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

发布时间:2020-03-03 09:21: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手脚放开”更需“心态开放”

一个系统要有生机和活力,就必然要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小到一个细胞,大到整个地球,莫不如此。这启示我们,做工作时,同样要保持开放的状态,切勿“自我封闭”。

有人可能会说,改革开放都30多年了,“开放”二字,早成共识,为什么还要讲“开放”?实际上,经济开放不等于观念开放,口头的开放也不等于行动的开放。现实中,有很多问题,正源于“不开放”。

一些地方把信息锁在“黑屋子”,以“商业秘密”、“情况不便”等推脱公开申请;一些单位关门“创收”,监督针插不进,如小小一个“矿征办”,养出那么多贪官;一些地方拍脑袋决策,造出各种“短命建筑”„„

或因思想观念不开放,或因权力运行不开放,或因工作过程不开放,种种封闭的心态,使事前没有调研、事中拒斥监督、事后难听反馈,致使工作远离了群众、远离了实践,产生种种问题,也就在所难免。

开放,是工作的要求。有开放,工作基础更稳。听听群众呼声,看看社会诉求,科学决策、合理干事,才能得到最大的支持,达到最好的效果。有开放,工作效率更高。专业社会,分工细致,小组织、小团体力量有限,向群众汲取智慧,从社会获得力量,才能事半功倍。有开放,工作更为“安全”。阳光能杀菌防腐,把工作置于群众、社会的监督之下,不仅是保障群众“四权”的要求,更是对工作人员的一种保护。

开放,也是领导干部须有的心态。没有开放的心态,会拒斥新思想、新观点,凭一己之见、一知半解办事,井底之蛙,怎有进步?没有开放的心态,也难以协同配合,唱独角戏、搞一言堂,拒绝和外界联系,固步自封,怎扩格局?没有开

1 放的心态,还往往意味着责任感的缺失。自我好恶、一己私利成为“世界中心”,不关爱职工,不关心群众,画地为牢,怎开境界?

一些人拒斥开放、自我封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封闭可以带来“权威感”。开放决策,会引来反对质疑;开放监督,会挤压“灰色空间”;开放反馈,也会传出“逆耳之言”。在一些人看来,这些因为开放而给权力行使带来的种种限制,让自己没有面子、失去权威甚至权力,是自缚手脚、自找麻烦,甚至让个人或单位无法在工作中牟取私利。

开放,不仅靠提升思想,更需制度支撑。需要完善的监督制度、选任制度,也需要有调研制度、反馈制度、考核制度,使政府在决策、执行、管理等权力运行的各个方面,能进一步公开化、透明化,让开放成为一种制度安排,让开放的心态成为一种习惯。

领导干部放开手脚,敢干事、愿干事,值得肯定。手脚放开之时,更需要保持心态的开放,这让手使力的角度更好、脚迈步的方向更准,让我们干得更好、走得更远。

耐得“委屈”

与一个长期在基层任职的同志谈心,说起当干部的难处,他颇有感触:“工作上再苦再累都不打紧,最难的是有时要‘两头’受气。比如明明是利及长远惠及民生的好政策,上级也定下标准、时限严令贯彻执行,可有的群众就是不肯接受、不愿配合,有时还语出不忌甚至付诸拳脚。可忍着委屈,工作还是得照样往前推。”这样的困窘,不少干部多少都曾遭遇。这样的委屈,许多人也感同身受。

窘境和委屈如同一面镜子,很能反映出干部的水平和境界。怀抱一腔热忱,不辞辛苦不计得失想为群众办点事,不料却遭受苛责误解,委屈是自然的。委屈

2 面前,有的人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或者干脆一推六二

五、撂挑子不干。而更多的干部,尽管心里有些委屈,也照样把工作往前推。这样的干部,恪职守,能担当,肯奉献,耐折腾,可谓“砥柱”和“脊梁”。对这样的干部,组织上即便有批评却可放心压担子,老百姓即便有误解终将贴心竖拇指。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但不会尽是和风细雨。干事创业也不可能总是一片叫好声,尤其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处置热点难点问题时,遭遇一些苛责和误解,受一点委屈是难免的。委屈面前见胸怀,见担当,更见作风和党性。不可想象,假若没有一份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假若不是源于对事业的高度热忱,假若党性淡漠、作风漂浮、意志薄弱,无数平凡的基层干部怎会耐得委屈和辛苦,“工作还是得照样往前推”?

耐得委屈,百事可做。历览古今前贤,不乏在委屈中披棘前行,于磨难中砥砺奋进的智勇者、弘毅者。遵义会议前的毛泽东,踏出那条著名小道的邓小平,曾经遭受群众误解、亲人埋怨的“永远的巴山红叶”王瑛,乃至早先被人讽为“郭大傻”如今又被人誉为“郭大侠”的郭明义,他们对待委屈的态度令人敬佩,他们超越委屈的作为值得效法。

磕打出脚力。某种意义上看,受点委屈未必是一件坏事。就像净水洗纤尘,对于智勇者,委屈就像一阵清风凉雨。委屈面前,可以让人冷静下来,去浮躁,敛心神,省察自身不足,反思工作瑕疵,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改进同群众打交道的方式和方法。化委屈为智慧、意志、作为和业绩,而不是牢骚、抱怨、逃避与放弃,当是一名优秀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委屈不可避免,但我们应尽可能地让干事创业者少受委屈,努力为其提供一个舒心的发挥才智的环境。其实,有时候,受委屈者所希求的并不太多。一句暖 3 心的话,一点支持的掌声,一掬体谅的微笑,甚至一个真诚友善的眼神,就足以让受委屈者冰释委屈,减压卸负,贯注热忱,倍加奋力前行。

别让流血流汗者再流泪,让委屈者的委屈随“浮云”而去。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服务要先于惩罚

有个城市街头乱摆摊位、烧烤云集,于是发通告、搞罚款,城管与小贩你来我走、你走我来“拉锯战”,就是禁不住。后来改变思路,放下架子,深入调查,才发现摊贩大多是“40、50”下岗人员,有的还就是靠着摆设摊点谋生。于是,当地政府创造条件,将这些下岗人员安排为保洁员、路口秩序协勤员或到一些服务性行业工作,在适当地域划出一些经营区间把烧烤等摊点相对集中起来。结果呢,市容整洁,秩序和谐。

有个城区网吧管理成为“老大难”,超时经营、未成年人涉足等现象屡查难禁、累罚不绝。后来政府管理部门转变观念,既与网络经营商签订“零点断网”协议,又与教育部门联合在中小学校开展未成年人远离网吧活动,还聘请离退休老干部担任监督巡视员,并在网吧经营业主中开展合法经营、争当文明网吧评选活动。最终,改变了中小学生“5(5天学校教育)+2(2天双休日进网吧)=0(网吧抵消了学校教育效果)”的被动局面,赢得社会与家长好评。

有个城市过去为骗取生育指标而虚报孩子病残的事情一直“很头疼”,先后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都未能有效制止。近年来,坚持“主动上门、服务到家、落实到人”,“民意我应、民需我为、民乐我求”,在组织保障、宣传教育、预防筛查和跟踪服务体系上使劲,实现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工程全覆盖。结果不仅使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也从根本上堵塞了虚报二胎生育指标的漏洞。

这些政府社会管理方面的难题破解,无不蕴含着一个简单的道理:服务先于惩罚。服务是目的,是方向,惩罚不过是手段,是辅助措施。遗憾的是,现在有些政府部门多是“不教而诛”,“罚”字当头,动不动就罚、就抓、就追、就撵,甚至对“罚没”下任务、定指标,把“罚没”作为部门超编人员工资来源、福利、不正当开支的“小金库”。即使是“服务”,也变成简单的“收费”,倡行“法治”则变成“罚治”。其结果,必然进一步激化矛盾和问题。

对于政府职能部门来说,服务是天职,是第一职能。树立服务的理念和意识,把服务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解决问题的方法,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和水平,乃是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基本要求。“以罚代管”发展成一些部门的日常工作方法,看起来是工作方式简单粗暴、社会管理能力弱、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实质乃是服务理念和意识的阙如,根源则是权力让一些职能部门和官员自我膨胀,淡漠了百姓感情,忘记了权力是谁赋予的。

管理就是服务,优质的服务才能实现良性的管理。遇到管理方面的难题,不可指责民众的“觉悟”与“水平”,不要嗔怪百姓的“无知”与“无序”,不能抱怨群众是“刺儿头”难管治,而要首先检讨自己是否失职,反省自己的服务意识是否尘封、服务工作是否缺位、服务渠道是否阻塞。如此,社会秩序、社会和谐不请自来。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最近你忙什么?

“最近忙吗?忙些什么?”这样的问候语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最常用的口头语之一。在迅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忙”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常态。

从社会发展来看,“忙”是大势所趋, 是我们国家处于快速发展上升期的显著标志,是生活节奏加快的表现。就个人而言,“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

5 态度,在多数情况下,“忙”都代表了一种进取意识,一种奉献品质,一种敬业精神。“忙”能让人感到充实,能使人看到希望,能给人带来收获。

一个人如果能够主动让自己忙起来,忙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说明想干事,不是没有追求;说明能干事,不是没有能力;说明该干事,不是没有压力。然而,现实中,不少人总是以忙碌自居,喜欢以“忙”证明自己的价值,借口太忙推辞一些事情,然而却很少静心思考自己“忙”的意义和目的,甚至说不上来自己究竟为啥忙、忙了什么。

其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人并不是很忙或者并不是真忙,他们之所以口口声声说自己“忙”,一种情况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浮躁与空虚,借口“忙”证明自己不掉队、不落伍。另一种情况是庸碌无为的“忙”。这种“忙”不是把精力用在工作事业上,而是“忙”一些庸俗的或者无益的事情,比如上班忙上网玩游戏,下班忙喝酒打牌,以这种不尽职责、耗费生命为代价的“忙”来打发日子。还有一种情况是错误的“忙”,不是忙正事好事,而是忙损人利己的事,忙违法乱纪的事,忙假公济私的事。

“忙”是一种选择。事业有不同,岗位有分工,这就决定了我们每个人忙碌的事情、忙碌的程度各不相同。焦裕禄、牛玉儒、沈浩等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忙”令人称赞,环卫工人“脏了我一人,干净千万家”的“忙”同样值得尊重。不管忙什么,都要尽可能忙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什么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一是能给自己带来心灵充实、精神愉悦的事,比如像郭明义那样助人为乐;二是能够造福社会和人民群众的事。比如领导干部在“忙”的问题上,就要把为民负责看得重一点,尽可能把心思和精力多放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上,而不是“忙”在做表面文章上;多放在勤下基层,接触群众,摸实情、搞调研上,而不是“忙”于迎来送往。

“忙”也是一种能力。“会忙”与“不会忙”天差地别。会忙的人,常常头脑清醒,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对哪些事情该忙,哪些事情不该忙;什么时候可以忙,什么时候不能忙;事情忙到什么程度、忙出什么效果常常心中有数。分清轻重缓急,把握快慢节奏,顺势而为,劳逸结合,就会忙而不乱,忙而有序,忙而有效。相反,那些不会忙的人,表面上看起来整日忙忙碌碌,实际上没有忙到点子上,尽管身心疲惫却收效甚微。

人的生命是有限度的,忙碌的时光毕竟有限,要想在有限的人生“忙”出无限的精彩,需要认清忙的方向,讲究忙的方法,提高忙的效率。只有这样,才会忙得有价值,忙得有意义。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谋而后动”方能“又好又快”

前不久,珠海横琴新区核心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作为粤港澳合作机制创新区的横琴新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这块坐落在南国特区的“宝地”,在过去20多年里,曾被规划过10多次,但都未修成“正果”。原因不是没有条件开发,而是条件太好,需要“谋而后动”。

汉代杨雄在他的《法言义疏》中说:“珍其货而后市,修其身而后交,善其谋而后动,成道也”。意思是说,一件好的东西要珍藏到最值钱的时候才可卖出;一个人要经过悉心学习修炼,方可出去交际;一项好的计划要经过精心运筹完善后方可付诸行动。引申到我们今天的发展问题上,就是无论办什么事情,搞什么规划,制定怎样的思路,小到上一个项目,实施一项工程,大到建一座城市,推进一项事业,都要进行反复研究,审慎论证,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再进行实施,也就是要“好”字当头。

7

在现实中,准备不足、谋划不周、未谋先动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个企业投入巨资,刚刚建成不久,就要停产下马;一项工程耗资费力,实施数年,但刚刚完成就失去了功用;一个规划刚制定好又被另一个规划所替代„„这背后或是由于认识局限、或是由于政绩冲动,往往更看重急功显绩,甚至不顾条件优劣、可行与否,就“大胆”决策,“加快”上马。结果尽管下了很大功夫,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在条件、规律、时间的检验面前,还是欲速不达、事与愿违,不仅造成人财物的浪费损失,更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威信。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新的一轮大发展即将开启,如何才能“好”字当头,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在“谋”字上下功夫,做到谋而后动。

谋而后动,要有超前意识、全局观念,善于在大势下谋,在全局中谋。所谓超前,就是理念要超前,思路要超前,规划要超前。特别是对一些百年大计的工程项目,要长远谋划。有些事情从提出到实施,可能要谋上好多年。建设三峡工程早在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中就提出,到上世纪末才实施。许多地方新建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城市新区的谋划,恐怕至少也要超前几十年。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对子孙后代负责。

谋而后动,还要科学谋划、突出重点,在有限的财力物力下,作出选择。对于建设项目,哪些该上,哪些不该上;哪些先上,哪些后上,都要发扬科学精神,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对发展规划的制定,坚决遵照陈云同志“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方法,进行广泛深入调研论证,多方听取意见建议,反复权衡比较,最终做出决策。凡遇大事和重大决策,还要以旁观者冷静客观的视角,进行观察分析。不能干的或时机不成熟的事情,坚决不干。

在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机遇和挑战,少谋不谋是失职,乱谋瞎谋更是不负责任,必须“谋而后动”,强化决策责任,实现科学决策,唯此,才能把事情办好。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把工作当学问做

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得好?一位领导同志说,像做学问一样地做工作,利于把工作做得严谨细致,做得扎扎实实。这话说得中肯,对领导干部如何执政干事很有启发。矛盾繁杂,问题繁多,压力繁重,领导干部如果一味沉溺于事务、墨守于经验、陶醉于空谈,就会要么成天疲于应付,大事小事“一把抓”,加班加点不回家;要么不动脑子,不求甚解,跟着“感觉走”,“拍胸脯”表态,“拍脑袋”决策。

相反,若是把工作当学问做,认真学习、锐意创新、潜心实干,就能在极其复杂特殊的情况下,开阔通达,气定神闲,稳得住“摇晃椅”,坐得住“冷板凳”,用心把工作方案、推进措施、应对方法想得更深、更透、更周全,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把工作当学问做,就是要像做学问那样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不动脑子不出手,不想明白不迈步。万物自得,各有其理其道,大事小事,都要动脑筋、开心窍、展智力。一项工作要不要做,该怎样去做,怎样做才能做得最好、最有效果,决不能“统计加估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领导干部的思考,需要贯穿于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做出决策、抓好落实的全过程。

把工作当学问做,就是要像做学问那样,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于细微之处见功夫,于精密之处见水平。做学问绝不能马马虎虎,敷衍了事,须从小处着眼,在细微处较真,不惜“鸡蛋里挑骨头”。如果把这种精神投入到工作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中,重复建设现象和“豆腐渣”工程就会少很多,因简单纠纷而酿成的群体性恶性事件可能及早解决,办事难、入学难、就医难等问题的解决也会豁然开朗。

把工作当学问做,就是要像做学问那样,求真务实,勇担重任。权为民所赋,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干部,会把工作看成履职尽责的平台,兢兢业业把事情做好;一个责任感缺失的干部,则会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难免敷衍了事。正因为有了这份为民执政、为民造福的责任心,干部才不会急着捞政绩、奔前途,而会像做学问一样,埋头苦干、孜孜以求,始终围绕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展开工作,多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

把工作当学问做,就是要像做学问那样苦中求道,淡泊宁静,豁达从容,视名利如浮云,视事业为生命。古往今来,大学问家往往甘于寂寞,乐于清贫,坐看庭前花开落,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心治学,才取得彪炳史册的成就。理政也是此理,身为领导干部,不能怕苦怕累,不能心浮气躁,更不能追名逐利,要有一种豁达,一份执着,看淡一己之利,看重事业之乐,致力于工作,奋发有为,不断进取,攀上一个又一个事业发展的高峰。

把工作当学问做,不是要当“书呆子”,而是追求一种做人做事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领导干部唯有以善思的治学精神,以吃苦的硬朗作风,以清正的优良品质,以高尚的人格修养,才能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担当好对党、对人民的责任。

10 成功无学 幸福有道(人民论坛)

如今,走进书店,或者来到书市,扑面而来的就是各种“成功学”图书。看看那些“成功学”的封面,就知道作者对“成功”的理解,无非是赚钱、高升、豪宅、名车、年收入百万之类。

其实,岂止是图书市场,在影视、传媒、教育培训等不少领域,“成功”都成了被热炒的主题。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向上发展、追求幸福的愿望,另一方面,在“不是权就是钱”、“成名要趁早”等喧哗与骚动中,又透出了某种“成功焦虑症”的症状。

渴望成功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成功简化为财富的多寡、职位的高低,把成功的希望寄托于速成方法、终南捷径,本身就已经偏离成功的轨道。那些大肆兜售的“成功学”能够大行其道,正是利用并强化了这种心理。

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道路万千条。向庸俗“成功学”说不,并不是不鼓励成功,而是让人多一份清醒,多一点沉思,探寻真正的成功规律。

古往今来,俊采星驰,尽管人们成功的途径各异,方式不同,但差异性中又隐藏着共性的东西。

成功在于坚持。有一个“一万小时定律”,是说人在某一方面要想有所作为,要能坚持一万个小时,相当于每天练习近平3个小时,坚持10年。你能坚持吗?坚持住了,你就会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成功源于小事。成功者比别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在小事上一贯做得比别人好,坚持干小事,垒土成高台,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利长远、增后劲。伏尔泰说过:“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现在一些人抱怨饭碗难找,事业难成;感叹工作难做,发展受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愿踏实做事。结果,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只能是离成功越来越远。

成功贵在有静心。看到别人成功,或急不可耐,或心烦意乱,或疲于奔命,或孤注一掷,如此种种,皆谓之“浮躁”。浮躁心态,是成功的大敌。有人说得好,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大学》中也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在欲望与诱惑面前沉着淡定,在困难与挫折面前矢志不渝,才能不断迈向新的成功。

成功胜在能吃苦。“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钢铁不淬火就难以成真钢,红梅不傲立风雪就难以成品性,人不勇于吃苦就难以成良才。巴尔扎克说,吃苦是最好的老师,吃苦是最好的大学。人生最有营养的东西,往往是在艰难困苦中获取的。伟大的人格无法在平庸中养成,卓越的成就无法在舒适中取得。只有能吃常人不能吃之苦,才能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吃苦的过程,就是吃补的过程,就是思想成熟的过程、内心丰盈的过程、灵魂升华的过程,也是走向成功的过程。

成功无学,幸福有道。成功不在于一朝一夕,一时一事,也不靠临摹他人、投机取巧,而在于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做慢工,经久成大业,用汗水和艰辛,在坚实的大地上开掘出不

11 竭的幸福源泉。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善做重要而不紧迫的事

现实生活中,人们习惯于根据事情本身的轻重缓急,分出既重要又紧迫、重要而不紧迫、不重要但紧迫几种类型来,并采取不同的对策。这原本不错,但实际情况是,有很多重要而不紧迫的事,往往因为时间要求不太急,便一拖再拖,始终没时间去干,甚至越拖越糟,以致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比如学习。这事太重要了,不过却并非一定要在某天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今天工作忙就可以放在明天。结果在一些人那里,因为可以放一放,就一直明日复明日下去。畅销书《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认为,达到事业的至高境界,需要经历至少1万小时的刻苦学习,也就是连续10年,每天3小时,任何人都不例外。学界流行的“知识折旧律”显示,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人才学中的“蓄电池理论”表明,一块高能电池的蓄电量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地进行周期性充电,才能可持续地释放能量。身处信息时代,要想不落伍、不掉队,就要做学习的“快手”,在变革速度上先人一步。只要学起来,学习永远不晚。

又比如规划。没有规划,就如同盲目行驶的船只,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规划设计原本是干事创业的龙头,应当在第一时间完成。但有时因为当初误了,规划失去第一时间约束,也便成为可以放一放的重要事。许多人惧于规划需要“而今迈步从头越”,怕动作太大、伤筋动骨,结果越拖越被动,再行规划起来已是尾大不掉了。一些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使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就源于当初没搞好规划,意识到规划重要却没能及时纠正,到了非重新规划不可的地步时,其劳民伤财之严重不禁令人慨叹“早干什么去了”!发展规划如此,人生规划亦然。一些人梦想和计划受挫,往往是由两个小问题导致的:早上起不来床,晚上下不了线。不抓紧、抓不紧、不紧抓,规划搁浅,梦想落空。

再比如健康。“不少人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腿脚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没有人不知道健康的重要,有些人却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把适度运动和合理饮食这两位“良医”拒之门外。还有些人任由心浮气躁、攀比嫉妒等“毒素”在体内潜滋暗长,却迟迟不愿让感恩、宽容的阳光洒满心田。身体保健需趁早,心灵营养更需及时,拖延不得。

还比如行善,只要利他,凡事皆善,不必等到发达时;比如尽孝,孝不能等,否则徒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比如人才培养,等到人才断层断档、青黄不接时再去培养,事业早被耽误;比如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怕是不那么灵光„„

时刻保持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那些“重要而不紧迫”的事,才不会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窘境。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评

人民日报 人民论坛.10—12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文章(5月8月)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美文选读01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珍惜群众的信任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0204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不吃苦会吃亏

0219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接地气,更要懂地气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