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发言稿

吸收劳动力发言稿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3-01-01 21:04:30 来源:发言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在吸收“预备党员”大会上的发言稿

在吸收“预备党员”大会上的发言稿

同志们:

我受党支部委员会的委托,在这里我向全体党员作简要地汇报XXX同志入党培养的情况。

XXX同志自1998年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以来,能主动向党组织靠拢,思想上开拓进取,工作积极肯干。2001年3月18日经党支部委员会研究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该同志能主动参加上级举办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通过学习,对党的认识有所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入党的动机更加明确。

根据XXX同志本人的表现和群众的反映,认为该同志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工作上能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好学,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均不断提高,特别在担任分局副分局长以来,能主动与分局长配合工作,始终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带领本单位的干部职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2001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

经组织政审,该同志家庭主要成员和社会关系清楚,历史清白,入党的各项手续符合要求,经党支部委员会讨论,一致认为XXX同志已具备预备党员的条件,现交全体党员大会讨论,我的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推荐第2篇:在吸收“预备党员”大会上的发言稿

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受党支部委员会的委托,在这里我向全体党员作简要地汇报xxx同志入党培养的情况。

xxx同志自2009年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以来,能主动向党组织靠拢,思想上开拓进取,工作积极肯干。2010年经党支部委员会研究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该同志能主动参加上级举办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通过学习,对党的认识有所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入党的动机更加明确。

根据xxx同志本人的表现和群众的反映,认为该同志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工作上能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好学,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均不断提高,在综治工作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认真了解情况,协调各方利益,竭力化解辖区内矛盾纠纷,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在招商工作中服从领导安排,协助做好企业的服务工作,确保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在抗洪抢险战斗中,不怕苦不怕累,认真做好责任堤段的巡查工作,及时组织人员排除泡泉隐患,确保堤段顺利渡过汛期;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中,表现优秀,被评为全市优秀普查指

导员。

经组织政审,该同志家庭主要成员和社会关系清楚,历史清白,入党的各项手续符合要求,经党支部委员会讨论,一致认为xxx同志已具备预备党员的条件,现交全体党员大会讨论,我的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推荐第3篇:劳动力

短期

1是进一步加强转移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以乡镇、社区为主的“五级”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免费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转移就业信息和就业服务工作。

2是全市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的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免费培训,对各职业培训机构开展有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按每人500-900元给予培训补贴。

3是对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技工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给予每人每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技工教育同时减免书费;参加“人人技能工程”培训按每人800元给予补贴;参加“阳光工程”培训按每人400-600元给予补贴;参加“雨露计划”培训按每人800-1900元给予补贴,同时每人每月补助伙食费50元,学员离校时每人补助150元交通费。

4是鼓励就业服务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以及能人大户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免费职介活动,成功的按每人150元及时予以补贴;

5是农民工经技能培训合格后,免费进行初次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或初次职业技能鉴定,按每人150元予以补贴;

6是对规模以上企业招用农民工并签订劳动合同,按每人500-900元给予岗前培训补贴; 7完善“三险一金”制度,切实保障劳动力权益。

8把农民工纳入当地的属地化管理,让务工人员拥有归属感,减少流失性。

长期:

1 建设相关配套设施。如医院等,让“老有所养”。消除劳动力自身忧虑。让劳动力的户籍充分意义。

2 建立有效机制吸引师范高校毕业生进入该城市工作。提高该城市教育水平。

3 大力发展当地旅游业。进一步实现产业升级。让二代务工人员有理由继续留在本地就业。 4注重新生代农民工求职群体的诉求,原有用工模式亟待创新突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新生代农民工对享受社会保障和城市公共服务的要求比较高,就业机会、工资水平等因素对于农民工的就业选择和流向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要增强对求职者的吸引力,提供好相关的综合服务,保障其合法权益才是长久之计。

5进一步完善企业用工机制,让企业不可以随时解雇农民工,增加务工人员的安全感和保障。 人才市场

劳动力与用人单位之间有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这会对双方形成阻碍,因此需要建立一个人才交流流动平台,这个平台就是人才中心。建立人才市场能方便的为企业面向全市吸纳合格劳动力,同时是全市留下来的人员寻找工作的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此人才市场前期可专为大鸡腿公司服务,同时可以适当为大鸡腿公司减免相应收费,减轻其负担,确保其所需劳动力供应充足。

人才市场

劳动力与用人单位之间有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这会对双方形成阻碍,因此需要建立一个人才交流流动平台,这个平台就是人才中心。建立人才市场能方便的为企业面向全市吸纳合格劳动力,同时是全市留下来的人员寻找工作的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此人才市场前期可专为大鸡腿公司服务,同时可以适当为大鸡腿公司减免相应收费,减轻其负担,确保其所需劳动力供应充足。

推荐第4篇:吸收式热泵

吸收式热泵

吸收式热泵是一种利用低品位热源,实现将热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泵送的循环系统。是回收利用低温位热能的有效装置,具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双重作用。 1热泵分类

▪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2原理简介

▪ 第一类

▪ 第二类

▪ 二段第二类

▪ 氨水吸收式热泵

热泵分类 吸收式热泵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也称增热型热泵,是利用少量的高温热源(如蒸汽、高温热水、可燃性气体燃烧热等)为驱动热源,产生大量的中温有用热能。即利用高温热能驱动,把低温热源的热能提高到中温,从而提高了热能的利用效率。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性能系数大于1,一般为1.5~2.5。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也称升温型热泵,是利用大量的中温热源产生少量的高温有用热能。即利用中低温热能驱动,用大量中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热势差,制取热量少于但温度高于中温热源的热量,将部分中低热能转移到更高温位,从而提高了热源的利用品位。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性能系数总是小于1,一般为0.4~0.5。两类热泵应用目

的不同,工作方式亦不同。但都是工作于三热源之间,三个热源温度的变化对热泵循环会产生直接影响,升温能力增大,性能系数下降。

目前,吸收式热泵使用的工质为LiBr--H2O或NH3--H2O,其输出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50℃。升温能力ΔT一般为30-50℃。制冷性能系数为0.8~1.6,增热性能系数为1.2~2.5,升温性能系数为0.4~0.5。

原理简介 第一类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原理简介: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是一种以高温热源(蒸汽、高温热水、燃油、燃气)为驱动热源,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水为制冷剂,回收利用低温热源(如废热水)的热能,制取所需要的工艺或采暖用高温热媒(热水),实现从低温向高温输送热能的设备。热泵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和热交换器等主要部件及抽气装置,屏蔽泵(溶液泵和冷剂泵)等辅助部分组成。抽气装置抽除了热泵内的不凝性气体,并保持热泵内一直处于高真空状态。

第二类

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原理简介: 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也是回收利用低温热源(如废热水)的热能,制取所需要的工艺或采暖用高温热媒(热水),实现从低温向高温输送热能的设备。它以低温热源(废热水)为驱动热源,在采用低温冷却水的条件下,制取比低温热源温度高的热媒(热水)。它与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区别在于,它不需要更高温度的热源来驱动,但需要较低温度的冷却水。

第二类热泵也是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和热交换器等主要部件及抽气装置、屏蔽泵(溶液泵和冷却泵)等辅助部分组成。抽气装置抽除了热泵内的空气等不凝性气体,并保持热泵内一直处于高真空状态。

二段第二类

二段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原理简介: 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是将第二类热泵的蒸发器、吸收器、发生器和冷凝器各分为完全隔开的两个,驱动热源(废热水)、热媒(热水)和冷却水分别顺序流经分隔成两个的各部件,使各部件分别均形成一个高温段和一个低温段。高温段的发生器、蒸发器分别与高温段的冷凝器、吸收器对应,利用高温段的驱动热源温度较高的优势,尽量提高热媒出口温度;低温段的发生器、蒸发器则分别与低温段的冷凝器、吸收器对应,充分利用低温段冷却水和热媒温度较低的优势,尽量利用温度已降低的驱动热源的热量,使驱动热源(废热水)温度降得更低,从而回收利用更多的驱动热源(废热水)热量。

氨水吸收式热泵

第一、二类氨水吸收式热泵同样是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与热交换器五个部分组成,在吸收器与发生器中利用氨水溶液的吸收或发生作用对外放热或吸热,在蒸发器与冷凝器中则依靠纯物质氨的相变完成对外吸收或放热。

利用65℃及以上地热水(或余/废热)驱动吸收式热泵进行制冷,采用相应的热泵类型(增热/升温)进行制热,可获得很好的节能和经济效益。

大地作为一种巨大而稳定的热储资源,其浅层地温和地下水在能源利用方面也有广泛应用前景,特别对建筑物节能有重大意义。利用吸收式热泵(制冷)技术,可以利用65-90℃的地热水制取7-9℃的冷媒水,供夏季空调使用。合理采用相应的热泵技术,可实现不同温度水平的地热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大大降低住宅和商用建筑供热和供冷的能耗。

对于15-25℃的低温热源,利用小量高温热源(如高温蒸汽或直燃)驱动,,可以制取温度7-15℃冷水和温度47℃以上的热水,性能系数COP值制冷时>1.2,供热时>1.5。

吸收式热泵既可制冷又可供热实现了一机两用,低位热能在全年得到了很好的利用,所以近年来得到广泛的重视和使用,将是今后制冷、供热中的一种主导方式。特别是在电力紧张、余热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具有独特的优势。

推荐第5篇:吸收合并协议书

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

吸收合并协议书

2013年 4 月 25 日

外商投资企业合并协议

甲方:有限公司乙方:有限公司

地址:地址: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签约时间:

签约地点:

鉴于:

1. 甲方为一家依法有效存续的台港澳法人独资经营企业,投资者为” ”

2. 乙方为一家依法有效存续的港澳经营企业, 投资者为””

甲乙双方依据《关于外商投资公司合并与分立的规定》、《合同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经友好协商,就甲乙两公司合并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定义

1、甲方审计报告是指由有限公司于年 月 日作出的审计报

告。(附件一)

2、乙方审计报告是指由有限公司于年 月 日作出的审计报

告。(附件二)

3、过渡期是指本协议签订之日至审批机关批准公司合并之日。

4、重大交易是指交易标的金额大于100万元的行为。

5、公司合并之日为审批机关批准公司合并之日。

二、合并方式

甲乙双方采用吸收合并方式,合并后存续公司为有限公司,住址:。甲方“ ”解散并办理注销登记。

具体合并方案如下:

1、合并甚至本次合并完成期间所产生的损益由 有限公司承担。

2、合并完成后,有限公司的所有资产,包括不限于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财产合并纳入本公司,所有负债包括不限于银行贷款、应付款项应依法缴纳税款及其它就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由本公司承担。

三、投资总额及注册资本

合并后公司的投资总额、注册资本为两家公司之和。

四、公司董事会

1、合并后公司的董事会由3名董事组成。

2、董事的委派:公司指派董事1名。

3、董事长由公司委派,副董事长由)有限公司委派,董事、董事长、副董事长任期3年,经委派方继续委派可以连任。

4、董事会的职权由公司章程规定。

五、经营管理机构

1、合营公司设经营管理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经营管理机构设总经理一人,由合成模胚有限公司推荐;副总经理1人,由总经理推荐,任期3年。

2、总经理的职责是执行董事会会议的各项决议,组织领导合营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副总经理协助总经理工作。

3、经营管理机构可设若干部门经理,分别负责企业各部门的工作,办理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交办的事项,并对总经理和副总经理负责。

4、总经理、副总经理有营私舞弊或严重失职的 ,经董事会会议决议可随时撤换。

六、合并协议各方的陈述与保证

甲方的陈述与保证:

(1) 其是一家依法设立并合法解散的外商投资企业;

(2) 其投资者已按照公司合同、章程规定缴清出资、提供合作条件且其已

实际开始结束经营。

(3) 其有权进行本协议规定的交易,并已采取所有必要的公司行为授权签

订和履行本协议;

(4) 甲方保证由有限公司出具所于 年 月 日作出的审计

报告的完整性、真实性及合法性。

(5) 其尽最大努力以促使本次合并尽快得到审批机关批准并完成工商登

记手续。

乙方的陈述与保证:

(1) ;其是一家依法设立并有效存续的外商投资企业

(2) 其投资者已按照公司合同、章程规定缴清出资、提供合作条件且其已

实际开始生产、经营。

(3) 其有权进行本协议规定的交易,并已采取所有必要的公司行为授权签

订和履行本协议;

(4) 乙方保证由有限公司出具所于年 月 日作出的

审计报告的完整性、真实性及合法性。

(5) 其尽最大努力以促使本次合并尽快得到审批机关批准并完成工商登记

手续。

七、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继承安排

甲乙双方完成合并及完成所有与本次合并相关的工商变更手续之日起的所

有财产及权利义务,均由乙方无条件承受,原甲方所有的债务由乙方承担,债权由乙方享有。

与本次吸收合并相关的对债权、债务人的告知义务按规定执行。

八、职工安置办法

公司合并后,由乙公司对甲公司的职工按原劳动合同条件全部接受。

九、过渡期:

1、本合并协议签订之日起至本合并协议生效期间,合并协议各方应尽善良管理人义务,保证各自公司的正常经营。

2、过渡期,重大交易应征得协议他方的同意,否则协议他方有权解除本协议。

3、甲公司应于2014年5月31日前向审批机关提交解散申请;乙公司应于2014年5月31日前向审批机关提交合并申请,乙公司应向甲公司提供审批中必要的资料或文件。

4、如甲公司解散未获批准,甲方公司应于收到未获批准通知两日内以传真方式通知本协议乙方。乙方公司应于收到公司合并未获批准通知两日内以传真方式通知本协议甲方。

5、公司合并经批准后,协议各方应及时办理相应的公司变更登记、注销手续。

十、费用:

因合并事项支出的合理费用由合并后的公司承担;非因本协议当事人原因公司合并未成功者,所支出合理费用协议各方按各公司注册资本占拟合并公司注册资本比例承担;非合理费用由费用支出方承担。

十一、违约责任

协议各方应本着诚实信用原则履行本协议,一方违反义务给其他方造成损失的应赔偿守约方的损失;协议各方都违反协议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十二、保密

一方对因本次公司合并,而获知的另一方的商业机密负有保密义务,不得向有关其他第三方泄露,但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或经另一方书面同意的除外。

十三、法律适用

本合同的订立、效力、解释、履行和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十

四、协议的生效及其他

本协议自甲、乙双方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本协议如有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后另行签署相关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报相关机关备案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乙方:

2013年月日

推荐第6篇:吸收预备党员主持词

支部大会吸收中共预备党员主持词

经支部委员会研究,报经局党委同意,今天召开这次支部大会 。主要议程是审议吸收*****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今天这次大会应到党员人,实到人,符合规定人数。

1、先由*****同志汇报自己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现实表现、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情况,以及需要向党组织说明的其他问题。

2、下面由*****同志的入党介绍人分别介绍对*****同

志的培养教育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意见。

3、接着由支部组织委员*****同志代表支部向大会报告对*****同志的审查和政审情况。

4、下面请与会党员发表意见,对*****同志能否入党进行讨论。

5、下面请有表决权的党员举手表决。

大家一致通过,同意接收*****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

6、请*****同志表明对大家提的意见的看法及今后的决心。

7、下面宣布支部大会的决议。

支部大会通过接受***为中共预备党员的决议

机关党支部于年月日召开支部大会,按照程序对***同志入党情况进行了充分讨论。

会议认为,***同志自申请入党以来,入党动机明确,态度端正,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党组织的教育培养下,联系自己的实际,不断增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在政治上不断成熟起来,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积极进取,成绩突出。该同志为人正派,团结同志、严于律己、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活动,受到了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支部大会应到正式党员名、实到名。支部大会认为***同志已具备了入党条件,组织手续完备,经举手表决, ***名党员一致同意接收***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

希望***同志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党性锻炼,讲究工作方法,在各方面工作中作出新的突出贡献!

年月日

下步将按规定公示后报局党委审批。

议题结束。

推荐第7篇:吸收预备党员会议记录

党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 (吸收预备党员)

1、会议时间:年 月 日

2、会议地点: ***

3、参加人员:***、***、***(支委委员)有无缺席等

4、主 持 人: ***(书记)

5、记录人:***

6、会议主题:讨论“吸收预备党员发展对象”事宜。

一、***(支部书记)介绍:我支部现有已满一年以上的积极分子**同志,还没有吸收为预备党员发展对象,今天召开支委会,研究吸收该同志为预备党员发展对象,根据该同志的表现,请各位发表意见:

1、***(支委):„„„„我同意把***同志列为本期的预备党员。【谈对该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愿望及其思想、政治、工作、学习等方面表现情况以及本人意见】

2、***(支委):„„„„ 【每位与会支委都要谈】

二、***(支部书记):综合大家意见,一致认为***同志比较突出,同意吸收为预备党员发展对象,拟提交支部大会票决其入党问题。党支部大会会议记录(吸收预备党员) 时间:××××年××月××日 地点:***会议室或党员活动室 主持人:支部书记 记录人:×××

出席者:支部全体党员(详见点名簿)

缺席者:×××(注明缺席原因,如学习、出差、生病、无故等) 会议主题:讨论吸收***预备党员事宜 会议内容:

1、支部书记:今天,我们召开支部全体党员大会,有**人出席,超过应到会人员半数,会议有效。今天会议是讨论吸收××同志为预备党员事宜。

2、支部书记:介绍拟吸收为预备党员的××同志的基本情况 申请人:宣读《入党志愿书》

3、(1)第一培养人:主要优点„„不足之处„„,我同意吸收他为预备党员

(2)第二培养人:主要优点„„不足之处„„,我同意吸收他为预备党员(一次性吸收预备党员人员较多时,需要逐人记录,不得略过某人)

3、与会同志对××同志进行充分讨论。

××发表意见:„„(详细记录参会人员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逐人记录) 组织委员代表支委会介绍培养和政审情况及意见。

4、支部书记:大家还有没有意见,如果没有,我们现在对吸收××同志为预备党员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5、表决结果:

我支部有正式党员**名,今天应到正式党员**人,实到**人,采用无记名投票表决的形式,**人同意,**人反对,**人弃权通过该同志吸收为预备党员。入党日期从×年×月×日开始。(入党日期从召开支部大会的当天算起,若支部认为不能吸收××为预备党员,则继续写明具体原因)

6、预备党员表态

7、支部书记:今天会议,我们吸收了××同志为预备党员,请组织委员把材料整理后及时报上级党委批准。会议到此结束。

推荐第8篇:吸收新党员会议记录

时间:****年**月**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书记)

记录:***

出席者:支部全体党员(签名)

列 席:***(职务)……、入党积极分子***、***

缺席者:***(缺席原因,如学习、出差、生病、无故等)

会议主题:吸收中共预备党员

***(书记):今天召开支部党员大会,主要是讨论吸收新党员,今天到会的正式党员有*人,超过半数,会议有效。我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已满一年,经组织上严格审察,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并报党委审核批准,认为基本成熟,可以发展,今天提交支部大会进行讨论通过。现在我们先讨论***同志的入党手续,下面先请该同志汇报自己的情况并宣读入党志愿。

(***宣读入党志愿书)

***(书记):接下来请介绍人***、***介绍情况

***(第一介绍人):…………………

***(第二介绍人):…………………

***(书记):下面我代表支委会向支部大会报告对***同志审查综合情况、***同志的经历、档案材料和外调材料,支部认为该同志………………[介绍综合政审情况]。接下来请与会党员充分讨论发表意见。

***(**):……………………

***(**):……………………

……………

[与会人员要对申请人进行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可以指出申请人的优点、缺点,提出希望等]

***(申请人):刚才大家对我提出很多中肯的意见,在此,向大家表示感谢。不管能否入党,今后………………[对大会的讨论情况表明自己的态度]

***(书记):大家还有没有意见,如果没有,我们现在进行表决。在座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同意***同志加入党组织的请举手,放下;不同意的请举手,无(*人);弃权的请举手,无(*人),一致通过(同意的超过半数,通过)。

表决结果:我支部现有正式党员*名,今天应到正式党员*人,实到*人,采用举手(或无记名投票)表决的形式,一致同意(*人同意,*人反对,*人弃权通过)该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

***(书记):接下来讨论***同志的入党

[程序同第一个,讨论两个以上申请人加入党组织时要逐一讨论,逐人表决,详细记录,不能简化] ……………

……………………

***(书记):今天会议,我们通过接收了*位新党员,请***同志(组织委员)把材料整理后及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会议到此结束。

推荐第9篇:吸收预备党员程序

召开接收中共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党员大会程序

一、宣布开会,清点人数。(监区共有中共党员20名,其中正式党员19 名,预备党员1名,实到有表决权的党员 名,占应到会人数的一半以上,共计缺席 名,缺席人数较少),会议有效。

二、请监区支部书记王克林同志宣布会议开始,明确会议内容。

1、讨论是否将徐国栋同志按期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2、讨论是否接收高兵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

3、发表重要讲话。

三、转正党员宣读转正申请、预备党员宣读《入党志愿书》。

1、请徐国栋同志宣读党员转正申请。

2、请高兵同志宣读《入党志愿书》中本人填写的内容。

四、入党介绍人介绍申请入党人的主要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能否转正表明自己的意见。

请第一入党介绍人李兴臻同志介绍徐国栋的有关情况。 请第二入党介绍人董洪林同志介绍徐国栋的有关情况。 请第一入党介绍人马炳城同志介绍高兵的有关情况。 请第二入党介绍人董洪林同志介绍高兵的有关情况。

五、党小组发表意见。

六、支委会向支部大会报告对申请人对申请入党人培养。教育的过程,考察和审查情况,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的情况,并提出对申请人入党的意见。

七、请徐国栋、高兵同志回避,到会党员讨论是否同意徐国栋同志按期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是否接收高兵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

经举手表决,全票通过。

八、入会党员发表意见。

九、两位同志到席,宣读支部大会的决议。

请徐国栋同志谈谈自己对大家所提意见的看法及今后的态度、决心。 请高兵同志谈谈自己对大家所提意见的看法及今后的态度、决心。

八、强调几点内容。

十、会议结束。

与会党员:

王克林 孙建华 孟德文 李兴臻 董洪林 李增华 马炳城 许培顶 张鹏亮 王海亮 赵 冰 王欣升 王 斌 耿国雷 王瑶琦 王 委 范小刚 王继兵 王成安 徐国栋(预备党员)

推荐第10篇:吸收党员会议议程

吸收党员会议议程

年8月6日上午8点

今天会议共两项议程:

一、拟吸收入党积极分子***为预备党员的讨论

1、支委会向支部大会介绍***同志培养经历;

2、入党积极分子***同志向党组织宣读入党申请;

3、由介绍人分别介绍一年多来的培养考察情况:先由刘成华的介绍人***同志作介绍,***同志做补充。

4、党小组长***同志介绍培养经历;其他同志有没有不同意见?

5、支委会确定发展意见:

6、全体党员对入党申请人能否入党问题进行讨论并表决,表决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

清点应到会党员总数61人,应到会61人,实到会 ?人 1)发表决票---收交表决票

2)向大会宣布表决结果:应到61人,实到 ?人,经核实全票同意接收刘成华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需报经党总支审核并报上级党委批复。

3)结束语:

三、关于***、***、***、***4名预备党员能否按期转为正式党员的讨论

1、预备党员向党组织宣读转正申请: 首先由***同志向党组织宣读转正申请; 由***同志向党组织宣读转正申请; 由***同志向党组织宣读转正申请;

由***同志向党组织宣读转正申请;

2、由培养人分别介绍一年来的考察情况:

先由***的介绍人***同志作介绍,杨军峰同志作补充; 由***的介绍人****同志作介绍,***同志作补充; 由***的介绍人***同志作介绍,***同志作补充; 由***的所在党小组长***同志作介绍。***同志作补充;

3、由所在党小组分别介绍一年多来的考察情况: 先由***的所在党小组长***同志作介绍; 由***的所在党小组长***同志作介绍; 由吕向东的所在党小组长***同志作介绍; 由***的所在党小组长***同志作介绍。 其他同志有没有不同意见?

3、支委会意见:

4、全体党员对入党申请人能否入党问题进行讨论并表决,表决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

清点到会党员总数61人,应到61人,实到 ?人(人员没有变化可不再清点人数)

1)发表决票---收交表决票

2)向大会宣布表决结果:应到61人,实到 ?人(含因事不能到会的 ?人),经核实全票同意***等4名同志按期转为中共正式党员,需报经党总支审核并报上级党委批复。

5、上级领导及公司领导讲话;

6、散会

第11篇:吸收合并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3)

第一百七十二条

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

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第一百七十三条

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第一百七十四条

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

第一百八十条 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

(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二)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五)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予以解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三十一条

企业吸收合并后,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应当由兼并方承担。

第三十二条

企业进行吸收合并时,参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告通知了债权人。企业吸收合并后,债权人就被兼并企业原资产管理人(出资人)隐瞒或者遗漏的企业债务起诉兼并方的,如债权人在公告期内申报过该笔债权,兼并方在承担民事责任后,可再行向被兼并企业原资产管理人(出资人)追偿。如债权人在公告期内未申报过该笔债权,则兼并方不承担民事责任。人民法院可告知债权人另行起诉被兼并企业原资产管理人(出资人)。

第三十三条

企业新设合并后,被兼并企业的债务由新设合并后的企业法人承担。

第三十四条

企业吸收合并或新设合并后,被兼并企业应当办理而未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债权人起诉被兼并企业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企业兼并后的具体情况,告知债权人追加责任主体,并判令责任主体承担民事责任。

第12篇:吸收预备党员主持词

主持人: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支部大会,议题是讨论一下王林同志的入党问题。

经过支委会讨论决定,今天的大会由我来主持。首先我来清点一下到会人数。我支部共有党员14人,其中有两位预备党员,除一位党员因病请假外,其他党员全部到会。按照《中国共-产-党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超过了应到会党员人数的一半,符合规定人数,因此会议有效,可以开会。

列席参加我们支部今天接收预备党员大会的还有机关党委××委员×××同志和我支部正在培养的两位入党积极分子,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欢迎。

下面我正式宣布,××支部接收预备党员大会现在开始。

我先简单讲一下这次支部大会的议程安排。首先由入党申请人王林志谈一下自己的情况,然后由入党介绍人向支部大会汇报一下对王林同志培养情况,经过大家讨论后再进行表决。下面首先请入党申请人王林同志大家汇报一下他自己对党的认识,入党的动机,本人的履历以及这段时间的工作表现等一般情况。

王林:今天我的心情十分激动。首先感谢党组织多年来对我的教育有和培养,同时也要感谢我的入党联系人和其他党员同志对我的热情帮助。正是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才有可能实现入党的愿望。我真心地感谢大家!

同志们:

为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使党员在本支部发展党员工作过程中充分表达个人意愿,提高新党员的群众公认程度,确保新党员的质量,发展对象xxx同志经过党支部的培养,通过党内外民-主测评、公示及工委预审合格后,现提交支部大会讨论、表决是否接收为预备党员。

我支部共有党员 x 名,正式党员 x 名。今天因事因病请假党员 xx 人,实到会党员 x 人,超过本支部有表决权党员的半数(注:预备党员和正在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没有表决权),符合规定人数,可以开会。

第一项:请发展对象xxx同志宣读《入党申请书》,向大会汇报自己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现实表现,介绍本人履历、家庭和主要社会关系等。

第二项:请入党介绍人xxx同志和xxx同志分别介绍对xxx同志的现实表现和培养考察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的表明自己的意见和态度。

第三项:请xxx同志代表支委会向大会报告对xxx同志入党的支委会意见。

第四项:请与会党员发表意见(主要谈发展对象的优缺点,表态是否同意发展)

请发展对象对党员提出的意见表明态度。

第五项:投票表决

支部推荐xxx、xxx同志为监票人,xxx同志为计票人。同意请举手,一致通过。下面举手表决,同意xxx同志为预备党员的请举手……,不同意的请举手,一致通过!

(支委会研究后),同志们,根据《发展党员票决工作基本原则》的规定,经支委会研究,同意吸收 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xxx同志加入党组织表示祝贺。其入党时间从今天算起,希望xxx同志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及时向党支部汇报思想,充分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建设和-谐校园做出自己的贡献。预备期一年,预备期满,预备党员要提前向党支部提前递交转正申请。

(第七项:支部书记讲话)

宣布闭会

第13篇:预备党员吸收大会

预备党员吸收大会

今天是化工学院黄家湖校区党支部预备党员吸收大会,本支部共有党员名,其中正式党员名。应到会人数人,实到会人。

现在我宣布:大会正式开始 大会第一项:全体起立,奏唱《国际歌》; 大会第二项:申请入党人汇报自己对党的认识、学习党章的体会及入党动机,介绍本人履历、家庭出身、主要社会关系和现实表现,以及应向党组织说明的其他问题; 大会第三项:介绍人向到会党员汇报入党申请人的思想、品质和培养、考察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意见; 大会第四项:与会党员充分发表意见,对申请入党人能否入党进行讨论; 大会第五项:有表决权的党员采取举手表决的的方式进行表决并宣布表决结果; 大会第六项:入党申请人发表对表决结果及参加支部大会的感受; 大会第七项:自由发言,主要谈参加本次支部大会的感受和对入党申请人的期望;

本次吸收大会到此结束!

第14篇:劳动力转移

鹿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研报告

摘要: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中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也没有从事其他生产或服务活动的劳动力,由于这部分群体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工作,所以就称为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暂时离开农村,到县城或者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的现象,就是劳动力转移。近年来,鹿城镇通过积极实施“打工经济”战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向非农行业、城市、发达地区转移,打工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亮点。从小范围上看,鹿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可以改善农民生活现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从总体经济发展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一种资源再配置过程,它对整个楚雄州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楚雄州经济的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本文将从鹿城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出发,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一、鹿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近年来,随着鹿城镇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务工意识有所转变,鹿城镇每年都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大致呈现出以下特点:

1、就业方向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由于农村劳动力存在自身技术和知识的缺陷,主要工作行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要求低,对学历要求低,但是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据调查,近年来鹿城镇进城务工人员所从事行业主要是:建筑施工业、电子电器业、制衣制鞋业、住宿餐饮业,这四个行业就占了鹿城镇全部农民工所在行业的一半以上。除了这些行业,还有些行业也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务服务业、机械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居民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

2、受过初中教育的中青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外出务工的主体

据调查,近年鹿城镇外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都具有初中以上学历,且大部分都是年龄在四十五岁以下的中青年。2011年鹿城镇外出务工人员共75人,中其包括初中学历46人,大中专学历8人,高中学历3人。75名外出务工人员中四十岁到四十五岁的中年人占37%,二十岁到三十岁的人占36%,二十岁以下的青年人占27%。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大龄农村剩余劳动力负担沉重,既要赡养父辈,又要抚养孩子,面对家庭巨额消费开支,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寻找赚钱的路子。

第二,新时代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接受了一些新思想,初高中毕业后,他们一般不愿意留在本地,都有到外面闯荡一番的念头。

第三,许多年轻人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都寄较高期望,农村恶劣的工作环境和较低的工资水平基本上不能满足青年人的需求。

3、08年后劳务输出数量在逐年增长

据调查,2007年鹿城镇劳务输出总数为56人,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不景气,很多村民心有余虑,不愿外出务工,所以劳务输出人员仅有28人,与上年相比人数缩减了一倍。2009年劳务输出人数为58人,2010年为65人,2011年为75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鹿城镇劳务输出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4、外出务工人员中女性比重止升反降

随着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增加,有较强适应能力的男性农村劳动力新加入外出务工的潮流中,女性占外出务工人数的比重止升反降。2009年鹿城镇女性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占总人数的51,2010年的女性比重是60%,2010年上升0.9个百分点,2011年比重是40%,比2009年下降1.1个百分点,比2010年下降2个百分点。

5、内陆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流入地

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和内陆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工资收入相对较高,福利待遇较好,生活水平较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这些城市。据今年

资料统计,鹿城镇劳务输出地主要是浙江、广州、上海、深圳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改善劳动力利用状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乃至对扶贫整村推进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无论是对流出地农村还是对流入地城市,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从整个楚雄州劳务输出情况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存在以下问题:

1、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不完善

从全州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人数看,全州2005年组织劳务输出33983人,仅占全州外出务工人数的17.82%,说明大部分外出务工者还是属于非组织外出务工。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信息获取来源主要还是“血缘、人缘、地缘”关系,通过家庭成员带领、亲朋好友介绍、本地外出人员带领示范、以及自己外出闯世界等方式各显其能。政府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服务体系,导致农民工就业信息不畅,有组织外出的比例较低。

2、外出务工环境趋紧

农村劳动力拥有城市工作岗位的空间有限,加之综合素质不高,择业竞争压力大,从业状况不佳,获取收入少,外出务工环境趋紧。2005年全州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寄回或带回的现金26817万元,人均1407元,比2003年减少122元,比2004年增加14元。

3、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影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

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城镇化建设进程慢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2005年楚雄州城镇化率26.0%,比上年提高1.2百分点;全州农村劳动力资源除了本地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的人数

比上年增加0.52个百分点外,还有向辖区外转移的劳动力人数占农业人口的8.62%。全州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快于城镇化发展速度;二是小城镇发展滞后。目前我州城镇化水平仍较低,还没有完全从传统经济和农业社会中摆脱出来,

二、三产业和城镇接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弱小,农村城镇化发展尤显滞后,造成农村第三产业不能随农村工业化的推进而发展,使农村非农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从而延缓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4、加重了城市就业和管理的负担,给人口管理增加了难度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得本来就不够宽敞的城市显得更加拥堵,城市人口就业压力加大,交通负担加重,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的管理成本大大加大。农村人口长期在外,村干部对计划生育管理鞭长莫及,流动人口超生现象严重,且“超生儿”随父母四处游荡,不打疫苗,不接受教育,致使农村儿童的健康状况、文化素质等情况令人担忧。

以上反应的是整个楚雄州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其也包含了鹿城镇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

三、搞好扶贫劳务输出的对策

根据目前鹿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转移中存在的问题,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逐步建立城乡平等的社会制度

加快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剥离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就业权、居住权、教育权、社会参与权、社会保障权、医疗服务权和公共设施权与福利服务权,农民无后顾之忧地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积极探索农民工在就业准入制度、劳动福利、工资报酬、工作时间、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建立和完善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的途径和渠道。

2、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与信息服务机制

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特别是要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要注意发挥

镇政府及各种中介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为鹿城镇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供必要的配套服务和及时的信息支持,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和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农村劳动力对转移成本、收益、风险作出正确的判断,以减少因盲目流动而受到的损失。

3、要加强与发达地区用人单位的协调联系,为贫困农民外出务工创造条件

一是要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网络。对于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应健全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做到县有服务中心,乡镇有站、村有点,形成上下衔接、内外沟通、灵敏高效的中介服务网络。以县、乡为单位,在劳务输入地建立岗位信息窗口,形成稳定的信息沟通渠道。二是要充分发挥定点帮扶单位联系面广、信息灵的作用,构筑起双方对接的平台。应把接纳转移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作为定点扶贫的一项机制,作为评价定点扶贫单位帮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促进劳动力的加速转移。

4、搞好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工作

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就业机会,最终提高农民收入。要依托培训机构,对劳务输出人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在培训中要注重培训的组织管理要有系统性、培训的对象要有针对性、培训的内容要有实效性和特色性、培训的方式要有灵活性、培训的费用要有合理性、培训服务要有延续性。通过技能培训,要积极推进鹿城镇贫困农村劳动力朝省内外条件较好的企业就业,同时可结合农民生产特点,开展种植业、养殖业、特色手工业等实用技术培训,多管齐下,促进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

四、小结

农村剩余劳动劳务输出收入是贫困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农民能否增收。政府要积极关注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性,把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努力搞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针对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同时要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促进鹿城镇贫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

业,实现农民增收,帮助农村致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第15篇:劳动力转移

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过剩:

1鼓励和鼓舞农村人口外出,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避免劳动闲置和浪费的状况。

2.发展就地城市化,一方面,就地城市化可以发展当地的经济,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有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另一方面,农村的闲置劳动力又可以得到从分利用,增加家庭的收入。3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组织组织技能培训,重点进行技能点的培训,使农民获得多技能,以便于在激烈的市场中获得就业的机会.

4.鼓励农产品制造加工业在当地落地,农产品的升值使得当地农民增加收入,有利于第三产业在农村兴起和发展。更加有利于当地的经济的发展和就业。

5.建议在市场上难以生存的产业投入到农业当中,如房地产目前低迷,很难再发展起来,建议这一产业转向农业,一方面,往往他们拥有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他们懂的管理等 劳动力不足:

1.鼓励农二代,农三代回家从新尽行农业的生产,但是存在问题,农二代对农村的感情不是很深,不懂种地,不懂生产使得他们回到家乡很难从事农业生产,政府在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返乡者进行基本的培训。

2.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社,有利于技术的共享,有利于降低风险,有利于节约人力,有利于农村的社会保障上完善。

3.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农村社会制度,有利于吸引农二代返乡。从而逐渐避免农村土地荒废,无人种地的状况。

第16篇:劳动力管理

企业督导制度:指市建委对因拖欠分包工程款、劳动者工资或违法违规行为引发极端群体性事件被处理的企业、首次进京承接工程的企业纳入重点督导企业名单中,将企业整改措施和情况登在建筑企业市场报中接受市场监督的制度。督导制度要求这些企业每月上报经营项目的情况,建立观察期督导档案,市区建委对其在施项目进行不定期抽查并如实记录。整改工作观察期设为3年,在此期限内再次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从重处理,没出现问题的予以解除督导。企业的概念: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努力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取盈利,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企业特征:

1、是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2、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应承担社会责任

4、必须具有法人资格。企业一般特征:经济性、社会性、独立自主性、能动性。管理的概念;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领导等环节,有效协调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高效率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企业管理现代化:思想现代化是先导;人才是关键;组织和体制是保证;方法和手段是条件。现代经济社会包括企业、消费者、政府部门。管理技能: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企业管理特征

1、管理的二重性,即管理的自然属性(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属性(生产关系)

2、管理的综合性

3、管理的艺术性。计划:广义的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三个紧密衔接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则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组织的内外部环境条件,通过科学的调查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一定时期内组织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及实施目标的途径。分为“5W1H”做什么(明确计划工作的任务和要求)

2、为什么做(明确计划工作的原因,并论证可行性)

3、谁去做(规定由哪些部门和人员负责实施计划)

4、何时做(规定计划中各项工作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5、何地做(规定计划实施的地点和场所)

5、怎样做(执行计划工作中所运用的方法与采取的措施和手段)组织:是指为了有效实现目标,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和调配各种资源,从而将组织内部各要素联接成一个系统,使人、财、物等得到合理使用。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劳动生产率:是指生产数量与其劳动消耗量之间的比值。它包括正指标(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产品产量来表示)和逆指标(用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现行使用正指标。平均先进水平:是经过努力,多数工人可以达到或超过,少数工人可以接近的水平。技术测定法:是指通过对施工生产过程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和各种工时消耗,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后,拟定合理的施工条件的操作方法、劳动组织和工时消耗,在考虑挖掘生产潜力的基础上,确定定额水平的方法。

控制职能:指组织在动态的环境中为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各种检查和纠偏等一系列活动或过程。作用:

1、通过控制可以使复杂的组织活动能够协调一致的运作;

2、通过控制可以避免和减少管理失误造成的损失;

3、通过控制可以有效减轻环境的不确定性对组织活动的影响。简述实名制管理:

1、企业用工要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持证上岗,制作人员花名册和网上录入,完成企业实名制管理的基础工作,做到人数清情况明。

2、坚决杜绝零散工、杜绝使用包工头和以个人身份承揽工程。

3、做好施工人员备案手续,规范程序、提高效率、做好服务。

4、通过实名制服务的推广提高管理效率。

按京建法2004-121及劳社资发2004-155规定企业造成极端或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办法:因违法分包、转包建设工程或拖欠分包工程款、劳动者工资,致使发生极端或群体性事件的,责令限期改正,改正期间限制在京承接项目并记入市建设行业信用系统(121#);同时在有形建筑市场和媒体进行曝光。处理规定如下:

1、引发一般性极端事件或20人以下的群体性事件,改正期限不少于1个月;

2、引发较严重极端事件或20人以上的群体事件,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改正期限不少于6个月;

3、引发严重极端事件或重大群体性事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改正期不少于12个月;

4、第一起极端或群体性事件发生后12个月内再次发生极端或群体性事件的,改正期限视情节和后果予以延长。

5、对本企业严重违法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主要领导记入个人不良行为记录,并由有关部门追究其行政责任,触犯法律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总承包对劳务企业的管理内容(职责):

1、要求劳务企业与工人签订劳动合同;

2、劳务企业使用的工人要持有职业技能岗位证书;

3、建立劳务企业工人人员花名册,内容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籍贯、工种、文化程度等;

4、工人入场后的安全教育;

5、工资及人员出勤情况;

6、监督分包企业或施工队伍对分包合同条款的履约情况。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法律赋予的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拘束当事各方乃至第三方的强制力。合同无效的条件: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案例:1从用工制度分析:根据国家和北京市关于劳动合同法规的规定,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应加强劳务分包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监督,不得允许未予劳务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施工现场、施工。本案例中用人单位并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装饰公司也未履行监督职责,属于严重使用零散工。作为劳动力管理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劳动合同监管,做到用工制度合理化。

2、从劳务分包管理方面分析:根据市建委的有关规定,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在发包劳务作业时,必须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劳务分包企业,不得向无资质、个人、包工头发包劳务作业;劳务分包合同应该是企业法人(或授权代理人)与法人之间签订的,且劳务分包合同上应加盖合作双方的企业公章。本案例中,合作双方虽有合同,但不是法人或法人授权代理人签字,也未加盖企业公章,属于无效合同。作为劳动力管理员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合法劳务分包的监管,做到劳务分包管理的合法化。

第17篇:劳动力协议书

协 议 书

甲方:XXXXXX有限公司

乙方:XX县劳动就业管理局

为共谋发展,甲乙双方经过友好协商,就机台工、辅助工的就业问题达成以下协议:

一、乙方受甲方的委托,根据甲方提出的需要,提供一定数量的机台工和辅助工。

二、乙方义务:乙方所提供的工人必须具有初中以上学历,身体健康、品貌端正、无不良嗜好。

1、机台工:女性,年龄16—40周岁。

2、辅助工:女性,年龄16—35周岁。

3、报名时须持本人身份证原件

4、未成年工(16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除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外,还需携带父母身份证(复印件)。

三、甲方义务:甲方为乙方所提供的工人支付工资(计时工资)及国家规定的各项福利基金。

本合同未尽事宜,可经双方协商后解决。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 各执一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甲方代表:

乙方:乙方代表:

年月日

第18篇:劳动力配置

一、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1、具有能动性

2、具有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

3、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性

4、具有时效性

二、影响和决定劳动力生产率的因素

1、物质技术因素

劳动手段

能源

劳动对象

生产工艺

生产力布局

2、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

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劳动组织

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

劳动者的生活条件

3、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三、判断社会劳动力资源有效的标准

1、劳动力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

2、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是否得到充分利用

3、自然资源是否得到较充分的开发利用

4、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

5、劳动生产率是否得到提高

四、传统劳动力配置方式的弊端

1、导致用人单位人浮于事和企业富余人员的生产

2、劳动力效率低下

3、阻碍了劳动者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五、劳动力配置二元结构的特征

1、劳动力进入生产过程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完全是通过行政指令来实现的,劳动用工权统一掌握在政府主管部门,作为劳动力所有者的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的企业都处于“指令”接受者的地位。

2、劳动工资在严格的指令性计划控制,只是一种单纯的分配手段,对劳动力配置不发挥作用,虽然实行的是等级工资制度,但工资的等级既不反应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又不体现劳动力人力资本含量的差异。

3、城乡之间劳动力配置基本上是隔绝的,农民进入城市劳动力配置的途径是考入高等学校取得文凭或当兵转业,但当城镇劳动力配置压力过大时,政府通常通过政治动员的方式将部分城镇过剩劳动力排入农村这个巨大的“蓄水池”。

六、影响产业间劳动力配置的因素、工资水平、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

1、工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信号是引导和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主要信号,是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主要杠杆。从劳动力派生需求的特点来看,工资反映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供求情况,但本质上是社会需要劳动力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如果这种物品货劳务是紧迫的或

是社会上供不应求的,那么,这种产品或劳务的价格自然会提高,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刺激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相应地,企业也会需要更多劳动力从事这种物品货劳务的生产。所以,价格工资信号是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主要工具

2、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水平

从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来看,在农产品的消费商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对农产品的消费水平也会提高。

从城乡居民对工业产品的消费来看,城乡居民在工业产品的消费上也表现出较大的差距。随着农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工业的消费会随之提高。

七、促进就业结构优化的途径

1、实施和积极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

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优化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就业渠道

2、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

3、消除制度性壁垒,完善劳动力市场

首先应该以促进劳动力流动,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为前提。这一前提的实现需要对现有的制度障碍,包括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进行彻底改革。 其次,使工资成为劳动力供需变动的真正的信号使劳动力的价值得到真实反应

再次,完善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体系,提供灵活且富有弹性的就业管理制度

最后,消除不利劳动力在产业间,城乡间,行业间流动的因素。

4、加大教育培训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

首先,政府应着眼于农村基础教育和基本技能培训的转移支付。

其次,引导全社会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强化对于成人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认识

最后,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鼓励个人和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防范社会风险

八、影响农业劳动力配置的因素

1、农业劳动力生产率

2、社会总人口规模和结构

3、工资及收入水平

4、农产品消费水平提高的变得

5、工业化进程

6、农产品贸易

7、农业政策

8、社会因素

九、工业劳动力影响因素

1、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引起劳动力需求减少

2、竞争和科技革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并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竞争导致企业破产和工人失业

科技革命使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对劳动力和机器体系,大大解放人的手和手工工具,促使资本对劳动力需求减少。

3、工业部门的工资率成为引导劳动力资源流向组要经济因素

4、工业生产品的贸易政策

十、第三产业的特点

1、具有服务性

2、满足了人民需要的高层次

3、以第一第二产业相比较跟无形

4、经营方式多元化、

5、具有寄生性和依赖性

十一、第三产业劳动力需求的特地

1、对于劳动力需求是无限的

2、单一规模的有限性

十二、从劳动力的微观成本效益分析来谈劳动力流动

劳动者要实现就业转换,完成劳动力流动,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形成劳动力的流动成本。

1、直接成本

劳动力转移的直接成本是劳动这为了实现流动二直接支付的费用

2、机会成本

劳动者流动期间,由于放弃原来的就业岗位,从而失去了原有工作可能获得的收入及其福利

3、心理陈本

劳动者离开原来熟悉的工作、生活环境,离开亲朋好友,为此所付出的精神上的代价及为劳动力流动的心理成本。

4、风险成本

流动劳动力在生活和职业中的风险会因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的不完善而增加。从劳动力流动过程的成本来看

(1) 不利于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不利于人力资源市场机制作用下实现合理

配合

(2) 不利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也不利于推进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

化进程

(3) 不利于社会稳定。现行体制下流迁劳动力在心理上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单他们认识

到自己迁入地的处境后,或当他们在年老后社会保障仍没着落是,偶发室将就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导火线

(4) 不利于缓解经济字样尤其是交通运输的压力

(5) 不利于劳动力在平等的竞争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热情和积极性,造成人力资

源的浪费。

十三、劳动力流动的效益和负面影响

流入地::

1、加大流入地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

2、加大了流入地的就业压力

3、加大社会公共服务压力

给社会治安管理增加压力

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较大冲击

流出地:

1、在农村人口结构上可能会不利农业生产

2、农村外流劳动力的兼业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3、农村劳动力外流是农村支付较高的社会成本

十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1、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2、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城市化建设

4、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5、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于利用

6、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是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进入农业领域,可以提高农业劳动者生

产率,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打破小生产格局,提高农产品商品率

7、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讲缩小收入差距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措施

1、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2、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

3、深化制度革新,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

4、大力发展小城镇,推进城市化进程

5、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6、积极发展国际劳务输出、

7、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

8、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十五、分析资本的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产生什么影响

从物质方面看,资本是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二者的比例由生产的技术条件决定,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从价值方面看,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它们之间的比率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马克思的观点: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中消耗的劳动量比它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使资料技术构成提高。资本技术构成的这一变化又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使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可变资本减少。

配第克拉克定律:(自己补)

凯恩斯系数(自己补)

第19篇:农村劳动力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分析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经济信息网

从农村流动人口三大区域来看,全国农村劳动力向东部地区迁移比率大幅提高,从1987年的40.5%上升到2000年的54.5%,向中部地区迁移的比率大幅下降,从30.3%下降到22.7%,向西部地区迁移的比率也大幅下降,从29.2%下降到22.8%。东部地区内部迁移比例上升,从91.0%上升到95.4%;中、西部地区内迁比例下降,分别从82.7%下降到65.1%,85.6%下降到74.9%。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迁移比例下降,而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比例则大幅上升(详见表2)。

事实上,收入高的地方人口流动性相对较弱,而收入低的地区人口流动性十分强烈。我们还可以发现: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更容易成为主要的迁移目的地而不是迁移输出地;而经济落后地区更容易成为主要的迁移输出地而不是迁移目的地。

外出人口集中在全国七个地区:四川(694万)、安徽(433万)、湖南(431万)、江西(368万)、河南(307万)、湖北(281万)、广西(244万)。这七个地区外出人口占全国的65%。外来人口比例比较高的地区是:广东(59.5%)、上海(58.2%)、北京(53.1%)、西藏(50.8%)、新疆(49.9%),除此之外,浙江、海南、福建、天津和云南的外来人口比例也在30%以上。全国跨省外来人口绝大部分去了广东,其次是浙江、上海、江苏、北京和福建。通过统计还可发现,外来人口的目的地分布异常集中:如四川迁移劳动力41.0%选择去广东打工,安徽迁移劳动力25.9%则选择去江苏,23.8%去上海,18.1%去浙江;湖南外出人口77%选择广东,江西外出人口43.8%首选也是广东,其次是浙江,约占22.8%,河南外出人口32.7%首选广东,其次,10.9%去北京。

农村流动人口就业的行业分布

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行业分布也非常集中,90%以上分布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建筑业和社会服务业等五个行业,而在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党政机关等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农村劳动力就业非常少(详见表3所示)。故农村流动人口就业仍然具有“脏、险、苦、累”的特点,其原因一方面是其人力资本水平较低,难以胜任更高层次的工作;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劳动力市场歧视阻碍了农村劳动力进入这些体面的部门。在后文将会详细论述。

农村人口流动具有循环式流动的特点

我国的人口流动主要是暂时性的劳动力流动而不是永久性的人口迁移。暂时性的劳动力流动意味着农村劳动力可能会选择循环式迁移的方式,即农忙或春节时回家乡,而在其它时间则迁移到城市打工,每年往返2-3次。循环式迁移兼顾到农耕、家庭以及赚取额外的打工收入三者之间的平衡。循环式流动是我国特有的人口流动特征,是户籍制度以及其它配额制度特有的产物,循环式流动使得摩擦成本非常高,其实质仍是劳动力资源未能合理优化配置。

循环式流动的极端情况是返回迁移(return migration),即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后,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家乡,不再迁移。为什么会出现返回迁移现象?本文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相对城市职工在相同教育水平下的低报酬,二是与家庭分隔两地相关的心理成本。这两点使得迁移劳动力不可能成为城市居民。

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特点

事实上,每增加一个外出劳动力可使家庭劳动收入增加55%,而本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仅为19%,前者收入增加为后者的3倍左右。照此逻辑,受过高教育的劳动者在外地打工更有优势,因此,受过高教育的劳动者应该有更大的迁移动机,但现实并不如此。赵耀辉(1997)、蔡昉(2002)、李强(2003)等均指出,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往往选择农村非农产业就业而不是外出打工。本文认为,尽管外出打工意味着比本地非农产业就业更高的工资,但是外出打工也存在成本,其中最重要的是打工中高昂的住房费用和行政性收费,以及心理调节成本。如果将这些成本考虑在内,对农村劳动力而言,在本地非农产业就业比外出打工更有吸引力。

尽管在城市中的收入水平高于农村就业,但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并不一定拥有较高收

入,还要面临各种歧视与权益侵犯。反观在农村非农部门,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往往在受到尊敬,而不是歧视。因此,教育程度较高者会更多地选择本地非农部门,事实上,由于他们受教育程度较高,他们在农村非农产业上也有很大的机会和优势。

迁移网络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

目前,跨省的人口流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倾向于选择邻近的发达省份,如安徽人普遍去江苏、浙江,湖南人、江西人普遍去广东,因为这样意味着相对较少的交通成本以及信息成本。那为什么四川人和河南人仍然首选广东作为迁移目的地呢?本文认为,这可能与广东是我国开放最早的地方有关。由于其开放越早,迁移劳动力在该处形成的迁移网络就越大、越强。因而,后来迁移者在面对众多目的地选择时,广东就成为其首先考虑的对象。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川人、河南人更多地选择广东作为迁移目的地。

这种目的地分别非常集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流动人口的迁移网络形成的网络效应。Zhao(2001)将网络外部性定义为“迁移者、以前迁移者和未迁移者在输入的或输出地形成的基于血缘、朋友以及同乡等人与人的关系”。迁移网络对未迁移者的迁移决策有重大影响。迁移网络的外部效应使得人口的迁移地的集中非常明显,因此出现了河南人、四川人大量涌入广东的现象。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表明迁移网络在迁移决策中的重要性:济南的工资收入远低于广东等众多省份,但山东许多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并未选择广东,其主要原因是广东并不存在已迁移劳动力在济南形成的迁移网络。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基于劳动力价格的分析

[内容摘要]劳动力价格是决定劳动力实现的关键。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凸显的劳动力价格问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治理,开放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加大政府宏观调控与监管力度,建立农民工工资指导与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入,以制度创新等来进一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近年来,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出现一种怪现象:一方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镇;另一方面,许多地方和企业却叹息招不到急需的农民工。从“民工潮”到“民工荒”,这一现象集中反映出农民工市场劳动力价格扭曲严重的现象,要求我们自觉地把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深度转移与农村劳动力价格问题现实联结起来。

一、劳动力价格理论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理

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时指出:工资是劳动力商品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价格是决定劳动力实现程度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价格反映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供求状况。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马克思揭示了相对人口过剩现象:资本总额增大必然导致有机构成提高,引起劳动人口相对资本的劳动力需求过剩。流动的过剩人口是交替的失业和就业的劳动者。潜在的过剩人口主要针对农村而言:劳动者靠现有生产要素已不足以维持生产和生活,但由于没有其他出路只能暂时依附在农村。当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时过剩劳动力便涌入城市。

在马克思劳动力再生产理论基础上,国内外学者从人口学、发展经济学和地理学等角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刘易斯理论认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这时只要工业部门需要,就可以从农业部门得到无限的劳动力;随着资本家利润的不断投入,工业部门的生产规模会进一步扩大,从而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发展态势一直持续到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为止。此时,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变成了一元经济,不发达经济变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另一种比较有影响的托达罗理论则主张农业和农村发展本身就是发展的目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城市失业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使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不断缩小,最终二元性消失。尽管这些理论都存在一定缺陷,

但从不同的角度为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广度与深度问题上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启发。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的劳动力价格问题

马克思劳动力再生产理论已经说明,劳动力价格是决定劳动力实现程度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价格反映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供求状况。据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073),且农村劳动力转移每增加1%,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增长2.28%。因此,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农民工劳动力价格(即工资)这个“风向标”。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农民工工资总体水平、增长速度都要低于城镇常住居民,同工不同酬现象广泛存在。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增长到2007年的4140.4元,增幅近30倍,年均增长12.6%;而同期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由343.4元增加到13785.8元,增幅达39倍多,年均增长13.6%。城乡居民收入的总体水平、增长速度、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仍在扩大,2004年和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3.21:1和3.22:1,2006年已扩大到3.28:1,绝对额的收入差距达到8172.5元。与进城农民工不同,城镇职工的工资收入是由政府劳动人事部门的各种文件、政策决定的。而进城农民工则往往被视为体制外的一个三不管群体,没有文件规定应该给进城农民工定怎样的工资级别,这就造成了同一工种不同待遇的现象,且各企业随意性较大。

2.农民工工资收入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间差异较大。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农民工工资收入差异较大。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西部地区企业月平均为600元左右,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如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企业大多数在1000元左右。东部及沿海经济长足发展形成了对劳动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到这些地区投资的外资企业较多,其工资水平相对略高一些。此外,劳动力价格差异与劳动者从事行业密切相关。当前县域劳动力大多从业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强度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不仅如此,由于单位的经济类型、隶属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行业内部也存在较大差异。

3.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时有发生,直接损害农民工生存利益。《2007中国农民工(蓝领)报告》显示:有超过1/4的农民工存在工资被拖欠的情况;约1/3的被访农民工没有缴纳任何保险,长三角和中西部的农民工参保情况最不乐观,有超过40%的农民工没有参加任何保险。此外,延长劳动时间、压低农民工工资、缺乏劳动合同保障等也成为变相压低农民工劳动力价格的方式。近年来,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突出反映了我国农民工工资保障现状亟需整治。

4.农民工整体素质、技能不高成为其工资增长的瓶颈。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不高、缺少专门的技术培训,外出务工一般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和技术含量低的高强度劳动,选择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这是和农民工的自身素质较低相关的。一方面,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低,一半以上的农民工仅具有初中文化水平,普遍低于城镇常住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农民工接受的技术培训少,知识更新的机会少。调查分析显示,具有初级电工、瓦工、厨师、驾驶、会计等技能的农民工仅占33.3%,65%的打工农民到城市之前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这种初级劳动力的知识有机构成低,直接导致了农民工工资整体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成为其增长的制约因素。

三、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必须投入市场,通过市场,调整劳动力的增量与存量,实现劳动力流动与稳定的相对平衡。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我国劳动力价格已进入重估时代。这一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效成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与增长点。为此,我们必须密切围绕农村劳动力价格问题,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开放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营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公平市场环境。坚持市场配制劳动力资源的方向,逐步形成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投入,加强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硬件、软件建设,着力构筑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培训和管理体系,开展区域性劳务协作,逐步扩大地区问、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量;建立和健全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机制,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流动,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要完善政策配套,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持农民进城

打工和就业,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平等就业,逐步建立城乡劳动者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等。随着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最终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2、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压力。随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转向中西部地区,原本以劳务输出为主的中西部本地用工需求大规模增加。劳动力紧缺直接抬升了劳动力的价格,迫使内地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改善农民工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在就医、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给予农民工更宽松的环境。通过改善劳资关系,提高农民工就业的相对稳定,扩大内部就业容量,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与此同时,各地劳动部门的就业服务目标从过去单一的劳务输出变为同时引导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如在劳动力外出务工的高峰时期组织农民工本地就业专场招聘会等,从而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利性和地域性所带来的一系列深层次社会问题,缓解单靠工业化、城市化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压力。

3.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管,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范管理。一是健全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包括信息咨询、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失业保险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使分散的农户同大市场联结起来,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合理使用。二是加快劳动力市场规则的建设,防止市场垄断、歧视、非公正交易及侵犯自主交易权和人身权利、契约权利等不正当行为。三是加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预测、规划、调控、立法、监督,使劳动力转移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四是加强管理,对重点领域和企业开展专项检查,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4.建立农民工工资指导与管理制度,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针对目前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不健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建立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广泛覆盖各类职业、各类工种,国家、省(自治区)、市多层次汇总发布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定期对各类企业中的不同职业、工种的工资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各类职业、工种工资价位向社会发布;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促进企业合理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参与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扩大工资支付监控保证金实施范围,强化工资支付监控力度,积极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

5.加强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入,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软实力。当前,应重点扩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真正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实行先培训后上岗,推行就业资格准入制度;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建立就业培训网络,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农民技术夜校、短训班、电视教学等,开展短期职业技术培训,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身素质与科技含量,为积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更好的条件。

6.推进制度与体制创新,扫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壁垒与障碍。重点进行城镇建设体制创新,采取自上而下的国家投资与自下而上的地方投资、集体投资、个人投资和外资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进行户籍制度创新,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同时改革与此相关的福利保障制度,包括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一揽子”措施的协调配套;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规范农村土地的转让行为,保证广大农村劳动力能真正从土地上脱离出来;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财政制度创新,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劳务信息网络建设和劳动力市场建设,落实各级劳务开发机构的工作经费和办公条件,实行“政府购买培训”制度,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给予必要的支持,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20篇:劳动力转移

全面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是制约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影响农民增加收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性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缓慢,就业领域和空间狭窄。二是体制改革不到位,政府环境欠宽松。三是农村劳务市场发育不快,社会化服务滞后。在我省市场配置劳动力机制尚未形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基本上处于无序流动状态。四是农民素质偏低,不适应市场需求。不少农民只能从事一些“出大力,挣小钱”的简单体力劳动。五是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组织引导不力。一些地方党委、政府没有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在一些地方仍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我省是农业大省,搞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事关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事关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事关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为此,我们建议:

1、明确思路,实行“有效减少农民”战略。搞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必须有一个合乎

省情的总体思路。可采取“有效减少农民”战略。打破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搞好城乡就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由限制农民进城向主动大量吸收农民进城转变,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自愿而有序地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中来,并制订下应的配套措施加以推进。

2、加快发展,努力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领域和空间。一是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

吸收劳动力发言稿范文
《吸收劳动力发言稿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