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初中历史第二课堂教学初探

发布时间:2020-03-02 01:34: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摘 要:传统的历史教育教学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着手利用第二课堂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课的第二课堂有利于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主要活动方式是:在集中指导的前提下,发展骨干学生组织和带头作用,以个人分散活动为主,注重班级、小组之间的协作、交流、竞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关键词:历史探索;素质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要求普通教育由升学教育的方向转向学生的素质教育,随着这一教育方向的变革,教师自身素质也在变革,也在提高。现代教育思想要求学校教育既立足于传授知识,更着眼于开发智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方法上要重视启发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接受教育,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创造型现代化人才。基于以上认识,笔者结合初中的年龄特征和历史教学特点,并考虑到目前素质教育情况与历史学科的重要性,着手开辟历史教学的第二课堂,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入手,巩固和加深课内基础知识,以发展智能、加强思想教育为中心,有计划地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尝试。历史课的第二课堂,主要是指历史课的课外活动,是中学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历史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另一种教学形式。第二课堂有利于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主要活动方式是:在集中指导的前提下,发展骨干学生组织和带头作用,以个人分散活动为主,注重班级、小组之间的协作、交流竞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笔者常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办历史知识小报,由学生自己报名,设专栏,编辑设计版面,图文并茂,培养学生想像力力;组织学生讲历史故事,举办历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图表,丰富他们的历史知识;组织历史游戏活动,举办历史展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所有这些,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开辟第二课堂,给学生创造了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和献身祖国的热情,陶冶了思想情操,同时弥补了第一课堂的不足,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力、创造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二课堂深受学生的欢迎,受到一致好评。

在第二课堂教学改革中,笔者坚持了四个结合的原则。

一、知识性与趣味性、思想性相结合

好奇的青少年学生对生动具体的历史日期和历史事件是感兴趣的,但第一课堂教学往往满足不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需要。因此,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和深化。笔者结合戊戌变法讲谭嗣同的故事;结合辛亥革命讲孙中山的故事,讲农民运动、鸦片战争。结合历史谈现实,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气氛,加强了思想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热情,使他们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二、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

能力是从培养兴趣开始、在活动中形成的,而培养能力的活动应该是富有情趣的,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为此,笔者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开展历史兴趣活动的方法。如,要求学生编《历史报》,编历史图表,编制历史游戏扑克、历史棋,绘制成套的历史人物画像等制作活动,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补充了第一课堂的不足。

三、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相结合

中学时期是打好基础的阶段,应该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差异是由于学生的心理素质、爱好、性格以及环境条件不同,有些人往往在某一方面很有才华,我们就应该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培养他们在注重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成长为有一技之长的有用人才。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学生依据个人的爱好和特长,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课外阅读历史故事、课余评论、历史演讲、图表制作等课外活动小组,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发挥特长的机会,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教师的主动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第二课堂教学中笔者主要是在组织、启发、鼓励学生方面做些工作。不论是小组活动,还是学校举行的大型活动,笔者都是首先让学生想办法,在活动中主动地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锻炼提高学生自主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钻研创造精神。

回顾几年来的教改实践,笔者深深体会到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开辟第二课堂教学的教改实践,学生的思想活跃起来了,喜欢独立思考,他们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关心祖国建设,思索人生的价值,不满足于第一课堂传授知识。只有开辟第二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各种社会信息,开拓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在各种能力的培养中,自觉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感情,这对体现历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诚然,第二课堂的开展贵在坚持,重在效用,难在突破。我们不求轰动,不求速成,关键在于扎扎实实地努力。历史课外、校外活动只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真正能让学生乐学、会学而且学会、学活。笔者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大家不懈开拓,辛勤耕耘,教改之花必能结出丰硕成果。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感悟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集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教学反思: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总结

初中历史第二课堂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第二课堂教学初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