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海伦凯勒

发布时间:2020-03-02 23:35: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出示一段话,自由读。

我要把

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

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交响乐,

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

2、十九世纪,有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让世界都为之震惊。她志存高远,坚韧不拔,她用自己奋斗的一生,告诉世人,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她的名字就是——(齐读)海伦·凯勒。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9、海伦·凯勒。

4、学生简介搜集的海伦•凯勒的资料。(出示图片)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纪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拉丁语、希腊语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二、初读课文

1、海伦•凯勒一生的事迹不胜枚举。 今天我来走进她,认识她。

2、自读课文:

(1)养成好习惯,边读边把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注意课文中的生字。

出示生字并组词:

躁 燥 脾 哑 饶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读课文,本文写了她哪些感人的故事呢?想想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些什么?

2、分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海伦在老师指导下摸盲文,拼写单词,艰苦地训练自己的说话能力。

3、全班交流:

第一段:讲海伦在一岁半时,一场大病给她带来的灾难。

第二段:在沙利文老师的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海伦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拼写单词。

第三段:在萨勒老师指导下,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使自己的说话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第四段:海伦大学毕业时,决心像自己的老师一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

4、分段朗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读正确、读通顺。

5、利用段意,归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作者按故事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海伦•凯勒一岁半的时候遭受双母失明、双耳失聪的极大不幸后,在沙利文、萨勒老师的鼓励指导下,以惊人的毅力刻苦学习,最后获得成功的故事。

6、我想作者写这篇文章,不仅是为了赞扬她的奋斗精神,也希望激励人们向她学习。

7、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看到最美的景色,听到最好听的声音是什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但是年仅一岁半的海伦凯勒却。。。。。。(指答)

四、体会不幸

1、交流,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出了一个不幸的海伦?(出示1自然段)

2、学生谈学习收获(抓住“***”这些语句读出了„„„)

引导:你抓住了这些词句读出了她的不幸(教师板书:不幸)

还有哪些同学,你是抓的哪些词,再来谈谈?

3、音乐,师叙述:才一岁半的小海伦就已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从此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从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4、同学们,黑暗和沉寂就像一张巨大的网紧紧地裹住了小海伦,她痛苦、绝望,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变的越来越坏。你能体会着海伦的处境和心情,读读这段话?(“天啊,„„越来越坏”)

指名读,教师评议。

5、海伦在她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写到:

每次手语无法让别人了解我的意思时,我都要大发脾气。仿佛觉得有许多看不见的魔爪在紧紧地抓着我,我拼命地想挣脱他们,烈火在胸中燃烧,却又无法表达出来,只好疯狂地踢打、哭闹,在地上翻滚、吼叫,直到精疲力竭。母亲若在旁边,我就会扑在她怀里,悲愤欲绝,甚至连为何发脾气都给忘了。

体会着海伦悲痛欲绝的心情,谁再来读读这段话?

6、海伦凯勒是否因此而沉沦了呢?

她是如何克服那些障碍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入情入境体会、抓空白想象、抓关键语句品位,感受海伦·凯勒的坚忍不拔和对生活的热爱。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反复认真地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海伦在困难的环境中战胜困难创造奇迹的勇气。

对策:补充阅读海伦·凯勒的名言、资料,充实人物形象。将文本与学生的人生、精神相结合,升华学生的情感,积淀精神的底蕴。

教学准备:课件

一、揭题:海伦·凯勒

二、温故整体感知:

四、不屈不挠

(一)

1、你又从哪儿读出了一个不屈不挠的海伦?(板书:不屈不挠)

2、学生自由交谈:“她不分昼夜„„摸出了血”

3、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书写盲文吗?

学生介绍:盲人的书写也比我们困难多了。需要用食指的指节用力叩击盲文笔,在厚厚的纸上扎下一个个突起的盲文点。长时间书写,手腕、手指都会酸痛,甚至变形。

4、了解了这个知识,再读这段话,“她不分昼夜„„摸出了血”你又想说什么?想象着海伦摸读盲文时的艰辛,带着你深深的感动之情读读这段话。

5、我们正常人学会“阅读”“书写”“算术”,也许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海伦却要“不分昼夜”、“拼命摸读”“不停书写”甚至“摸出了血”才能做到。尽管如此她还是„„她还是„„从这儿你又想到了什么?同桌讨论讨论。

交流(她对知识无比渴望,这种努力是我们正常人的几十倍、几百倍、几千倍!迫切希望了解这个世界,知识已经深深吸引了她。)

6、海伦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用整个身心来感受世界万物,一刻也闲不住。我的生命充满了活力,就象那些朝生夕死的小昆虫,把一生挤到一天之内。

7、请同学们再读这段,看看怎么读才能读出海伦对知识的渴望,表达出她想把一生挤到一天过的那种心情。指名学生朗读

8、这段话只有3句,寥寥几笔就给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坚强的、对知识有着强烈渴望的海伦形象。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这凝练的语言给背下来!

五、不屈不挠

(二)

(1)还从哪些语句中读出她的不屈不挠精神的?(出示第6段)

(2)抓住这段话中这样一些关键词,我们都能初步读出她的不屈不挠,但这种阅读还是浅层次的,还不能走进海伦的世界。请注意下面我们是如何学习这段话的。

首先请同学们想想:海伦是象我们小时侯那样学习说话吗?(不是)她能象我们这样学习说话吗?(不能)联系上文想想她是怎样学习说话的?

这种靠触觉练习说话的方式,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海伦这样说(教师引读: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都要-------我都要„„我都要„„读-----)可见一开始的海伦几乎没有说话能力。

再联系下文看看(出示7自然段)后来“她说话的能力竟然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当她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刹那间,爸爸和妈妈紧紧抱住了海伦,留下了兴奋的泪水。

抓住关键词句,把前后文联系起来想,你有没有想到什么?

(3)总结:同学们,抓住关键词句,上挂下联、瞻前顾后地去阅读思考,会让我们对课文有更为准确、深入的理解。以后学习中我们可以经常运用这种阅读方法。

(4)让我们体会着海伦说话的艰辛,想象着她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一起来读这段话。“为使我的„„练习”

这一句读得不够好。听老师读,特别要注意逗号、省略号。学生齐读最后一句。

(5)请同学们根据

6、7自然段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你脑海中浮现出了哪些情景、哪些画面?请你试着用完整连贯的话描述你仿佛看到的情景。

六、喜悦

1、导入:同学们,海伦的学习过程是艰苦的,甚至是痛苦的。但同时她从学习过程中、得到的知识中,又获得了无穷无尽的喜悦、快乐和幸福。

2、自由读读这段话,看看你有没有产生什么疑问?学生质疑。

3、现在谁能根据录音和课文内容说说海伦的喜悦从何而来?

4、师:上帝蒙蔽了海伦的眼睛,却用知识在海伦的心里打开了另一扇窗。体会着海伦前所未有的喜悦一起读读这段话。

5、读课文第5自然段,边听边体会你仿佛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海伦?

七、练笔:

资料:一个盲人,已失去了三分之一的成功机会;一个聋子,又失去了三分之一的成功机会;一个哑巴,将再失去三分之一的成功机会。任何单独的一项残疾,已经很难让我们在社会上立足。海伦凯勒她集盲聋哑于一身,而且她还是个女人,她注定要失败。但她没有在失败中沉沦,而是接受了命运的挑战,凭着一颗坚忍不拔的心,考取了哈佛大学,并象沙利文老师那样,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残疾人身上。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走进了海伦那富有传奇色彩的成长经历,此时同学们心中一定有太多的感慨要倾诉。请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海伦在困难的环境中战胜困难创造奇迹的勇气。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从中能够学习到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反复认真地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感受海伦在困难的环境中战胜困难创造奇迹的勇气。

对策: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更深的理解课文,学习海伦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喜悦”、“如饥似渴”说一句话。

2、朗读第二段,沙利文老师开始怎样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的?海伦又是怎样拼命学习的?过渡:海伦是怎样学说话的?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朗读,思考:萨勒老师怎么教海伦说话的?海伦是怎样练习的?

2、同桌互读并讨论。

3、全班汇报。

理解:“萨勒让海伦摸清„„怎样发音。”这是靠什么来学习说话。

“我夜以继日的努力,反复高声朗读„„”“夜以继日”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海伦学说话的艰辛以及她拼命学习的精神。)

你能通过朗读把海伦的精神读出来吗?

4、海伦努力的结果是什么?自读理解。读、说、朗读体会。

“她说话的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应如何读这句话?(读出惊喜、终于成功了的语气)

“海伦回到家里,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刹那间,爸爸和妈妈紧紧地抱住海伦,流下了兴奋的眼泪。”

有感情朗读,说体会。

三、学习第四段

齐读,想想海伦为什么会永远流在人们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为他人服务的精神)

四、通读全文

1、自读全文。海伦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读读说说。

2、你有什么启发吗?

五、作业

1、引号有哪些用法?完成课后习题4。

2、在第2课中,你能找到类似的用法吗?

3、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海伦•凯勒

生病失聪失明

奋斗复聪复明不屈不挠奋斗

奉献永生留名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海伦凯勒简介 海伦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