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江西版五年级美术教案(上册)

发布时间:2020-03-02 10:08: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1课

崇敬的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感人的形象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去观察生活、关心生活,进而热爱生活。

2、初步了解感人的形象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他们是平凡的人,他们因为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一颗不平凡的心而光彩照人。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事业的执著精神使他们成为我们最崇敬的人。

二、欣赏评述,分析理解。

1、欣赏《请历史记住他们》、《粉笔生涯》、《钢水·汗水》、《白衣天使》、《父亲》、《歌乐山烈士群雕》、《人民的好儿子》。

三、启发创意,创作表现互相交流。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意思的事件,抓住事件中最突出的部分进行详细描述。

2、评一评。

(1)你认为怎样的形象感人?

(2) 选择一幅你最感兴趣的图例,说说你对作品的感受。

第2课:长长的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理解掌握透视规律。

2.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

1 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

二.学习透视与练习

1.视点:观察者眼睛的位置。

2.视平线:目光平视前方,在假想画面上与视点等高的一条水平线。在开阔的野外,视平线是与地平线重合的。

3.主点:由视点向正前方延伸一条视中线,与视平线相交的一个点(亦称“心点”)。

三.探究与表现

1.观看正方体、长方体线描图,在不同的位置、角度所呈现出的透视变化。(引导学生观察)

2.平行透视;把物体放平,正面面对学生。

3.成角透视;物体的一角对着学生。

对,倾斜线延长并向视平线上的左右两点消失,这种透视现象叫成角透视。

四.知识扩展与小组竞赛:

五.课堂小结:

第3课:高高低低的房子

教学目标:

1、通过描绘平视的房舍,使儿童进一步学会观察,学会在写生中进行取舍,学习在线描中注意处理线条繁与简的关系。

教学重点:

室外写生的组织工作(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纪律,而且还要考虑绘画角度,角度若偏,就不能叫做平视的房舍了)。

教学难点:

线条的疏密、繁简组织,通过黑板上的演示及示范作品的观摩解决。 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2.出示新课题,解题。

3.教师结合自己选址情况,向同学介绍所画房舍的特点。由此可以谈到我国民居的一些特点,向同学展示图片。

4.提出外出写生时应注意的事项,做好外出写生时的准备工作。

5.到达写生现场后,再引导学生对实物进行观察,并做好分组、坐好位置的工作。

6.学生作画。 7.整队,带回教室。

第二课时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2.简单总结上次外出写生时的纪律及学习情况。

3.讲线描写生中线的繁与简。

4.做好外出写生前的准备工作。

5.整队到达写生地点,开始作画。(注意辅导学生) 6.整队回教室,修改、整理画面。(对本节课进行评讲)

第4课:未来的交通工具

教学目标:

能用语言和绘画形式评述现代、未来交通工具的美观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制作技术和聪明才智。

教学重点:

能用语言评述和绘画形式表现现代、未来交通工具的造型、功能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现代、未来不同时期交通工具发展过程与生活环境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1、播放有关现代、未来不同时期交通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

2、谈感受:

二、欣赏与比较:

1、古代与现代交通工具的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板书:造型、色彩、功能特点)

2、现代交通工具的先进性。

三、探讨现代交通工具带来的现实问题。

1、消耗大量石油资源

2、污染环境,排放大量的废气,制造噪音等。

四、欣赏与想象“未来的交通工具”

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未来交通工具进行欣赏与评述。

2、从“环保型、节能型、静音型、轻巧型、多功能型、太阳能、、、

五、学生作业

1、布置作业:把你心中的未来的工具画下来,与大家分享。

2、作业要求:

第5课:未来的家用电器

教学目标:

1、能够参与有意识的市场调查、信息收集和处理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2、能够根据整理的调查信息,提出改良产品设计的方案,并画出大胆创新的创意稿。

3、能够掌握家用电器设计效果表现的基本技巧,绘制具有一定美感的创意效果图。

4、能够培养学生面对生活需要的设计意识,体验设计对人们生活品质提高及社会进步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教学过程:

1、学生进行创意设计构思,再绘制设计创意稿。

2、首先发动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分工协作调查了解与一件家用电器相关的产品信息,并整理成文字资料。

3、“活动二”的设计改良活动顺利展开做准备。

4、另外,调查中可以用多种方式收集资料。

5、“活动二”的另外一种教学组织方式或许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

第6课

小小桌椅设计师

教学目标:

能用语言和绘画形式评述现代桌椅的美观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制作技术和聪明才智。

教学重点:

能用语言评述和绘画形式表现现代、未来桌椅的造型、功能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现代、未来不同时期桌椅发展过程与生活环境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书课题:

6、《小小桌椅设计师》)

二、欣赏与比较:

1、古代与现代桌椅的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板书:造型、色彩、功能特点)

2、现代桌椅的先进性。

三、探讨现代桌椅带来的现实问题。

四、欣赏与想象“未来的桌椅”

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未来桌椅进行欣赏与评述:

2、从“环保型、轻巧型、多功能型、、、、、、

五、学生作业

第7 课

热线你我他

教学目标 :

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5 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征。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 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描述特征

三、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五、临摹练习

第8课

扎扎糊糊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用各种造型,理解彩灯的审美性和实用性。

2、体会彩灯增添节日气氛的情趣,漂亮的彩灯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3、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纸材的选择,彩灯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

镂空的技能;漂亮的小彩灯从平面到立体的设计过程;对称的折剪法和留出粘贴接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发挥主体

三、发展主体:

1、选什么材料?怎样折剪才能设计出独特的外形?

2、添加:添加些什么形状可使彩灯外形产生变化?

3、镂空:怎样进行图案设计与镂空,能产生节奏感或对称美?

4、装饰:色彩怎样搭配,点线、面如体表现才好看?

四、评价建议:

1、先小组评选,再集体交流

2、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第9课

老矿灯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台灯理解它的造型结构、比例,理解台灯在不同角度下产生的透视变化,并能用线描画出台灯来。

教学重点:

学习用各种不同的线条去表现台灯各部分不同的形象特点,从台灯的美观外形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美好的感受,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巩固学生所学过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出示台灯,引起学生绘画兴趣并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观察台灯,师生共同分析台灯的结构。

2、理解透视现象:台灯在不同角度下产生的透视变化,圆柱状灯罩的罩口成为宽窄不等的椭圆形;长方形的灯罩呈立方体,仰起时看见光管,它和灯座都有近大远小的现象。

3、讲解绘画步骤(教师边解边示范给学生看)。

三、学生作业。

1、学生分组写生教师指导并鼓励学生大胆绘画。

2、教师巡视辅导。

四、小结:

1、表扬细心观察,画出特征的同学。

2、指出绘画时必须表现台灯特点,画出大体比例,注意灯罩、灯柱和灯座的相互连接。

7

第10课

走进自然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大自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用水粉颜料做调色游戏,认识大自然的色彩。

3、学习用几种基本的颜色调配许多颜色。 教学过程:

一、欣赏及交流:

1、观看大自然的风光图片。(如四季美景)认识各种颜色,认识红黄蓝三原色,橙、绿、紫三间色,大自然太迷人啦,这么丰富,美丽的色彩你能分辨出来吗?

2、交流各自带来的图片资料,小组讨论自己的观后感。

3、谈谈自己眼中的大自然,那绚丽的日出,那风花雪月,那秋虫的颜色,那霞光的天空,装饰性很强的舞台化妆——脸谱。

4、“猜猜看”色彩游戏。观察大自然的色彩,比比谁找到的颜色多。

二、讨论及反思

1、大自然的颜色在阴天和晴天一样吗?

2、白天看到的颜色晚上躲到哪里去了?

3、阳光下的喷水池旁会出现彩虹吗? (大自然的光和色会玩魔术)

三、展示及介绍:

做一幅色彩游戏图。可用水粉颜料、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调色游戏(几种基本的颜色可以调处许许多多颜色来)

四、尝试与练习

六、小结与评价

第11课

重复的美

教学目的:

1、掌握重复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

2、运用重复构成原理装饰手提袋。

教学难点:

重复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及较精确的徒手绘制的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一、欣赏

二、共同学习美术知识,表现:

三、评讲作业:

组织“手提袋”展销会,以自我介绍来推销自己的设计意图,运用了重复的什么构成原理,效果怎样。

第12课

渐变的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

2、运用渐变构成原理装饰手提袋。

教学难点:

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及较精确的徒手绘制的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一、欣赏

感受凹凸变化的“圆”世界,原点的大小、形状、间隔变化,产生了体积感、空间感和光影感。

二、共同学习美术知识,表现:

第13课

感悟彩陶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感受我们祖先在遥远年代所创造的灿烂文明,体验我们中华民族卓越的智慧和艺术创造才能。提高学生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彩陶的艺术美

2、分析彩陶艺术形式法则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彩陶艺术的有关知识

揭示课题:彩陶的艺术美与科学美

彩陶的定义:指一种在质地细腻的器物上绘有红、黑、白等颜色图案的陶器。

产生的时间: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多年)河流域一带

(二)欣赏彩陶,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造型美:千姿百态、样式多样。罐、盆、瓶、壶、碗、钵、三足器等,

以简洁、自然、浑厚的造型,体现出健康、饱满的美感。

色彩美:红、白、黑编织出单纯、朴素的美感 纹饰美: ①内容丰富:有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人物纹等。 ②手法多样:有线描型、平涂型、综合型 ,体现了“抽象美”

③形式法则:体现了重复与多样、虚与实、节奏与韵律之美

(三)作业:用一句话来概括彩陶之美。

(四)小结:彩陶的艺术美与科学美的完美结合。

第14课

走近青铜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中国古代青铜雕塑的展示,使学生对青铜艺术繁荣发展时期的艺术特色有一个初

10 步的认识,本课以欣赏为主。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课作、电教设备、黏土等。

2、课本、各种黏土制作工具。

二、设计方案 (一) 教学导入

(二) 教学新授

1、师生欣赏部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作品;

2、各组学生谈感受、联想、编故事;

3、欣赏后每组合作模仿古代青铜器制作一件作品;

4、展示作品,派代表介绍创作意图;

5、各组通过学习进行小结。

三、学习评价建议:

1、能否主动地、专注地欣赏?

2、鉴赏、评述能力有了初步的提高?

3、能否通过查阅资料、个人体验、集体讨论、观摩和评述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等方式,感觉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探究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4、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特征。

第15课

小小编辑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版面设计的一般知识和技能。

1、了解报纸编排设计的意义和作用,引发其对设计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版面的设计。

2、报纸报头的设计。 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

11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组织课堂纪律。

2、检查学生是否带齐学习用具。

二、导入新授

1、谈话导入:同学们,这个是贵州报,你们都看过吗?(看过),那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上面呢?

2、首先你们要学会来设计报纸,懂得怎样编排报纸,这节课我就教你们怎样排报纸吧!

3、报纸版面的设计与制作

4、欣赏主题报头资料库

5、学生设计报纸

6、教师巡视指导

7、小结

江西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江西版五年级美术教案(上册)

义务教育江西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江西版五年级美术教案

江西版五年级美术教案

江西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江西版美术教案

江西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一年级上册江西版美术教案

江西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江西版五年级美术教案(上册)
《江西版五年级美术教案(上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