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宝鸡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经验

发布时间:2020-03-02 22:15: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宝鸡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经验

一、创新思路,三维统筹

一是坚持人口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决策。为适应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和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发展战略,宝鸡市将人口计生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形成城区扩展纳入、农民进城转入、流动人口融入的新市民体系,使人口转移与产业布局调整相协调。

二是坚持城市与农村发展统筹部署。宝鸡市制定鼓励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优惠政策,加快城乡融合步伐,2010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多万人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区和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意见、全面加强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流动人口进城安居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

三是坚持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统筹安排。将流动人口纳入年度人口计划控制目标,与常住人口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市县财政足额保障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经费,形成了以政府主导、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的经费投入机制。多年来,宝鸡市城镇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稳定在98%以上。

二、强化基础,“四级”建网

一是成立市级服务管理机构。建立市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市人口计生局增设副县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办公室,配备4名专职工作人员,具体抓好相关工作。

二是落实县级服务管理机构。宝鸡市对县区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机构的设置做了明确规定,将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目前,12个县区都成立了副科级服务管理机构,列为推公事业单位,配备3-6名专职人员,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0%。

三是组建乡镇、社区工作网络。宝鸡市乡镇(街道办)实现了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机构全覆盖,达到每个乡镇(街道办)有1-2名专职工作人员。2007年,采取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方式,按照“公开条件、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用”的原则,为全市158个社区公开招聘了168名计生协管员。今年,又招聘了160名协管员,基本达到5000人以内的社区配备1名计生协管员,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配备2人,1万人以上的配备3人。

四是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工作网络。宝鸡市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建立计生协会,工作情况纳入“三线”考核,与“两新”组织法人代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与重点管理对象签订服务合同、与育龄群众签订保健服务协议,确保有流动人口的地方就有计生服务管理队伍。

三、五措并举,分类管理

一是各方配合,综合管理。市政府坚持每年与各县区和相关部门签订流动人口计生服务

管理责任书,不断加大“三线”考核中流动人口计生管理考核内容和权重分值,定期检查考核,年终兑现奖惩,初步形成了政府协调、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

二是依托社区,合同管理。全面推行“两证双合同一承诺”管理,即:为流动人口办理《暂住证》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街办(社区)与所辖地的企事业单位法人、雇主、房主签订计划生育合同,落实工作责任;企事业单位法人、雇主、房主与被雇流动人口、租房流动人口签订计划生育合同;各级计生服务管理机构承诺向辖区内育龄流动人口提供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形成“抓房(业)主、房(业)主抓”的管理机制。

三是化动为静,以房管理。以流动人口居住地为主,把服务管理的主要责任落实到房屋出租户,实行谁出租、谁负责。在城市,以楼栋为单位,社区与各楼栋物业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住宅小区居民档案;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实行以户管理,建立户流动人口信息卡,对房屋出租户试行星级管理;在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社区建立服务管理办公室、联系点,方便服务,建立起社区(村)、协管员、物业管理部门、楼栋、出租户相互协作的社会化工作格局。

四是分类指导,以业管理。按照“宁重勿漏、双重管理”的原则,落实企业单位法人履行管理服务的相关职责,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市场、酒店、宾馆、餐饮等经营点中,推行“三个必须(必须有一名流动人口计生信息员、必须持有婚育证明、必须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或会员小组)、三个一”(进行一次全面造册登记、签订一份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合同、定期开展一次生殖保健服务)管理办法,实现流动人口以业管理的新格局。

五是区域协作,双向管理。宝鸡市围绕创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示范县区工作,与省内外285个市县签订区域协作协议,完善相关制度。实行“双向检查考核,双向责任追究”。对本市县区间的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等问题,严格追究管理责任。在流出人口相对集中的外省市成立协会组织,配合当地人口计生部门开展工作。

四、以人为本,多元服务

一是政策宣传服务。在每个社区设立了人口学校,举办各类讲座,坚持上门入户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和流动人口归属感。

二是免费技术服务。将流入人口计生免费服务项目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保证了流动人口享有同等服务。大部分县区把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纳入母亲健康工程,给予免费检查治疗,群众十分欢迎。

三是“四生”系列服务。发挥部门协同作用,对流动人口实行生产、生活、生育、生殖健康服务。公安、工商、人社、妇联、卫生、农业、科技、民政等部门在居住证、营业执照办理、就业信息提供、就医、技术培训、救灾救济等方面,将流动人口一并纳入,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便利。

四是个性需求服务。以社区为单位,建立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档案,定期发放服务需求卡。目前,已建立了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多元化药具发放、生殖健康知识普及和“一厅式”办公四个绿色通道,有效满足了流动人口个性化服务需求。

五是开展网络信息服务。依托人口计生信息平台、各级人口网站和政府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为流动人口提供便捷的网络服务。健全全员流动人口信息数据库,实现流动人口一孩出生网上异地登记。渭滨区投资100多万元搭建起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平台以人口计生部门全员人口信息系统数据为基础数据,以公安部门户籍信息、劳动部门就业信息、房产部门购房租房信息等为补充,建立了集人口计生、暂住人口、出租房屋、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子女就学、房屋租赁登记等方面为内容的流动人口信息资源库,并建立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

六是维权保障服务。宝鸡市建立多部门协作联动维权服务机制,积极维护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权、监督权和知情权。公开《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免费办理程序、办证条件,在流动人口聚集地公示免费技术服务项目,在人口网站设立投诉信箱,接受群众监督。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经验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制度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实施方案_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情况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制度

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总结

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方案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方案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制度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责任书

宝鸡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经验
《宝鸡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经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