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家乡变化

发布时间:2020-03-02 13:52: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家乡变化:渔港小镇变身现代港城

我的家乡在秦皇岛,它既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又是一个古老的城市。说它现代化,是因为它建立的时间短。说它古老,是因为秦皇岛是一个美丽传说带来的城市。当年,秦始皇派徐福带3000童男童女到海上寻求长生不老药,在此荒凉的小岛登船,这个小岛慢慢地扩大,成了现在的秦皇岛市。秦皇岛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秦皇岛市还保存着明朝时的古城墙。

“一个公园一个猴,一个警察管两头。”提起30年前的秦皇岛,不少本地人立刻就念起了这句顺口溜。他们说,当年的秦皇岛,主城区面积不足现在的三分之一,城市人口仅有二三十万,全城只有两三条像样的马路,一眼望去,城中低矮的平房成片,路边农田、果园连绵,俨然一座农渔间作的渔港小镇,嗅不出一丝现代化的气息。那时候,谁也不曾想到,短短30年,这里的一切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30年前

“基本就是一个小城镇”

“30年前,秦皇岛很穷,仅有的港务局、耀华玻璃、山桥重工等效益高的企业都属于国家,地方财政根本拿不出钱来搞城市建设,也没有吸引外来资金的本钱,申请城建补贴更是困难,城市发展陷入停顿,举步维艰。”忆起秦皇岛城市建设的30年,曾经在秦市市委宣传部从事过10余年新闻宣传工作的姜文祥老人感慨万千。

据了解,以前的秦皇岛是一座荒凉的小城市,处处是泥泞的道路,晴天随风而来的灰尘刮得行人睁不开眼睛。下雨时,脚上就会沾满泥巴。曾有这样的顺口溜:秦皇岛三大怪:阴天下雨赶礼拜,公路积水没膝盖,汽车没有自行车跑得快。那时港城有句顺口溜“一个公园一个猴,一个警察管两头”,前半句说的是当年秦皇岛惟一的公园——人民公园及其内仅有一只猴的猴山,后半句说的是秦皇岛仅有两条像样的马路——海阳路和文化路,只要一个警察就能管到头。

“当时秦皇岛港口发展得很好,但城市发展却很滞后,道路破破烂烂,煤气、污水处理、给水等市政基础设施都没有,基本就是一个小城镇,完全跟不上港口发展形势。”姜文祥说。

迎来转机

一篇内参带来13亿

1982年底,时任市委宣传部党员教育科科长的姜文祥接待了前往秦皇岛采写当地工业经济发展报道的新华社记者邓子常。姜老提到了秦皇岛城市建设遭遇的困难,建议邓子常采写一篇相关内参,帮助秦皇岛解决这一实际问题。邓子常找来当时秦市广播电台的两名记者范怀良和李大林,经过采访,写出了题为《秦皇岛城市建设跟不上港口发展,全市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遇到一些困难》的内参,发表在当年11月的新华社《内参》上。

内参发表后,国家计委、财政部、交通部、铁道部、城乡建设环保部和河北省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前往秦皇岛进行调查,随后向国务院写了专题报告。经国务院领导批准,决定按秦皇岛港口进出货物量,每吨征收1元作为港口、铁道重点建设配套工程的市政建设资金。

在姜老提供的一份《港口配套建设资金情况表》上记者看到,这笔资金最初计划从1983年征收至1990年,后来数度延长,最终截止到2001年底,总计征收款额12亿9千6百余万元。“13亿可是一个大数目,有了这笔钱,秦皇岛的城市建设才一点一点地发展起来了,逐步走上了正轨。”姜老说。

1983年以后,秦皇岛开始利用港口配套建设资金进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工程、煤气工程、给水工程等配套设施建设逐步上马。简言之,这笔资金不仅解决了多年来遗留的市政基础设施与港口、铁路重点建设不配套的问题,还有力地推动了秦皇岛城市发展的步伐,为成就今日的现代化滨海小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住宅变迁

楼层增加见证城市发展

“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从其居民住宅的变迁就能看得出来。”1964年随耐火厂从唐山搬迁到秦皇岛的刘海深和刘恩勇两位老人说。据他们回忆,1978年的秦皇岛主城区面积非常小,集中在河北大街与海阳路和长城大街围绕起来的一片区域,文化路向北延伸至秦市第一医院即止,从那里往北全部都是菜园和农田,此外桥东里一带还有片居民区。

那时秦皇岛的民居都是平房,自来水、暖气、上下水都没有,空地上也可养鸡、种菜,城市生活不脱田园气息。“城里最繁华的商业街是朝阳街,街上有当时全秦皇岛惟一一家像样的百货商店——朝阳街百货商店。”刘恩勇说。

1981年左右,秦皇岛开始实施“六统一”住宅建设,居民住宅开始向楼房发展。最早建成的康乐里、燕山小区等4-6层住宅楼是这一时期民居的典型代楼房里自来水、暖气等一应俱全,但很小,“胖点的人都进不去厕所”。楼房日益增多,主城区面积也逐步扩1985年,高13层的中钢大厦(原中楼)和海岳大厦开始施工,揭开秦皇楼大厦遍地起的序幕。“1987年竣这两座楼成了当时秦皇岛的最高建

秦皇岛的高层居民楼是从20左右开始发展的,最有代表性的是云天小区。此后几年,秦皇岛的高楼后春笋,不断拔地而起。尤其是从年开始,秦市陆续启动了城市建设工程、民生建设办实事工程和危陋综合提升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实施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项目,让秦城市区的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27.9米,市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大幅改善

路网扩张

道路四通八达彰显都市气息

据刘海深和刘恩勇两位老人回忆,除了“一个公园一个猴,一个警察管两头”,那时还有一句顺口溜“火车跑市里,汽车跑城外”,说的则是当年秦皇岛的道路交通状况。由于主城区面积很小,“两个小时就能转一圈”,所以当时秦皇岛市里并没有公共汽车,只有一路跑郊外的1路汽车,所以被人形象地编成了“汽车跑城外”的顺口溜。

而1982年秦皇岛火车站动工修建以前,秦皇岛的铁路运输都集中在铁路南站,火车驶进驶出非常繁忙,造成了“火车跑市里”的怪现象。1984年火车站投入使用后,南站的运输任务逐渐转移到了火车站和铁路东站,火车开始沿着城市外围跑了起来。

随着秦皇岛火车站建起来的是连通火车站与市中心的迎宾路,这条路带动了周边居民小区的建设。此后,民族路、建国路、红旗路、西港路、燕山大街、建设大街、和平大街相继被改扩建或新建,逐步形成了如今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城市路网,主城区面积也随之不断扩张、延展,城市面貌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尤其这两年,秦皇岛的马路越修越宽,越修越美,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现代化了!”两位老人由衷地赞叹说。

华丽转身

当年菜园、果园“淘洗”成了“城市户口”

提起现在市民们最为喜爱的休闲健身场所——人民广场和新世纪公园,稍微年长一点的本地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10年前,这里还都是菜园和果园呢,周边散落着几个小村庄,哪会想到现在会变成这般繁华的模样,真是今非昔比啊! 新世纪公园的建设比人民广场稍早,大约在1996年-1998年间。此前那里是邵岭村的果园,57岁的邵素霞大妈就曾在果园做过工。邵大妈回忆说,邵岭村的城市化进程要早于新世纪公园,1995年村民们就住进了邵岭新村小区的新楼房,从农民变成了“城里人”。1996年冬,市里征了村里果园的地,开始建设新世纪公园,于1998年全部建设完成。

“人民广场就是征的我们村的菜地建起来的!”胜利村小区54岁的老支委王贵福说。王贵福说,人民广场是2000年11月份动工建设的,当时那一片都是村里的大棚蔬菜种植区。“建人民广场总共征了大约27亩地,前后建了两年吧,2003年8月我们搬到胜利村时已经建成了。”

王贵福说,人民广场的建设是随着前马坊村的旧城改造同步进行的,这片土地和村民同时被改革的大潮淘洗成了“城市户口”,享受到了城市生活的诸多便利。而居住在人民广场周边的市民们更为乐道的,人民广场给大家带来的美好休闲生活。夜幕降临,能容纳3万多人的人民广场了由周边居民和运动健身者们组成的海洋,跳绳、跳舞、踢毽子„„甚至哪怕一家几口饭后散散步,也会让人们深感生活的幸福。

30载改革开放,10多年岁月沧桑。革开放的春风吹动下,秦皇岛的城市建伐日益加快,无数的菜园、果园像人民和新世纪公园一样,在昔日的渔港小镇今的现代化新城的进化过程中,静静地了城市化蜕变,华丽转身。

家乡变化

家乡变化

家乡变化

家乡变化

家乡变化

家乡变化

家乡变化

家乡变化

家乡变化

家乡变化标语

家乡变化
《家乡变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家乡改革变化 家乡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