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简案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24 09:04:57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学设计(简案)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

写一种你喜欢的动物

陈凤兰

教学目标

1、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你喜欢的动物外形特点,了解它的生活习性等。

2、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能抓住动物的特点写具体。

3、培养学生的写作和修改习作的能力与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把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等方面写具体,生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

2、板书课题:写你喜欢的一种动物。

二、指导观察

1、复习《翠鸟》的写作方法

2、出示课件:小鸭子图片

3、自己观察鸭子的外形特点

4、小组里说一说:小鸭子的外形特点

5、班上汇报

6、了解鸭子的生活习性。

三、指导写作

1、说一说:你怎样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2、明确习作要求

3、练习写作

四、初稿展示,评改。

五、总结。

推荐第2篇:教学设计简案

《鸭子骑车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能复述故事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2.学会阅读绘本的方法:细心观察,展开想象,享受阅读的乐趣。3.感受到鸭子的勇敢、快乐和坚持。(调皮、可爱)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揭题。1.出示图片:

师:小朋友都喜欢读书吗?那么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哪一本书呢?先卖个关子。你看到了什么?

2.师:猜一猜,鸭子看着这辆自行车?会想做什么? 3.揭题:是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读的书,齐读课题。

二、共同读绘本

1.一只“疯狂”的鸭子

师:有一天在农场里,鸭子冒出一个疯狂的主意。“我打赌,我会骑车!” 现在,(出示画面第一页) 自己提出要“打赌”,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鸭子? (疯狂,下定决心的) 师:瞧,“他一摇一摆地走到男孩停着的自行车旁,爬上去,骑了起来,开始他骑得很慢,而且左摇右晃,但是很好玩。 2.一只快乐、坚持的鸭子

师:接下来,鸭子就在农场里快乐地骑了起来!

母牛:

鸭子骑过母牛身边,冲母牛招了招手。(师做动作:“招了招手”) “你好,母牛!”鸭子说。(鸭子说话真有礼貌!) “哞——”母牛应了一声。母牛心里想什么? “一只鸭子在骑车?这可是我见过的最愚蠢的事!” 师:从哪里看出母牛觉得鸭子很愚蠢?

鸭子又会遇到哪些动物呢? 动物们又会怎么看它呢?

评:小朋友们都很了不起,想象很丰富,说得也很生动!敢想敢说二年3班孩子,陈老师,要送给你们32个赞!我们赶紧来看看,大卫夏农是怎么写的吧!

绵羊 狗:

师:现在,鸭子的技术怎样了呢?生当鸭子和狗打招呼:“你好,狗!” 解释:功夫

指导朗读:哪一只小狗来夸夸鸭子?

评:从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你对鸭子的赞美!

猫 马 师:你觉得马会怎么想?你从哪里看出来?

过渡:被马瞧不起,嫌弃速度慢。鸭子会放弃还是坚持?

母鸡这幅图,鸭子骑得怎样?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

山羊 猪 老鼠

师:老鼠羡慕鸭子的什么?

温馨提醒:不管技术怎样,骑车,还是以安全为主,小朋友可不能像这样骑车哦!

三、回顾

1.遇到了哪些动物? 2.骑车的技术怎样? 越骑越————

3.这真是一只什么样的鸭子?

四、结尾

1.动物们会想什么? 2.讲述结尾

3.点评:什么样的鸭子?动物?农场?下午?绘本? 一节愉快的课

五、小练笔

1.鸭子可能还会有什么疯狂的主意?会遇到谁?会说什么呢?

2.分享 3.推荐:这节课,我们跟随美国作家大卫夏农笔下那只可爱勇敢执着自信的鸭子,学会了绘本阅读的方法,那就是仔细观察,敢想敢说。如果你还想读读大卫夏农的著作,老师这里有推荐哦!(推荐书)

推荐第3篇:母鸡 教学设计简案

《母鸡》教学设计

珠岙镇中心小学 章宸旖

教学目标

1、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表现。

2、感受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的变化。

3、了解文章的结构中的中心句和具体事例。教学过程

一、重温学法,导入新课:

重温第四单元课文大意,导入新课,找中心句。

二、抓中心句,分析具体事例:

1、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板书 一向讨厌、不敢讨厌)

2、请同学们自由阅读1-3自然段,找一找,老舍先生为什么一向讨厌母鸡。

3、交流。

(1)叫声烦人(第一段)(2)欺软怕硬(第二段)(3)极爱炫耀(第三段)

4、师总结。那么,这么讨厌的母鸡,作者为什么后来又不敢讨厌母鸡了呢?你们能用文中的一段话来告诉我理由吗?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5、师:这只母鸡变得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这都是些多么好的词语啊!可口说无凭,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5-8自然段,找找具体描写母鸡这些品质的句子。

6、分组讨论,汇报。(你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谁还有不同的感受?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一读。)

7、总结:母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因为它成为了一个母亲,而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这里的一个母亲,仅仅指的是鸡母亲吗?对啊!出了动物的母亲,还有我们人类的母亲,我们所有人的母亲。成为一位母亲,就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不仅要把孩子养大,还要教给他生活的道理,倾其所有去对自己的孩子,我们所有人的母亲,都是伟大的!她们都是了不起的英雄!谁想对自己的母亲说几句?

8、如果老师把句子改一改,变成这样,(ppt出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你们再读一读。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三、拓展延伸,指导写作

1、师:学到这里,我们知道,老舍还讨厌母鸡吗?(生答:不敢讨厌了)大家还讨厌母鸡吗?(生答:不敢讨厌了)人们都说,爱屋及乌,当我们对这只母鸡产生了尊敬之情,就会忽略它的缺点,甚至还会把这些缺点美化,就如同《猫》这篇文章中的老舍将猫的脏脚印比作了小梅花,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将课文前三自然段任意改写一段,让人读了不再感到母鸡的讨厌,而是觉得它很可爱!那就从第一句开始吧!(我一向讨厌母鸡→我十分喜欢母鸡)

2、推荐阅读绘本《蚯蚓的日记》、《动物绘本日记》系列。

四、板书设计

母鸡

一向讨厌

不敢讨厌

叫声烦人

负责

欺软怕硬

慈爱

爱炫耀

勇敢

辛苦

推荐第4篇:jqx教学设计简案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导入

孩子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好多的声母宝宝,这些声母宝宝,有些长得特别像,你能说说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吗?

是啊,我们可以用儿歌来记住他们的区别,来,举起小手,边做动作,边来读吧!

三、新课学习

大家的儿歌读得那么好,它们也来凑热闹啦!出示图片。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一)学习j

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我们把母鸡得鸡读得短一点,轻一点,就是j。

用儿歌来记住。鸡啄母鸡jjj,竖左弯加点jjj。

谁坐得端正,我请谁来读。

观察,j占几格,笔顺。端端正正描三个。

(二)学习q

图上画着什么。气球的气改成第一声,读得轻短一些,就是q。

说说q像什么。

能不能编编儿歌。

一起读儿歌。

有了儿歌,我们就记住了它的读音,女孩子来读,男孩子。

观察,q在拼音格的位置,笔顺。端端正正描三个。

(三)学习x

孩子们,一定渴了吧!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西瓜,分给四个大组的小朋友,老师拿出刀,切了一刀,又切一刀,咦?西瓜上居然出现了一个声母,它就是——

它看起来就是一个叉叉

能不能编儿歌。

四块大西瓜,第一块给哪个大组呢,比比谁更端正,我先送给谁。想吃到西瓜,要先读准这个声母。下一组。

观察,x在拼音格中的位置。笔顺。端端正正描三个。

(四)巩固

为了更好地记住这三个声母宝宝的名字,周老师也向孩子们学习,给他们编了几句儿歌,想不想听,声音不够响亮。

出示。

读儿歌,请小手来帮忙吧,先拍手,当你要读声母的时候,我们的手就轻轻地拍拍自己的手臂,因为我们读声母的时候,要读得又轻又短。

(五)区分

现在jqx加入了拼音大家族,里面的有些小伙伴就糊涂了,因为他们中啊有几个长得可真像,孩子们,你能区分吗?

借助儿歌。

(六)拼音

jqx加入了拼音家族,首先来和他们做朋友的是小i,小i非常有礼貌,它见到了jqx,就摘掉了自己的帽子。恭恭敬敬地行个礼,jqx看小i那么有礼貌,就送了它四顶不同的帽子。

所以你瞧,小i跟在jqx身后,加神调,要把上面的一点去掉。

让我们给读一读这几个音节把!

孩子们,想想,在生活中,哪里会遇到ji这个音呢?(说四声)周老师也想到了几个词语,一起来读读好吗?

那几个音节呢?开动脑筋,想想。

为了记住这几个不同的音节,周老师还编了儿歌,能干的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来读读吧,还不会的,跟着老师和其他同学读!

看见小i和jqx玩得那么高兴,韵母a也来凑热闹啦!他们组成了三拼音。大家还记得读三拼音要注意什么吗?声轻介快韵母短。谁来挑战一下呢!

听说, 在这个拼音大家庭中,j、q、x是非常调皮的三兄弟,他们很讨厌小u,所以从来不喝小u玩,那他们喜欢谁呀!原来啊,他们特别喜小yu。j、q、x三兄弟见了小ü就调皮地把小ü的两只眼睛蒙上,要小ü和它们一起捉迷藏。从此,小ü见了j、q、x,两点就不见了。出示:ju、qu、xu、问:被蒙上眼睛的是谁呀?

用儿歌来记住ü上两点省略的规则:小ü见了j、q、x,去掉两点还念ü。

让我们来看看,小迂和jqx在一块的时候,组成的音节,戴上声调,都读什么呢? 可是在遇到另外一些声母的时候,小U会不会蒙上眼睛呢》让我们来看看。

(六)图

孩子们,昨天,我们班的小朋友看图说话的本领特别高,今天,老师又带来一幅图片,谁能说说呢?

恩,如果可以用到上面的几个词语就更棒了!

读词语。

在这里,我们学到了几个生字,你认识吗?你有什么好办法把他们记住呢?

(七)儿歌

老师请刚才已经学会生字的孩子来读儿歌。

推荐第5篇:折扣教学设计(简案)

折扣教学设计

开福区自安小学 石将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折扣的作用,理解打折的含义。

2、能运用百分数正确计算打折商品。

过程与方法

经历打折的认识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沟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折扣的含义,并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演示法 练习法 实习法 谈论法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一些有关折扣的信息,

2、多谋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知

1、同学们,你们在购物时,享受过优惠吗?你知道商家为了招揽顾客,经常采用哪些促销手段?(降价,打折、买几送几、送货上门等)

2、有些同学提到了“打折”这个词,你们都见到过哪些商品打折,打的是几折?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打折。(板书课题:折扣)

二、尝试交流,探索新知

1、认识“打折”。

(1)让学生交流,关于折扣已经知道些什么?

(2)概括:“打折”的含义,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通称“打折”。 (3)看到“打折”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价钱便宜了)

2、教学例4。(1)课件出示小雨和他爸爸逛商场的情境。让学生观察画面,从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定价在广告横幅上:店庆五周年,电器九折,其他商品八五折。 (2)让学生说一说:九折是什么意思?八五折表示什么意思?

归纳:几折表示十分或百分之几十。板书:九折=90% 八五折=85% (3)练习:说一说下面的折扣表示原价的百分之几?(同学互说后,教师小结)

八折 二折 九五折 六八折 对折 七二折

(4)课件展示小雨买自行车的过程,学生说一说数学信息,出示例4第1题。 A、学生思考回答:①打八五折是什么意思?②单位“1”是什么? B、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后让学生独立练习,指名两人板演。 C、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80×85%=180×0.85=153(元) 答:买这辆自行车用了153元。 D、现价、原价,折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总结:现价=原价×折数

(5)课件展示爸爸买随身听的过程,学生说一说数学信息。 让学生独立解答,个别汇报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学生独立试算――汇报――说解题思路

第一种算法:160-160×90%=160-144=16(元)

解题思路:原价160元,减去现价,就是比原价便宜多少钱。 第二种算法:160×(1-90%)=160×0.1=16(元)

解题思路:原价160元,乘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90%)。 答:比原价便宜了16元。

(6)小结:看来打折之后确实比原来便宜了不少,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学生举例)。

三、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谈话:

1、“这样的“好消息”实在太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就会发现。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我是优秀售货员。周末老师去购物了解到这样几条信息,请你来当售货员给大家解释一下: (1)“中老年服装一律对折”; (2)“迎接新学期图书全场六折” (3)“惊爆价:一楼皮鞋七折,有会员卡,再享受折上折——九五折”

看了商家的这些信息,你明白它们的意思吗?请你选择其中的几条解释一下。(学生理解交流,教师用电脑演示并补充条件解答)

2、分析与解答: (1)“中老年服装一律对折”:即原价的50%。(补充王老师给妈妈买了一件原价280元的毛衣,现在需要花多少钱?) (2)“迎接新学期图书文具全场六折”:即是原价的60%(补充明明买一本《数学趣味故事》原价15元,现六折优惠,现在买这本书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师: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生:我是这样想的,用原价减去现价就知道便宜了多少钱。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生:六折优惠就是便宜了原价的1-60%,求出原价的40%就是便宜了多少元? (3)“折上折——九五折”表示在享受70%的折扣以后,新的价钱再享受95%的折扣)(补充:会员李阿姨在这个商场买一双标价200元的皮鞋,她要付多少钱?) 学生列式计算:200×70%×95%=200×0.7×0.95=133(元)

3、小结:看来“折扣”这一现象在生活中太普遍了,学好这一知识就可以利用打折的机会购进自己需要的商品,节省开支。

四、拓展提高,回归生活。

有两家商店卖同款“米奇书包”,却打着不同的招牌:A店八折,B店九折。如果是你,会上哪家店买?为什么? 生1:我会上A店买,因为A店便宜。师引导,从哪方面考虑?(从折扣) 生2:我会上B店买,因为一分钱一分货,可能B店的质量会比较好。(从质量考虑) 生3:我要先看看他们的原价是怎样的,再去看打折。

小结: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优惠的广告后,还要从很多的因素去考虑选择商品。 (2)、出示:两家店同款“米奇书包”的原价A店:100元;B店:80元,再次选择,你会怎么选? 师:那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吗? 小结:也就是说我们买东西时不能只看折扣,因为价格不单单受到折扣的影响,还受到原价、质量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师:面对折扣,老师也曾遇到过一个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有一次我买衣服,门口写着全场六折起,我一看挺便宜呀,就想买一件,我看中了一件标价200元的上衣,一问却要160元,这也不是六折呀,这是怎么回事呢? (“六折起”就是大于或等于60%,表示其中至少有一类商品现价是原价的60%,其余的在60%以上,60%是最低折扣) 师:你能帮我算算这件衣服实际打几折吗?生:160除以200=0.8 打八折。

小结:同学们灵活运用刚才的数量关系解决了新的问题,真不错。看来我们不但要准确理解折扣,还要学好语文,不要被商家的宣传所骗。除了折扣这种促销的方式还有哪些促销的方式呢?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你们今天的表现都很出色。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数学知识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索,希望大家能做个有心人!

六、板书设计。

折 扣(打 折)

几折表示十分几或百分之几十。 九折=90% 八五折=85% 例

4、(1)180×85%=180×0.85=153(元)答:买这辆自行车用了153元。

现价=原价×折数

(2)第一种算法:160-160×90%=160-144=16(元)

第二种算法:160×(1-90%)=160×0.1=16(元)

答:比原价便宜了16元。

推荐第6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简案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简案

雷圣艳

一、教学内容: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作者用详实的数据具体说明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用精当词语,丰富联想生动地描述了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全文沉淀着历史的厚重感,洋溢着民族的自豪感,读来有很强的感染力。该文本传递的信息是多向的,既有秦兵马俑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极为精美,绝无仅有的珍贵,也有秦始皇当年雄百万,战车千乘,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辉煌,还有作者或总领全文,或承上启下,或数字写实,或工笔细描的精妙„„我们如果把文本置身于单元环境“神奇世界”来看,不难悟出本文的教学应着力帮助学生体会秦兵马俑的神韵,并在此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

二、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理解积累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记背第8自然段。

2、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了解相关资料,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同时学会用自已的话介绍兵马俑。

3、能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秦兵马俑的神韵。

四、设计理念:

如何体会秦兵马俑的神韵?重要的途径就是体验。体验,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它由感受、理解、联想、情感、领悟等诸多心理要素构成。在体验中,主体以自已的全部“自我”(已有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感受、理解事物,因发现事物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应,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地引领学生品读语言文字,由形悟神,展开想象的翅膀;要尽可能地挖掘利用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生产情感;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真切感受,领悟文本背后的意蕴。总之,力求调动各种体验,把学生“带到”西安兵马俑坑的现实场地中,“带到”秦代征战军阵的历史场面中„„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①请学生介绍自已了解的有关秦的知识。

②简谈“俑”。

(二)整体感知把握语言脉络。

(三)深入学习体验文中“规模宏大”的特点。

(四)读书体验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五)总结全文 板书: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推荐第7篇:四季教学设计简案

4、四 季 (第一课时)

教案设计: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本设计力求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学生在有趣的游戏、美丽的图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内化、适度的延伸中,学生字、学语言、学诗歌,使语文课堂变得充实、厚实起来,唤起一年级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喜欢我们的语文教学。 教学目标:

1、认识“尖、说、春、青、蛙、夏、冬”等7个生字和 “言字旁、虫字旁和折文3个偏旁。

2、会正确书写“四”字。

3、朗读课文,学习

1、2小节。知道春、夏季节的特征,感受他们的美丽。

4、能模仿

1、2小节说一说春夏季节的景物。

教学重点:认识“尖、说、春”等等7个生字和 “言字旁、虫字旁和折文3个偏旁。正确书写“四”字。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模仿

1、2小节练习说话。

教学方法:字卡、字源、字谜等多种方法识字,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知识拓展说话,自主、合作学习

1 课前准备 :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春夏代表景物的头饰如:竹笋,桃花,柳树,梨花,荷花,西瓜等(教师) 2.预习生字;朗读课文。收集春夏秋冬各有哪些景物。(学生)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游戏,激情导入。1.游戏: “我会认”。 评价。

2、定格在课文四幅插图。板书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

二、指导书写“四”字。课件出示:

1、字音。读。

2、字形。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它?

3、观看动画演示。指名说哪些地方需要提示大家?

4、笔顺。儿歌(先里面后封口)

5、教师在黑板上范写,边写边作指导,学生跟着书空。

6、学生描红2个,写一个。

7、展示,反馈评价。

8、修改写得不够好的。

9、给“四”字口头组词。

三、初读课文,随文识字,整体感知。

2 过渡:这篇课文是一首儿歌,它一共有四个小节,也是四句话。出示,让生了解。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字音准确,声音要响亮哟。读了儿歌你知道一年之中有哪些季节呢?板书贴图(春夏秋冬)

2.教师引导:同桌相互读一读生字条里的生字,不会读的请教同桌,两个都不认识的可以举手问老师。

3.教师检查,结合插图和课文,随文识字。

随文学习一小节生字:(1)、出示课文插图1。(图上有什么?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指名读第一小节。评价。 (2)学习“尖、说、春”三个生字。

A、认识“尖”。出示生字卡片。同桌读,指名读,去拼音读。你怎么记住它?学生说。评价,出示“塔尖尖”的图片(提示上面的“小”字没有勾哟)。儿歌:上小下大尖尖尖。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尖尖的。出示图片,指名说。

B、认识“说”。指名读。字音:翘舌。结构:左右结构。字形:认识言字旁板书。教读。同桌组词,再指名说:出示:说话,说一说,说法,说明。

C、认识“春”。字音:翘舌音。字形:下面有个什么字——日字,猜一猜它与什么有关——太阳。出示字源加深 “春”字的认识。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叫回了三个生字宝宝,现在他们都回到家里去了。(3)、课件整体出示一小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评价。 随文学习二小节生字:(1)、出示第二幅插图。图上有什么?说完整

3 话。(指名读二小节,评价。)

(2)、学习“青、蛙、夏”三个生字。

A、认识“青、蛙”。灯片出示青蛙图片,字卡认识“青”。字音:后鼻音。字卡认识“蛙”。认识虫字旁板书,教读。虫字旁的字大多与昆虫有关,你知道大自然里有哪些昆虫吗?

B、认识“夏”和“冬”。生字卡片出示。自读,再指名读字音:冬,后鼻音。

C、比较“夏”与“冬”字的相同之处。认识“折文”这个偏旁。(“夏”的下部分和“冬”的上部分相同,都是折文)名称:折文。教读。板书折文。

(3)灯片整体出示二小节。指名读,再集体评价。齐读。

四、游戏巩固识字。

1、出示“青蛙跳伞”游戏,巩固识字。

2、出示“青蛙过河”游戏,读词组巩固识字。

五、小组合作,学习

1、2小节拓展运用。

过渡:刚才孩子们读得真棒,现在我们再去玩一个更有挑战性的游戏。

1、灯片出示

1、2小节。引导背诵

2、。出示竹笋、桃花、梨花、柳树、荷花、西瓜等图片,引导用叠词说一说。

3、去图出示

1、2小节灯片。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4、学生小组合作创编诗歌。由小组长带头,一起说一说,相互帮助。

5、各小组上台汇报展示。教师评价。(说话完整,语言流畅,声音响

4 亮)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四季,知道一年中有春夏秋冬(看板书)四个季节,我们还为春天和夏天编写了小诗。那秋天和冬天的小诗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一节课再学习吧。

4 四 季

春 夏秋冬(图片)

5

推荐第8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简案)

13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重点难点:

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教学准备:

小青蛙、小鸟的图片及头饰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讲了谁和谁发生争论的故事?争论什么?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同学们,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那么,小鸟从哪儿来的呢?

2.对话导读,理解

【出示第一次对话】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二段和第三段,你从这次对话中知道了什么?

②青蛙说的话是个什么句子?要读出奇怪地问的语气。谁来读读?

③假如你是这只小鸟,飞了一百多里,你会有什么感觉?所以小鸟的话要读出又累又渴的感觉。谁来试试?

④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 【出示第二次对话】

①谁找出它们的第二次对话读读? ②从这次对话中,你知道青蛙认为天多大?小鸟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子的?

③改换句式:“还用飞那么远吗?”意思就是说“不用飞那么远。” ④指导朗读:青蛙的话要读出不相信的语气,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诚恳的语气。 【出示第三次对话】

①自由读第三次对话,提出不懂的问题。

②小组合作学习,组内讨论和交流上述问题。

③汇报交流。(青蛙的笑表现了傲慢、自信与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笑则表现出耐心、讲道理、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④补充读,说说这样读的理由。

分角色朗读课文,先组内读,再全班读。

3.小实验: 把书卷起来,卷成一个纸筒,往上面看,你能看到多大的一片天?

小结:青蛙不就是这样吗?它一直生活在井里,视线被井壁挡住,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三.总结拓展,揭示寓意

1.想象、说话练习:假如这只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将会看到一些什么?那它可能会说些什么呢?小鸟又会说什么呢?

2.学完课文,你想对小鸟、青蛙、自己或同学说些什么? 3.揭示寓意

四.课后游戏:分角色朗读表演

推荐第9篇:《春》教学设计简案

《春》教学设计

郑莹

教案出至江西省上饶市第九小学 郑莹

www.daodoc.com)

一、导入

1、(出示诗句)你们从这几句诗中发现了什么特点?(分别是春夏秋冬的诗句)

2、同学们,四季中你们最喜欢什么季节?说说喜欢的原因。

3、同学们都说的很好,老师也十分喜欢春天,我国古代很多诗人都为春写下乐不朽的篇章。今天,我们就在这些好词佳句中老品味春天,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我们身边的春天。

二、赏析《春夜喜雨》。

1、同学们闭上眼睛,倾听我们熟悉的一首古诗,然后随诗歌朗诵在脑子里给诗配上一幅图画。(师放《春夜喜雨》配乐朗诵)

2、同学们说说在脑子乐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有哪些景物?请学生们回忆诗歌的作者。(杜甫)www.daodoc.com

3、学生说说诗歌主要描写的时春天里的什么?(雨)诗人一开头就用了一个字来赞美这个雨,是哪个字?(好)

4、这个雨好在哪里?(知道万物需要她的时候就下)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江春雨写得有情有知,善解人意。

5、你还觉得那个词用得好?(潜)诗句不用“洒”或“落”,而用“潜”,十分贴切形象,准确地传递乐那种不知不觉的情境。

6、谁来把这前四句读一读?

7、春雨下了一夜,四周黑茫茫的,只有江中渔船上的渔火闪烁着一点光明,但是诗人却又展开了想象,他想象了什么?(天亮后,经雨湿润的红花一定会开满锦官城)

8、此时诗人的心情是如何?(喜)板书:喜春

9、谁来把诗人喜春的感情来读一读?

三、《游园不值》www.daodoc.com

1、如果说杜甫在春夜惊喜的感受到了蒙蒙的春雨,那么另一位诗人则在春雨下过后,对春有了一份惊叹之情。

2、出示课件《游园不值》,教师范读。

3、请同学说说诗歌叙述了怎样的一件事情?(作者想在雨后老拜访友人,却吃了闭门羹,园主人可能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所以轻敲

柴门久久不开。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得住,一枝红杏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4、你从哪些词语看出这是雨后的情景?

5、作者轻敲柴门久久不开,心情是怎样?(失望)

6、谁来把作者失望的心情表达出来。读一读。

7、当作者正要失望而回的时候,却被什么吸引住了?(看到“一枝红杏出墙来”)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惊喜,赞叹,不仅意外收获到春色还收获到一个千古名句)板书:赞春

8、把对春天赞美的感情读出来吧。

9、你能想象一下园中还有哪些景物吗?

10、诗人去朋友家游园看花,敲了半天门,没有人来开,园主人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11、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来读一读。四 拓展 www.daodoc.com

1、我们一起欣赏乐两首关于春的古诗,有关于春的古诗还有很多,现在,就来考考你们。(出示幻灯)填写描写春天的古诗。

2、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情的季节,春天,又意味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开始。自古以来,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是因为春天景色宜人,处处皆可入诗。(出示幻灯)你们看,春天多美啊!同学

们,用你们的眼睛去寻找身边的春天,用你们的笔把她的美写下了来。

3、小练笔:发现春天,寻找春天,把春天的美记录下来。

推荐第10篇:《愿望》教学设计简案

小学五年级“阅读促写作”习作指导之

写写自己的愿望

教学目标:

1、从课外阅读文本《愿望》中得到启发,激发写作的欲望,乐于写出自己的愿望。

2、写出自己的愿望时,懂得说出自己内心看重的事物,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学重、难点:

写出自己内心看重的事物,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由学校开展的同读一本书活动切入,简洁导读课外阅读文本《愿望》。

二、聊愿望,感知什么是愿望。

分享课外书《愿望》中的片段一,师生共聊主人公卤蛋在这一个片段中的愿望,让学生感悟到愿望就是就是说出内心自己看重的事物,就是说出真实的想法。

三、畅谈愿望:

1、说自己的愿望,说出真实的想法或是看重的方面:“明天就要考试了,我要许下愿望:„„”

2、分享卤蛋考试前许的愿望。

3、说一说:卤蛋的愿望和我们的一样不一样?

4、师小结并附带点出:愿望不一定能实现。

四、写下愿望:

(一)第一次写话,为自己许下愿望。

1、分享卤蛋过马路前的愿望,激发写作的欲望。

2、写一段或几段话: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许愿,许什么愿望。

段式:“我曾经有过许多美好的愿望。每回 ,我会许下愿望: ”

3、交流反馈。

(二)第二次写话:为他人、其它事物许下愿望。

1、解读卤蛋来到花园里时许的愿望

2、引导学生放宽视野,留意周围、我们的国家甚至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其它的人和事物,为他们许下愿望。

3、自由写下自己的这个愿望,将在什么情况下、为谁许愿、许什么愿、许愿的原因等因素揉合在自己的文段中。

(三)第三次写话:“也许有些愿望不能变成现实„„”

1、谈话:并不是所有愿望都能变成现实。

2、讨论:假如你的愿望落空了,你还会再许下美好的愿望吗?

3、动笔写一段话:“也许有些愿望不能变成现实„„”

四、总结。

第11篇:《长城》教学设计简案

17、长城

执教 :

何凤玲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设计巧妙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的特点,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难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字词,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二)复习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地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长城?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板书。

3、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深入品读,感受长城的魅力

1、品读第一自然段,感受长城的长。

(1)学习第一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读句子,说说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崇山峻岭”“蜿蜒盘旋”中体会长城的长、险)

长城就是在这样的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那是一种怎样的形态?

带着感受齐读这句话?

(2)学习第二句“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3)播放长城录像。

(4)齐读第一自然段.

2、品读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从第二自然段中,你对长城又有了怎样的印象?

(2)感受高大坚固的特点

①学生汇报划出的相关语句,交流体会。

②补充关于八达岭的资料。

③齐读描写高大坚固的语句。

(3)感受设计巧妙的特点

学生汇报交流,随机学习理解“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等词语。

你能在图中找到长城的这些部位吗?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面对这样的设计,你想说点什么?

④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

(4)齐读第二自然段。 (5)活动:我是“小导游”。

3、品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

(2)品读体验:

预设一:“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凝结”是什么意思?“凝结”的是什么?(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②作者为什么说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这万里长城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预设二:“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体会条石的沉重(“数不清”“两三千斤重”) 体会工具的简单(“没有„„没有„„”) 体会场地的险恶(“一步一步”“陡峭”)

(3)深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赞美长城

1、出示各国领导人对长城的评价。

2、师生齐诵《长城长》,升华情感。

3、结束语(略)

(五)板书设计:

远看 长龙(长、险)

长城近看 高大坚固 气魄雄伟

设计巧妙 伟大奇迹

联想 劳动人民

第12篇:《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设计(简案)

《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设计(简案)

教材分析:

这篇拓展阅读课文介绍了黄河的发源、上游的发电站、沿途对土地的灌溉、黄河夕照、壶口悬瀑等景观,说明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同时介绍了黄河的水土流失,“地上河”的形成,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学习重点是了解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

4、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我们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的意识。关键处处理:

1、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2、品味语言并体会黄河的雄壮,增加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

教师:VCD、风光片《黄河》、录音机、磁带、中国地形图、有关黄河的资料等。

学生:按照要求预习,查阅有关黄河的资料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电视风光片《黄河》片断,教师适时给以介绍,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播放完,出示中国地形图,师生共同简单介绍黄河,对黄河有一个全面的完整的认识。

板书课题,导课。

1 / 3

二、独立阅读课文,思考: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

三、理解课文内容。

1、指读课文,正音,交流生字词语。

2、小组讨论:说说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

3、全班交流:

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语句的学习,体会到:黄河水利资源丰富,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灌溉,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所以被称为“母亲河”。

四、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1、黄河除了被称为“母亲河”外,还给我们的中华民族带来什么灾难?为什么会带来这些灾难?

2、结合课文,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谈谈认识。

3、针对这种情况,你有什么感受?想说点什么?

五、质疑问难。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感受课文内容。把你喜欢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二、交流字词。

层峦叠翠 烟雾缭绕 万仞 大坝 蘑菇 哺育

三、再读课文,交流探究:

(1)你认为本文哪一部分最精彩,为什么? (2)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黄河的? (3)面对黄河目前的状况,你有什么感想?

(4)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你能找出并说出它的作用吗? (5)交流学习本文的感受。

(答:本文由黄河的源头开始,分上游、中游、下游三段,全面介绍了黄河。)

四、课外活动。

2 / 3

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黄河的诗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2、让学生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和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布置一次展览。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小导游,为大家解说。

3、随着黄河输入下游的泥沙不断增多,在下游的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地上悬河”现象,如河南省开封市。针对这种日益严重的情况,请你查找有关资料,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五、课文小结。让学生谈感受体会。

六、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积累优美词句。

3、预习下一篇课文。板书设计:

黄河之水天上来

水利资源丰富

发电 灌溉

母亲河

滋润土地

养育炎黄子孙

水土流失

洪水泛滥

保护母亲河

保护环境

3 / 3

第13篇:《田忌赛马》教学设计(简案)

《田忌赛马》

长沙市麓谷中心小学 刘晓艳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材第106页—10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玩扑克游戏和探究《田忌赛马》的经典故事等活动,得出获胜的对策,体验对策的重要性。

2、经历分析,推理,对比等活动感悟对策思想,初步体会最优化对策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探寻最优的应对策略。 教学难点:感悟运用对策获胜的运筹思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扑克牌(一组红桃

9、

7、5,一组黑桃

8、

6、4)。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合5分钟)

(一)师生谈话

(二)说明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

1、用红桃

9、

7、5和黑桃

8、

6、4两组固定的扑克牌

2、请同学人选其中一组和老师比

3、请选择的同学先出牌,每次出一张牌与老师比大小,三局两胜制。

(三)玩游戏

(四)发现问题

师:不管大家怎样出牌,老师总能赢,想知道老师的方法吗?这就要说到几千年前,战国时代,一个叫“田忌赛马”的故事了!

二、田忌赛马(合18分钟)

(一)观看视频(2分钟)

(二)分析赛马过程(3分钟)

1、第一次赛马输了,田忌是怎么和齐王比的。

2、第二次赛马赢了,孙膑给了什么建议。

(三)小组合作探究(5分钟)

1、独立思考,填写表格,一共有哪几种出马方案。(2分钟)

2、小组讨论,找出最优化策略。(3分钟)

合作要求:组内每个人都要发言,说说自己的想法。

组内互相评价对方的方案,听听组员的建议。

选择中心发言人进行总结,完善自己的方案。

加分规则:1.全员参与的小组加1分

2.小组上台汇报,小组加3分,发言人加2分

3、小组汇报(3分钟)

汇报要求:书写规范,让大家看得见;

声音洪亮,让大家听得清;

思路清晰,让大家听得懂;

加分规则:

1、汇报小组,加3分,全员参与汇报,小组加1分

2、中心发言人加1分

4、全班评价、建议、补充(2分钟)

加分规则:

1、其他小组评价、建议、补充的,按等级加1-3分

(四)教师小结:“有序思考”、“以弱克强”、“全盘考虑”(2分钟)

三、运用巩固(合6分钟)

(一)再玩扑克牌游戏

1、生生之间玩游戏。充分感受“以弱克强”。(3分钟)

1、师生之间玩游戏,引起冲突,得出“对方先出的前提”(3分钟)

四、练习提升(合6分钟)

1、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第3题

2、小组汇报结果

加分规则:1.全员参与的小组加1分

2.小组上台汇报,小组加3分,发言人加2分

3、全班评价、建议、补充

加分规则:

1、其他小组评价、建议、补充的,按等级加1-3分

五、全课小结(合5分钟)

师:这节课,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一起了解和探究了最优化对策,结合这节课的内容,说一说你的感想和收获。

第14篇:画风教学设计(简案)

《画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要勤于观察生活,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敢于创新。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

知道大家特别喜欢猜谜语,正好有一条,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猜出来? 出示谜语:

2、谁能给风组词

3、出示关于风的词语:和风细雨、风和日丽、一帆风顺、春风化雨„„ 指名读

4、引题:你们看,风,可以猜出来,可以通过词语读出来,那风能不能画 出来呢?我们通过《画风》这篇课文来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词语

(1)出示名字,全班拼读。谁来和他们打招呼。

(2)这三位同学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词语朋友,请你们也来读一读吧! 过渡:聪明的

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

(一)宋涛、陈丹、赵小艺是怎样画风的呢?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他们画风的句子,并用横线画出来。

()分别说说他们是怎样画风的

1、赵小艺画风

(1)谁找出了她画风的句子,读一读

(2)出示画和句子,她的风藏在哪里了?板书:旗子飘,风车转 (3)指导朗读 (4)你们能给这幅画作一句诗吗?咱们用这个句式来作诗,出示句式:“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 (5)出示动图

2、宋涛画风 (1)谁来说一说

(2)他画的风在哪里?现在请你们用朗读告诉我宋涛是怎样画风的吧。

(3)出示图,这就是宋涛画的风,他的风藏在哪里?(板书:雨丝斜)出示句式:“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

3、陈丹画风 (1)指名说句子 (2)出示句子,说说她的风藏在哪里?你们能用朗读的方法感觉到她画的风吗?读一读句子

(3)出示画,那我们也来看一看,风藏在哪里?可以用刚才那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出示句式:“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 (4)出示动画图,欣赏。

(三)小结

1、风虽然不能直接画出来,但可以通过画和有有关系的事物来感受到风的存在。

2、这三位聪明的孩子动脑筋、想办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风,真了不起,你们愿意再来读一读吗?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读里。出示句子。

(三)作画

1、风看不见摸不着,可是他们三个人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来说明有风,可真了不起,你也愿意做个了不起的人吗?请同学拿出纸和笔,动手画画风吧,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想得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2、作品展示。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你们也和课文里面的三位小朋友一样了不起,用自己不同的方法画出了风,可见,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和思考,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都是可以解决的,希望我们全班的所有人都做一个善观察、勤思考的孩子!

2、课后作业:和风一样,声音、气味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你能把它们也画下来吗?课后请大家画一画。

四、板书设计:

15、画风

赵小艺

旗子飘

风车转 宋 涛

雨丝斜 陈 丹

小树弯

善观察

勤思考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识字写字。1.自学生字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交流,识记字形(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 2.检查自学情况

(1)师举卡片、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2)给字组词,用你喜欢的词说一句话。 3.指导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结构特点。 (2)找出难写的字(如:“艺”、“丝”,小组交流,写时应注意什么?师再指导:“艺”字草字头的横宜略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应尽量向左边斜,“弯”应写平,“钩”直上) (3)范写“艺”、“丝”。 (4)学生仿写一遍。

(5)让生打开书68页,把田字格中的生字各仿写2遍。

三、用“显得”仿说句子

1、出示课文的句子

2、仿写句子

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 ——————,——显得——————。

四、积累拓展

1.分角色朗读(可用喜欢的方式自由组合去读,也可以每组选一名代表比赛组读)

2.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位小朋友?为什么?

3.你喜欢哪些好佳词句(划一划、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

五、板书设计:

15画风

艺 丝 涛 斜

第15篇:简案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执教:三闸镇瓦窑小学 范小平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4个生字,认识本课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元日》,理解古诗《元日》大意。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重点难点】

1.理解古诗《元日》大意。

2.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3.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结合课本知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等。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二、回忆生活,说“春节”

1.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吗?

2.教师归纳:根据同学们刚才提供的信息,老师大致可以归纳出这几点:(PPT出示)炮竹声声,告别旧年

举杯同庆,迎接新年

大红春联,美好心愿

三、联系“春节”,想“元日”

1.会读古诗

(1)学生自读,要求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幻灯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4)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什么地方停顿,并标一标。

(5)古诗朗读欣赏学生配乐跟读。

(6)再读古诗,读出停顿和节奏。

(7)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2.理解古诗

(1)课件出示整首诗,背景是课文插图,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同桌互读古诗,读后借助字典、结合插图也可以联系我们现在过年的情景交流“我读懂了哪句诗。”

(3)指名集体交流,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A:爆竹

B:屠苏酒

C:曈曈

D:桃符

(4)理解全诗的意思:同桌互说,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3.诵读古诗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2)作者的心情.

(3)谁已经能背了?(指名背诵)

4.联系“元日”,迁移学习

(1)作者描写元日中的喜庆场面,主要抓住了哪些过年习俗?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在一开始贴的句子旁板书:“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

(2)相机简单介绍传统节日。

5.了解作者生活,体味诗的深层内含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师出示、介绍:王安石

(3)再读古诗,诗中哪一句与王安石除旧革新的思想是一致的?(总把新桃换旧符)。

四、总结

1.总结全诗情感 2.金钥匙—学习古诗方法

五、巩固拓展

六、课后作业 1.默写古诗《元日》

2.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有关春联的知识。板书设计

放爆竹

欢天喜地

饮屠苏

换桃符

美好期盼

第16篇:《匆匆》教学设计(简案)

《匆匆》教学设计(简案)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的作者是朱自清,写与1922年3月28日。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五四”新文学的创业者之一。他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匆匆》这篇课文,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说明时间的来去匆匆,教育人们珍惜时间,不要让时光匆匆流失。 学情分析:

在初读的基础上,抓住课题“匆匆”,从题入手,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的日子匆匆而逝/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读,找出有关的片段和句子进行分析。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教学目的:

1、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让它白白地流去。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匆匆”是形容什么的?(急急忙忙的样子。)不仅人会“匆匆”,时间也回“匆匆”。而且是一去不复返。时间到底到那里去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朱自清的《匆匆》,对作者进行简介。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时间为什么

1 / 3

一去不复返?它到那里去了呢?)

2、按作者叙述的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三、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问题“作者提出一个问题,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哪儿去了?”学生讨论,交流。

2、作者用燕子去了再来,杨柳枯了再青,桃花谢了再开,是要说明什么?(说明这些事物有去有来)

3、紧接着作者提出了什么问题?这里的“日子”代表的是什么?(时间)这里的“他们”指的是什么?(时间)

4、指导朗读这部分内容。

过渡:同学们,我们在回答前面的问题时,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溜走了。正如作者所说“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请同学们分析作者讲这句话的意思。

5、让学生讨论、交流。如果你理解了这句话,那么老师这里还有这么一句话,请你们再来分析一下:出示“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让同学分小组讨论。(时间悄悄地溜走,再也没有了。)

6、为什么“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呢?(为时间的失去急得出汗,为时间一去不复返而流泪)

7、究竟时间是怎样溜走的呢?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8、指导朗读这部分内容。

四、巩固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认真学习,你现在对时间有了一个怎样的新认识?作者又是怎样看的呢?

1、作者对过去的日子作了形象的比喻,“如轻烟”说明无影无踪;“如薄雾”说明很快消失。

2、“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是什么意思?

2 / 3

3、而“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4、指导朗读。

5、是呀,时间这么的宝贵,我们真不应该让它白白地浪费啊!所以作者再次提醒我们。齐读最后一小节。

二、总结课文。

1、时间是怎样匆匆溜走的?

2、人的一生应该怎样的度过?

3、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一去不复返

时间 来去匆匆 要珍惜

留下痕迹

3 / 3

第17篇:作文课教学设计简案

作文课教学设计简案

平时学生的作文总是抓不住事物的特点,每当写到关键的时候,他们总是一个两个词,一句两句话带过了。不是他们不想写好,而是他们不知道哪些是关键,或者知道这是关键,但是不知道怎么表达出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通过观察体会,使其产生写作的欲望。创设好的作文情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能培养其语言逻辑能力。在情境中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激情充分点燃,使其产生“骨梗在咙,不吐不快”的感觉,这样的作文才会有内容。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学会抓住事物的精彩部分,并把它们说出来,写下来。 教具准备:

小黑板、小刀六把、苹果六个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黑板(一个学生的作文)

“今天晚上,爸爸妈妈不在家。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我很害怕,外面在打雷,刮着风。我害怕极了。我关掉电视,一个人躲进被窝,多可怕的夜晚……”

师:看了这样一段话,大家觉得作者写得怎么样?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他总是在说害怕,但我一点也不觉得害怕…… 生:他没有把为什么害怕写出来……

师:按照我们的生活经验,这样的一个夜晚,你会害怕吗? 生:会! 师:为什么?

生:“四周围黑洞洞的,就像是在电影恐怖片里。”“打雷的声音和闪电可怕,如果被打到,那可完了。”“风吹的声音可怕,树摇的影子,鬼哭狼嚎似的,真可怕可怕。”“如果停了电,更可怕。”…… 师:很好,这样的经历,老师也有过,确实可怕。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位同学的作文,修改一下,让人看了产生共鸣呢? 师生共同修改,改后作文如下:

“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天渐渐暗下来了,屋外黑洞洞的。一会儿竟刮起大风来,风吹着外面的树木,发鬼哭狼嚎般地声音,我的心呯呯直跳。突然,一道闪电划破长空,把夜晚照得如白天一般,紧接着“轰”地一声,震耳欲聋,我的心差点就跳出来了。我赶紧关掉电视,万一雷打到我头上来,那可就惨了。我躲到床上,用被子蒙住头,一动也不敢动。后来,实在憋不住了,我探出头来,又道闪电划过,我发现窗外有一个黑影在摇动,哇……有鬼呀!我壮着胆仔细一看,原来是树被风得摇摇摆摆的。我赶紧把头又缩进被子里面……唉,多么可怕呀!” 师:比较一下两段文章,大家知道,经过修改后,为什么觉得好多了吗?因为,我们抓住了“可怕”这个词,并且知道,引起大家“可怕”的原因不是我们自己,而是当时的环境,如果我们把当时的环境详细地描述下来,不用我们说“可怕”,读者自然就能够体会当时的“可怕”了

二、活动:

活动一:削苹果六个苹果,六把小刀,每个小组请两个代表参加削苹果大赛。看谁削得快又削得好。

因为平时削苹果的经验不同,所以每个人削苹果的方法,动作,神态各不同,削出来的苹果也不同,女孩子削得慢些,但是削得很圆;男孩子削得快,但剩下的苹果又小又丑,大片的果肉都被连皮削掉。场下的同学也没有闲着,不停地为场上的同学加没,有几个小家伙坐不住了,甚至站到凳子上喊加油了。 师:刚才的比赛,大家觉得怎么样? 生:好玩、有趣、精彩…… 师:怎么好玩、有趣、精彩的呢? 生:王波的动作最好看!像砍柴一样……

师:嗯,比喻得非常贴切,还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生:大刀阔斧,斧砍刀劈……

师:所以大家看,王波同学削的苹果也最有特点! 举起王波的苹果,生大笑。

师:谁能用几个词来形容一下这个苹果。

生:丑八怪、瘦骨嶙峋、惨不忍睹、面目全非、棱角分明、可怜…… 师:嗯,不错,很准确。特别是“可怜”这个词,还能够表达大家的心理。

师:还有什么精彩的地方吗? 生:余斯琪削得最好。

生:她削的苹果又大又圆,没有浪费一点。 生:她削的苹果皮都连在一起,像一条带子……

师:其实我觉得各组的啦啦队都表现得不错。你看有几个同学都爬到桌子上了,还有二组的啦啦队最卖力了,加油声叫得最响…… 活动二:吃苹果,每组请两个同学(一男一女)上来,把刚才各组削的苹果吃掉。

在我一声令下,同学们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女生比较害羞,小口小口地吃,男生却顾不了那么多,风卷残云般,一下吃光了。比赛结束,还没等我开口,学生就说开了。

“余子鸣吃得最有趣了,嘴里全塞满了,胀得鼓鼓的,动都动不了了,苹果汗都从嘴角流出来了。”

“老师,刚才张晨吃的时候一笑,全喷出来了,连鼻涕都出来了,哈哈哈!”

“龙萍萍一小口一小口地吃,像鸡啄米一样。”

“李军一口下去,连苹果籽都全吃下去了,没有吐出来!”

师:啊,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也非常好。一些有趣的画面相信都存在大家的脑子里面了。下节课我们可要把这一堂课的有趣的事情记下来了。 第二课时

三、习作前指导

1、指导习作内容(学会想)

师:刚才,老师和大家共同度过了一堂非常有趣的课,我发现咱们班上的同学削苹果 吃苹果的本领真是让人佩服。既然大家这么高兴,就让我们用最普通的做法记录下这美好的一节课吧!那么你觉得这节课中哪些地方最值得你们回忆呢? 。

2、指导文章的命题

师:一篇成功的作文不仅需要有一个新颖的内容,更还要有漂亮的外衣。那就是它的名字,一个独具匠心的名字使人眼前一亮,总会有想读下去的欲望。大家是不是也会给我们自己手中的文章起名字呢? 〈要求:多给文章起几个新颖的名字,最少3,看谁起得最多而且不重复。><学生先思考,写在纸上,然后汇报>

四、写作10分钟,不停笔。(学会写)

五、学生互相修改,复习上节课学过的修改作文的方法:抓住中心词,抓住最能体现中心词的人或事来写(学会改)(10分钟)

六、学生汇报,老师相机指导,发现学生语言中的错误。板书: 难忘的一堂课” 有趣的苹果大赛 这节课太有趣了

设计说明和教学后感:

本节课我设计了两个活动削苹果比赛、吃苹果比赛。每一个活动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两个活动紧紧相联,让孩子们处在不断的欢乐之中,在每个活动中我还让孩子们注意看,注意听,注意想,让他们在听、看、想中把事情记在心里,感在心里。后而又让他们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人或事,充分调动他们感观,让其在写作文环节中有内容可说。当学生谈论印象最深的地方时,实际上是告诉学生要写什么,说什么。

在有内容的基础上又让其多说几个新颖的题目,实际上则是对孩子思维的一次拓展。另外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停地快写,本身就是对他自己的一次挑战,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孩子们会细心地去想,去写。 最后在评的时候又要让学生互评,互改,这样,学生就把上一课时中学到的修改作文的方法加以巩固,师生一起修改作文使课堂气氛其乐融融。

第18篇:丑小鸭教学设计简案

《丑小鸭》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4个生字,会写“鸭、、鹅”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

1、2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中描写天鹅外形的词句。

4、积累如“雪白的羽毛、嘴巴大大的”类型的词语,并能进行简单地运用。

5、通过对“丑小鸭”丑与美得对比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善待自己。教学重点:认字、朗读、学习课文

1、2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中描写天鹅外形的词句。

教学难点:积累如“雪白的羽毛、嘴巴大大的”类型的词语,并能进行简单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介绍安徒生。

师:这节课,我们和这只丑小鸭交个朋友吧。

2、板书课题:丑小鸭(学写鸭、鹅字)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小老师带读。

师:课文读完了,里面的这些生字你们都会读了吗?我想请个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读生字。认读词语。

A、师:如果我把拼音去掉,把字藏近词语里,你们会读吗?(开火车) B、师:你们喜欢这三个词吗?(指着:讨厌

讥笑

欺负) C、送词宝宝回家。

2、再读课文,要读得正确。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图:

师:刚才我们把丑小鸭这个故事读一遍,现在考考你们,哪一只是“丑小鸭”,为什么?(板书:丑小鸭)

2、课文是怎样写丑小鸭的?默读第二自然段,用“——”划出写丑小鸭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3、生汇报

师:找到课文中写丑小鸭样子的句子了吗?

①全班齐读这句。 师:这只丑小鸭丑吗?哪里丑呢?

师:那我如果把这个句子改正“他的毛灰的,嘴巴大的,身子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这样好吗?

3、再次观察插图,仿写句子:

师:你们能不能也用上像“大大的,灰灰的”这样的重叠词,说一说呢? (出示)别的小鸭子的毛_______,嘴巴________,身子_________.。

4、仔细看插图中的丑小鸭,想象丑小鸭看着别的漂亮、可爱的小鸭子,心里会想些什么?

师:有没有人想安慰一下他呀?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中写天鹅的句子。

1、你们见到这只天鹅的一瞬间脑海中有没有浮现出什么词来赞美他?

2、课文是怎么说的?用波浪线划出句子。谁来读一读写天鹅样子的句子。 指导朗读: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

3、天鹅除了有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还有(

)的嘴巴,(

)的身子,水中倒映着(

)的影子。

4、仿写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两个可爱的小动物,请你选择一只你喜欢的,用上前面的句型,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下吧。

五、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那长得不漂亮的丑小鸭究竟经历了多少磨难,才变成美丽的天鹅,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六、作业超市:

1、把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2、到课外找找像“灰灰的、雪白的羽毛”这样的词语,抄一抄。板书设计

28、丑小鸭

毛灰灰的

雪白的羽毛

嘴巴大大的

长长的脖子

身子瘦瘦的

?

丑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

第19篇:《狼》教学设计简案

《狼》教学设计

一、教学课题 知识技能:

1、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掌握课文重点词语的含义,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经典段落。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

2、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

《狼》(选自《聊斋志异》)是一篇传统课文,可诵性强,学生也爱读,其叙事和评论颇能显示作者蒲松龄的写作风格,认真读好这一篇,对今后读《聊斋》中的其它故事,大有裨益;同时也有利于其它文言文的学习。基于这一考虑,对这一课提出如下设想:首先要保证读熟,反复诵读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认知感悟,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其次要着眼于常用的文言知识积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经典段落。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学指导法、讲述法、情景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大家都熟悉这样一个故事:(百度图片)今天,让我们走进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去认识另外一位屠户,他遇到了两条穷凶极恶的蛇,他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

上学期我们曾学过蒲松龄先生的文章《山市》,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蒲松龄和他所著的《聊斋志异》

知识撷萃:

1、蒲松龄介绍(学生展示)(作者介绍)

师: 19岁考取秀才,但以后屡试不第。为生活所迫,做了近四十年的私塾老师。舌耕笔耘,后人这样评价他的一生:“心酸科举路漫漫,穷其一生写聊斋”

2、《聊斋志异》简介(学生展示)(百度)

师:郭沫若为他故居题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师:今天我们的教学活动有两大环节,一是诵读悟意;二是精段品析

(二)、诵读悟意(分工合作、熟读顺译)

1、三读(读出大意) 师:大家可以先试着把课文读一读,老师建议你这样读

(屏显)要求:

(1) 自读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

(2) 自读二遍,要求对照注释,了解大意。并圈点出不懂的词、句。 (3) 小组互读第三遍,要求解决疑难词句,疏通文意。 师:过一会儿我们进行抢答。

(同学们根据提示放声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下面各小组进行抢答。 (屏显)字词解释——(半分钟审题准备)

(1)以刀劈狼首 ( ) 《伤仲永》:或以钱币乞之。《童趣》:徐喷以烟

(2)一狼洞其中 ( ) 《木兰诗》:东市买骏马 (3)盖以诱敌 ( ) 《童趣》:盖一癞蛤蟆 (4)止增笑耳 ( )《孙权劝学》:见往事耳 (5)又数刀毙之

(

)《山市》:然数年恒不一见 (6)屠自后断其股 ( ) 《口技》: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屏显)翻译句子——(半分钟审题准备)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屏显)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生齐读)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其一/犬坐于前。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四读(读出情感)

师:同学们节奏是读准了,但是读的怎样?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篇课文要用怎样的情感来读?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一下第一自然段?

(一生读,另一生评价。)

师:第一段有两句话。第一句(交代背景,应平缓),生试读。第二句语调要略带——紧张,为什么?缀行甚远!缀什么意思?哪个小组代表发言?(屏显)(生试读。)

师:谁想来读读第二段? (一生读,另一生评价。)

师:这时,屠户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生:投以骨。

师:第一句屠户有意试探、阻止狼的跟随,可稍微停顿,看效果如何。 师:这个办法效果如何呢?

生:一狼得骨止…仍从。并驱如故。

师:“一狼止而前狼又至”怎样理解?(生可表演) 师:‘并驱如故‘什么意思?(屏显)。

屠户妥协的战略失败了,要读出屠户更加紧张的处境 (生试读)

师:第三段,谁来读读?

(一生读,另一生评价。)这一段动词用得非常好,“恐”、“顾”、“奔”、“倚”、“驰”、“持”一连串的动作写出了屠户的紧张,也写出了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师:这一段,1、2句继续用上文紧张的语气来读。(生试读) 屠乃奔倚其下,“奔、倚”该作何解释?(屏显) 师:这时,狼的神态是怎样的? 生:眈眈相向

师:耽耽怎么理解?(生答)(屏显) 后两句屠户和狼形成了相持的局面,语调要变为平缓。(生试读) 师:老师来读第四段,画出老师重读的字和词。

师:这一段首句老师设疑语气,用了轻声调来读。“其一犬坐于前”怎么理解?(生答)(屏显)“”目似瞑,意暇甚”怎么理解?(屏显)师:开头两句是狼在制造悬念啊!本段那几个词语要重读?(生答)并且这几句语速要加快。

师:另一只狼为什么在后面打洞呢? 生: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师:“意”怎么解释?(屏显) 师:最后一句要读出恍然大悟的语气。 (生读 重点句子再读 直到读出语气。) 师:最后一段,大家齐读 生齐读。

师:这一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生:议论

师:前面是记叙,这一段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这叫叙议结合。(叙议结合)

师:“笑”什么意思?——笑料。要读出什么语气?——感叹!嘲讽!蔑视!“耳”是什么意思?——罢了。我们要读出一种沉思感叹的语气啊

生再读最后一段 师指导示范读 生再读 (把需要积累的词句积累下来)(一分钟)

请同桌俩一个以屠户的角度,一个以狼的角度,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

2、五读(读出文言文的味道)

师: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这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的读法和现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忆一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老先生读书片段“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师:古人读书很有韵味。我们也不一定要摇头晃脑,但是要试着读出文言文的味道,要注意语速的轻重缓急。

同学们大声齐读。

3、六读,感悟课文。

师:在诵读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人与狼的较量。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活动——《课堂采风》。老师暂时充当记者,采访一下单枪匹马战胜两只饿狼的屠户,你们就是文中的屠户。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根据提纲,(屏显提示)再次梳理课文。

好,开始!

师:前不久,一晚归的屠户在回家路上遭遇了两只饿狼,一场人与狼的战斗打响了。结果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有幸把这位屠户请到了现场,让他给我们讲述那个惊心动魄的场面。

师问:你好!不要紧张,和大家打个招呼吧? 生:大家好

师:

1、你那天的买卖怎么样? 师:哦,本来是挺高兴的吧

2、你是什么时间往家走的?师:这个时候路上行人多吗?

3、你怎么发现狼在跟着你呢?

4、几只狼?

5、你当时害怕吗?(惧)

6、当你发现狼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怎么做的?(投骨头)

7、为什么想到要向狼仍骨头呢?师:嗯,确实只能这么做了。

8:仍完骨头,有效果吗?师:可惜天不遂人愿啊!两只狼还是并驱如故。

8、后来呢? 师:你和两只狼形成了这样相持的阶段

9、你是怎么杀死两只狼的?一只。。。师:宜将剩勇追穷寇啊! 师:狼的确很狡诈!我相信观众朋友们听了你的叙述都心有余悸!

10、在这里,你能不能给同学们一点提示:如果再出现类似的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不要被貌似强大、凶狠的事物所吓倒,首先在心理上战胜对手) (我们应如毛主任所说,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敢于斗争 运用智慧))

师总结(学生记录):狼再聪明也敌不过万物之灵的人啊!在正义和智慧面前,一切恶势力永远都只能是跳梁小丑。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最终都是要失败的!

(三)、精段品析(第四段)

《狼》的语言非常简练生动短短100多字,写出了一个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特别是第四自然段,屠户杀狼,是文章的高潮,请每位同学准备一句话,说说这一段的妙处。(可以是字之妙、一词之妙,一句之妙,层次之妙、语意之妙等等)

老师举例:“一狼径去”,写一只狼径直走开,为文章设置了悬念。 生1:“奔”是快速跑的意思。写出屠户迅速占据有利位置。 师:这是千钧一发的时刻呀!

生2:“意暇甚”写出狼的神情悠闲,表现出狼的狡诈和阴险。 师:这个“甚”用的好!假装出来,神情悠闲得很啊! 生3:“屠暴起”,写出了屠户勇敢机智,抓住时机。

师:对,屠户的所有力量都集中在这一“起”上,然后杀狼。 生4:劈狼首,写出屠户机智,命中狼的要害部位。

师:力争一刀毙命。描写屠户杀狼的句子语速加快,杀狼动词要重读 生5:“转视”写出了屠户的机智和警觉。 生6:“攻其后”写出狼的阴险

生7:“自后断其股”表现了屠户的果断机智 生8“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屠户恍然大悟 师:对,要读出这种恍然大悟的语气啊

生9这一段分两层分两层。第一层,从“少时”到“又数刀毙之”。第二层,从“方欲行”到结尾。

师:你划分的理由是什么?和同学们说说 生说理由

师小结(生记录关键词):第一层前两句以细腻的笔触刻画狼的狡诈形象,让人们仔细品味。第三句写屠户不被假象欺骗,趁机暴起,猝不及防地以刀劈狼首。狼的悠闲假象,屠户的暴起动作,相映成趣。第二层作者借屠户锐利的眼睛,点出狼“遂入以攻其后”的企图,揭露其弄巧成拙的丑态,最后借屠户大悟,画龙点睛,与上层紧相呼应。 (全文总结)

(四)、七读

再读课文、尝试背诵精彩段落。

师:苏轼曾经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背诵是积累的一种好方法,如此经典的文章就应该熟读成诵。当堂背诵第4段。

少时,一狼____,其一¬____。久之,目____,意____。屠暴起,以刀____,又____。方欲行,转视____,一狼____,意将隧入____。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____,亦毙之。乃悟___,盖以诱敌。

(五)、拓展延伸 蒲松龄《狼三则》

五、教学反思

课堂上没有机械的串讲、没有零碎的分析和单调的回答,有的只是学生的诵读活动和自主合作学习活动,学生边读边说,边说边记,学生诵读水平逐步提高,渐渐批文入境。对课文第四自然段的赏析也是本课的亮点。文言文课堂不再死板,不再机械,学生在积极快乐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了提高,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我和学生都很快乐!

第20篇:《杞人忧天》教学设计(简案)

《杞人忧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张丽丽

【教学目标】

1.理解“杞人忧天”的故事内容,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2.了解其他关于“恐惧”的成语及故事。 3.学会面对恐惧,用合适的方式克服恐惧。

【教学重点】

1.理解“杞人忧天”的故事内容,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2.学会面对恐惧,用合适的方式克服恐惧。

【教学难点】

理解“杞人忧天”的故事内容,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看同学的表情猜猜心情。

2.小结:人的情绪有很多种,人人都有“喜、怒、哀、惧”。

二、学习故事“杞人忧天”

(一)正音释题 1.正音:杞; 2.释题:杞人;忧;

(1)讲杞国的小故事: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2)激发思考:这样一个小国家,几乎一半都被流星雨砸掉了,这里还活下来的人怎么样? (3)理解题目中的“忧”:担忧。

【还原情境:教师讲杞国的小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使能够在相关的历史背景中理解题目中“杞人”的含义,同时为后面杞人为什么“忧天”作铺垫。】

(二)自读思考

1.学生带着问题自读故事:

(1)这个杞国人是个怎样的人?(胆小、神经质)

(2)有一天,他突然开始担心起什么问题来?把他担心的问题找出来。 (3)他担心、恐惧时有什么表现呢?(越想越害怕、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精神恍惚、脸色憔悴)

(4)他的朋友见他这样,又是怎么劝导他的?

(三)朗读指导 1.读好劝告的语气; 2.读好反问句;

(四)想象说话

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你会怎么劝他呢?

(五)交流感受

读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不要为了一些毫无根据、不切实际的事而担心、忧愁。)

【聚焦学生行为目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体会劝告、反问的语气。】

三、拓展学习有关恐惧的成语 1.学生汇报有关恐惧的成语。

2.出示一些关于恐惧的词语,引导学生用其中一个的词语说话。3.拓展有关恐惧的成语故事:杯弓蛇影、惊弓之鸟、吴牛喘月。 4.学生自读故事,读完以后说一说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看法。

【还原迁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根据故事联系生活,得出自己的阅读收获。】

四、面对恐惧、克服恐惧

1.小组讨论:在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事,让你感到担心、害怕、甚至恐惧? 2.当你感到恐惧的时候,你会有什么表现?

恐惧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如果你因为一些事情感到担心、害怕了,千万不要觉得这是很糟糕的事,相反的,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克服它。 3.你会怎么克服这种恐惧呢?

4.写一写:把你的恐惧写出来,并说说自己能用什么办法克服它。

五、识字、书写

1.认读字词:胆小、神经质、莫名其妙、无路可逃、精神恍惚、脸色憔悴、发愁、荒唐;

2.指导书写:胆、压、越、精

从前,杞国有个胆子很小的人。有一天,他突然担心天会塌下来,大家都会被压死。他越想越害怕,把自己弄得精神恍惚,不管朋友怎么劝他都不听。 【还原语境:在语境中设计书写任务,使学生在故事的情境下进行书写练习,提高书写练习的有效性。】

六、推荐阅读

1.“杞人忧天”这个故事选自《列子》,《列子》这本书里面还有许多我们熟悉的故事,比如“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疑邻盗斧”。2.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还原背景:介绍“杞人忧天”这个故事的出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板书】 23.杞人忧天

担忧:天塌下来 劝导:自寻烦恼

教学设计简案范文
《教学设计简案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