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病理学病例分析教学法探讨

发布时间:2020-03-03 09:44: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病理学病例分析教学法探讨

东莞卫生学校基础教研组 袁锦玉

摘要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病理课的兴趣,提高病理学课堂教学效果,笔者采用病例分析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法,通过分析讨论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特征与病理学之间的联系,激活了课堂教学;通过对其教学效果的对比性研究,发现该教学法不仅能引导学生有效的掌握病理学知识,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利于促进病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病例 病理学 教学质量

Use case discuion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athology Abstract In order to arouse students initiative in pathology study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we have developed the case discuion leons which are based on practical clinic cases.By means of discuing and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linic features and pathologic changes of the diseases,we have active ambience in pathological leons,so that the students canmaster the pathological knowledge more effectively.It also improves their abilities in comprehensive analyzing and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athology.Key words clinic case pathology teaching quality 病理学是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重要桥梁学科,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有机的结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是病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1],开设病例分析教学法是达到上述目的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病理教学方法,笔者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了相应的病例教学[5],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 病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平时注意收集病例,可取材于临床出院病历、临床尸解病例及临床外检病案等(病案中有完整的病史摘要、体检化验、入院处理等),并对所收集的病例进行筛选和加工,将具有典型性、适用性、现实性的病例作为基本素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整个病例及其相关的病理图片、尸体解剖结果制成教学课件,以备课堂教学使用。 2 病例教学法的实施技巧 病例分析教学法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实践训练式”专场讨论法,多在单元结束后进行,其目的是检查学生对单元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单元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等;二是“理论引导式”非专场讨论法,主要是穿插于章节课堂教学中进行,其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以病理学的重点章节“急性肾小球肾炎”为例,说明病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2.1 病例引导预习、激发学习欲望

针对学生在预习新课内容时常有不知从何下手、应着重于哪些内容、预习的广度与深度应如何把握等问题。笔者在讲授“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前一次课布置预习内容的同时将其典型病例分发给学生,并对病例简单扼要的说明,使学生能通过病例引导预习新课内容,病例讨论题是:

(1)本例患的是什么病?诊断依据是什么?(2)本例的病因能否从病史中找到线索?

(3)为何患者出现如此症状?能否用病理知识解释?

一方面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理变化、病理生理等有了感性认识。同时在学生应用课本知识理解、分析病例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并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就会带着疑问来学习新课,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于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如,病例出来后,即有学生问,老师,什么是管型尿?尿蛋白(+++)是什么意思?这样,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对学好病理知识非常有利。

2.2 巧用病例、优化课堂教学[5] 在病理学讲授中一味的讲这个或那个病的病理变化,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若在讲授中导入病案,通过启发、讨论、推理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活跃课堂气氛,可提高课堂教学的吸收率。例如,在讲授“肾小球肾炎”时,由于肾炎的分类很复杂,各类型临床症状很相似,肾小球的病变也容易混淆,此时用多媒体展示出学生课前已预习的典型急性肾炎病例,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有关医学知识,针对该病例分析、讨论上述三个问题。

讨论时,先让一位学生介绍病史,再根据病案介绍思考题,逐一展开讨论,可分成6~8个小组讨论,讨论可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讨论结果抽一名小组代表发言,然后自由发言补充。对不同的结论,老师不急于作出评判,可与同学们对不同的结论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对一些争议较大的问题,让学生再看书或课堂笔记,自找答案后再集体讨论。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最好采用串联助记式总结,以便学生记忆,即把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串联,把病变中共同点与不同点串联,把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或病变串联,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可这样把病变与症状串联:急性肾炎是属于增生性炎。①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质细胞增生→ 肾小球毛细血管受压缺血→ 滤过率降低→ 少尿→ 钠水潴留→ 水肿、高血压;②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肿胀、纤维素样变性(变质)→ 基底膜通透性增高→ 红细胞、白蛋白漏出→ 血尿、蛋白尿。这样,将枯燥的教学内容融化在活生生的病例中,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有利于对所学病理知识记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3 增加病例考核分数比、促进学科教改

我国教育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教师怎么考,学生就怎么学,考试的方向直接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因此出题题型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环。象兼形态和机能于一体病理学学科,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重要桥梁课。要想在临床工作实践中真正发挥其价值,作为病理学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病理学考试题型,适当增加应用性试题的比重,重视病案分析内容的考查,以便检测学生对整个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把握度,检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检测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有利于学生重视把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相结合,为以后学习临床课打下良好基础,也是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

笔者随机抽取东莞卫校社区医学专业生源基本相同两个班级,即02级社区1班(试点班)和02级社区2班(对照班)。两个班级的病理学理论课教学均由笔者一人担任,在试点班采用以病例分析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法施教,对照班采用以往较传统的教学法施教。期末用同一试题(以考核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进行开卷考,题型为三道简答题20分;两道问答题,30分;两道病例分析题,50分,考核时间为90分钟。然后,对两班的病理学理论笔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由上表可见,试点班的平均分为79.8分,而对照班的平均分为61.4分,经统计学分析两班成绩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试点班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 4 讨论

4.1 病理课实施病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要有效的运用病例教学法,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4.1.1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收集各种病理图片及症状图片,认真制作好病例教学课件,例如上述的急性肾炎病例,把病变大体、切片等放映在银幕上,尤其是放映脸部及全身水肿患者的幻灯图片时,学生马上发出“哗、哗”声,这样就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很大程度提高学生兴趣,也能加深学生对疾病的印象,能把病理与临床更好的联系起来。另外,这种直观的表达手法,只要老师稍加点拨,学生即可理解,节约课堂时间,事半功倍。

4.1.2 病例讨论内容恰当 每位老师总想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尽可能多的教给学生,但往往事与愿违,给的多,而得到的少。因此讨论内容不宜过多、过深地涉及临床知识,以免学生花过多的时间查阅临床书籍,纠缠在学生现阶段难以理解的临床问题上,对一些临床术语、检验结果在病史上作注释。

4.1.3病例讨论时间适宜 专场讨论的病案安排,要有1个小时左右,避免时间不够,讨论不充分而草草了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4.1.4病例讨论主线明确 讨论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始终抓住病案中病理改变这条主线,让学生以动态的观点观察、思考、分析疾病的成因、发展过程、主要病变、死亡原因等,同时注意将病理学总论知识与各论知识有机的结合,病理学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相结合。

4.1.5 反馈信息及时 通过课堂提问,单元测验、学生听课时的面部表情来获得反馈信息,从而及时调整理论、病案的深度和广度,使之与学生水平相适宜;如果已学过的相关课程内容因忘记而影响本门学科的理解,教师应做必要的加补讲解,针对具体原因,作出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以不断改进方法,确保教学质量。 4.2 病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试点班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p<0.01),充分说明了病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为: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病例,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训练和提高了自学能力;问题式病例分析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最后通过讨论得出明确结论,从而训练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良好的病例讨论氛围,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勇于陈述个人的观点和大胆地辩论,训练了学生组织语言、动脑及动口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涌.加强临床病理讨论课提高病理教学质量.基础医学教育.2001,3 (3 ):181~186 [2]刘育艳.浅谈如何提高病理实验课教学质量[J].基础医学教育.2000,2(1):51 [3]邵光华.美国师范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及其启示[J].全国师专师院外语教学研究协作组简报.2001,1

病理学临床病例讨论

高校病理学实验课融入案例教学法分析

口内病例分析

五官科病例分析

精神病学病例分析

产科病例分析

急诊科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答案

病例分析2

病例分析提示

病理学病例分析教学法探讨
《病理学病例分析教学法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