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课程研讨发言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13:27: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课程理论浅谈

鲍怀柏

新课程理念倡导: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讨论式、互动式、交流式”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新课堂下的主流方式。然而,当我们聚焦一线课堂时,却又会发现另一个相左的事实,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积极性很差,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仍然演绎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进而,很多教师就认为,新课程的理念无疑是好的,然而与实践尚有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在薄弱的农村学校更加难以施行。这种看法表面上似乎相当有道理,进而这个观点也成为诸多抵制新课程改革者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的我,对于新课程改革一直“鼎力支持”,并且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新课程理念。对于上述现象,其实也一直在思考着,困惑着,然而我更倾向于从不同的角度、以更积极的行为来直面上述困境。对于新课程理念,似乎大家都没有异议,只是对实践层面的操作有了不同的看法。新课程理念之所以在实践层面出现“尴尬”局面,个人认为,主要与学生有关。具体而言,新课程改革以前,应试教育下体制下的学生,大多数学习消极被动,对教师依赖性强,学习方法陈旧,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均较差,等等。长期形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及应试心理,并非“三下五除二”就能有个大的转变。再者,从现实角度来看,在第一线真正践行新课程理念的教师只是少数一部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有时也感觉无所适从。从宏观角度来看,任何一项改革要取得真正意义的成功,离不开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然而直面现实,新课程改革究竟有多少人真正予以理解并鼎力支持呢?

当然,从积极的意义而言,不管客观环境如何艰难,作为一名教师,理应承担起改革的重任,去推动改革的前行。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言:有行动,就有收获。对于一线教师,不管处于哪层次学校,至少可以做好如下工作:

首先,真正了解自己班级学生学情,掌握他们的学习心理,学习特点,学习习惯,个性,数学学习成绩,数学思维特点,以及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等。在此基础上,“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有步骤、有计划、有目的地改革教学方法,寻找合适的教学策略及途径。要知道,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合适的就是有效的。同样,在学习方法、习惯、心理等方面的指导,也要循序渐进,千万别把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学习方法全部介绍(当然更不能强制)给学生。要说明的是,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是相互影响的,甚至可以说,教师采用什么方法教学,学生就会用相应的方法学习。进而,只要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善也就自然而为了。

之所以有上述感悟,主要缘于今天的数学课堂。本来,上个星期六已经布置了今天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完成后面的习题。然而,今天的检查却让出乎我的意料,大多数学生的课本上留下的是一片空白。当时我的情绪相当不好,毕竟,跟他们一起学习了一个多月,想不到学生的学习心理仍然如此消极。不过,凭借着自己的理智及教学经验,没有将情绪迁移到学生的身上。只跟学生讲了这样几句话:

如果你们没有预先完成练习,单纯听老师讲解的学习是毫无意义的,进而这节课改由大家做练习。

关于学习的主动、积极性等方面我也不想再给大家讲大道理,只是制定如下规则:

以后,每次作业缺交及习题检查没做的同学,每查到一次,就扣一分,计入期末考试成绩及学分认定的统计。

反思:民主与自由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追求目标。然而,对于这些理念也不能简单套用,对于不少学生,适当的“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民主与自由应该建立在具有高度自制能力的学生身上。

与时俱进,做个“新”教师

陈贵柱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即将走进千万师生的真实生活。为了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让自己不被历史的潮流淘汰,我们这些基础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这些青年教师,必须转变旧有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做个永远的“新”教师。

通过深入学习了新课程的有关理论之后,我有了一些体会,这就是: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几千年来,教师只是传道者,传统教育认为教师就是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因而以前大家都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学高为师”,但现在这些观念都受到了挑战!有的“学富五车”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就是比不上文凭不如自己的老师;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走出校门却比不上“差生”。这是因为现代科学知识量多而且发展快,教师要想在短短几年的学校教育中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况且现在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他们可以看书、看报、看电视,甚至上网聊天下载信息,“打开窗户看世界”,教师作为学生惟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了,学生不再只囿于课堂。所以现代教师不能再把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发者、辅导者、合作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做到“授之以渔”。这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过去教师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教书育人,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规范好学生的行为,就是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就是一名好老师,学生考试成绩好,行为规范好,就是好学生。教育科研被认为是“教育专家”的事情,不主动参与,不愿参与,甚至不想参与,造成教育与研究的脱节,这些皆是片断的错误的做法。今天看来,那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老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凭自己固有的经验办事,虽然工作起来“轻松无忧”,但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却完全是“事倍功半”,等着“专家们”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简单机械地照搬运用确实是不行了。站在教育第一线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行动研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育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由“教书匠”成为“教育家”。

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传统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就是按教科书、教学参考书、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离开了教科书,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参考,不知怎么样上课;离开了练习册和习题,不知怎样去检测学生。教学与课程的分离,使教师缺乏自主与创新。但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新课程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既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更应该是社区型开放的老师。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话,因为这样才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教育却走进了“死胡同”,教师被“关”在校园中,学生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题海战术”、“应试教育”一度盛行并生生不灭。师生紧盯着这“神圣的象牙塔”。可是现在我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商品经济、网络社会。全球一体化正不断地冲击和渗透着校园,我们的学校正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着越来越多的联系。

面对这些新的教育理念,我们青年教师不能再保守,不能再等待观望,而应努力做到:

1、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保持思想常“新”。

通过学习,让我更深刻懂得了教育教学中分析学生心理发展方向的重要性,不能简单地凭主观愿望去分析处理问题;教育科研方面,初步懂得了教育科研方法和操作步骤;懂得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和必要性,增强了学习信息技术的紧迫感;比较深入领悟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内容;为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打开了一扇门,并作了初步尝试了,加深了对新时期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今后教育管理工作提高了能力;更清楚地懂得了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做法。所有这些,对自己的启发很大,为今后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打好基础。

2、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成为教育科研型的“新”教师。 过去那种不敢参加、不愿参加、不想参加教育科研的思想应该摒弃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应不断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成为教育科研型的“新教师”。

3、深入钻研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努力参加开发校本课程,成为新课程的“排头兵”。

4、力争成为社区型与开放型的“新教师”。

过去由于“安全”等因素,教育教学局限于校园内,教师们不敢过多带领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青年教师应多参加教研活动,走出去,请进来,让教师与学生在社区活动、实践活动中都得到锻炼与发展。

“新”,不仅仅是年龄,更在于观念的更新,教法的创新。囿于传统、教法陈旧,不只是不受学生欢迎,也会被新课程潮流所淘汰。我们虽然经验不足,理论不丰,但我喜欢学习,勇于进取,我们青年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保持活力,永远做“新教师”。

立足课改,优化队伍,打造新型教师群体

杨朋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导者,更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者。为了确立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主教师一边教学,一边参与管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工作中,我们从“一条主线、四个加强”入手,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打造新型教师群体。

一条主线是:在教学中,我们以教师成长为主线,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加强对教师专业成长培训,使每位教师都本着“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常流不断的新鲜水”的思想来教学。

四个加强是:

1、加强对教师的思想培养,使教师都能紧跟当前形势,不断加强学习,做到政治合格、思想过硬,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在教师中广泛开展“学先进、赛干劲、比奉献”活动,激励广大教师自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时俱进,扎实工作,争创一流业绩。

2、加强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培养。

(1)狠抓教师对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学习与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定时进行计算机使用校本培训。在培训中,我们定时间,定任务,定要求, 使教师不断掌握和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提升对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2)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狠抓教师特长功的培训。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和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才能,我们组织教师每天利用半小时进行教师教学基本功和特长功的培训,在培训中教师技能不断得到了提高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3)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不同形式的高一级学历进修。 “为了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常流不断的新鲜水。”针对于此,我校倡导教师要不断“充电”,多读书,读益书,读好书,不断进行高一级学历进修,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知识库,为顺利开展教学夯实基础。

3、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强化对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与培养管理办法的认真落实。充分发挥县镇级骨干教师的引领和带头作用,为骨干教师搭建施展才能的平台,不断指导其它教师茁壮成长,在教学中“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骨干带动为龙头,以科研探究为渠道,以提高质量为目标”,充分体现骨干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教学不断深入开展。

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不断提升。以教师成长为主线,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加强对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广泛开展养师德、铸师魂、练师能、树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活动,深入开展师生谈心交心活动,积极开展后进生转化、贫困生帮扶、师德演讲比赛、“教师誓词”宣誓活动,大力开展公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学习,倡导诚实守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并在学期中和学期末进行两次思想政治工作总结,通过活动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使教师师德合格率达100%。 立足课标,更新理念,有效教学

段光鑫

一、引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一场史无前例的课程改革春风,吹遍了全国的每所校园。这场改革关系到民族的复兴,祖国的未来,具有深刻而又长远的历史意义。在这场课程改革实践中,每位教师都在扎实实践和推进,并从实践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逐步加深了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悟了其中的内涵,激活了课堂的活力和学生学习的潜能,还学生学习的乐趣。

二、目的任务富有新意

本次课改的根本任务在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型公民;而培养目标则对公民的意识、价值观念、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都进行了全面、全新的阐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理念,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和弹性去组织和掌握自己的学习,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展示个性,为全方位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了全面的学习经历和活动空间。

新课程不仅强调学习的基础——学会学习,更强调做人的基础——学会做人,尤其要求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与传统的“双基教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课改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作为课程目标框架的价值取向,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思想,突出了素质教育的核心,这是以往历次课程改革都没有的。

三、内容方式突显要求

本次课程改革绝不是对现行课程的简单调整和修正,而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是将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倡导了一种民主、科学、开放的新文化,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新课程内容的选择非常注重基础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源于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实际,也体现了“为终身学习必备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这一理念。从这一层上看,教学改革算是真正进入了教育的内核,成为教师和学生追求的主体,给教学带来了“解放”,而这种“解放”必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在学习方式上,单

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形式是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中推进的一个障碍。新课标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的“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新的教学观,并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尽管一部分学生通过了考试,甚至成绩优良,但并非具备我们所需求的和21世纪公民所必需的素质。一些学生仅会死记硬背,但创新意识不足,解决问题能力低下,他们很少对现实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出现了一种课程的表面达成现象,这种表象既没有达到新课程的要求,也没有形成我们所期望的素质教育,却造就了大量的“高分低能”学生。显然,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真正地发展。因此,改变学生这种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迫切任务。新的教学观彻底改变了学生过去学习的被动性和依赖性,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研究等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理念。

四、师生活动赋予空间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的重大理论问题。新课程理念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相对传统的教学观点有了重大的突破。在课堂教学上,新课程赋予师生更多的开拓创新空间。对于师生而言,能够不唯书、不唯上,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在教师的帮扶下,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 而师生成为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导者,共同开发课程开展过程,体现了课程的创生和开发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融为一体,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因而师生的地位也有了彻底的改变,彼此成了“老师式学生”和“学生式老师”。教师现在不仅仅去教,而且通过这种教育,使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在教,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真正体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这种交流是一种主体凸显,个性表现,共同分享,相互促进,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同时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敢于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充分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良好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更是知识增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使学生情感和责任感都充分得到了丰富和增强。

五、重结果更重过程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说明了结论与过程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从科学角度出发,结果是教学所要达到的或所需获得的一种状态;过程体现了该学科的探究方法与探究过程,也充分体现了学科的整体内涵与思想,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通过学生思维的碰撞、比较和争论,得到的结论才富有意义,才能真正得到理解和巩固。因此,新课程目标把探究问题的方法、过程摆在了突出的地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展示了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创新成果与独特个性的过程,是学生获得新知的体验。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被动接受到学习的主人,体现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的古训。

六、关注学习也关注人

苏联教学理论家斯卡特金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他告诫我们这是教育的最大失职,而新课程理念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内容,从科学的角度将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和以人为本有机结合,做为教育目标,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既是科学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这也是以往历次课程改革从来没有过的。

七、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只有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群策群力,才能使课改实现跨越式发展,完成时代所赋予的使命。愿我们的学生能在新课程改革中愉快、健康地成长;愿我们的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能轻装前进,扬帆远航。

新课改带来的挑战

张佑江

一、教育观念上的挑战

(一)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以学生为本,就要树立基础教育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观念。把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自我教育、规划自身的发展,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初步形成,民族责任感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的增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步形成作为最根本的任务。

(二)树立活动教学观

有的人认为,长期以来,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中奉行以姿势传递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致使课堂中教师的讲授成为主要的教学形式,轻视甚至否认主体活动给予学生素质发展的真正价值。随着未来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现行的教学体系,确立学生主体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将活动教学引入教学的主战场——课堂教学中,以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观念的转变是儿童观的转变

教师不再把学生看作是消极的知识的容器,应该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拥有无穷的创造力,是期待点燃的火把。关照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采用个别化、探究性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去学习。

二、教学习惯上的挑战

以往在教学中教师常常把学生当作接受教育的被动者,课堂上讲什么、怎么讲,讲的深、广、寡,对学生的要求等等,主动权始终在教师手里。尽管已强调学生主体参与,但是在教师的教学观方面,在深层次上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教师只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就能够进入程序化的教学中,甚至还可参照一些现成的教案进行教学,这种可操作的教学程序已扎根于千百万教师的日常教学观念和行为之中。但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肯定是不够他享用终身。如何使学生能够适应知识更新速度飞快的未来世界呢?最好的方法,也是最根本性的方法,就是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通过一定数量的必要知识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中培养学生会学知识的能力。

新课程计划中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一句话就是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逐步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从而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

三、新的教学情景的挑战

(一)新的课程因素的出现

新课程的实施将导致新的课程因素的出现,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是四因素相互之间持续活动的动态过程。此生态模式强调在课程中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各要素之间存在一种互惠沟通的关系。

(二)新的课程结构

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

(三)新教材的不确定性

过去,基础教育课程的确定性十分明显,其主要标志有:统一内容、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教参、统一标准,全国同年级、同学科的课堂如出一辙。这种机械的教学活动,是靠内容的精确性作保证的。教师依赖于教科书和参考书,较多地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新的课程环境需要教师更多的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教师需要创造出特有的班级气氛和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湖,通过教学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

四、对知识储备的挑战

大部分教师现在存在知识遗忘,基础薄弱问题,教师的学科素养低,严重地影响他们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充分发挥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作用。目前大部分教师存在教什么懂什么,不教什么,就不懂什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知晓教材的内容,而与教材相关的内容知之甚少,无关的内容一说就茫然”现象,而新课程计划中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又是一个挑战。因为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选择的课题可能不是教师规定的;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可能是教师始料不及的、教师也不会处理的;探究的结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即使自己有一桶水,也不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五、信息技术的挑战

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特点和优越性,有很多方面。

六、新的学习方式的挑战

改变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逐步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从而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

新课改中的教师角色

郭光波

一、从师生关系角度看教师角色

(一)知识传授者角色的转变

1、由重知识向重发展转变

2、由重教师“教”向重视学生“学”转变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化

4、一性的教育者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

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砾;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人海茫茫,我们也找不到完全相似的两个学生。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会找到能适合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所以说,要让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依据。

(二)教师即促进者

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研究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

①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②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④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⑤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⑥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三、从课程运作的角度看教师角色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要实现教学生活角色的转变,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构者。建构适合实际教学情景的课程,教师一般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一)开发教育资源。

1、注重校外资源的开发。(包括图书馆、工厂、农村等广泛而丰富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

2、注重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班级集体的环境氛围等)

3、注重远离教育资源的开发。指现代信息资源。

4、注重生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所谓生成性教育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师生共同交往中产生的情景、问题等。

(二)调整课程进程和课程结构

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科本位,更多体现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

(三)具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过去,教师要会备课,现在,教师则必须会设计活动。设计教学活动和传统的备课有很大差别。传统的备课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局限于单向的传授。传统的备课基本是“照本宣科”,教学活动设计则不同。它要求:①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而且还有技能,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②教学资源的构件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和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③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④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四、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教师角色

1、要学会学习

在终身学习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情况下,教师作为以培养人为目的的工作中,其自身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随着知识更新的步伐不断加快,科学技术的土匪猛进,教育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用科学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一位教育家说过,“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

2、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

①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不要单兵作战,要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

②与家长的合作。教育是一项与学校与家庭共同的事业,只有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取得高效。 ③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

在学校中在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之外,应与学校管理者合作,向他们提供各种信息以及自己对学校工作的建议等。 教育的理想

新课的导入艺术

陈凤慧

“兴趣是学习认知的动力。”那么我们不得不思考,兴趣从哪里来?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哪里来?

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开始的情景创设得好,就会引人入胜,燃起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

导入新课有时可以创设认知冲突的思维情景,使孩子徘徊在思维的矛盾中,从疑问中产生“探个究竟”的想法;有时可以创设悬念,紧扣学生心弦,造成求知若渴的状态;有时可以把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让孩子们一开始就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产生非要学习的愿望;有时还可以用故事或猜谜语等形式开讲。不论是以“情”、以“境”、以“疑”、以“趣”来开讲,都是为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它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全过程的匠心思考,熔铸了教师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智慧。它表现出教师创造性教学艺术的设计。

从熟悉的生活中导入,体验价值,引发需要

教学的艺术要唤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情感需要和认知需要。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我们就从孩子们的生活中提取数学知识、法则、概念等,使他们感受到今天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正是来自于生活之中,从而使进入学习的一开始就感到数学的价值,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学习小数加减法一课时,同学们把购物小票带到课堂,向同伴介绍购买的物品,并一起探索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有的同学找到整数加减法法则作依据;有的悄悄打开了教科书,想从例题中受点启发;有的干脆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笔就试着做„„同学们探索着,终于发现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课前的购物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了兴趣,数学不再是令人生畏的抽象概念,数学知识就在熟悉的生活中。同学们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及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产生了要探究学习的情感与认知需要。

现代儿童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证明,儿童学习数和数的运算时,他们的心智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学习数学必须依赖具体事物,从具体事物入手,逐渐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使学生感到数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使学生体会数学就是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从这里开始燃起。

从生动的故事导入,激发兴趣,明理升华

教学艺术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数学学习中,明理、升华。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令人终身难忘。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及富有哲理的思考。教师要保有童心,激发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教学中,我以童话故事开讲,拉开学习数学新知的序幕。“商不变性质”的教学对儿童来讲显得有些抽象和枯燥,如何让他们更深刻地感悟“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它们的商不变”的道理呢?一个“猴王分桃子”的童话故事令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笑声过后,带给孩子们的是更深层面的理性思考。“为什么桃子的数量发生了变化,可每只小猴子得到的仍是2个桃子呢?难道这里有什么秘密吗?”北师大周玉仁教授听了这节课后欣然写道:

课伊始,趣已生。“猴子分桃”的故事,情趣高而寓意深,吴老师巧妙地把一些枯燥而抽象的数学规律变为有趣而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情节,从而使他们始终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学生在倾听故事的交流中,感知了数学的存在,体会到数学规律就在有趣的故事中。数学在孩子们的眼中不再单调乏味,而变得妙趣横生。

以疑激欲,创设良好的数学思维情境

教学艺术要唤起学生积极思考的情感需要和认知需求。“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学的艺术正是要创设一个认知冲突,使学生自然进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界。

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知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同学事先画好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分别测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标在图中。上课伊始的第一个活动就是:“考考老师”。学生报出三角形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老师猜第三个内角度数。每每提问,我都对答如流。同学们惊奇了,疑问由此产生:“我们在家画的三角形,有大的、小的、直角的、锐角的、钝角的,老师又没有见到,她为什么猜得这样准确呢?难道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同学们带着疑问走进数学知识的发现和探索中,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情感需要和认知需求。又如教学“比例尺”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爸爸准备出差去深圳,他看看地图就知道了北京至深圳的实际距离;李叔叔要测量烟囱的高度,量量它的影子就知道了。你们知道是谁在暗中帮助了他们吗?”疑问产生了思考,探索正是从这里开始。智慧的课堂乃艺术的课堂,教学的艺术源于情。

交流研讨发言

雷锋精神研讨发言

研讨发言材料

课题研讨发言

无为县高中数学学科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总结发言

新课程研讨交流课教案

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

物理研讨发言(材料)

严以律己研讨发言材料

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新课程研讨发言材料
《新课程研讨发言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