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感知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13 09:01:54 来源:企业文化建设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感知企业文化 做合格融创人

感知企业文化 做合格融创人

首先非常感谢公司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通过课程,获益匪浅。 融创公司的特点-企业文化-战略-理念-组织架构-考核制度营销激励办法-当前市场分析-拓客的渠道与方法-狼性团队的打造,这样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不仅使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更是对我的思想进行了一个洗礼,使我清楚地意识到,思路决定出路,技巧决定输赢,只要勤动脑,方法总比困难多。

融创的战略:聚焦核心区域,持之以恒地打造高端精品;在中国最具活力的区域发展物业;苦练内功,做好产品的同时增加优质土地的储备;采用强强合作方式,同时关注成本和利益,资金和风险控制;不想“东山再起”要做长久企业。

记得宣讲课中有一段孙宏斌的讲话视频印象很深刻,里面主要阐述了判断力和执行力。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定下决心,作出计划——

一个成功决策的制定必然有准确的判断,掌握事物的发展趋势,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将其转化为效益成果,执行力是将意愿转化为成果的过程。

我们是一个团队,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部队;我们懂分工、会协作;我们上下齐心,整体划一;我们合作共赢,共同展望未来。

孙曦

推荐第2篇:三员感知

烟草在线专稿

访销员、送货员和专卖员在基层卷烟经营企业习惯上被称为“三员”,他们是基层卷烟销售企业的主力军和核心力量,担负着整个卷烟市场的营销与管理工作,是我们整个烟草行业与业户发生联系的触角,成为我们联系业户的桥梁和纽带。他们工作的成败对整个卷烟销售市场的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三员”在卷烟市场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必须强化“三员”建设与管理工作,使得“三员”工作能够协统一,有序展开。访销员、送货员与专卖员之间如何能够做好沟通,真正做到营销与管理实现互动十分必要。笔者认为,应该从细节做起,从整个卷烟市场的销售与管理做起,把握“三员”工作的重要性,做好“三员”的管理、联系与沟通工作。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以及卷烟经营与管理的需要,谈谈如何正确解决“三员”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讨“三员”管理的新模式和新办法。

一、“三员”工作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

一是对烟草市场经营与管理工作的适应性。烟草行业本身就属于特殊行业,其经营与管理模式有着自己的特点。这就要求,访销员、送货员以及专卖员必须从行业发展的大局和烟草市场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能够尽快进入自身的角色,全面而充分地适应工作。不能因为行业特殊而不对其进行充分认识和了解。尤其是当前烟草行业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烟草行业的经营与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是从企业自身建设上,还是对“三员”的要求,都有了新的发展和要求,这对于那些固守原有思想观念的人员极不适应,一时很难转变观念,不利于烟草基层企业卷烟经营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必须提高“三员”经营与管理工作的适应性,更好的开展卷烟经营与管理工作,促进烟草市场有序发展。

二是“三员”之间协调与沟通的紧密性。应该高度重视“三员”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使得“三员”的联系更加紧密。协调与沟通可以增进经营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在增进了解的同时,加强工作联系,能够将业户信息和市场情况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交流,推广彼此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不仅能够提高“三员”的工作效率,而且更加有利于“三员”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是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实效性。能否真正将“三员”工作做到位,访销员、送货员以及专卖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是否具有实效性很重要。我们烟草行业如果想要真正提升市场竞争力,应对外来竞争的挑战,必须有一支强素质和高能力的经营和管理队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三员”的素质和能力,确保“三员”的素质和能力具有实效作用。

四是“三员”再教育的科学性。任何行业的从业人员都需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只有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储备更多的新知识,才能有效地应对和开展自身所从事的卷烟经营与管理工作。我们烟草行业也不例外,必须加强理论知识与业务知识的更新与培育。但是,在做好知识更新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知识更新的科学性,从卷烟经营与管理实际工作需要出发,立足烟草行业发展的大局,狠抓再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引进那些符合烟草市场经营与管理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摒弃那些过时的、陈旧的、落后的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切合实际。

二、“三员”管理工作存在的几点问题

“三员”所从事的工作直接与烟草行业服务终端相联系,我们所面对的是那些从事卷烟经营的各种类型业户,而我们所服务的业户情况又是千差万别,较为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三员”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诸多问题和不足。

1、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不是很高。受传统的烟草专卖管理体制影响,“三员”工作,尤其是专管员的工作依然存在着服务不到位,效率不高等问题。在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上,个别人的思想观念没有真正转变过来,使得烟草经营企业的卷烟经营与市场管理工作进展不尽人意,极大地影响到了整个烟草市场的健康发展。

2、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是很强。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是一个企业职工队伍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证。而我们烟草行业的“三员”目前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状况不容乐观。“三员”在面对新型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变化时,部分人员的思想意识转变较慢,不能很好地适应整个改革所带来的新变化,无法激发出自身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一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容易产生畏难和消极情绪,这种状况的出现,对整个卷烟市场的经营与管理极为不利。

3、“三员”整体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烟草企业的“三员”队伍建设有了明显好转,整体实力有了显著提高。但是,行业的进步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相比,还需要在“三员”整体实力上下功夫。我们烟草行业“三员”队伍的底子薄、基础差,竞争实力不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也成为制约行业实现新突破的一个瓶颈。

4、“三员”的管理措施不新。通过有效的“三员”管理工作与队伍建设,可以稳步提升“三员”的素质和能力。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烟草企业,尤其是基层烟草经营企业的“三员”管理工作形势不能令人满意,没有拿出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机制,来进一步强化对“三员”队伍的管理。对“三员”的管理缺少力度,尤其是服务于农村的“三员”表现较为明显,由于其位置远,业户较为分散,“三员”经营、管理与服务工作问题比较多。其管理状况相对较差。

5、“三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储备得不到及时的提高与更新。烟草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依靠其从业人员来完成,而从业人员要想做好企业建设与经营管理工作,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适应整个行业发展的需要。“三员”工作更是这样,必须学习和掌握卷烟经营与市场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行业特点和营销情况。就目前的诸多情况来看,“三员”的业务学习和知识更新较为缓慢,已经不能适应烟草市场发展的需要,不利于为业户经营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

三、做好“三员”管理工作的对策

从烟草市场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加强“三员”管理工作十分必要,“三员”管理工作能否有效提升,将会对整个烟草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此,必须积极探索“三员”管理工作新思路,在“三员”管理的实效性上下工夫。

首先,坚持“标本兼治”,在管理机制上寻找突破口。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机制与措施,将“三员”的卷烟经营、市场管理和业户服务工作置于严格的管理机制下,规范其工作行为,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来约束“三员”的工作,加强“三员”对其工作的重视程度,真正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整个烟草市场管理中去。

其次,强化业务技能,提高“三员”整体水平。没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很难做好“三员”的各项工作,为此,必须加强“三员”的业务能力。通过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等系统技能比赛,在激发“三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同时,真正提高其开展“三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满足业户开展卷烟经营活动以及市场管理工作的需要。只有通过强有力的业务技能学习和培训,多途径的提高“三员”的整体实力,才能使其更好地开展自身工作,才能提升“三员”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以及战斗力。只有提高“三员”的整体实力,才能为烟草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树立服务意识,增强“三员”责任感。彻底转变原有的经营管理观念,将服务作为行业发展的一个前提和条件,打好“服务牌”。服务工作的提升要从“三员”队伍的观念做起,真正使“三员”的服务观念得到提升,才能转变其从事卷烟经营管理工作的态度,在增强责任感的同时,能够以高度负责的精神面貌,全心全意地为业户服好务。

第四,加强“三员”的沟通与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在“三员”当中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使得各辖区内的“三员”能够实现紧密联系和沟通,真正将各自的经营、管理与服务情况进行有效的交流,这样更加有利于“三员”经验的推广和普及,同时,也能真正及时将彼此情况进行有效反馈,更加便于找出好的办法加以整改和解决。通过沟通和交流,能够增进“三员”的了解,加深感情,提升工作效率。从而,使“三员”队伍更加适合整个烟草市场的发展和卷烟经营企业的成长。

第五,树立典型与榜样,营造良好的“三员”队伍建设环境。行业风气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成长和烟草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一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我们开展卷烟经营、市场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必然会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应该将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树立先进典型,用这些事迹感染“三员”队伍,激发“三员”的竞争意识和赶超先进意识,在“三员”队伍中,营造学先进,比效能,做典范的良好风气。

综上所述,加强“三员”队伍管理与建设,对于我们烟草行业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烟草企业,尤其是基层卷烟经营企业必须做好“三员”管理工作,提升“三员”队伍的整体实力和工作水平,打造一支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三员”队伍,从而,使其成为烟草行业发展的生力军,为行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推荐第3篇:感知山西

心在哪里安放?

默默地思量:心在哪里安放?总想总想把她遗忘——京畿西面的屏障,黄河,太行,汾水吕梁,五台云冈……还有那3700万老乡!

心在哪里安放?在烈火熊熊的太钢炉旁,在黑金滚滚的大同煤矿,在晋南改造黄土地的村庄,或是,在雁北那啃着光秃秃草根的牛羊……

心在哪里安放?曾在江南水乡,塞外山梁,袅袅烟绕的庙宇,萋萋青草的毡房,或是,伴着大城市的美味佳酿,在妻子柔软细腻的胸膛,生活本来就惬意舒畅……

心在哪里安放?流转的时光,叩拜着敬畏的上苍,即使是农田、工厂,即使是商店、学堂,莽莽苍苍,过过往往,民主文明富强,那是人类最终的理想。

我多想多想,让窑洞传出书声朗朗,孩子们挥就健壮的臂膀,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我多想多想,让母亲充沛的乳浆,缓缓地滴入孩子的口腔,婴儿在温暖的怀抱中成长。

我多想多想,让干涸土地得到灌溉,淙淙之水在贫瘠的高原上流淌,泥土的芬芳、晨曦的阳光,绿色的情景成为并不苛求的向往。

我多想多想,让鬓角斑白的老人,该吃饭吃饭,该上炕上炕,手中有余钱,家里有口粮。

我多想多想,手拿把攥着命运的人们,事该干,福该享,冲就冲,浪就浪,舞就舞,唱就唱,五千年文明史再不让我们悲怆。

哦,北国风光,吕梁太行,民族脊梁,铜壁铁墙。黄河拍岸的浊浪,一代代生生不息的愿望,在三晋大地闪射出后发的光芒。

融入吧,像细小灰尘一样,冉冉升起悄然落下,覆盖在祖国的土地上,心,不需要安放,只要在难忘的地方,有山在呼唤,有水在荡漾,心,就在挥洒的过程中——发光、闪亮!

感知山西

离开北京到山西工作我没有料到。对于太行之西的山西,我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山西是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过巨大牺牲的老区,是为共和国建设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能源基地,我始终怀着深深的敬意;是因为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留有壮美的篇章,让我高山景行;还因为山西离北京很近,出居庸关就入雁门关,对我来说有一种天然的亲近„„说陌生,是因为她与我工作过的地方无论自然环境、人文特点还是产业结构都有很大差异;更因为我要由对山西不究其详的旁观者成为全身心投入的建设者„„

我是怀着敬仰、急迫和压力交织的心情,踏上这片土地的。

刚到山西,我曾向全省人民做出承诺:融入山西,当好山西人民的公仆,像一粒种子一样植根山西这块广袤的土地,全心全意为山西人民服务。四个多月来,我到各个市和省直部门进行调研,请教在这片土地上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与从事研究的学者、专家进行讨论,走访普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外来务工人员,与省委、省政府班子里的同志们坦诚相见地交换意见,省人大、省政协的同志们也都热忱地帮助我。这一切,给我感动、给我启迪、给我尽快融入山西的动力、给我做好工作的勇气,也让我冷静、理智地思考。我深切地感受到,山西是一块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热土,山西人民是勤劳智慧、质朴守信,特别有韧性特别能顾全大局的人民。可以说,山西是一本厚重的书,既博大精深又多姿多彩。目前的山西政通人和、人心思进,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铸就着新的辉煌。

(一)

踏上山西这块土地,首先要对省情进行了解和感知。从历史的、人文的、经济的、社会的不同角度众人会有不同的结论,不同的体会。总体而言,我有三点深切的感受:煤炭经济强省、文化旅游大省、绿色转型重省。

作为煤炭经济强省,山西依托丰富的优质煤炭资源,多年来煤炭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出省煤炭占全国省际间调拨量的75%—80%,为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源源不断地提供能源支撑;煤层气储量达10万亿立方米,占全国总储量的1/3;焦炭产量占到全国的40%,出口量占到全国的80%。煤及其相关的焦、电、冶金传统的四大支柱产业,占全省工业比重的80%左右、财政收入的60%左右。近年来,更是紧抓国家实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的机遇,着力转变单纯生产和输出煤炭的发展路径,推动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工业,加快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探索走出煤炭工业内涵发展、集约发展、高效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煤炭经济在全国的地位得到巩固拓展。

作为文化旅游大省,五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给这块土地留下了大量瑰宝和丰厚的三晋文化积淀。宋辽及以前的地面建筑占全国总量的72%,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1处,占全国总数的11.5%,雄居全国第一,因此被誉为中华文明的“主题公园”和“历史建筑艺术博物馆”。山西还是民歌的海洋、戏曲的摇篮,民俗文化在全国独领风骚。同时,山西地处华北,表里山河,五台圣境之神秘、北岳中条之雄奇、根祖庙堂之沧桑、晋商大院之幽深、黄河气势之磅礴„„,令人神往、美不胜收。得天独厚的旅游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相得益彰,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大文章正在破题。 作为绿色转型重省,多年来能源重化工基地和老工业基地的开发建设,在保障全国能源供应、促进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留下了污染严重、能耗较高、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等问题。2006年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居全国前列,单位面积上承担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55倍和1.78倍。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电耗和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森林覆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五个百分点„„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迫切而艰巨。

说来也巧,三个基本省情正好对应三个空间:煤在地层深处,在我们脚下;文物在地面,在我们身边;而污染在天空,在我们头顶。我在调研中有个感受,大家对煤炭多有抱怨,对文化旅游引以骄傲,对环境污染非常担忧。但实际工作中似又相悖:对多有抱怨的事做得很多,对引以骄傲的事关注较少,对非常担忧的问题危机感不深。我有一种这样的隐忧:长此以往,污染成了我们的形象,文物成了我们的点缀,煤炭成了我们的怪圈。

四个多月来,随着对山西认识的逐步深入,这些问题也常令我沉到深深的思考中。我们不能习惯于无济于事的抱怨,不能醉心于盲目自大的骄傲,不能停留于无所作为的担忧。而应该致力于把地下的基础夯实,把身边的事情做好,把头顶的帽子摘掉。从全局和长远看,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永恒的主题不能成为永恒的难题。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国家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山西经济发展中一个持久的难题。为什么说是持久的难题?因为我们这个永恒的主题中总是持续一个内容:改变畸重的产业结构。山西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畸重的产业结构,这已在全省上下形成共识。但在现实中,过分依赖资源,产业趋同、产品初级化、低水平重复的问题,仍然是全省范围一个突出的问题。近年来,全省6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还在第二产业,大多仍是投在煤、电、冶、化这些重工业项目上。市县倾力推动的调产项目,大多还是资源型、初加工项目。许多地方为了尽快转变县域经济落后的状态,仍然把大量的精力、财力投在这些领域。我在调研时看到,有的县刚拆了100立方米的小高炉,马上又上200立方米的,前期工作人财物力投入不少,很有可能又会面临着被淘汰的局面。

从全省看,第

一、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格局没有改变。全省三次产业的比例,2000年是9.7∶46.5∶43.8,2006年是5.8∶57.8∶36.4。六年间,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了11.3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降低7.4个百分点。在工业结构中,重工业多年来始终占到了95%左右的份额。

这几年,我们在调整结构方面倾注的心血足够大,花费的精力足够多,但结构畸重仍然是调整的主题。当然有利益的吸引,有市场的规律,还有干部的素质。但最主要的还是人的观念,著名哲学家培根说:“怎么说是由知识决定的,怎么做是由习惯决定的。”如果我们的思维习惯不能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就难有大的成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步伐也就难以快起来。把我们山西的“重”,做成“重要”,而不能变成“沉重”,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永恒的主题,而不能变成永恒的难题。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决心和恒心。

社会事业、民生问题的欠账亟待解决。从全省来看,由于山西财力有限,也由于大量社会资本向能源原材料行业集聚,制约和影响社会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全省农业和服务业投资的比重,比中部其它省份低了15—25个百分点,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还不到3%,而全国平均水平为12%。 到各地调研,我总是要去看看小学、中学、卫生院、福利院,看到一些偏远农村孩子在简陋的条件下读书学习,看到一些山区缺医少药甚至一些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看到广大农民终生奉献却生活保障水平较低,我忧心忡忡。社会事业、特别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山西科学和谐发展的短板。如何顺应人民群众盼发展、盼富裕、盼健康、盼公平、盼安定的期待和愿望,如何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创业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和文化需求问题,应当成为政府的最大职责。我们追求政绩,一定要把办好社会事业当作最长远的政绩,当作最为历史负责的政绩。作为政府官员,我们要在关注民生、关注农民、关注困难群体面前检验自己的良知。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关系一定要摆正。我始终认为:只有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才能带来长久的经济效益。山西还处在工业化的中期,摆脱落后局面、谋求加快发展,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大计,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公共事业、社会发展上多投入一些,根本还在于近年来国民经济和财税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但是,谋求发展并不等于片面追求GDP增长、追求经济与产业规模总量。我们有的干部并没有处理好这个关系,存在着先发展后规范或者先污染后治理等片面、错误的思想认识和发展观念,导致了对环保问题的消极对待,也导致了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产量的盲目扩张,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这种不计生态、社会成本的所谓快速发展是难以为继的,这已为先进国家和先行地区的发展实践所证明。在各地调研,看到不少地方常年处于烟霾的笼罩,听说有的地方少年儿童从小没有见过星星;看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状况,听到有的地方因污染疾病高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面临威胁,我常惴惴不安。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非下大决心狠抓不可的地步了,这是山西省情所迫,地区长远发展和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

(二)

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考察我省时指出:“像山西这样的中部省份,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探索,开拓进取。”总书记的讲话对我省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十分切合山西实际。山西要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以新的思想解放破除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必须把解放思想的成果变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以新的思想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解放思想,有解放什么的问题,也有怎么解放的问题。解放什么?大家认识都很一致:计划经济的思想,小富即安的思想,封闭保守的意识,苦熬胜于苦干的习惯,太平官作风等等。但对我们来说,既要弄清解放什么,更要解决怎样解放的问题。空谈不能解放思想,蛮干不能解放思想,靠别人也不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实质上,并不只是一个道理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一个知识问题、一个视野问题,就是要在深化实践中解放思想,在更新知识中解放思想,在开阔眼界中解放思想,用制度设计鼓励解放思想。我们要真正做到紧跟时代、与时俱进,不断地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就是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寻求新突破;就是要从实际需要出发,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就是要关注不同地区新的发展经验,要经常走出去学习兄弟省市加快科学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还要关注国际上可供借鉴的发展经验。要认识到,在深化实践中解放思想,需要勇气;在更新知识中解放思想,需要勤奋;在开阔眼界中解放思想,需要虚心;用制度设计鼓励解放思想,需要透明。

我到山西时间不长,但深深感到,山西民风淳朴、百姓厚道。东西两山是革命老区,汾河两岸是老工业基地,“老”是财富,也往往容易成为包袱。反映在实践中就是一部分干部接受新鲜事物较慢,眼光不够开阔,工作效率不高;还有的缺乏市场意识,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敢为人先。历史上,崛起于明清之际的晋商,“纵横天下五百年,跨越欧亚三万里”,节俭勤奋、明礼诚信、精于管理、勇于开拓。这些市场经济需要的重要品格,也是历史上晋商成功的重要原因,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晋商的历史证明,虽然山西处于内陆省份,但这种地域特点是并非必然局限人们的视野,阻碍人们拓展发展的空间。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对人的思维方式的固化,加之我国改革开放的产业顺序是生活资料——生产资料——能源原材料,作为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山西处在产业开放的最后环节,主导产业开放得晚,社会意识的开放就很难走到别人的前面。客观上种种复杂多变的原因,造成我们今天的眼界不够宽、胸怀不够广、气度不够大,缺乏走出去的自信和胆气。“知耻近乎勇”,我们不应把我们的历史、地域、人文特点作为今天思想不够解放的原因解释,并因此心安理得地固步自守,安于现状。要学习弘扬晋商精神,还要继承和发扬全省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培育出的“不怕牺牲、不畏艰险、勇于胜利、无私奉献”的太行精神,有那么一股子“一争天下无难事”的锐气,重新找回我们人文传承和新时期的市场经济的结合点。我认为,这个结合点就是要奋发有为,真抓实干。

解放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干部权力观问题。拥有公共权力就是要为人民做事,为人民谋福祉。就是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共产党的“官经”。总体上说,我省干部的精神状态是良好的,是奋发有为的。但我们也一定要防止把当官不做事,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中自得其乐、吃饱了混天黑。庸医误人,庸官误民。我们的干部,一定要在内心深处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民苦我忧、民贫我愧”自勉,以“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自励,为人民利益殚精竭虑。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就是让我们为人民做事。不作为就应当内心受到谴责,如芒在背,寝食不安。为人民做事要心到、力到、功夫到,一定要有“我要干、马上干、干就干好”的勤政意识。并且在制度设计上,鼓励干部干实事。

(三)

发展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通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各地在硬环境上都有了很大改善。现在的投资者则更多地看重一个地区的软环境,其中包括行政环境、司法环境、社会环境等等。而行政环境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最普遍,对公民和法人的影响最具体。要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敬畏之心和感念之情,改进工作作风,优化行政环境。

应该说,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的软环境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现实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这几个月,我听到不少反映我们政府部门和机关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很多机关应办的事情,办起来也十分困难,推诿扯皮,不找熟人不办事,找了熟人乱办事。有人概括现在的行政服务是:“群众跑来跑去,文件转来转去,领导批来批去,部门议来议去,专家吵来吵去,最后是问题哪来哪去”。当然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但也可以看出群众对我们一些工作作风的不满意。要衡量一个地区的行政环境,不能光听汇报,不能光看材料,更重要的是运用撞击反射法,要看这个地区的企业和群众该办的事能不能办成,引来的项目能不能顺利推进。通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状况来评价地方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我们各级政府应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薄弱环节,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责,提供规范高效的行政环境。

行政环境的主体是干部,干部的作风反映了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立竿见影的事要做,造福后人的基础性的工作更要做。经济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有其内在的规律。如果我们不着眼于一个地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眼前的轰轰烈烈都可能是长远的遗患。我们的干部一定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更加注重事关一个地区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全局利益的事。“只要大局做加法,需要局部做减法的事就做;只要大局做减法,即使局部可做加法的事也不做”,要全心全意为地区发展积累后劲,为人民生活造福,不断创造经得住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许多人向我提及右玉县的植树造林。右玉县在建国时森林覆盖率仅有0.3%,现在达到50%。五十多年来,右玉的十几任县委书记锲而不舍抓植树造林,把一块 “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我们做任何工作,看准了、选对了,就要像右玉县植树那样抓住不放,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决不能为了所谓的“政绩”,“李书记挖坑,王书记填坑”,若干年以后却江山依旧。

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切实搞好调查研究。我们提倡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调查研究是前提。不搞调查研究就谈不上求真务实。老一辈革命家曾说过:“要用90%的时间调研,10%的时间决策。”现在,有的同志作风较浮躁,“拍脑子、拍胸脯、拍屁股”,很多事靠经验决策,靠经验应对。或者连经验也没有,就是靠权力。调研的内涵有两个,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就是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走、多看、多听;研究就是要把了解到的情况进行理性梳理、分析,上升到全局的、规律性的层面上理性把握。然后,落实到政策层面推动工作。只调查不研究,就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凭感觉直观决策,在全局上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错误。只研究不调查,就会犯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无的放矢,决策失误,错失良机。调查研究说透了,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要实际联系理论。在这一点上,有的干部是自觉的,有的干部是不自觉的。

抓工作要特别关注操作层面,不能停留于一般号召,不能满足于发文开会,“上边开三天,下边一袋烟”。我们衡量一个地区干部的状况,就是要看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贯彻中央精神和省里部署的能力和成效如何。比如,我们很多地方建了政务公开大厅和许多档次不低的公共设施,要研究到底如何提高这些设备的利用效率问题。又如,省直各部门按照有关政策在基层设站建所,要从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加强这些机构整合、信息联网、资源共享、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的问题,等等。

讲到干部的作风,矿难现场的情景总是浮现在眼前。我曾到左云、洪洞处理过两起矿难,父母妻女的哭声,工友同乡的泪水都让我感到心中的战栗。尤其是孩子的那种天真茫然的目光,让我感到揪心难安!每当这时,我的心里痛恨交加。痛这么多鲜活生命的消逝,痛这么多家庭的破碎„„,恨我们的工作没有到位,恨一些干部的贪婪、堕落和麻木„„。我省矿难频发,与我们产业结构和煤矿数量多有关,但如果我们已有的监管规定都落实了,很多的矿难特别是大的矿难是可以避免的。据调查,我省70%的矿难是责任事故。像洪洞12·5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矿主疯狂盗采达两年之久,有关部门数次下井竟然没有发现。年设计生产能力20多万吨的矿生产50多万吨,驻矿的监察员竟然熟视无睹!我们常说,干部的作风关乎效率、关乎发展、关乎形象„„,这都没错。但我们想过没有,干部的作风直接关乎人的生命,关乎一个家庭的前景,关乎一个孩子的幸福。想到这些,何以入眠、何以心安?

任何一项工作,无论方案多么完美,最后的环节还是落实。落不到实处,一切都是空谈。

(四)

实施“十一五”规划已经两年了。这几个月,我认真地学习了省的“十一五”规划,认真地研究了省委、省政府对各项工作的安排部署。我感到,“十一五”规划完全符合我们的省情,视野开阔,前瞻性强,科学严谨,各项工作部署的路子正确,重点明确,步骤合理。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按照 “十一五”规划,把已经铺开的工作深入开展,尤其是要找到突破口,攻坚克难,带动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总的思路是:找准着力点,开展“四大攻坚”。

攻坚之一:以发展服务业为突破口,着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调整经济结构,是山西经济工作的主线。我国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发展服务业不仅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需要,而且是节能减排的内在要求,也是扩大就业、增加地方财力的现实选择,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现代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服务业是清洁的产业。从能耗和污染排放水平来看,与第二产业相比较,服务业单位产值能耗较小。2006年,我省第二产业和服务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分别为4.23吨标煤、0.49吨标煤,第二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是服务业的8倍多。若服务业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相应地下降1个百分点,则共可减少能耗940万吨标煤,相当于“十一五”时期全省节能任务的17%多。服务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污染排放来说更是微乎其微。据测算,服务业比重每上升一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一个百分点,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会减少3万吨。

服务业是增加就业的产业。从就业状况来看,我省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降低1个百分点,可增加就业岗位约6.7万个,相当于我省去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六分之一。服务业也是增加地方实力的产业。从税收情况来看,同样数量的税收,若是第二产业税收,留给地方的不足四成,服务业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则在一半以上。

近年来,我省服务业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仍是薄弱产业。目前,全球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60%以上,发达国家达到70%以上,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也达到43%。2006年,我省仅为36.4%,不仅低于上述比例,而且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3个百分点,在中部6省排第4位。此外,我省的服务业还存在着现代服务业比重低等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破口就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在我们山西,当前发展服务业最现实的就是发展文化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用文化产业嫁接旅游业,推进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将文化底蕴融入到旅游业发展中,同时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精心打造宗教古建、晋商文化、寻根觅祖、沿黄风情、太行风光、红色经典等旅游精品线路,在产品设计、营销手段等方面引入新理念,吸引更多的人来山西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攻坚之二: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要途径,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煤、焦、电、冶金等我省的四大传统产业,是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离开这些产业来搞经济。这是我省现有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也是全国经济大局的需要所决定的。我们要做的是用高新技术加大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推动煤炭、焦炭、冶金和电力行业的新型化进程。

煤炭行业,要重点实施生态修复、环境治理、资源整合、安全生产和转产转型五大工程,推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国家决定在我省实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是对我省的信任与支持。我们绝不能辜负期望,要根据国家的《试点意见》精神,积极探索、大胆试验。

焦炭行业,要严格控制产能,原则上不再新上一个项目;冶金行业,要在实现不锈钢达产达效的同时,采取产能置换的办法,大力发展特种钢,积极发展精深加工,加快兼并重组、上下游一体化建设步伐,提高竞争力;电力行业,要在实现700万千瓦装机投产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批准的规划,新开工电力装机900万千瓦,建设一批具有空冷、脱硫除尘设备的大型坑口电厂,新上一批符合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要求的煤矸石发电厂,形成一批主要解决城市居民集中供热、大面积减少污染源的热电联供电厂。

在传统产业的废品上,用循环经济模式结出有用之果,这是山西发展中一个具有经济和社会双层意义的大课题。目前我省煤矸石堆放量约10亿吨,占全国总量将近1/3,每年还在以5000万吨的速度增加;每年生产焦炭排空的焦炉煤气约100亿立方米,与国家投资1400亿元建设的西气东输的输气量基本相当;电厂粉煤灰年排放量达2000万吨以上;冶炼矿渣年产生量1000万吨以上;矿井废水高达5亿吨。这些既影响传统产业的发展,又严重制约着全省经济健康发展。是有百害无一益的废品。传统生产模式下的废弃物,在以“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为特征的循环经济中,绝大多数都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都可作为再生产的资源。我省废弃物排放量大,说明发展循环经济的空间大。今后,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改造传统产业的主要途径之一。

攻坚之三:以节能减排为切入点,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减排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有效抓手。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工作,近年来采取了切实有力的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形势仍不容乐观,任务还相当艰巨。我省二氧化硫、粉尘、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均位居各省前列。按照国家的要求,我省在“十一五”末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应分别净削减14%和13%,再考虑到新上项目产生新的污染这一增量部分,按照“十一五”全省GDP增加70%计算,假定所有新上的项目与过去相比均采用了新技术,新增污染保守估计也在30%。以上两部分合计,我省在“十一五”期间污染总量必须减少45%左右,才能完成国家下达给我省的目标。一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对钢铁、小火电、水泥、焦炭、电石、铁合金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淘汰步伐,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落后生产设备和工艺装置;二要在行业层面,突出焦炭、电力为主的六大传统行业污染治理。三要在继续抓好工业领域的燃煤工业锅炉(窑炉),工业、农业、建筑业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重点节能工程。

推动节能减排,中央是下了死任务的,我们绝不能只停留在号召、动员的层面,而必须探索创新节能减排的思路和机制。比如,研究推行发电权交易,实行按边际成本上网竞价,逐年削减小火电机组发电上网小时数。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制度,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继续推行排污权交易,探索实施节能指标交易制度。要扭转在治污方面政府积极、企业消极的被动局面,用经济办法推动排污企业治理污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要么排污企业自己治理所排放的污染;要么,排污企业交纳足够的污染治理费用,由政府组织集中治理。

要完善和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建立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并将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作为国有企业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攻坚之四:以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为依托,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始终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高度重视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首先,要继续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东西两山干果杂粮经济区、中南部无公害果菜经济区三大农业经济区建设,着力抓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等 “六大产业提升工程”,强化政策支撑体系等“六大支撑服务体系”。其次,要用工业理念谋划发展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中心环节,要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建成一批农副产品、农畜产品加工基地,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链条,不断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水平。要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撑。

要统筹城乡发展,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要把农业补贴与农技推广结合起来,启动和扩大先进实用物化农业技术补贴,严格落实并制定出台切实有效的系列惠农支农政策。切实落实“三个继续高于”和“一个主要用于”的投入政策,增加对“三农”的投入。要研究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的办法,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立足省情,积极探索“以煤补农”“以企帮村”的新途径。统筹城乡发展要重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上下功夫,优化城乡经济、空间、人口和生态结构,优化土地、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资源配置,优化教育、文化、卫生、交通和水利等公共资源布局,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和农村发展条件。解决三农问题,既在“三农”本身,又在“三农”之外。要加快特色城镇化进程,结合编制和实施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重点抓好太原经济圈建设,抓紧资源型城市转型,抓好以县城为主体的中心城镇建设,力争在各类城镇建设和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推动农村人口有序转移。

四大攻坚很难,之所以难才需要攻坚;四大攻坚很重要,之所以重要,才值得我们攻坚。主攻方向确立后,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心无旁骛地去工作。

从太行吕梁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到塞外雁北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几个月来,我一直用心感受着这片看似平实,但蕴藏着蓬勃生机的土地。在感受中感动,在感动中感知,我为这一切所感召。我愿融入到这方淳朴、友善的人民中来,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下,永不懈怠,有所作为,在建设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基地新山西的奋斗中,向全省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以此自勉。

推荐第4篇:感知幸福

人们常说人生如歌,每当听到久违的旋律,思绪如GPS定位,锁定时间地点,禁不住勾起那尘封已久的回忆,一种无以释怀的喜悦,一种附着悲情色彩的幸福,有时候常常会感动,甚至为此而触动泪点,因此想起了许多年没有联系,但一直关系很好的朋友,脑海中勾勒出过去那种紧张却又充实的生活,突然有种想重温那些场景的冲动,可是时光已然不能倒流,人去楼空,物事而人非,再也找不回那种感觉。虽然会感到些许的遗憾,但是突然会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涌上心头,渐渐地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会让我们如此感动,甚至在百忙之中停下双手,闭上双眼,然后静静的去回味那些曾经再普通不过的人和事,到底是什么在引诱我们回忆的味蕾,我不能得到一个统一的回答,其实每个人的回答也许就是最精准的答案。从此生命中多了一份感触,每当生活平淡或是忙碌的时候,不要忘了去感知身边的人和事,渐渐地发现,平淡的生活不再平淡,忙碌的生活亦似乎多了一些心灵的调剂…

也许过了很久,甚至若干年后,当我们再次被某些现实的元素勾起回忆的时候,我们依旧会被这些平凡的人,普通的事所感动,我们依然会因为回忆而感到幸福。人生是一次没有目的旅行,既然是旅行,又何苦着急赶路,酒不醉人人自醉,而我们所欠缺的正是用心的感受,哪怕是清晨鸟儿清脆的叫声,冬日午后温暖的阳光,傍晚时分美丽的夕阳,也许当你真切的去体会这些事物的时候,你可能被自己的痴狂所陶醉不已。上帝是公平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所处相同的空间,自由支配着上帝赋予的时间,也许我们不能保证每个人的一生能够轰轰烈烈,但是我们坚信只要对生活多一份感知、多一份回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绝对精彩无限。

推荐第5篇:感知父爱

感知父爱

小草离不开温情的大地,小鸟离不开蔚蓝的天空,而我,离不开无私的父爱。

还记得小时候那个淘气包吗?没错,是我常常令您操心,您养育了我15年,一直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地从无半句怨言。我想,我永远都体会不了您有多么得不易、多么艰难的把我拉扯大,谢谢您!谢谢您给予我生命,谢谢您给予我健康,谢谢您给予我知识„„

是时候了了!是时候学会感恩,学会付出,学会理解了。不知何时,粗心的我开始关注您的白发,好像又多了不少根。为了让子女过得幸福,更快乐,一定操了不少的心吧,其实我想对您说:“只要您身体健康,天天快乐,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每当您陪上司喝酒时,在一旁的我多么想让您少喝点,那样对您的肝不好,我是多么想抢过去喝几口啊!看着您有说有笑的,您是真的快乐吗?您那勉强的微笑,真让我觉得既心酸又心疼呐!每当您喝的烂醉时,我会端上一杯热茶,递上一条毛巾,您那声声的“难受”,我真想替您分担些您的痛苦,只有待您睡着后我才敢离开。眼睛不经一酸,眼前竟已模糊不清。

其实我已经长大了,根本不需要您来回接送,您还是不放心我。我知道,您每天工作肯定累极了,我只有早早的起床,偷偷地走,那样您就可以多睡一会儿了。您工作一直都很晚,所以您会多抽几根香烟,只要我看到了,您就会扔掉。抽烟对身体只有害没有益,不管怎样,烟,我一定会帮您戒掉的!

您这几天,一直担心那令人头疼的皱纹,总会问我:“女儿啊,老爸的皱纹是不是很多啊,岁月不放人,老爸是不是老啦?”“才不呢!有皱纹好,看起来慈祥极了。”我说。您欣慰的笑了,看着您开心的笑,我可甜到心里去了。

再过几天,清明节就要到了,看得出来您又想爷爷、奶奶了,你眼里多了些落寞。其实我知道,您是个很孝顺的人。虽然他们已经过世好多年了,您依然没有忘记您父母对您的爱。每次清明节,不管工作多忙,都会带着我去看望爷爷和奶奶。

爸爸,我想对您说:谢谢您一路陪我走来,给我无微不至的爱和关心,我想一辈子做您的开心果,只要有我在,您的日子了,就不会有黑暗!

上海赵巷崧泽学校六年级 高威

推荐第6篇:感知电流

读我的《哥哥爸爸》有感

班级五六班姓名王笑博

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由作者郁雨君写的《我的哥哥爸爸》。这是一本让人十分感动的书,我这个小小男子汉在读完这本书时,也不禁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这本书主要讲了主人公杨梵和小耳朵之间的感人故事。大男孩儿杨梵在和父母参加福利院举办的“抱一抱”活动中,认识了一个叫小耳朵的小男孩儿,这个小男孩儿不仅残疾还患有血液病,杨梵觉得小耳朵很可怜就认他做了弟弟。几经周折之后,杨梵的父母决定将小耳朵带回家,但是却在去福利院的路上发生了意外,被一辆装满了碎石头的既超速又超载的大货车撞上了,不幸的离开了人世。从此以后,一大一小两个男生,在同一屋檐下相依为命。杨梵和小耳朵拉钩钩,成为了他的“哥哥爸爸”。从这一刻起,杨梵就下定决心,和小耳朵永不分开,一定让小耳朵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可是,小耳朵还是因为血液病离开了人间,去了美丽的天堂。

读了这本书,我深刻的认识到了“拉钩钩”的含义,我认为“拉钩钩”是一个真诚的约定,是一颗颗小小的心凝聚在一起的信念。“拉钩钩”是彼此对未来的承诺,意味着彼此间的相互信任。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杨梵和小耳朵之间那珍贵的友谊。

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都应该伸出友爱之手,去帮助那些弱小者,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就像一首歌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读《给我一个好名字》有感

班级五六班姓名王笑博

同学们,你们是否给别人或被别人起过外号呢?其实外号有时候是一个亲昵的称呼,有时候是一个善意的嘲笑。外号既能给我们带来浅浅的微笑,也能带来酸酸的眼泪。

暑假期间,我读了老师推荐的《给我一个好名字》,这本书是辫子姐姐郁雨君的作品。一看到这个书名,就勾起了我的我好奇心,这本书里讲的是一个叫彭棒棒的男孩用自己创造的“外号密码”,天天快乐的写日记,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这本日记落到了学校里三个超级厉害的女生组成的“娜娜侦探社”手中,一连串跌宕起伏的“外号探秘”之后,连最冷酷最厉害的雪山老师和萝卜糕老师也对这本日记产生了兴趣。彭棒棒为了保护日记中的女主角——那个胆小自卑的“拇指姑娘”,主动向校长坦白了他的“外号密码”。结果,人人都好奇自己的外号,都希望自己有一个有趣的新名字,老师们更是从外号里看出了自己在孩子们眼里的真实形象。

读了这本书,我对“外号”这个词语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总是会认为“外号”是对人不尊重的说法,现在我知道了外号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如果说深蓝色的天幕是友谊美丽的见证,那么闪闪发亮的星星就是友谊美好的回忆,“外号”就是其中最善良的一颗。

我认识到了,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而言的,都是有两面的意义的,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这本书里的“外号”让我感到既温馨又亲切,同学们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好名字吧!

推荐第7篇:感知职教改革

感受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

——听李院长主讲《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信息化》心得体会

汽车工程系 梅丽歌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学院规格提升后高职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互相交流学习学院在课程和专业建设方面的经验,学习兄弟院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好的做法。2011年8月23日上午,学院在南校区艺术中心报告厅组织全员教师培训活动。

培训活动的首场讲座由李亚杰院长主讲《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信息化》。李院长在介绍讲座内容时指出,希望通过讲座把自己参加教育部第一期“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教科学发展战略专题研修班”和“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四周年回顾展”上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大家,把来自教育部门高层的声音和讯息传递给大家,使全院上下形成共识,齐心协力地推动学院的发展。

李院长在讲座中通过高职教育在新形势下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教育信息化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时代呼唤;职业教育信息化等不起,慢不得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高职十年的发展、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高等职业教育的新任务,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新知识、新思维、新构想,指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新时期信息化战略的必然选择,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举措。同时强调,要紧跟时代潮流,加快学院教育信息化发展,并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工作思路。

听了院长的讲座,我受益匪浅:第一,职业教育区别于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强调理论与技能并重。我们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把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瞄准就业市场,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作为职业教育的一名老师,我觉得老师应该努力提升自己,因为科技日新月异的同时,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改变。学院也应该从各方面支持老师提高完善自我,并且尽力为提高老师的素质创造条件。我觉得只有老师的素质提高了,改革成果才能有效的应用,学院才能快速的发展。第二,我感受到了职教改革的必要性。现在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动作快、力度大、工作实的方式加快进程,争取成为国家特色院校,否则,我们真的要落后了。第三,教育信息化。以前,我总认为:信息化离我很远,只有高科技,才需要信息化。现在,我改正了以前错误的看法,深刻认识教育信息化将对教育环境、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带来的颠覆性变革。我要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变革,努力提高计算机技术水平,在图片处理、音视频编辑、动画制作、以及信息化教学设备使用等方面提高自身能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促进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我觉得我要为信息化做贡献,因为我至少可以把我所讲授的课程建成资源库,把自己的优秀资源推出去,与全国高职院校的老师们共同分享。

推荐第8篇:感知合作学习心得

感知合作学习心得

篇一

本人有幸参加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远程培训学习。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礼。”这次培训收获最大的通过学习对我思想上的冲击。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 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目前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很多时候让我们无所适从,我们很多时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无策,而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下面就主题一感知合作学习填一下我的感受和心得。

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时空

新课程教材重素质、重能力的培养,强调要选择密切联系生活并具有趣味性的素材,内容的呈现方式要丰富多彩,提供需要合作交流来解决的问题,设置实践活动和综合应用活动。根据教材特点有效地组织、协调、引导进行合作。更为重要的是创设有利于合作的心理环境。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建立目标、奖励、角色、材料等方面的积极的相互依赖条件,让能在合作互动中获益,不仅自己获益,更要让合作伙伴受益,使感受到能为别人带来快乐,自己更加快乐。

二、小组分工明确

通过观看“青岛64中学小组合作学习”新闻报道使我感到在合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分组,而且分工要明确。一种是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即在理解、操作、分析、概括等各反面素质均衡的分为一组,这样组内的各方面素质比较均横,利于交流,能够更好的协作。但在活动中,学困生组的成员思维不能与优秀组达到一致,会产生分歧,还可能戳伤学困生组的积极性。另外,这样分组,共同任务的分工不能合理分配,不能很好地对成员的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对学困生组组内成员不能互相补拙,不能提高其有效性的合作。另一种是提倡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即将优秀与学困生混编在一起,这样在实际操作中,好的不等其他发言,便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对于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形式。当老师提问到他们时,他们虽然往往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答案,这恰好出现了上面讲的问题,如果在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出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三、合作需要动静结合

在新课改课堂上,一个重要的标志是要动。所谓的动是动脑、动手、动眼观察、动心体会、动耳倾听、动口讨论。动用各种器官去,在课堂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真正成为的主人。教师从主演变成平等中的首席,更多起组织、协调、引导、帮助的作用,成为的合作者。但有些教师把课堂中的“动”理解成为“闹”,于是课堂成了“菜市场”,做什么的都有,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合作被这样一闹,效果自然不佳。如:老师布置任务,要求通过各种工具、材料理解诗句。小组自由组合,一些到处走动,研究问题声、说笑声、声声入耳。真的“动”起来了吗?我们说要自愿,不能强制,要激发兴趣,使主动、自主的是有道理的,但部分同学在课堂上作一些与无关的事物,就是老师的责任了。不仅自己没有学到知识,还影响了其他的热情。我们说的在合作习,不是交头接耳,各说各的,更不是肆无忌惮地大声研究问题,因为这毕竟是课堂。合作要保持一定的安静,一定的秩序,一定的氛围,相互讨论、研究,在别人说明自己的见解时,其他同学能倾听,并阐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小组的意见综合,归结出这个小组的最完善的见解,这才是合作的最终目的,通过合作后,们对问题的理解加深了,明确了对问题的理解是需要多角度、多层次思考的,自己的见解只是集体中的一部分,想要集思广益,必须在和多数同学的交流中才能获得。使渴望在合作中去、探究。

四、切实保证时间

教师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的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见解,不要使合作流于形式。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出一种民主、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生成一种学生畅所欲言,人人都敢说、人人都会说、人人都善说的课堂生命活力。

总之,合作的理念需要在实践中印证,理解和运用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个过程也许不会很轻松,但一定要自信,因为有孩子们在不断给我们惊喜。

篇二

周四上午随老师们一起去高阳中学去听课学习了,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中学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模式,感觉收获很多。

第一堂课我听的是初一的语文课。当我找好凳子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这个教室与我们的教室不同,在教师的四面墙上都镶着一块黑板,我心存差异,一块黑板就够用了,为啥还要四块,在一旁的王峰主任忙向我解释:这样可以方便让孩子们随时把自己的想法,需要书写时及时书写。我这时才发现,在9人围城的小组的桌面上,都摆放着一盒粉笔。孩子们可触手可得。再仔细的看看黑板上,从笔迹上可以看出孩是孩子的字体。我们听的第一堂课是试卷订正,这位老师追逐题进行了讲解,小组合作的优势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

第二节课,我先到一个班的英语课,看到老师也是在泛泛的讲解。我有点失望,觉得高阳中学的名气和实际还是有差距的。这事正巧刘永杰老师到这个教室来找凳子,她说跟我去听语文吧,哪个班的语文课讲的不错。我跟随刘老师来到了除二班的语文课。这堂课先老师指导学生怎样结合学案阅读课本,然后让学生先自己看书,让孩子针对前置作业,来对课文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本来失望的我,对这一节课孩子们的表现震惊了,当老师提出问题是,小组内的某一组员开始答题,如有遗漏,本组成员的补充有条不紊,当小组之间的意见存在分歧时,他们各抒己见,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完全不见农村孩子的害羞,腼腆,表现出来的是自信和求知。老师站在一边,面带微笑的看着孩子们激烈的争论,然后,不失时机的进行点拨,一堂课,我觉得过的很快,不知不觉的到了下课的时间。下课了,老师还在议论孩子的精彩表现,余兴未消。

十点时候我们集体到阶梯教室去听高阳中学为我们就小组合作和班级管理的报告,主讲老师以切身体会和亲身实践让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一个全面而细致的了解。该校学习了外校的经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学生的分组,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摸索出了适合自己教学特点的学习小组,对于组长的确认,实行动态管理,给更多的学生成长的机会,对于小组的评价可以有多种方式,但主要以鼓励为主。

半个小时的报告精彩而实用,我们用掌声感谢主讲老师带来的讲座。虽然主讲老师讲话时,说着一口土话,但是我们从中感到了他的真诚,在短短一席话语中受益匪浅。

在回来的路上我回味着这一幕幕,思考着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其实就是利用课下或课堂的部分时间自主学习,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去感知新知识,对于困惑的地方以小组的单位解决,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启发、纠错和评价。对比自己以前大班模式的学习深有感触,以前我上学的时候基本上不预习,上课直接听老师讲,如果内容容易,接受起来还可以,但是如果稍难或者前面学的不扎实,就会感到吃力,可是老师并不能因为你一个中断下来,于是一堂课就这么“晕”下来了,好学的学生课下会自己再重新学,不好学的学生就会在下节课继续“晕”下去,恶性循环。就算是学会了,那也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自己并没有深入思考一些东西或者说没有完整地独立地思考过什么,不利于自主探究一些东西,对于任何新知识都有依赖于老师讲解的倾向。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及时的检测反馈和互帮互助的机制,学习效果会更好。更重要的是此种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通过高阳之行,我深深的感受到小组合作的优势

一、增强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小组中以合作为主,组间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合作相伴进行,使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愉快。为小组而奋斗,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集体荣誉感,组员十分珍惜时间,紧张而密切合作,彼此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听取、分析、同化别人的想法,开放的思想不断融合、鲜明,语言更明晰。不知不觉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习得了人与人交往的更多技能。

提高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但这也给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注重教师角色

教师必须把握教学重点,给孩子们预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前置作业。充分认识每个同学特长与不足。如有的学生可能大胆,善于口头表达,但知识不够扎实,不善书面表达;有的同学可能思维敏捷、灵活,但缺乏一定的深度;有的同学可能语感敏锐,心虽明但口不善言„„教师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前预设,根据教学的实际,巧妙挖掘教材的潜在意义,才能精心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或练习,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质量。同样,学生未经深入思考、尝试,势必造成无多大收获的后果,学生探求欲、自信心受挫,可能有的闪光的思想或思维过程不能展示,阻碍能力及高级心理过程的形成。因此,合作前组内各成员要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然后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再讨论形成集体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表达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的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结合起来

传统的教学模式备课其实是容易的,理顺思路讲课就基本没有问题了,比较累的是上课一直讲,嗓子累。相反,小组合作学习却是很难备课,因为课堂是动态的、不可预知的,老师提前要想很多可能的状况和问题,而真正的上课其实就是在课堂里行使一些简单的职责就可以了。大量准备应该放在备课上。要备好课,就要站在教师的高度、学生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还有,集体备课绝不能成为一种形式,必须要发挥“三个臭皮匠定一个诸葛亮”的力量才行。这样课堂的意外状况就会少,老师上课就更高效了。

推荐第9篇:课题:感知橘子

作文三步法 课题:感知橘子

教学目标:

1、全方位调动感觉器官进行感受。

2、调动感觉器官全方位进行感受。

3、根据提纲操作成文。

教学重点:调动一切感官全方位感知物。 教学难点:根据感知物提纲操作成文。 教学方法: 三步法

1、理论训练:帮助学生明确全方位调动感官,全面感知事物。

2、操作训练:通过分析演示例文以及列出的感知提纲训练,进一步掌握感知物的方法。

3、成形训练:指导学生根据感知物的提纲操作成文。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橘子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写写作文觉得难吗?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全方位感知橘子

1、教师: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橘子,橘子不仅颜色鲜艳,而且营养丰富。首先,你们用已有的知识写一写橘子。

2、学生念自己的片断作文。

3、教师点评。

①用眼睛看到了什么?

看橘子的颜色、形状、构造和功能: 黄黄的,有的还有一点绿色(色彩鲜艳) 有一个绿色的小圆点 扁圆形,有的近似圆形 上面有一些小斑点

剥开橘子你会看到什么?

(橘子的内侧有薄皮,含有膳食纤维,有利于消化吸收,还可以降低胆固醇)

橘子是一瓣一瓣的,弯弯的

师:假如是刚刚长出来的橘子,你能看到什么?

假如是早晨,你能看到什么?中午呢? 当它高高挂在树上的时候,你会看到什么?

有小虫在上面爬过,你会看到„„ „„

②用鼻子闻到了什么? 闻气味:

香香的水果味,有点酸酸的 早晨能闻到露水的味道 中午有太阳的味道

刚洗完手,握在手里会有香皂的味道 放在厨房里会有饭菜的香味

„„

③用耳听到了什么?

听声音:掉地上时会听到“啪嗒”的的一声

掉水里时会听到“咚”的声音

吃它时,你会听到“嗞”的一声 从树上摘下来时会 “嘎巴”一声 能听到农民伯伯的欢笑声

当它放在货架上时,你会听到什么? „„

④用手触摸到了什么?

摸橘子:软软的, 冬天摸橘子会凉凉的

中午太阳照在橘子上,摸一摸热热的 „„

尝尝橘子:甜甜的,酸酸的 橘子皮是苦的

农民伯伯吃到自己种的橘子是甜甜的

妈妈辛辛苦苦工作买来的橘子是幸福的味道

„„

三、教师总结

好,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要写好橘子这篇作文要打开我们身上的每一个器官,全方面的感知它,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漂亮,那么,今后我们在作文中应该怎样运用感觉器官感知物体呢?

四、例文欣赏

师:不仅我们在感知事物时要会运用感知技能,连作家在写作时也要用到这些感觉器官。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作家杨朔的《我爱故乡的杨梅》,让我们细细品味,看看作者是怎样用感觉器官来感知“杨梅”的?你可以把自己找到的语句勾出来,一会交流。

我爱故乡的杨梅

杨朔

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lán)地吮(shǔn)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nì)而且柔软。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

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chún)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zhī)水。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小时候,有一次吃杨梅吃得太多,发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fu)也咬不动了。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吃饱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才感觉到牙齿被它酸倒了。

同学朗读,教师:谁来说一说作者用到了的感觉器官?

五、再写一写: 橘子

1、同学朗读。

2、分析理解。

3、继续修改文章。

4、教师评价。

5、小结: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训练,已经熟练掌握了全方位调动感官的技能,能够熟练运用,这就是我们训练的目的。

大家无论以后遇到什么样的物品,乏味也好,无趣也好,只要充分利用我们学过的技能,都能让它大不一样,会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板书设计:

感知物

看:颜色、形状、构造、功能和特点 闻:气味、气息 听:声音、声息

触:冷热、软硬、质地、干湿

推荐第10篇:消费者感知研究

消费者的感知

第一节

消费者的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种类:

1、视觉

2、听觉

3、嗅觉

4、味觉

5、触觉

三、感觉的特点

1、感觉系统源于条件反射。

2、人们对于他们的感知反应没有直接的控制。

3、感知反应能在身体中在生理上感觉到。

4、感知系统对任何刺激做出反应。

5、大多感知反应是后天习得的

四、感觉的基本规律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 (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 (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 (3)感觉阈限在营销中的运用  (4)阈下感觉 

2、感觉适应

3、感觉的对比 第二节

消费者的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二、知觉的特性:

1、选择性

2、理解性

3、整体性

4、恒常性

三、种类

1、空间知觉

 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方位知觉 

2、时间知觉

3、运动知觉

4、错觉

 图形错觉、时间错觉、其他错觉

四、消费者的知觉过程

1、展露

 主动展露与被动展露;过度展露;刺激物的展露与营销策略 

2、注意

 刺激物因素;消费者个体因素;情景因素 

3、对刺激物的理解

五、消费者的社会知觉

1、社会知觉的概念

2、社会知觉的内容:  对人的知觉:表情、性格  人际知觉:  角色知觉:  自我知觉:

3、社会知觉的误区:第一印象;晕轮效应;心理定势;刻板印象

六、消费者的知觉与营销策略

1、消费者的质量知觉

2、消费者的品牌知觉

3、消费者的价格知觉

4、消费者的商场知觉

5、消费者的风险知觉  风险知觉的概念  风险知觉的种类  减少风险知觉的方式

第11篇:征文感知幸福

感知幸福

全椒县实验小学五(6)班陈凌寒

说到幸福这个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可是如果问“什么是幸福?”同学们恐怕就不好回答了。

对小草来说,春风就是幸福;对鸟儿来说,蓝天就是幸福;对孩子来说,妈妈就是幸福„„由此可见,幸福就像是春天的花朵一样千姿百态。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幸福”呢?

简单说,幸福是人对生活的一种感受和评价。

有人说:“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是一种幸福。”因为20世纪50之60年代,老百姓物质生活极其匮乏。农村里没有电灯,同学们晚上看书写字用的是煤油灯。煤油灯的光度很弱,为了省油又不能挑大,若要看清字,就只能把头放得低一点,这样一来,不仅会伤害视力,还会被灯火烧了头发。所以生活在用电灯看书的21世纪的中国是一种幸福。

有人说“能上学是一种幸福。”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许多教育家前仆后继来到中国的大地上,播撒下文明的种子,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有人说“能看得起病是一种幸福。”因为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灾害病的。众所周知,生病找医生。自古以来“病有所医”一直是每个人的梦想。生病是痛苦的,可是,看得起病却是幸福的。如今国家的惠农政策减免了农业税,让农民有了医保,看病再也不愁了,幸福洋溢在每个农民的脸上。

有人说“能住上好房子是一种幸福。”因为孟子说“居者有其屋”,从原始社会的洞穴,到如今的高楼大厦,人类一直对居所抱有极大的热忱。事实上,住房是百姓安身立命之所,关系到千家万户。而如今的新农村建设,让农民也住上楼房,楼上楼下已是一个现实的梦,幸福不言而喻。

有人说“能有文化是一种幸福。”因为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在中华文明史上谱写了辉煌篇章。而今天国家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法》,减免了学杂费。每个孩子只需交10元簿本费就能去上学了。再也不用为交不起学费而发愁了。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吮吸知识的甘露,幸福洋溢在每个孩子的脸上。

有人说:“能够一起共享是一种幸福。”因为有一首歌中唱到:“和我分享太阳,你有灿烂辉煌;和我分享月色,你有妩媚漂亮;和我分享大海,你有无比宽广;和我分享蓝天,你有至高无上„„分享是心与心的交流;分享是情与情的传递!分享让我们社会更加和谐,人们生活更加幸福。

有人说:“行动是一种幸福。”在这阳春三月,在这学雷锋的日子里,同学们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纷纷行动起来。班级的垃圾有人主动去倒;基础差的同学有人主动去辅导;操场摔倒的小朋友有大同学主动去扶;过马路的老人有红领巾在搀扶„„雷锋精神在我们这一代身上传承。雷锋叔叔若在天有灵,他再也不会为广州的十八个路人的冷漠而伤悲了。大爱在同学们的行动中传承,有爱就有希望。对我们 2

这个民族充满希望,怎么会没有幸福呢?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生活在幸福的中国,一定要树立爱国的信念,努力学好科学知识,积极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让我们的国家更强盛,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

(通信地址:全椒县南岳东路8号1#601

) 315955056630

第12篇:感知的流年

感知的流年

生命的缔造者带着一份清纯的礼物,馈赠给了满富神奇的人生。

人生的启迪者插入一段感知的历程,折射出了七彩斑斓的童年!

——题记

一路走来,遐意的青春没有太多的情感思绪,却有着许多让人难以释怀的成长片段。我们用心去亲近与生俱来的童年生活,一次久违的感动,成为刻骨铭心的记忆,无需去纠结少年奋斗的方向,无需把青春的烦恼成为记忆的负担,穿越时空的隧道,领悟童年时代的点滴,品味其中的深刻……

母亲在孕育我们生命的一刻,注定了一个时代将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足迹。童年的稚气和单纯,在鲜为人知的时代背景中,淀积了思想的永恒,也彰显了人性的光辉。少年,个性轻狂、放荡不羁的流金岁月,饱受人文教育和启蒙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从此,彼此间的生命已不像我们生长的土地一样贫瘠。现在的我们是热烈而又坚持的,那是一种光芒,引人入胜!

童年,有着欢声和孤独的双重调,深情的话语充盈我的心田,催人泪下!我挡不住时间的脚步,但可以记住许多人、许多事,千头万绪岂是只言片语所能表达的,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的亲切而又和谐,随意而又自然。用情去领受,用心去表达,畅响心灵的感知,敞开自己童年的心扉,让我想起曾经一起玩过、闹过的同龄伙伴,而今的他们已是拥有各自的人生陆地,但彼此间仍保存着一份真诚的友谊,让我的童年开始踏上无悔青春的旅程;想起自己一次惊心放牛的经历,没有太多语言的述说,速度和勇敢的较量,折叠着童年的精彩和感动;想起自己忙碌的父母,对小时候调皮的我不断进行教育和劝导,散发着亲情的芬芳,带着无私的搀扶,让稚气的童年也抒发着无数次的感激和感慨。童年的天空是蔚蓝而又广阔的。一道雨后的彩虹,却是最清晰、最明亮的童年记忆!

童年的时光在行云流水中渐渐逝去,而拥有的时间却是那么的短暂。正是这样,才显得弥补珍贵。在一些闲暇的时间,我会刻意地回味那段纯真的童年岁月,那段记忆犹新的情感经历。我会用心去记住伴随我成长的每一个人,因为那里有我美好的回忆和永恒的怀念。伴随童年的成长,岁月在我的脸上留下痕迹,那些莫名的伤感和失落,在触及童年深处那无忧的心灵时,已烟消云散。

深邃的天空,有着童年的真实写照,就像没有约束的思维,在无穷的天际里充满未来的幻想;芬芳的原野,散发着童年的气息,在翠绿的小草上,演绎自娱自乐的故事。或许童年时代让人回味、难忘的价值就在于此!流逝的岁月,像一片凋零的孤叶和花瓣,演绎了一个季节的无悔青春。童年的清纯与浪漫,像一个个时代的音符,奏响了生命的乐章,引领着我们回味各自心仪的童年……

第13篇:感知成功 激发动力

感知成功 激发动力 新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这种教学模式是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以任务为目的,以兴趣为核心,是为学生提供实践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精心的课堂设计——角色转换教师角色转变,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主要是“精讲多练”,因此教师担任着“主讲”和“指挥”两个角色,是努力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感知成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其作用是媒介、引桥和贴合剂,是学生学习任务完成的合作伙伴,是和学生一起寻求学习的方法、技巧和体验成功的途径。学生是主角,是在前知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教师只有教学目的,没有任务,但也不是被动的棋子,而是时间、方向、思路及机会的精心设计和掌控,是保障学生有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目标的明确参与——感知体验 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学生前知能力和情景兴趣,更要考虑任务的量度,过易学生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过难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学设计要从实际出发,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跑一跑可逮着”的成功快乐,从而产生学习热情。 教学实践中发现,一开始就将任务布置下去效果更好。开始时学生还没有足够的前知和能力完成任务,有些吃力是正常的,然而在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学习有关知识,获得能力,像解绳子扣一样,慢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从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此期间不断关照困难的学生和重难点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三、即兴的教学把握——生活实践 一次,教务处临时让我代一节课,我正愁没有准备,不知上什么内容,无意间得知那班上的一名同学今天生日,突然我有了主意,何不让他们进行一次关于生日的话题讨论?一进教室,我就说:“今天是某同学的生日。”并走那位到学生跟前说一声:“Happy birthday!”接着又为他唱起了英语生日歌。同学们一下就激动了起来,纷纷开始摸仿老师的样子,你一句我一句的 “Happy birthday!”,随着我的一挥手,教室里回荡起“生日歌”声。此时我又把握机会,问大家:“生日让咱们联想到了什么?”学生就说:“生日蛋糕、生日礼物、生日蜡烛、生日面……”我就让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顺势教了“cake, present, candle, noodle”等这些单词,同学们学得兴趣盎然。课后我布置了一道外延性作业:回家用英语向父母道声生日快乐和唱遍生日歌。

即兴的任务型教学,虽没有精心的教学设计,是在情景实践中,转换自己的前知,但也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扎实的教学素质、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熟练的基本功底,才能与学生进行真情交流和思想火花的碰撞。此种教学活动还可以创设如打电话、购物、旅游、问路及看病等栩栩如生的任务活动型教学。

总之,感知成功 激发动力在任务型教学中能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实践性和体验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变知识性的课堂教学为发展性的课堂教学,也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特征。

(登封 阳城张遂兴 李变晓)

第14篇:大班科学 感知水位

文档仅供参考

大班科学

感知水位

设计意图:

本课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现象—在一个容器里加水水位会升高,但是幼儿虽一直能在生活中看到类似现象但不知道其中的原理。经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明白这一物理现象。活动从实际出发加强趣味性,有效刺激每一位幼儿在生活中去发现、探索、了解事物的欲望和让孩子们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这也是针对幼儿这方面知识比较贫乏所提出的。

思维拓展,通过观察将两个质量相等、体积相等的瓶子沉入水桶中,水面有什么变化、将两个重量相等、体积不同的瓶子沉入水桶中,水面有什么变化、将两个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瓶子沉入水桶中,水位有什么变化,让幼儿在不同条件下观察,并对现象展开联想,拓展思维,渗透生活的实际理念,增加幼儿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和对生活的热爱。

一起合作,激发潜能。本次活动通过幼儿一起合作,在合作中增加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感知沉入水中的物体,体积越大水位升得越高。

2、通过幼儿一起合作,在合作中增加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学习实验记录的方法。

活动准备:

玻璃瓶一个(内装半瓶水)、玻璃瓶(两种不同规格)、玻璃弹珠、笔、记录卡、水桶等

活动过程:

(一)课件引题

1课件前半段(乌鸦口渴,找到一个装有半瓶水的瓶子):“小朋友,有一只乌鸦口渴了,它找到一个瓶子,喝到水了吗?”,并讨论怎样喝到水?

2课件后半段(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听了乌鸦喝水的故事,那你们知道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呀? 3验证并让幼儿认识水位:真的用这样的办法能喝到水吗?现场演示:让幼儿往一个装有水的杯中加入石头,看水面有什么变化?

师:有没有发现这个瓶子上有一条蓝色的线,这个是水位线,如果加了石子水能上升到水位线说明乌鸦可以喝到水。

4师小结:原来在有水的瓶子中加了石子后水位上升了,所以乌鸦就喝到水了。

(二) 探究的问题:将两个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瓶子沉入水桶中,水位有什么变化?

首先引出实验:出示两瓶水(提示幼儿瓶内装水的多少作比较师:那老师今天准备了两瓶水,请你们看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看这两瓶水有什么不一样? 然后再让幼儿探索。

1幼儿讨论:它们都想和水桶里的水做朋友,都说:“我跳进水桶里,水位升的肯定比你高!”请小朋友来猜猜看到底谁会赢? 2教师出示记录表 (说明实验记录的方法:

师:那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吧!四个小朋友一组,合作完成这个实验,三个小朋友做实验,另一个小朋友负责观察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等一会儿你们自己商量谁做实验、谁记录。 师:那记录的小朋友怎么记录呢?

师:那我们就采用打“√”的方法,比如说……) 3幼儿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试验结果

4教师小结:统计记录表(原来它们俩谁也没赢谁也没输,因为它们水位升到了同种颜色的线上……”)

(三)探究的问题:将两个重量相等、体积不同的瓶子沉入水桶中,水面有什么变化? 引出实验:出示两瓶水(提示幼儿玻璃瓶的体积大小作比较)然后再让幼儿探索。 1.幼儿讨论:(1)大瓶子放人水桶中,水面上升得高。 (2)两个瓶子一样重,水面上升一样高。

2.试一试:幼儿取出体积不一样、重量相等的瓶子,先后依次放入水桶中,观察并记录试验结果。3.小结:统计记录表(大瓶子放人水桶中,水面上升得高)

(四)活动延伸: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材料,课后请大家和班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去尝试一下,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好吗?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大班科学教案:彩色的阳光

活动目标:

1、了解阳光有不同的颜色组成,知道阳光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颜色。

2、探索观察七种颜色的方法,并通过涂色表现自己的发现。

3、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小镜子人手一面,多棱镜每组一面。

2、装水的玻璃瓶若干,水盆4~5个。

3、画纸和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看阳光,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阳光是什么颜色吗?我们一起看一看窗外的阳光吧!

师:你们看到的阳光是什么颜色的?(个别幼儿说一说)阳光真的像你们说的是这种颜色吗?

二、了解探索阳光的材料。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材料,看看它们是谁呀?(幼儿说说材料的名称)用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呢?(幼儿自由交流)

三、利用材料探索阳光的颜色。

1、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多种材料亲自动手探索发现七彩的阳光。

探索一,将水盆放在阳台上,给每个小朋友一面小镜子,让幼儿将小镜子斜放在水里,玩一玩,看一看能发现什么?随即交流自己的发现。

探索二,让幼儿看一看阳光下的玻璃瓶,还能发现什么?幼儿自由交流后在集中交流。

探索三,引导幼儿利用多棱镜观察阳光,看一看有什么新发现?引导幼儿继续交流自己的发现。

2、教师与幼儿一起得出结论:阳光是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颜色组成的。

四、引导幼儿用油画棒记录阳光的颜色。

师:小朋友今天真能干,自己在玩中发现了太阳的光芒是七彩的,我们一起来画个七彩的太阳宝宝吧!

幼儿进行涂色活动,活动完成后,让幼儿自由交流欣赏。

文档仅供参考

第15篇:感知“精神的力量”

感知“精神的力量”

民族解放运动是世界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但却是被淡化和边缘化的篇章。华师大版上海高中历史教材聚焦一战后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和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旨在呈现民族解放运动共通性的同时,探讨其多样性。在传统的历史叙事中,暴力斗争又被视为最“革命”、最有效的抗争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甘地开创的以非暴力反抗方式实现民族解放的道路,无论与同时代的亚非拉国家还是与印度历史上的民族解放斗争做比较,都显示出其独特性。由甘地独创并因他而发展的非暴力斗争,不但最终促成了印度独立运动的胜利,而且对马丁?路德?金领导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南非曼德拉黑人运动以及现代国际政治斗争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宏观视野中定位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节课的设计要义理应凸显其内涵、挖掘其成因、彰显其价值。当然,这一切必须由“灵魂”来统摄。

作为一名60后,笔者在成长的岁月中深受革命文化的影响,受制于革命史观烙下的思维定势,难以深切理解印度“非暴力”斗争,迟迟不能发掘出本课的灵魂,教学设计遭遇瓶颈。幸得李惠军老师点拨,让我从擅长的“史学即人学”视角寻求突破。于是我将研究的关注点从“事”――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转向“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袖甘地。

非暴力原本是甘地个人的政治信念,在反对南非当局歧视印度侨民的斗争中付诸实施、初见成效,一战后成为国大党领导印度自治的指导思想,甘地作为国大党的精神领袖,发动过40多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最终实现印度独立。正是在甘地矢志不渝的推动下,非暴力斗争终成行之有效的社会政治变革方式。基于此,认识甘地的思想学说成为理解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关键点。

爱因斯坦这样评价甘地:“后世的子孙也许很难相信,历史上竟走过这样一副血肉之躯。”甘地虽被尊为“现代印度国父”,但他留给世界的影像并不伟岸:矮小瘦弱,身缠土布,赤裸双脚,手执拐杖。为争取印度自治,他竟以羸弱之躯发动过40多次非暴力反抗,15次绝食斗争,坐过2000多天大牢,遭遇5次刺杀。被刺身亡前的遗言竟是“请宽恕这个可怜的人”。我眼中的甘地不再仅仅是印度非暴力斗争的一个符号和象征,而是富有精神和人格力量的巨人,这是他超越历史开创非暴力斗争道路、并让千百万印度人民坚定追随的奥秘所在。

是什么滋养了甘地、成就了他的伟大?在我看来,是“坚持真理”(Satyagraha)。这是甘地在南非反对种族歧视斗争期间发明的词。甘地思想深受印度传统宗教学说影响,认为神是宇宙的最高真理,故而在他眼中,所谓真理是灵魂的和精神的,英文中Satyagraha也被译为“精神的力量”“心灵的力量”。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坚持“精神的力量”?甘地认为,只能采用非暴力手段。暴力必然带来更大的仇恨,人类最终可能在暴力循环中走向自我毁灭。甘地试图以“精神的力量”取代暴力的“物质力量”,其要旨在于恪守非暴力信仰,决不伤害攻击对手,同时勇敢承受对手施加的暴力,从而通过受苦、友善等美德,激发大众良知,形成强大的道德压力,迫使对手转变态度,最终实现正义。

基于革命史观所做出的历史评价,非暴力常被视为甘地对英国殖民者抱有幻想而“软弱”“妥协”的表现,这显然是严重的误读。“精神的力量”是甘地非暴力斗争的理论基石,甘地以此作为指导思想,改变社会对抗模式,尝试新的社会变革手段,是基于对印度民族乃至人类命运的关怀。以本课而论,对甘地精神世界的认知程度决定了教学设计创意的格调高低。有学者建构了甘地“坚持真理”哲学基础逻辑图,令我茅塞顿开。①

从学理上疏通了甘地学说的逻辑,也就意味着捕捉到了本课的灵魂:“坚持真理”或曰“精神的力量”。

在本课灵魂――甘地“精神的力量”统摄下,我将教学立意确定为:探究印度“非暴力”斗争的独特性。三维目标设计为:知道“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涵、特殊性兴起的时代背景,认识甘地推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历史贡献;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问题化”组织,以教师研究性的教为学生研究性的学创设课堂环境,学生通过文字、图片材料解读,在感知――积累――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和合作探究的经验,进一步掌握“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历史研究方法。感悟甘地植根印度历史与文化、为民族解放开创独特道路的超人智慧,从甘地百折不挠、不惜自我牺牲谋求实现印度独立的伟大人格中获得精神升华。教学重点落脚在:甘地以其政治智慧促成并推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教学难点预设为:“非暴力”斗争的力量所在。

在教学设计环节对灵魂的追问体现教师的思想力,在教学实施环节对灵魂的彰显则体现着教师的执行力。教师执行力的高下,除受制于自身专业素养,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对学情做出准确定位。

研判学情后得出的结论不容乐观,与教学目标存在“断层”:其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植根于20世纪上半叶印度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且其独特性是历史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要求学生兼备印度国别史和民族解放运动史的基本知识框架。但事实上,现行教材中针对民族解放运动历史叙事不成体系,曾经浓墨重彩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9中期印度民族大起义、1905―1908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等内容都已删除,学生认知呈碎片化。至于印度近现代史,教材除本课外也无涉及,学生相关知识储备几近空白。何况,因大时代变迁、史学热点转移,当代高中生课外读史,少有留意民族解放运动史的,印度虽为中国重要邻邦,却非学生的关注重点,探究兴趣缺乏。其二,近现代亚非拉历史叙事话语系统转变,多从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等着眼,于学生而言,民族解放运动反成生僻语境与冷门视角。其三,甘地非暴力理论汇融东西方思想,构成元素庞杂,既继承了印度传统宗教与伦理学说,又吸收了许多西方现代政治哲学和人道主义思想,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历史理性思辨能力和历史情感体验能力。但高中生普遍缺乏宗教哲学领域的知识储备,遑论宗教情感体验,不易体认甘地苦行僧式的克己美德与非暴力斗争的道德力量所在。

弥合基本学情与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的“断层”,唯有仰赖教学实施策略的适切,考验教师的教学智慧。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我备课过程中的心理感受,那就是“厚重”。甘地思想丰富的内涵、一生无私的奉献、国大党任重道远的奋斗、印度人民的流血牺牲、英国政府的无耻欺骗、殖民当局的残酷镇压、独立之路的曲折艰辛……关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每幅画卷,无不折射着历史的厚重,教师处理不当,课堂上可能会出现枯燥诠释、老套说教、庸俗煽情,这就会遮挡本课“灵魂”焕发的历史亮色――精神力量的至善至真,坚持真理的不屈不挠,难以激发学生理性思维的火花、触动学生深沉的内心情感。在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中,我尽可能地寻找最为适切的教学策略,将深刻的历史意蕴以举重若轻的原则进行有效处理。

1.对接学生知识基础,追求设计无痕境界

导入环节的设计往往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基调。在构思了若干设计方案后,决定以8月15日这个时间节点切入。1945年的这一天,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胜利,它是我们民族最深刻的历史记忆之一,8月15日也是印度独立日,历史常常会借巧合展示其魅力,这个日子联结了中、印两国,聚焦在民族解放运动,牵引着学生将目光投注于核心人物“圣雄”甘地,教学自然过渡到探究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教师将学生熟悉的历史记忆与历史新课题学习进行无缝对接,教学流程略无阻滞,为学生在世界历史大视野中考察非暴力斗争的独特性巧设下历史情境。

2.遵循历史发展逻辑,疏通历史叙事理路

若返璞归真看历史教学设计,不过就是讲好历史故事的技巧,要素不可缺、悬念不可少、逻辑不能乱。

在新课教学环节,我围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个核心概念,通过材料和问题的设计转换,按照内涵解读――特点辨析――原因分析――实践动员――成效显现――力量体验等环节逐次推进,环环相扣,力求逻辑明晰,全课浑然一体。需要强调的是,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叙事不同于历史专著、论文的叙事,应慎用倒叙、插叙、补叙等手法,学生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对所学内容又知之甚少,在短短40分钟的课堂学习时间里,过于复杂的逻辑表述,无疑会成为学生认知的障碍。但这并不意味着刻板地平铺直叙、不求技巧,历史发展本身充满跌宕起伏,历史教师要善加利用,在遵循历史发展逻辑的前提下,设置悬念并适时抖出包袱。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意味着作为殖民地的弱小印度在放弃武力的前提下对抗大英帝国,一场看似完全没有胜算的斗争,却恰恰成为本课最大的悬念。围绕这一悬念,全课的叙事就成为不断抖包袱的过程,牵引着学生在丝丝相扣的史事认知中体悟甘地“精神的力量”之伟大。

3.依托史料推进教学,史料筛选简约经典

历史学科的特质决定了历史教学的特色,即“论从史出”,借助史料再现历史、获取真知,绝不能以论代史、简单灌输。但在教学实践上,所谓“史料教学”出现了种种偏差,李惠军老师曾专门著文进行反思,强调课堂教学中运用史料要适度、适切,要让“史料的引入与历史演绎的过程水乳交融,与教学流程的推进相得益彰,从而体现历史的魅力和教学的神韵”,具有指导意义。

在本课灵魂的统摄下,我秉持三个标准选择史料:简短易懂、不可替代、逻辑相关。在教学的不同环节,我用了四组材料诠释非暴力抗争的力量:

英国人妄图迫使我们到机枪阵地与他们较量,因为他们手里有武器而我们却没有。我们击败他们的唯一办法是,把决斗引到我们有武器而他们没有武器的地方。

――甘地

这则材料的关键词是“我们有武器”“他们没有武器”,教师据此发问:甘地所说的“武器”究竟是什么?缺乏知识背景的学生很难理解,教师激疑启惑,顺势对甘地非暴力思想做出解读,首次明确引入表达本课灵魂的概念――“坚持真理”,言简意赅地说明甘地的观点――采取非暴力抵抗就是“坚持真理”的手段和甘地思想的来源――印度教“逢恶报以善,用德报以怨”观念。

为了打破学生唯暴力论观念,教师追问:是因为印度难以凭借武力取得反英斗争胜利,甘地才会倡导非暴力抵抗手段吗?继而自然抛出第二段材料:

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甘地

近代印度人民屡次掀起反英斗争高潮,1857―1859年席卷全印度的民族大起义、1908年孟买10万工人总罢工,都充分显示了印度人民的英勇不屈,甘地看到了“精神的力量”中包含的“勇敢”“牺牲”(参看前文的“坚持真理”哲学基础逻辑图),这使他坚信非暴力斗争终将赢得胜利。同时,甘地基于印度全民信教的特点,提出真理就是神的口号,激发民众“坚持真理”,克服民族、宗教、种姓分裂因素,为实现独立而共同斗争。

这两个环节,采用解读文字材料揭示历史内涵的手法,激发学生对本课灵魂的理性思考,但缺乏直击人心的力量,历史学科的人文色彩彰显不足。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非暴力是人类掌握的最强大的力量”?于是,我根据学生认知心理做出调整,采用图像证史的研究方法,充分利用历史照片、视频等无可替代的直观、形象、具体特征,帮助学生通过“身历其境”般的体验,克服以理性方式解读宗教情感的捉襟见肘。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期间,甘地倡导“家家户户恢复手工业纺织”作为反英的主要手段,在学生看来,以落后的生产方式对抗先进的工业霸主,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怎么让学生神入历史、读懂甘地?

展示甘地坐在纺车前的照片。他赤裸上身,腰缠印度土布,静默地坐在木制纺车前,用印度人世代相传的古老工具纺着纱。配以文字材料:

在我看来,土布是印度人民团结的象征,是印度经济自由和平等的象征。

――甘地

教师利用照片,对学生娓娓道来:纺车并不是印度落后的象征,而是表明印度人民“不合作、不服从”,是“坚持真理”的生动写照,象征印度摆脱英国统治实现独立的决心。接着话锋一转,提出质疑:“恢复手工业纺织”在实际政治斗争中真能取得成效吗?教师再提供一组数据:1920―1921年印度进口布总值为10.2亿卢比,1921―1922年降至5.7亿卢比。结论一目了然,这就是非暴力抵抗的力量!

但是,单张照片蕴含的历史信息有限,不足以充分激发学生情感。在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教学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第4个材料:史诗大片《甘地传》中食盐进军的片段,这段视频“还原”了历史瞬间――赤手空拳的印度民众面对殖民者的警棍的铁棒毫无惧色,拍着整齐的队列,沉默前进,一批人被打倒在地,另一批挺身而上。影片没有使用任何煽情元素――口号、呻吟、哭泣之类,但学生热泪盈眶,他们的眼泪告诉教师读懂了甘地、理解了“精神的力量”,本课的灵魂得到充分彰显。

如何在教学设计中捕捉历史课的灵魂、如何在教学实施中彰显历史课的灵魂?这是笔者最近几年用力颇勤的探索方向。有鉴于“学术是教学之本”,关注当代史学发展走向成为提升职业素养的应有之义。复旦大学姜义华先生对当代中国史学发展的思考给了我深刻启示,他认为最近30年来中国史学发展最根本的变化,就是从传统的帝王之学、为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服务的学问,一步步转变为最具有现代性的普遍性的人学。所谓历史学走向普遍性的人学,主要有两个表现:其一,让传统史学所关注的帝王将相、英雄豪杰脱离神坛,还原为有血有肉真实的人;其二,史学关注的重点转向认识人自身,了解人的本质,认识整个人类社会。①

而当代史学转型历程正契合了历史课程改革步伐,史家智识的变迁必然辐射中学历史教育,新的历史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然而,历史教学设计重“事”轻“人”的现象仍相当普遍。我以为,如果认同史学即人学的理念,教学设计聚焦历史人物从而锁定历史课的灵魂,对实现历史课程育人目标可能有事半功倍之效。

【作者简介】杨国纬,女,1968年生,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进才中学历史教师,长期从事历史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吴丹】

第16篇:物联网感知层

物联网感知层

物联网本身的结构复杂,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首先是感知层,承担信息的采集,可以应用的技术包括智能卡、RFID电子标签、识别码、传感器等;其次是网络层,承担信息的传输,借用现有的无线网、移动网、固联网、互联网、广电网等即可实现;第三是应用层,实现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的识别与感知,发挥智能作用。

具体的核心,是感知层中的技术,从现在阶段来看,物联网发展的瓶颈就在感知层。国际电信联盟(ITU)将射频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列为物联网关键技术。

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

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该技术的商用促进了物联网的发展。它通过射频信号等一些先进手段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有利于人们在不同状态下对各类物体进行识别与管理。

射频识别系统通常由电子标签和阅读器组成。电子标签内存有一定格式的标识物体信息的电子数据,是未来几年代替条形码走进物联网时代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轻易嵌入或附着,并对所附着的物体进行追踪定位;读取距离更远,存取数据时间更短;标签的数据存取有密码保护,安全性更高。RFID目前有很多频段,集中在13.56MHz频段和900MHz频段的无源射频识别标签应用最为常见。短距离应用方面通常采用13.56MHzHF频段;而900MHz频段多用于远距离识别,如车辆管理、产品防伪等领域。阅读器与电子标签可按通信协议互传信息,即阅读器向电子标签发送命令,电子标签根据命令将内存的标识性数据回传给阅读器。

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但其技术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芯片成本,其他的如FRID反碰撞防冲突、RFID天线研究、工作频率的选择及安全隐私等问题,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技术的发展。

传感器技术

传感技术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传感技术主要研究关于从自然信源获取信息,并对之进行处理(变换)和识别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传感技术的核心即传感器,它是负责实现物联网中物、物与人信息交互的必要组成部分。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大部分应用集中在简单、低复杂度的信息获取上,只能获取和处理物理世界的标量信息,然而这些标量信息无法刻画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物理世界的沟通。为了克服这一缺陷,既能获取标量信息,又能获取视频、音频和图像等矢量信息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应运而生。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利用压缩、识别、融合和重建等多种方法来处理信息,以满足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多样化应用的需求。

智能嵌入技术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一般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用户的应用程序等四个部分组成,用于实现对其他设备的控制、监视或管理等功能。

目前,大多数嵌入式系统还处于单独应用的阶段,以控制器(MCU)为核心,与一些监测、伺服、指示设备配合实现一定的功能。Internet现已成为社会重要的基础信息设施之一,是信息流通的重要渠道,如果嵌入式系统能够连接到Internet上面,则可以方便、低廉地将信息传送到几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

第17篇:感知幸福作文欣赏

感知幸福作文欣赏

摊开手掌,细数那一条条纹路,看着那遍布掌心的快乐,我知道,幸福在手中开出了花。

(一)

小时候的我虽然浸在幸福的糖水里,却不知何为幸福,于是迷茫,徘徊,不知所措。都说上了年纪的人是生活的智者,于是我便跑去问了爷爷。爷爷用手轻轻摩挲我细细的头发,笑着说:幸福,要靠你自己去感受,要用手指、用心灵去触摸。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匆忙转身去寻找幸福。

(二)

啊--我一边打呵欠,一边抬头望了望钟,已经夜里十点多了。坐在写字台前,看着身边的一摞作业,我丝毫不敢懈怠,笔尖继续飞舞了起来。可舞了没一会,笔尖就涩了,没那么流畅了。可今日之事今日毕啊!便不再胡思乱想,一笔一划地写着。

咚不知何时,我那可爱的小瓷花杯兀地降落在我面前,转身便对上母亲那含笑的眉眼:歇歇吧,喝口热水。我点了点头,母亲便起身离去。可不知为何,雾气却氤氲了我的双眼,有些许酸胀。手掌心里的小瓷杯似乎要发挥了浑身的热量来温暖我的双手,直达心底。

我想,这平凡而伟大的温暖便是幸福吧!

(三)

这道数学题真难啊!我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又接着攥着笔头验算了起来。做一道题,被我划拉满了的废纸就两三张了。我皱了皱眉头,有点想退缩,可想想明天卷子上画满红红的对钩,想想老师的表扬,便加紧了速度,绷紧了神经。手里头的笔杆被我捏出了汗。

我想,这从不曾懈怠的梦想便是幸福吧!

(四)

手捧着一本钟爱的读物,蜷缩在温暖的被窝里,有一种宁静了心绪的、忘我的快乐。这片刻的寂静,便使我远离了喧嚣,远离了烦恼。

我想,这无车马之喧的宁静也是幸福吧!

总是听别人说,九年级的生活很苦、很累,可我却不这么觉得。也许是还没到那个时候。

第18篇:感知橘子教学设计

“感知桔子”教学设计 莆田逸夫实验小学

张萍

教学目标:

1、以桔子为例引导学生掌握多种感官全方位感知事物的方法。

2、在感知训练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感知事物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全面、细致、准确地描绘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运用多种感官全方位感知桔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全面、细致、准确地描绘事物的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感知汇报。

1、生汇报一下今天你运用感知工具感知到了什么?

2、师小结。

二、前测。

1、回顾一下,对于物,我们可以写它的哪些内容?(形状大小

内外构造

声色气味

软硬粗细

质地来源

功能作用等)

2、揭示这节课要感知的物是桔子。

3、让学生认真感知自己带来的桔子,并对它进行描述。(时间3分钟)

4、抽取两位学生的作品朗读。

5、评价:两位同学的作品中,哪些部分写得精彩?运用了哪些感官工具?

三、训练。

1、引导学生逐一运用感知的工具——眼、耳、口、鼻、手、换时、换情、换位来感知桔子。

(1)、视觉:你看到了什么?它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它让你想到了什么?

(2)、听觉:你听到了它的声音吗?是怎样的,在什么时候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它像什么?猜猜它会对你说些什么?

(3)、嗅觉:闻一闻,它有什么气味?让你想到什么?你喜欢吗,为什么?

(4)、触觉:摸摸它,有什么感觉?你会想到什么,为什么?

2、总结归纳:

写作时,我们要综合运用眼、耳、口、鼻、手多种感官来进行全方位的感知。

第二课时

一、后测。

让学生运用全方位感知事物的方法,再次对桔子进行感知,并进行写作。(时间20分钟)

二、交流、评价。

1、再次抽取学生的作品朗读,与前测的品进行比较。

2、让学生进行评议:作品好在哪里?运用了哪些感官,如何进行感知的?

3、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

4、小组内进行互评。

三、说体会。

1、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四、总结。

第19篇:了解中阮 感知纯粹

了解中阮

感知纯粹

15年9月20日晚,“2015半度音乐节?阮”在上海市普陀区浅水湾艺术中心圆满落幕。是次音乐节由半度音乐和兴业全球基金联合主办,河北乐海乐器有限公司赞助,二十余名志愿者全程服务,“音乐体制外特立独行的成功者”{1}、作曲家、中阮演奏家、半度音乐创始人之一刘星担任艺术总监。自18日晚第一场音乐会至20日晚最后一场音乐会,在浅水湾艺术中心、上海莫干山M50艺术园区的半度雨棚和新时线媒体(CAC)艺术中心三个空间完成了音乐节全部活动,内容如下:

音乐会:1.开幕式音乐会(刘星师生音乐会);2.FS乐团音乐会;3.闭幕音乐会(中央音乐学院徐阳阮族/上海音乐学院金岂组合);4.台湾三个人组合两场沙龙音乐会:三个人?来疯和三个人?以乐会友;5.新媒体音乐会。

讲座:1.《刘星作品演奏心得分享》(沈非);2.《当代中国阮族乐器制作历史与现状》(沈正国)。

论坛:1.《阮技习谱》{2}教材新书发布会及民乐发展讨论;2.自由对谈。

大师班:1.谈阮弹阮(徐阳);2.云南回忆和第二中阮协奏曲演奏解析(刘星)。

推出新研制的“半度阮琴”{3}。

音乐节共六场音乐会、两场讲座、两场大师班以及新教材发布会和学术论坛,同时还有30把新面世的“半度阮琴”的公测等活动,时间虽短,人数不多,但内容充实、形式丰富、设计合理,作为一个参与者实实在在感觉到了主办方所言“提供一个真实而朴实的空间及社会稀缺的高水准音乐,让精神火种繁衍生息”{4}的办节宗旨。较之当下体制内外各种规模盛大的综合性艺术节、音乐节,是次“了解中阮,感受纯粹”{5}单一主题音乐节,无论是音乐会的水准,论坛与讲座的特色,还是内容结构的设计,运作的模式和匠心等,都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独特之处。

一、创作、演奏与乐器改革,

推动中阮整体发展

整个音乐节共上演各类曲目五十余首,最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无疑是刘星创作于1986年的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这次音乐节不仅请来了当年的首演――中央民族乐团张鑫华先生再次演奏了第二乐章,初露头角的薛淼演奏了第三乐章,而且请刘星大弟子沈非分享了他“一千多遍演奏《云南回忆》”{6}的心得;FS室内乐团为我们展示的,则是职业作曲家王术“自在”与“丝弹”两个系列的十余首中阮独奏、重奏、合奏新作,这组作品完全是西方音乐思维所创作的中乐作品;来自台湾的“三个人”组合,其十余首或创作或改编的曲目全部出自这三位八零后演奏家之手,他们“每人每月交一首曲子”的自我约束和“成立一年多,已经自己创编、上演了十多首曲子”{7}的勤奋,给现场许多青年音乐人以启示;音乐节闭幕式音乐会――“阮乐华章:中央音乐学院阮族十周年庆典音乐会”则将十年来中外作曲家为阮族乐团量身订做的代表性曲目,如数奉献给了大家。无论是如《云南回忆》这样经典作品的多重呈现,还是新作品的首次登台,作曲家、演奏家、理论家与乐器制造者同时“在场”,相互交流,这种 “多家”合唱、重唱的方式,对于作曲家、对中阮新作品的产生,当不失为一剂催化良方。

六场音乐会中登台演奏家不仅有刘星、张鑫华、徐阳等中阮名将,还有风华正茂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更有学琴仅一年多的琴童。刘星、张鑫华二位老将都选择了速度较慢的乐曲,初听几个音貌似简单,但乐思逐渐展开之后,其醇厚、温润的迷人音色,老辣、深沉的音乐控制,不露痕迹的技术处理,令人佩服。三十多位学生组成的阮族室内乐团融合了乐队所需的高、中、低声部,音色融合统一,让观众体验到了“阮”家族合奏的特有魅力。上海音乐学院金岂组合在闭幕式音乐会开场的一曲《丝路》,技惊四座,刘星评曰“这是迄今为止我见过的水平最高的弹拨室内乐队”{8}。M50艺术园区新时线空间“阮觉咸音”,由What’s media lab与半度音乐跨领域合作,由民族音乐、阮器乐、特殊材质、光影Mapping融合的新媒体剧场展演。整个展演划分成“阮觉”视听展示和“咸音”演出表演两个区域,给观众耳目一新的音乐新体验。

上海民族乐器厂原副厂长沈正国先生多年来致力于民族乐器的改良,这次音乐节期间他不仅以《当代中国阮族乐器制作历史与现状》为题,作了专题讲座,还主持了自由论坛,与作曲家刘星,演奏家徐阳,音乐学家乔建中及黄虎博士等共同谈讨中华民族乐队的发展与乐器改良等问题。有关乐改的讨论,基本达成了若干共识:如关于“乐改”之义的导向,应以“优化”代之;关于乐器“个性完善”与协调发展,二者并行不悖;多样化应该是乐器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十二平均律的音位设置也并非中国传统乐器优化方向的全部,没有必要成为“唯一标准”。

无论哪种乐器,优秀的作品、出色的演奏家和优质的乐器都是其健康、持续发展的三足之鼎。优秀作品需要作曲家的智慧和努力,优质的乐器需要乐器制造者的持续改进,出色的演奏家则不仅需要个人的秉赋和苦练,更要凭借一套系统、有效的教材和好的老师才可成就。之于中阮的现状,“它是一件既无传承又无传统乐曲的新兴乐器”{9},虽经几十年的发展,但优秀乐曲数量仍然十分有限{10},乐器形制“迄今为止市面上仍然是各种材质、各种形状(样式)、各种尺寸”{11},演奏家的数量更是远远低于古筝、二胡等。客观而言,“2015半度音乐节?阮”在这三个方面的整体设计与推动,一定是现代中阮半个多世纪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而且为中阮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创作、表演、研究、教学、教材、乐器改革等多元整体发展的良好模式。

二、教材、教学以精品立规范、开风气

2015年9月18日下午,音乐节学术论坛上半场是刘星中阮教材《阮技习谱》(后文简称《习谱》)的新书发布和讲解。《习谱》与一般乐器教程最直观的区别,是该教材中除各类练习乐谱之外,还有两万多字的文字内容――有关中阮演奏“基本问题”的“刘星式”解释。

刘星三十余年演奏、创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的反思与总结,是有关中阮教学法、演奏法、练琴法的系统归纳与图文解释,是“针对未来大型民族乐队中真正具有与世界一流西乐同水准的中阮乐师以及演奏家”{12}的一件珍贵礼物,是一本进阶中阮高手的“秘籍”。

刘星自1984年收第一位弟子沈非至今已31年,共收徒5名{13},开幕式音乐会即是刘星率领五位弟子的“教学成果汇报”。刘星31年招收5位弟子,个个成才。相比较眼下许多演奏家,可能是5年收了31个学生,去考察成才人数――难以详表!难道说,没有人愿意师从这样一位卓有成就的演奏家、教育家?询问之后才知,刘星收徒,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吃苦,勤学苦练是学琴之根本;二是有极好的乐感,音乐艺术家并非匠人,光靠苦练而没有乐感是难有成就的。此二条件,占比各半,俱则收,非则拒。一旦收徒,则忘我教之,“刘老师上课没有时间”――几位学生都提及。当今社会,在一切向钱看的价值取向影响下,很多老师教学生来者不拒、严把时间、只问学费、不问质量。而刘星安心在艺术,坚守着一个艺术家至高的精神追求,这样的正风正气,不仅仅是中阮或民乐教学,而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稀缺品质。

三、多方合作,探索商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据“2015半度音乐节?阮”执行总监、半度音乐创始人之一小草介绍,这次论坛、讲座和音乐会约有一千八百多人参加,人数虽然不多,但基本上都是购票(赞助团购或网上购票)而来。兴起于欧洲、买票听音乐的现代音乐会制度,在当代中国,经常处于“售票卖不动,送票不够送”的尴尬之中,更加尴尬的是票送完了,台下观众数量令表演者不忍目睹。音乐节节目册上介绍 “半度音乐节的使命是提供一个真实而朴实的空间及社会稀缺的高水准音乐,让精神火种繁衍生息。我们希望通过第一届半度音乐节,展示中阮独奏、重奏、室内乐的现代音乐魅力”。诚如斯言,除在小小的音乐节节目册(比32开还小)上对联合主办单位之一(兴业全球基金)和主要赞助单位(乐海乐器)各有一页广告之外,两天半的活动里,再未见资助方(如联办单位与赞助单位)领导致辞、见缝插针式的宣传页、公司LOGO等等商业行为,每晚1页A4纸黑白打印的节目单,更找不到半点当下各类节庆活动中的“档次”与奢华,有的只是听中阮,谈中阮,看中阮,是“了解中阮,感知纯粹”,是让“精神火种繁衍生息”。

商业,是当代社会运作的一个重要方式和途径,但放眼望去,很多活动大多有点本末倒置的味道――人们好像都是为了商业利益做事,而忘却了我们做事的最终旨归。“2015半度音乐节?阮”,从策划到演出售票采取的完全是商业模式,而最终呈现的又是纯粹的、商业味极淡的艺术,其运作之高效,内容之精彩,主题之鲜明,实为一次音乐节商业运作与纯粹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案例,是当下各种艺术节、音乐节中令人难忘的“少数”。

结 语

音乐节结束后,笔者问及刘星举办此节的初衷,他回答:中阮这件乐器有两大特色,其一是音质醇厚,可温润,可粗犷;其二它具有强大的综合能力,体现在独奏、重奏以及在大型室内乐中做主体乐器;它可以很好的诠释古琴改编作品,也可以很好地诠释西方作品。具备这样强大功能的乐器,我可以说在中国所有民族乐器中只有这么一件,但是很多人都不认识它,所以我们半度要搞这么一场音乐节,主要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中阮。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此次音乐节完全达到了举办者的初衷,对阮的创作、表演、研究、乐器改良和了解、推广,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是一次别具一格的成功尝试。希望通过此次音乐节的举办,能够在民族音乐发展的长河中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我们更期待着第二届、第三届阮音乐节或不同种类民族音乐的半度音乐节能够再襄新声。

{1} 乔建中《刘星与他的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中国艺术报》2013年6月17日。

{2} 刘星《阮技习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5年版。

{3}2014年10月起,半度音乐与乐海乐器合作研制,以《阮技习谱》理念为基础的中阮,名称:“半度阮琴”。

{4} “2015半度音乐节?阮”宣传彩页。

{5} “2015半度音乐节?阮”主题。

{6} 沈非讲座《刘星作品演奏心得分享》,2015年9月19日。

{7} “三个人:来疯”和“三个人:以乐会友”音乐会演奏者、创作者之一兼两场音乐会主持人潘宜彤介绍。

{8} 刘星当晚音乐会后的口头评价,后在笔者访谈中又再提及。

{9}{11}{12} 刘星《阮技习谱》,《中阮背景资料》,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5年版,第6页。

{10} 2015年9月19日,徐阳“谈阮弹阮”大师班录音整理。

{13} 刘星曾强调,他说的弟子是指“持续随他学琴一年以上的中阮专

业学生”。

任华清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刘晓倩)

第20篇:感知中国综述[定稿]

广泛深入交流,树立我负责任大国形象 ——2011年“感知中国”活动综述

2011年“感知中国”活动先后到访印度、印尼、德国、奥地利、俄罗斯5国。这一综合性系列活动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牵头,联合国内相关部门、驻外使领馆和到访国外交部、文旅部、地方政府及智库等相关部门、机构共同举办。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为印尼、奥地利、俄罗斯活动题写了贺词,副主任王仲伟出席了在印尼、德国和奥地利活动。活动以中国国家形象推广为宗旨,结合中外关系的重大主题、重要外交节点和有较大影响的多边活动精心策划和设计,受到了到访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欢迎。奥地利总统海因茨•菲舍尔为“感知中国”活动发来贺信,印度、印尼、奥地利、德国、俄罗斯等国政要、东盟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和各界代表、公众出席了在当地的“感知中国”活动,5国主流媒体对活动进行了积极报道。

在保持自身品牌特征基础上,2011年“感知中国”活动体现出以下这样一些特点和追求:

1.围绕重大双边多边主题,加大“走出去”力度。2011年共举办5场“感知中国”活动,是举办活动次数最多的一年。在主题和国别选择上,“感知中国”活动十分重视配合我对外工作大局,在中印交流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

1 2 0周年、中奥建交4 0周年、柏林亚太周、周边外交等一系列重要双边多边外交主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到访5国中,既有德国、奥地利、俄罗斯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有印度、印尼这样的新兴国家。

2.注重思想交流,加强学术外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中国、认知中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11年“感知中国”活动在项目安排上,更加注重面向国外政要、智库和知识界等思想交流活动的策划和设计。在印尼活动中,组织了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主题论坛,在奥地利活动中组织了中奥经济论坛和中奥媒体研讨会,在德国活动中协调卫生部、农业部、水利部专家出席了柏林亚太周“水、营养与健康”论坛。中国一批知名专家出席了论坛,并围绕上述双边或国际关切主题,阐述中国观点或分享中国经验,增信释疑,开展深入交流。此外,还向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印度尼西亚大学、俄罗斯国立社会大学赠送了中国图书。

3.推动新闻采访,充分发挥媒体的传播作用。2011年“感知中国”活动继续给媒体项目以较大比重。在印尼和奥地利活动中,邀请了印尼《罗盘报》、《爪哇邮报》、《雅加达邮报》、《印尼商报》、《共和报》、泗水电视台和奥地利《信使报》等媒体记者来华采访。与《印尼媒体报》、《雅加达邮报》、《信使报》等国外主流媒体合作,推出了中国专版或中

2 国系列报道。围绕中国的发展、中国—东盟关系、中国—印尼关系、中国—奥地利关系和“感知中国”活动,发表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外交部副部长傅莹、中国驻东盟大使佟晓玲等的一系列文章。此外,组织了《光明日报》、《中国日报》、国际台、中新社、中国网等我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记者前往印尼、德国、奥地利进行采访和交流。

4.与有关省市合作,支持地方“走出去”。2011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四川、吉林省政府合作,分别在印度和俄罗斯举办了“感知中国”活动。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出席印度活动,将包括《多彩四川》文艺演出、《锦绣天府文化巴蜀》图片展、四川经贸合作推介会、四川旅游推介会、四川美食品鉴会等一批富有四川特色的项目带到了印度。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荀风栖出席俄罗斯活动,将《长白神韵》歌舞演出、《多彩吉林》美术摄影展、吉林省文化产业项目推介及招商活动、中俄文化新闻界座谈会、中俄青年艺术家联谊活动等一批富有吉林特色的项目带到了俄罗斯。此外,联合青岛市政府共同举办德国活动,支持该市在德国活动中推出了一批青岛主题项目。

5.保持活动综合性和集中投放特点,同时更加注重组织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2 011年“感知中国”活动继续保持活动的综合性特点,有文艺演出、图片展览、电影展映、专题论坛、赠书赠送、媒体互访等多种形式,在相对集中的

3 时间和城市开展交流,全方位展示中国。在印尼活动中,译制了《唐山大地震》、《将爱情进行到底》、《海洋天堂》、《玩酷青春》4部中国当代故事片进行展映,在俄罗斯活动中将大型歌舞《长白神韵》带到了克里姆林宫大剧院。活动在组织上更加注重灵活性和多样性,除自主组织项目外,也注意吸收一些商业项目,如奥地利活动中与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商演项目《生命阳光》合作,使政府活动与商业项目实现有机结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赵顺国)

企业文化感知范文
《企业文化感知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