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1 19:38: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

2003年7月—2004年4月阶段研究工作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附小课题组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课题组全体老师感谢大家能于百忙之中莅临我校指导我们的科研工作,希望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在听了上午的两节课和现在的阶段研究工作报告以后,能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学校总课题组自2002年9月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开放式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这一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修改完善和开题论证工作。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课题组老师发现学校总课题分组研究难度太大,难以把握、难于操作、难于出成果。2003年7月,课题组集体研讨会上,当子课题组组长刘忠云老师抛出“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这一研究内容后,引起了课题组老师们的共鸣,大家认为:我校学生不够大胆,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都较差。经过大家几个小时激烈的碰撞后决定: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将总课题定为背景课题,用开放的环境、开放的教学内容做总的指导思想,抓小课题,抓突破口,深入课堂搞学生活动的研究,课题组集中力量研究本校实际问题——小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方向一定,利用暑假休息时间,大家分头查找资料,重新研究并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2003年9月一开学,课题组就召开多次会议修改完善子课题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并逐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落实。下面就把该课题从2003年5月总课题开题以来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

一、课题综述

我们以前的课堂,教师大多重视学科内容的讲授,而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的方式,忽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等学习方式。这种传统的教学对于引导学生对现有知识的再认识、更新与创造往往忽略不计。不少学生宁可混在大多数的沉默里一知半解,也不愿意随便提问题,久而久之,他们不再想什么,也想不出什么。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孩子在课堂上9

1、4%的语言是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总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很少有个人发挥的空间。孩子们习惯了听老师教授,老师们也习惯了让学生听自己讲解。老师们把一个个问题帮助孩子解决消化,孩子们也就不再想还有什么问题,孩子们的探究意识,创造意识也就在“没有问题”之中逐渐倒退甚至于走向泯灭。这种现象的存在,已不符合时代的需要。

我们研究此课题有两个突出的意义:一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美国教学论专家布鲁纳认为:让学生按照自己观察和思考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认知事物,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或者让学生借助教材或教师所提供的有关材料去亲自探索或“发现”应得出的结论或规律性知识,并发展他们“发现学习”的能力,能使学生学会发现的试探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发明的态度。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需要以学生活动为主,强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解决他们自己的 1

问题,尽量发展学生认识的可能性,帮助学生学会发现知识的思考方法,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得知识。这些构想都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自我能动性人格的形成。二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国外的一些教育人士指出中国的儿童善于模仿,不善于创造。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知识创新的核心问题关键在人的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这种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非全部来自天生,更多的来自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基础教育的任务是为培养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打基础,在学校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提问习惯的养成教育,实质上是对学生优良人格的培养教育,尤其是对学生独立自主性人格品质和勇于创新的人格品质的培养教育,是为学生将来"自我发展和创造发明"奠基,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性人才的需要。

二、研究内容:

1、让学生"敢问"——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前提

⑴营造"敢问"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首先鼓励学生敢于生疑发问。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幼稚肤浅的还是超越要求的,教师都应适当地给予鼓励和肯定,创造良好的生疑发问的气氛。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置若罔闻,否则,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情绪,挫伤生疑发问的积极性,压抑学生的思维发展。⑵留给学生"敢问"的时间。教学时,凡是学生想问、敢问、能问的就放手让学生去发问。不管是开始上课、课后练习,甚至是课中老师讲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或重点、难点、关键处时,学生要提问,都可以让他发问,在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空间和时间。

⑶创造"敢问"的条件。要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改变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应摒弃呆板的"师生对答"现象,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敢于提问题,再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2、教学生"会问"——是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关键

当学生"敢问"、"好问"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之后,"质疑问难"不能只停留在幼稚肤浅的水平上,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掌握生疑会问的方法,提高质疑问难的素质。

⑴学会联系生活实际的质疑方法。

⑵抓住关键词句的质疑方法。

⑶从已知知识中去找问题。

⑷从自己不清楚、不理解的地方找问题等等。

3、引导学生善于提问——是质疑问难的升华。

善提问学生的行为表现:

1、做好预习工作。

2、善于倾听,不容易分散注意力。

3、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带着问题思考。

4、喜欢钻研,探索书本中的知识。

5、熟读书本,并进行分析和认真思考。

6、平时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

7、积极寻求答案。

8、能理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

9、求知欲望强烈,有好奇心。研究措施: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问题的产生。

2、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3、

有交流、合作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

4、把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发现问题。

5、具体地说明了提问题的范围。

6、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问的技巧和技能。使不同提问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发展。

三、研究目标的实现程度及相应的工作措施。

本课题研究的总目标是转变教育观、教师观、教学观,既重视双基的落实,又重视学生四个意识和四种能力的培养。(四个意识是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民主意识、开放意识和探究意识;四种能力是指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体会成功和喜悦,再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本课题研究还处在试点研究阶段,经过前期问卷调查分析和课题组全体老师的研讨初步确定了“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研究思路:以“问题”为中心,以“民主开放的意识、交流合作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为基本点。要求课题组每位老师在随堂课的教学中做到“四要”:

1、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新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和角色行为,树立开放意识,由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自己教学行为的研究者。促进者的角色行为: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友好的交往环境;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分享学生们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承认过失与错误;要积极地旁观、看、听、想。

2、要勤于钻研,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将课题理念和研究措施写进教案。

3、要夯实实践,掌握教学方式方法,提高驾驭课堂的组织能力和灵活应变的教学机智。

4、要努力探索、勤于动笔,随时将课堂上发生的故事和课后的感想记录下来,增强教育科研意识,提高科研水平。

从前期学生的问卷来看,我校大部分学生还不敢提问,因此各个年段的实验教师都把研究定位在“敢问”的水平。经过一学期半的研究,实验班有80%左右的学生都敢于提问,并能根据老师的要求和提示围绕某一目标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由于学生从敢问到会问需要经历一个反复训练的过程,因此我们的研究进度还处在从敢问到会问的过度阶段。目前,学生能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别人请教、能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友好地交流,会说:“我有不同的意见。”、“我同意某人的观点,我还有补充”。实验教师都能根据学生情况随时调整研究措施和研究进度,并能及时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反思,改变教学策略。

四、研究工作概述

发挥校园网优势,加强交流、学习和研讨。

1、

背靠成都理工大学,我校兴建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校园网,网址:.2003年9月,课题组老师充分发挥校园网优势,由计算机朱磊老师负责在校园网上制作了“小学生问题意识调查”的问卷。实验班学生利用计算机课时间由计算机朱磊老师和该班实验老师引导,学生自主进入校园网进行网上答题。课

题组老师根据实验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撰写问卷调查报告,然后再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本班学生实际确定个人研究主方向,并写出“个人科研计划(2003年9月——2004年7月)”。

学校各个教室和教师办公室都安装有宽带网、配有电脑,计算机房配有80台电脑,教师和学生上网都很方便。为了充分发挥校园网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课题组组织骨干教师分学科设计并制作富有学科特色的网页。数学课题组刘忠云老师负责设计制作了数学科研网页,栏目多、内容丰富多彩,既加强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语文课题组刘小葵老师设计了有语文特色的语文网页,资料丰富,便于交流和学习。教科室张会英老师负责科研网页板块的管理,及时将研究动态和研究资料上传,以便课题组老师交流,同时将有价值的学习资料及时推荐给老师,便于老师们学习。

2、以科研为契机,抓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课题组研讨会上,校领导明确提出:搞科研要真抓实干,以科研为契机,深入课堂搞研究,通过改革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可以说“质量”是科研的灵魂。因此,为确保教学质量,我们制定并实施了课堂教学改革措施:(1)教科室不定期地组织课题组老师随堂听课。看老师和学生在新课程理念和课题精神的指导下,其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有什么变化,效果如何。听课后及时组织评课,谈变化、谈进步、谈问题、谈改进措施。本学期的目标是对课题组每位老师的随堂听课次数不少于2次。同时,加强对学生作业批改情况的检查,并作好记录。(2)变“教案”为“教学设计”,改进备课本的书写格式。改革后的教学设计大致的流程有:教学内容简介、教学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材料、教学过程(表格)、教学板书、教学案例反思、个案基本情况等八项。教学目标要落实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效融合,要体现出新课程理念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课题研究精神。教学过程分为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活动和设计理念等四栏。教师行为要体现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课程的开发者与创造者的理念。学生活动体现“做中学”的理念,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关注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感受,对学生实施激励性评价。设计意图要写明各环节的教学目的和采用的教学理念。教学案例反思和个案基本情况课后及时总结。(3)变“听课”为“看课”,改进听课笔记本的书写格式。上课、听课和评课是前后紧密相连的三个环节,听课为评课找依据,评课对上课师生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指导意见和具体的改进措施。我们的改革是变“听课”为“看课”,为评课记录实实在在的依据。“看”并不仅仅是用眼睛观察,还得动耳、动脑、动手。“看”是动用放大镜观察教师和学生的每一个细小的课堂行为,如实验、语言表达、活动、小组讨论、游戏、评价等。“动耳听”是听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说些什么。“动脑想”是想每一个环节的活动所蕴涵的教育理念是否落实,落实得怎么样,还存在什么问题。动笔记就记看到和听到的。这样,老师在评课时就能有理有据地评价师生的行为效果,并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改进措施。

3、加强个案和教学案例的研究与反思。

个案研究是教育研究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个人是对班级一个或少数几个优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我校的校本课题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研究对象是学生,课题小,可操作性强,适宜对班级个人进行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如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和产品分析法等,同时,为了搜集到更多的个案资料,从多角度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还必须结合教育观察、教育调查、教育实验和教育测量等多种研究方法。为了便于操作,我校课题首先选定用“追因法”,同时结合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进行研究。为此,教科室为每位老师复印了一份“个案研究法概述”的资料,并组织老师集体学习个案和教学案例的意义、作用、研究步骤、书写格式等关键性知识。要求每位老师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后面留一空页为个案和教学案例的研究与反思留下空间。这样既便于老师课后及时反思与总结,又便于为后期总结工作和论文的撰写收集最重要的依据性资料。

4、加强校本科研培训,提高学习质量。

校本科研离不开校本科研培训,校外的专家讲座、各学科的专题培训都是“面”上的指导,解决不了教学中存在的许多实际问题,而校本培训就能针对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体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点”上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从而实现治根治本的目的。上学期,教科室针对研究和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组织了两次校本培训。第一次是2003年10月针对个案研究组织老师共同学习“小学校本科研如何实施追因法进行个案研究”;第二次是2003年11月组织全校老师共同交流学习“新课堂如何落实课标新理念”。本学期4月23日,课题组向全校老师汇报了“小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这一专题的研究情况和研究成果。

5、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协同教导处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和科研都以“质量”为核心,从不同的方向为教学质量服务。科研、改革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密切配合教导处开展的一系列教学常规工作,同时还要从科研的视角突出教学的特色。课题组老师的备课本、听课本、学习笔记既要接受教导处的检查,又要落实课题研究精神。课题组老师参加教导处组织的校级献课既要符合教导处提出的要求,又要符合课题组提出的改革要求。课题组老师要克服一切困难加强学习、加强研究、加强实践、加强反思和总结,让科研为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师生在改革中共成长。

6、加强科研管理,让科研工作日趋规范。

在科研工作中,教科室不断完善研究、学习、管理机制,使教育科研工作驶入了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2002年9月成立了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由校长或业务副校长任组长,下设教科室,具体负责科研工作,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规范约束机制,完善激励促进机制。从教师的业务培训到科研的研究过程以及成果的形成推广,都加以规范和约束,从物质到荣誉等方面给予奖励和促进,将教育科研纳入年终督导评估 。校长带头参与课

题研究,学校每学期给每位实验教师出资购买学习资料,并大量征订或购买教育杂志,为老师研究和学习提供条件。 目前,我校已形成了总课题与子课题相结合、长期与短期、集体与个人相结合的课题网络,课题研究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

五、落实到学科课堂中的研究措施(分学科阐述:数学:郭兰花;语文:刘小葵和李智)。

六、主要工作成绩。

1、在教科室的组织下,课题组老师成功地完成了实验班学生的网上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写出了问卷调查报告和个人科研计划。

2、教科室组织了三次校本科研培训,初获成功,以后会继续加大校本培训的研究力度。

3、课题组老师的备课本和听课本发生了很大变化,课堂教学更受学生喜欢。

4、课题组老师的研究意识、学习意识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研究与合作明显增多。

5、课题组每位老师期末都完成了1篇教学论文、4—6个教学案例、1份个案研究报告和1份科研工作总结。

三、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a)

b) 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繁重,集体学习时间不能得到充分保证,一周只有星随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教学过程中指令性语言太多、太明显。如何优期五下午集体会议后才能把课题组全体老师集中。 化教学组织手段和语言,才能达到既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双重效果。这是我们必须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c)

d) 搞科研不能忽视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的教师以教学任务重为借口,忽略在随个案研究法是实施因材施教的科研方法,是对典型学生的特别关注,但课题堂课中贯穿课题精神和新课程理念。 组老师研究得不够深入,投入的时间少、措施少。

四、后阶段工作措施

a)

b)

c)

d)

e)

f) 加强随堂课听课,严格检查教学设计和听课本的质量。 加强校本科研培训,由课题组老师根据研究专题做专题发言。 加强学习、深化研究,课题组老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做好进修笔记。 加强课后教学案例的反思与总结,用“叙事研究法”写课堂小故事,并评析。 加强对个案对象的关注和帮助,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个案对象,使之有变加强研究课的研究力度,先说课、再上课、最后评课,相关的说课资料、教化、有发展。 学设计、评课资料要收集整理存档。

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