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北大社会学理论历年试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14:32: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北京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解释概念(每题4分,共32分)

社会物理学 镜中自我 社会事实 吴文藻 社会解组 社会结构 交换理论 边陲国家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行动者与社会角色(规范)的关系。

2、什么是社会制度?试述制度的社会功能及制度变迁的原因。

3、试述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19分,共38分)

1、什么是二元结构理论?试述近40年来我国城乡社会二元结构的特征及其变化,并分

析这种变化的意义。

2、试评拉尔夫·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理论。

北京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试论本世纪我国乡镇级政权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变迁,以及这些变迁中所反映的我国

农村基层社会结构的变化。(18分)

二、试论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管理体制的变化以及返些变化与城市中其它体制

改革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18分)

三、试述中国传统社会中婚姻制度的主要特征及导致这些特征的因素。

四、最近,极端常常利用在一些公共场合(如车站)志愿者的热情服务被拒绝的报道,

试对这类现象进行社会心理学的分析。(10分)

五、什么叫职业流动?试述改革前后农村劳动者职业流动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8分)

六、试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原因、趋势与对策。

北京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解释名词(每个4分,共32分)

1.情境(景)定义 2.差序格局 3.社会趋同论 4.精英循环

5.卡尔·曼海姆 6.社会解组 7.社会静力学

8.《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试择“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

2.试述索罗金的“文化类型”说。

3.简述布鲁默的符号互动理论与功能主义的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19分,共38分。一般考生答1.2题;单独考试考生答1题,并在2.3两

题中任选一题)

1.试析韦伯与杜尔克姆(迪尔克姆)在社会学方法论上的主要区别。

2.什么是社会制度?试用制度功能、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我国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渐进

式改革策略的意义及其效果。

3.试述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状况。当前我国城市化道路有哪些观点?其根据何

在?你的观点如何,请说明。

北京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乡(镇)、村基层组织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农村经济、

社会、文化有什么影响?(18分)

二、以某一大城市为例,试比较老城E街道、居委会组织与新居民“小区”社区组织和

功能方面的主要差别。(18分)

三、试联系中国当前城乡家庭变迁的实际,评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一观点。(1 8分)

四、什么是劳动关系?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关系的变化,原因及影响。(18分)

五、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对此作何评论?(18分)

六、试述我国民工潮形成的原因、现状、趋势及其城乡社会发展的影响。(18分)

七、结合实际说明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10分)

注:一般考生

一、

二、

三、

四、

五、七题

单独考试考生可在

一、

二、

三、

四、

五、六中任选5题,并回答第七题。

北京大学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解释名词5/30

《群学肄言》;《地位相悖》;“社会人”假设;

芝加哥学派;情景定义;社会结构(彼得.布劳)

二、简答题10/30

1、试述默顿“手段-目标”论的内容,并举例说明之;

2、试述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组织运行的影响;

3、试述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定义

三、论述题

1、什么是社会现代化?试述现代化的社会趋同论的内容。并联系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实际对该理论进行评论。

2、试比较韦伯和迪尔凯姆关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理论。

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1999年综合考试

一、试分析本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结构性差异,并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18)

二、当前,关于我国城市发展的策略(如大、中、小城市的优先顺序)有哪些不同的观点,其理由何在?(18)

三、试述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变迁导致的农村家庭变迁的基本趋势(18)

四、什么是人口转变理论?试述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特点;(18)

五、目前我国存在大量下岗人员,试分析其原因,并探讨下岗现象的发展趋势。(18)

六、怎样用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态度改变中的“以少致多效果”(le-leads-to-more effect)*(10)

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解释名词5/30

人性的“自然秩序”(罗斯);单位制;社会资本;哈罗得.加芬克尔;中程理论;镜中自我;

二、简答题10/30

1、什么是社会角色?试述角色扮演中的角色塑造与角色创造的关系;

2、什么是二元结构?试述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

3、简述韦伯的政治社会学理论;

三、论述题20/40

1、试就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的内容比较帕森斯与韦伯的”社会行动”概念的异同;

2、试对依附理论的内容进行评述,并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这一理论的得失。

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2000年综合考试

一、试分析下一世纪中国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及其主要特点,并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农村现代化进程相比较;

二、试从城市的产业结构、人口构成与空间布局分析当代社会与经济发展中城市的功能与发展前景;

三、试根据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导致的社会变迁这一背景分析中国城市家庭功能可能的演变趋势。

四、什么是风险社会?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中国面临的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什么?

五、试述改革以来中国劳动关系变迁的特点及这种变迁对于劳动就业的影响。

六、人们何时会遵从资讯性的社会影响?如何抵制它的消极的社会影响 北京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解释名词

初级社会群体;社区;市民社会;《乡土中国》;中程理论;结构化理论

二、简答题

1、什么是人的社会化?简述青少年社会化的特点及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2、什么是社会组织?试比较组织管理中的“经纪人”假设和“社会人”假设

3、简述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三、论述题

1、什么是越轨行为?试结合社会学理论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某些领导干部严重越轨的原因。

2、试评马克斯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2001年综合考试

一、试说明差序格局概念的涵义,并联系我国乡村社会关系的现状进行评议(18分

二、试论城市社区与传统农村社区之间的差别,以及这种差别在社区研究方法所具有的含义(18)

三、试概括90年代城乡社会转型与家庭变迁的“城乡一体化”假设(18)

四、说明沙克特的感情二因论是怎样界定爱情的?(10)

五、什么是职业流动?试分析改革前后我国城乡劳动者职业流动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18)

六、试论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有哪些主要的正面和负面影响。(18) 北京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解释概念

1、理性

2、结构性压力(斯梅尔塞)

3、无讼

4、精英循环

5、齐美尔

6、《文明的进程》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社会?什么是市民社会?简述我国当前市民社会的发展状况?

2、什么是情境定义?什么是人们在互动过程中的“内部解释”?并简述这种“内部解释”对于社会互动的意义。

3、简述涂尔干关于社会分工的思想。

三、论述题

1、什么是社会现代化?什么是现代社会结构?你认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社会结构会产生何种影响?并说明其根据。

2、试述现象学社会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在社会学研究中的意义

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2002年综合考试

1、试分析下面一段话的论证逻辑,并对此逻辑加以评论

“依据对近100个国家发展过程的分析,城镇化水平始终超前于工业化。20年来,我国工业化进展迅速,但城镇化却滞后。目前,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0%,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数的50%以上,而城镇化水平仅约为30%。因此必须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2、运用你所掌握的社会学知识,对我国城乡之间存在的某一种社会差异加以评述。

3、试分析“家庭策略”研究视角在家庭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4、什么是劳动关系?试分析改革以来中国劳动关系变化的主要层面及其对劳动者的影响。

5、人口出生性别比一般为105-106(男)比100(女),中国1990年普查报告的汉族出生性别比为111.9(男)比100(女),试分析出现这样偏高的出生性别比数字的主要原因。

6、科尔伯格道德社会化理论评价。 北京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名词解释(30)

1 社会角色 2 家庭生命周期 3 标签理论 4社会事实 5 单位制

6 纪律 (韦伯)

简答(60)

1 精英循环与精英再生产的区别

2 依附理论与世界体系论的区别

3 离土不离乡与都市化的区别

4 “传统与现代”理论模式的特点

5 契约对家庭成员关系的影响

6 米德的‘自我“概念中的“主我”与“宾我”的区别与联系

论述(60)

1 德治与法治在传统中国社会与现在中国社会的不同作用

2 新功能主义理论观点及对结构功能主义的发展

3 中国城市当前社会分层的变化特点及原因

北京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价值理性行动;

2、显功能和潜功能;

3、先赋角色;

4、亚文化;

5、形式社会学;

5、沟通理性

二、简答:

1、简述功能论和冲突论在社会分层问题上的对立;

2、简述社会问题认定上的不同观点;

3、你是怎么理解场域和惯习的

三、论述:

1、论述社会化和社会控制在秩序的形成和维持中的不同作用

2、请从布劳的社会交换论的基本概念出发,论述一下其特点及对社会学研究的影响。

四、综合题:

1、简述城市“家庭养老”的未来趋势;

2、简述改革开放之后劳动就业制度的变革及影响,它对劳动者有什么影响

3、死因分析所能提供的对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的影响的信息

4、请以孔子和老子为例论述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理想社会模型,并评述之

5、试分析偏见和歧视的形成机制及解决策略

北京大学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小题6分)

1.《不平等与异质性》2.失范3.文化相对主义4.非正式制度5.结构性贫困

二、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10分)

1.简述布迪厄关于“文化资本”的理论

2.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

3.简述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单位制度的特点及功能

三、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

1.参照列维等人的看法,试论“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过程的特点

2.试述韦伯与帕森斯的“社会行动”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分析其对社会研究的意义。

四、简述题

1.简述城市家庭目前代际关系的特征及影响此特征的因素

2.试说明使用“生命表”方法来计算人口出生预期寿命的理论假设。

3.试概述群体生活的辨证法(多数人的影响与少数人的影响。

4.试述墨子民本思想的表现和其局限性

5.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劳动者的职业流动有何特点?你认为可以从哪些视角对此进行研究?

6.试说明女性学中自然性别与社会性别的联系与区别。

北京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形式社会学 2.科层制 3.初级群体 4.代沟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试述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默顿对功能概念的界定和分析,简述社会制度的功能。

3.布迪厄的“符号权力“及其认为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4.舒茨的“手头的库存知识”概念,并就其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报考其他方向的回答1-5题,报女性学方向的回答

1、

2、

3、

4、6题)

1.试分析当前农村家庭结构的特点及其可能的趋势。

2.什么是城市化,一般分几个阶段,简述1949年后中国城市化的过程及特点。

3.什么是人口过渡理论,试述中国人口过渡的特点。

4.什么是态度,分析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5.什么是工会?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工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这些挑战对工会转变角色有何影响? 6.

6什么是性别气质,试述大众传媒对性别气质的塑造。

北京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詹姆斯、科尔曼

2、再社会化

3、非逻辑行动

4、社会分化 5社会问题

二、论述题(20分)

1、试述帕森斯的模式关系变量思想,并作简要述评(

1、什么是模式变量理论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2、试述吉登斯现代性的思想,并作简要述评

3、论述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功能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

4、试述社会流动的主要模式和影响社会流动的主要因素

三、简答题(社会学方向)(每题10分)

1、性别比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群际冲突的定义和消除群际冲突的策略。

3、全球化对我国城市化的影响。

4、我国当前农村家庭关系的现状和特点。

5、非农化对农村家庭关系的影响。

1、什么是模式变量理论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2、请就吉登斯对社会的“现代性”分析作出你的评价。

3、试述社会初级群体对社会的作用和功能。

4、关于再社会化的

三、简述题(5*10)

1、什么是人口性别比?影响人口性别比的因素有哪些?

2、试述20多年来中国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以及今后发展的趋势。

3、请谈谈在“非农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家庭的发展的“非农化”趋势。

4、简述全球化这一趋势对现代社会城市发展的影响。

5、什么是群际冲突?谈谈缓和或消除这种冲突的策略。

6、

7、

8、9题为报考其它方向考生考题。 北京大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

价值中立

等级制度

群体凝聚力 生活世界殖民化 论述题(80分,每题20分)

1.阐述福柯关于权力的核心理论,并评述其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2.涂尔干区分了哪些社会类型,论述各自的特点

3.精英再生产和精英循环理论,并结合我国社会转型实际说明在中国适用情况 4.论述关于贫困的几种理论 简答题(50分,每题10分)

1.现在农民工大量进城打工产生了大量留守家庭,谈谈这一现象对留守家庭功能的影响 2.谈谈当前我国城市面临的流动人口方面的主要问题

3.人际行动和群际行动的区别

4.城市社会学那道似乎是论述城市人文生态学和新城市社会学(马克思城市社会学)的异同 5.谈下你熟悉的劳动社会学的著作(国内国外皆可),阐述主要观点并说明意义北京大学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5×4 = 20)情境定义

索引性

社会行动

显功能与潜功能

二、论述题(20×4 =80)

1、从阶级视角和社会分层视角分析中国当前的不平等状况,以凸显这两种视角各自的特点?

2、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及其对实际的意义

3、试述布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4、试述“社区”的涵义,并谈谈 “社区建设”对于社会的意义

三、简答题(10×5 = 50)

1、就你对家庭社会学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并谈谈你的研究思路

2、试评述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文化特异性路径

3、举例说明城市社会的群体消费不平等现象及其对城市社会发展的影响

4、试述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城乡社会的影响

5、如果需要你对中国劳动与异化进行经验研究,你将如何考虑或设计

北京大学201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城乡二元结构

2、新功能主义

3、初级社会群体

4、社区

论述

1、孔德的认识三阶段理论

2、评述吉登斯的现代性特征理论

3、文化、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四个概念 之间的联系

4、群体越轨行为的原因、条件及其预防机制。

综合

1、民工潮从八十年代开始,后来逐渐加速,从农村的角度谈原因

2、论述给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3、城市实际人口(或者功能意义的角度)和城市统计人口之间的区别。说明他门梁上的不同(答出要点即可)

4、社会转型的谁心理学意涵

5、简述劳动力二元市场思想

北京大学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有机团结 2.科层制 3.价值关联 4.非正式制度

二、论述

1.试述并评论帕累托的精英循环思想

2.试析中国单位组织中的社会互动与人际关系的特点

3.从托克维尔、韦伯、齐美尔三人中任选两人,评述他们关于现代社会“平庸化”或夷平趋势在经济、政治、社会、人心等方面的观点 4.试述认识与分析社会问题的几种不同理论视角

三、简述题

1.中国农村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取得了哪些成绩并产生了哪些问题

2.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三十年来对我国城乡人口结构、家庭结构与消费模式的影响 3.“中国文化是集体主义的,西方文化是个人主义的,所以中西方人的心理与行为不一样”,对这一主张进行评述

4.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一般分为几个阶段?我国1949年以来城市化经历阶段与特点 5.如果要研究全球化对中国劳动关系的影响,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考虑?

宪法历年试题(北大)

北大美学历年试题

10年社会学理论

[北大]马原历年试题总结

体育与社会学理论

西方社会学理论读书笔记

《现代社会学理论》读后感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北大商法专业参考书及历年试题(优秀)

西方社会学理论重点总结

北大社会学理论历年试题
《北大社会学理论历年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