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周作人小传

发布时间:2020-03-02 09:36: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周作人的文学人生

人物简介: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等。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迁为西南联大,校长蒋梦麟委托他:“你不要走,你跟日本人关系比较深,不走,可以保存这个学校的一些图书和设备。”抗战后,因曾出任汪精卫政权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和日本人在文化上合作,被押解南京并被高等法院判为汉奸。蒋梦麟为之求情。49年1月26日被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作人搬回北京,以稿费维持生计。66年被红卫兵抄家,67年病逝。一些人认为周作人是汉奸,一些人则不这么认为。

周作人一生,有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辉煌时期,也有对民族犯罪而跌入黑暗深渊的时期,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但究其一生,他一直在做的就是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了。

早年的私塾教育使他具备了雄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功底。1901年到南京进入江南水师学堂(民国后改海军军官学校),在管轮班(轮机科;轮机专业)读了6年,当时专业科目都用英文书,他因此有了相当的英文基础。后来考取官费生,和哥哥鲁迅、好友许寿裳(季茀)等人留学日本,在此期间又学习了日文、俄文希腊文和梵文等西方语文,使他又具备了坚实的外文底子。早年的学习经历为他的翻译道路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1904年底到1905年初,周作人翻译了他的第一篇书《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周作人是用文言文翻译的,并对原文的某些情节作了改动,原故事中阿里巴巴死后,他的弟弟凯辛娶了他的寡嫂,周作人觉得这不符合礼教。全文共一万余字,他用“萍云女士”的笔名,把它寄给了《女子世界》。不久便在这刊物上连续刊

1

登出来。1905年5月,还以《侠女奴》的书名出版了单行本。留学日本后几年,周作人和鲁迅合办《新生》未曾成功,1907年3月周作人译成了《红星佚史》,随后又译成了《劲草》。《新生》杂志没有办成,为杂志准备的翻译稿也没有用上,周氏兄弟就把这些翻译稿编辑出版,《域外小说》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了。

周作人不仅勤于翻译,也勤于写作。从1907年起,他开始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论文,到1911年这4年期间,他先后在《天义》、《河南》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包括《论俄国革命与虚无主义之别》、《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来论文之失》、《哀弦篇》,还翻译了一些俄国的小说,此时周作人的作品具有一些俄国色彩可能是与国内革命的氛围有一定的关系的。1911年6月周作人带妻子羽太信子回国,正值国内辛亥风云变幻,到1917年这段日子里,也许是国内形势不太稳定的原因,周作人的作品有了一些变化,发表了一些政论,比如《望越篇》、《望华国篇》、《尔越人毋忘先民之训》、《民国之征何在》、《庸众之责任》等,无疑是作为年轻人对时局的愤慨。在此期间,他还创作了一些“社会小说”多是反映社会现实,提出内心憧憬的蓝图,比如《江村夜话》。这些小说不再单纯地是记述生活而更多地着笔于怀想美好的未来。

1917年到1923年这四年期间正是新文化运动发生、发展的时期,也是人们最为怀念周作人的日子。这段时期内,周作人完全表现出来一个文学家的样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骁将。1918年11月前后,先后加入《新青年》、《每周评论》为文学解放思想而奋斗,“人的文学”观念,12月份《人的文学》在《新青年》第五卷第六期上发表。周作人提出了“人的发现”口号,从人道主义出发,他还提出了“人的理想生活”。这一思想的提出是中国文学界的一大突破,其思想也大为人们所接受,周作人在文学界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后,他的《平民文学》的发表也颇引人注目。接着,周作人又发表了《思想革命》一文,他提出要用白话文宣传正确的思想,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升入发展。在文学改良口号提出之后,周作人开始以创作新诗的形式来为文学革命提供典范。1919年创作的《小河》是周作人发表在《新青年》上的第一首小诗。发表后,赞声四起,形式是完全新颖的,语言是完全口语化的,而内容是寓言式的,能够引人种种联想,达到了一鸣惊人的作用。至1923年之前,周作人还创作了《两个扫雪的人》、《北风》等新诗,还有一首他在病中所做的诗《梦想者的悲哀》。与此同时期的还有一批 2

批判性的短文,如《实在情形》、《廉耻与秩序》等,表现出周作人正处在思想转型的特殊时期,他开始削弱了战斗力转而回避现实,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也为他以后的道路埋下了伏笔。

1923年,在于其兄鲁迅决裂之后,周作人开始真正思考自己的人生。7月发表了《寻路的人》表明了其各走各路的决心,9月出版了自己的作品集《自己的园地》,书中包含了他对文学对时事的各种见解。1924年,周作人参与编辑《语丝》周刊,反对专制,主张活跃思想,提倡独立思考是《语丝》的特色。在随后的各种革命事件中,周作人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直到1927年张作霖政府查禁《语丝》,并查封了北新书局,主编们开始另寻出路,将总店转移到上海,推举周作人为荣誉主编。1927年9月,周作人有出版了他的第三本散文集《泽泻集》,又将自己的文艺杂谈类文章整理出来形成了《谈龙集》。在国民革命失败之后,周作人走向了消沉的道路。1928年写出了《闭门读书论》,足见他当时只懂闭门读书。1929年是周作人写作最少的一年,而且有几篇还是序跋之类的,但是其批判作用还是有的,他用这些文章来批判资本主义的卖淫制度。虽然如此,周作人在这一年里还是整理了自己的旧作出版了《永日集》和《过去的生命》两本集子。

在经过1929年的沉闷,周作人于1930年5月12日创办了《骆驼草》。,在这一期刊上周作人是每期至少发一篇文章的,此期间出了不少可读之作如《水里的东西》、《论八股文》、《村里的戏班子》、《专斋随笔》等等,但是这些文章与以前的文章相比多少少了一点生气变得沉闷起来,这可能与周作人思想的转变有关联。1931年2月,上海群益书社整理出版了周作人的文学论文《艺术与生活》。就在创作减少的这段时期内,周作人又开始着手翻译以前没有完成的希腊神话的翻译,到1937年希腊人波马多洛斯所著的《书库》被翻译成四卷,完成。1936年先后出版了他在一年间所写的随笔小品,分为两个集子《风雨谈》、《瓜豆集》。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到1949年这段期间,周作人选择留在北平,在一些朋友的影响下,周作人开始出现亲日思想,这段期间其创作甚少。只是在一定的场合发表演讲,阐述其思想,在他的以后的回忆中也有描述。

1949年以后,周作人虽然也有不少的创作,也有不少的翻译作品,但是由于他不曾能证明自己在抗日期间的清白,也不曾能对自己的“落水”找到合适的 3

理由,做出合理的解释,所以未能得到平反,其作品很大一部分都没有能够出版发行,他的回忆录也是在很多年后出版的。

终其一生,周作人的文学造诣是无可厚非的,他的人的文学思想的提出犹如惊雷,震惊整个文学界,为文学界带来了生机。他的文学理论作品也为文学创作后辈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指点。但是,在他人生的后期,他的贡献就远远掩盖不了他的失误了。他在总结自己的一生时也似乎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就并没有过多的为自己变白。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客观的看待这样一位文学家与翻译家。

周作人诗歌

小传

周作人优秀散文

母亲小传

朋友小传

刘少奇小传

母亲小传

母亲小传

瞿秋白小传

赵树理小传

周作人小传
《周作人小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周作人简介 小传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