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01苏州市高铁新城给水专项规划文本

发布时间:2020-03-01 18:42: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规 划文 本

第一章 总则..................................................................................................................1 第二章 用水量预测 .....................................................................................................2 第三章 水源及供水方式 .............................................................................................3 第四章 水质水压目标 .................................................................................................3 第五章 给水工程规划 .................................................................................................3 第六章 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6 第七章近期实施规划方案 .........................................................................................6 第八章 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 .....................................................................................6 第九章 附则..................................................................................................................7

苏州市高铁新城片区给水工程专项规划(2013-2030) -规划文本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规划目的

编制本专项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指导规划区内给水管网的合理建设,保证供水的安全可靠,满足规划区发展的用水需求,避免重复建设。

第2条 规划范围及年限

规划范围与《苏州市高铁新城片区总体规划(2012-2030)》的范围一致,涉及相城区元和街道、太平街道以及渭塘镇三部分,具体为:东至聚金路、西至元和塘,北至渭泾塘,南至太阳路,总用地面积约28.9平方公里。

规划年限为2013~2030年,近期调整为2013~2018年。 第3条 规划依据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2 《苏州市高铁新城片区总体规划(2012-2030)》 3.3 《苏州市供水系统规划图(2007-2020)》 3.4 《苏州高铁站周边地区给水规划》2009.7 3.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3.6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 3.7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3.8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9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3.10 国家其它相关法规、规范及规划区规划设计资料 第4条 规划原则

4.1 规划编制深度达到专项规划深度,具有操作性。 4.2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

4.3 结合规划区的建设发展实际情况,合理布置给水工程系统方案。 4.4 充分重视现状给水设施布置情况,合理利用及改造。 4.5 充分考虑与城市景观的关系并尽量减少对其他工程的影响。 第5条 规划适用范围

凡在本规划范围内从事与给水工程的规划编制、设计、建设等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1 苏州市高铁新城片区给水工程专项规划(2013-2030) -规划文本 第二章 用水量预测

第6条 用水量指标选择

6.1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

最高日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取450 L/人.d。 6.2单位建设用地用水量指标 二类居住用地:1.0万m3/ km2·d; 居住商业混合用地:0.8万m3/ km2·d; 其他居住用地:0.8万m3/ km2·d; 幼儿园用地:0.7万m3/ km2·d;

行政办公用地、文化设施用地:0.5万m3/ km2·d; 教育科研用地:0.8万m3/ km2·d; 体育用地:0.5万m3/ km2·d;

医疗卫生用地、社会福利用地:0.8万m3/ km2·d;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0.5万m3/ km2·d;

商办混合用地、商业用地、商务用地:0.5万m3/ km2·d; 公共设施营业网店用地:0.5万m/ km·d; 工业研发用地:0.6万m3/ km2·d;

城市道路用地、交通枢纽用地、交通场站用地:0.2万m3/ km2·d; 预留公共设施用地:0.25万m3/ km2·d;

供应设施用地、环境设施用地、安全设施用地:0.25万m3/ km2·d; 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0.1万m3/ km2·d; 预留弹性用地:0.8万m3/ km2·d; 第7条 用水量预测

32规划区日变化系数取1.2,时变化系数取1.5,规划期末最高日用水量约为12万m3/d,平均日用水量约为10万m3/d。

2 苏州市高铁新城片区给水工程专项规划(2013-2030) -规划文本 第三章 水源及供水方式

第8条 水源

规划区水源为苏州市相城水厂生产的清水,由区域供水干管接入规划区。 第9条 供水方式

规划区内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及市政消防用水采用同一管网系统,低压制供水。管网采用环状布置,通过“区域供水干管→主干管→次干管→支管”的四级管网体系,保证供水的安全可靠。

第四章 水质水压目标

第10条 供水水质目标

规划区内供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有关规定,主要包括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饮用水中的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饮用水应经消毒处理。

第11条 供水水压目标

规划区从区域供水主干管接入点的水压约为0.326 MPa,规划区内给水管网的最不利点出水压力在管网平差理论计算时根据规范宜设定不小于0.28 MPa。但结合当地实际水压情况,规划区内给水管网的最不利点出水压力可以确保不小于0.20 MPa。

第五章 给水工程规划

第12条 管网布置

规划区内的给水管网呈环状管网,区内给水管网沿着规划道路布置,一般在道路东侧和南侧。规划保留区内现状3条区域供水干管,即为太阳路的DN1400管、相城大道东侧的DN800管和227省道的DN1200管,同时由于道路改线,废除齐门北大街的DN1000管的区域供水管。规划在太东路上新建1条DN1200的区域供水干管。

3 苏州市高铁新城片区给水工程专项规划(2013-2030) -规划文本 规划基本都保留利用现状区内给水管道。规划区内主干管为:朗力福大道(民泰路~227省道) DN600管、227省道(朗力福大道~蠡太公路) DN600管、蠡太公路(相城大道~227省道)DN500管、相城大道(蠡太公路~西公田路) DN500管、西公田路(相城大道~227省道) DN500~DN600管、太东路(澄阳路~227省道)DN500管和澄阳路(太阳路~朗力福大道)DN500~DN600管。

规划区内沿澄乐路、盛兴路、富翔路、太东路(澄阳路以西及227省道以东)、西公田东延(227省道以东)、南天成路、开泰路、相城大道(太东路以北)等敷设DN400管,形成区内次干管。规划区内其余道路下均敷设DN300管,为区内支管。四级环网的敷设,可以保障每个用水点的用水安全。

整个规划区共有6个接口与区域供水干管沟通,分别为太东路与民泰路交叉口处、227省道与太东路交叉口处、相城大道与西公田路交叉口处、太阳路与相城大道交叉口处、太阳路与澄阳路交叉口处和227省道与南天成路交叉口处(其中3个为现状接口),形成相对独立的供水系统,保证了供水的安全可靠。因227省道规划DN600给水管穿铁路,施工难度高,申报审批复杂,近期不实施。故建议在东公田路与227省道交叉口处新增一个水源接入点7。

市政消防用水和生活、生产用水使用同一给水管网。在给水管道上沿道路设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120米,在道路交叉口50米范围内需设置消火栓。

第13条 管网平差和管网优化

本规划采用节点流量进行管网平差计算。计算采用海曾-威廉公式,计算温度取13℃,管道局部损失系数取1.0,通过最小自由水头反算水源压力,再通过最不利点水压进行校核计算。

设定规划区的最小自由水头为28米,计算出最不利点为节点5,并反算出各水源接入点的水压约为32.6米。规划区离水厂较近,可满足规划区用水的压力要求。

第14条 给水管材

规划区内给水管网采用球墨铸铁管,过河过路等困难地段采用钢管或PE管。

第15条 给水管网附属设施

4 苏州市高铁新城片区给水工程专项规划(2013-2030) -规划文本 15.1 管道接口

规划区内给水管材主要为球墨铸铁管,采用橡胶圈密封的柔性接口。过河过路的钢管,采用焊接的刚性接口。PE管采用电熔接口。所有管件(弯头、三通等)处,都需根据接口性质分别设置柔性管道支敦或刚性管道支敦。

15.2 管道防腐

金属管道内防腐宜采用水泥砂浆内衬。外防腐球墨铸铁管宜采用镀锌和环氧煤沥青;钢管宜采用环氧煤沥青玻璃布和PE缠绕保护层;埋地钢管在有地层微电流地段应采用阴极保护措施。

15.3 管道阀门

规划区内给水管道阀门应选用软密封闸阀,在必要和适合控制的位置设控制调节阀门,并按规范规定设置倒流防止器,防止用水点对市政给水管网污染。

15.4 市政消防设施

规划消防给水管道与市政给水管道共用,采用低压制给水系统,环状供水。市政消火栓沿道路布置,间距不应超过120米,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大于150米。

15.5 排气设施

规划在管道凸起处、正虹吸形式的拱形管、管桥处和其他特定位置设置相应功能的排气阀,以排除管道中的积气和水锤的影响,避免在管道中形成气囊影响供水管道运行、有效的避免水锤对供水管道的危害。

第16条 节水规划

16.1 强化全民节水意识,重视节水器具的研制和推广应用。

16.2 通过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改革生产工艺,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单位耗水量,发展节水型工业。

16.3 加强规划区供水管网的维护,减少跑冒滴漏等管网漏损。

16.4 合理调整供水价格,加快水向商品的转化。利用经济杠杆,促进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16.5 加速污水资源化建设,科学合理有效地配置水资源。 第17条 水资源保护及管理

17.1 加强宣传,树立保护水和节约水的意识。 17.2 整合水管理部门,对水资源统一管理。

5 苏州市高铁新城片区给水工程专项规划(2013-2030) -规划文本 17.3 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法规。 17.4 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17.5 建立健全用水统计、用水考核制度。

17.6 建立合理的价值观念,改革水费制度,理顺水价格。

第六章 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第18条 工程量统计

至规划期末,规划区内给水管网建设总长度约为112900米,其中DN200管2200米、DN300管79200米、DN400管15100米、DN500管3700米、DN600管12300米。

第19条 投资估算

规划区内待建给水管网工程的投资估算价格约为15950万元(本估算费用仅为规划给水管网工程直接费用,不包括征地及拆迁等间接费用,也不包括工程勘察设计费、各项规费、税金以及其他不可预见费用)。

第七章近期实施规划方案

第20条近期实施方案

结合规划区开发地块和道路建设的时序,近期建设主要位于高铁站周边道路下的给水工程管网设施的建设。规划区近期给水管道建设总长度约41390 m,近期给水工程投资估算价格约为5571万元。

第八章 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

第21条 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

19.1 加强对全区供水设施的保护和管理。

19.2 进一步深化设计,编制相应的给水工程施工图。

6 苏州市高铁新城片区给水工程专项规划(2013-2030) -规划文本 19.3 坚持给水设施与规划区的开发建设同步进行。 19.4 建立先进、完善的给水系统检测、调度系统。 19.5 建设节约型经济发展区。 19.6 建立健全给水安全保障系统。

第九章 附则

第22条 规划编制、修改及实施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及规划图纸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本规划经法定程序上报批准后实施,调整修改须按法定程序进行。 本规划由对应的专业部门组织实施并负责解释。

中国高铁新城之忧

中国高铁新城之忧

高铁测量系列01

高铁新城开发建设研究

区高铁新城管委会党建品牌

淮安市高铁新城规划设计任务书2.13

高铁新城的利与弊等信息

给水工程专项规划收资清单

相城区太平街道:2.7万农民“掘金”高铁新城

苏州高铁新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

01苏州市高铁新城给水专项规划文本
《01苏州市高铁新城给水专项规划文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