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高校贫困生问题及对策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17:23: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我校贫困生问题及对策的调查报告

随着各地高校的扩招政策,高校贫困生问题所面临的新挑战愈演愈烈。所以,高校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才能更好地解决贫困生问题。

通过对比其它高校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的贫困生状况,我校的贫困生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我认为,一方面是于我校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有关。据我的调查和了解,我校大部分同学来自农村,而这其中有不少同学是贫困生。他们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家庭支付能力较差,平时生活很难维持;平日缺衣少穿的现象严重;拖欠学费情况严重,贫困家庭的经济收入不能偿付昂贵的学费。

由于涉及个人隐私和家庭背景等比较尖锐的问题,所以我没有做调查问卷。只是根据对身边贫困生及对我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了解来写这篇论文。

一、我校解决贫困生问题的方法及存在问题

1、贫困生建档

我校的贫困生建档分为三个等级:A档、B档和C档。学期初,每个班级将会分得有限个不同等级的名额。根据建档等级的不同,贫困生每个学期得到的补助也从3000元、2000元到1000元不等。

但是,同学们普遍反映,我校贫困生多、问题严重。而且,贫困生的问题也因专业的不同存在差异:矿业、建筑等工科类的专业贫困生问题严重,艺术、体育等专业的问题相对较轻。而且,我国对贫困生确认的标准是:凡是学生家庭的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平均生活线的都算困难学生。但仅凭学生家庭所在地或家长单位所开的证明作为认定的唯一依据,是不够的。所以,造成了有的班级的贫困生因名额所限得不到申请,而有些班级的贫困生却“徒有虚名”。

但是,贫困生的认定机制应包括:个人申请与诚信承诺、所在地的证明、公示与学生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批、跟踪调查与逐年调整、追究责任等。它应该是动态的,全方位的。

2、勤工助学

我校根据实际情况为同学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岗位。比如:图书管理员、校内通管理员等等。在校本科生可以通过教务系统通过网上报名进行申请。但是,这些岗位不仅仅是为贫困生而准备的,全校同学都可以通过个人教学系统进行申请,只是贫困生有更多的机会而已。

但是,勤工助学的岗位十分有限,竞争比较激烈,各校普遍反映勤工助学岗位供不应求,勤工助学基金不能有效使用,所以不少同学争取不到工作。而且,今年我身边就有两位同学“失业”。美国政府和学校都对勤工助学给予很大的支持,政府提供了一笔很大的经费来鼓励学生勤工助学,这些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3、申请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借款学生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毕业后分期偿还。

一般来讲,贫困家庭学生需通过就读的学校向当地的银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采取一次申请、银行分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办法。借款学生应在毕业后六年内还清贷款本息。

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流程为:准备国家助学申请资料、领取并填写《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学校审核盖章后交送银行、经银行审批盖章后公示合格名单、银行与学生签订借款合同、国家发放助学贷款、毕业时办理还款确认等手续、借款人按计划还清贷款。

但同学们在毕业后按还款协议进入还款期后,如果连续拖欠还款超过一年且不与银行主动联系办理有关手续的借款,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银行将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渠道公布其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毕业学校及具体违约行为等信息。这对贷款的同学来说也很有压力。

4、申请“绿色通道”

近年来,为切实保证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教育部规定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都必须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绿色通道的最终提供者还是国家和学校,因为现在绿色通道的贷款都是不收取利息的,因为国家和学校已经为我们向银行支付了利息。所以,绿色通道确实

是一种不错的方式来保证大学生的入学率。

5、奖学金制度

我校为在校同学提供的奖学金发放也很多,从国家奖学金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到院级优秀学生会2000元不等。所以不少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可以通过申请奖学金来缓解自己的生活压力。

但是,在不少资料中都提到奖学金不属于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奖学金的性质是奖励或鼓励,不是济困。奖学金的标准不是根据贫困程度制定的,对每个受益者都是公平的。教育部教育信息中心1999年对100所高校5000名高校贫困生进行受资助情况调查分析表明,高校贫困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低于普通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奖学金获奖学生与贫困生吻合概率不高。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对策

1、建立贫困生在校期间学费、生活费来源的基本保障制度

要认真组织实施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只要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高校贫困生都能通过有偿信用借贷方式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生活费来源;那么贫困生就能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为社会发展存储潜能量。

2、设立“绿色通道”,建立学费缓交制度和减免制度

建立贫困学生“绿色通道”, 确保贫困学生按时入学,对家庭经济困难暂时无力缴纳学杂费的学生先办理入学手续, 然后进行摸底调查,确定贫困生身份,再根据不同情况让贫困学生签订缓交学费协议书或实施学费减免政策。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方针,充分体现社会、学校对贫困生的关心与爱护。

3、设立贫困生奖学金制度

在普通奖学金方面从政策上向贫困生倾斜,提高贫困生的获奖比例。坚持“以学养学”的思想,不断激励贫困生刻苦学习。奖学金主要是用来奖励和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所占比例小,一般受奖覆盖面是30~40% ,并且奖金额度较低。据了解,贫困生在奖学金获得者中占比例不大,约为10%左右。事实上,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对贫困生而言并不平等。因为,贫困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或经济状况不好的环境中,相对而言,们在中小学受教育的条件较差,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困难造成的精神和心理压力也影响学习的效果,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贫困生

的获奖概率。因此,奖学金条件应向贫困生倾斜或单独设立“贫困生奖学金”,以保证奖学金真正在资助贫困生方面发挥作用。

4、完善勤工助学制度,规范管理

在注意做好经济资助工作的同时,大力加强对贫困学生勤工助学活动指导和支持,是高校扶贫济困的另一具重要措施。为了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高校在学生处设立勤工助学指导中心,逐步完善勤工助学管理制度, 加强对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管理和协调。在校内充分挖掘潜力,广泛开辟勤工助学岗位,在校内建立了校园绿化、图书馆助理、学生工作助理、校园门卫管理、宿舍管理、校园秩序巡查等固定勤工助学岗位,帮助一部分特困学生走出了困境加大勤工助学力度,通过勤工助学形式,把对贫困生的资助从无偿变为有偿。

5、积极筹措各项资金,坚持做好经常性的贫困生补助工作

为了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 有关部门下拨专项经费予以帮助。但是,面对如此庞大的贫困生队伍,来自各方面的扶助资金就显得“粥少僧多”了。为此各高校及有关部门应主动采取办法,积极拓宽资金渠道,动员全校教职工和社会各种力量为困难学生提供帮助。在年底入冬之前为贫困学生发放春冬季困难补助,补助面为15%—20%,金额从100—300元不等,有效地缓解了这些困难学生生活上遇到的难题。我们还为全校的孤儿设立了特别助学金,以帮助父母双亡的学生度过生活难关。积极吸收校内外单位、个人捐款;校团委还应在全校团员与团干部中发起“阳光工程”,用全校团员和团干部的捐款资助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同学,使贫困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对学生突发急病、家庭突遭不幸等情况下发生临时困难的,应根据情况随时研究,设立补助金。

高校的扩招必定使得贫困生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已引起了各大高校的高度重视,但这些努力是远远不够。从政府到学校,不仅要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更要建立健全的贫困生资助体制,帮助每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同学顺利完成学业。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高校贫困生问题综述

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

高校贫困生的双重困境及对策研究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帮扶对策探析

浅谈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贫困生调查报告

贫困生调查报告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于高校贫困生问题及对策的调查报告
《关于高校贫困生问题及对策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