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工业发展质量

发布时间:2020-03-02 19:41: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提高工业发展质量

作者:杨玉鹏

“十二五”期间,是我市由突破发展向跨越发展迈进,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工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工业与信息化融合,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安康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切入点。通过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实现工业的快速率先跨越发展。

——加大工业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

当前,我市工业基本属于传统产业,特色支柱产业大多是资源型的低层次产业。因此,急需转变发展方式,改善产业结构,提升发展层次。

(一)着力构建“两型”工业体系。以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型”工业为目标,以节能降耗减排为抓手,逐步构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完备、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小、污染排放少、可持续发展的“两型”工业体系。坚持把集聚集约和节能减排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坚持宏观指导与结构调整相结合、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相结合、技术进步与强化管理相结合,在推进节能减排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大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

(二)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认真落实《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安康新型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突出抓好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安康丝绸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化工业,使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相得益彰。以粮油、茶叶、肉类、魔芋、果蔬、饲料、保健食品七大富硒食品产业集群建设为重点,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富硒食品加工基地。重点发展激素类原料药、中药饮片、植物提取、配方颗粒和各种剂型成药,推进生物医药现代化进程。着力发展织绸、炼染、服装等深度加工项目,加快科技创新,延长和拓宽茧丝绸产业链,开发旅游产品,促进产业提等升级,打造安康丝绸品牌。清洁能源产业重点完成汉江梯级水电开发和400万千瓦火电项目,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和风能。矿产资源注重“点上开发、面上保护”,以金属镍、石煤综合利用、钒钛磁铁项目等为重点,打造新材料产业旗舰,实现循环经济新突破。

(三)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业。装备制造业以汽车制造为核心,加快旬阳宝通特种车、白河力神和圣宝汽车、安康通用汽车配件、平利汽车半轴、石泉汽车配件、汉阴阳光太阳能热水器等项目建设。电子信息产业要依托关天、成渝、江汉国家信息产业制造研发基地和安康优良的自然环境、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积极发展两头在外、劳动密集型的电子元器件、LED照明、电子表机芯等污染小、产值高、就业充分的信息产业项目。

(四)加快 “一体两翼”产业集中区建设。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主业突出”的思路,着力打造月河川道循环产业核心聚集区,建设汉滨、汉阴、石泉为“一体”,平利、旬阳为“两翼”的安康产业发展高地。坚持循环经济理念,以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为方向,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实施产业错位发展,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县域循环经济产业集中区和重点工业小区建设,形成县区工业争先进位竞相发展的局面。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严格园区准入门槛。发展园区水、电、路、通讯等生产要求统筹供应和废弃物集中处理系统,引导入园企业走相互配套,专业协作的路子,通过产业核心集中区内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物料的闭路循环和污染物的零排放。重点建设汉滨恒五载能、生物医药、富硒食品工业,汉阴新型建筑材料、富硒食品、轻工制品,石泉循环经济产业集中区丝绸纺织、生物医药和新型建筑材料,平利载能工业、新型材料、富硒食品,旬阳烟草食品、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等循环经济产业集中区。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为重要着力点

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紧紧围绕工业生产增速提效、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重点,坚持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之路。

(一)树立低碳经济理念。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可循环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节能减排的任务非常艰巨。必须树立低碳经济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确保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抓好工业清洁生产。认真贯彻执行《清洁生产促进法》和《清洁生产条例》,结合实际推行《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坚持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型”工业理念和标准指导工业发展,用更先进、更严格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标准、技术等促进存量能力升级和先进生产能力建设。实践证明,推行清洁生产是促进环境保护从被动治理向污染预防转变的根本途径。通过从源头抓起,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产生,减轻末端治理的难度和压力,而且使得企业能源、原材料消耗减少,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有利于企业找到经济与环境 “双赢”的结合点,调动企业防治污染的积极性。

(三)综合利用、节能降耗。按照《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目录》《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指南》的要求,切实抓好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工作。一要组织一批对行业有重大影响和突出效果的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提升重点行业节能降耗和综合利用水平。突出抓好铅锌尾矿渣烧制节能砖技术、“固态废弃物替代粘土生产优质硅酸盐水泥熟料”技术、多功能热循环节能烘茧灶技术、《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等节能技术专项的示范推广,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从生产源头实现减量化和产业技术升级。 二要遵循工信部《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的精神,通过淘汰落后促进优化升级。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重点淘汰小皂素,小砖瓦,小冶炼,小水泥等落后产能。三要进一步完善重点工业设备能效标准,重点用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铁合金、水泥等主要高耗能产品实行强制性产品能耗限额,缓解安康明信铁合金,平利光大特种硅,旬阳尧柏、江华水泥等铁合金、水泥为主的高能耗企业给工业节能降耗带来的压力。

——加强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 深刻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坚持把促进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使我市工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加快技术进步和创新步伐。紧紧围绕增加品牌、提升质量、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安全生产,两化融合等方面,鼓励企业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企业进行改造,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深入推进信息化技术的综合集成利用,带动研发设计能力和后端营服务能力提升,推进动产品以低端走向高端,使工业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二)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快制定各项激励政策及配套措施,推动科技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鼓励和激发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利用政策措施发展壮大科技创新型企业。

(三)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措施引进和吸纳各类科技型人才,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优化人才结构,努力在工业领域创建并造就一批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

“十二五”:加快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期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保险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调研报告)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

青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定稿]

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工业发展质量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工业发展质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