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化德县工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doc

发布时间:2020-03-02 05:24: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化德县工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

县政府:

按照自治区工商局和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工作部署,我局党组高度重视,狠抓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天大的事来抓,切实做到了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措施有力的工作格局,构筑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坚强防线,使全县的食品市场始终保持了平稳、安全、有序的态势,安全和谐的食品消费环境已初步形成。

一、

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基本情况

按照工商系统新“三定”方案的规定,我局专门成立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简称食品办),全面负责和组织实施全县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各项事宜。负责指导、协调四个基层工商所的日常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各工商所又专门指派监管工作人员为辖区各片食品安全监管专职人员,形成了“网定格、格定人”的网格化监管模式。四个基层工商所都配备了快速检测箱,指定了兼职负责快速检测工作人员,按照市局下达的每月检测工作计划和要求进行对食品分类分批次进行快速检测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共有食品经营户586户,其中城关工商所辖区257户,监管工作人员13名,2名兼职快速检测员;金三角工商所辖区230户,监管工作人员11名,2名兼职快速检测员;七号工商所辖区48户,监管工作人员6名,1名兼职快速检测员;朝阳工商所辖区51户,监管工作人员5名,1名兼职快速检测员。全县共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59家。

二、具体做法

(一)加强领导,确保实效

按照全市工商系统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我局就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专门多次召开党组会并及时安排部署,分管领导带领股室负责人多次深入一线进行督促检查,各工商所更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列入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所主要领导亲自抓,率先垂范,提档加速,抓进度、抓落实,实现了食品监管“八项制度”的全覆盖,建立起了一套源头可控,去向可查,问题可溯,责任可追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结合我县消费者消费常识浅薄、抵御能力差的实际,我局充分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月等良机,结合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际采取集中宣传、上门宣讲、悬挂横幅、张贴消费警示和温馨提示、制作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送法进校园、进集市、进商场、进企业、进社区活动。认真组织学习了《食品安全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八项制度》、《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实施办法》、《内蒙古自治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广大消费者树立正确、合理、科学消费理念,号召经营者树立“以诚实守信为荣”的理念,营造良好消费和执法氛围。同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发挥舆论引导、正面宣传和监督的作用,形成全员广泛参与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违规行为的良好氛围。 去年以来,我局认真组织全体工商干部和辖区商场、超市、市场开办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对《内蒙古自治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办法》》进行集中学习和培训,共举办 3场次,参加培训人数达580多人次,重点对《食品安全法》、《内蒙古自治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办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去年 10 月15 日我局组织工商执法人员参加了政府关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专项整治行动暨“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宣传,共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

(三)取得成效显著

1、抓依法行政,全力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

为全面加强流通环节食品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工作。我局对全县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认真开展了拉网式的排查摸底,通过排查,摸清了底数,掌握了详实的情况。按照“先证后照”的原则,对从事食品经营户必须先取得前置许可方可从事经营活动;对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小作坊,必须先取得当地质监部门核发的《食品准许生产证》,以及从业人员《健康证》后,方可办理工商注册登记; 食品摊贩必须取得从业人员《健康证》和城管部门核发的《占道经营许可证明》,且具备规定的经营条件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同时,结合个体工商户验照工作,规范经营行为。截止目前全县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小作坊 36 户,从事经营的食品摊贩20户,

2、加强“食品安全示范店”的有效监管,确保群众放心消费。 继续加大对“和食品安全示范店”的有效监管,切实将“示范店”打造成产品质量上乘、诚信经营、群众满意度高的集中消费场所,让经营者分享由此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引领更多经营者走守法经营道路,进一步改善我县农村产品质量和食品市场消费环境。结合市局今年的工作安排,在规范原有的59户食品安全示范店工作的基础上认真落实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示范店”的新创建工作。力争完成市局下达的创建任务。

3、狠抓“八项制度”的落实,提升和规范了地产食品市场经营秩序。

按照“地产入筐、穿衣代帽”和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稳步推进、强化落实、务求实效的原则,在充分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已在馒头、糕点、面条、饼子、酿皮、豆腐、粉条等熟食制品中稳步推行“实名登记制”、“联系电话制”、“一卡一贴”等监管制度,为我县农村食品市场和集贸市场食品零散摊点基本情况不清、进货渠道不明、熟食和散裸装食品质量和卫生条件无法保证等突出问题将得到初步解决。

4、加强食品质量监测,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

充分利用快速检测箱的作用,突出抓好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市场销售量大,以及消费者反映问题多的食品质量快速监测工作,及时进行消费提示和警示,通过抽检食品,合格率达99%。

5、建立健全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实践的处置能力和水平。

制定了《xxx工商行政管理局流通领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转发了《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应对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供应应急预案》,建立了应急系统的检查制度和应急预案的快速启动制度,确保了应对突发事件时通讯畅通、指挥灵敏、行动迅速、应对及时。

6、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得到完善,执法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丰富了“网定格、格定责、责定人”的市场巡查机制内涵。绘制和完善食品经营网络分布图及食品配送流程图,层层签订监管责任书,将监管内容、任务划片划段包户,落实到每一个监管人员身上,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巡查制度到位、监管措施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有效防止了执法人员在市场巡查中“巡而不查,查而不实”的现象发生。认真落实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八项制度”,事前防范和事中指导的机制进一步建全,行政执法理念不断充实和更新,行政执法效能不断提升。同时,经营者自律体系进一步得到加固。通过与经营者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等形式,督促和引导市场开办者和经营者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切实做到不进、不存、不销假冒伪劣食品和不合格食品,为食品安全构筑“防火墙”。聘请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强化社会对食品质量的监管和参与,真正体现“工商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

7、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食品违法行为得到集中整治。

突出消费特点,加强节日食品市场监管。在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等节日期间,为确保市场的繁荣和稳定,确保消费健康,我局高度重视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层层成立了领导小组,迅速传达学习文件和区、市工商局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是抓“源头”监管不放松。继续深化创新举措,加强对食品批发仓库、“送货下乡”车的有效监管,确保食品“源头”安全。二是严把市场准入关。结合建立“索证索票”推行工作,对食品经营者证照是否齐全、是否亮照经营、是否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和进销货台帐制度等进行检查。三是抓重点区域监管不放松。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市场巡查职能,将大中型超市、商场、城乡结合部小食杂门市部、小摊点及农民消费较集中的集贸市场作为重点监管区域,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全力以赴抓好市场规范工作。四是抓重点品种监管不放松。根据“两节”消费特点,加大市场巡查力度,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短斤少两、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坑蒙拐骗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五是深入开展流通环节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食品添加剂销售门店为重点行业,以生姜、醋、酒、包子、馒头、烤饼、蛋糕、拉面、面粉、卤肉、油条等为重点食品,严格落实市场区域巡查责任制和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认真组织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经营者进行自查自纠,督促经营者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台账、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确保有溯可追。根据以往食品安全监督检测和投诉举报等渠道发现的易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确定抽检的食品类别和品种,充分发挥食品快速检测箱的作用,有针对性的开展抽检工作,快速检测食品合格率为99%。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各职能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涉及前置许可不能及时得到有效解决,造成无照经营现象存在。

二是个别经营户的责任意识和合法经营的意识比较淡薄,销售不合格食品经营行为依然存在。

三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监管发展不平衡。

四是在农村食品问题主要集中在过期、变质上,量大、品种繁多,检测难,管理难。

五是受农村经济水平和购买能力的限制,消费者对价格低廉,质量无法保证的食品有很大的购买人群,对食品市场的监管带来困难。今后,我局将继续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市工商局以及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认真履行职责,强化执法责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努力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继续以“一法、一条例、两办法”为主要内容,采取多种方式,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着力对食品经营单位负责人、从业人员及系统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每年培训不少于40小时。

(二)进一步加强索证索票和“一卡一贴”工作力度,凡地产品和散装、裸装食品不执行“一卡一贴”的一律不得在食品店销售,坚决杜绝废票出现。

(三)要严格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内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食品包装、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存储条件进行自查自纠,特别是对即将到期的食品,要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确保消费安全。同时,加大食品安全宣传,特别是对农村、偏远山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宣传;

(四)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重点规范场内经营主体资格、商品质量、经营秩序、经营环境,倡导文明经商、诚实守信,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努力做到食品安全监管不留“死角”。

(五)特别是在地产食品监管方面下工夫,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确实做到地产食品统一装袋入筐,并标有生产日期、联系电话和生产地址、使“地产入筐、穿衣戴帽”的监管模式得到落实。坚决取缔流动食品摊贩(如:中小学门口销售的麻辣串,油炸食品),坚决与有关部门协作,彻底解决市场上“白板猪肉”的销售现象。

18月化德县工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县工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汇报.

工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

县工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

皮山县工商局春节前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方案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八项制度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上半年工作总结

化德县工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doc
《化德县工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