完成设计实验和实验操作主动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小组合作、加深对呼吸作用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爱惜植物、保护植物的情感。

设计思路:

本堂课主要通过对呼吸作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懂得学以致用的道理,鉴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以引导、启发为主,通过探究实验和多媒体课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为他们尽可能多地创设教学情境,提供学习的平台。让大多数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做、讲、听、论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生物的方法。变抽象为具体,加深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感受呼吸作用的存在,懂得生活中处处有知识及知识处处和生活相联系的道理。但要注意,在新教材和新课改中,学生对探究实验缺少基础培训,要确保课堂内实验的成功,教师必须要事先进行实验操作,以便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让他们更多地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

学情分析:

因为七年级学生对人和动物的呼吸有一定的了解,加之上节课有种子呼吸实验的基础,教师采用课前指导实验的方法都为本节课教学做了铺垫,同时配以课件的动画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必将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分析创新的能力。

教学设计:

导入:请同学们想像一下,假如我们把嘴闭上,把鼻子捏紧,会有什么感觉?

生:上不来气儿。

生:很难受。

师:这说明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那么,植物是否也会如此呢?本节课我们共同继续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板书课题):植物的呼吸作用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萌发的种子能够进行呼吸,种子的呼吸是在细胞中进行的,那么植物的其他器官的细胞是否也能进行呼吸呢?下面请各小组根据上节课自己设计的实验,准备好材料进行实验,让事实来说明吧!

(屏幕出示:祝你成功!)

生: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实验。(学生兴致勃勃,气氛热烈)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你们的实验结果,如实地展示给大家。

小组汇报交流:

第一小组发言人:我们组选用的实验材料是菠菜叶,要证明的是叶的细胞能进行呼吸,分三个试验。

实验一: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新鲜叶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叶子,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将点燃的火柴分别放入甲、乙两瓶中,发现燃烧的火柴在甲瓶中熄灭,在乙瓶中燃烧正常,说明甲瓶中缺少氧气。由此证明叶的细胞呼吸时吸收了氧气。

实验二:我们将等量的新鲜绿叶和煮熟的叶子分别放入甲、乙两个黑色的塑料袋内密封,放置在温暖的地方一夜后,用塑料吸管将袋内的气体排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甲塑料袋中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而乙不变,由此证明叶细胞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

实验三:将等量的新鲜绿叶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叶子分别放入甲、乙两个插有温度计的保温瓶中密封一夜后观察,甲瓶温度达到28℃,乙瓶是25℃,说明叶子呼吸时释放了热量。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组的结论是叶细胞能进行呼吸(学生鼓掌)。

师:非常棒!将你们的结论写到黑板上。

第二小组发言人:

我们组要证明花的细胞能进行呼吸,选用的材料是新鲜的菊花。我们也是通过三个实验来完成的,把新鲜菊花花瓣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花瓣分别放入甲、乙两瓶中密封(三组实验中每个实验都包括甲、乙两个瓶子),在温暖的地方保存一夜后,通过与第一小组方法相同的第一个实验,甲火柴熄灭,证明花的细胞呼吸时吸入了氧气。

第二个实验与第一小组的不同,我们是用两个输液瓶作容器,用注射器抽取输液瓶的气体注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实验结果是甲瓶中的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乙瓶没变,说明花的细胞呼吸时释放了二氧化碳。

第三个实验与第一小组的方法相同,甲的温度是27℃,乙是25℃,甲比乙高,说明花细胞在呼吸时释放了热量。

通过这三个实验,我们组的结论是花细胞能进行呼吸。

第三小组发言人:我们组要证明根细胞能进行呼吸,选用的是大葱的须根。同第二小组的方法相同,同样是通过三个实验来完成的,第一和第三个实验均获成功,只是我们的第二个实验出现了问题,甲、乙两瓶石灰水都变浑浊了,但我们发现注射同样多的气体,甲比乙更浑浊,说明甲瓶内二氧化碳的气体浓度大。经过小组讨论分析,可能是乙瓶内的须根没有被沸水完全烫死的缘故。但我们也可证明根细胞呼吸时释放了二氧化碳,课下我们会重做这个实验。

师:老师非常欣赏你们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我相信经过努力,你们一定会成功的。

第四小组:证明茎的细胞能进行呼吸(略)。

第五小组:证明果实的细胞能进行呼吸(略)。

师总结:这几个实验对于我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大家做得这样成功是老师没有想到的,这都是我们团结合作的结果,我在这里对各组同学通过努力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师生鼓掌)

师导:通过各组的努力,我们得到如下的几个结论(教师指黑板),从这几个结论中我们又会得出什么结论?

生:植物的细胞都能进行呼吸。

师引伸:很好!植物的细胞都能进行呼吸,如果某一个器官的呼吸受到阻碍,必将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应用:老师这有两盆花一直生长不好,一盆土壤板结,一盆浇水过多,为什么这两种情况花都生长不好呢?应该怎样挽救他们?(教师出示两盆花)

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A:土壤板结或浇水过多都会影响根的呼吸,所以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学生B:板结的应该浇水松土,让土壤中充满空气,这样根才能正常地呼吸。

学生C:浇水多的应放在阳光充足通风处,让水尽快蒸发。

学生D:用吹风机吹,干得快。(学生笑)

师:你们说的很有道理,这两盒花就交给你们四个同学,老师相信在你们的精心培育下,他们一定会健康生长的。

过渡:植物呼吸时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那么植物吸入体内的氧究竟起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总结。

师播放一段自制的动画(重复播放:手枪中射出的氧气在击中有机物后,有机物发生爆炸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有机物中间红色的能量块释放出来)。

学生总结: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并释放能量。

师: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请大家仿照光合作用的公式,能否将呼吸作用用公式表示出来。

学生练习后,在投影下展示确认。

师导:那么我们根据公式和动画用语言描述一下,究竟什么是呼吸作用呢?

生:(呼吸作用的定义)略。

师讲: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出来,一部分用于植物进行各项生理活动,如根吸收水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我们讲完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学生A:我知道了植物和人一样每时每刻都要进行呼吸。

学生B:呼吸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学生C:我知道团结就是力量。

学生D:从几个小组的实验中,我发现果实的呼吸现象最不明显,最微弱,所以也最能长时间保存。

师:你很善于发现问题,你愿意用实验来证明,并把结论以小论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吗?(学生点头)

学生E:老师,我觉得不是“绿色”的植物也能进行呼吸,所以“呼吸作用”的定义中“绿色”应去掉。(学生对此发生争执,师引导辩论)

师:我很欣赏你这种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也赞同你的观点,我们一起把这个建议寄到编辑部好吗?

师:老师也有个问题,白菜长在地上能够呼吸,砍下以后还会不会呼吸呢?

生:砍下后也会呼吸,因为它的地上部分还没有死。

师:呼吸就会消耗有机物,所以我们在贮藏的时候要尽量减慢它们的呼吸,减少营养消耗。

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感到你们学得很认真,下面我们就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做一些练习。看哪组同学表现得最好(同学们情绪高涨,跃跃欲试)。

拓展延伸(大屏幕)

简答:白菜为什么要散开而不成堆摆放?(配合图片)

讨论1:通过学习你认为怎样贮藏蔬菜会更好?

2: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利用呼吸作用原理的例子。

推理:甲、乙两地生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甜瓜生产季节,甲、乙两地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很大,详见下表: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甲地的甜瓜为什么比乙地的甜?

师生根据教师在黑板上竞赛得分评出优胜组。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大家对植物更加了解,希望同学们要爱护它们,使他们能健康成长和我们人类共呼吸! 教学反思:

此堂课本着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在教学中我充分地相信学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让他们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探究中发扬合作精神,发挥群体优势,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学会探索;在合作中学会分享;在探究中学会质疑。看到学生准备实验时积极的热情、匆忙的脚步、认真的神态,听到课堂上成功时那忘形的欢呼,我感到由衷的欣慰。是新课改让“薄弱生”重新燃起了对学习的信心,萌生学习的渴望,使所有的学生都动了起来,使我的课堂更热闹起来。

作为新课改为学生张扬个性、培养发散思维提供了广泛的空间,有的同学说:“不是绿色的植物也能进行呼吸,应把呼吸作用概念中的‘绿色’去掉。”我引导学生辩论,对他的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表示欣慰,并鼓励他把这个意见寄到有关部门。还有人提出证实植物六大器官呼吸作用的实验中果实最不易成功,由此认为果实的呼吸最微弱,最好保存。我说:“你愿意用实验来证实,并把结论以小论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下课后,很多同学问我:“老师,咱们什么时候再做这样的实验?”从他们那渴望的眼神中,我感觉到他们对这种学习方式的认可,学生的这种热情更增强了我继续探索和完善这种教学模式的信心。

可在本节课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需要以后改进和完善。例如:课堂时间有限,一些充分展现学生才华和能力培养的机会受到限制,课堂不能充分放开;对课堂时间控制不准;所以对自身的素质还有待提高,以把握课堂教学的完整性。

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呼吸作用》的教学反思

高中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和反思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呼吸作用》导入片段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及反思

呼吸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呼吸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