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反思材料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15 12:04:34 来源:企业文化建设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反思企业文化

为什么要在企业提倡反思自我的企业文化?

反思自我意味着管理者对自我责任的承诺。反思自我首先应来源于对工作

问题的高度忠诚。对于企业出现的管理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是自责,然后才是他责。自责是发自内心的,是主动的管理行为;他责是外人强加的,是被动的管理行为。只有先自责而后他责,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具备虚心的心态,才能使工作不断进步。

其次,酒业英才网合作企业道和酒业认为,反思自我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它

能使管理者养成对工作进行分析、思考、总结的习惯,形成管理者自己管理自己的局面。在这种自我管理的模式下,企业的运营成本最低。

第三,道和酒业认为,反思自我是管理者持续学习的有效方法。管理目标、

对象往往是标准、稳定的,导致管理者的工作也只能是重复、单调的,在这种格局下,他们的习惯性思维会阻碍他们看到本身存在的问题。内力已无力改善,需要借助外力来解决。而反思自我,会使管理者的的视角从工作内部到工作外部,

通过工作外部来看清工作内部的结构。从而,对工作加以改善,以提升工作效率。

第四,道和酒业认为,反思自我能提升管理者的个人精神境界。现实中,大

部分管理者都将工作看作是单纯的工作,没有想到这其实也是他本人自我修炼的历程。如果管理者没有意识到这点,他们在工作中就容易心浮气燥,就不太会用战略性的眼光来看待工作,看待问题,形成工作就只是一个挣钱工具的结果。但挣钱与工作之间不是真空,而是有纽带的。一旦过度关注得到而非付出的话,就不会有真正的得到。得到只能建立在有效付出的基础上。

道和酒业认为,上述文化都需要具体、有形而清楚的实践,因为,企业文化只能通过实践来体现。企业文化一旦在企业树立,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原则地做,而非讨论。通过不断地做,形成一种固守企业文化的习惯,而最终使企业文化在企业能够生根、固化。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文化的目标是要形成企业文化效益,只有企业文化效益才能体现企业文化的价值。

最后,如同管理者的绩效只能由外界来定义、由他人来界定一样,企业文化

的成败也只能由企业文化执行者之外的人或组织来加以评判。

推荐第2篇:企业文化反思研讨发言稿

企业文化反思研讨会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关于企业文化反思的研讨会,同时也十分珍惜与各位领导学习交流的机会。此次集团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反思研讨活动,应该说十分重要和必要。

说起“企业文化”。应该说,大家都不陌生,因为“文化”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大到民族、国家,小到家庭、个人……,都有其不同的文化体现。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文化、民族文化、城市文化、家族文化、个人文化。

我们的企业也不例外,也有我们自已的独特企业文化。但在谈我们企业文化之前,我想从两家企业说起。 首先, 第一个:就是北京同仁堂。

北京同仁堂发展至今,历经346年历史,当前1.5万名职工,120亿元总资产……同仁堂开始于清朝康熙八年,现在已成为一家年销售额130亿元的“老字号”。

今天,在同仁堂的各处门店中,都在显眼处供奉着这样二副对联:

1、“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意思是说,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做事不要违背良心,不要见利忘义;因为你所做的一切,上天是知道的。

2、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两句联语本是同仁堂的第二代传人乐凤鸣,留下的训条,同仁堂各代均严格遵循,已经成为了历代同仁堂人的制药原则和精神信条。

同仁堂享誉数百年,秘诀之一就是对这“百年一诺”的坚守和传承。所以才有了今天三百多年“老字号”。“老字号”不仅是品牌,也代表了一种“诚信”文化。也集中体现了同仁堂生产经营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第二个,我想说的就是海尔集团。 海尔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青岛,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目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1个工业园,5大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8万人。201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509亿元,品牌价值962.8亿元,连续11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海尔主席张瑞敏谈企业文化说,企业的成功:

1、“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如何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

2、“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

而最重要的就是取决于:

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创新。 海尔精神:敬业报国 ,追求卓越。

海尔企业文化是海尔成功的秘密,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是在二十多年发展历程中慢慢沉淀形成特色的企业文化,引领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 最后看我们中国铁建的企业文化 : 我本人理解最重要的,要牢记于心的就是: 企业的核心价格观:诚信、创新永恒 ,精品、人品同在。

1、诚信。因为这里有同仁堂的诚信。

2、创新。我们要看海尔创新。

3、人品:重要就是人品,人品是基础。

4、精品:是果实。从下发文件通知我们看到:

在反面:提到了存在的十二个方面的问题:1不讲大局2不讲规矩3不讲责任4不守纪律5不讲诚信6不讲感情7不抓执行8不求实效9不求品牌10不重民生、11不讲团结、12不善学习。 在正面:提到企业要倡导的十种文化精神。

1铁兵文化2诚信文化3规矩文化4责任文化5实干文化6执行文化7团结文化8品牌文化9民生文化10学习文化。

归根结底说的是什么?是看不见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信仰。 来指引看得见的:言谈、行为、举止其他表象。

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 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 如果对企业文化的进行形象理解: 1企业是树,文化是根。

2高大的树冠借助根供的水分和营养,不断抽新枝,吐新叶,拓展着生存的空间。

3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

多年来,我们中国铁建一直传承和发扬“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的铁道兵精神,锐意进取,不断开拓,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企业综合实力得到稳步提高。 在未来,我们一定要坚持形成了以“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为核心价值观的卓越企业文化。在具有优秀品质的中铁大桥局人的带领下,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谢谢大家!

推荐第3篇:企业文化塑造的反思

企業文化塑造的反思

如果你是新任的人力資源主管,有一天電梯裡只有你跟總經理兩個人,你會利用這45秒問什麼問題,來加深他對你的印象?

近年來,非財務性績效衡量指標,如創新週期、品牌管理、企業文化、企業聲譽、人員價值等,已成為預估企業長期獲利能力的評估工具,並被投資分析師與管理顧問公司視為須積極管理以將股東價值極大化的主要價值要素。

我們統稱這些指標為組織能力(OrganizationalCapability),可分為文化能力與專業技術能力,後者雖重要,但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組織文化常見的定義之一為「被大部分成員所接受的價值觀、規範及行為,並內化為成員互動的指引原則」。以其呈現面向,可分為核心價值、行為習慣及語言符號,核心價值是最深層、也最不容易改變的內涵。企業文化的重要性,可由組織架構、經營理念、管理制度、工作效率等深受其影響證明。

所以,電梯裡的好問題之一,是提醒管理者對企業文化的思考與期許:「為達到市場要求,提升組織競爭力,我們的員工應該具備那些特質?」

儘管許多管理者把IBM近百年來面對各項挑戰仍屹立不搖,歸功於其強大企業文化的支撐,並強調文化與價值觀的不可動搖性;但也有越來越多的理論主張應由上而下展開,即以企業願景與策略為引導,往下展開流程、績效於指標及企業文化。

在此架構下,文化的界定基礎來自市場定位與經營策略,雖然實務上常會有混淆界定的雜音。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曾喧騰一時的惠普與康柏併購案引發的企業文化爭議。創辦家族為堅持65年來所自豪的「品質」與「創新」文化,提倡「專注與執行」策略,希望惠普全心經營本業,反對併購康柏。但以執行長菲奧莉納為首的公司派,為回應市場的需求與競爭,不僅將惠普的工程師文化轉變為行銷導向,更希望藉由「併購康柏以擴大規模」策略以增加競爭優勢。

這裡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取徑,一是以文化特質為前提的發展策略,另一則是由策略引導出對應的文化特質。

由此引發的「策略與文化之因果關係」思考顯示,企業文化雖是全體員工對未來方向的共同企盼,但不代表永遠不能改變。

回到現實環境,企業被迫面對外在變化對日常營運帶來的影響,如併購熱、企業電腦化、全球化、委外風潮等,若堅守長期的核心企業文化,最常付出的代價就是失去回應變遷的敏感度與彈性,而陷入經營困境。

許多現象顯示,高階管理者逐漸正視企業文化的重要性:管理團隊制定經營策略時,不再只檢視財務面或流程面的配合,更會考量到文化與人員的適配性,文化重整成為組織變革的重點。 許多公司網站開闢了闡述企業文化與理念的空間,招募條件不只列出學經歷,還加上與企業文化呼應的人格特質要求。但在投注這麼多的努力後,我們是否看到相對豐碩的成果?

管理者未能成功建立企業文化的常見原因,第一是領導問題,領導者未能明確宣示其決心或未以身作則。其次為溝通問題,即文化特質未明確傳達給員工,或員工無法看見文化與策略及日常營運的連結性。最後是未制定配套措施,任何政策或理念的推行,很難僅靠宣導就達到效果,必須有配套措施。

以Jack Welch在奇異推行重視品質的企業文化為例,他由行動展現領導者應有的魅力與說服力,創造員工為Believer,世界各地的經理都遵行他的想法。

透過不同語言,你可以不斷聽到奇異員工提及「無疆界」或六個標準差(SixSigma)。誠如他自己所言,「領導者必須不斷重複所說過的話,得說上1,000遍,而且還要稍加誇大。然後是要有配套措施,讓員工知道你是認真的。」

經營環境在刺激進展的同時,即使被迫改變語言或行為習慣,企業多尚能維持其核心價值不受挑戰。但處於今日強調「十倍速競爭」時代,領導者面對策略方向與核心價值的取捨,思索在變革與保留的分際,才是最大的難題。

但無論選擇為何,領導者須能清楚宣示其策略與決心,身體力行,藉由系統溝通與人力資源配套措施,帶領員工達成目標。

推荐第4篇: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反思

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误区与思考

黑龙江北方工具有限公司吴彦峰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成熟到一定阶段之后,企业领导人利用其个性化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教育全体员工,将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整合成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是西方管理理论对组织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重新整合。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有它适用的条件,都有其利与弊。其有效性不可能脱离与之相匹配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所以,要正确看待国外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应将其放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之中,结合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才能把握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一定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要借鉴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不难看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误区主要有注重噱头和形式、忽略内涵个性混同于企业精神、脱离企业管理混同为传统文化,用于企业管理。为了加强企业文化的学以致用,中国企业要加强企业文化研究,正确地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注重企业环境变化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企业文化 误区 思考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成熟到一定阶段之后,企业领导人利用其个性化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教育全体员工,将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整合成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的文化管理模式。简言之即是力图以大概念的“文化”力量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是西方管理理论对组织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重新整合。

反观我国,早在五十年代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中,也产生了某些独具特色的企业理念,如“鞍钢宪法”、“大庆铁人精神”等,当时虽未冠之以“企业文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发挥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可这些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上的,以至于后来这些“企业文化”由于未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而逐渐衰落了。

从八十年代末开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被引入我国。一时间,在全国掀起了企业文化的热潮。但对于这种“泊来品”,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采取了表象上的“拿来主意”。主要表现为:1、标语式文化。包括企业宗旨、企业目标、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等,大搞似是而非的文字游戏,大多是诸如“团结、高效、务实”等空洞的词汇,除了在企业的墙面上的大幅醒目的字体外,对员工却没有多少实际影响。另外一些如“以客户为中心”、“真诚到永远”等,似乎有相对明确的内容,但如果缺乏完整有效的基础制度和习惯支持,也只不过是稍长一些的空话。2、板报式文化。包括企业内部网站、企业内刊、板报等,是多数企业导入“文化”最常用的手法,领导在内部媒体上发表一些煽动性的文章,再要求员工投稿,谈谈他们中的好人好事,甚至一些散文、诗歌等等,就以为企业已经

1“文化”了。用这种

五、六十年代的方法教育现在的人,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又如何去感动别人。3、饕餮式文化。包括旅游、聚餐、联欢会等等,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吃、喝、玩、乐。管理者最大的理由便是通过饕餮式娱乐可以增进员工的交流,有利与员工的团队协作。但员工真的会这样想吗?还有的企业直接请广告公司做个CI形象设计,认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似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开展的文化活动或企业形象设计。

正是因为这种种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导致企业文化收效甚微,所以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的企业文化热逐渐降温,许多在当时涌现出来的“明星企业”也纷纷风光不再。今天,当我们冷静地回顾和思考时,就不难看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几个误区之所在:

1 注重噱头和形式,忽略内涵个性。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根据企业文化权威爱得加.沙因所划分的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才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包括各种符号、英雄、活动等。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I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完整的企业文化渗透着经营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深层次的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也就无法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企业文化需要特定的文化背景,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没有标准统一的模式。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对市场和环境的适应性,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尊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这说明,企业文化应该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2 混同于企业精神,脱离企业管理

部分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企业文化应该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因为企业组织是实体性组织,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而是需要渗

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企业文化不能脱离企业管理。

3 混同为传统文化,用于企业管理。

这种误区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用文化来管理企业。如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儒家学说来管理企业,还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老子学说来管理企业。这些学说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思想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理念,应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但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用传统文化来把握当代员工的心理,来调整对中国员工的工作激励,这就需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对家庭的归属、对权力的依赖,重感情、重面子,突出以人为本、知人善用等,将这些文化因素和传统思想应用于企业管理,营造一个充满情感、和谐共存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对人性的超越,实现人与社会的共存,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是,任何一种思想都存在着“思辩”,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实践中时,需要将其具象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和经营理念。还要摒弃其中的消极因素,如知足长乐、枪打出头鸟等。企业文化不是对社会文化的玩赏,而是用文化的氛围和文化价值去管理企业,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

由上述分析可见,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把握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要加强企业文化的研究,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科学理论指导,才能使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适应于时代的需要和发展的进程。具体说来,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加强企业文化研究。

从国外企业文化现象的发现到企业文化研究二十年的发展来看,一直走的是一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八十年代中期,在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架构进行探讨之后,便马上转入对企业文化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组织气氛、人力资源、企业环境、企业策略等企业管理过程的关系的研究,进而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进行量化的追踪研究。定量化研究是在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于企业文化测量、诊断和评估的模型,进而开发出一系列量表,对企业文化进行可操作化的、定量化的深入研究。今后的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也要坚持上述原则,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一,在中国文化背景下, 探讨中国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二,加强企业文化的应用研究, 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诊断、评估和咨询的实证研究,在此过程中,推动企业文化实践的发展;三,加强企业文化的追

踪研究,企业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作品,它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而作出及时的调整和改变,才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对企业文化进行追踪研究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的途径之一是通过企业经营者这个载体,将其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运用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企业产品的文化品味。这是社会文化渗透于市场经济运作过程的一种重要形式。一种开放的、适应性强、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很明显是多数成功企业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源泉和基础,而这样的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家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把握,来源于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对当代社会文化变迁过程的深刻理解,来源于企业家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观念和素质。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发展产生影响的另一个途径是对市场和社会环境的渗透。不同的社会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市场的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社会文化的变化也会引起人们在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方面的变化,影响人们对产品的认同程度和心理需求。因此,企业在塑造自己企业文化、确定企业经营理念时,一定要把握社会文化变化的趋势,在产品的目标定位、企业的经营策略、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方向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使产品、经营和社会文化之间产生协调与相容,在此基础上,企业为社会提供的就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且是一种文化。

第三, 注重企业环境变化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

企业环境包括企业的技术环境、人力资源环境、金融环境、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环境等,这是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客观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短期效益和生存。此外,还有政策、法制、社会评价、公平竞争、社会信誉等主要由人为因素控制的社会发展软环境。这些环境因素在今后会呈现出更加复杂的联系和难以想象的变化,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也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企业内部要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

结束语: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有它适用的条件,都有其利与弊。因为一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不可能脱离与之相匹配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所以,要正确看待国外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某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而应将其放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之中,结合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才能把握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发展

中国的企业文化一定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要借鉴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根源吴文盛 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12月

2.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徐震宇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04月

3.解放企业的心灵:企业文化评估及价值转换工具(美)巴雷特 著,公茂虹,李汀 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01月

4.企业变革与文化——时代光华培训大系余世维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06月

5.《企业文化建设》(第二版》王吉鹏 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06月

6.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调查研究报告:2007~2008年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 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05月

7.企业文化修炼案例——企业文化培训教程杨艳英,李柏松 编著蓝天出版社2005年01月

8.企业文化与CI策划(第三版)张德,吴剑平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05月

9.2006-2020年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 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09月

推荐第5篇: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反思

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思考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成熟到一定阶段之后,企业领导人利用其个性化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教育全体员工,将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整合成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是西方管理理论对组织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重新整合。任何一

种管理模式都有它适用的条件,都有其利与弊。其有效性不可能脱离与之相匹配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所以,要正确看待国外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应将其放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之中,结合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才能把握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一定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要借鉴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不难看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误区主要有注重噱头和形式、忽略内涵个性混同于企业精神、脱离企业管理混同为传统文化,用于企业管理。为了加强企业文化的学以致用,中国企业要加强企业文化研究,正确地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注重企业环境变化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企业文化;中国企业文化;文化误区

一、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过程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成熟到一定阶段之后,企业领导人利用其个性化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教育全体员工,将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整合成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的文化管理模式。简言之即是力图以大概念的“文化”力量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是西方管理理论对组织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重新整合。

反观我国,早在五十年代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中,也产生了某些独具特色的企业理念,如“鞍钢宪法”、“大庆铁人精神”等,当时虽未冠之以“企业文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发挥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可这些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上的,以至于后来这些“企业文化”由于未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而逐渐衰落了。

从八十年代末开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被引入我国。一时间,在全国掀起了企业文化的热潮。但对于这种“泊来品”,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采取了表象上的“拿来主意”。主要表现为:1、标语式文化。包括企业宗旨、企业目标、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等,大搞似是而非的文字游戏,大多是诸如“团结、高效、务实”等空洞的词汇,除了在企业的墙面上的大幅醒目的字体外,对员工却没有多少 1

实际影响。另外一些如“以客户为中心”、“真诚到永远”等,似乎有相对明确的内容,

但如果缺乏完整有效的基础制度和习惯支持,也只不过是稍长一些的空话。2、板报式文

化。包括企业内部网站、企业内刊、板报等,是多数企业导入“文化”最常用的手法,领

导在内部媒体上发表一些煽动性的文章,再要求员工投稿,谈谈他们中的好人好事,甚至

一些散文、诗歌等等,就以为企业已经“文化”了。用这种

五、六十年代的方法教育现在

的人,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又如何去感动别人。3、饕餮式文化。包括旅游、聚餐、联欢

会等等,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吃、喝、玩、乐。管理者最大的理由便是通过饕餮式娱乐可以

增进员工的交流,有利与员工的团队协作。但员工真的会这样想吗?还有的企业直接请广

告公司做个CI形象设计,认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似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开展的文

化活动或企业形象设计。

二、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误区

对中国企业文化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导致企业文化收效甚微,所以到了九十年代中

期,中国的企业文化热逐渐降温,许多在当时涌现出来的“明星企业”也纷纷风光不再。

今天,当我们冷静地回顾和思考时,就不难看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几个误区之所

在:

(一)注重噱头和形式,忽略内涵个性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

业文化的内涵。根据企业文化权威爱得加.沙因所划分的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

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才是企业文

化的各种表现方式,包括各种符号、英雄、活动等。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I

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完整的企业文化渗透着经营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

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

经营理念。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深层次的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

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也就无法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企业文化需要特定的文化背景,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没有标准统一的模式。每一个

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

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同样属于日本

文化,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

美国文化,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对市场和环境的适应性,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尊

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这说明,企业文化应该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将企

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

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

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

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二) 混同于企业精神,脱离企业管理

部分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

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企业文化应该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因为企业组织

是实体性组织,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

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

的,而是需要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企业

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

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企业文化不能脱离企业管理。

(三) 混同为传统文化,用于企业管理

这种误区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用文化来管理企业。如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儒家学说

来管理企业,还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老子学说来管理企业。这些学说作为中国文化的代

表思想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理念,应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但其中的关键在于

如何用传统文化来把握当代员工的心理,来调整对中国员工的工作激励,这就需要找到适

当的切入点。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对家庭的归属、对权力的依赖,重感情、重面子,突

出以人为本、知人善用等,将这些文化因素和传统思想应用于企业管理,营造一个充满情

感、和谐共存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对人性的超越,实现人与社会的共存,人

与自然的和谐。但是,任何一种思想都存在着“思辩”,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在用

于指导企业管理实践中时,需要将其具象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和经营理念。还要摒弃其中

的消极因素,如知足长乐、枪打出头鸟等。企业文化不是对社会文化的玩赏,而是用文化

的氛围和文化价值去管理企业,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

(四)忽视了企业的创新和个性化

纵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体现,不是

标准的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的标语。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

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基本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

各不相同应该具有个性化特色。

三、中国企业文化走入误区的分析

为什么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会有这些误区?其原因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分析:

(一)从经济基础来看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高级的文化管理模式,它需要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一定的阶段,才能将原有的价值观念整合成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而中国的企业发展规模还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因此发展中国企业文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企业要明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目标,而不要盲目的追求建设企业的形式。

(二)从社会原因来看

企业文化、企业创新表面上看起来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但确涉及到社会社会引导、社会支持、社会评价和社会激励等许多的社会因素。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首先,作为政府来讲,一方面要加强体制改革,为企业文化的创新提供充分的伸展空间,另一方面要从政策和舆论导向方面引导企业发展壮大经济实力,在达到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塑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其次,社会应当通过一定的评价机制,对企业文化做出客观的评价,鼓励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对社会文化的贡献。再次,研究机构和企业咨询机构应当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

(三)从认识角度来看

我们对企业文化的实质和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理解的还不够深入,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实质及适用性条件等缺乏认真细致的研究,致使人们对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与企业文化的实质的关系等问题的基本理解出现了偏差。

四、中国企业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

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把握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要加强企业文化的研究,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科学理论指导,才能使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适应于时代的需要和发展的进程。具体说来,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加强企业文化研究

从国外企业文化现象的发现到企业文化研究二十年的发展来看,一直走的是一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八十年代中期,在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架构进行探讨之后,便马上转入对企业文化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组织气氛、人力资源、企业环境、企业策略等企业管理过程的关系的研究,进而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进行量化的追踪研究。定量化研究是在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于企业文化测量、诊断和评估的模型,进而开发出一系列量表,对企业文化进行可操作化的、定量化的深入研究。今后的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也要坚持上述 4

原则,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一,在中国文化背景下, 探讨中国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二,加强企业文化的应用研究, 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诊断、评估和咨询的实证研究,在此过程中,推动企业文化实践的发展;三,加强企业文化的追踪研究,企业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作品,它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而作出及时的调整和改变,才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对企业文化进行追踪研究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二)要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的途径之一是通过企业经营者这个载体,将其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运用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企业产品的文化品味。这是社会文化渗透于市场经济运作过程的一种重要形式。一种开放的、适应性强、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很明显是多数成功企业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源泉和基础,而这样的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家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把握,来源于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对当代社会文化变迁过程的深刻理解,来源于企业家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观念和素质。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发展产生影响的另一个途径是对市场和社会环境的渗透。不同的社会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市场的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社会文化的变化也会引起人们在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方面的变化,影响人们对产品的认同程度和心理需求。因此,企业在塑造自己企业文化、确定企业经营理念时,一定要把握社会文化变化的趋势,在产品的目标定位、企业的经营策略、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方向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使产品、经营和社会文化之间产生协调与相容,在此基础上,企业为社会提供的就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且是一种文化。

(三)注重企业环境变化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

企业环境包括企业的技术环境、人力资源环境、金融环境、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环境等,这是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客观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短期效益和生存。此外,还有政策、法制、社会评价、公平竞争、社会信誉等主要由人为因素控制的社会发展软环境。这些环境因素在今后会呈现出更加复杂的联系和难以想象的变化,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也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企业内部要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 5

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

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有它适用的条件,都有其利与弊。因为一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不可能脱离与之相匹配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所以,要正确看待国外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某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而应将其放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之中,结合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才能把握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一定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要借鉴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根源吴文盛 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12月

2.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徐震宇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04月

3.解放企业的心灵:企业文化评估及价值转换工具(美)巴雷特 著,公茂虹,李汀 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01月

4.企业变革与文化——时代光华培训大系余世维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06月

5.《企业文化建设》(第二版》

王吉鹏 著7 年06月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推荐第6篇: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反思

第三,注重企业环境变化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

二十一世纪是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企业环境包括企业的技术环境、人力资源环境、金融环境、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环境等,这是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客观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短期效益和生存,力度较大。此外,还有政策、法制、社会评价、公平竞争、社会信誉等主要由人为因素控制的社会发展软环境,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看起来较为隐含较为间接,然而实际上对企业长期的经营业绩和企业的竞争力有着潜在而深刻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在二十一世纪会呈现出更加复杂的联系和难以想象的变化,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也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企业内部要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

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有它适用的条件,都有其利与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管理模式,也是如此。企业文化现象之所以于八十年代在美国和日本引起重视,这是日美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也是与西方社会后工业阶段的现代化进程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代表了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趋势。因为一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不可能脱离与之相匹配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所以,要正确看待国外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某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而应将其放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之中,结合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才能把握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

总之,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一定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要借鉴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吴江霖《心理学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p208

徐联仓《组织行为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社,1993年p14-18

郭纪金《企业文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p22-29

李琪“欧洲管理学者看中西企业文化差异”《改革》1999年第2期p86-90

陈伯齐“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湖南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

p77-79

韩岫岚“注意避免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中国工业经济》1996年第7期p42-46

推荐第7篇:管理诤言:企业文化塑造的反思

管理诤言:企业文化塑造的反思

如果你是新任的人力资源主管,有一天电梯里只有你和总经理两个人,你会利用这45秒问什么问题来加深他对你的印象?近年来,绩效衡量指标如创新周期、品牌管理、企业文化、企业声誉、人员价值等,已成为预估企业长期获利能力的评估工具,并被投资分析师与管理顾问公司视为须积极管理以将股东价值极大化的主要价值要素。我们统称这些指标为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 Capa bility)。 组织文化常见的定义之一为“被大部分成员所接受的价值观、规范及行为,并内化为成员互动的指引原则”。以其呈现面向,可分为核心价值、行为习惯及语言符号,核心价值是最深层、也最不容易改变的内涵。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可由组织架构、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工作效率等证明。 所以,电梯里的好问题之一,是提醒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思考与期许:“为达到市场要求,提升组织竞争力,我们的员工应该具备那些特质?” 尽管许多管理者把IBM近百年来面对各项挑战仍屹立不摇,归功于其强大企业文化的支撑,并强调文化与价值观的不可动摇性,但也有越来越多的理论主张应由上而下展开,即以企业愿景与策略为引导,往下展开流程、绩效指标及企业文化。 在此架构下,文化的界定基础来自市场定位与经营策略,虽然实务上常会有混淆界定的杂音。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曾喧腾一时的惠普与康柏并购案引发的企业文化争议。创办家族为坚持65年来所自豪的“品质”与“创新”文化,提倡“专注与执行”策略,希望惠普全心经营本业,反对并购康柏。但以执行长菲奥莉纳为首的公司派,为回应市场的需求与竞争,不仅将惠普的工程师文化转变为行销导向,更希望通过“并购康柏以扩大规模”策略以增加竞争优势。 这里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取径,一是以文化特质为前提的发展策略,另一则是由策略引导出对应的文化特质。 由此引发的“策略与文化之因果关系”思考显示,企业文化虽是全体员工对未来方向的共同企盼,但不代表永远不能改变。 回到现实环境,企业被迫面对外在变化对日常营运带来的影响,如并购热、企业电脑化、全球化、委外风潮等,若坚守长期的核心企业文化,最常付出的代价就是失去回应变迁的敏感度与弹性,而陷入经营困境。 许多现象显示,高层管理者逐渐正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管理团队制定经营策略时,不再只检视财务面或流程面的配合,更会考虑到文化与人员的适配性,文化重整成为组织变革的重点。 许多公司网站开辟了阐述企业文化与理念的空间,招募条件不只列出学历和经历,还加上与企业文化呼应的人格特质要求。但在投注这么多的努力后,我们是否看到相对丰硕的成果? 管理者未能成功建立企业文化的常见原因,第一是领导问题,领导者未能明确宣示其决心或未以身作则。其次为沟通问题,即文化特质未明确传达给员工,或员工无法看见文化与策略及日常营运的连结性。最后是未制定配套措施,任何政策或理念的推行,很难仅靠宣导就达到效果,必须有配套措施。 以Jack Weleh在GE推行重视品质的企业文化为例,他由行动展现领导者应有的魅力与说服力,创造员工为Believer,世界各地的经理都遵行他的想法。 透过不同语言,你可以不断听到GE员工提及“无疆界”或六个标准差。诚如他自己所言,“领导者必须不断重复所说过的话,得说上1000遍,而且还要稍加夸大。然后是要有配套措施,让员工知道你是认真的。” 处于今日强调“十倍速竞争”时代,领导者面对策略方向与核心价值的取舍,思索在变革与保留的分界,才是最大的难题。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daodoc.com】

推荐第8篇:诺基亚企业文化中国实践的反思

诺基亚的文化,本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尊重、成就、变革、挑战四个方面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但是,从诺基亚员工的自述来看,显然,这个文化似乎被阉割了。

正如诺基亚员工在“追忆诺记”中所写的:

“有班车有按摩有美发有桑拿有健身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这些都是外企大混所关心的...有个叫WR的组织,就像贴身保姆一样,

经常组织一些有益身心的好活动,随时热线待命,解决你除开工作以外在公司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鸡毛蒜皮;

然后他们有专门的心理诊所,在你郁闷烦躁的时候,有人轻言细语地安慰你,帮助你,你看,诺记已经上升到精神层面的关心了;

有父母俱乐部,组织很多让你受益匪浅的讲座,交流,解决育儿的烦恼,其他什么舞蹈足球羽毛球俱乐部的,自然也都有;

在北京雾霾严重的时候,即便囊中羞涩,诺记也掏出所剩不多的银子,巨资买下N多Iq Air,和一些淘宝上都卖好几万的空气质量检测器,主动告诉你办公区的空气质量指数,所以,通常,雾霾严重的时候,大家出勤率是最高的,因为,即便外面 PM2.5突破了400,工位上的空气也才60。

另外,他们每年都会有两次listen to you,让员工发牢骚,而且还老老实实地takeaction,解决员工的牢骚,你对谁不满?

HR有完善的流程让你去吐槽,即便是对自己的老板。诺基亚对自己的员工的关心,真的已经做到了极致。

当然,这种良好的用心,也被一些人利用,造就了一部分外企大混,无责任,无激情,无动力!\"

我们在这里想说的是,这是否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提法被广泛使用,但是对于何为以人为本,却存在很大的理解差异,不同的企业理解不同,同样企业的不同员工理解也不同。以人为本,是对人力资源领导者的新挑战!

以人为本,是将人作为人看待,而非简单的生产工具,也非简单的交易对象。但是,以人为本,绝非仅仅是大力满足人的各种需求那样简单,而是对“人”的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基于 “人的复杂性”的一种人力资源战略导向。

以人为本,意味着需要将人作为人看待,需要研究人之为人的基本规律,并利用和顺应这种规律;

以人为本,意味着对人的复杂性的重视,要投入大量精力用于对“人”的研究分析。包括在选人、管人、育人、用人各个环节;

以人为本,意味着对人的独特性的重视,要准确识别不同的人的独特性,并针对性的加以使用、培养、开发;

以人为本,意味着对人性优点的尊重,同时也也意味着对人性缺点的重视。人性中即充满对热情、成就、尊重、责任等的内在驱动,同时,也存在着逐利、贪婪、放纵、任性等需要加以管理和引导的东西。

人之为人,需要爱,渴望成功,渴望伟大,而管理是严肃的爱,伟大则是熬出来的,胸怀又是委屈撑大的。

推荐第9篇:管理诤言:企业文化塑造的反思

管理诤言:企业文化塑造的反思

如果你是新任的人力资源主管,有一天电梯里只有你和总经理两个人,你会利用这45秒问什么问题来加深他对你的印象?近年来,绩效衡量指标如创新周期、品牌管理、企业文化、企业声誉、人员价值等,已成为预估企业长期获利能力的评估工具,并被投资分析师与管理顾问公司视为须积极管理以将股东价值极大化的主要价值要素。我们统称这些指标为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 Capa bility)。 组织文化常见的定义之一为“被大部分成员所接受的价值观、规范及行为,并内化为成员互动的指引原则”。以其呈现面向,可分为核心价值、行为习惯及语言符号,核心价值是最深层、也最不容易改变的内涵。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可由组织架构、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工作效率等证明。 所以,电梯里的好问题之一,是提醒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思考与期许:“为达到市场要求,提升组织竞争力,我们的员工应该具备那些特质?” 尽管许多管理者把IBM近百年来面对各项挑战仍屹立不摇,归功于其强大企业文化的支撑,并强调文化与价值观的不可动摇性,但也有越来越多的理论主张应由上而下展开,即以企业愿景与策略为引导,往下展开流程、绩效指标及企业文化。 在此架构下,文化的界定基础来自市场定位与经营策略,虽然实务上常会有混淆界定的杂音。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曾喧腾一时的惠普与康柏并购案引发的企业文化争议。创办家族为坚持65年来所自豪的“品质”与“创新”文化,提倡“专注与执行”策略,希望惠普全心经营本业,反对并购康柏。但以执行长菲奥莉纳为首的公司派,为回应市场的需求与竞争,不仅将惠普的工程师文化转变为行销导向,更希望通过“并购康柏以扩大规模”策略以增加竞争优势。 这里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取径,一是以文化特质为前提的发展策略,另一则是由策略引导出对应的文化特质。 由此引发的“策略与文化之因果关系”思考显示,企业文化虽是全体员工对未来方向的共同企盼,但不代表永远不能改变。 回到现实环境,企业被迫面对外在变化对日常营运带来的影响,如并购热、企业电脑化、全球化、委外风潮等,若坚守长期的核心企业文化,最常付出的代价就是失去回应变迁的敏感度与弹性,而陷入经营困境。 许多现象显示,高层管理者逐渐正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管理团队制定经营策略时,不再只检视财务面或流程面的配合,更会考虑到文化与人员的适配性,文化重整成为组织变革的重点。 许多公司网站开辟了阐述企业文化与理念的空间,招募条件不只列出学历和经历,还加上与企业文化呼应的人格特质要求。但在投注这么多的努力后,我们是否看到相对丰硕的成果? 管理者未能成功建立企业文化的常见原因,第一是领导问题,领导者未能明确宣示其决心或未以身作则。其次为沟通问题,即文化特质未明确传达给员工,或员工无法看见文化与策略及日常营运的连结性。最后是未制定配套措施,任何政策或理念的推行,很难仅靠宣导就达到效果,必须有配套措施。 以Jack Weleh在GE推行重视品质的企业文化为例,他由行动展现领导者应有的魅力与说服力,创造员工为Believer,世界各地的经理都遵行他的想法。 透过不同语言,你可以不断听到GE员工提及“无疆界”或六个标准差。诚如他自己所言,“领导者必须不断重复所说过的话,得说上1000遍,而且还要稍加夸大。然后是要有配套措施,让员工知道你是认真的。” 处于今日强调“十倍速竞争”时代,领导者面对策略方向与核心价值的取舍,思索在变革与保留的分界,才是最大的难题。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daodoc.com】

推荐第10篇: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反思1

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反思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Schein,1984),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

十九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西方工业化发展到以大机器和生产流水线为主要生产方式的阶段,企业经营者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在这种条件下,泰勒的科学管理模式和韦伯的“科层制”的应用就导致了一系列理性化的科学管理实践,但是,它们都是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经济的报酬。科学管理理论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当时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霍桑实验”使人们注意到组织中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等因素对组织效益的影响,开始关注包括自我实现在内的人的社会性需要,于是导致了一系列激励理论的出现。这些理论强调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提出用“社会人”概念来代替“经济人”的假设。五六十年代系统论的应用和权变理论的发展导致了西方组织管理在七十年代的“战略热”和“系统热”,即重点由组织内部的管理转向战略管理,强调组织结构和系统的协调与适应能力(徐联仓,1993)。八十年代初,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人们注意到了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领导人用其在企业创业阶段形成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教育新成员,并在此过程中将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进行整合成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 二

早在五十年代,在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中,就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如鞍钢宪法、大庆铁人精神等,当时虽未冠之以企业文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发挥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后来,随着人们对精神激励作用的客观认识和对物质激励手段的运用,人们迅速从精神控制的桎锆中觉醒起来,这些“企业文化”也由于未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而逐渐衰落了。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又被引入我国的企业中。一时间,许多企业都风起云涌地搞起了企业文化,在全国掀起了企业文化的热潮。有些企业模仿外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一些形式,如热中于搞文艺活动、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有些企业还直接请广告公司做CI形象设计, 认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固然这些都是塑造企业文化的一般做法,但是,由于多数企业忽略了在这些形式下面的内涵和基础,因此就给人一种误导,似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开展的文化活动或企业形象设计。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的企业文化热才逐渐降温,许多在当时企业文化热中涌现出来的明星企业也纷纷星辰坠落。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在此期间,也曾有学者对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表示过担忧,他们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在当时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冷静地思考时,就不难看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走入的几个误区:

1 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根据企业文化权威爱得加.沙因所划分的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才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包括各种符号、英雄、活动等。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I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

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2 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

有些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有学者曾经指出,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

3 将企业文化视为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直接运用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用文化来管理企业,如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儒家学说来管理企业,还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老子学说来管理企业。这些学说作为中国文化的思想代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理念,应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用传统文化来把握当代人的心理,来把握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来调整对中国员工的工作激励,这需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找准其中许多具体的联系。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对家庭的归属、对权力的依赖,重感情、重面子,突出以人为本、知人善用等,将这些文化因素和传统思想应用于企业管理,营造一个充满情感、和谐共存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对人性的超越,实现人与社会的共存,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应该说突出了中国特色。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思想中充满了哲理与思辩,可谓左右逢源,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实践中时,需要将其操作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和经营理念。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不利于企业创新和企业发展的因素,如知足长乐、枪打出头鸟等,这些都是抑制企业创新的隐型杀手。另外,人情交往是中国人最主要的交往方式,许多企业家长期依赖于由人情交往所编织的社会关系网即社会资本,而不把重点放在企业创新上,认为这样也能赚到钱,这样下去会逐渐形成对关系的依赖,而削弱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这种现象的盛行固然有其社会的原因,但是,随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资本伸展的空间越来越狭小,加入世贸后,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越来越规范,那些津津乐道于依赖社会资本的企业被打垮、被击败就在所难免。所以要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不能简单而为之。企业文化不是对社会文化的玩赏,而是用文化的氛围和文化价值去管理企业,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 4 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对市场和环境的适应性,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尊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这说明,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

化特色。

中国的企业文化发展之所以走入以上四个误区,其原因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经济基础来看,中国的企业发展规模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企业文化现象之所以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和日本迅速发展,这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的阶段有关。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较高级的文化管理模式,它需要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一定阶段,才能将原有的价值、理念整合成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很难想象小作坊和路边快餐店能塑造出整合程度高、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事实上,也没有必要。许多优秀的企业文化都出现在有一定实力的大集团、大企业中,因为这些企业都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需要用文化价值来进行整合。而且,这些企业有高素质的管理层,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有充裕的资金投入,所以有能力塑造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也才能够对企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因此,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企业要明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而不要盲目追求建设企业文化的形式。

另一方面,也有其社会原因。企业文化、企业创新表面上看起来是企业自身的问题,然而,如何从总体上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如何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这就涉及到社会引导、社会支持、社会评价和社会激励等许多社会的因素。政府对企业文化的发展现状做何判断,对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做何预期,又如何实施,中国企业文化具体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政府、社会、企业和研究机构分别在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究竟起何种作用,这几方面又如何协调,共同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等等,这些问题不是靠简单地舆论引导和喊空口号能够解决的。其中,首先,政府的一方面要加强体制改革,为企业文化的创新提供充分的伸展空间,另一方面,要从政策和舆论导方面引导企业首先要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在达到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塑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而不是盲目追求形式、赶时髦。其次,社会应当通过一定的评价机制,对企业文化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鼓励企业文化的创新,促进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再次,研究机构和企业咨询机构应当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使企业文化更能反映企业自身的价值观,在表现形式上更具个性化。

再者,走入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反映出我们对企业文化的实质和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理解得还不够深入,这是由于在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直接引进了企业文化的管理形式,而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实质及适用条件等缺乏认真细致的研究,致使人们对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企业文化的表层形式与企业文化的实质的关系等问题的基本理解上出现了偏差。与国外八十年代关于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到九十年代应用研究的迅猛发展相比,中国的企业文化研究显得十分 薄弱,这表现在:首先,中国的企业文化研究还停留在粗浅的阶段,虽然也有一些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但是大多数是以介绍和探讨企业文化的意义及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企业创新等的辨证关系为主,真正有理论根据的定性研究和规范的实证研究为数甚少;其次,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严重滞后于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实践,许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时主要是企业内部自己探讨,有些有专家学者的介入和参与研讨的企业文化,就明显地好于没有专家指导者。但是由于许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对该企业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该企业文化的定位、企业文化的变革等问题缺少长期深入系统的研究,许多企业文化实践缺少真正的科学理论的指导,缺少个性,因此,难以对企业长期发展产生文化的推动力。

综观国外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和中国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和中国加入WTO,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的企业和企业管理也面临着与国际化接轨的严峻课题,既要面临同行业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同时又面临着全球化经济和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文化的创新已成为企业创新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把握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

方向,要加强企业文化的研究,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科学理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适应于改革开放的需要,适应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体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加强企业文化研究

从国外企业文化现象的发现到企业文化研究二十年的迅猛发展来看,他们走的是一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八十年代中期,在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进行探讨之后,便马上转入对企业文化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组织气氛、人力资源、企业环境、企业策略等企业管理过程的关系的研究,进而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进行量化的追踪研究。定量化研究是在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于企业文化测量、诊断和评估的模型,进而开发出一系列量表,对企业文化进行可操作化的、定量化的深入研究。二十一世纪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应该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一,在中国文化背景下, 探讨中国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二,加强企业文化的应用研究 , 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诊断、评估和咨询的实证研究,在此过程中,推动企业文化实践的发展;三, 加强企业文化的追踪研究,企业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作品,它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而作出及时的调整和改变,才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对企业文化进行追踪研究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又通过其新技术、新产品所倡导的理念引导市场潮流、引领社会时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观念,从而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丰富社会文化的内涵。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的途径之一是通过企业家这个载体,将其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运用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企业产品的文化品味。这是社会文化渗透于市场经济运作过程的一种重要形式。一种开放的、适应性强、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很明显是多数成功企业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源泉和基础,而这样的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家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把握,来源于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对当代社会文化变迁过程的深刻理解,来源于企业家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观念和素质。没有这些对社会生活的深厚积累,要塑造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并把握其发展是比较困难的。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发展产生影响的另一个途径是对市场和社会环境的渗透。不同的社会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市场的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社会文化的变化也会引起人们在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方面的变化,影响人们对产品的认同程度和心理需求。例如,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观念由原来的注重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转变为在严格对待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产品的品牌、售后服务、环保性能和更新换代的前景,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多样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因此,企业在塑造自己企业文化、确定企业经营理念时,一定要把握社会文化变化的趋势,在产品的目标定位、企业的经营策略、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方向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使产品、经营和社会文化之间产生协调与相容,在此基础上,企业为社会提供的就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且是一种文化。

第三, 注重企业环境变化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

二十一世纪是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企业环境包括企业的技术环境、人力资源环境、金融环境、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环境等,这是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客观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短期效益和生存,力度较大。此外,还有政策、法制、社会评价、公平竞争、社会信誉等主要由人为因素控制的社会发展软环境,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看起来较为隐含较为间接,然而实际上对企业长期的经营业绩和企业的竞争力有着潜在而深刻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在二十一世纪会呈现出更加复杂的联

系和难以想象的变化,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也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企业内部要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

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有它适用的条件,都有其利与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管理模式,也是如此。企业文化现象之所以于八十年代在美国和日本引起重视,这是日美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也是与西方社会后工业阶段的现代化进程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代表了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趋势。因为一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不可能脱离与之相匹配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所以,要正确看待国外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某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而应将其放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之中,结合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才能把握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

总之,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一定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要借鉴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吴江霖 《心理学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1年 P 208

徐联仓 《组织行为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社,1993年 P 14-18

郭纪金 《企业文化》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 P 22-29

李琪 “欧洲管理学者看中西企业文化差异” 《改革》 1999年第2期 P86-90

陈伯齐 “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湖南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 P 77-79

韩岫岚 “注意避免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中国工业经济》 1996年第7期 P 42-46

第11篇:企业文化

论如新企业文化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商学与人文部酒店管理1班杨静

摘要: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大陆人来说,“如新”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作为一个企业来说,“如新”的确还很稚嫩,甚至有人将其看做是一个非法的传销企业。但是,近几年来,“如新”以其迅猛的发展势态迅速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是一个怎样的企业,仅仅在短短十年中,不仅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这样的企业又是以何样的企业文化去支撑着发展?本文以客观的眼光介绍了一个真实的如新企业,从如新的创立到发展,深度剖析如新公司的企业文化。

一 如新企业文化的构成

1表层的物质文化:

A产品安全有保障:据了解,如新是唯一一家产品成份全部标明在包装上的护理品及化妆品公司。如新的每款产品都向友邦投保一百万美金,产品只含好的成分,绝对不含皂碱、酒精、矿物油、荧光剂、硼化物。 B服务周到又贴心:由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公司、超过10000名员工的热情服务鼎力支持,如新(中国)在硬件上,拥有遍布全国的零售专卖店,具有最专业的产品与业务专员,为消费者提供最迅速亲切的服务;同时推陈出新的各式高质量宣传品与辅销品,更是协助经营商拓展业务的法宝;24小时全年无休的公司网站,随时为消费者答疑解惑。

C让产品说话:如新没有自己产品的代言人,一切源自于如新的理念和产品质量,让产品“说话”。 D几大产品特点:NUSKIN的五大特色:1弱酸性2不含酒精3不含矿物油4抗氧化、抗癌5成份标示的非常清楚

以下将从五个护肤方面简述如新的产品特点:

(一)、清洁

皮肤是弱酸的,但市售的绝大部分的清洁品都是碱性的,碱性清洁品虽能有效清洁皮肤,但会破坏皮肤的弱酸膜,导致细菌滋生,皮肤发干、发痒,抵抗力减弱,加速皮肤的老化。NUSKIN全套个人保养品都是弱酸性的,且为天然植物中萃取物形成弱酸性。

(二)、平衡

由于水是中性的,因此用水洗完脸后,要用弱酸性的收缩水,让皮肤恢复弱酸性。当然肌肤自己也能恢复弱酸保护膜,但要需要8~24小时才可以。

(三)、滋养、修护

由于真皮层中弹力蛋白和胶原蛋白不断流失,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外在因素的影响,皮肤会慢慢失去弹性,松弛、产生皱纹。如新公司在到世界各地寻找美丽秘密的时候发现地中海女性的皮肤非常紧致有弹性,经过研究发现他们使用橄榄油保养肌肤。因此,从特级橄榄油中提取出多酚成份,其中的水合酪氨酸成份(NUSKIN的独家专利)可以让皮肤增加弹性,更加紧实。

(四)、保湿

市面很多护肤品以矿物油填充物来保湿,它的优点是:分子大,延展性好,皮肤的细小皱纹能够遮住,並能盖住毛孔,帮助保持住皮肤里的水分。但由于矿物油的分子比毛孔大,导致堵塞毛孔,使皮肤发黄、发暗。油性皮肤人的毛孔中的分泌物太多,排不出来,就会长暗疮、青春痘。另外,矿物油具有聚热性,比不含油的护肤品多吸收二倍以上的紫外线,皮肤表层的热量不易散发出去,使黑色素活动加速,易产生色斑。

如新所使用的NaPCA保湿因子是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一个NaPCA保湿因子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四个水分子。其实NaPCA分子本来就存在于我们的皮肤当中,只不过由于年龄的增长、外界因素的影响会有所流失,因此需要从植物中提取出来,把它放入产品当中。

(五)、抗氧化(抗老化)

成份:

A、以色列水生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无色类胡萝卜素(海藻),经科学家研究证实,胡萝卜素有极佳的抗癌(抗氧化)功能。

B、Parsol 1789,具有极好的防晒作用,防止皮肤被晒伤,全面防止UVA(波长较长,能穿透臭氧层,不分季节都能穿透云层、玻璃进入室内,直接渗入皮肤的真皮层,破坏胶原蛋白及弹力纤维,加速老化,使皮肤产生皱纹,松弛现象。)、UVB(波长较短,对皮肤表面造成侵袭,使皮肤产生黑斑,色素沉淀及干燥缺水现象。)的侵害。

C、保湿型中含有牧草泡沫种子油、牛油、树油,在防晒的同时达到高度的保湿效果;清爽型中含有氧化锌,有助于吸收皮肤的油脂。

2中层的制度行为文化:

A如新的管理级别分为:SR业务代表、SE销售主任、SSE高级销售主任、SM销售经理、SSM高级销售经理、SD销售总监、NSD全国销售总监和TE寰宇领袖。同时,如新有一套自己的业绩标准去考核员工职位的晋升。 B在对员工行为的要求上,如新也有自己的《商德约章》。

如新商德约章:倡导规范 成为模范

1.保持梦想, 体验分享,诚信不欺,守约奉行 2.锁定目标,勤学不懈,相互尊重,公平竞争

3.坚持信念,秉承理念,传播爱心,建立形象 4.积极行动,和谐运作,长远为计,永续经营

5.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踏实进取,非凡领航

3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理想道德

A老板引导员工“善的力量”

如新自成立以来,董事会主席罗百礼一直秉承「善的力量」,从「善的力量基金会」的设立,到近期推出的「受饥儿滋养计划」,从汶川地震3300万元的捐款献物到雅安地震第一时间宣布1,000万元人民币的援助,如新的这股「善的力量」,深深地打动了如新营销人员的心,并赢得社会大众的肯定与认同。如新(中国)自开业以来,已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1.4亿人民币蜜儿餐。并在浙江、江苏、江西、广东四省援建了5所如新希望小学。在如新的官方网站上清楚的记录着每一份“善的力量”所散发的光芒,而这种力量必将会一路延伸下去。 B员工领导善心服务社会

如新的员工始终相信善的力量、崇尚快乐工作。或许正是因为如新的企业文化与从善的理念,如新的许多员工都将快乐工作奉为一种信仰。他们一边游玩一边进步,使工作成为快乐的代名词。而服务大众、回馈社会更是众多如新的领导人一致的信念。

二 如新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

老板文化:对于如何经营管理企业总有自己的理想、理念、价值观和经验,总有自己的处事做人的原则和风格。当老板文化理念被广大员工所认同时,老板的个人文化就完成了成为企业组织文化的过程。

说到如新,就不可不提“善”这一思想。如新这一产品的产生便是基于善的力量,面对市面上各种不健康的化妆品,最初的研发者才产生生产一款“All of the Good None of the Bad 只放好的成分 不放不好的成分”完全纯天然产品的想法。董事会主席罗百礼自1984年成為美國如新國際的創辦主席及行政總裁,並出任至1996年以来更是一直秉承「善的力量」,并将这一思想灌输给更多的员工和使用者。而如新的这股「善的力量」,也深深地打动了如新营销人员的心,并最终赢得社会大众的肯定与认同。纵观如新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如新的创业者对于如何开创自己的公司拥有自己的一套思想理念和做事原则,并用以要求自己的员工,即我们所说的“老板文化”。而这种文化最终也被如新员工所认同和接受,完成了成为企业组织文化的过程。一个企业,拥有什么样的企业家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而“天然萃练 科学验证荟萃优质 纯然无瑕”,就是如新产品的写照;“善的力量”,便是如新的思想核心。

三 如新企业文化理念识别体系

1基本理念:

如新公司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清楚地表明了如新的企业使命与愿景:

A如新的使命:要在世界各地凝聚一股善的力量,凭借酬报优渥的事业机会,不断创新的优质产品,和充实积极的优良文化,赋予人们提高生活品质的力量。

企业愿景:企业全体员工对于企业发展的共同理想

B如新的愿景;要成为全球行业的领导者,赋予销售人员最为丰厚的回报。

企业目标\\经营定位:企业的策划、组织、管理的基本活动

C在经营方式上,如新采用网络式营销,建立了以佣金方式推销嫩肤产品的分销商网络,分销商下面依次可以建立“下线”或下一级分销商。使公司每年以两位数的速率增长。Nu Skin 与目前大型化妆品公司的差别:1规模较小。2没有庞大的资源或资金。这使得企业运作更灵活、易管理。

D说到企业的精神风貌,可以说善的力量无处不在。从公司成立的缘由到企业文化的核心,从老板文化的思想到全体员工的信念,善的力量遍布所有角落。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如新员工崇尚快乐工作的精神。他们始终相信善的力量、崇尚快乐工作、服务大众、回馈社会。

2行为理念

市场理念:

E对于目前的护肤品市场,如新有着自己的一套看法:全球即将步入高龄化社会,而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在不断提升,青春、健康的产品拥有无可限量的广大市场,如新产品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科技基础和质量保障。而无论是个人保养品还是营养补充品,皆具有重复使用的特性,这将使直销商的销售业绩得到稳定来源,成为事业的稳固基础。

F经营理念:

aNu Skin(如新)个人护理产品以“荟萃优质、纯然无暇”为产品宗旨,确保生产的所有产品成份纯净、精良,摒弃对肌肤有害的不良杂质。

b如若发现不良产品,必会高额赔偿消费者的损失。

c如新公司致力于让更多的人使用健康的化妆品,为更多的人带来绝佳的商机,提高全人类的生活质量。 d如新的上市产品不是最多的,但已上市的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却是最高的。在台湾最著名的《中国时报》市场调查中,消费者认可度、品牌知名度、经销商素质都被评为第一名.

G人才理念:

自创立以来,如新一直秉承着培养更多优秀正直领导人才这样一个理念。直销的经营使更多的人有了发挥能力的机会,如新对员工的回报无疑是丰厚的,而严格的晋升体制又是如新的另一个保障。

H安全理念:

正如前文所说,如新将产品成份全部标明在包装上,让消费者用的放心。而它的每款产品都向友邦投保一百万美金,承诺只放好的。20年来始终秉持「荟萃优质、纯然无瑕」、「量化的优势」的理念研发新品,并以永续经营的态度,不断地追求卓越、完美。另外,如新是唯一一家通过双盲临床试验、最早入驻美国 PDR 医生手册的公司,效果可以当药物。

I信息理念:

如新拥有最强的科研开发阵容:与世界著名学府和科研机构的150多位科学家联合科研!是唯一一家拥有三台最大电脑处理系统的公司(全美5台,另2台在美国五角大楼)。

J科技理念:

如新集团斥巨资,在中国打造上海和北京研究中心,以及上海金桥扫描仪生产基地。始终提供领先行业的个人保养品和营养补充品,并向全世界分公司提供独一无二的第二代生物光子扫描仪。如新华茂更拥有一套精密的生产作业程序——6S品质管理措施,为确保如新华茂的产品绝对安全有效,如新对每一步骤都进行严格的科学实验,务必确定如新华茂的产品符合“取材于自然 验证于科学”的原则。

K环境理念:

在追求财富的同时,如新公司也努力用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造福环境。在善的力量这一理念下,如新公司于1996年投入创办“如新善的力量基金会”,基金会通过提供赞助基金与产品的方式,提升人类生活质量、延续原住民文化并保护脆弱的地球环境,要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3组织管理理念

L如新的管理理念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伙伴式互助无微不至,善的力量让公司成为大家庭。

据如新(中国)常务副总裁暨总经理郑重回忆他在如新的一段经历。2006年,郑重从如新台湾分公司市场部调任如新东南亚的销售主管,他面临的不仅是更重要的责任和更多的工作任务,更要面对举家从台湾搬到新加坡的难题:生活上的不适、孩子的教育„而当时新加坡的伙伴们给了他很大帮助,报税单、信用卡申请单,能填的部分他们都帮忙填好了,他们给予的帮助细致入微却又都是主动提供。正是这种“伙伴”式的帮助让郑重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也正是这种“伙伴”之间的“善的力量”让如新的员工在工作压力之下乐此不彼。在如新,这种伙伴式互助亦将负责服务与支持的行政员工与奋战在一线的销售员工紧密联系到一起。公司就是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全面支持销售员工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行政员工和销售员工是伙伴关系,彼此勉励,共同进步。

在这种企业文化影响下,在销售团队之间,如新亦通过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让销售人员通过充分沟通,学会“以彼之长,补己之短”。如新的销售团队之间是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而不是把对方当作彼此竞争的

假想敌。如新的市场还很大,并不是已经饱和的。员工与其在内部竞争还不如团结起来,与尚未开发的市场潜力竞争。这样公司才能越做越大。

M奖励原则:

如新的奖金分为两种:

零售奖金:个人小组业绩服务奖金,发放比例为每个月实际业绩的(10%-25%)

领导奖金:团队奖金为你六级之内团队营业额总合的5%

另外,先锋奖是为鼓励提前超额完成业绩的经营者颁发的。

除以上奖金之外,如新公司更是注重员工的精神奖励,公司每年选取优秀的员工参加海外游和寰宇游活动。其实这也是如新公司崇尚快乐工作的一种体现。

寰宇之旅:每年3月的“寰宇领袖之旅”为全球的销售精英提供的双人高阶免费旅游机会,旅程极为奢华。如新组织的2009年“寰宇领袖之旅”,是包下了一艘六星级邮轮,进行为期6天的波罗的海之旅。据参加寰宇游的员工所说,他最开心的就是每天打开房门的那一刻都可以在床上发现公司准备的不同礼物。通常如新公司会将尚未上市的全新试用装,或者带有公司Logo各种物件赠给员工。 而2009年“寰宇领袖之旅”刚结束,2010年的行程就已经确定好了,信息已经在内部网站上发布——这成为了鼓舞士气的一大法宝。

“登峰海外游”则是如新激励销售员工的另一个做法。如新公司每年4月提供的双人免费旅游机会,通常公司的花费为15,000元-20,000元/人左右。活动过程中80%时间用来娱乐,20%的时间是交流学习。在轻松的氛围中,不但鼓舞了员工的士气,又加快了团队融合的过程。

五 企业文化行为识别体系

在如新的《商德约章》中,分别清楚地阐述了各级员工的行为规范。

A初级推广代理,必需保持最初的梦想和原动力,不断地体验分享产品,清楚掌握产品知识与销售技巧,不夸大渲染产品成效、不误导欺瞒顾客,以诚挚真切的服务对待每一位顾客。坚守奉行国家《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管理条例》及公司《销售人员行为守则》中之各项政策规定。

B高级推广代理,必需锁定清晰的目标,勤奋不懈地学习,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个人修养、行为规范、职业道德上有高标准的要求,本着诚信经营之原则,共同创造与公司之间、与上级主管及各销售人员,以至与各同行之间,团结一致、互相尊重,互惠互利、公平竞争的事业环境。

C销售经理,必需坚持心中的信念,秉承公司的经营理念,身体力行,宣导\"善的力量\"企业文化,为如新爱心的传播贡献自己的积极力量,在市场上建立起如新人的健康形象,并使如新的销售队伍成为行业内信誉超卓、服务专业的销售典范,支持构建和谐社会。

D全国销售总监,必需以乐观的心态、积极的行动面对任何困难挑战,建立起与公司之间的完全信任并保持策略方向的一致,营造和谐运作的良好氛围,宣扬如新事业发展所需的长远努力、否定一夜致富的虚妄神话,坚持锲而不舍、永续经营的精神;以胜不骄、败不馁、自信坚毅的敬业精神战胜各种不同的挑战。

E寰宇领袖,必需具备高尚的品格,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成为行为标杆,培养下属以正确的方式、踏实进取的精神经营事业,以公正、公平的工作态度处理各类问题,配合公司对各类损害他人及公司长远利益的违规行为进行管理纠正。以广阔的胸襟、完善的人格成为销售伙伴非凡的领航者。

六 如新企业文化视觉识别体系

如新企业最具代表性的纪念物就是那把汤匙了。因为如新最初是用一根汤匙免费为希望试用产品的人挖取而开始的,这根汤匙是如新集团版图的开端,它所代表着:改善生活质量和生命格局的强大影响力,往往始于小而简单的第一步。

七 如新企业文化听觉识别体系

如新公司有两首主题曲:一首是《一切如新》,一首是《感恩的心》。如新公司用这两首歌曲来激励员工每天在一切如新的环境中,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认真工作。

八 如新企业文化礼仪与楷模

1企业文化礼仪

如新公司每年会邀请一些总统、副总统或重量级人物莅临演讲。每年举办豪华旅游活动,将快乐工作的信念发扬开来。

2企业文化楷模

范家辉Andrew Fan是美国Nu Skin 如新集团大中华区总裁。2010年,范家辉从来自40多个国家、超过1,700个参选团体及个人中脱颖而出,荣获当年国际企业大奖之亚洲年度杰出经理人荣誉奖。范家辉一直致力实践如

新的企业文化,传播「善的力量」。过去19年,他先后于亚洲各地发起超过50个筹款计划,令无数有需要人士受惠。自1999年起,一直担任泰国儿童心脏手术基金会荣誉董事,及东南亚儿童心脏基金理事。2008年起,开始担任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如新中华儿童心脏病基金主席。同时担任中国扶贫基金会如新5•12小额信贷基金主席,以及中国广州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如新并不缺少这样优秀的领导者,更不缺少同样优秀的员工,无论在任何一个岗位,他们都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如新“善的力量”发扬光大。

九 如新企业员工的企业文化培训

对于需要“充电”的销售人员,如新公司会根据员工表现决定能否进入“如新学院”。 公司每年9月公司提供的双人免费学习机会,通常公司的花费为10,000元/人左右。与“登峰海外游”不同的是,这个学院以学为主,以玩为辅。学院会请来自全世界顶尖的销售精英现身说法,与这些有潜力的学员交流,帮助他们进一步成长。正因为这样,曾经有人将“如新学院”称为直销行业的MBA课程。

十如新企业文化测评体系

Nuskin现状SWOT 分析

强势/S

1国际知名度较高,优秀的发展潜力。

2丰富的销售经验与理论、实践基础 。

3专卖店经营,且布局、摆设统一,吸引不少消费者。

4产品种类多样,适合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机会点/O

1男性化妆品在西方国家由来已久,但在中国市场却一直不振,这块土地亟待开发。

2现在正值夏季到来,许多消费者均将消费目标锁定为具防晒、爽肤、美白功效的化妆品。

3国际知名度高可以吸引部分崇尚国际品牌的消费者。

弱势/W

1品牌建立较晚,知名度有待提高。

2缺少前期导入式传播的化妆品,对消费者而言,某些主打产品定价仍属偏高。

3系列产品的价格结构不合理

4销售渠道过于单一,宣传力度有待提高。

5入市较晚,各大品牌已抢占先机,在各大评比中处领导地位,拥有各自的固定消费群

威胁/ T

1正值销售旺季,其他竞争品也开始有新的市场行动

2各品牌有各自固定消费群,为Nuskin新品抢摊市场带来难度。

3各大品牌销售渠道上不断创新导致生动活泼的终端陈列抢占了目标消费群的第一视线,削弱了Nuskin的各种促销活动的影响效果。

参考资料

《美国如新(中国)公司销售员工手册(新)》

《楚云老师分析如新最新奖金制度》

《企业文化诊断测评案例(关于如新公司的部分)》

《如新产品手册》

《如新优秀领导人范家辉简历》

《管理信息系统(关于如新信息系统的案例)》

《如新产品策划方案》

如新官方网站

百度百科:如新与罗百礼

百度文库:《NUSKIN10个唯一和12个特点》

《NUSKIN新手入门的十大优势》

第12篇:企业文化

行徽为深红色的古钱币形象,直奔“银行”主题。

行名为深蓝色的中、英文字。红与蓝,相映成画,意为九江银行象一轮从大海上冉冉升起的太阳,朝气蓬勃,蒸蒸日上。图案内方外圆,预示着九江银行内部管理严谨,外部机制灵活;字体稳重厚实,寓意着九江银行稳健发展,日益壮大的前景。

徽标采用蓝色与红色为主体色,象征本行象大海般胸纳百川、博大精深;象太阳般热情奔放、永不停息。

Our upgrowth

我们的成长

2000年10月26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正式批复同意开业。

2000年11月18日,隆重揭牌开业。

从2002年度开始,连续四年度被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评为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一类行。

2006年,提出“创品牌银行,铸百年老店”的宏伟战略目标。

2006年4月,中国《银行家》认定112家城市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排名第36位,中部地区27家城市商业银行排名第8位。

2007年3月,荣获中国银监会“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先进单位”。

2007年4月,荣获中国金融专家委员会“中国最具竞争力30家金融机构”。

2006年度、2007年度、2008年度连续三年度被英国《银行家》评定为“中国银行业100强”。

2003—2007年连续五年度,在九江市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各项贷款净增分别第一名。

2008年5月,正式进入上市辅导期。

2008年7月,在中国《银行家》“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中荣获“2007年全国小型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第二名”、“2007年中部经济区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第一名”。

2008年10月,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正式更名为“九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九江银行”。

2008年11月,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正式引进兴业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

2008年12月,作为江西省首家跨出省的银行业法人机构主发起设立广东省首家、目前全国最大的村镇银行——中山小榄村镇银行。

2009年1月,我行首家异地分行——九江银行吉安分行正式开业。

2009年11月,九江银行第二家省内分行——抚州分行正式开业。

2009年11月,九江银行首家省会分行——南昌分行正式开业。

2009年11月,九江银行第一家分行直属支行——泰和支行开业。

2009年11月,九江银行首家省外分行——九江银行合肥分行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预计2010年4月开业。

2009年12月,由九江银行主发起设立的北京大兴九银村镇银行经北京银监局批准筹建。

2009年12月,由九江银行主发起设立的井冈山九银村镇银行经江西省银监局批准筹建。

2010年1月,九江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中心获批筹建,系江西省城商行首家中小企业贷款中心。

2010年4月,由九江银行主发起设立的井冈山九银村镇银行正式开业。

2010年5月,由九江银行首家省外分行——合肥分行正式开业。

2010年5月,九江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获批开业。

2010年6月,由九江银行主发起设立的北京大兴九银村镇银行正式开业。

Our strategy goal

我们的战略目标:创品牌银行 铸百年老店

九江银行的战略目标是创品牌银行、铸百年老店。

创品牌银行就是要创品牌形象、品牌产品和品牌服务,铸造银行业界的百年老店。

品牌形象

专业提升价值,品牌成就未来。只有提高知名度,扩大美誉度,增进信任度,才能全面提升整体品牌形象。

品牌产品

勇于创新,追求卓越。不断创新业务产品,拓展发展空间,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金融产品。

品牌服务

服务流程化、操作规范化、措施个性化。客户呼声是第一信号,客户需要是第一选择,客户利益是第一考虑,客户满意是第一标准。

Our wishes

我们的愿景:只为增加您的财富

保值增值是银行的核心所在,客户的财富即是我们的财富,唯有做好客户财富的守护者和经营者,才能获得社会认可,体现自我价值。因此应当集全行之力,倾毕生智慧,提供最好的服务,奉献卓越的产品,控制住经营风险,才是百年老店基业长青的根本所在。

Our purpose & miion

我们的宗旨(使命):

给股东最大回报

向客户提供最佳增值服务

为员工创造最优工作职位

为社会做出最多贡献

Our core values

我们的核心价值:诚信

诚以修身。诚是诚实,就是真心诚意,不欺诈,实事求是,不虚假;诚更是忠诚,就是要忠于九江银行的事业,对客户真诚,对同事坦诚。

信以立业。信是信用,就是遵守诺言,言必行,行必果;信更是感恩,我们要对社会、股东、客户常怀感恩之心,常抱感激之情。

Our corporate spirit

我们的企业精神:团结 正大 敬业 创新

团结稳行,是发展的基础

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团结进取,奋发向上。

正气固行,是发展的根本

正气存内,邪不可为;正本清源,廉洁奉公;大中至正,正气凛然。

敬业兴行,是发展的关键

爱行如家,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创新强行,是发展的动力

与时俱进,因势而变;积极探索,因您而变。

在大气中大团结,大团结干事业

在大气中大奋斗,大奋斗创品牌

在大气中大和谐,大和谐铸老店

Our management mentions

我们的经营理念:

稳中求快 特色立行 客户至上 服务卓越

资产质量是生命

银行声誉高于一切

稳中求快:坚持审慎经营原则,防范风险,实现持续稳健快速发展。

特色立行:在灵活性与规范化两方面达到高度的和谐,做高品位的亲民银行。充分发挥地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特色,专业、精细、灵活、快捷。

客户至上:客户是上帝,客户是衣食父母,任何时候都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己任。

服务卓越:坚持服务立行,做到令人满意的服务质量、令人赞许的服务效率、令人称道的服务态度。

资产质量是生命:银行资产质量好坏直接反映银行经营的安全程度,影响银行的盈利和信誉。在实现资产规模扩张的同时,始终把高资产质量作为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作为关系企业前途和命运、兴衰与成败的大事来抓。

银行声誉高于一切:声誉创造财富,声誉是最大的无形资产。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行的声誉。

Our administrative mentions

我们的管理理念:科学 严格 透明 快捷

科学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经营机制:激励与约束长效机制、风险控制长效机制、资本补充长效机制、学以致用长效机制;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严格

严格执行行业政策,依法治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从严治行。

透明

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管理平台:人才管理透明,绩效管理透明,财务管理透明,授信管理透明。

快捷

始终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的金融服务,做到决策快捷,执行快捷,营销快捷,服务快捷。

Our marketplace fix position

我们的市场定位:

立足于地方经济 立足于中小企业 立足于广大市民

充分发挥我行的地缘优势和快速决策能力为代表的核心资源能力,扬长避短,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市场定位,以地方经济为依托,为中小企业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充分发展个人金融业务。

扎根九江 立足江西 走向全国

我行的发展要与九江市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在稳定市区占有率的条件下,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和地域覆盖范围,大力支持全市乃至全省县城经济发展;同时围绕“优质客户业务链”“招商引资项目信息链”寻商机、找突破、联系、跟进、支持、服务市、省内外优质高端客户,真正实现扎根九江,立足江西,走向全国。

Our profeional image

我们的职业形象:诚实守信 开明开放 善谋实干 廉洁高效

诚实守信:信誉至上,诚信为本,恪守职业道德,提高服务水平,培养一批服务型员工。

开明开放:博采众长,海纳百川,学习新知识,树立新观念,培养一批学习型员工。

善谋实干:善于思考,实干兴行,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培养一批实干型员工。

廉洁高效:廉洁奉行,以行为家,讲求高效,雷厉风行,培养一批奉献型员工。

Our bank instruction

我们的行训

凭良心做人

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保证企业之树常青。提高品行修养、忠于职守、善待他人、关爱社会是我行提倡的处事原则。

按规则办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循透明、科学、高效的流程制度是我行稳健快速发展的基础;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靠本事吃饭

才干是支撑我行发展的力量源泉,全面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做高素质人才,方能保证个人拥有健康的职业发展规划,保证我行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Our slogan

我们的广告语:

九江银行 我们自己的银行

庐山因势而变 九江银行 因您而变“贷”您成功

特色决定出路 品牌成就未来

九江银行 创品牌银行 铸百年老店

九江银行 不求最大 但求更好

九江银行 客户至上 服务卓越

九江银行 只为增加您的财富

九江银行 与您同行 共同成长

九江银行 就在您身边

九江银行庐山银联卡 一卡刷天下

Our upgrowth

我们的成长

2000年10月26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正式批复同意开业。

2000年11月18日,隆重揭牌开业。

从2002年度开始,连续四年度被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评为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一类行。

2006年,提出“创品牌银行,铸百年老店”的宏伟战略目标。

2006年4月,中国《银行家》认定112家城市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排名第36位,中部地区27家城市商业银行排名第8位。

2007年3月,荣获中国银监会“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先进单位”。

2007年4月,荣获中国金融专家委员会“中国最具竞争力30家金融机构”。

2006年度、2007年度、2008年度连续三年度被英国《银行家》评定为“中国银行业100强”。

2003—2007年连续五年度,在九江市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各项贷款净增分别第一名。

2008年5月,正式进入上市辅导期。

2008年7月,在中国《银行家》“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中荣获“2007年全国小型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第二名”、“2007年中部经济区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第一名”。

2008年10月,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正式更名为“九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九江银行”。

2008年11月,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正式引进兴业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

2008年12月,作为江西省首家跨出省的银行业法人机构主发起设立广东省首家、目前全国最大的村镇银行——中山小榄村镇银行。

2009年1月,我行首家异地分行——九江银行吉安分行正式开业。

2009年11月,九江银行第二家省内分行——抚州分行正式开业。

2009年11月,九江银行首家省会分行——南昌分行正式开业。

2009年11月,九江银行第一家分行直属支行——泰和支行开业。

2009年11月,九江银行首家省外分行——九江银行合肥分行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预计2010年4月开业。

2009年12月,由九江银行主发起设立的北京大兴九银村镇银行经北京银监局批准筹建。

2009年12月,由九江银行主发起设立的井冈山九银村镇银行经江西省银监局批准筹建。

2010年1月,九江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中心获批筹建,系江西省城商行首家中小企业贷款中心。

2010年4月,由九江银行主发起设立的井冈山九银村镇银行正式开业。

2010年5月,由九江银行首家省外分行——合肥分行正式开业。

2010年5月,九江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获批开业。

2010年6月,由九江银行主发起设立的北京大兴九银村镇银行正式开业。

Our strategy goal

我们的战略目标:创

坚持特色市场定位 走品牌银行之路

——九江银行喜获“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纪实

近日,在中国银监会召开的2011年度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评优表彰大会上,九江银行获“2011年度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称号,中山小榄村镇银行、北京大兴九银村镇银行“无声贷”产品分别获“2011年度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2011年度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特色产品”称号。九江银行成为全国获奖最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这是九江银行十余年坚持“老百姓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民营企业的银行”客户市场定位的结果,更代表了国家对该行致力于为小微企业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在全国复制推广村镇银行服务“三农”模式给予的高度肯定。

总部位于赣北门户的九江银行,成立时资产规模仅为7亿元,十余年后的今天,其资产总额已近700亿元,存贷款和利润增长上百倍,连续五年被中国银监会评为良好银行。九江银行人“五加二”、“白加黑”、“苦干实干加巧干”,走出了一条商业银行的特色与品牌之路,实现了自身的大踏步跨越式发展,为九江“强工兴城、奋起赶超”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增砖添瓦。

创新业务模式,全力服务小微企业惠民生

从2006年学习德国国际金融公司(IPC)技术,率先在中部地区推出小微贷款业务,到2010年1月成立中部地区首家分行级小企业信贷中心专营机构——九江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九江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专营小微企业授信业务,总行垂直管理,优先资源调配,同时借助异地分行载体设立小企业信贷分中心,实现了小微信贷技术的复制推广。

“如果不是九江银行在最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的帮助和支持,就没有我今天的养猪场,更不会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多亏了九江银行,九江银行真是我们自已的银行”,胡绍琴感激地说道。1996年胡绍琴夫妇下岗后,自主创业生态生猪养殖和渔塘养殖。2008年遭遇特大雪灾,猪场几乎全军覆没,损失达100余万元,四处筹集资金无门,眼看辛苦几年好不容易有了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却面临倒闭。在这关键时刻,九江银行对其评定授信额度,为其发放生猪养殖专项贷款50万元,让胡绍琴渡过了难关,接着又扩大经营规模,截至目前,九江银行已累计为其发放贷款150万元。如今,胡绍琴的生猪养猪场已有工人10余名,并建立了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工人平均年收入达3万余元,带动周边农户奔上了致富之路,并免费给周边50多户农户提供沼气,改善了周边农村农户的生活条件。

九江银行的小微信贷,使许多下岗工人、失地农民、创业型工商户等低收入人群获得了宝贵的信贷资源。菜摊贩子、服装经营者、副食店主,这些经济金字塔中最底层同时也是最庞大的经济细胞,正是九江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的主要客户。九江银行更将自己的企业文化与客户共同分享,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感动客户。

截至2012年4月末,九江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累计发放小微贷款14510笔,金额达19.70亿元,贷款由最初的月放款10多笔达到现在月放款500余笔,月放款金额1.36亿元。

复制推广村镇银行,打造九银“微型金融”新模式

作为一家以“老百姓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民营企业的银行”为市场定位的城市商业银行,九江银行积极履行主发起行责任,通过技术培训、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方式将自身看家本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技术复制给村镇银行,探索村镇银行“微型金融”新模式。

2007年12月,九江银行主发起设立了江西省第一家村镇银行——修水九银村镇银行;2008年12月,九江银行作为江西省第一家走出省外的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发起设立广东省首家、当时全国最大的村镇银行——中山小榄村镇银行;2010年6月,九江银行作为江西省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一家走向北京,主发起设立了北京大兴九银村镇银行;随后,九江银行又陆续设立了井冈山九银村镇银行、日照九银村镇银行、南京六合九银村镇银行、贵溪九银村镇银行。

“我们是九江银行在经济前沿阵地的一张名片,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中山小榄村镇银行行长王远昕坚定地说到。九江银行发起设立的中山小榄村镇银行,创造了诸多第一:广东省第一家村镇银行、广东省第一家科技贷款合作银行、全国第一家独立发卡的村镇银行……顶着诸多“第一”的小榄村镇银行,2011- 2012年连续两年争取到人民银行6000万支农再贷款,此款项全部投向小榄镇的农业、养殖业、农业加工企业等。通过合理分配使用这一支农专用款项,有效地支持、扶持了小榄镇“三农”的发展。“我们与生俱来有强烈的危机感,要远离危机,首先要解决发展问题,必须因地制宜,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塑造村镇银行自身的比较优势。” 北京大兴九银村镇银行行长刘庭程说到。北京大兴九银村镇银行开业不到两年时间,截至2011年末,该行资产规模突破12亿元,人均资产4500万元,在北京已开业的八家村镇银行中,北京大兴九银村镇银行是员工最少,但人均资产、人均利润、人均纳税额最高的村镇银行。同时,北京大兴九银村镇银行设计研发了“农家乐”、“雪中炭”、“无声贷”、“润物贷”、“绿园宝”等十个涉农信贷品种,以及“兴业贷”、“兴丰贷”、“及时雨”三个中小企业信贷品种。一系列金融产品创新,成功帮助了很多农户和小微企业实现了融资梦想。九江银行(井冈山)村镇银行的红色旅游产业链信贷模式,“银行+农户+饭店”的绿色种养模式,九江银行(修水)村镇银行通过签约义乌返乡创业园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模式,这些都对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

九江银行村镇银行因地制宜、扎根沃土,充分融入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并结合村镇银行当地特色,不断优化流程、产品创新,以优质的服务、千方百计帮助农户和微小乡镇企业做大做强,为处于融资夹缝中的涉农群体开辟了一条绿色融资渠道,扶持了一大批“草根企业家”,培育了一大批生产基地、农产品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小微乡镇经济组织,为三农提供低成本、便捷、实惠的金融服务,实现了“小银行大民生”的发展愿景,在当地、甚至全国都树立了九江银行村镇银行的特色品牌。

立足地方经济,共促政银企三方多赢格局

自成立以来,九江银行坚持深化基层服务,深入践行差异化经营战略,立足于细分市场,积极寻求政银企合作,通过政银企通力合作、引进先进信贷技术、创新金融操作方式等多种举措,全力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在扶持中小民营企业和支持地方经济两大工作重头戏上寻找到了优质结合点,实现了综合效益的“良性叠加”。

江西创基管桩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固定资产建设投入近3000万元,超出建设预算,投产后流动资金吃紧。九江银行沙河支行了解情况后,及时组织调查,第一时间落实抵押并给予授信。短短4年多时间里,江西创基管桩有限公司在由开业初年资产总额4000万元,销售收入不过200万,利润负增长发展到资产总额9000多万,年销售收入过亿元,员工数量由开业时的不到百人增长到现在的300多人,解决当地近200人的就业问题,有效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在信贷规模趋紧,“融资难”已成为阻碍企业做大、园区做强的背景下,九江银行通过发售信托产品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企业募集6000万元资金,也成为全省首家利用信托产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银行业法人机构,并在此次合作中主动放弃中间业务收入,让利于企业。同时,九江银行深挖潜力,集中优势信贷资源,先后支持了九江市体育中心、九江市中医院南院工程、八里湖新区学校、八里湖新区医院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和民生工程。

截至2012年4月末,九江银行在九江地区各项授信余额155.2亿元,其中贷款余额93.45亿元,银行承兑汇票余额61.74亿元,增量排名和贷款规模均居全市金融机构首位。

用心做银行,九江银行品牌获各界认可

十余年来,九江银行人用心做服务,用心做银行,在服务百姓、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的同时,实现了自身良性发展。九江银行品牌也不断地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赞同,“九江银行”成为了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一面旗帜与典范。

2009年5月,国务院在广东省召开金融企业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称赞“九江银行很有开拓精神”! 2010年10月,时任江西省副省长熊盛文莅临银行分支机构考察指导,指出“九江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在推动农民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2011年3月,在中国银监会组织的2010年度小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评选活动中,九江银行荣获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称号,全国银行业机构中仅有20家单位获此荣誉。201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九江银行荣获中组部颁发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这是九江建市以来第二家单位获此殊荣,也是全省金融系统中唯一一家,全国14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只有5家获此荣誉。2011年7月,在国际权威金融杂志——英国《银行家》(The Banker)最新推出的 “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九江银行入围“全球银行1000强、中国银行100强”。

2012年3月,2011年度江西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表彰大会召开,九江银行获得“2011年度江西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称号,其小企业信贷中心“真心相贷”小额贷款产品被命名为“2011年度江西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金融服务特色产品”。

2012年4月,在中国银监会召开的2011年度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评优表彰大会上,九江银行获得“2011年度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称号,中山小榄村镇银行、北京大兴九银村镇银行“无声贷”产品分别荣获“2011年度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2011年度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特色产品”称号。

截至2012年4月末,九江银行资产总额达684.28亿元,各项存款余额521.1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81.37亿元,2011年度上缴税收3.4亿元。成立以来,在九江银监分局的指导下,九江银行立足地方经济、创新业务模式、支持“三农”发展、坚持“老百姓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民营企业的银行”市场定位,走出了一条自有的“创品牌银行铸百年老店”特色与品牌之路

第13篇:企业文化

诚信是银行的道德底线,是最基本的职业准则,是广发银行及广发人最大的无形资产。

诚信立业是农行的立行之基。诚实、正直、讲信用、讲信誉永远是农行人恪守的第一价值准则。诚信立业是农行人高尚品行的彰显,它传承于农行三十余年优秀文化积淀的精髓,贯穿农行整个发展历程,其内涵为诚实守信、忠诚企业。诚信立业要求农行人做到真诚待人、坦诚做事,忠于农行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时时处处维护企业利益和形象,与农行荣辱与共。在经营管理、服务客户方面,做到诚信经营、依法合规、恪守承诺、真诚待客;在为人处事方面,做到实事求是、坚持原则、信誉至上、朴诚待人。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的一套公认的、共同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的行为规则,它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一个优秀企业必然有与其相称的优秀文化底蕴,而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企业文化具有其独特的内涵、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作用。

一、建立“言行一致”的诚信文化。诚信是商业银行的立行之本,只有凭借“诚信”两字,银行才能在广大客户心中树立起良好品牌,也只有秉持诚信经营理念,形成诚信文化,才能使银行继续为广大客户接受和认可。建立诚信文化,必须言行一致。对外要取信于客户:在客户营销时,对客户要真诚,承诺的事一定要办到,否则就会失信于人,因此在产品推介时要如实告诉客户,不能为营销成功而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在对外宣传时,内容要真实细致,不能夸大其辞,不能等客户循广告前来咨询或办理时,却不能做到。对内要取信于员工:公布的制度办法要坚决执行,布置的工作事项要坚决督查,不能有始无终;激励措施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不能朝令夕改,说变就变;对员工做出的承诺要实施到位,如有关收入分配办法、福利待遇等,说到就要做到。

树立“以信为本”的观念。银行重信誉,员工讲诚信,使渤海银行成为最值得全社会信赖的银行,最受客户欢迎的银行。渤海银行将在银行与客户之间、银行内部员工之间、银行与股东之间建立起牢固的互信关系。

通过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信任,塑造并提升渤海银行的信誉和形象。

以相互信任为基础,加强渤海银行内部的协作配合,围绕既定方针和目标,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整体合力,坚决服从和服务于业务发展大局。通过建立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使股东及时了解渤海银行经营发展的真实状况,为股东树立信心,赢得股东的信赖和支持。

(一)诚信文化。诚信经营是农业银行发展的灵魂。银行的行业特性决定了经营管理必须承担很强的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对农业银行来说,诚信文化应作为一种基因根植于企业之中,并在此基础上强化法制观念、诚信观念和忠诚观念,保证客户、政府、合作伙伴以及同业对本行产生强烈的诚信认同度。

第14篇:企业文化

工作着是快乐的、工作者是美丽的

——《工作要有责任心》、《工作要有感恩心》读书有感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立志卓越的职业人士”是摆在我面前的这两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这是一本以当今职场所有员工职业素养培训为主题的经典读本,是所有员工的行动准则。

《工作要有责任心》、《工作要有感恩心》,是作者送给每一位员工最珍贵的心灵礼物,是净化我们心灵的一碗心灵鸡汤,作者仿佛是一个智者。以他睿智的目光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我们娓娓道来,犹如一股清泉滋润着当今这个喧嚣而浮躁的世界。读此书,仿佛与书中融为一体,一次次的被作者感动着。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享受生活、憧憬未来的权力,而工作就是实现我们每一个理想与愿望的最好的手段。工作是上天赐与我们最好的礼物,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与这个社会相连的纽带就是工作。工作为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工作中让员工之间结成了深厚的友谊,甚至在工作中我们找到了亲密的伴侣„„。

我作为一名老员工,此刻深深体验着责任心与感恩心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十几年前,当我刚刚跨出校门的时候,我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青年,和所有同龄人一样年少轻狂,理想与抱负如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更加让我茫然不知所措,好在我的师傅们都是有着丰富工作经验与社会经验的老职工,她们在工作中给予我指导,告诉我工作中的技巧,在生活中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帮助和心灵上的慰藉。对于我思想出现的短暂的波动与懈怠总是耐心的与我谈心交流,使得远离家乡的我在企业踏踏实实的工作下去。今天读了这两本书,我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原来十几年来我自甘“平庸”,其实是师傅们教我懂得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感恩,原来我已经在企业深深地扎下了根,这根是对企业如亲人般深深地眷恋。

如今的我已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独挡一面,我也象我的师傅们当年那样成了师傅,对于新进岗位的职工,我也象当年那样对她们口传心授,教她们工作技能。教她们懂得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感恩。只有心怀感恩与责任之心,才能懂得工作,唯有工作才是我们在这个社会安身立命的根本,才是我们充分享受生活的保障。

工作着是快乐的、工作者是美丽的,这是我读罢此书的感悟。而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

第15篇:企业文化

【我们的使命】:释放正能量,创造高利润,经营幸福家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我们的愿景】:

公司品牌:打造中华民族首饰业第一品牌,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首饰品牌,把我们的企业打造成国内珠宝行业的航空母舰群,无懈可击。

团队建设:打造一个挥之即来,来则能战,战则能胜的一流团队;共创一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团队,成为珠宝行业的领军团队。

【我们的身份】: 我们的企业是一个成长平台,我们是幸福家园的创造者,我们是吸引顾客的高手,我们是销售珠宝的领头羊,我们是正能量的传播者,我们是顾客心目中传播爱、呈现美的使者。

【我们的信念】:

每一份私下的努力都会得到倍增的回报

我是因,世界是果

凡事发生必有恩于我,必有利于我 付出与回报平衡,善用财富造福社会的人理当拥有更多的财富

【我们的价值观】:

总则:感恩、富足、喜悦、创新

细则:“至诚至信至精至善” :

至诚――忠诚事业,忠诚企业,忠诚顾客

至信――信念,信心,信誉

至精――精业,精艺,精品

至善――善事,善学,善人

【我们的能力】:

沟通的能力:聆听,区分,回应,发问

教练的能力:相信的能力,看见的能力,回归的能力,规画的能力

吸引的能力,创新的能力

静能生慧的能力:知止而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我们的行为】

行为准则:

不做让他人感觉不好的事;

感觉不好,调整自己;

不与感觉争辩;

不抛弃,不放弃,不猜疑。

【我们的环境】:

我们是心能转物、相互释能、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我们每天能量具足、精神饱满,并用爱的方式对待所有的人。

我们正在体验每一个美好的时刻,行走在充满阳光、喜悦和富足的路上。

第16篇:企业文化

源文化

——曲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企业文化手册

奔腾不息缘源流长

“源”,河流开始的地方,意喻事物的根由和发端,要想水流潺潺,经久不息,必须疏通源头,引源开流;

“源”,生命与活力的本真,蕴含着真谛与根本,充盈着无限生机和希望;

“源”,一种奔涌的力量,体征着创新与开拓,通过汇聚达至恢弘目标;

“源”,第一,唯一的仪征,珠流南国、沃野千里、得天独厚、生态优越,成就了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大烟区;

“源”,溯求历久弥新的精神,传承老一代烟草人吃苦耐劳、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务实求新的精神根源;

“源”,行业的根基,烟叶稳,行业稳,作为“第一车间”,源源不断为行业“奠基输血”;

“源”,天人合一的文化,循乎其道,法乎其然,奔腾不息,源远流长!

顺着湍急的源流,涌动奔先,汩汩而前,曲靖烟草这支充满勃勃生机的活力舰队,这支扬洒激情的铮铮舰队,必将汇聚群力,锐意进取、速步而上、源源创新、超越无限、奔腾向海!

行业共同价值观

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

行业使命

报效国家回报社会 成就员工

行业行为准则

讲责任 讲诚信讲效率讲奉献

行业愿景

责任烟草 诚信烟草 和谐烟草

行业精神

宽容开放改革创新 敬业奉献

行业行为信条

潜心做事低调做人

自律自强

企业核心价值观

烟农满意 客户满意 消费者满意 政府满意

企业愿景

做中国烟叶试验田,当商业企业引航船

企业精神

至诚至爱 更新更快

企业使命

效国利民 展图兴业

战略思想

全策争于天下

战略体系

实现一个目标,承载两个平台,打造三大特色,彰显四大标志

管理理念

博采众长沟通无限

发展理念

做大做强源于创新

生产理念

专业领先、示范辐射。

经营理念

义利共生、和谐发展。

人才理念

有为有位、广育善用。

团队理念

精诚团结、同心共进。

竞争理念

整合资源、竞合共赢。

服务理念

源于客户所需、臻于客户满意。

安全理念

以人为本、安全至上、全员参与、预防为主、遵纪守法、持续改进。

企业行为信条

诚恳做人、踏实做事。

企业行为观

谦和慎行、厚德有为。

企业责任意识

大爱无边、责任无限

对国家的责任

饮水思源、立身回报

对消费者的责任: 奉献无悔、真情回馈

对工业客户的责任 同根同荣共生共进

对烟农的责任

连心关爱、以惠泽民

对员工的责任

搭建平台、快乐进步

第17篇:企业文化

企业宗旨:奉献建筑精品服务现代生活

释义:为客户奉献精品、为员工创造生活、为社会创造价值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企业精神:诚信和谐创新超越

释义:诚信——守诺、践约、无欺,是青岛一建集团的立身之本

和谐——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各相关方、员工与员工之间和谐、共赢

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超越——超越自我、超越对手,青岛一建、勇攀第一

核心价值观:追求卓越品质创造一流业绩

释义:瞄准标杆、追求卓越、打造核心竞争力,争做优秀员工、争创一流企业 经营理念:诚信为本创建精品

释义:以诚信作为企业为人处世的根本,以精品建筑回馈客户、回馈社会 服务理念:至诚至精感受真情

释义:以真诚的态度、精心的服务,让客户感受到来自一建集团的真情 人才理念:重德重才惜才用才

释义:以人为本,重品德、重能力,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鲁班奖:青岛广播电视中心、海悦广场高层公寓楼、青岛卷烟厂厂房、青岛市市级机关办公楼

华阳慧谷——全国钢结构金奖

百姓乐园——国家优质工程银奖

海都国际——国家优质工程银奖

LG厂房——泰山杯

青农化学实验楼——泰山杯、全国用户满意工程

海大体育馆——泰山杯

企业标志释义:(1)YJ取自一建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组合成稳固立体的阿拉伯数字1,形如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2)拼音Q字母具有青岛之意(3)1字还理解为NO.1,即一流企业(4)整个设计寓意一建人紧密团结、立足青岛、放眼世界、齐心协力、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

第18篇:企业文化

企业变革与企业文化管理

摘要:企业变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变革中的文化管理又对企业变革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从企业变革对文化的影响出发,分析了文化变革的模式,并结合变革的阶段理论,详细阐述了企业在变革各阶段进行文化建设的要点和阻力,以期通过变革中的文化管理来提高企业变革的成功率。

关键词:变革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

前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普及化和劳动力性质剧变的背景下,企业能否在复杂、动态的经济环境里立于不败之地,越来越依赖于企业组织对其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大量的证据也表明:与严格的静态组织相比,适应性的、弹性的组织有着竞争优势。因此,企业的组织变革成为每个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这也是一个培养管理者和员工的快速适应能力的过程。企业文化是“一组共享的价值观与规范系统,用以控制组织成员彼此间以及组织成员与组织外部人员之间的互动行为”,从深层角度来看,企业变革也就意味着原有的价值观和规范系统的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更能够适应新环境的核心观点和互动方式。但在以往对于企业变革的研究中,对于文化的变革触及较少,未能真正说明怎样在变革中管理企业文化。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从企业变革的层次出发,探讨企业变革中的企业文化管理问题。

一、企业变革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首先是变革的短期行为造成员工“失范”。变革行为对企业来说是一种相对的短期行为,也是一种打破企业常规的行为。变革是对企业长期存在的运行规律的重新构建,其结果带有不确定性。由于人们无法预知这种变化的结果,动荡和剧烈的变迁就将带给人们强烈的不确定感,这种不确定感会进一步导致迷惘和焦虑。

其次是心理契约的破坏。谢恩(Schein,1980)认为,心理契约是“在组织中,每个成员和管理者,以及其他人之间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塑造了员工思考人际关系所用的基本思维模型,使人们按照普遍认可的逻辑进行思考,这其中就包括组织和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变革是对这种责任义务的重新划分。打破原有的权力与义务会使员工对组织承诺的可信性发生怀疑,甚至产生背叛感和愤怒情绪。

二、被动式文化变革与主动式文化变革的分析

在实践中,文化变革模式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被动式文化变革,是企业处于危机状态时所采取的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企业,往往是在企业发展的顶峰时期没有意识到文化变革的重要性,而当企业处于生存危机状态时,才被迫进行变革;主动式文化变革,是企业运作良好时所采取的模式,这些企业居安思危,根据市场的发展趋势和企业的不足,适时发动变革,抓住了变革的大好时机。两种文化变革模式并无优劣之分,它们从一个侧而说明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相对性。企业文化总是与一定的环境相联系,当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剧烈的变化时,原有企业文化将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企业文化变革将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三、文化变革在组织变革中的地位

从组织变革的结果来看,组织变革就是“组织从他们现在的状态转变到期望的未来状态,以增进其效能的过程”。具体到变革的内容,学者们都把文化变革视为企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同的学者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主要有并列说和分层说。并列书将文化变革与其他的有形变革并列;分层说将文化变革视为企业变革的深层层面。这两种观点都没能准确的说明文化变革在企业的组织变革中的地位。

从企业变革的实际出发,首先,绝大多数的企业变革都会受到文化的影响。文化是共享的价值观和规范体系,它直接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因此原有的企业文化都会对变革产生阻力。而企业变革能否成功也正足取决于新的价值观和规范体系能否形成。其次,企业总是在进行实体制度变革的同时塑造着新的企业文化。组织变革在有形制度上的改变,如人力资源结构、作业流程、组织环境或组织结构的改变,都会对员工的认知模式产生影响,从而造成对现有文化的冲击。

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规范体系,文化变革有其自己独特的特点,它是不能与有形变革同类并列的变革内容,它是企业变革中更为深刻的部分。

四、企业变革阶段及其文化建设要点

人有别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人对“意义”的认知,人会本能的拒绝、反感自己尚不理解的事物,而一旦人们理解了变革的价值,就会激发出内在的动力,从而自动自发的支持和推进变革。明确、充分的沟通是实现员工认知转变的最有效的手段,在变革之前通过会议、文件,个人访谈等方式与相关员工进行深入沟通,将模糊信息明确化,尽可能降低非正式渠道沟通所造成的杂乱信息带来的人心浮动,同时辅助以物质、制度方面的变化给企业员工以个性化激励,通过明确的信号表明企业对员工利益的重视,从而实现员工稳定和对企业变革的认同,实现了这一点就为企业的进一步变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非典时期,相当一部分企业改变了原有工作模式,采取分散办公等方式应对非典。一些优秀企业通过定期的情况通报及时的制止了流言的传播和人心的浮动,并且通过看望员工、提高物质补助和提供休假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支持,从而树立了员工与企业共同进退的信念,从而尽可能的降低了改变工作方式带来的动荡,从而为企业抗击非典做下了良好基础。

作为变革的主要行动阶段,改变阶段不单纯是员工行为模式的改变阶段,将文化建设引入其中会收到化被动为主动,将变革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机遇的效果。企业的危险时刻,往往也正是企业的重大机遇,变革一方而破坏了现有文化,另一方而也是新文化建设的契机。在企业稳定发展时期进行单纯文化方而变革会造成员工内心的抵制,而且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在企业变革时期进行文化重建,以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说明企业文化调整的重要意义,给员工以足够的冲击,会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文化刚性,使得员工易于接收文化调整。这一阶段的文化建设要点是在保证变革顺利进行的同时,以变革事实阐明企业新的理念,在解决员工实际问题中体现组织的期望和共同信念。

作为变革的完善阶段,再冻结阶段成功与否表现为变革成果是否能够保留,能否实现了预期的变革日标。如果认为行为变革可以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加以强化,企业文化的成果巩固就相对较为复杂,而如果缺乏足够的强化,作为无形的规则系统,企业文化很容易变形,淡化。而单纯的说教、会议形式会造成员工的逆反心理,甚至造成对文化的抵制,事实上巩固文化成果可以从如下几方而进行:

首先是典型、榜样的树立。企业通过树立模范,可以使员工自己明确的理解企业崇尚什么样的价值理念,而不需要向员工强行灌输无形的理念。这也是一些企业乐于铸造自己的“企业英雄”、“企业传奇”的主要原因。通过员工间传颂的企业英雄故事,使得企业文化自动的实现传承。其次是反馈机制的应用。建立起积极、通畅的员工沟通途径,在员工反映文化冲突和不满的时候有正式、持久的途径。缺乏这一途径,员工会以非正式渠道传播,消极怠工等方式重新获得心理平衡。而这些将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五、变革中的企业文化管理

在企业变革的整个过程中,有形的变革处于表层,是显性的,容易为员工和管理层认识和把握;文化变革处于深层,是隐性的,它与有形的变革密切相关,也是企业变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而,处理好变革中的企业文化管理对变革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卡明斯和休斯研究了文化变革的过程,提出了变革中企业文化管理的主要思路:首先,高层管理者对文化变革表示赞同,并确立文化变革的目标和方向;其次,文化变革必须伴随着组织结构、人力资源、信息和控制制度、管理方式的改变;再次,灵活的调整小同的组织成员的地位。

解冻阶段,主要的文化问题是原有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消失,它包括员工行为不规范、心理契约的破坏、对企业有利的非正式群体的解散。在这个阶段,企业文化管理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首先,加强和员工的沟通,强化变革的动机。变革是迫于环境的压力,也是基于企业拥有更好发展的愿望,加强和员工的沟通有利于员工认识到变革的必要性,使其行为符合变革的预期目标。其次,要树立员工的信心和对企业的认同感。通过展示变革的战略目标和具体举措,树立员工对企业变革成功的信心。与此同时,明确企业对员工利益的重视,通过个性化的激励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改变阶段,主要的文化问题是原有的企业文化的对企业变革的阻力:原有行为规范

的惯性、对新思想的抵制、对外来文化的排斥。这个阶段的文化管理的重点是在确立新的行为规范、制度体制的同时,注重员工实际问题的解决,要在这样的具体过程中体现企业新的价值理念,让员工切身感受到组织的共享信念和期望。

再冻结,主要的文化问题是新的企业文化的固化:心理契约重建、新的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沟通和反馈机制的修复。这个阶段里,一方而要重视沟通和反馈机制的修复,把握员工对新的规范体系的理解,将新的文化的固化落到员工的切身利益上;另一方面,重视灵活的调整不同组织成员的地位,提升与新文化相适应性的员工,将他们树立为榜样,淘汰不能适应新方式的员工。

近几年来,“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许多企业领导人的重视。不少企业从实际出发,在实施企业文化管理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主要做法有:用目标发动。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和市场要求来确定发展目标,并组织发动职工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动力,借以目标统一职工思想和行动,在企业内部形成促进生产经营发展的巨大力量。用精神凝聚。企业精神代表或反映了企业整体的追求、向往和决心,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培养企业精神,用优秀的企业精神来激励、引导、提高职工的素质。

用教育保证。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视人才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把人的科技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视为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实施企业文化管理的过程,也就是对企业职工进行培养和教育的过程。要通过文化价值、文化精神的塑造、引导和弘扬来积蓄、调动和激发人的自觉性和制造性,开发人的潜能。

用形象表现。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管理的外在表现,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重要环节。高水平的经营管理者是良好的企业形象的体现和保证。企业文化锤炼出的经营管理人才,必然是对企业忠诚,并自觉以企业价值标准为准绳,身体力行的创业先锋、实干楷模。通过企业经营管理者价值观念和优秀精神的外化,企业的价值和理念就会转化为全体员工的不懈追求,从而共同塑造鲜明良好的企业形象。用载体强化。实施企业文化管理需要载体,而载体建设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建设基础设施的硬件,也包括培养意识形态的软件;既可以活动为载体,也可以阵地为载体。

然而,在这场方兴未艾的“企业文化建设热”中,也存在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企业文化在企业短期行为面前受到冷遇。一部分国有企业中,由于旧体制影响和经营者等缘故,企业经营行为与目标趋向短期化。特别在经营承包责任制的企业中尤为明显,企业经营者在任期或承包期内,为获得任期内的利益最大化,往往采取掠夺性的经营方式,这自然不会把需要长期努力才能见效的企业文化建设放到议事日程上去。

企业文化游离于企业管理之外,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手段。一些人认为企业文化与管理不相干,有的认为企业文化不适合中国国情,有的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文体活动或是文化教育等等。这些理解直接导致了企业文化建设游离于企业中心工作之外,形成了油水分离的状态。

企业文化建设没有把握好共性与个性、借鉴与创新的关系。不少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

中费了不少力,抓了不少工作,但奏效不大,没有形成自己带有鲜明个性的企业文化。问题就出在,要么“拿来主义”,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认真研究本企业的人员素质,技术实力、行业特点、历史沿革及其它相关因素,从而不能合理确定自己的文化管理模式。一些企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以政治口号代替企业精神,或者因强调政治而忽视本企业具体情况特征,用政治运动的形式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这些都妨碍了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的健康发展。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也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为思想武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多一份理性,注意防止和克服思想上的片面性和盲目性,才能使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真正有助于建立和运行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有助于促进两个根本转变,从而早日实现现代企业管理。

综上所述,文化变革在组织变革中处于重要地位,它不能和技术变革等有形变革进行并列,它是隐性的、深层的变革,贯穿变革的始终,是组织变革的先导和终极目标。在变革中的企业文化管理需要重视不同阶段的不同文化问题,做到对症下药,只有解决好变革不同阶段里的文化问题,坚持文化变革和有形变革的互动,才能真正实现变革目标,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

六、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为组织思想层面制度的企业文化变革并不是同组织变革、技术变革并列的,而是与这此行为制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变革的两个方面通过对企业文化在变革各个阶段的作用与建设要点的分析,可以深刻理解这一相互关系,也为企业变革的低成功率提供了一种文化解释和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王叮:企业变革与企业文化管理[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2]石立伟:企业文化新特征[J],中国企业文化 2004

[3]张鼎昆:改善与革命-企业变革的理论综述[J],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10期。

[4]陈春花:企业文化管理[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5]Schein,E.H.(1990).”Organizational Culture.”American Psuchogist.

[6]李建:由“箍水桶”原理浅谈企业文化变革[J].经济师,2004(11)

[7]纪晓丽.并购企业的文化冲突与整合管理[J].商业研究,2004(19):92-95

[8]王吉发.谈企业文化变革的有效途径[J].商业时代,2006(34):94-95

[9]张德.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0]朱成全.企业文化概论.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1]张世免.企业变革与企业文化管理[J].企业家天地,2006(2)

[12]许雄奇.企业变革中的企业文化管理[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1):50.

自我评价:

该论文研究了企业变革的各阶段作用和企业变革与企业文化管理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的发展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为企业变革和如何对企业进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总体来看本文格式以及写作比较规范,中心思想也比较明确,但在用词方面尚存在不足日后必加以改进,以期将论文写得更好。

第19篇:企业文化

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

保利物业调查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物业管理 班级:

任课教师: 张丹媚

年 月 日

引言:

随着人文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这也促进了物业管理公司的不断发展。保利物业作为国内知名的老牌物业公司,在这个竞争巨大的年代依然站住了脚跟。那么保利物业是怎样一步步的发展走到现在?我们就通过对保利物业的企业介绍及企业文化理念展开调研,从中来学习优秀的企业文化知识。

调研方法:

1、电话调研

通过对熟悉的保利业主进行电话咨询,进行初步了解

2、网络调研

通过对保利物业管理公司官网的访问已经大量的网络资料进行对企业进一步的了解。

调查内容及结果:

1、企业概述

保利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于1996年在广州成立,注册资金5000万元, 总资产超10亿,旗下分、子公司25家,业务遍及全国45个大中城市,承接的物业管理项目超过200个,管理面积超过5000万平方米,员工总数15000余人。管理的项目涵盖普通住宅、高端住宅、写字楼、商业综合体、公寓、会展场馆、政府办公楼等多种业态。

自九六年发展至今,公司已经建立一整套的有自己特色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体系,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坚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实行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致力为每一位客户提供超值的服务,努力满足客户的每一个需求。作为央企保利地产下属企业,公司在发展和为客户提供服务过程中,始终不忘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忘回馈社会,与客户共创和谐社区;坚持诚信服务,维护客户利益,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2、企业理念

在管理和服务中始终坚持“和谐”文化,从“满足需求、诚信服务”--“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用心服务、追求更好”--“超越期望,共建和谐”-- “守护您的幸福”--“相伴一生的幸福”,形成有深厚底蕴、有鲜明的保利特色的品牌文化,全力打造一个“中国最具人情味的物业服务品牌”。2010年,为了践行保利地产“和者筑善”品牌理念,公司提出了在全国保利社区倡导亲情回归生活,牵手保利业主共建“亲情和院”,打造最具人情味住宅物业服务品牌的远大目标。“情满和院,善传天下”已成为保利社区业主和保利物业共同的美好愿景。

3、企业文化

品牌理念:相伴一生的幸福

企业愿景:打造最具人情味服务品牌 品牌特色:亲情和院

企业精神:服务、高效、亲和、分享 管理理念:统一品牌理念

统一服务标准

统一管控制度

统一标准培训

统一绩效考核

品牌活动:“和乐中国”——关注青少年艺术成长

2009年·相约郎

2010年·相约杨丽萍

2011年·相约宋祖英

2012年·全能小主持

2013年·童画中国梦

2014年·星耀童心,爱乐之旅 社区文化:“我爱我家”系列——

·漂亮,妈妈!

·欢笑吧,爸爸!

“家有好邻”系列——

·植树亲子活动

·业主运动会

“情满大院”系列——

·国学大讲堂

·万家灯和

·幸福久久

4、企业荣誉:

2002广州保利花园荣获创建国际卫生城市/爱国卫生运动先进集体。

2002年广州保利花园荣获“全国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荣誉称号。

2004年12月,中国住交会(湖南•长沙)组委会授予长沙市保利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文化大厦管理处“中国房地产优秀写字楼”奖章。

2007年广州保利花园荣获“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先进社区” 2011年5月,湖南保利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功晋升为中国物业管理一级资质物业企业。

第20篇: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1、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2、争做一流员工,共造一流产品,同创一流企业。

3、全员参与,强化管理;精益求精,铸造品质。

会议室:

1、大家准时到会入座,会议才能准时召开。

2、会儿不议,议而不行;行而不绝,最属浪费行为。

3、沉默不是金,发言要用心

4、开会是解决问题,而不是重复问题。

学习室:

1、深入学习各类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扩大学习领域,丰富自我知识。

3、知识是力量的源泉,学习是成功的基石。

4、知识在学习中获取,能力在改善中提高。

5、多思考才能创新,多学习才能进步。

实验室:

1、分析原因要认真,解决问题要彻底。

2、实验室内危险多,注意安全正确操作。

3、严谨思考,严密操作;严格检查,严肃验证。

车间和仓库:

1、时时寻找效率进步,事事讲究方法进步。

2、一线工人请注意,品质效率在于你。

3、高品质、低成本、短交期。

4、合理搬运周转、爱惜劳动成果。

5、控制每一道工序,做好每一池产品。

6、严格遵守盘点制度,做到账物相符。

7、品质是生产出来的,不是靠检验出来的。

8、按章操作机械设备,时刻注意效益安全。

食堂:

1、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传递不良品。

2、节约用水一点一滴,珍惜粮食一颗一粒。

3、自觉遵守饭堂纪律,养成饮食卫生习惯。

4、文明用餐保持好心情。

5、保持环境清洁,请不要乱丢乱吐。

办公室:

1、优秀员工,忠于公司、忠于职业、忠于人格。

2、找借口只有失败,找方法才能成功。

3、心态决定成功,行动成就未来。

4、注重细节,一丝一苟;强化执行,追求完美。

5、要杰出先突出,要突出先付出。

6、创造舒适工作场所,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宿舍:

1、同居一室是缘分,同爱滋润是本份。

2、无人房间灯不亮,人走灯灭成习惯。

3、宿舍是我家,美化清洁靠大家。

节约:

1、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用水。

2、勤俭创造价值,节约就是赢利。

企业文化反思材料范文
《企业文化反思材料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