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优化课堂教学指导学习方法

发布时间:2020-03-01 17:31: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优化课堂教学 指导学习方法

——浅谈初一数学的教与学

关键词情景教学合作交流主动参与学法指导

摘要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学生必须转变原来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交流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从而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对于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应尽快想方设法转变教学方式,进一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以适应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需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扑面而来,给我们的数学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作为一名初一数学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探索和实践,从课堂教学和课后指导等多方面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的那样:“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即教学方法是受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

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的、个性的、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富有探究新知,不断进取的精神,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激发学生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做学习的主人。首先我谈一谈自己对初一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结合各节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个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去玩、去动、去演。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出发,设计一些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例如:利用七巧板拼成自己喜欢的图形,并赋予其意义。你还能构思出其它的图形吗?比一比,看谁想得多。这是一道培养学生图案设计能力与想象能力的趣味数学题,没有标准的答案,学生根据他们的知识面和生活阅历,从不同的侧面来设计:

(一)来自生活实践的设计如:机器人、小车、房子、汽车、桥等;

(二)形象生动地刻画动物或人物:小鸟、、小猫、金鱼、狐狸等。从以上方案的设计可以看出,如果学生没 1

有丰富的感性材料作素材,仅仅凭在课堂上的简单训练,是很难设计出有意义的图形的。因此,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勤于动手、善于观察、发挥联想,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这样的数学活动课,以情境、想象的形式贯穿整个课堂,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情感得以交流,个性得到张扬,自主、实践、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课堂教学轻松活泼,学生学得扎扎实实。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使课堂显出勃勃生机,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抽象的变得具体,静的变成动的,虚幻的变成真实的,既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世界,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也“动”起来。

二、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习惯,并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体现团结精神及民主决策等。合作学习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呢?首先,要营造氛围,激励合作学习的兴趣。尤其要注意,在小组合作之前一定要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研究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其次,建立机制,增强小组合作的意识。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再次,要适时引导,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在学生合作期间,教师参与其中,积极关注学生的活动,从细微处着眼,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与点拨。这时,思维活跃的同学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学生,在小范围内也留给了他表现的空间,给自己的同桌讲讲,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对研究的数学结果进行初步的统一,然后把研究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再现,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另外,还要防止学生的合作流于形式,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以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教学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交流的过程,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课堂生动起来

有的学生认为数学是很抽象、很深奥的学问,需要把课本上所有的结论统统背熟,然后模仿例题做习题、再做习题,死记硬背加题海战术;还认为数学课是充满了定义、定理、图形和符号等,“冷冰冰”的。要使数学课变得生动,教师应在新课题学习时呈现出一个实际问题或是一种生活现象,让同学们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中每一个新的知识点,都是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建立起来的,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提出一些方法和策略,抽去这些方法和策略的实际背景,就形成了数学模型,再把这些数学模型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一个新的课题就诞生了。而且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观察问题,提出问题,找出其

中的关系式,设计问题解决策略等。例如,在学习打折销售时,可让学生先请教他人,了解商品销售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在此基础上,提供问题的背景,让学生设计合适的购物方案。学生设计的方案,有的设计特别有创意,有的设计很合理„„当然有的也不尽如意,尽管如此,我们也给予鼓励,并让他们在讨论交流中,对方案进行取舍。数学总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学会了数学,就学会了思维,学会了思维就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很重要的是,教师要学会民主,应很在乎学生怎么想。告诉学生:“面对一个数学问题,你只要有想法并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你就一定能学好数学。”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怕回答得很‘蠢’,引起同学嘲笑”的忧虑就没了。教师不能只表扬答案正确、表达准确的同学,而应关注学生是怎样思考问题的。学生有了想法说出来受到老师的表扬,还常常有意外的、精彩的收获。关键时候有的学生回答常令老师和同学们眼前一亮,这样课堂自然就生动起来了。

下来,我着重谈谈怎样指导学生学好初一数学。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初二的难点最多,初三的考点最多。相对而言,初一数学知识点虽然很多,但都比较简单。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到压力,慢慢积累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在进入初二遇到困难后,就凸现出来,感觉学习数学越来越吃力。这个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初一数学的基础性重视不够,在学习中经常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对知识的理解一知半解;

2、不能把握数学解题的技巧,孤立的看待问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3、小错误太多,不能完整的解决问题;

4、做题效率低,不适应考试节奏;

5、未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

这些问题如果在初一不能很好解决,在初二的两极分化阶段,学生可能就会出现成绩的滑坡。相反,如果能够打好初一数学基础,初二学习就只是知识点的增多和难度的增加,在学习方法上是很容易适应的。那怎样才能指导学生学好初一数学呢?

首先,指导学生理解概念灵活运用公式

很多学生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例如,在代数式的概念中,很多学生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代数式”。二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例如,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中,很多学生对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不会灵活运用,在解5-3+7-8这种题时,就出现了这样的解法:5+(-3)+7+(-8)。三是一部分学生不重视对数学公式的记忆。记忆是理解的基础。如果不能将公式烂熟于心,又怎能够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所以,要使他们作到:更细心一点,更深入一点,更熟练一点。

其次,指导学生归类题型

这个工作,不仅仅是教师自己做,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自己做。当学生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的题不会做时,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我们就会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天天做题,可成绩不见起色。其原因就是,他们天天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能专心攻克。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的一团糟。因此,“总结归纳”是将题越做越少的最好办法。

再次 ,指导学生建立错难题档案本

学生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做题,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学生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的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之所以要指导学生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是因为,学生一旦做了这件事就会发现,过去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现在发现原来就是这一个反复在出现;过去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现在发现原来就这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难题档案本。

最后,指导学生不懂就问、积极探讨

不懂就问,很平常的道理。但就这一点,很多学生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问题重视不够,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问老师被训,问同学被同学瞧不起。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闭门造车”只会让问题越来越多。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时,会更难理解,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直到无法赶上步伐。而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一个比较难的题目,经过与同学讨论,可能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讨论的对象最好是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这样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所以说,“勤学”是基础,“好问”是关键。

课程和教学的改革,的确是任重而道远,同样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方法指导

优化课堂教学

高中英语学习方法指导

《药剂学》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生学习方法指导

高一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方法指导教案

优化课堂教学指导学习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指导学习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