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南通居住地居民的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0-03-02 02:36: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南通居住地居民的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

摘要

1933年国际建筑协会制定的“雅典宪章”首次将“休闲”纳入到城市规划的四大内容(居住工业休闲交通),反映出休闲日益成为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

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城市居民闲暇,休闲的需求并没有得到很好好的满足,城市居民的闲暇活动主要家庭开展,并主要以电视,上网,打麻将,等方式消磨闲暇时间,这是一种不健康的闲暇方式。面对这样的情况,本调查主要以问卷方式探出南通是崇川区中南世纪城和城山花园居民加以调查。

一,提出问题:

随着物质条件的逐渐丰富,我国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工作方式与方法的改变,我国城乡居民的闲暇生活也随之增加,闲暇生活的活动方式也逐渐丰富。在我国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在职工人)更加注意安排自己的闲暇生活。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众所周知的“富士康事件”给很多人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给我们敲了警钟,告诉我们要学会在业余时间为自己减压。可见,有益的闲暇生活对于我国居民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对于生活在小区的我们来说,到底有哪些属于业余活动?参加每种业余活动的人所占比例有多少?是否需要增加娱乐设施来充实居民的闲暇生活?带着这种种的问题我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认真的研究和分析。

二、调查对象

城山家园、中南世纪城居民

三、调查内容

通过对小区居民的闲暇生活方式,业余时间安排,对周边休闲设施的满意程度进行问卷调查。

四、调查方式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60份,收回有效问卷60份。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年龄分布状况

人数

年龄:16岁以下6

17至22岁24

23至40岁18

40岁以上12

(二)闲暇生活的时间

1.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现状。休闲时间总量直接影响到个人对休闲方式的选择及其休闲时间利用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武汉市市民闲暇时间的总量相对较高,约有83.2%(30.4%+52.8%)的被调查者拥有2个小时以上自己可以完全支配的自由时间。

2.闲暇时间在不同职业群体、不同收入阶层的分布。职业的差异性决定了社会成员所投入的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收入的不平衡影响着人们所从事游乐活动和业余活动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人们自由时间的分布和安排。调查显示,不同的职业群体和不同的收入阶层所拥有的自由时间(即闲暇时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在所调查的结果中,“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自由时间多于2个小时的比例较大,分别占80.7%和88.4%;“各经济类型工商业经营者”和“个体经济经营者”的自由时间多于2个小时的

比例较小,分别占被调查者的76.5%和64.3%。在不同的收入阶层中,低收入者(500元以下)和中上层收入者(1501元-2500元)的自由时间较多,分别有72.7%和59.4%的被调查者拥有的自由时间超过3个小时。

(三)居民主要的闲暇娱乐方式的整体情况

居民的闲暇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打麻将 看电视 闲聊 打球、看书 旅游

第一组 22.33% 38.76% 15.70% 8.36% 14.85%

第二组 30.85% 33.63% 12.83% 5.25% 17.44%

第三组 38.83% 27.69% 11.83% 13.72% 7.93%

第四组 22.70% 45.76% 18.79% 3.2% 9.55%

第五组 27.93% 24.85% 20.08% 11.73% 15.41%

平均 28.528% 34.138% 15.846% 8.452% 13.036%

备注 本次总共调查30人,分为五组

分析:

根据调查可以总结出家庭内休闲是绝大多数居民的选择。休息日社区居民的休闲时间较工作日多,特别是上午和下午,晚饭后至睡前无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社区居民都有较多的休闲时间。休闲时间的分布影响到社区居民休闲时间的利用。

工作日居民的休闲时间集中于晚间,选择家庭内休闲娱乐的人数比例较高,作为第一休闲方式的选择率也高达67.9%。周末休息日休闲时间较多,选择到城郊旅游、走亲访友、逛商场等户外活动的人数较工作日增多,但选择家庭内休闲娱乐作为第一休闲方式的比例仍达37.9%,绝大部分休闲时间是在家庭内度过的。

分析调查数据表明:居民的性别、家庭结构特征对休闲时间利用的影响不明显,而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特征对居民休闲时间利用的影响比较突出,具体分析如下。

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其休闲活动方式的选择各具特色,表现出不同的休闲时间利用特征。40岁以上的老年人,选择看电视、散步、体育活动的比例较高。看电视是老年人接受社会信息、新知识的主要渠道;早晨的慢跑、健身操和晚饭后的散步等康体型休闲活动很受老年人喜爱,反映出老年人对身体健康的重视。17~22岁的年轻人,工作日和休息日选择网上休闲的比例都接近50%,他们玩网上游戏,利用网络与朋友聊天,获取各种信息和知识。工作日选择率居第二位的是歌舞休闲,周末休息日选择率居第二位的是到城郊旅游,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年轻人对时尚休闲方式的追求。23~40岁的人,承担了养老抚幼的家庭职责,他们休闲的兴趣大多是以家庭和孩子为中心,看电视成为大多数家庭每晚的正常活动,工作日的休闲时间大多与电视相伴而过。周末通常选择全家出游或者上街购物。

社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到他们对不同休闲活动的兴趣和选择范围。由于高层次的教育能开发人们的鉴赏力、传授休闲活动的技巧、影响休闲的价值观,从而使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休闲活动的类型多样、范围广泛,而且更愿意参加一些现代的、文化含量高的休闲方式。调查显示:大学文化程度的居民,选择书报业务学习的比例最高,其次是看电视、上网和到城郊旅游。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居民,选择看电视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家庭休闲娱乐、散步、逛商场,这些传统的休闲娱乐方式占据了他们的休闲时间。

经济收入不同的居民都把看电视作为最主要的休闲时间利用方式。经济收入在月均3000元以下的城镇居民,休闲时间集中用于看电视、家庭娱乐、散步等传统休闲方式;经济收入在月均5000元以上的城镇居民,休闲方式选择较为多样化;经济收入在月均3000~5000元的中等收入居民,选择书报业务学习和上网的比重高些。

职业不同的居民也都把看电视作为首位的休闲活动,花费了大量的休闲时间。教师和科技工

作者对散步和书报业务学习的选择率较高,他们希望散步能解除疲劳,使身心得到放松,而书报业务学习则是实用型休闲;工人、个体户选择家庭娱乐休闲的比例较高,他们的休闲时间中有一大部分是在同家人、朋友一起玩麻将、棋牌中度过的;退休人员选择体育运动和散步的比例较高;各种人员对于休闲方式的选择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休闲时间利用结构较为复杂。

休闲是衡量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通过此地部分居民休闲暇时间支配情况的调查分析,引发几点思考:

(1)看电视是大多数城镇居民最重要的休闲方式。由于电视的普及,看电视成为社区居民每天获取信息、得到放松、进行娱乐以及家庭同外界联系和社会参与的重要手段。看电视占用了人们晚间的大部分休闲时间,使得社区居民同家庭成员以外人员的交往活动以及到户外和公共场所的活动减少。

(2)家庭内休闲在社区居民的休闲活动中占了很大比重,家庭自身条件对休闲生活影响很大,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家庭生活条件,满足居民在家庭内休闲活动的需求,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城市居民的休闲时间利用,城市休闲设施规划和城市管理应把如何引导城市居民外出休闲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

(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休闲时间利用结构日趋多样化,但主要集中于看电视、散步、书报业务学习、家庭娱乐、做家务几项传统休闲方式,一些现代时尚的休闲方式所占休闲时间的比重很低,这反映出休闲时间利用低水平的问题。因此,有关部门应从多方面引导居民科学、有效、合理地利用休闲时间。

六,依此调查给出的建议:

1.新居民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是强烈的,但现实中他们的文化生活却还是相对的贫乏。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政府有两件事可以做,一是在新居民文体设施、文化工程的投入上可再多一些。比如说建一些为新居民服务的图书馆或者想办法让新居民更方便地享用现有公共图书馆的资源。这方面可以借鉴为新居民提供文化绿卡的做法:持有文化绿卡的可以免费借阅图书,还可以一个月看几场免费电影。另外政府还可以引导工会组织等多组织一些适宜新居民参与的文体活动。

2.就是政府可以通过政策上的倾斜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进行带有公益性的文化消费的投资。像一些地方通过公益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引进民间资本兴建了新居民文化广场,包括网吧、书吧、话吧、卡拉OK厅、健身房、篮球场等,极大地满足新居民需求的同时,又激活了新居民的消费市场,使投资者获利,从而更加以市场的眼光满足新居民的消费需求。当然,政府要做好监管工作。

3.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娱乐文化活动的宣传是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使得娱乐广泛化,在允许 条件下也可以加大一些建立的优惠政策使之更具吸引力以便更多的人民加入进来。

4.同时也应该加大对网络的建设使人们能更早的进入信息时代,可加派一些专业的人仕进行讲解宣传和进行一些有关的讲座,同时也应多加一些网络修护的有关站点可以随时随地给予人们讲解使得更加专业信息化。

5.青年人群的在盲目消费和超前消费问题,给家庭带来了过重的负担,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视的。对于青年人,首先应该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关,懂得怎样消费,怎样面对这个丰富的物质世界。从俭朴的生活中体会到生命的真谛。

6.对于中老年人群,我们则应该丰富他们的娱乐休闲方式,完善娱乐设施,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以社区为单位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就总的趋势来说,中小城镇居民的娱乐休闲方式日趋丰富,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改善。

七、调查后思考

1.在休闲时间方面,相对总量较多,但绝对总量还不能满足当代市民丰富多彩的休闲生活的需要,不同职业、不同收入阶层的休闲时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国家和社会仍需考虑个人的精神需要,尽力调节收入差距,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2.户外休闲与户内休闲相比较,市民仍以户内休闲为主,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转变,人们的休闲生活和内容日趋丰富和多样化。

3.休闲资源和设施的结构和分布不太合理,市民对休闲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政府在加强公共资源和公共设施建设同时,应做好休闲与休闲服务方面的立法和规范工作,以促进休闲服务的健康发展,提高居民的休闲质量。

4.市民的休闲生活总体上是健康的、向上的,休闲内容和结构尚处于由物质享受型向精神发展型转变。需树立正确的政策导向,使市民的休闲生活整体上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5.由于经济收入、文化程度、自身素质的因素,还存在着一定的休闲资源浪费的情况,需加强休闲教育,使市民形成科学的休闲意识,提高休闲生活水平。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生产方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怎样生产,便怎样生活,生活方式就是回答“怎样生活”的问题。法国社会学家福勒斯代也认为,生活方式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闲暇时间,一个人的闲暇生活方式就是他的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进步,人们拥有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休闲作为人的一种自由生活,其真正内涵是挖掘自身潜能,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生活方。

对于闲暇时间拥有何种元素才是最为理想的选择中,选择最多的是能从事自己想做的事情,其次是做运动和有家人陪伴。本小区居民一老职工表示,在家好好地休息调养身体就是一辈子最快乐的时光。她认为过去对于身体的不在乎,作息又不稳定,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她希望好好利用这些事件,调养自己的的身体,做个尽职的妻子和母亲,多陪伴一下家人。除此之外,朋友一起分享闲暇、利用闲暇时间通过一定的学习,从而获取成功也是不少人的选择之一。

为此,我们面对不同的闲暇生活,必须得有一个良好的生活态度才行,作为当代大学生也应如此,而正确的利用好闲暇的生活,用于提升自我空间或价值也是极为重要的,这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其引导作用也是有深远影响的。

调查问卷表

1.性别:()男()女

2.年龄:()16及以下()16~22()23~40()40以上

3.工资待遇:()1500以下()1500~3000 ()3000~5000()5000以上

4.自由时间:()不足1小时()1小时-4小时()4小时-8小时()8小时以上

5.周末闲暇娱乐项目 [多选]

()看书、上网,看电视()加班()打麻将()做兼职()与邻居串门()锻炼()购物()其他

6.休闲活动的时间是[多选]

()清晨()上午()下午()傍晚()晚上

7.现在休闲生活的变化[多选]

()时间分配合理()时间增多()范围扩大()方式更加文明()消费支出增大()没变化

8.正常参与的健康活动[多选]

()照顾家人()读书学习()做兼职()参与社区活动()做志愿者()个人创作()旅游

9.参加的不健康活动 [多选]

()打麻将或参与赌博()游手好闲()熬夜娱乐()请客送礼拉关系()无

10.提高休闲生活质量,政府要做些什么[多选]

()建设更多娱乐设施()改善生活环境,方便交通()提升社会氛围()提高收入水平()调整工作于休闲制度,增加休闲时间

11.你周围有健康锻炼设施吗?

()有()没有

12.打分

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和卫生习惯()1 ()2 ()3 ()4 ()5

养成体育健身的习惯()1 ()2 ()3 ()4 ()5

和睦家庭与健康家庭文化()1 ()2 ()3 ()4 ()5

和睦邻里关系和社区风气()1 ()2 ()3 ()4 ()5

勤劳俭朴的劳动与生活方式()1 ()2 ()3 ()4 ()5

健康、高尚的娱乐休闲方式()1 ()2 ()3 ()4 ()5

对你所居住地(农村、社区)居民的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

对你所居住地(农村、社区)居民的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

中小学生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

武汉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总结报告

关于中山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

居民社区休闲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老年闲暇生活状况文献综述

新农村建设及居民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新农村建设及居民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小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

南通居住地居民的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
《南通居住地居民的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